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的回火工艺基本知识PPT讲稿
- 格式:ppt
- 大小:1.91 MB
- 文档页数:32
钢铁热处理讲座-钢之回火-钢铁热处理讲座,钢之回火,一、钢之回火性的操作將淬火的鋼,在A1溫度以下之適當溫度加熱後冷卻,以提高鋼之稱為回火(tempering)。
钢在任何情形下都不能单在淬火的状态下使用。
因为淬过火的钢会有残留应力产生,放置一段时后会龟裂,或使用中常会发生剥裂或变形。
必须施以回火后再使用,回火应在淬火后尽快进行处理。
要求高硬度的钢起以上回火。
180~200?的回火幾乎不影響硬度且可增加性。
码也须要在100?加热至回火温度后的冷却一般以急冷为佳,以水冷或油冷冷却之。
回火時不得不注意的是回火脆性,回火是為了使淬火鋼提高性而作的,若是變脆便違反了回火的目的。
二、回火时伴生之组织变化淬火钢之组织为麻田散体及少量残留沃斯田体,在常温是不安定组织,高硬度的麻田散体及残留沃斯田体会随着回火温度的上升逐渐分解而析出碳化物而渐渐趋于安定的平衡状态。
图1所示为将共析碳钢淬火后,回火时随着温度的上升,钢在升温过程中膨胀收缩的情形以长度的变化予以表示者,即退火或正常化状态的共析钢为波来体组织(A点),升温后经B?C的Ac1变态点而达淬火温度之D点(沃斯田体)。
将此沃斯田体淬火于水中时会以过冷沃斯田体的状态冷却至250?附近的Ms点,然后拉上来再予以油冷时便会变态成麻田散体同时体积膨胀而达到H点,H点就是淬火的状态。
将这个状态置于回火炉加热,使温度连续上升,则固溶有过饱和碳之麻田散体便逐渐分解,而顺次产生析出而趋于平衡组织。
其间由于组织的变化体积改变而产生收缩、膨胀、收缩等现象。
由图1所示,回火过程中根据其相的变化可分为3个阶段,即一般所谓的三阶段。
回火第1阶段为80~160?之收缩,麻田散体由正方晶逐渐变化成为接近立方晶的状态,其间析出与雪明碳体不同结晶构造之中间阶段的Fe2-2.5C的碳化物(六方晶),一般称为ε碳化物(opsilon carbide)。
这阶段的麻田散体仍固 - 115 - 溶有0.2~0.3%之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