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电路基础(赵建勋)章 (1)
- 格式:ppt
- 大小:6.41 MB
- 文档页数:216
射频电路基础_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图片】求解:(1)集电极效率=(),临界负载电阻=()(2)若负载电阻、电源电压不变,而提高工作效率,应该如何调整(3)要使输出信号的频率提高一倍,而保持其他条件不变,问功放的工作状态如何变化。
此时功放的输出功率=()参考答案:(1)0.836,6.7Ω (2)可增加负向偏值,但同时增大激励电压,保证IC1不变,但这样可使导通角减小,效率增加(3)由临界状态进入欠压状态,2/3Q。
2.【图片】求解:【图片】=( )时,振荡器振荡参考答案:1.14mA3.【图片】求解(1)【图片】=( );(2)【图片】=( );(3)【图片】=( );(4)【图片】=( )参考答案:0, a√3/2Π, a/Π, a√3/2Π4.【图片】求解(1)最大频偏=()(2)最大相偏=()(3)信号带宽=()(4)此信号在单位电阻上的功率=()(5)是否能确定这是FM波还是PM波( )(6)调制电压参考答案:10^4hz, 10rad, 22kHz, 50w,不能5.【图片】求解(1)信号带宽=( ) (2)信号带宽=( )注:第三问仅思考参考答案:2.2Khz,42KHz6.【图片】求解(1)调制灵敏度【图片】=( )(2)最大频偏值【图片】【图片】=( )参考答案:1/24, 133.3kHZ7.【图片】求解:K=()参考答案:38.【图片】求解:(1)回路有载品质因数【图片】=()和3dB带宽【图片】=()(2)放大器的电压增益=()(3)中和电容值=()参考答案:40.4##%_YZPRLFH_%##11.51##%_YZPRLFH_%##30.88##%_YZPRLFH_%##1.6159.【图片】求解(1)【图片】(t)=( )(2)是否能得到双边带信号()参考答案:u_0(t)=E_c-i_0l=10+6..5(1+0.653cos〖10^4 t〗)cos〖10^7 〗(v) 否10.【图片】求解:【图片】=( ),【图片】=( )参考答案:12.9mS, 0.34mA11.【图片】求解:输入电阻【图片】=(),传输系数【图片】=(),惰性失真(),底部切削失真()注:后两个空仅回答是或否参考答案:1.6kΩ,0.81,否,否12.【图片】求解:【图片】=(),载波功率=()参考答案:0.09w ,0.01w13.【图片】求解:3dB带宽=()kHz,【图片】=()参考答案:15.7##%_YZPRLFH_%##29.614.【图片】求解:此功放的【图片】=(),【图片】=(),【图片】=( ),【图片】=()。
射频电路基础复习要点(2013版)第一章射频电路导论1. 无线电发射机和接收机的基本结构。
2. 各单元的功能。
3. 使用非线性电路的单元。
4. 非线性电路与线性电路的区别。
第二章谐振功率放大器1. 根据转移特性曲线和输入电压波形作出输出电流波形,计算通角。
2. 根据动特性曲线和余弦脉冲分解系数表计算通角、输出回路的电压、电流,以及功率和效率。
3. 根据输入、输出回路的电压和电流,画出动特性曲线。
4. 根据动特性曲线判断工作状态。
5. 参数调整与动特性曲线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调整最佳工作状态。
6. 用变压器阻抗变换实现功率匹配。
第三章正弦波振荡器1. 产生振荡的六个条件。
2. 画交流通路;确定输入、输出和反馈电压的位置和方向。
3. 标注变压器耦合式振荡器的同名端。
4. 判断三端式振荡器能否振荡,确定振荡频率范围和对元件参数的要求。
5. 判断差分对振荡器能否振荡。
6. 用方法二计算LC正弦波振荡器的振荡频率,推导振幅起振条件。
7. 判断三端式振荡器的类型。
8. 提高LC正弦波振荡器频率稳定度的措施和电路。
9. 判断石英晶体振荡器的类型,计算振荡频率;石英谐振器和微调电容的作用。
10. 判断RC正弦波振荡器能否振荡。
11. 文氏桥振荡器的结构、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计算振荡频率。
第五章振幅调制与解调1. 普通调幅信号和双边带调幅信号的表达式、波形和频谱。
2. 根据表达式判断调幅信号类型,计算功率。
3. LC并联谐振回路的选频滤波作用。
4. 非线性器件调幅电路分析,两种失真和解决措施。
5. 线性时变电路调幅分析。
6. 包络检波的输入输出电压关系,两种失真和解决措施。
7. 乘积型同步检波电路的结构和分析。
8. 叠加型同步检波电路的结构和分析。
第六章混频1. 下混频和上混频时,输入、输出已调波和本振信号频率之间的关系。
2. 线性时变电路混频分析。
3. 基于时变静态电流和时变电导,计算混频跨导,完成混频电路分析。
射频电路设计--理论与应用第1章引言1 1 射频设计的重要性1 2 量纲和单位1 3 频谱1 4 无源元件的射频特性1 4 1 高频电阻1 4 2 高频电容1 4 3 高频电感1 5 片状元件及对电路板的考虑1 5 1 片状电阻1 5 2 片状电容1 5 3 表面安装电感1 6 小结参考文献习题第2章传输线分析2 1 传输线理论的实质2 2 传输线举例2 2 1 双线传输线2 2 2 同轴线2 2 3 微带线2 3 等效电路表示法2 4 理论基础2 4 1 基本定律2 5 平行板传输线的电路参量2 6 各种传输线结构小结2 7 一般的传输线方程2 7 1 基尔霍夫电压和电流定律表示式2 7 2 行进的电压和电流波2 7 3 阻抗的一般定义2 7 4 无耗传输线模型2 8 微带传输线2 9 端接负载的无耗传输线2 9 1 电压反射系数2 9 2 传播常数和相速2 9 3 驻波2 10 特殊的终端条件2 10 1 端接负载无耗传输线的输入阻抗2 10 2 短路传输线2 10 3 开路传输线2 10 4 1/4波长传输线2 11 信号源和有载传输线2 11 1 信号源的相量表示法2 11 2 传输线的功率考虑2 11 3 输入阻抗匹配2 11 4 回波损耗和插入损耗2 12 小结参考文献习题第3章 Smith圆图 3 1 从反射系数到负载阻抗3 1 1 相量形式的反射系数3 1 2 归一化阻抗公式3 1 3 参数反射系数方程3 1 4 图形表示法3 2 阻抗变换3 2 1 普通负载的阻抗变换3 2 2 驻波比3 2 3 特殊的变换条件3 2 4 计算机模拟3 3 导纳变换3 3 1 参数导纳方程3 3 2 叠加的图形显示3 4 元件的并联和串联3 4 1 R和L元件的并联3 4 2 R和C元件的并联3 4 3 R和L元件的串联3 4 4 R和C元件的串联3 4 5 T形网络的例子3 5 小结参考文献习题第4章单端口网络和多端口网络4 1 基本定义4 2 互联网络4 2 1 网络的串联4 2 2 网络的并联4 2 3 级连网络4 2 4 ABCD网络参量小结4 3 网络特性及其应用4 3 1 网络参量之间的换算关系4 3 2 微波放大器分析4 4 散射参量4 4 1 散射参量的定义4 4 2 散射参量的物理意义4 4 3 链形散射矩阵4 4 4 Z参量与S参量之间的转换4 4 5 信号流图模型4 4 6 S参量的推广4 4 7 散射参量的测量4 5 小结参考文献习题第5章射频滤波器设计5 1 谐振器和滤波器的基本结构5 1 1 滤波器的类型和技术参数5 1 2 低通滤波器5 1 3 高通滤波器5 1 4 带通和带阻滤波器5 1 5 插入损耗5 2 特定滤波器的实现5 2 1 巴特沃斯滤波器5 2 2 切比雪夫滤波器5 2 3 标准低通滤波器设计的反归一化5 3 滤波器的实现5 3 1 单位元件5 3 2 Kurodac规则5 3 3 微带线滤波器的设计实例5 4 耦合微带线滤波器5 4 1 奇模和偶模的激励5 4 2 带通滤波器单元5 4 3 级连带通滤波器单元5 4 4 设计实例5 5 小结c参考文献习题第6章有源射频元件6 1 半导体基础6 1 1 半导体的物理特性6 1 2 PN结6 1 3 肖特基(Schottky)接触6 2 射频二极管6 2 1 肖特基二极管6 2 2 PIN二极管6 2 3 变容二极管6 2 4 IMPATT二极管6 2 5 隧道二极管6 2 6 TRAPATT,134BARRITT和Gunn二极管6 3 BJT双极结晶体管(Bipolar JunctioncTransistor) 6 3 1 结构6 3 2 功能6 3 3 频率响应6 3 4 温度性能6 3 5 极限值6 4 射频场效应晶体管6 4 1 结构6 4 2 功能6 4 3 频率响应6 4 4 极限值6 5 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6 5 1 结构6 5 2 功能6 5 3 频率响应6 6 小结参考文献习题 第7章有源射频电路器件模型 7.1 二极管模型7.1.1 非线性二极管模型7.1.2 线性二极管模型7.2 晶体管模型7.2.1 大信号BJT模型7.2.2 小信号BJT模型7.2.3 大信号FET模型7.2.4 小信号FET模型7.3 有源器件的测量7.3.1 双极结晶体管的DC特性7.3.2 双极结晶体管的AC参量的测量7.3.3 场效应晶体管参量的测量7.4 用散射参量表征器件特性7.5 小结参考文献习题第8章匹配网络和偏置网络 8 1 分立元件的匹配网络8 1 1 双元件的匹配网络8 1 2 匹配禁区.c频率响应以及品质因数8 1 3 T形匹配网络和π形匹配网络 8 2 微带线匹配网络8 2 1 从分立元件到微带线8 2 2 单节短截线匹配网络8 2 3 双短截线匹配网络8 3 放大器的工作状态和偏置网络8 3 1 放大器的工作状态和效率8 3 2 双极结晶体管的偏置网络8 3 3 场效应晶体管的偏置网络8 4 小结参考文献习题第9章射频晶体管放大器设计 9 1 放大器的特性指标9 2 放大器的功率关系9 2 1 射频源9 2 2 转换功率增益9 2 3 其他功率关系9 3 稳定性判定9 3 1 稳定性判定圆9 3 2 绝对稳定9 3 3 放大器的稳定措施9 4 增益恒定9 4 1 单向化设计法9 4 2 单向化设计误差因子9 4 3双共轭匹配设计法9 4 4 功率增益和资用功率增益圆9 5 噪声系数圆9 6 等驻波比圆9 7 宽带高功率多级放大器9 7 1 宽带放大器9 7 2 大功率放大器9 7 3 多级放大器9 8 小结参考文献习题第10章振荡器和混频器10 1 振荡器的基本模型10 1 1 负阻振荡器10 1 2 反馈振荡器的设计10 1 3 振荡器的设计步骤10 1 4 石英晶体振荡器10 2 高频振荡器电路10 2 1 固定频率振荡器10 2 2 介质谐振腔振荡器10 2 3 YIG调谐振荡器10 2 4 压控振荡器10 2 5 耿氏二极管(Gunncdiode)振荡器10 3 混频器的基本特征10 3 1 基本原理10 3 2 频域分析10 3 3 单端混频器设计10 3 4 单平衡混频器10 3 5 双平衡混频器10 4 小结参考文献习题附录A 常用物理量和单位 附录B 圆柱导体的趋肤公式附录C 复数附录D 矩阵变换 附录E 半导体的物理参量附录F 长和短的二极管模型附录G 耦合器附录H 噪声分析附录I MATLAB简介附录J 本书中英文缩写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