工业技术经济学第三章(1)
- 格式:ppt
- 大小:1.10 MB
- 文档页数:90
工业技术经济学复习要点工业技术经济学复习要点第二章现金流量构成与资金等额计算第一节现金流量的构成一、总投资:建设投资、生产经营所需的流动资金、借款利息、固定资产方向调节税。
二、项目建设投资最终形成了相应的规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
三、经营成本:经营成本是为经济分析方便从总成本费用中分离出来的一部分费用。
经营成本=成本费用―折旧与摊销费―借款利息支出第二节资金等值计算一、复利计算的本利和公式:Fn=P(1+i)^n二、名义利率:名义利率等于没一个计息周期的利率与每年的计息周期数的乘积。
(注:若按单利计息,则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是一致的,但是以复利计息则不等。
)三、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的换算公式:i=(1+i/m)^m四、资金的等额值的概念:是指在考虑时间因素的情况下,不同时间点发生的绝对值不等的资金可能具有相等价值。
五、四中典型的等值形式及例题2―1 P36.六、折现(贴现)、现值、终值:利用等值的概念,可以把在一个时间点发生的资金金额换算成另一时间点的等值金额,这一过程叫做资金的等值计算。
把将来某一时间点的资金金额换算成现在时点的等值金额称为“折现”或“贴现”。
将来时间点上的资金折现后的资金金额称为“现值”。
与现值等价的将来某时点的资金金额为“终值”或“将来值”。
七、六个常用的资金等值公式。
P44.第三章经济效果评价方法第一节经济效果评价指标一、静态评价指标投资回收期实用公式:Tp=(T-1)+第(T-1)年的累计净现金流量的绝对值/第T年的净现金流量(注:其中T为项目各年累计净现金流量首次为正值或零的年份)设基准利率为Tb,则:Tp小于等于Tb ,项目可以考虑接受,否则,反之。
二、动态评价指标 1、净现值(NPV):只考察项目寿命周期内每年发生的现金流量,按一定的折现率将各年净现金流量折现到某一时间点(通常是期初)的现金累加值。
2、净现值指数(NPVI):若NPVI大于等于零则项目应予以接受,否则,反之。
技术经济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一〕简答题:1、在技术经济学中技术及经济的关系是什么?1〕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开展的决定因素。
2〕经济开展的需要是技术进步的原动力和归宿,经济的开展为科学技术的开展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3〕总的来说,技术及经济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关系。
2、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1〕研究技术实践的经济效果,寻求提高经济效果的途径和方法。
2〕研究技术和经济的相互关系,探讨技术及经济相互促进、协调开展的途径。
3〕研究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推动技术进步,进而获得经济增长。
3、技术经济学的特点是什么?技术经济学是技术科学和经济科学相互穿插形成的一门综合性新兴学科。
技术经济学用经济的观点对各种技术方案、技术政策和技术措施的效果进展分析、计算、评价和比拟,寻找经济和技术的最正确结合点,为制定和选择技术上先进、适宜,经济上合理、合算的最优方案效劳。
它所研究的并不是技术本身,而是技术的社会经济效果。
第二章技术经济分析的根本要素〔一〕名词解释:1、现金流量:把各个时间点上实际发生的这种资金流出或资金流入称为现金流量2、固定资产:使用期限较长〔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
〔如:房屋建筑,机械设备等〕3、无形资产:指企业长期使用,能为企业提供某些权利或利益但不具有实物形态的资产。
〔如:专利权,商标权,版权,土地使用权,商誉〕4、递延资产:集中发生但在会计核算中不能全部计入当年损益,因当在以后年度内分期摊销的费用〔如:开办费、租入固定资产、改进资出〕5、费用:泛指企业在圣餐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消耗。
6、本钱:通常指企业为生产商品和提供劳务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总费用分为:直接费用、制造费用〔间接费用〕、期间费用。
直接费用:直接材料费用、直接工资和其他直接费用制造费用:指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生产单位管理人员工资、职工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等等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第一章绪论1.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①研究技术实践的经济效果(基本, 本书所讲);②研究技术和经济的相互关系;③研究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推动技术进步, 进而获得经济增长的科学。
2.技术经济学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从实际出发, 研究我国技术创新(技术进步中最活跃的因素)的规律及其及经济发展的关系。
探求如何建立和健全技术创新的机制, 为制定有关的经济政策和技术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树立经济观点, 建立经济意识, 掌握经济分析和经济决策(经济分析为经济决策服务)的方法和技能, 提高解决实际的技术经济问题的能力对于理工科大学生和工程技术人员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3.学习技术经济学的必要性: 未来的工程师和管理者必须做到①正确了解国家的经济、技术发展战略和有关政策(实现决策科学化的重要前提);②要会作预测工作(对任何决策来说, 预测都是关键问题, 是决策科学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科学化决策的重要工具);③要学会拟定多种替代方案并从中选择最优方案;④要善于把定性分析(传统、经验型决策)和定量分析(科学化)结合起来。
第二章现金流量构成及资金等值计算1.现金流量把各个时间点上实际发生的这种资金流出或资金流入成为现金流量。
投资、成本、销售收入、税金和利润等经济量是构成经济系统现金流量的基本要素, 也是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最重要的基础数据。
2.投资狭义的投资是指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为实现某种预定的生产、经营目标而预先垫支的资金。
总投资=建设投资+流动资金+(建设期的借款利息)+(投资方向调节税)单位价值在标准以上、为多个生产周期服, 能为企业提供某些权利或利益但不具有实物形态的资产。
①建设投资, 应在以后年度内分期摊销的构成的费用, 包括开办费、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
(项目筹建期内实际发生的各项费用, 除应计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价值者外, 均应计入开办费, 视为递延资产。
)预备费用——包括基本预备费、涨价预备费。
协作件、外购商品。
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1.技术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技术经济问题”,即从经济角度来研究技术问题。
狭义的技术经济学研究对象具体包括技术实践中的投入产出关系,技术的选择问题及资源的有效利用与节约问题。
2.技术经济学是一门与技术经济分析方法为主体的应用科学,因此,方法论是技术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方法体系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哲学意义上的方法论,如唯物辩证法,是技术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论;第二层次分为基本方法和专门方法;第三层次则是一些更具体的方法。
基本方法是适用于解决技术经济问题的普遍方法,包括调查方法、预测方法、经济效益评价方法、不确定分析方法、方案制造方法、方案决策方法、系统分析方法等。
专门方法是技术经济学某些特定领域或解决某个特定问题的方法,如可行性研究、资产评估、价值工程、投入产出法等。
3.技术经济分析的一般程序是指按照分析工作的时间先后依次安排的工作步骤,包括确定分析目标、调查收集资料、设计备选方案、拟定评价指标、方案分析评价、确定最优方案、完善实施方案。
4.在现代社会生产中,技术与经济是同时存在的统一体,在任何生产过程的实现中都不能彼此分离。
经济是技术发展的决定因素,它为技术发展指明方向、创造条件、提出任务;技术是经济发展的手段,是提高社会劳动生产力、节约物质资源最有力的手段。
技术是手段,经济是实现技术的物质基础和目的,它们存在于一个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社会整体之中。
5.技术经济学是研究技术发展与经济发展相互推动、最佳结合的规律及其实现方法的科学,具有以下五个特点:1)边缘性2)应用性3)预测性4)综合性5)数量性第二章现金流量构成与资金等值计算1.在技术经济分析中,把各个时间点上实际发生的以货币方式体现的现金流入或现金流出成为现金流量。
2.固定资产值使用期限较长(一般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再生产过程中为多个生产周期服务,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
以折旧的方式把固定资产价值转移到产品。
《工业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基本信息课程编号:课程性质:选修课学时: 32 学分:2开课单位:光电与机械工程系适用专业:机械类专业先修课程:机械制图、先进制造技术二、课程目的与任务工业技术经济学是把工业技术和经济学的有关知识相互融合而形成的、用于对能够实现预定工程技术目标的多个方案进行论证、比较、计算和评价以选出技术先进、经济有利的最佳方案的一套理论与方法。
本课程是高等工业院校机制的重要专业技术课程,主要介绍工业技术经济学,它是把工程技术和经济学的有关知识相互融合而形成的、用于对能够实现预定工程技术目标的多个方案进行论证、比较、计算和评价以选出技术先进、经济有利的最佳方案的一套理论与方法。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一)系统地学习工业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并具备一定的经济学知识。
(二)熟练掌握:把工业技术与经济学集合起来。
(三)基本掌握:为了预定目标提出多个投资方案、从中选出最佳方案。
(四)对能够实现预定工程技术目标的多个方案进行论证、比较、计算和评价以优选出技术先进、经济有利的最佳方案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五、课程教学基本内容第一章概论基本内容:1.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2.学习技术经济学的必要性基本要求:1、学习技术经济学的必要性重点与难点:重点: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难点: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第二章现金流量构成与资金等值计算基本内容:1.现金流量的构成2.资金等值计算基本要求:1、现金流量的构成重点与难点:重点:资金等值计算难点:现金流量的构成第三章经济效果评价方法基本内容:1.经济效果评价指标2.决策结构与评价方法基本要求:1、经济效果评价指标重点与难点:重点:决策结构与评价方法难点:经济效果评价指标第四章不确定性分析基本内容:1.盈亏平衡分析2.敏感性分析3.概率分析4.风险决策基本要求:1、掌握不确定分析的几种常用方法。
重点与难点:重点:盈亏平衡分析难点:风险决策第五章投资项目的财务分析基本内容:1.可行性研究和项目财务分析概述2.费用、收益识别和基础财务报表编制3.资金规划4.财务效果计算5.案例分析6.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的财务分析7.资产评估基本要求:1、.费用、收益识别和基础财务报表编制重点与难点:重点:案例分析难点: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的财务分析第六章公用事业项目的经济分析基本内容:1.公用事业项目的基本特点2.公用事业项目的成本与收益3.公用事业项目的经济评价方法..基本要求:1、.公用事业项目的成本与收益重点与难点:重点:公用事业项目的基本特点难点:公用事业项目的经济评价方法.第七章项目群的评价与选择基本内容:1.项目群评价与选择概述2.项目群优化选择的数学模型3.项目群评价与选择案例基本要求:1、项目群优化选择的数学模型重点与难点:重点:项目群评价与选择案例难点:项目群评价与选择案例第八章先进制造系统投资项目评价基本内容:1.先进制造系统项目评价的特点2.先进制造系统项目的费用、效益与风险3.先进制造系统项目的评价过程4.层次分析法及其应用基本要求:1、.先进制造系统项目的费用、效益与风险重点与难点:重点:先进制造系统项目的评价过程难点:层次分析法及其应用第九章设备更新的技术经济分析基本内容:1.设备的磨损2.设备的大修理及其技术经济分析3.设备更新及其技术经济分析4.设备现代化改装及其技术经济分析基本要求:1、设备的大修理及其技术经济分析重点与难点:重点:设备的大修理及其技术经济分析难点:设备现代化改装及其技术经济分析第十章价值工程基本内容:1.价值工程概述2.对象选择和情报收集3.功能分析4.功能评价5.改进和创新基本要求:1、功能分析与评价。
第三章资金的时间价值本章主要内容1、掌握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
2、熟练掌握资金等值计算。
3、熟悉现金流的概念。
4、熟悉项目方案现金流量的基本构成要素。
*一、资金的时间价值首先设想一下:你把一笔钱(比如1000元)存入银行。
过一段时间(比如1年)再取出来,结果你会发现,不再是原来的数额(1000)而是多了一点(比如20)。
那么,为什么多了一点呢?多出来的是什么呢?显然,多出来的部分是利息。
为什么银行会给你利息?因为资金具有时间价值。
*资金的时间价值:是指资金在加入再生产及其循环周转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产生的增殖。
为什么会增殖?因为资金有循环周转运动。
典型的循环周转运动形式如下:资金??购买(原材料、设备、劳动力)??生产产品??销售产品??收回资金并得到增殖部分由此可见,资金要想增殖,必须要周转运动。
*设想,你把同样一笔钱(1000元)锁在保险柜里,一年以后打开保险柜再看,会不会有变化?会不会增殖?显然不会有一丝一毫的增殖。
因为这笔钱没有周转运动。
为什么资金运动起来就能增殖呢?因为运动中有“劳动力”的参与。
劳动力的特点就是能创造出新的价值。
因此,资金增殖的实质是:处于社会再生产周转过程中的资金,在使用中,由劳动者创造的新价值(剩余价值)。
但是劳动者往往要借助资金(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来创造新价值,所以,“利息”是资金所有者让渡资金使用权而参与社会财富分配的一种形式。
*二、资金时间价值的度量请问,假如你家有一些闲钱,暂时不需花,你会怎么办?存银行,这当然是一个办法,但不是唯一办法?还有很多。
开店、办厂、买股票、买债券、买收藏品、买第n套房……。
众多的闲钱处理方法,简单分为两类:投资和储蓄如果你投资,你就可以获得投资收益;如果你储蓄,你就可以获得储蓄利息。
究竟是投资还是储蓄还是各自占一部分,由你自己决定。
投资收益和储蓄利息,都是衡量资金时间价值的尺度,并且被称为绝对尺度,因为用绝对数额表示,如“元”“万元”。
工业技术经济学 傅家骥、仝允桓主编第一节 设备的磨损设备在使用(或闲置)过程中会逐渐发生磨损。
磨损分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两种形式。
一、设备的有形磨损机器设备在使用(或闲置)过程中研发生的实体的磨损称为有形磨损亦称物质磨损。
引起设备有形磨损的主要原因是在生产过程中对设备的使用。
运转中的机器设备,在外力的作用下,其零部件会发生磨擦、振动和疲劳,以致机器设备的实体发生磨损。
这种磨损叫做第Ⅰ种有形磨损。
它通常表现为:(1)机器设备零部件的原始尺寸发生改变,甚至形状也会发生变化;(2)公差配合性质发生改变,精度降低;(3)零部件损坏。
第Ⅰ种有形磨损可使设备精度降低,劳动生产率下降。
当这种有形磨损达到一定程度时,整个机器的功能就会下降,发生故路导致设备使用费用剧增,甚至难以继续正常工作,失去工作能力,丧失使用价值。
自然力的作用是造成有形磨损的另一个原因,因此而产生的磨损,称为第Ⅱ种有形磨损。
这种磨损与生产过程中的使用无关,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同使用程度成反比。
因此设备闲置或封存不用同样也会产生有形磨损,如金属件生锈,腐蚀,橡胶件老化等。
设备闲置时间长了,会自然丧失精度和工作能力,失去使用价值。
机器设备使用价值的降低或丧失,会使设备的原始价值贬值或基本丧失。
要消除设备的有形磨损,使之局部恢复或完全恢复使用价值,必须支出相应的补偿费用,以抵偿相应贬值的部分。
(二)设备有形磨损的度量度量设备的有形磨损程度,借用的是经济指标。
整机的平均磨损程度p α是在综合单个零件磨损程度的基础上确定的。
即:∑∑===n i i n i i i kk 11p αα式中:p α——设备有形磨损程度i k ——零件i 的价值n ——设备零件总数i α——零件i 的实体磨损程度也可用下式表示:1K R p =α式中:R ——修复全部磨损零件所用的修理费用1K ——在确定磨损时该种设备的再生产价值二、设备的无形磨损(一)设备无形磨损的概念和成因机器设备除遭受有形磨损之外,还遭受无形磨损(亦称经济磨损)。
3-6
拟建一座用于出租的房屋,获得土地的费用为30万元。
房屋有四种备选高度,不同建筑高度的建设费用和房屋建成后的租金收入及经营费用(含税金)见表2.房屋寿命为40年,寿命期结束时土地价值不变,但房屋将被拆除,残值为零。
若最低希望收益率为15%,用增量分析法确定房屋应建多少层。
年运行费用15 25 30 42 年收入40 60 90 106
答:现金流量图如下:
30万
∆NPV(5层-4层)=-185+4(P/A,15%,40)
=-48.4(万元)
因为∆NPV<0,则房屋建5层不可接受
∆NPV(3层-2层)=-50+10(P/A,15%,40)
=16.4(万元)
因为∆NPV>0,则房屋建3层可接受
∆NPV(4层-3层)=-60+25(P/A,15%,40)
=106(万元)
因为∆NPV>0,则房屋建4层可接受
∆NPV(3层-4层)=60-25(P/A,15%,40)
=-106(万元)
因为∆NPV<0,则房屋建3层不可接受综上所述:房屋应建4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