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十进制计数法》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16.37 KB
- 文档页数:4
《十进制计数法》教课方案教课目的:1.掌握整数数位次序表,认识十进制计数法。
2.培育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浸透“生活中到处有数学”的思想。
教课要点: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意义和十进位值制的价值。
教课难点:十进制计数法的意义。
教课准备:课件教课过程:一、复习导入1、到现在为止,我们学过哪些数位?相对应的计数单位又有哪些呢?二、研究新知(一)十进制计数法.1.师:在生产和生活中常常要碰到比亿大的数。
2.这些都是比亿大的数,第二个数读作十三亿三千九百七十二万四千八百五十二(二)认识新的计数单位,数位、数级,整理数位次序表1、师:利用手中的计数器,从一亿开始,一亿一亿地数,看看你会发现什么。
2、:从一开始,你能够数下去?3、 10 个一是十,10 个十是一百,10 个百是一千。
个(一)、十、百、千、万⋯⋯、十、百、千都是数位。
4.:里的地点就是我在所的“数位”,我已学了哪些数位?它的数位分是什么?件出示:数位序表5.:你能出新的数位?它所在的数位又叫什么呢?有更高的?6.:些数位之有什么关系?每相两个数位的率是十,种数方法叫作十制数法。
7.:一般来率是几,就叫做几制。
大家知道哪些制呢?8、生:量的位之是六十制。
1 = 60 分, 1 分= 60 秒。
9、算机一般用二制。
即率是二, 2 1。
“零”作 0,“一” 作 1;“二” 作 10,“三” 作 11;“四” 作100,⋯⋯11、:你知道二制中,“十二” 怎样表示?【意:引学生利用推迁徙律新的数位、数位及数,掌握数位序表和十制数法。
】三、知运用1.填空①一百有()个十,()个百是一千。
②从个位起,第()位是万位,第()位是位。
③和位相的两个数位是()和()2.在方格里填适合的数。
2□520≈2万(填最大数)13□806≈14 万(填最小数)26□458≈26 万(填最大数)19□006≈20 万(填最小数)。
缀第五课时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数的产生过程,掌握自然数的概念。
2.让学生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来源,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原理。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数的产生过程,十进制计数法的原理。
2.难点:理解自然数的概念,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在之前的课程中学习了许多数学知识,那么你们知道数是如何产生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
2.数的产生师:在远古时代,人们为了计数和记事,开始使用一些具体的物品来表示数量。
比如,用石子、树枝等来表示物体的数量。
这就是最初的数的概念。
师: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使用具体的物品来表示数量有很多不便之处。
于是,人们开始使用符号来表示数量。
这些符号就是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数字。
师:我们可以看到,数的产生是人们为了满足生活和生产需要,从具体的事物中抽象出来的。
这就是数的概念。
3.自然数的概念师:那么什么是自然数呢?自然数是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数。
比如,1、2、3、4……等等。
自然数是从1开始的,每个自然数都比前一个自然数多1。
师:同学们,你们能列举一些自然数吗?生1:1、2、3、4、5……生2:10、20、30、40、50……师:很好,同学们都能列举出一些自然数。
我们来学习十进制计数法。
4.十进制计数法师:十进制计数法是一种基数为10的计数方法。
在十进制计数法中,每一位上的数字都代表了一个基数的幂次方。
比如,123表示1×10^2+2×10^1+3×10^0。
师:在十进制计数法中,每个数位上的数字可以是0到9中的任意一个。
当某个数位上的数字满10时,就要向前进一位。
这就是十进制计数法的原理。
师:同学们,你们能举例说明十进制计数法吗?生1:比如,23表示2个十和3个一。
生2:比如,456表示4个百、5个十和6个一。
师:很好,同学们都能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原理。
数学教案-十进制计数法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概念和特点。
2.培养学生熟练运用十进制计数法进行数的读写和计算。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概念和特点,掌握数的读写和计算方法。
难点:运用十进制计数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平时使用的数字有哪些吗?”2.教学内容(1)十进制计数法的概念教师讲解:“十进制计数法是一种基数为10的计数方法,它由0、1、2、3、4、5、6、7、8、9这10个基本数字组成,逢十进一。
例如,10、20、30……都是十进制数。
”(2)十进制计数法的读写规则教师讲解:“在十进制计数法中,每个数位上的数字代表的是该位数的权重,从右到左依次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每个数位上的数字乘以对应的权重,然后相加得到该数的值。
例如,123表示1×100+2×10+3×1=123。
”(3)十进制计数法的计算方法教师讲解:“在十进制计数法中,计算方法与读写规则相同。
例如,计算123+456,将个位相加得到9,然后十位相加得到7,百位相加得到1,所以123+456=579。
”3.实践环节(1)教师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选取部分学生进行回答,并进行点评。
4.小组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思考,十进制计数法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
5.课堂小结(1)教师提问:“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对十进制计数法有了哪些认识?”四、作业布置1.请同学们课后完成练习册上的十进制计数法相关题目。
2.家长签字确认,确保学生完成作业。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十进制计数法的理解程度较高,能够熟练掌握读写和计算方法。
2.在实践环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独立完成练习题。
数学教案十进制计数法教学教案教案题目:十进制计数法教学目标:1.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概念和原理;2.掌握利用十进制计数法表示数字的方法;3.运用十进制计数法进行数值的比较和排序。
教学重点:1.十进制计数法的原理和表示方法;2.实际生活中的十进制计数法的应用;3.数字的比较和排序。
教学难点:1.数字的比较和排序;2.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应用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准备:1.教学PPT;2.题目练习卷;3.小组活动的相关材料。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活动(约10分钟)2.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十进制计数法的理解。
步骤二:讲解理论知识(约20分钟)1.通过PPT或黑板等工具,向学生简要介绍十进制计数法的概念和原理。
2.在讲解过程中,通过一些示例数字演示如何利用十进制计数法表示数字,并引导学生完成相应练习。
步骤三:操练活动(约20分钟)1.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数字比较和排序的练习题,供学生进行操练。
2.学生可以个别完成练习,也可以分小组进行讨论并解决问题。
步骤四:拓展活动(约15分钟)1.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探究和解决。
2.学生可以通过调查、讨论等方式,将问题中涉及到的数字进行整理和计算,并利用十进制计数法来对数字进行比较和排序。
步骤五:总结归纳(约10分钟)1.学生进行小结,回答一些关键问题,强化对十进制计数法的理解。
2.教师进行总结,重点强调十进制计数法的应用和重要性。
课后延伸:1.学生可以自行寻找更多关于十进制计数法应用的例子,进行探究和研究。
2.学生可以编写一份小册子,记录和整理十进制计数法的相关知识和应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引起学生的注意,讲解理论知识,设计操练和拓展活动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了十进制计数法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培养了他们的数字比较和排序能力。
课后延伸活动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十进制计数法的认识和应用,提高他们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指导,以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十进制计数法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概念及特点。
2.培养学生运用十进制计数法进行数数和计算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概念及特点。
难点:运用十进制计数法进行数数和计算。
三、教学准备1.教具:计数棒、计数器、PPT等。
2.学具:计数棒、计数器、练习本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利用图片或故事引入,让学生对十进制计数法产生兴趣。
2.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平时是怎样计数的?为什么这样计数?(二)新课讲解1.讲解十进制计数法的概念及特点。
a.十进制计数法的定义:逢十进一。
b.十进制计数法的表示方法:数字0-9组成,每一位的权值是10的幂次。
c.十进制计数法的优越性:便于计算和表示。
2.讲解十进制计数法的运算规则。
a.加法:逢十进一,退位减十。
b.减法:退位减十,借位加十。
c.乘法:逢十进一,乘积的位值变化。
d.除法:商的位值变化,余数小于除数。
3.结合教具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运算过程。
(三)课堂练习1.让学生用计数棒或计数器进行数数练习,巩固十进制计数法的概念。
2.出具一些简单的加减乘除题目,让学生运用十进制计数法进行计算。
(四)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十进制计数法,还有哪些计数法?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2.介绍其他计数法,如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等,让学生了解不同计数法之间的转换。
(五)课堂小结2.强调十进制计数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课后作业1.复习十进制计数法的概念、特点及运算规则。
2.完成一些相关的练习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对十进制计数法有了深入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节奏,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课后要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巩固所学知识。
七、逐步演示:四年级数学十进制计数法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十制计数法概念和基础知识;2.能够正确理解、使用十进制计数法表达数值;3.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4.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重点1.十进制计数法概念和基础知识;2.十进制计数法读数方法;3.十进制计数法的简化与扩展。
三、教学难点1.十进制计数法的理解和掌握;2.十进制计数法读数方法的熟练掌握。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直观的数学图形和数字示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十进制计数法;2.演示法:通过教师的演示和学生的模仿,帮助学生学会正确的读数方法;3.互动式教学:通过师生互动、小组合作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求解能力。
五、教学过程1.任务导入: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各种物品,询问学生如何计数这些物品,帮助学生领会计数的本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更快捷、更准确地进行计数。
2.重点讲解:教师以图形、数字等形式向学生讲解十进制计数法的概念和基础知识,帮助学生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表达方式,以及第一位数字表示的数学意义。
3.演示操作:教师通过板书、教具等形式,演示十进制计数法读数方法,引导学生模仿并进行练习。
同时,针对一些常见的难点,教师进行详细讲解和分析,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的读数方法。
4.练习评估:教师针对学生的掌握程度,布置一系列练习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求解,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5.拓展扩展: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十进制计数法的简化与扩展,帮助学生理解更高级数制的表达方式,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数制的优缺点。
六、教学成果1.学生了解和掌握了十进制计数法的概念和基础知识;2.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的读数方法,对整数的表达方式更加灵活和准确;3.学生进一步培养了逻辑推理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提高了数学学科素养。
十进制计数法_教案教学设计_2十进制计数法_教案教学设计_2教案教学设计主题:十进制计数法一、教学目标:1.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的基本概念。
2.能够将十进制数转换为其他进制数。
3.能够将其他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
二、教学内容:1.十进制计数法的基本概念。
2.十进制数的转换。
3.其他进制数的转换。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知识1.教师出示一个十进制数,如25,向学生询问这个数是如何读的。
2.学生回答“二十五”。
3.教师解释十进制数的读法,即按照相应的权值进行分段读取。
步骤二:讲解十进制计数法的基本概念1.教师向学生解释十进制计数法的基本原理,即每个位置上的数字乘以相应的权值,然后将结果相加。
2.教师向学生举例说明,如十位上的数是3,个位上的数是5,那么这个十进制数的值就是3乘以10加上5,即35步骤三:讲解十进制数的转换1.教师向学生解释十进制数的转换原理,即除法和取余。
2.教师向学生举例说明,如十进制数25转换为二进制数,可以使用除以2取余法。
3.教师演示如何将十进制数25转换为二进制数,然后让学生参与其中。
4.学生练习将其他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
步骤四:讲解其他进制数的转换1.教师向学生解释其他进制数的转换原理,即除法和取余,但除数变为进制数。
2.教师向学生举例说明,如将二进制数1011转换为十进制数,可以使用乘以2的n次方法。
3.教师演示如何将二进制数1011转换为十进制数,然后让学生参与其中。
4.学生练习将其他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
步骤五:巩固与拓展1.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包括十进制数转换为其他进制数和其他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并相互交流答案。
四、教学资源准备:1.PPT课件,包括十进制计数法的基本概念和十进制数的转换。
2.手写板、书写工具。
五、教学评估:1.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的得分。
2.学生完成的练习题的正确率。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十进制计数法,主要是通过讲解和练习两个环节来达到教学目标。
四年级数学《十进制计数法》教学设计四年级数学《十进制计数法》教学设计(精选7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数学《十进制计数法》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数学《十进制计数法》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9-20页的数的产生与十进制计数法,练习三中的习题P1-2。
教学目标:1.了解数的产生。
2.初步认识自然数。
3.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掌握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和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重难点: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掌握千亿以内数位顺序和十进制计数。
教学关键:能够根据已学过的万级数的数位顺序表迁移类推亿级数的数位顺序表。
教学过程:一、数的产生读一读这些数:7、29、9000、136。
我们已经认识了很多数,这些数是怎样产生的呢?课前大家了解了一些,我们一起来交流。
(师生共同介绍数的产生)1.数的产生。
很久以前,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就有了计数的需要。
例如,人们出去打猎的时候,要数一数共出去了多少人,拿了多少件武器;回来的时候,要数一数捕获了多少只野兽等等,这样就产生了数。
2.计数符号、计数方法的产生。
(可以出示书上图)在远古时代人们虽然有计数的需要,但是开始还不会用一、二、三这些数词来数物体的个数。
只知道“一样多”、“多”或“少”。
①计数方法那时人们只能借助一些物品来计数。
如:在地上摆小石子、在木条上刻道、在绳上打结等方法来计数。
例:出去放牧时,每放出一只羊,就摆一个石子,一共出去了多少只羊,就摆多少个小石子;放牧回来时,再把这些小石子和羊一一对应起来,如果回来的羊的只数和小石子同样多,就说明放牧时羊没有丢。
例:出去打猎时,每拿一件武器,就在木棒上刻一道,一共拿了多少件就在木棒上刻多少道;打猎回来时,再把拿回来的武器和木棒上刻的道一一对应起来,看武器和刻道是不是同样多,如果是,就说明武器没有丢失。
《十进制计数法》教案《十进制计数法》教案《十进制计数法》教案1 教学目的:1.理解数的产生。
2.初步认识自然数。
3.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掌握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和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
难点:掌握千亿以内数位顺序和十进制计数。
教学过程:一、教学十进制计数法1、教学计数单位。
〔1〕复习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
我们在前三年多里学的整数,都是万以内的数。
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有哪些?〔指板书的个、十、百、千、万〕想一想,这些计数单位之间有怎样的关系?提问:根据上面的关系,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2〕教学万以上的计数单位。
①说明:在日常生活和消费中,还经常要用到比万大的数,从今天起,我们要学习比万大的多位数。
老师举出一些比万大的数的例子。
②从以前学习的一万开场,还可以继续数下去。
出示计数器,拨上一万。
提问:如今计数器上表示多少?我们可以一万一万地数下去。
追问:10个一万是多少万?如今我们一起十万十万地数。
追问:10个十万是多少万?一百万一百万地数。
10个一百万是多少万?怎样拨珠?如今万位是“1”,是1个多少?接下去一千万一千万地数。
数到10个一千万时,说明向前一位亿位上进1,是一亿。
这时计数单位是什么?提问:刚刚数数时,有哪些计数单位?每位满几就向前一位进1?③我们还可以这样数下去。
师生共同一亿一亿地数到十亿。
提问:10个一亿是多少亿?十亿十亿地数到一百亿。
提问:l0个十亿是多少亿?〔3〕说一说,这里数数时有哪些计数单位?①小结:如今,你能按顺序说出有哪些计数单位吗?让学生看着计数器的数位按顺序说--说有哪些计数单位。
2、说明十进制计数法。
刚刚我们数数时,每一位上的计数单位满几就要向前一位进l?想一想,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说明: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都是十进关系。
像这样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法。
四年级十进制计数法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使用十进制计数法进行数字读写的方法;3.能够识别和区分数字位数的概念;4.注重数值的大小与数位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简单数学推理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十进制计数法的概念与原理;2.数字位数的概念;3.数字读写方法的掌握。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为学生介绍十进制计数法的基本概念和规则,并给予相应的例子进行讲解;2.演示法:由教师向学生演示使用十进制计数法进行数字读写的方法,让学生跟随演示一起实践;3.游戏法:通过有趣的游戏方式,增强学生对数字读写方法的记忆和理解;4.实践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数字读写方法的实用性,从而更好地掌握。
四、教学过程1. 回顾与引入根据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回顾数位的概念,并引入十进制计数法的概念。
2. 讲解十进制计数法的概念与原理1.十进制的概念:十进制是一种常用的计数方式,其中所有数字都是由十个数字0、1、2、3、4、5、6、7、8、9组成。
每个数字位对应不同的数倍,依次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等。
个位的数倍为100,十位的数倍为101,以此类推,百位的数倍为102。
2.十进制计数法的原理:在十进制计数法中,每一数字位上所使用的数字是0-9,每一位上的数字都是上一位的数字乘上对应的数倍加上该位上的数字。
例如:492=4×100+9×10+2×1。
3. 使用十进制计数法进行数字读写1.让学生在纸上写出一串数字:3284;2.让学生识别数字3284中每个数字的位数,即千位、百位、十位和个位;3.接着,教师帮助学生识别出每个数字位数上对应的数倍,即千位上为103、百位上为102、十位上为101和个位上为100;4.最后,教师演示并引导学生使用十进制计数法进行数字读写的方法,读出数字3284的发音并纠正学生的发音错误。
4. 游戏练习1.准备若干张数字卡片,上面写有数字;2.将学生分为小组,并让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3.在黑板上写出数字,要求代表在规定时间内使用十进制计数法读出对应的数字;4.完成游戏后,对失败的学生进行针对性讲解和指导。
四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理解数的产生过程和数的概念2.掌握十进制计数法及其应用3.提高数的感性认识和数的计算能力二、教学重难点1.数的产生过程与数的概念2.十进制计数法及其应用三、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数的产生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一些物件,例如苹果、梨子、笔等,并问学生这些物件有什么相同之处?2. 引入教师引入数的概念,并与学生探究数的概念。
首先问学生,如果我们有一个苹果,再有一个苹果,就会有多少个苹果?这时候,教师可选择用实物或图形来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概念。
比如,出示两个苹果的图片,然后再出示一个小贴纸,让学生在上面贴上数字“2”,表示有两个苹果。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数字是用来表示数量的。
随后,教师进一步问道,我们为什么要用数字来表示数量?学生应该会想到,因为数字比较简单,用起来比较方便。
3. 练习教师出示一些物品,让学生数一数这些物品的数量,并将数量写在相应的位置上。
例如,教师可以出示以下物品:•铅笔盒里的铅笔数量•教室里的桌子数量•同桌上同学的数量4. 总结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强化数的概念。
第二课时十进制计数法1. 导入教师出示一些数字卡片,例如“3”、“5”、“8”等,然后将这些数字卡片组合成数。
例如,将“3”和“5”组合在一起,形成数字“35”。
2. 引入教师引入十进制计数法,并让学生理解这种计数法的原理。
例如,将一个物品划分为若干等份,每份称为一个“1”,若干个“1”组成一个“10”,若干个“10”组成一个“100”,以此类推,就可以用十进制计数法来表示不同的数量。
3. 练习教师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的应用。
例如,教师可以出示以下问题:•用十进制计数法表示“37”•用十进制计数法表示“68”•用十进制计数法表示“99”4. 拓展教师拓展十进制计数法的应用,并让学生探究如何用十进制计数法计算加减乘除的问题。
5. 总结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强化十进制计数法的概念和应用。
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的基本概念和计数规则;2.能够运用十进制计数法进行简单的数数和读数;3.通过不同的练习活动提高学生运用十进制计数法的能力。
教学重点:1.十进制计数法的基本概念和计数规则;2.运用十进制计数法进行简单的数数和读数。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十进制计数法进行简单的数数和读数。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计数卡片或者计数棒;2.学生准备铅笔和纸。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知识教师向学生提问:“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是如何计数的呢?”引导学生回答“一、二、三……”,教师再问:“如果我们要数的物体非常多,比如有一百个,我们应该怎么数呢?”引导学生尝试回答,然后教师介绍十进制计数法。
Step 2 讲解十进制计数法1.教师用计数卡片或计数棒来示范十进制计数法。
例如,教师用计数卡片依次展示个位数的数码“1”,“2”,“3”,“4”……直到“9”,然后以“10”为一个单位,展示十位数的数码“1”,“2”,“3”……直到“9”,再从“10”开始展示百位数的数码“1”,“2”,“3”……直到“9”,给学生演示到“100”为止。
2.教师解释十进制计数法的规则:“从个位开始计数,每满10个就进一个单位,数码从1开始递增,上限是9、”3.教师示范几个例子,让学生跟随读出来并写下来,例如:“11”、“22”、“33”、“99”等。
Step 3 练习十进制计数法1.教师用计算机或黑板上出示一些带有十进制计数法的数字,让学生进行读数。
例如:“23”、“49”、“76”等等。
2.教师出示一些物体,让学生按照十进制计数法进行数数。
例如:教师出示10个小球,让学生数数并写下“10”;再出示20个小球,让学生数数并写下“30”;以此类推。
Step 4 拓展思维1.教师提出问题:“我们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那如果我们有很多人,比如100个人,那就有多少只手呢?”引导学生思考答案,并让学生以十进制计数法的形式写出来。
数学教案:十进制计数法一、教学目标1.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概念和意义;2.掌握十进制数的读法和拆数方法;3.熟练掌握十进制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4.能够应用十进制计数法进行实际问题求解。
二、教学内容1.十进制计数法的概念和意义;2.十进制数的读法和拆数方法;3.十进制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4.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引入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十进制计数法,郑老师给大家出一道题目,看谁能最快算出这道题目的答案:“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 +89+97=?”2. 讲授2.1 十进制计数法的概念和意义十进制计数法是以10为基数的计数方法,可以表示从0到9的十个数码。
在十进制计数法中,每位上的数字都有不同的权值,从右向左分别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等。
例如,数字759在十进制计数法中表示为7×100+5×10+9×1=700+50+9=759。
2.2 十进制数的读法和拆数方法在读一个正整数时,每三个数字一组,从右往左读,读完一组就加上“万”、“亿”、“兆”等单位。
例如,数字10987654321的读法为:“十亿九千八百七十六万五千四百三十二”。
拆数是指把一个数按照十进制的逐位同位拆分。
例如,数字4567可以拆分为4000+500+60+7。
2.3 十进制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通过拆数和进位可以实现十进制加法的计算。
例如,计算123+456,需要先分别计算个位、十位、百位上的和,进位操作在下一位相加时进行。
减法的计算方式类似于加法,不同的是需要使用借位操作。
例如,计算987-432,需要先从个位开始逐位相减,当被减数小于减数时向高位借位,从下一位开始进行计算。
2.4 实际应用案例分析通过实际应用可以深入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原理和应用。
例如,求一天有多少秒,可以将一天拆分为24小时,每小时拆分为60分钟,每分钟拆分为60秒,然后按权相加就可以得到答案:24×60×60=86400秒。
一、四年级十进制计数法数学教案十进制计数法学生年级:一、四年级教学目标:1.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定义和原理;2.掌握阿拉伯数字0~9所表示的位置和权值;3.熟练掌握用十进制计数法表示整数的方法;4.运用十进制计数法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教学重点:1.阿拉伯数字的权值和位置;2.十进制计数法的加减运算。
教学难点:1.十进制计数法的概念和原理;2.多位数的加减运算。
教学准备:1.小黑板/白板;2.教学PPT;3.练习题材料。
教学过程:一、引入1.通过PPT介绍学习目标和本节课讨论的主题——十进制计数法。
2.引导学生通过数大师或者数学练习册中的问题或者生活中的例子,了解千年来计数法的更替过程。
二、概念解释与举例1.让学生近距离观察教师写出的以下两个数字:2和20。
2.引导学生自由探讨这两个数字的区别所在,并提出问题:这两个数字为什么不一样?3.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2和20之间,除了数字的书写方式,最显著的区别是数值的大小不一样。
数字的大小是由其出现的位置决定的。
数字的位置是由数字在整数中占的权值决定的。
权值是一个数位所代表的数值大小。
4.将这个概念引用到阿拉伯数字上,并且带领学生读一个0~9阿拉伯数字表中数字位置和权值的表格:\begin{matrix} 1 & 10 & 100 & 1000 & 10000 \\ 0 & 0 & 0 & 0 &0\\ 1 & 10 & 100 & 1000 &10000\\ 2 & 20 & 200 & 2000&20000\\ 3 & 30 & 300 & 3000 &30000\\ 4 & 40 & 400 & 4000&40000\\ 5 & 50 & 500 & 5000 &50000\\ 6 & 60 & 600 & 6000&60000\\ 7 & 70 & 700 & 7000 &70000\\ 8 & 80 & 800 & 8000&80000\\ 9 & 90 & 900 & 9000 &90000\\ \end{matrix}5.引导学生在班级里分享他们生活中的例子,如你有17个小球如果分成四组每组多少个;三、运算实践1.让学生完成以下十进制计数法表示欧的例子:(1)23=______×10+______×1(2)156=______×100+______×10+______×12.用以下的例子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1)10+2=______(2)50-20=______(3)100+500-600=_____(4)遇到0时,应该末尾加上的0应该忽略。
课时:1课时年级:四年级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基本概念,掌握个位、十位、百位等数位的意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和科学的兴趣,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1. 十进制计数法的基本概念。
2. 数位的认识和运用。
教学难点:1. 数位的排列顺序。
2. 数位的进位和借位。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
2. 教学卡片,每张卡片上有一个数字。
3. 小组合作工具,如笔、纸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十进制计数实例,如钟表、温度计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实例与数学的关系。
2. 提问:大家知道我们平时用的数字是什么计数法吗?它是如何进行计数的呢?二、新课讲授1. 教师讲解十进制计数法的基本概念,强调个位、十位、百位等数位的意义。
2. 展示教学卡片,让学生观察每个数字在卡片上的位置,引导学生理解数位的排列顺序。
3.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数位的进位和借位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原理。
三、小组活动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组数字卡片。
2. 小组内讨论如何将手中的数字卡片按照十进制计数法进行排列。
3. 各小组派代表展示排列结果,教师点评并纠正错误。
四、巩固练习1. 教师提出一些简单的十进制计数问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展示解题过程,教师点评并纠正错误。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十进制计数法的基本概念和数位的意义。
2. 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十进制计数法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六、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观察生活中使用十进制计数法的实例,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操作和小组讨论,让学生对十进制计数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数学教课设计-十进制计数法_四年级数学教课设计 _模板教课目的1.使学生知道数的产生.2.认识亿级的数,掌握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及“千亿”内的数位次序表和十进制计数法,会依据数级正确地读千亿之内的数.教课要点掌握数位次序表及多位数的读法和应用.教课难点读法应用及数中零的读法.教课步骤一、铺垫孕伏.讲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三年多半学,每日都要和数打交道,那么你们知道数是如何产生的吗?(教师板书:数的产生)二、研究新知.(一)教课数的产生.1.学生自学课本内容.学生回答:人们在劳动生产中有了计数的需要,比方数人数、物体个数等,这样就产生了数.教师明确:太古时代人们固然有计数的需要,但开始不会用一、二、三、四.这些数词数物体的个数,不过知道“相同多”.“多”、“少”,所以那时人们只好借助一些其余物件来计数.2.学生察看教材插图内容.(1)放牧时摆小石子,每放出一只羊,就摆一个小石子,放出多少只羊就摆多少个小石子.放牧回来,再把这些小石子和羊—一对应起来,若两者相同多,说明放牧时羊没有丢.(2)人手中的木棒,木棒上有好多道,这就是记录.人们出去狩猎时,拿走的武器,每拿一件武器就在上边刻一道,等到人们狩猎回来时,再看两者能否相同多,以此来判断武器的扔掉.(3)结绳计数的道理也是这样.过去人们不论采纳的哪一种计数方式,都是要把数的实物和用来计数的实物一个一个地对应起来.(4)跟着语言的发展,便渐渐出现了数词,跟着文字的发展人们发了然记数的符号,也就是最先的数字.不一样的国家和地域符号也不一样.教师发问:你知道哪些国家的数字?各是如何的?(巴比伦数字、中国数字、罗马数字、阿拉伯数字)(5)人类对数的认识渐渐增添,数认得愈来愈大,这样就产生了进位制,因进位制有好多种,十进制计数比较方便,所以此后渐渐一致采纳十进制.有了数的观点、数字和计数方法,又渐渐发展成较完好的计数方法,这就是我们今日要讲的“十进制计数法”.(板书课题:十进制计数法)(二)教课十进制计数法.1.说出亿之内的数的计数单位.亿之内的数字有哪些计数单位?2.发问: 10 个一是多少?10 个十是多少?10 个一千万是多少?3.亿之内每相邻两个单位的关系如何?4.举例说明,平时生活中比亿大的数.我国人口十二亿就比亿大.从一亿开始,还能够持续数下去,请同学们取出算盘.让学生在算盘上先拨上一亿,而后一亿一亿地数,数到九亿,再拨上一亿教师发问: A 、九亿再加一亿是多少?亿位满十要如何?十亿应写在什么地点?百亿、千亿呢?(教师同步板书)B、十亿、百亿、千亿也叫计数单位.我们共学了哪些计数单位?C、从方才一边拨珠,一边数数的过程中,谁发现了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教师明确: A 、比千亿大的计数单位,因不常用,临时不学,所以在千亿的左面用表示(板书:)B、“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三)认识数位和数位次序表.1.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十进制计数法,要把一个数写出来,就要用到数字,教师发问:我们学过哪些数字?( 1、 2. 3、 4、 5、 6、7、 8、 9.0)教师说明:这些数字叫阿拉伯数字.教师重申:写数的时候,把计数单位按必定的次序摆列起来,它们所占的地点叫做数位.一个数字所在的数位不一样,表示的大小也不一样.2.察看数位次序表.教师发问:亿之内的数位次序是如何的?(加强右起第五位是万位,第九位是亿位.)千万位百万位十万位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3.数位分级(学生自学)自学题目:从右侧起几个数位为一级,各是什么数级?个级、万级、亿级有什么异同点?(四)教课亿级的读法.1.下边的数该如何读呢?(回想读亿之内数的方法.)教师板书:50000 106000 400305002.在上边三个数后各加 4 个 0,变为例1.(1)学生试读、相互读、小组议论读.(2)指引学生总结多位数的读法法例.学生议论:含有亿级、万级和个级的数,按什么次序来读?如何读亿级、万级的数?什么地点的“0”读?什么地点的读,读几个?不学生总结法例:( 1)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地往下读;( 2)读亿级或万级的数时,要依据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边加上“亿”字或“万”字;( 3)每级末端的0 都不读,其余数位有一个三、稳固练习.1.填空.( 1)从右起第9 位是()位.( 2)十个一亿是()亿.( 3) 10 个一百亿是()亿.(4)、、0 或连续有几个、0 都只读一个“零”.是亿级,万级有、、、.2.判断.( 1)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2) 308040000000 读作三千八十亿四千万.()3.读出下边每组数.( 1)65 650000 65 0000 0000( 2) 4070 4070 0000 4070 0000 0000四、讲堂小结.指引学生总结十进制计数法,正确读多位数的法例.五、部署作业.读出下边横线上的数.1.到 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为止,我国总人口达到2. 1999 年全国有小学生135479600 人1295330000 人3.地球和太阳的均匀距离是149500000 千米六、板书设计.十进制计数法1、数的产生2、十进制计数法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教课目的1.使学生理解两步连乘应用题的数目关系,会用两种方法解答.2.培育学生剖析、推理能力.3.浸透事物间相互联系的思想.教课要点利用线段图剖析数目关系.教课难点剖析、理解数目间的关系.教课过程一、复习.画线段图解应用题:( 1)编筐小组每人每日能编( 2)编筐小组每人每日能编16 个筐,照这样计算,16 个筐,照这样计算,5 个人1 个人1 天能编几个筐?4 天能编几个筐?答案:( 1)(2)二、研究新知.1.导入新课.课方才我们练习的这两道题都是一步计算的应用题,今日我们持续研究应用题(板书题:应用题).2.教课例1.( 1)出示例 1:编筐小组每人每日能编16 个筐,照这样计算, 5 个人 4 天能编几个筐?( 2)例 1 与两道复习题比较,有什么相同点和不一样点?要想求出 5 人 4 天能编多少个筐,我们应当先求出什么?( 3)依据学生报告的议论结果,(教师在上图的基础上,画出线段图)第一种解法:① 5 个人 1 天编多少个?16×5=80(个)② 5 个人 4 天编多少个?80×4=320(个)第二种解法:① 1 个人 4 天编多少个?16×4=64(个)② 5 个人 4 天编多少个?64×5=320(个)(4)将上边两个分步列式改成综合算式.第一种解法:16×5×4=80×4=320(个)答: 5 个人 4 天一共编320 个筐.第二种解法:16×4×5=64×5=320(个)答: 5 个人 4 天一共编320 个筐.( 5)师生共同总结.已知每人每日编几个筐,求 5 人 4 天编多少个,所求的结果既与人数相关,又与天数相关.解答时,能够先从人数下手求,也能够先从天数下手求,两种方法都正确,我们都应当掌握.三、稳固发展.1.增补条件或问题,并口头列两种算式.(投影出示)(1)每只母鸡每个月下 25 个鸡蛋,照这样计算, 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 ,照这样计算, 3 只燕子 5 天能吃多少只害虫?2.照练习题的形式,组织学生疏组编题,要求数目尽量小一些,能直接口算出结果.编完后请其余组同学口头列式解答,并就地赐予评论.四、讲堂小结.教师经过总结,指明这节研究的是两步计算的连乘应用题.五、部署作业.让学生利用5、7 和 8 三个数字自编一道连乘应用题,并用两种方法解.板书设计教课目的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常用的质量、时间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加深对证量单位实质大小的认识,和对非十进单位的时间单位进率的印象,使所学知识系统化.2.培育学生培育学生的估测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质问题的能力.教课要点进一步掌握常用的质量、时间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教课难点加深对 1 千克表象的认识,熟记时间单位间的进率.教课步骤一、铺垫孕伏1.上一节课我们都复习和整理了哪些计量单位?(长度、面积)2.的长度和面积单位都有哪些?它们之间的进率分别是多少?1 千米= 1000 米 1 米=10分米 1分米= 10厘米 1 厘米= 10 毫米1 平方千米=100 公顷 1 公顷= 10000 平方米1 平方米= 100 平方分米 1 平方分米= 100 平方厘米3.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计量单位,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更多的计量单位呢?今日我们就持续研究质量单位和时间单位.(板书课题)二、研究新知1.教课质量单位:( 1)教师发问:要知道物体的轻重一定用质量单位来计量,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质量单位?领会指名回答后教师板书:吨、千克(公斤)、克指引学生联合实质生活举例.教师举例: 1 枚 2 分钱的硬币的质量约是 1 克.老师的体重是50 千克, 20 个老师的体重就是 1 吨.教师出示物件,如一袋 1 千克的洗衣粉, 1 克的黄豆(1 千克、 1 克的物件究竟有多重.7 个)、等,让学生着手掂一掂,教师概括:常用的质量单位间的进率: 1 吨= 1000 千克 1 千克= 1000 克( 2)练习:达成书上的做一做.3 吨=()千克6000 千克=()吨40 千克=()克32000 克=()千克40000 千克=()吨一袋大米的重量是25 千克,()袋大米的重量就是 1 吨.2.教课时间单位(1)教师发问:时间单位是用来计量什么的?使学生明确:要知道时间的长短,一定用时间单位来计量.启迪学生思虑:常用的时间单位有哪些?(教师板书:年、月、日、时、分、秒)让学生联合实质生活的例子谈谈一年、一日究竟有多长?教师指出:地球自转一周所用的时间叫做一日.【演示动画“自转”】地球环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就是一年.【演示动画“公转”】( 2)教师发问:还有没有比年大的时间单位?教师重申说明:比年大的时间单位是“世纪”. 100 年说是一个世纪.教师发问:你们对年、月、日的知识还有哪些认识?(一年有 12 个月.大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每个月都有31 天.小月:四六、九、十一月,每个月都有30 天;平年二月 28 天,闰年二月29 天;平年整年365 天,闰年整年366 天.)(3)教师介绍:我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是特别先进的,早在2000 多年前,我国古代的科学家就测出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是365 天多一些,此后经过科学家的正确计算,知道地球绕太阳一周是365 天 5 小时 48 分 46 秒,假如依据每年365 天算, 4 年就会多出一天,这一天就加在了二月.我们把二月28 天的这一年,叫做平年,二月29 天的这一年叫做闰年.(4)教师要点重申:往常阳历年份是 4 的倍数的是闰年.但阳历年份是整百数的,一定是 400 的倍数才是闰年.教师指出:歌诀记忆: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整,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再把一天加.【演示课件“时间单位的记忆”】左拳记忆法:【持续演示课件课件“时间单位的记忆”】教师发问:还有比年、月、日更小的时间单位吗?教师指出:比日更小的单位有时、分、秒,1 日= 24 时, 1 时= 60 分, 1 分= 60 秒.(教师板书)三、稳固练习在()里填上适合的单位.(1)每节课间歇息 10().(2)一袋食盐的重量是 1000().(3)一头大象重 4().(4)一袋饺子粉的重量是 5().猜谜语(每个谜面打一个字):二十四小时.七十二小时.十五天.一张年历纸不当心被墨水弄污了,只看见这个月的 6 号是礼拜日,你能知道这个月的25 号是礼拜几吗?冬冬的诞辰时 5 月 9 日.他翻看日历后快乐的说:“妈妈,今年我的诞辰正好是礼拜天,能够痛畅快快的庆贺一下了.”妈妈看看日历后说:“别美了,你看错了,这张日历是 6 月份的.”你知道冬冬的诞辰是礼拜几吗?四、讲堂小结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是什么?还有什么问题?五、部署作业1.一袋面粉是25 千克,多少袋面粉是 1 吨?2.把检查到的数目填在下表里一封平信不得超出乘火车每位成年人可免费带行李解放牌卡车载重克千克吨板书设计:研究活动活动内容估测 5 个熟人的身高和体重.活动目标培育学生应用所学的长度单位、质量单位的知识进行估测的能力.活动形式4人一个小组,合作进行.活动步骤1.分好小组,找好估测的目标.2.对目标进行估测,并在下表进行记录.3.对目标进行实质丈量,同时进行记录.4.小组内进行沟通,看看哪些同学估测的结果与实质最靠近.5.在全班范围展开估测沟通会,相互沟通估测的方法.记录表教课内容 :教材第126~127页例1、练一练,练习二十六第1~5 题。
四年级下册《十进制计数法》教案
教学内容:
十进制计数法(教材第P18的内容。
)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的含义,认识含有三级数位的数位顺序表及相应的计数单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索、思考、总结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到数的产生过程中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数学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意义。
教具准备:
计数器、、数位顺序表
教学过程:
一、(1)了解其他进制。
出示:十进制计数法。
古代有十进制计数法,还有十二进制计数法、十六进制计数法等等。
由于十进制计数法比较方便,最后逐渐统一采用十进制计数法。
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认识十进制计数法。
①板书课题:十进制计数法
看到这个标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什么是“十进制计数法”,十进制怎么计数的?
让生先试着说一说。
②出示已学的计数单位。
21世纪教育网
至今为止,我们学习的最大的计数单位是什么?(亿)那还有没有比亿更大的计数单位?你猜猜什么?(十亿)多少个一亿是十亿?数一数,有没有比十亿更大的计数单位?你猜猜什么?(百亿)多少个十亿是一百亿?数一数,有没有比百亿更大的计数单位?你猜猜什么?(千亿)多少个百亿是一千亿?数一数
③出示新的计数单位。
有没有比千亿更大的计数单位?(师肯定有,由于不常用,暂时不学。
)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进率都是十)“进率都是十”是什么意思?(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十倍的关系)
小结:像这种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3)学生独立补充完整课本数位顺序表
⑴填写数位和计数单位。
21世纪教育网
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为读写方便,把数位分级,学过
的亿以内的数是怎样分级的?
数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数级……()级()级()级
计数单位……
(小组合作完成)填写完整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10个一是多少?10个十是多少?……10个千万是多少?
②10个亿是多少?10个十亿是多少?10个百亿是多少?
③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叫什么级?每级各表示什么?
⑵个、十、百、千、万……千亿都是用来计数的,叫什么?(计数单位)
直到现在我们一共学了哪些计数单位?
亿以内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小组讨论)
(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即十进关系)
写数的时候,把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二、练习
1.填一填
①一百亿有()个十亿,()个百亿是一千亿。
②从个位起,第()位是万位,第()位是亿位。
③和亿位相邻的两个数位是()和()。
④()个一百亿是一千亿,10个()是一百亿、10个亿是()。
⑤4在十亿位,表示()个()。
2.写出一些多位数,说说每个数字所在的数位和表示的意义。
三、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