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 格式:docx
- 大小:8.36 KB
- 文档页数:1
序号标准号名称1 GB/T 3302 - 2009 日用陶瓷器包装、标志、运输、贮存规则3 GB/T 4456 - 2008 包装用聚乙烯吹塑薄膜6 GB 4803-94 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聚氯乙烯树脂卫生标准9 GB 食品用橡胶制品卫生标准10 GB 橡胶奶嘴卫生标准14 GB/T 5737-1995 食品塑料周转箱15 GB/T 5738-1995 瓶装酒、饮料塑料周转箱25 GB 9683-1988 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27 GB 9685-2008 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28 GB 9686-1988 食品容器内壁聚酰胺环氧树脂涂料卫生标准29 GB 9687-1988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33 GB 9691-1988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树脂卫生标准42 GB 10457-2009 聚乙烯自粘保鲜膜94 GB 16798-1997 食品机械安全卫生95 GB/T 16958-2008 包装用双向拉伸聚酯薄膜96 GB/T 17030-2008 食品包装用聚偏二氯乙烯PVDC片状肠衣膜97 GB 17326-998 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橡胶改性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98 GB 17327-1998 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丙烯腈-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99 GB/T 17343-1998 包装容器方桶100 GB/T 17374-2008 食用植物油销售包装102 GB 17762-1999 耐热玻璃器具的安全与卫生要求103 GB/T 17876-1999 包装容器塑料防盗瓶盖104 GB 17931-2003 瓶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树脂105 GB 塑料一次性餐饮具通用技术要求106 GB 18192-2008 液体食品无菌包装用纸基复合材料107 GB 18454-2001 液体食品无菌包装用复合袋108 GB 18706-2008 液体食品保鲜包装用纸基复合材料109 GB/T 冷热水用聚丙烯管道系统第1部分:总则110 GB/T 冷热水用聚丙烯管道系统第1部分:总则111 GB/T 冷热水用聚丙烯管道系统第1部分:总则112 GB/T 18991-2003 冷热水系统用热塑性塑料管材和管件113 GB/T 冷热水用交联聚乙烯PE-X管道系统第2部分:管材114 GB/T 冷热水用交联聚乙烯PE-X管道系统第2部分:管材115 GB/T 冷热水用氯化聚氯乙烯PVC-C 管道系统第1部分:总则116 GB/T 冷热水用氯化聚氯乙烯PVC-C管道系统第2部分:管材117 GB/T 冷热水用氯化聚氯乙烯PVC-C 管道系统第1部分:管材118 GB/T 冷热水用氯化聚氯乙烯PVC-C 管道系统第1分:总则119 GB 19305-2003 植物纤维类食品容器卫生标准120 GB/T 冷热水用聚丁烯PB管道系统第1部分:总则121 GB/T 冷热水用聚丁烯PB管道系统第2部分:总则130 GB 21660-2008 塑料购物袋的环保、安全和标识通用技术要求131 GB 21661-2008 塑料购物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16798—1997 食品机械安全卫生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机械装备的材料选用、设计、制造、配置原则的安全卫生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机械设备以下简称设备,也适用于具有产品接触表面的食品包装机械;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 9687-88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 9691-88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树脂卫生标准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产品食品原辅料及其各种不同深度的制品;工作空气用于产品加热、冷却、干燥、输送或检验设备密封情况等的洁净空气;产品接触表面在产品处理、加工及包装过程中,按其功能要求需直接或间接暴露于产品,与产品接触的表面;非产品接触表面在环绕产品区域内的其他暴露表面,通常不与产品相接触,然而,由于泄漏、溢出、设备损伤、人手的触摸等原因而有可能直接或间接与产品相接触;产品区域在其范围内进行产品加工的一个空间,这个区域包含置有直接或间接与产品相接触的各种单元及其边沿区段;主要工艺设备具有产品接触表面用于产品预处理、加工、贮存、输送和包装的设备辅助设备安照功能要求,经常或周期性地处于产品区域以内,但不具有产品接触表面的设备;易于清洗和检查无须采用特殊手段,也不需要对操作人员进行专门培训,仅在短时间内用水、洗涤剂、消毒剂即可将设备清洗干净并完成其安全卫生检查;检验性清洗为采用外观方法评定表面质量所作的清洗工作;4 材料及其卫生性食品生产主要工艺设备所选用的用于制作产品接触表面的结构材料以下简称材料必须满足下述基本要求:a易于清洗、消毒、符合食品卫生b不含有害或超过食品卫生标准中规定数量而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c材料与产品接触,不应因相互作用而产生有害或超过食品卫生标准中规定数量而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材料还需满足下述要求: a 材料与产品接触,不应因相互作用而产生对产品形成污染、影响产品气味、色泽和质量的物质或对产品加工的工艺过程产生不良影响; b 材料应具有耐热、耐化学和机械作用以利于清洗和消毒; c 产品、洗涤剂、消毒剂与材料相作用,在材料表面或深入其内部形成的化合物的类型或其数量,不应造成需要对设备进行补充加工,以清除这些化合物的不良后果;d 材料的颜色不应对评估产品质量或污染程度构成困难; e 为适应不同用途,许多用于具有产品接触表面的零部件的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加工工艺性能如可弯曲性、切削性、焊接性、表面硬度、可研磨和抛光等,良好的导热性、耐腐蚀性、对液体的抗渗透性等等;制造产品接触表面的结构材料不锈钢型材易于拉伸及弯曲成形,焊接性能良好,无毒性,无吸收性,耐腐蚀性强,不溶于食品溶液,不产生有损于产品风味的金属离子,对液体有良好的抗渗透性,表面能抛光处理,外表明亮、美观又易于清洗;亦常用于设备外部防护及装饰,有利于保持良好的卫生状态;推荐采用GB 3280中规定的0Cr19Ni9 、0Cr18Ni12Mo2Ti等牌号不锈钢或上述材料性能相近似的不锈钢,如1Cr18Ni9Ti等;食品工业用不锈钢管与配件应符合GB12075有关规定;铝合金应具有一定抗腐蚀能力,无毒性性,无吸收性;用于形状复杂的具有产品接触表面的零部件;推荐采用GB 1173,GB3190中ZL 104 ,LY 12号铝合金与之在性能上相近似的铝合金,其中砷、镉、铅的含量应不超过%;塑料用于产品接触表面的塑料应无毒、无影响产品的气味,耐磨,在清洗、消毒及工作条件下应能保持其固有形态、形状、色泽、透明度、韧性、弹性、尺寸等特性,并应满足GB 9687~GB 9692的有关技术要求;常用于制作窥镜、弹性接头、隔热、过滤、密封及某些零件;橡胶具有产品接触表面的橡胶制品应符合GB4807和GB4808的卫生要求;在工作环境中应具有耐热、耐酸碱、耐油的稳定性,可接受正常清洗和消毒,不溶解,无毒性、无吸收性,不得有影响产品的气味;焊接材料应具有与焊接材料相近的性能要求,在焊区内应形成紧密、坚固的组织,并应无毒性、耐腐蚀;为特定用途采用的具有某种固有功能的材料在食品设备中,用于制造产品接触表面和产品相接触的覆盖层以下简称覆盖层的材料均匀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法规的要求,不得采用铅、锌及其合金制作产品接触表面,也不得用作覆盖层;不得采用镉、镍、铬、搪瓷、发泡塑料以酚醛为基础的塑料为覆盖层;不得采用含有含有玻璃纤维、石棉的材料;不得采用木材除用于分割原料的硬木砧板及酿酒生产的特殊场合外、玻璃以及具有彩色蜡克涂层的制品;一般不采用铜及其合金制作产品接触或覆盖表面或覆盖层,当该表面层在生产中所产生的化合物数量不致引起产品中铜离子含量超过5×10-6时,可运行采用;非产品接触表面应由耐腐蚀材料制成,也允许采用表面涂覆过能耐腐蚀的材料;如经表面涂覆,其涂层应粘附牢固;非产品接触表面及应具有较好的抗吸收、抗渗透能力,具有耐久性和可洗净性;5 设备结构的安全卫生性设备结构、产品输送管道和连接部分不应有滞留产品的凹陷及死角;外部零部件伸入产品区域处应设置可靠的密封,以免产品受到污染; 任何与产品接触的轴承都应为非润滑型;润滑型轴承如处于产品区域,轴承周围必须具有可靠的密封装置以防产品被污染;产品区域应与外界隔离,在某些情况下至少应加防护罩以防异物落入或害虫侵入;工作空气过滤装置应保证不得使5μm以上的尘埃通过;设备上应设有安全卫生的装、卸料操作构造;零件及螺栓、螺母等紧固件应可靠固定,防止松动,不应因震动而脱落;在产品接触表面上粘接的橡胶件、塑料件如需固定的密封垫圈、视镜胶框等应连续粘接,保证在正常工作条件清洗、加热、加压下不应脱落;机械设备的齿轮、皮带、链轮、摩擦轮运动部件应设置防护罩,使之在运行时,人体任意部位难于接触;机械设备的电气系统应符合GB5226有关电气系统安全的规定,便于维修和操作;短接的动力电路包括与动力电路联接的控制电路和信号电路与保护电路包括座机导线之间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MΩ;电气设备必须经受1min的耐压试验,试验电压应等于元、器件出厂耐压试验规定值的85%,但不得低于1500V;电气设备和机械设备的所有裸露导体零件包括基座,必须接到保护接地专用端子上;外部保护导线端子与电气设备任何裸露导体零件和机械设备外壳之间的电阻应不大于01Ω; 机械设备的电路、电动机的选择、置于设备上的二次仪表及操作控制单元以及它们的接线和安装,应妥善考虑到其具体工作环境所需的防水、防尘或防爆等方面的特定要求;具压力、高温内腔的设备应设置安全阀、泄压阀等超压泄放装置,必要时并配置自动报警装置;压力设备上安全装置的动作压力及各项指标应符合GB 150的有关规定;各机械设备的安全操作参数,如:额定压力、额定电压、最高加热温度等,应在铭牌上标出;设备上具有潜在危险因素,对人身和设备安全可能构成威胁的人孔盖、贮罐上的罐盖、可能经常开启的转动部分的防护罩,应具有联锁装置;各种腔、室、罐、塔的人孔盖不可自动锁死;人孔直径至少为450mm,或380mm×510mm以上的椭圆形,人孔盖一般向外开;高度超过2m以上的立式或卧室贮罐,设在底部和侧部的人孔盖应向内开,并应设计成椭圆形,以便拆卸和安装;备有梯子和操作平台的设备,台面及梯子踏板材料、构造应具有防滑性能;与塔壁、罐壁平行的梯子,应设置等距踏条,踏条间距不得大于350mm,踏条与塔壁、罐壁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165mm;安装固定后,梯子前面与固定物之间距离不得小于750mm.梯子在高度3m以上部位应设置安全护栏,操作平台上应设置护栏;护栏高度不得低于1050mm;操作平台面积不得小于1㎡;最狭窄处不得小于750mm;机械的外表面应光滑、无棱角、无尖刺;在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设备的噪声不应超过85dBA;在工作过程中,当操作人员的手经常回与产品相接触时,启动和停车应不采用手动操作,而应采用脚踏或膝盖控制的开关;操作件结构形式应先进行合理,其技术要求应符合GB 规定;经常使用的手轮、手柄的操作纵力应均匀,其操纵力可参照GB 14253的推荐值,见表1;GB16798-1997 表1 操纵力操纵方式操纵件类型按钮操纵杆手轮、驾驶盘踏板用手指 5 10 10 用手掌10 用手掌和手臂60150 40150 用双手90200 60250 用脚120200 注:表中括号内数值适用于不常用的操纵器6 设备结构的可洗净性产品区域开启方便、处于该区域不能自动清洗的零部件的拆卸和安装必须简单、方便; 不可拆卸的零部件应能自动清洗;允许不用拆卸进行清洗时,其结构应易于清洗,并达到良好的洗净效果;处于产品区域的槽、角及圆角应利于清洗;产品接触表面上任何等于或小于135°的内角,应加工成圆角;圆角半径一般不得小于,但下列情况应除外: a 互搭连接焊接或粘接处,嵌条焊接处,键槽内角、密封垫圈放置槽的内角处,其圆角半径应不小于; b 导向阀、单向阀、三通阀、截止阀,其内角的圆角半径不小于; c 节流阀、空气分流装置、气门等处,其最小圆角半径不小于; d 物料泵、压力表、流量表、液面高度指示装置等,由于功能要求必须小于的圆角半径部位,应便于接触,易于手工清洗和检查;产品接触表面的表面质量及要求不锈钢板、管的产品接触表面,其表面粗糙度Ra值不得大于μm;塑料制品和橡胶制品的表面粗糙度Ra值不得大于μm产品接触表面不得喷漆及采用有损产品的卫生性的涂镀等工艺方法进行处理;产品接触表面应无凹坑、无瑕点、无裂缝、无丝状条纹;非产品接触表面粗糙度Ra值不应大于μm,无瑕点、无裂缝;如需电镀和油漆,镀面和漆面与本底应结合牢固,不易脱落,形成的表面应美观、耐久易于清洁;对于既有产品接触表面又非有产品接触表面,需要拆卸清洗的零件,不得喷涂油漆用于加热工作空气的表面应用耐腐蚀金属材料,或采用镀面,不得使用油漆,如属于应清洗部位,则应采用不锈钢制造;与产品接触软连接处,表面应伸直而无皱;产品接触表面上所有连接处应平滑,装配后易于自动清洗;永久连接处不应间断焊接,焊口应平滑,无凹坑、针孔,须经磨光、喷砂或抛光处理,其Ra值不得大于μm;非产品接触面上的焊缝应连续焊接,焊口应平滑,无凹坑、针孔;下列情况允许互搭焊接: a 对垂直方向倾斜角度在15°~45°°,使其上凝结的液体只能向外流出;7 设备的可拆卸性设备中需要拆洗的部分,应不必采用特殊工具即能很容易地拆卸下来;重新安装时应易于操作;因此,在物料管道联接中推荐采用食品工业用不锈钢管与配件,不锈钢管螺纹接管器GB 12706、食品工业用不锈钢对缝焊接管件QB/T 2003和食品工业用带垫圈不锈钢卡箍衬套QB/T 2004,其各项技术要求应符合标准规定;夹紧机构应采用蝶形螺母和单手柄操作的扣片等;各类容器的盖和门应拆卸简便,利于清洗;8 设备安全卫生检查的方便性处于产品区域的零部件,在清洗后应易于检查;需要清洗的特殊部位,必须容易拆开检查;附件或零件的安装,应使操作人员易于看出其安装是否正确;9 设备的安装配置设备性对于地面、墙壁和其它设备的布置,设备管道的配置和固定,设备和排污系统的连接,不应对卫生清洁工作的进行和检查形成障碍,也不应对产品卫生构成威胁;输送有别于产品的介质如液压油、冷媒等的管道支架的配置、连接的部位,应能避免因工作过程中偶发故障或泄露而对产品形成污染,也不应妨碍设备清洁卫生工作的进行;设备或安装中采用的绝热材料不应大于对大气和产品构成污染;在生产车间或间接和生产车间相接触而有可能对产品卫生性构成威胁时,严禁在任何表面或夹层内采用玻璃纤维和矿渣棉作为绝热材料;周转箱桶标准卫生一基本要求1、周转箱整体为硬制材料,防液体渗漏,可一次性或多次重复使用;2、多次重复使用的周转箱桶应能被快速消毒或清洗,并参照周转箱性能要求制造;3、周转箱桶整体为黄色,外表面应印喷制本规定第五条确定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和文字说明;二技术性能要求周转箱的规格及性能应满足如下要求:1、原料要求周转箱箱体应选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为原料采用注射工艺生产;箱体盖选用高密度聚乙烯与聚丙烯PP共混或专用料采用注射工艺生产;2、外观要求1箱体箱盖设密封槽,整体装配密闭;箱体与箱盖能牢固扣紧,扣紧后不分离;2表面光滑平整,无裂损,不允许明显凹陷,边缘及端手无毛刺;浇口处不影响箱子平置;不允许≥2mm杂质存在;3箱底、顶部有配合牙槽,具有防滑功能;3、规格要求推荐采用长方体周转箱:长×宽×高mm=600×500×400 周转箱桶规格也可根据用户要求制造;4、物理机械性能1箱底承重:变形量下弯不超过10mm;2收缩变形率:箱体对角线变化率不大于%;3跌落强度:常温下负重20kg的试样从高度垂直跌落至水泥地面,连续三次,不允许产生裂纹;4堆码强度:空箱口部向上平置,加载平板与重物的总质量为250kg,承压72h,箱体高度变化率不大于%;5悬挂强度:常温下钓钩钩住箱体端手部位,钓绳夹角为60O±30O为,箱体均匀负重60kg,平稳吊起离开地面10分钟后放下,试样不允许产生裂纹;三一次性使用的周转箱可以不遵守本条二技术性能要求,但其防破裂、挤压等性能指标应能满足医疗废物周转运送的要求;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本词条由审核;GB 9687-1988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由卫生部防疫司提出;由上海市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负责起草;由卫生部委托技术归口单位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负责解释;GB 9687-1988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规定了聚乙烯成型品的卫生要求;适用于以聚乙烯树脂为原料的食具、包装容器及食品工业用器具;1中文名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外文名Hygienic standard for polyethylene molded articles for food packaging标准类别国家标准标准状态现行标准国标号GB 9687-1988执行时间1998目录1. 12. 23.4.5. 3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范围本规定了聚乙烯成型品的卫生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以聚乙烯树脂为原料的食具、包装容器及食品工业用器具;2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指标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感官指标色泽正常,无异味、无异嗅、无异物;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理化指标理化指标见下表;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附加说明:本标准由卫生部防疫司提出;本标准由上海市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负责起草;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技术归口单位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负责解释;食品用聚乙烯吹塑容器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用聚乙烯吹塑容器的原料、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聚乙烯为主要原材料,采用吹塑工艺成型的容积为50L 以下含50L的灌装使用温度50℃以下,贮存温度40℃以下的塑料瓶、罐、桶以下简称容器;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 9687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 9691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树脂卫生标准GB/T 13508-2011 聚乙烯吹塑容器GB/T 16288 塑料制品的标志3 原料原料的卫生要求应符合GB 9691的规定;4 要求满口容量偏差满口容量应不小于公称容量倍;质量偏差容器体不含盖实际质量与核定质量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要求;表1 质量偏差规格L ≤5 >5质量偏差% ±±尺寸偏差容器实际尺寸与设计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规定;方型和扁方型容器的外径以对角线长度计算;表2 尺寸偏差规格L ≤5 >5项目外径高度口径外径高度口径尺寸偏差mm ±3±1 ±5±2外观外观应符合表3要求表3 外观要求壁厚容器对称部位壁厚比及最小壁厚应符合表4要求;表4 对称部位壁厚比及最小壁厚规格L ≤5 >5最小壁厚mm对称部位壁厚比≤:1物理力学性能要求:物理性能应符合表5要求表5 性能要求序号项目规定1 密封试验不泄漏2 跌落试验无破损、不蹦盖、撞击时允许容器口部有少量漏液,之后不得再渗漏3 悬挂试验提手及连接处不断裂4 应力开裂试验开裂的试样数容器体、盖小于投入试验试样数50%悬挂试验:仅有端手结构的容器不进行本试验;卫生性能应符合GB 9687的规定;5 试验方法试验样品生产脱模24h后的产品方可试验;取样数:壁厚检测试样数不少于5只;其他检测项目试样数不少于3只;满口容量偏差取三个试样,容器放于精度高于的秤上,装满温度为23±2℃的自来水,测定水的质量,然后按水的密度1kg/L换算成容量,并算出相对于公称容量的偏差,再按式中1方法计算,取三个试样的平均值,精确到;P=Q1/Q2式中:P ——满口容量偏差,以倍表示;Q1——满载容量,单位为升L;Q2——公称容量,单位为升L;质量偏差核定质量在以下的容器采用精度不低于1g,其余采用精度不低于5g的衡器称量并按式2计算,精确到%;q=m1-m2/m2×100%式中:q ——质量偏差,%;m1——实际质量,单位为克g;m2——核定质量,单位为克g;尺寸偏差采用精度为的量具测量,试样容器体的垂直投影最大尺寸为外径尺寸不包括提手部分;试样水平投影最大尺寸为高度尺寸;其与设计尺寸之差即为尺寸偏差,精确到1mm;外观气泡、黑点杂质采用精度的量具测量;粘把检验采用在试样中灌水的方法,检查提手内部是否保持流通和积液;其余项目在自然光线下目测;壁厚用精度不低于的量具进行测量;对称部位壁厚比:以容器体中截面上连接塑模接缝的中线或与其相互垂直的中线为对称轴如图1,在该面任意选取不在同一侧的对称点,测出壁厚,按式3计算;n=N1/N2式中:n ——对称部位壁厚比;N1——较厚处壁厚,单位为毫米mm;N2——较薄处壁厚,单位为毫米mm;最小壁厚:用测厚仪或其他方法找出容器的最薄处端手、底部和容器口径部位除外,加以测量,取5个试样中的最小值为试验结果;密封试验取3个试样,在试样内按公称容量注入20±5℃的水并拧紧盖,横置于平地容器口接近地面,4h后加以检查;跌落试验取3个试样,在试样内按公称容量注入20±5℃的水并拧紧盖,按表6规定的高度跌落,使试样底部撞击在平整的水泥地上,同一试样连续跌落3次;取3个试样,在试样内按公称容量注入20±5℃的水并拧紧盖,按表6规定的高度跌落,使试样底部撞击在平整的水泥地上,同一试样连续跌落3次;表6 跌落高度规格L ≤5 >5跌落髙度m悬挂试验取3个试样,在试样内按公称容量注入20±5℃的水并拧紧盖,用吊钩挂住试样提手处缓慢吊起,悬挂2h后,查看提手及连接处是否断裂;应力开裂试验在试样内注入占公称容量10%、温度为20+5℃的试剂含表面活性剂TX-10即仲辛基苯基聚氧乙烯醚7﹪的水溶液,拧紧盖后,在60+5℃下放置72h后,对容器体和盖加以检查;卫生性能试验按GB 9687的规定进行;6 检验规则出厂检验同一规格、同一色泽、相同配方的容器为一批;容积不大于5L的容器每批不超过50000只;容积大于5L容器每批不超过10000只;出厂检验项目按~规定型式检验型式检验项目为本标准规定的所有项目;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 新产品投产或老产品转产的试制定型鉴定;b 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c 正常生产时,每年进行一次;d 产品停产半年以上,恢复生产时;e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f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要求时;。
食品接触材料限值中国部分第一节:塑料一:食品包装用聚乙烯(PE)制品的卫生标准1: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树脂卫生标准中的理化指标(GB 9691-1998)指标名称指标(%)干燥失重≤0.15灼烧残渣≤0.20正己烷提取物≤2.002: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中的理化指标(GB 9687-1998)项目指标(mg/L)蒸发残渣4%乙酸60℃ 2h65%乙醇20℃ 2h正己烷20℃ 2h ≤30≤30≤60高锰酸钾消耗量水60℃ 2h ≤10重金属4%乙酸60℃ 2h ≤1脱色实验65%乙醇冷餐油或无色油脂四种浸泡液阴性二:食品包装用聚丙烯(PP)制品的卫生标准1: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树脂卫生标准中的理化指标(GB 9693-1988)指标名称指标(%)正己烷提取物≤22: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中的理化指标(GB 9688-1998)项目指标(mg/L)蒸发残渣4%乙酸60℃ 2h正己烷20℃ 2h ≤30≤30高锰酸钾消耗量水60℃ 2h ≤10重金属4%乙酸60℃ 2h ≤1脱色实验65%乙醇冷餐油或无色油脂四种浸泡液阴性三:食品包装用聚苯乙烯(PS)制品的卫生标准1:食品包装用聚苯乙烯树脂卫生标准中的理化指标(GB 9692-1998)项目指标(%)项目指标(%)干燥失重≤0.2 乙苯≤0.3挥发物≤1.0 正己烷提取物≤1.5苯乙烯≤0.52: 食品包装用聚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中的理化指标(GB 9689-1998)项目指标(mg/L)蒸发残渣4%乙酸60℃ 2h65%乙醇20℃ 2h ≤30≤30高锰酸钾消耗量水60℃ 2h ≤10重金属4%乙酸60℃ 2h ≤1脱色实验65%乙醇冷餐油或无色油脂阴性四种浸泡液四:食品包装用聚氯乙烯(PVC)制品的卫生标准1:食品包装用聚氯乙烯树脂卫生标准中的理化指标项目指标(mg/kg)氯乙烯≤51,2-二氯乙烯(乙炔法)≤21,2-二氯乙烯(乙烯法)≤1502:聚乙烯相关的卫生标准国家标准氯乙烯(mg/kg)高锰酸钾消耗量(mg/L)蒸发残渣(mg/L)重金属(以铅计)(mg/L)脱色实验水4%乙酸20%乙醇正己烷GB 9681-1998 1 10 - 30 30 150 1 阴性GB/T 10805-1989 1 10 - 30 30 30 1 阴性GB 14944-1994片1.0 10 30 30 30 30 1.0 -GB 14944-1994粒1.0 10 - 0.10 - - - -五:食品包装用聚碳酸脂(PC)卫生标准1:食品包装用聚碳酸脂树脂卫生标准中的理化指标(GB 13116-1991)项目指标(mg/L)提取物4%乙酸6h(回流)20%乙醇6h(回流)正己烷6h(回流)水6h(回流)≤15≤15≤15≤15高锰酸钾消耗量水6h(回流)≤10重金属4%乙酸6h(回流)≤1.0酚水6h(回流)≤0.052:品包装用聚碳酸脂成型品卫生标准中的理化指标(GB 14942-1994)项目指标(mg/L)蒸发残渣4%乙酸95±5℃ 6h正己烷20±5℃ 6h水95±5℃ 6h20%乙醇95±5℃ 6h ≤30≤30≤30≤30酚水95±5℃ 6h ≤0.05高锰酸钾消耗量水95±5℃ 6h ≤10重金属(以铅计)4%乙酸95±5℃ 6h ≤1脱色实验冷餐油或无色油脂四种浸泡液阴性六:食品包装用聚酯制品(PET)卫生标准1:食品包装用聚酯卫生标准中理化指标(GB 13114-1991)项目指标(%)提取物4%乙酸0.5h(回流)≤0.565%乙醇2h(回流)≤0.5正己烷1h(回流)≤0.5水0.5h(回流)≤0.5重金属(以Pb计)4%乙酸2h(回流)≤1.0重金属(以Sb计)水2h(回流)≤1.52:食品包装用聚酯制品卫生标准中理化指标(GB 13113-1991)项目指标(mg/L)蒸发残渣4%乙酸60℃ 0.5h ≤30正己烷20℃ 0.5h ≤30水60℃ 0.5h ≤3020%乙醇20℃ 0.5h ≤30高锰酸钾消耗量水60℃ 0.5h ≤10重金属(以Pb计)4%乙酸60℃ 0.5h ≤1重金属(以Sb计)同上≤0.05脱色实验冷餐油或无色油脂四种浸泡液阴性七:食品包装用不饱和聚酯制品(UP)的卫生标准1:食品包装用不饱和聚酯树脂及其玻璃钢制品卫生标准中的理化指标(GB 13115-1991)项目指标(mg/L)蒸发残渣4%乙酸60℃ 2h ≤30正己烷20℃ 2h ≤3065%乙醇20℃ 2h ≤30高锰酸钾消耗量水60℃ 2h ≤10重金属(以Pb计)4%乙酸60℃ 2h ≤1乙苯类化合物(以苯乙烯计)(%)树脂模版玻璃钢制品≤0.2≤0.1八:食品包装用三聚氰胺制品(MF)的卫生标准1:食品包装用三聚氰胺制品(MF)的卫生标准项目指标(mg/L)蒸发残渣水60℃ 2h ≤10高锰酸钾消耗量水60℃ 2h ≤10重金属(以Pb计)4%乙酸60℃ 2h ≤1甲醛4%乙酸60℃ 2h ≤30脱色实验65%乙醇冷餐油或无色油脂四种浸泡液阴性九:食品包装用橡胶制品的卫生标准1: 食品包装用橡胶制品的卫生标准中的理化指标项目指标(mg/L)高压锅密封圈其他奶嘴蒸发残渣4%乙酸60℃ 0.5h正己烷回流0.5h水60℃ 0.5h20%乙醇60℃ 0.5h -≤500≤50- ≤2000≤2000≤30≤40 ≤120-≤30-高锰酸钾消耗量水60℃ 0.5h ≤40 ≤40 30重金属(以Pb计)4%乙酸60℃ 0.5h ≤1 ≤1 1重金属(以Zn计)4%乙酸60℃ 0.5h ≤100 ≤20 30残留丙烯腈(mg/kg)≤11 ≤11 -十:食品包装用尼龙6制品的卫生标准1: 食品包装用尼龙6成品的卫生标准(GB 16332-1996)项目指标(mg/L)蒸发残渣4%乙酸60℃ 0.5h正己烷<20℃ 1h水60℃ 0.5h20%乙醇60℃ 0.5h ≤30≤30≤30≤30高锰酸钾消耗量水60℃ 0.5h ≤10重金属(以Pb计)4%乙酸60℃ 0.5h ≤1己内酰胺水100℃ 1h ≤15脱色实验乙醇冷餐油或无色油脂四种浸泡液阴性十一:一次性可降解餐具的相关卫生标准1: 一次性可降解餐具的相关卫生标准中的理化指标项目名称指标(mg/L)纸板涂膜纸浆模塑植物纤维模塑使用粉模塑蒸发残渣水60℃ 2h正己烷20℃ 2h4%乙酸60℃ 2h65%乙醇20℃ 2h≤30高锰酸钾消耗量水60℃ 2h ≤10 -- -- --重金属(Pb)4%乙酸60℃ 2h ≤1重金属(As)4%乙酸60℃ 2h ≤1重金属(Cd)4%乙酸60℃ 2h -- -- ≤0.2 --二胺基甲苯4%乙酸60℃ 2h ≤0.04 -- -- --氟(F)水60℃ 2h -- ≤0.2 -- --脱色实验乙醇冷餐油或无色油脂四种浸泡液阴性第二节:金属一:不锈钢制品包装的卫生标准1:不锈钢食具容器卫生标准中的理化指标(GB 9684-88)项目指标(mg/L)奥氏体型不锈钢马氏体型不锈钢铅(Pb)10 1.0铬(Cr)0.5 --镍(Ni) 3.0 1.0镉(Cd)0.02 0.02砷(As)0.04 0.04注:4%乙酸煮沸30min,再室温放置24h.二:铝制制品包装的卫生标准1:铝制制品包装的卫生标准中的理化指标项目指标(mg/L)锌(Zn)1铅(Pb)回收铝0.2铅(Pb)精铝--镉(Cd)0.02砷(As)0.04注:4%乙酸煮沸30min,再室温放置24h三:食品罐头内壁涂料的卫生标准1:食品罐头内壁涂料卫生标准中理化指标(GB 4805-1994)项目指标(mg/L)酚醛树脂涂料中游离酚10%环氧酚醛涂料中游离酚 3.5%游离酚0.1游离甲醛0.1蒸发残渣水95℃ 0.5h正己烷37℃ 2h4%乙酸60℃ 0.5h20%乙醇60℃ 0.5h 均30高锰酸钾消耗量10第三节:陶瓷及搪瓷一:陶瓷包装的卫生标准(GB 13121-91)1:陶瓷食具容器的理化指标项目指标(mg/L)铅(Pb)7镉(Cd)0.52:与食品接触的陶瓷制品中铅、镉溶出量允许极限(GB12651-2003)容器非特殊装饰产品特殊装饰产品铅(Pb)镉(Cd)铅(Pb)镉(Cd)扁平5.0 0.50 7.0 0.50除杯外的小空心制品2.0 0.30 5.0 0.50杯类0.5 0.25 2.5 0.25除罐外的大空心制品1.0 0.25 2.5 0.25罐0.5 0.25 1.0 0.253:与食物接触瓷质器皿释放的铅和镉是允许值(AM-AM-FS-Is-0283)与食物接触瓷质器皿分类最大铅释放量最大镉释放量(mg/dm2)(mg/L)(mg/dm2)(mg/L)非烹调食物器皿扁平餐具0.8 0.07凹形餐具(≤3L)0.8 0.07烹调器皿扁平餐具0.1 0.05凹形餐具(≥3L)0.4 0.07桶和容器通过扁平样测试(≥3L)0.1 0.054:饮料镶边的允许极限铅(Pb)(mg/每件物品)镉(Cd)(mg/每件物品)2.0 0.20二:搪瓷包装的卫生标准1:搪瓷食具容器的理化指标(GB 4804-84)项目指标铅(Pb)1.0镉(Cd)0.5锑(Sb)0.7注:以上均为不低于20℃的室温浸泡24h。
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聚乙烯成型品是一种常见的塑料制品,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
然而,由于其特殊的材质和加工工艺,聚乙烯成型品在卫生标准方面需要特别关注。
本文将就聚乙烯成型品的卫生标准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和指导。
首先,聚乙烯成型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原料的质量。
生产厂家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聚乙烯原料,并确保其无毒、无害、无异味。
在生产过程中,应避免使用劣质原料或回收料,以免对成型品的卫生质量造成影响。
其次,对于聚乙烯成型品的生产工艺和设备也需要严格控制。
生产厂家应建立健全的生产工艺流程,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卫生安全。
生产设备应定期清洁、消毒,并定期进行维护保养,以确保生产过程中不会对成型品的卫生质量造成污染。
此外,对于成型品的包装和存储也需要重视卫生标准。
包装材料应选择符合卫生标准的原料,包装过程中应避免污染和异物混入。
在存储过程中,应避免高温、潮湿等环境对成型品的影响,确保成型品的卫生质量不受影响。
最后,对于成型品的卫生标准,生产厂家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测体系。
对成型品进行定期的卫生质量检测,确保产品符合相关的卫生标准和法规要求。
同时,加强对员工的卫生标准培训,提高员工的卫生意识和操作规范,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卫生安全。
总之,聚乙烯成型品的卫生标准是生产厂家和相关部门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
只有严格控制原料质量、生产工艺、设备卫生、包装存储和质量检测,才能确保聚乙烯成型品的卫生质量,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
希望本文能够为相关行业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共同促进聚乙烯成型品的卫生标准提升,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聚乙烯(PE)食品袋质量标准1. 目的本标准规定了食品用聚乙烯(LDPE/HDPE)包装袋的主要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等内容。
2. 范围2.1 应用本标准适用于所有直接接触食品、原料及与食品相关的产品的内层包装。
2.2 培训要求质量负责人和技术服务主管应负责为质量部及实验室、生产相关人员提供培训。
3. 基本要求新的和更新过标准的电子版本应在质量部的数据库中创建、校正、更新及维护。
4. 工作指引4.1物料要求:材质:高密度聚乙烯,称作HDPE,制成成品称作PO食品袋低密度聚乙烯,称作LDPE,制成成品称作PE食品袋选用两种以上规格型号的聚乙烯混搭使用;所有使用的原料及辅料必须符合国家食品包装卫生要求,不准使用回收料及废料。
4.2尺寸根据客户要求尺寸定做:a平口袋:长X宽X厚(单位mm),长、宽标准误差范围±2%,厚度标准误差范围参照GB/T4456-2008进行。
b异形袋:根据客户要求制作。
4.3.产品检测项目4.3.1 外观质量检测项目名称标准聚乙烯食品袋外观PO食品袋乳白雾状,不透明,无损伤;不允许有气泡、水纹、条纹、褶皱、针孔等缺陷PE食品袋透明,无损伤;不允许有气泡、水纹、条纹、褶皱、针孔等缺陷热封外观单道热封,每道热封口平整良好,无皱褶或者漏封;无烂角。
异物检查不得有灰尘、脏物、油迹,有虫或其它异物附着。
检测方法:在自然光线明亮处,眼睛与检测样之间40cm距离,正视目测。
样品量B1检测频率:每批进/出货。
检测人:质检员4.3.2 物理机械性能:1)单个重量项目名称标准单个重量符合上述标准尺寸规格所换算出的标准重量要求检测方法:使用精确度为0.1克的天平,对单个PE袋称重。
样品量B1检测频率:每批进/出货。
检测人:质检员2)尺寸项目名称标准长度符合上述4.2规定的尺寸规格要求检测方法:机械测量法,按照GB/T6673-2001塑料薄膜和薄片长度和宽度的测定;检验依据:按BB/T0039-2013进行宽度(折径)符合上述4.2规定的尺寸规格要求检测方法:机械测量法,按照GB/T6673-2001塑料薄膜和薄片长度和宽度的测定;检验依据:按GB/T4456-2008进行(引用)样品量B1检测频率:每批进/出货。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塑料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包装用聚乙烯塑料桶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聚乙烯(PE)树脂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色母料,采用吹塑工艺成型的食品包装用聚乙烯吹塑料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9685 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4806.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树脂GB 4806.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GB/T 11115 聚乙烯(PE)树脂GB/T 13508 聚乙烯吹塑容器GB/T 16288 塑料制品的标志GB/T 23887 食品包装容器及材料生产企业通用良好操作规范QB 1648 聚乙烯着色母料GB 31604.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其制品高锰酸钾消耗量的测定GB 31604.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其制品脱色试验GB 31604.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其制品总迁移量的测定GB 31604.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其制品食品模拟物中重金属的测定3 要求3.1 原材料要求3.1.1聚乙烯(PE)树脂应符合GB 4806.6的规定。
3.1.2聚乙烯着色母料应符合QB 1648规定。
3.2 满口容量偏差满口容量偏差应≥公称容量1.05倍。
3.3 质量偏差质量偏差应符合表1要求。
表 1 质量偏差3.4 瓶口规格尺寸偏差瓶口规格尺寸偏差应符合表2要求。
表 2 规格尺寸偏差外观应符合表3要求。
表3 外观对称部位壁厚比及最小壁厚应符合表4要求。
表4 对称部位壁厚比及最小壁厚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5要求。
表5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GB 4806.7规定的要求。
其中理化指标[高锰酸钾消耗量/(mg/kg) 水(60℃,2h)]要严于国家标准,标准数值为≤8 mg/kg 。
GB9681—88食品包装用聚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Hygienic standard of products of polyvinylchloride forfoodpackaging 本标准规定了聚氯乙烯成型品的卫生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食品包装用聚氯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配以无毒或低毒的增塑剂、稳定剂等助剂制成的食具、食品包装容器、食品工业用器具和饮料、低度酒的密封垫片(圈)。
1、感官指标
无异臭。
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见下表。
注:1)不接触油或油脂食品的制品可以不控制此项指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88-08-10批准 1989-06-01实施 GB 9681—88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卫生部防疫司提出。
本标准由杭州市卫生防疫站、上海市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负责起草。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塑料桶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包装用聚乙烯塑料桶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由聚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色母经吹塑成型工艺生产的食品包装用聚乙烯塑料桶。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2918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GB31604.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高锰酸钾消耗量的测定GB31604.7-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脱色试验GB31604.8-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总迁移量的测定GB31604.9-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食品模拟物中重金属的测定GB/T6543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GB968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使用标准GB4806.7-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GB4806.6-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树脂GB/T13508聚乙烯吹塑容器GB/T23887食品包装容器及材料生产企业通用良好操作规范QB/T1648聚乙烯树脂着色母料3要求3.1原料要求3.1.1聚乙烯树脂应符合GB4806.6-2016的规定。
3.1.2聚乙烯着色母料应符合QB/T1648的规定,及相关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的要求。
3.2感官要求本品应色泽均匀一致,不得有明显色差。
桶体表面应光洁、平整,不得有明显变形和擦痕。
不得有黑点、砂眼、气泡和油污。
桶口应平整光滑;无异嗅。
3.3容量偏差满口容量应大于公称容量1%。
3.4质量偏差桶体实际质量与核定质量的允许偏差为±8%。
3.5尺寸偏差桶体高度和外径实际尺寸与设计尺寸的允许偏差为±5%。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树脂卫生标准一、引言在食品包装行业中,聚乙烯树脂是一种常用的材料。
为了保障食品包装的卫生和质量安全,制定了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树脂的卫生标准。
本文将对该标准进行全面、详细、完整和深入地探讨,以加深对该标准的理解和应用。
二、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树脂的定义和分类2.1 定义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树脂是指用于食品包装材料制造的、由乙烯单体聚合而成的聚合物。
2.2 分类根据聚乙烯的不同性质和用途,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树脂可分为以下几类: 1. 高密度聚乙烯(HDPE):具有较高的密度和强度,适用于制造刚性包装容器。
2. 低密度聚乙烯(LDPE):具有较低的密度和柔软性,适用于制造柔性包装膜和袋。
3.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具有介于HDPE和LDPE之间的性质,适用于制造高强度和柔软性的包装材料。
三、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树脂的卫生标准要求3.1 接触食品迁移物的限制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树脂在接触食品过程中,其迁移物应符合以下限制: 1. 总迁移量限制:不得超过法规规定的限值,确保食品的卫生安全。
2. 特定迁移物限制:对一些特定的迁移物,如重金属、有害物质等,也应有相应的限制。
3.2 物理性能要求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树脂应具备以下物理性能: 1. 透明度:透明度要求符合产品规格,以保证包装材料的外观质量。
2. 强度和韧性:对于不同类型的聚乙烯树脂,其强度和韧性要求也不同,以适应不同的包装需求。
3.3 加工工艺要求1.熔体流动性:聚乙烯树脂的熔体流动性要符合工艺要求,以确保在制造过程中的加工性能。
2.成型温度范围:聚乙烯树脂的成型温度范围应合适,在不破坏包装材料性能的前提下,保证加工效果。
四、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树脂卫生标准的实施和检测方法4.1 实施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树脂卫生标准的实施应由相关部门进行监督和管理,保证标准的有效实施。
4.2 检测方法为了评估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树脂的卫生状况,应采用以下检测方法: 1. 总迁移量的测定:采用适当的测定方法,如模拟液提取法,测定食品包装材料中的总迁移量。
与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卫生标准及检验方法标准一览表序号类别标准号及名称项目要求测试方法备注1.塑料GB 4803-94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聚氯乙烯树脂卫生标准理化指标氯乙烯≤5mg/kg1,2-二氯乙烷≤2mg/kg1,1-二氯乙烷≤150mg/kgGB/T5009.67-2003GB/T5009.122-20032.橡胶制品GB 4806.1-94食品用橡胶制品卫生标准蒸发残渣4%乙酸浸泡液≤2000mg/L65%乙醇浸泡液≤40mg/L水浸泡液≤30mg/L正己烷浸泡液≤2000mg/LGB/T5009.64-2003高锰酸钾消耗量水浸泡液≤40mg/LZn4%乙酸浸泡液≤20mg/L重金属(Pb)4%乙酸浸泡液≤1.0mg/L残留丙烯晴≤11mg/L3.塑料GB 7105-86食品容器过氯乙烯内壁涂料卫生标准蒸发残渣4%乙酸浸泡液≤2000mg/L65%乙醇浸泡液≤40mg/LGB/T5009.68-2003高锰酸钾消耗量水浸泡液≤10mg/LPb4%乙酸浸泡液≤1.0mg/LAs4%乙酸浸泡液≤0.5mg/L氯乙烯单体残留量≤1mg/L序号类别标准号及名称项目要求测试方法备注4.塑料GB 9680-88食品容器漆酚涂料卫生标准蒸发残渣4%乙酸浸泡液≤30mg/L65%乙醇浸泡液≤30mg/L水浸泡液≤30mg/L正己烷浸泡液≤30mg/LGB/T 5009.60-2003GB/T 5009.61-2003GB/T 5009.69-2003高锰酸钾消耗量水浸泡液≤10mg/L重金属(Pb)4%乙酸浸泡液≤1mg/L甲醛4%乙酸浸泡液≤5mg/L游离酚水浸泡液≤0.1mg/L5.塑料GB 9681-88食品包装用聚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蒸发残渣4%乙酸浸泡液≤30mg/L20%乙醇浸泡液≤30mg/L正己烷浸泡液≤150mg/LGB/T5009.67-2003GB/T5009.122-2003高锰酸钾消耗量水浸泡液≤10mg/L重金属(Pb)4%乙酸浸泡液≤1mg/L氯乙烯单体≤1mg/L脱色试验浸泡液:阴性冷餐油或无色油脂:阴性6.塑料GB 9686-88食品容器内壁聚酰胺环氧树脂涂料卫生标准蒸发残渣4%乙酸浸泡液≤30mg/L65%乙醇浸泡液≤30mg/L正己烷浸泡液≤30mg/LGB/T5009.70-2003高锰酸钾消耗量水浸泡液≤10mg/L重金属(Pb)4%乙酸浸泡液≤1mg/L序号类别标准号及名称项目要求测试方法备注7.塑料GB 9687-88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PP蒸发残渣4%乙酸浸泡液≤30mg/L65%乙醇浸泡液≤30mg/L正己烷浸泡液≤30mg/LGB/T5009.60-2003重金属(Pb)4%乙酸浸泡液≤1mg/L脱色试验浸泡液:阴性冷餐油或无色油脂:阴性乙醇:阴性高锰酸钾消耗量水浸泡液≤10mg/L GB/T5009.61-20038.塑料GB 9688-88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蒸发残渣4%乙酸浸泡液≤30mg/L正己烷浸泡液≤30mg/LGB/T5009.60-2003高锰酸钾消耗量水浸泡液≤10mg/L重金属(Pb)4%乙酸浸泡液≤1mg/L脱色试验浸泡液:阴性冷餐油或无色油脂:阴性乙醇:阴性9.塑料GB 9689-88食品包装用聚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蒸发残渣4%乙酸浸泡液≤30mg/L65%乙醇浸泡液≤30mg/LGB/T5009.60-2003重金属(Pb)4%乙酸浸泡液≤1mg/L脱色试验浸泡液:阴性冷餐油或无色油脂:阴性乙醇:阴性高锰酸钾消耗量水浸泡液≤10mg/L GB/T5009.61-2003序号类别标准号及名称项目要求测试方法备注10.塑料GB 9690-88食品包装用三聚氰胺成型品卫生标准蒸发残渣水浸泡液≤10mg/L65%乙醇浸泡液≤30mg/LGB/T5009.61-2003高锰酸钾消耗量水浸泡液≤10mg/L甲醛4%乙酸浸泡液≤30mg/L GB/T5009.61-2003重金属(Pb)4%乙酸浸泡液≤1mg/L脱色试验浸泡液:阴性冷餐油或无色油脂:阴性65%乙醇:阴性11.塑料GB 9691-88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树脂卫生标准理化指标干燥失重≤0.15%灼烧残渣≤0.20%正己烷提取物≤2.00%GB/T5009.58-200312.塑料GB 9692-88食品包装用聚苯乙烯树脂卫生标准理化指标干燥失重≤0.2%挥发物≤1.0%苯乙烯≤0.5%乙苯≤0.3%正己烷提取物≤1.5%GB/T5009.59-200313.塑料GB 9693-88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树脂卫生标准理化指标正己烷提取物≤2%GB/T5009.71-2003干燥失重≤0.15%GB/T5009.59-2003序号类别标准号及名称项目要求测试方法备注14.塑料GB 11676-89食品容器有机硅防粘涂料卫生标准蒸发残渣水浸泡液≤30mg/L4%乙酸浸泡液≤30mg/L正己烷浸泡液≤30mg/LGB/T5009.60-2003高锰酸钾消耗量水浸泡液≤10mg/L重金属(Pb)4%乙酸浸泡液≤1mg/L15.塑料GB 11678-89食品容器内壁聚四氟乙烯涂料卫生标准蒸发残渣水浸泡液≤30mg/L4%乙酸浸泡液≤60mg/L正己烷浸泡液≤30mg/LGB/T5009.80-2003高锰酸钾消耗量水浸泡液≤10mg/L GB/T5009.80-2003Cr4%乙酸浸泡液≤0.01mg/LF水浸泡液≤0.2mg/L16.塑料GB 13113-91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成型品卫生标准蒸发残渣水浸泡液≤30mg/L4%乙酸浸泡液≤30mg/L正己烷浸泡液≤30mg/LGB/T5009.60-2003GB/T 13120高锰酸钾消耗量水浸泡液≤10mg/L重金属(Pb)4%乙酸浸泡液≤1.0mg/LSb4%乙酸浸泡液≤0.05mg/L GB/T5009.60-2003GB/T 13120脱色试验浸泡液:阴性冷餐油或无色油脂:阴性乙醇:阴性17.塑料GB 13114-91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聚对苯二Pb≤1mg/kg GB/T5009.12-2003GB/T5009.58-2003锑≤1.5mg/kg序号类别标准号及名称项目要求测试方法备注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卫生标准提取物水≤0.5%65%乙醇≤0.5%4%乙酸≤0.5%正己≤0.5%GB/T 1312018.塑料GB 13115-91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不饱和聚酯树脂及其玻璃钢制品卫生标准蒸发残渣65%乙醇浸泡液≤30mg/L4%乙酸浸泡液≤30mg/L正己烷浸泡液≤30mg/LGB/T5009.98-2003高锰酸钾消耗量水浸泡液≤10mg/L重金属(Pb)4%乙酸浸泡液≤1.0mg/L乙苯类化合物(以苯乙烯计)≤0.1%19.塑料GB 13116-91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聚碳酸酯树脂卫生标准蒸发残渣水浸泡液≤15mg/L20%乙醇浸泡液≤15mg/L4%乙酸浸泡液≤15mg/L正己烷浸泡液≤15mg/LGB/T5009.99-2003高锰酸钾消耗量水浸泡液≤10mg/L重金属(Pb)4%乙酸浸泡液≤1.0mg/L酚≤0.05mg/L20.塑料GB 14942-94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聚碳酸酯成型品卫生标准蒸发残渣水浸泡液≤30mg/L20%乙醇浸泡液≤30mg/L4%乙酸浸泡液≤30mg/L正己烷浸泡液≤30mg/LGB/T5009.60-2003GB/T5009.69-2003序号类别标准号及名称项目要求测试方法备注高锰酸钾消耗量水浸泡液≤10mg/L重金属(Pb)4%乙酸浸泡液≤1.0mg/L酚≤0.05mg/L脱色试验浸泡液:阴性冷餐油或无色油脂:阴性乙醇:阴性21.塑料GB 14944-94食品包装用聚氯乙烯瓶盖垫片及粒料卫生标准蒸发残渣水浸泡液≤30mg/L20%乙醇浸泡液≤30mg/L4%乙酸浸泡液(垫片)≤30mg/L(粒料)≤0.10mg/L65%乙醇浸泡液≤30mg/LGB/T5009.67-2003高锰酸钾消耗量水浸泡液≤10mg/L重金属(Pb)4%乙酸浸泡液≤1.0mg/L氯乙烯单体残留量≤1.0mg/L22.塑料GB 15204-94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偏氯乙烯-氯乙烯共聚树脂卫生标准偏氯乙烯单体残留量≤10mg/LGB/T14943氯乙烯单体残留量≤2mg/L23.塑料GB 16331-1996食品包装材料用尼龙6树脂卫生标准已内酰胺≤150mg/LGB/T14966序号类别标准号及名称项目要求测试方法备注24.塑料GB 16332-1996食品包装材料用尼龙成型品卫生标准已内酰胺≤150mg/L GB/T5009.60-2003GB/T14966蒸发残渣水浸泡液≤30mg/L20%乙醇浸泡液≤30mg/L4%乙酸浸泡液≤30mg/L正己烷浸泡液≤30mg/L高锰酸钾消耗量水浸泡液≤10mg/L重金属(Pb)4%乙酸浸泡液≤1.0mg/L脱色试验浸泡液:阴性冷餐油或无色油脂:阴性乙醇:阴性25.塑料GB 17326-1998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橡胶改性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蒸发残渣水浸泡液≤15mg/L20%乙醇浸泡液≤15mg/L4%乙酸浸泡液≤15mg/L正己烷浸泡液≤15mg/LGB/T5009.60-2003GB/T17338-1998高锰酸钾消耗量水浸泡液≤10mg/L重金属(Pb)4%乙酸浸泡液≤1.0mg/L丙烯腈单体≤11mg/L26.塑料GB 17327-1998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丙烯腈-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蒸发残渣水浸泡液≤15mg/L20%乙醇浸泡液≤15mg/L4%乙酸浸泡液≤15mg/L正己烷浸泡液≤15mg/LGB/T5009.60-2003GB/T17338-1998高锰酸钾消耗量水浸泡液≤10mg/L序号类别标准号及名称项目要求测试方法备注重金属(Pb)4%乙酸浸泡液≤1.0mg/L丙烯腈单体≤50mg/L27.塑料欧盟法令2002/72/E(委员会关于与食品接触的塑料材料和制品的指令)总迁移量(模拟物A:蒸馏水或同质水)1、≤10mg/ 6dm2食品接触表面2、≤60mg/kg:针对于容器体积大于500ml且小于10L,或封盖装置如瓶盖,瓶垫82/711/EEC93/8/EEC(82/711/EEC 的第一修订)97/48/EC(82/711/EEC 的第二修订)85/572/EEC 塑料测试中所使用的测试液特定迁移限量(SML)、最大允许量(QM)详见指令附录Ⅱ总迁移量(模拟物B:3%(W/V)乙酸水溶液)1、≤10mg/ 6dm2食品接触表面2、≤60mg/kg:针对于容器体积大于500ml且小于10L,或封盖装置如瓶盖,瓶垫总迁移量(模拟物C:15%(V/V)乙醇水溶液)1、≤10mg/ 6dm2食品接触表面2、≤60mg/kg:针对于容器体积大于500ml且小于10L,或封盖装置如瓶盖,瓶垫总迁移量(模拟物D:精制橄榄油)1、≤10mg/ 6dm2食品接触表面2、≤60mg/kg:针对于容器体积大于500ml且小于10L,或封盖装置如瓶盖,瓶垫28.塑料欧盟法令96/62/EC Packingand packing waste芳香胺≤30mg/kg DIN 5331629.PVC塑料欧盟法令78/142/EEC(理事会关于使各成员国含有氯乙烯单体并拟含有VCM并拟与食品接触材料和制品VCM ≤1 mg/kg(最终产品)80/766/EEC 塑料中VCM迁移的测序号类别标准号及名称项目要求测试方法备注与食品接触的材料和制品的法律趋于一致的指令)法令试方法81/432/EEC 食品中VCM迁移的测试方法30.塑料、环氧衍生物类涂层欧盟法令2002/16/EC(委员会关于与食品接触材料和制品中使用某些环氧衍生物的指令)2004/13/EC(2002/16/EC的修订指令)与食品接触的材料和制品中使用某些环氧衍生物(BADGE,BFDGE and NOGE) ,包括指令2002/72/EC 中没有描述的;2004/13/EC(2002/16/EC 的修定指令)1.食品或食品模拟物中为1mg/kg2.在符合90/128/EEC指令第4条规定时1mg/6dm282/711/EEC90/128/EEC31.人造橡胶和橡胶奶嘴欧盟法令93/11/EEC(委员会关于人造或天然橡胶奶嘴和橡皮假奶嘴中释放N-亚硝胺和N-亚硝胺可生成物(N-亚硝基类物质)的指令)N-亚硝胺≤0.01mg/kg93/11/EEC 附录Ⅰ,Ⅱ其它测试方法:BSEN12868:1999N-亚硝胺生成物≤0.1mg/kg32.再生性纤维素薄膜欧盟法令93/10/EEC(委员会关于拟与食品接触的由再生性纤维素单乙二醇(MEG)30mg/kgBS EN 13130-7:2004(食品模拟液中允许使用物质见指令附录Ⅱ序号类别标准号及名称项目要求测试方法备注薄膜制成的材料和制品的指令)欧盟法令2004/14/EC 二乙二醇(DEG)30mg/kgMEG/DEG含量的测定方法)33.塑料GB 9683-88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蒸发残渣4%乙酸浸泡液≤30mg/L65%乙醇浸泡液≤30mg/L正己烷浸泡液≤30mg/LGB/T5009.60-2003GB/T5009.119-2003高锰酸钾消耗量水浸泡液≤10mg/L重金属(Pb)4%乙酸浸泡液≤1mg/L甲苯二胺4%乙酸浸泡液≤0.0004mg/L34.纸制品GB 11680-89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标准铅(以Pb计)≤5.0mg/kg GB/T5009.78-2003砷(以As计)≤1.0mg/kg荧光性物质254nm及365nm合格GB/T5009.78-2003脱色试验(水、正己烷)阴性大肠菌群<30 MPN/100g致病菌(是指肠道致病菌、致病性球菌)未检出35.玻璃GB17762-1999《耐热玻璃器具的安全与卫生要求》重金属溶出量砷≤0.2mg/l、锑≤0.7mg/l、铅≤1.0mg/lGB/T5009.11-2003GB/T5009.63-2003GB/T5009.12-2003序号类别标准号及名称项目要求测试方法备注36.铝制品GB 11333-89铝制食具容器卫生标准理化指标铅溶出量≤0.2 mg/L镉溶出量≤0.02 mg/L砷溶出量≤0.04 mg/L锌溶出量≤1 mg/LGB/T5009.72-200337.不锈钢GB9684-88不锈钢食具容器卫生标准重金属奥式体:铅溶出量≤1.0 mg/L铬溶出量≤0.5 mg/L镍溶出量≤3.0 mg/L镉溶出量≤0.02mg/L砷溶出量≤0.04mg/LGB/T5009.81-2003马式体:铅溶出量≤1.0 mg/L镍溶出量≤1.0 mg/L镉溶出量≤0.02mg/L砷溶出量≤0.04mg/LCd < 0.005 mg/ dm2Cr < 0.4 mg/ dm2序号类别标准号及名称项目要求测试方法备注Ni < 0.1 mg/ dm238.塑料GB 4805-1994食品罐头内壁环氧酚醛涂料卫生标准游离酚酚醛树脂≤10%GB5009.69-2003环氧酚醛涂料≤3.5%游离酚(水)≤0.1mg/L游离甲醛(水)≤0.1mg/L蒸发残渣水浸泡液≤30mg/L4%乙酸浸泡液≤30mg/L65%乙醇浸泡液≤30mg/L正己烷浸泡液≤30mg/L高锰酸钾消耗量水浸泡液≤10mg/L39.陶瓷GB 13121-1991陶瓷食具容器卫生标准重金属Pb < 7 mg/ dm2GB/T5009.62-2003Cd < 0.5mg/ dm240.塑料GB/T 14354-1993玻璃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树脂食品容器蒸发残渣65%乙醇浸泡液≤30mg/L4%乙酸浸泡液≤30mg/L正己烷浸泡液≤30mg/L GB/T5009.98-2003高锰酸钾消耗量水浸泡液≤10mg/L序号类别标准号及名称项目要求测试方法备注重金属(Pb)4%乙酸浸泡液≤1.0mg/L乙苯类化合物(以苯乙烯计)≤0.1%41.纤维素类制品GB 19305-2003植物纤维类食品容器卫生标准荧光性物质254nm及365nm合格GB/T5009.203-2003脱色试验(乙醇、冷餐油或无色油脂、浸泡液)阴性大肠菌群(个/50cm2)未检出霉菌(cfu/g)50致病菌(是指肠道致病菌、致病性球菌)未检出蒸发残渣水浸泡液≤30mg/L65%乙醇浸泡液≤30mg/L4%乙酸浸泡液≤30mg/L正己烷浸泡液≤30mg/L高锰酸钾消耗量水浸泡液≤10mg/L序号类别标准号及名称项目要求测试方法备注重金属(Pb)4%乙酸浸泡液≤1.0mg/L42.纤维膜欧盟委员会指令93/10/EEC关于拟与食品接触的、由再生性纤维素薄膜制成的材料和制品的指令二乙烯和单乙烯乙二醇<30mg/kg游离甲醛<0.5mg/dm2甲苯<0.06mg/dm2溶剂总量<0.6mg/dm243.塑料80/766/EEC(委员会关于对拟与食品接触的材料和制品中氯乙烯单体含量实施官方控制的共同体检测方法)氯乙烯单体含量≤1mg/kg80/766/EEC44.塑料81/432/EEC(委员会关于对材料和制品释放到食品中的氯乙烯实施官方控制的共同体检测方法)氯乙烯迁移量≤0.01mg/kg81/432/EEC45.陶瓷84/500/EEC(理事会关于使成员国有关与食品接触的陶瓷制品的法律趋于一致的指令)2005/31/EC(84/500/EEC的修订指令)铅(食品用陶瓷碟、盘,制品内部由最低点至外缘水平线测得的高度长不超过25mm。
【GB/T 5009.60—1996】食品包装用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以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为原料制作的食品容器、食具及食品用包装薄膜等制品各项卫生指标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以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为原料制作的各种食具、容器及食品用包装薄膜或其他各种食品用工具、管道等制品中各项卫生指标的测定。
2 引用标准GB 9687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 9688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 9689食品包装用聚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3 取样方法每批按1‰取样品,小批时取样数不少于10只(以500mL容积/只计:小于500mL/只时,样品应相应加倍取量)。
其中半数供化验用,另半数供保存两个月,以备作仲裁分析用,分别注明产品名称、批号、取样日期。
样品洗净备用。
4 浸泡条件4.1 水:60℃,保温2h。
4.2 乙酸(4%):60℃,保温2h。
4.3 乙醇(65%):室温,浸泡2h。
4.4 正己烷:室温,浸泡2h。
以上浸泡液按接触面积每平方厘米加2mL,在容器中则加入浸泡液至三分之二~五分之四容积为准。
5 高锰酸钾消耗量5.1 原理样品经用浸泡液浸泡后,测定其高锰酸钾消耗量,表示可溶出有机物质的含量。
5.2 试剂5.2.1 硫酸(1+2)。
5.2.2 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c(1/5KMnO4)=0.01mol/L]。
5.2.3 草酸标准滴定溶液[c(1/2H2C2O4·2H2O)=0.01mol/L]。
5.3 分析步骤5.3.1 锥形瓶的处理:取100mL水,放入250mL锥形瓶中,加入5mL硫酸(1+2)、5mL高锰酸钾溶液,煮沸5min,倒去,用水冲洗备用。
5.3.2 滴定:准确吸取100mL水浸泡液(有残渣则需过滤)于上述处理过的250mL锥形瓶中,加5mL硫酸(1+2)及10.0mL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0.01mol/L),再加玻璃珠2粒,准确煮沸5min后,乘热加入10.0mL草酸标准滴定溶液(0.01mol/L),再以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0.01mol/L)滴定至微红色,记取二次高锰酸钾溶液滴定量。
高级卫生专业资格(正高副高)理化检验技术专业资格(正高副高)模拟题2021年(11)(总分89.XX02,考试时间120分钟)A1/A2题型1. 双硫腙法测定样品中锌的最适pH是多少,溶剂是A. pH=1,氯仿溶液B. pH=6,氯仿溶液C. pH=10~11,四氯化碳溶液D. pH=8.5,氯仿溶液E. pH=4~5.5,四氯化碳溶液2.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成型品的卫生标准中,重金属的指标是A. 以铅计B. 以铁计C. 以镍计D. 以锰计E. 以汞计3. 皂膜流量计主要误差来源是时间的测量,因此要求皂膜有足够长的时间通过刻度区。
皂膜上升的速度不宜超过A. 12cm/sB. 8cm/sC. 10cm/sD. 16cm/sE. 4cm/s4. 下列物质中,哪一种物质直接配制溶液不能得到准确浓度A. 三氧化二砷B. 氢氧化钠C. 二水合草酸D. 碳酸钠E. 重铬酸钾5. 测定食品中的锌可以用双硫腙比色法,所用的提取溶剂是A. 乙醚B. 二氯甲烷C. 三氯甲烷D. 四氯化碳E. 丙酮6. 固体吸附剂采样后,用溶剂解吸分析的最大缺点是A. 溶剂污染环境B. 溶剂用量大C. 进样量只占溶剂量很小的一部分,使分析方法的灵敏度下降D. 溶剂解吸不完全E. 溶剂成分复杂,峰多7. 食品样品经沉淀蛋白质,除去脂肪后,在弱酸性条件下,用对氨基苯磺酸重氮化,再与N-1-萘基乙二胺偶合形成紫红色料。
此方法用于测定食品中的A. 硫酸盐B. 亚硫酸盐C. 亚硝酸盐D. 硝酸盐E. 二氧化硫8. 按《化妆品卫生规范》(1999年12月),一般化妆品的组成中如含有下列哪一项成分,需要测定α-羟基酸A. 硬脂酸、月桂酸B. 月桂酸、乙醇酸C. 乙醇酸、苹果酸D. 苹果酸、硬脂酸E. 柠檬酸、棕榈酸9.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的农药残留,一般采用火焰光度检测器测定的是A. 有机氯农药B. 有机磷农药C.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D. 除虫菊酯类农药E. 其他农药10. 我国测定血铅的标准方法是A. 中子活化法B.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C. 发射光谱法D.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E. 双硫腙分光光度法11. 我国制定了镉的生物限值,它的生物监测指标是A. 尿中镉B. 血中镉C. 尿中镉和血中镉D. 骨中镉E. 尿中镉和骨中镉12.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生物材料中微量镉时,通常选择的分析线是A. 第一激发态与基态之间发射的共振线B. 第二激发态与基态之间发射的共振线C. 第三激发态与基态之间发射的共振线D. 第一激发态与第二激发态之间发射的共振线E. 第一激发态与第三激发态之间发射的共振线13. 酚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甲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是特异性反应,其他脂肪醛无干扰B. 不是特异性反应,其他脂肪醛都有类似反应,但灵敏度比较低C. 不是特异性反应,乙醛有干扰,其他脂肪醛不干扰D. 不是特异性反应,丙醛有干扰,其他醛不影响测定E. 不是特异性反应,乙醛和丙醛有干扰,其他醛不影响测定14. 柱温对气相色谱法有显著的影响,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 降低柱温可提高选择性B. 提高柱温可提高方法灵敏度、分离度、柱效率C. 降低柱温会使保留值增加,延长分析时间D. 提高柱温可使得保留值减少E. 提高柱温可降低选择性15. 国家标准GB5748-85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中规定,粉尘用的滤料是A. 微孔滤膜B. 定量滤纸C. 超细玻璃纤维滤纸D. 测尘滤膜(过氯乙烯滤膜)E. 定性滤纸16. 200U的维生素D相当于多少维生素DA. 5μgB. 10μgC. 50μgD. 200mgE. 5mg17. 河流水的采样时间和频率通常为A. 每月采样1次B. 每半年采样1次C. 枯水期各采样1次D. 每3个月采样1次E. 每1年采样1次18. 采用直接滴定法(GB5009.7-2003)测定食品中还原糖的含量,是在加热条件下,直接滴定标定过的A. 碱性酒石酸钾液B. 中性酒石酸铜液C. 碱性酒石酸铜液D. 酸性酒石酸铜液E. 碱性酒石酸钠液19. 食品卫生标准是A. 对食品中与人类健康相关的质量要素及其评价方法的技术规范B. 食品卫生法C. 食品卫生法律、法规和规章D. 食品良好生产规范E. 食品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20. 硝酸银滴定法测定水样中氯化物,属于A. 酸碱滴定法B. 络合滴定法C. 氧化还原滴定法D. 沉淀滴定法E. 电位滴定法21. 汞的测定原理是基于基态汞蒸气对电磁波的吸收,其吸收的波长为A. 217.3nmB. 253.7nmC. 238.3nmD. 228.8nmE. 283.3nm22. 采用国标方法进行胡萝卜素的测定时,提取液宜采用的溶剂是A. 丙酮B. 无水乙醇C. 石油醚D. 乙酸乙酯E. 丙酮-石油醚23. 对新银盐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砷会产生干扰的元素有A. 锑、汞B. 镉、锑C. 镉、汞D. 锰、镉E. 锰、汞24. 测定食品中的阴离子目前最好的方法是A.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B. 原子荧光光谱法C. 离子色谱法D. 气相色谱法E. 比色法25.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样品中微量有机磷农药,哪一种检测器最灵敏A. 热导检测器B. 火焰离子化检测器C. 电子捕获检测器D. 光离子化检测器E. 氮磷检测器26. 影响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的精密度、准确度和检出限的主要因素有A. 样品溶液的酸度、硼氢化钠的用量和载气的流速B. 氢化物发生装置瓶的体积和载气的流速C. 氢化反应的温度、硼氢化钠的用量和载气的流速D. 硼氢化钠的用量和氢化反应的温度E. 氢化反应的温度、载气的流速和样品溶液的酸度27. 对不同化合物采样时,采样量下限是根据什么确定的A. 卫生标准规定的最高允许浓度和分析方法的检定下限B. 卫生标准规定的最高允许浓度和分析方法的灵敏度C. 卫生标准规定的最高允许浓度和选用采样器流量D. 现场浓度和选用的采样器流量E. 现场浓度和选用流量计流量范同28.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的有机氯农药DDT,不同异构体的出峰顺序依次是A. p,p'-DDE、o,p'-DDT、p,p'-DDD、p,p'-DDTB. o,p'-DDT、p,p'-DDD、p,p'-DDT、p,p'-DDEC. p,p'-DDD、p,p'-DDT、p,p'-DDE、o,p'-DDTD. p,p'-DDT、p,p'-DDE、o,p'-DDT、p,p'-DDDE. p,p'-DDE、p,p'-DDD、p,p'-DDT、o,p'-DDT29. 在气相色谱法中,哪个不是定性指标A. 保留时间B. 死体积C. 调整保留体积D. 调整保留时间E. 保留体积30.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金属离子时,使用的最佳样品溶液是A. 稀硫酸溶液B. 稀乙酸溶液C. 蒸馏水D. 稀硝酸溶液E. 稀高氯酸溶液31. 评价采集气溶胶的采样效率时有两种表示方法,目前大气监测中一般采用A. 流量采样效率B. 浓度采样效率C. 总采样效率D. 体积采样效率E. 质量采样效率32. 颗粒物大小通常用粒径表示,大气中颗粒物的粒径的表示通常用A. 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B. 质量中值直径C. 扩散直径D. 几何直径E. 球体直径33. 羰基价是表示油脂酸败的一个指标,其表示油脂氧化酸败的阶段是A. 初期阶段B. 还原阶段C. 过氧化物的聚合D. 过氧化物的二次分解E. 过氧化物的重氮化34. 具有漂白作用的食品添加剂是A. 亚硫酸钠B. 特丁基对苯二酚C. 二氧化钛D. 亚硝酸钠E. 苯甲酸35. 在氢焰离子化检测器气相色谱法中,当氢气流量为30ml/min时,选择的空气流量是A. 30ml/minB. 50ml/minC. 100ml/minD. 300ml/minE. 3 000ml/min36.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样品中微量六六六,常用哪一种检测器A. 热导检测器B. 火焰离子化检测器C. 电子捕获检测器D. 硫磷检测器E. 氮磷检测器37. 测定水中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的方法很多,但目前广泛应用的为亚甲蓝分光光度法。
食品级材料测试标准大全A.中国标准食品级材料/容器测试■食品包装用聚乙烯(PE)成型品GB 9687-1988■食品包装用聚苯乙烯(PS)成型品卫生标准GB 9689-1988■食品包装用聚丙烯(PP)成型品卫生标准GB 9688-1988■食品包装用聚碳酸酯(PC)成型品卫生标准GB 14942-1994 ■食品包装用聚氯乙烯(PVC)成型品卫生标准GB9681-1988 ■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成型品卫生标准GB 13113-1991 ■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GB 9683-1988 ■不锈钢餐具容器卫生标准GB 9684-1988■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标准GB 11680-1989■陶瓷餐具容器卫生标准GB 13121-1991■食品用橡胶制品卫生标准GB 4806.1-1994■橡胶奶嘴卫生标准GB4806.2-1994■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橡胶改性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成型品卫生标准GB17326-1998■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丙烯腈-苯乙烯(AS)成型品卫生标准GB17327-1998■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树脂卫生标准GB9691-1988■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树脂卫生标准GB9693-1998■食品包装用聚苯乙烯树脂卫生标准GB9692-1998■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聚氯乙烯树脂卫生标准GB4803-1994 ■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卫生标准GB13114-1991■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聚碳酸酯树脂卫生标准GB13116-1991 ■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偏氯乙烯-聚氯烯共聚树脂卫生标准GB15204-1994■食品包装材料用尼龙6树脂卫生标准GB16331-1996■食品罐头内壁环氧酚醛涂料卫生标准GB4805-1994■食品容器漆酚涂料卫生标准GB9680-1988■食品容器过氯乙烯内壁涂料卫生标准GB7105-1986■食品罐头内壁脱膜涂料卫生标准GB9682-1988■食品容器内壁聚酰胺环氧树脂涂料卫生标准GB9686-1988■食品容器有机硅防粘涂料卫生标准GB11676-1989■水基改性环氧易拉罐内壁涂料卫生标准GB11677-1989■食品容器内壁聚四氟乙烯涂料卫生标准GB11678-1989■食品包装用聚氯乙烯瓶盖垫片及涂料卫生标准GB14944-1994 ■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不饱和聚酯树脂及其玻璃钢制品卫生标准GB13115-1991■食品包装用三聚氰胺成型品卫生标准GB9690-1988■铝制餐具容器卫生标准GB11333-1989■硅藻土卫生标准GB14936-1994■搪瓷餐具容器卫生标准GB4804-1984■胶原蛋白肠衣卫生标准GB14967-1994■植物纤维类食品容器卫生标准GB 19305-2003■食品包装材料用尼龙成型品卫生标准GB16332-1996■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助剂使用卫生标准GB9685-2003B.美国FDA食品级材料测试■聚丙烯(PP)FDA 21CFR 177.1520■烯烃聚合物(OP)FDA 21CFR 177.1520■聚苯乙烯(PS)FDA 21 CFR 177.1640■树酯和聚合体涂层FDA 21CFR 175.300■密封封垫圈FDA 21CFR 177.1210■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 A) FDA 21CFR 177.1350■三聚氰胺甲醛树脂FDA 21CFR 177.1460■尼龙树脂FDA 21CFR 177.1500■聚对苯二甲酸乙二脂(PET) FDA 21CFR 177.1630■聚碳酸酯(PC) FDA 21CFR 177.1580■橡胶FDA 21CFR 177.2600■纸张及纸板之组件FDA 21CFR 176.170■聚酯树脂FDA 21CFR 177.2420■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 FDA 21 CFR 177.1020■氯乙烯/月桂基乙烯基醚共聚物FDA 21 CFR 177.1970■聚醚砜树脂FDA 21 CFR 177.2440■聚酰胺/亚胺树脂FDA 21 CFR 177.2450■丙烯腈-苯乙烯树脂(AS) FDA 21 CFR 177.1040■聚氧亚甲基共聚物(POM聚甲醛)FDA 21 CFR 177.2470等等. ■陶瓷和玻璃FDA CPG 7117.06&07 C. 欧盟食品级材料测试■有机涂层AP(2004) 1■塑料2002/72/EC■金属合金可溶性重金属Pb、Cd、Ni、Cr■陶瓷,玻璃和搪瓷84/500/EEC■纸制品AP(2002) 1 D.德国LMBG测试■聚丙烯(PP)制品■聚乙烯(PE)制品■聚氯乙烯(PVC)制品■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制品■聚苯乙烯(PS)制品■丙烯腈-苯乙烯(AS)制品■丙烯酸等其他塑料制品■食品级材料多环芳烃(16种)■橡胶制品■硅橡胶制品■纸制品■烘焙用纸■陶瓷、玻璃和搪瓷■不粘涂层■金属、合金及电镀制品■木制品。
食品包装检验标准
食品包装袋(膜)的检验主要执行的标准有:gb/t4456-1996《包装用聚乙烯吹
塑薄膜》、gb12025-1989《高密度聚乙烯吹塑薄膜》、qb/t2461-1999《包装用
降解聚乙烯薄膜》、gb9683-1988《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gb9687-1988《食
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9688-1988《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等。
食品包装袋(膜)的检验项目主要分为五大类
外观严禁存有对采用有损的气泡、穿孔、水纹、暴筋、塑化不当、鱼眼僵块等疵病等。
规格宽度、长度、厚度偏差均应当在规定的偏差范围内。
物理机械性能包括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它是反映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承受拉伸的能力,如果此项不合格,在使用过程中食品包装袋(膜)就容易出现破裂、损坏现象。
卫生性能包含冷却残渣(乙酸、乙醇、正己烷)、高锰酸钾消耗量、重金属、脱色试验。
冷却残渣就是充分反映食品包装袋在采用过程中遇醋、酒、油等液体时划出残渣、重
金属的可能性,残渣和重金属可以对人体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此外残渣还可以直接影
响食品的色、香、味等食用质量。
降解性能根据产品的降解类型不同,可分为光降解型、生物降解型、环境降解型。
降
解性能是反映产品在使用废弃后被环境接纳的能力,如果降解性能好,袋(膜)就会在光
照和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自行断裂、分化和降解,最终成为碎屑,为自然环境所接纳;
如果降解性不好就不会被环境接纳,从而形成白色污染。
《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9685-2008规定了
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的使用原则、允许使用的添加剂品种、使用范围、最大使用量、特定迁移量或最大残留量及其他限制性要求。
以附录的形式列出了允许使用的添加剂名单959种(其中染颜料品种有116个,名单附后)。
标准规定了着色剂纯度要求:?
1、杂质在0.1mol/L盐酸中检出量占着色剂的质量分数应符合:锑≤0.05%;砷≤0.01%;钡≤0.01%;镉≤0.01%;铬(VI)≤0.1%;铅≤0.01%;汞≤0.005%;硒≤0.01%。
?
?2、其他杂质占着色剂的质量分数应符合:多氯联苯≤0.0025%;芳香胺≤0.05%,其中对二氨基联苯,β-萘胺和4-氨基联苯三种物质各自或总和≤0.001%。
根据付印稿内容的了解(最终以颁布印刷稿为准),有一部分可以使用的有机颜料、染料产品未列入标准名单,6月1日以后将停止使用。
附产品名单:?
1、氧化锌;C.I.颜料白4?
2、氧化铁黑;C.I.颜料黑11?
3、氧化铁;C.I.颜料红101?
4、酞菁绿G;C.I.颜料绿7?
5、酞菁蓝;C.I.颜料蓝15?
6、酞花青;C.I.颜料蓝16?
7、水合氧化铁;C.I.颜料黄42?
8、双苯并咪唑[2,1-b:2‘,1‘-i]苯并[lmn][3.8]菲咯啉-8,17-二酮;?
C.I.颜料橙43?
9、铝酸钴;C.I.颜料蓝2?
10、二氧化钛;C.I.颜料白6?
11、N-[4-(氨基羰基)苯基]-4-[[1-[[(2,3-二氢-2-氧代-1H-苯并咪唑-5-基)-氨基]羰基]-2-氧代丙基]偶氮]苯胺;C.I.颜料黄181?
12、N-[2-(4-环己基苯氧基)乙基]-N-乙基-4-(2,2-二氰基乙烯基)-3-甲苯胺;C.I.分散黄201?
13、N,N‘-1,4-亚苯基-二[4-(2,5-二氯苯基)偶氮]-3-羟基萘-2-甲酰胺;
C.I.颜料红166?
14、N,N‘-(6,13-二乙酰氨基-2,9-二乙氧基-3,10-三苯并二恶嗪二基)二苯甲酰胺;C.I.颜料紫37?
15、N,N‘-(2,5-二氯-1,4-亚苯基)双[4-[(2,5-二氯苯基)偶氮]-3-羟基-2-萘甲酰胺;C.I.颜料红214?
16、N-(4-氯-2,5-二甲氧基苯基)-3-羟基-4-[[2-甲氧基-5-[(苯氨基)羰基]苯基]偶氮]-2-萘甲酰胺;C.I.颜料红146?
17、N-(2,3-二氢-2-氧代-1H-苯并咪唑-5-基)-3-氧代-2-[[2-(三氟甲基)苯基]偶氮]丁酰胺;C.I.颜料黄154
从中国染料工业协会获悉: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负责起草,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所、国际化学品制造商协会参加起草。
卫生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9685-2008国家标准,将于2009年6月1日开始实施。
本标准代替GB9685-2003《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助剂使用卫生标准》。
?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的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的生产、经营和使用者。
包括包装、盛放食品用的纸、竹、木、金属、搪瓷、陶瓷、塑料、橡胶、天然纤维、化学纤维、玻璃、复合包装材料等制品和接触食品的涂料,包括食品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接触食品的机械、管道、传送带、容器、用具、餐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