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云主机介绍共35页
- 格式:ppt
- 大小:4.42 MB
- 文档页数:35
中国电信政府云桌面解决方案中国电信安徽公司2015年12月目录一、企业IT基础架构的现状和挑战 (3)(一)传统PC维护工作量巨大 (3)(二)持续投入,整体拥有成本高昂 (3)(三)企业数据安全堪忧 (3)二、企业云桌面简介 (4)三、企业云桌面解决方案 (4)(一)企业云桌面整体框架 (4)(二)硬件资源层 (5)(三)虚拟化及云平台层 (5)(四)桌面和应用交付层 (6)(五)终端接入层 (6)四、企业云桌面功能介绍 (7)(一)云桌面—像使用PC一样 (7)(二)SBC —根据客户管理需求,灵活提供授权使用的应用 (8)(三)移动终端—随时随地、安全的访问接入 (9)(四)应用监测— IT系统的全方位保安 (10)(五)用户授权与管理—可控可管的IT基础设施 (10)五、方案优势 (11)(一)降低成本、节能环保 (11)(二)维护便捷、一机多用 (11)(三)集中存储、数据隔离 (11)(四)远程接入、移动办公 (12)六、投资估算 (13)七、效益分析 (13)(一)更高的安全性 (14)(二)更高的业务应变能力和协同办公能力 (14)(三)更高的系统可管理性和更快的桌面部署速度 (14)(四)更高的资源利用率 (15)(五)更低的运维成本、碳排放量 (15)八、成功案例 (16)(一)云桌面构建川庆钻探规范化办公系统 (16)(二)云桌面打造永辉超市高效率办公 (16)一、政府IT基础架构的现状和挑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政府信息化水平逐步提高,利用计算机进行日常办公已成为最为常见的办公形式。
在享受信息化给办公带来高效率的同时,传统的PC机部署方式也遇到越来越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一)传统PC维护工作量巨大所有电脑的软硬件日常管理、应用程序安装、系统升级、故障处理等维护工作都需要运维人员一台台单独进行,耗时、耗人、耗力、耗财。
(二)持续投入,整体拥有成本高昂统一标准的PC硬件配置在大多数岗位上利用率都很低,造成采购成本大量浪费;普通PC功率大、能耗高,每月电费就是笔不小的开支;日常大量的管理、维护成本投入,带来了高额隐形支出;3-5年更新换代,又要重新投资。
一、产品介绍二、产品优势即开即用-无论一台还是百台,均可几分钟内开通使用弹性扩展-提供多种规格云主机,还可随时升级云主机的CPU、内存、带宽等配置-基于弹性伸缩服务,根据业务变化实现云主机数量的自动调整-提供包年包月、按量计费等模式,成本控制更加灵活完善的安全防护-Anti-DDoS流量清洗、服务器安全、网站安全服务-数据多副本存储,提升数据安全性-提供IPSec VPN、专线接入,保障用户接入安全稳定可靠-支持云硬盘自动备份-专业运营团队7*24小时服务-五星级电信IDC环境-可用性高达99.95%三、产品功能1、计算规格丰富、随需购买、满足不同应用场景需求我们提供了多种规格云主机供用户选择:CPU支持1核—32核内存支持1G—128GCPU与内存的资源配比为1:1、1:2、1:4带宽升级不影响业务正常运行,CPU内存升级仅数分钟,高可用性为您保驾护航。
支持3种存储类型,满足不同的I/O性能要求可为云主机实例搭配云硬盘,满足持久性、高可靠的存储要求。
天翼云推出普通IO、高IO、超高IO三种不同IO性能云硬盘,满足不同应用场景需求。
多节点可选,国内外部署资源天翼云节点覆盖国内20多个省份,如北京、上海、广东、浙江、内蒙古、贵州等,海外节点覆盖了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12个国家。
2、存储多种存储类型随意选择,满足不同I/O性能要求云主机可搭配云硬盘使用,以获得高可靠存储能力。
您可以单独购买云硬盘挂载到云主机上。
根据用户业务对IO性能需求不同,我们推出3种不同类型的云硬盘。
3、管理可视化管理平台,操作便捷为您提供了智能控制中心对云主机进行管理。
您可对云主机进行开机、关机、重置密码、重装系统等操作。
提供多种登录方式,安全高效登录云主机的方式有:VNC登录、SSH方式登录(Linux云主机)、MSTSC方式登录(Windows)。
-VNC方式登录可通过VNC方式登录云主机控制台,查看云主机运行状况。
同时此种登录方式也适用于未绑定弹性IP的云主机登录查看。
电信运营商的IT系统介绍电信运营商的IT系统是运营商为了支持和管理其业务运营、网络运维等方面而建立的信息技术系统。
它不仅是实现业务管理和服务的基础,还承担着网络管理、用户管理、计费管理、故障管理、资产管理等多个重要职能。
下面将从系统结构、功能模块以及应用场景等方面对电信运营商的IT系统进行介绍。
一、系统结构电信运营商的IT系统一般采用分布式架构,包括核心系统、业务支撑系统和前台业务系统等多个模块。
核心系统是整个IT系统的中枢,包括网络管理、用户管理、计费管理等模块;业务支撑系统包括运维管理、故障管理、资产管理等模块;前台业务系统则是面向用户的各类业务应用,如在线支付、短信查询等。
二、功能模块1.网络管理:包括网络拓扑管理、设备管理、资源分配和配置管理等功能。
通过网络管理模块,运营商可以实时监控网络状态、资源利用率,进行设备巡检,及时发现和解决网络故障。
2.用户管理:包括用户注册、身份认证、号码管理和账户管理等功能。
通过用户管理模块,运营商可以管理用户的基本信息、权限和订阅服务,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3.计费管理:包括话费计费、流量计费和套餐管理等功能。
通过计费管理模块,运营商可以对用户的通信费用进行统计、计费和结算,支持各类计费策略和优惠活动。
4.运维管理:包括资源监控、配置管理和性能管理等功能。
通过运维管理模块,运营商可以实时监控网络设备和服务器的状态,及时响应设备故障,提高网络可用性。
5.故障管理:包括故障诊断、故障定位和故障修复等功能。
通过故障管理模块,运营商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网络故障,减少故障对用户业务的影响。
6.资产管理:包括设备管理、资源利用率分析和设备巡检等功能。
通过资产管理模块,运营商可以统一管理所有网络设备和服务器,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维护效率。
三、应用场景1.业务开展:IT系统可以支持电信运营商的各类业务开展,如话音通信、宽带上网、移动支付等。
通过IT系统,运营商可以实现用户注册、开通服务、计费结算、故障处理等功能,提供高质量的通信服务。
天翼云多可用区(AZ)介绍及能力说明一、基本概念区域:又称资源池、节点或Region,指云服务所部署的物理位置,如贵州、北京、上海均属于不同Region。
可用区:又称AZ(Available Zone),是指在同一区域内,电力和网络互相独立的地理区域,一般是一个独立的物理机房,这样可以保证可用区的独立性。
一个区域内有多个可用区,一个可用区发生故障后不会影响同一区域内的其它可用区。
同一区域内多个可用区间内网互通,不同区域间内网不互通。
公有云可以从租户和云数据中心管理员两个不同的视角查看区域(Region)和可用区(AZ)之间的关系。
二、多AZ应用场景1、客户承载业务的计算和存储资源,平均部署到两个AZ上,实现同城双活、互为灾备,提高业务的可靠性。
是否将云主机实例放在同一可用区内,主要取决于对容灾能力和网络延时的要求。
如果您的应用需要较高的容灾能力,建议您将云主机实例部署在同一地域的不同可用区内。
如果您的应用在实例之间需要较低的网络时延,则建议您将云主机实例创建在相同的可用区内。
2、对于可靠性和容灾有很高要求的业务,例如银行业务、警务业务、大型应用系统等,负载均衡支持跨可用区的流量转发和容灾,即使出现某个可用区网络故障,负载均衡器仍可将流量转发到其他可用区的后端云主机进行处理,提高应用系统容灾能力。
三、多AZ部署要求1、机房要求:同一个区域的每个可用区的机房,有独立的风火水电1)原则上,不能因为建设AZ2,缩减AZ1机房的预留空间和机架;2)两边的机房按照对等规模进行长期规划,两边机架和电力分别都要充足预留。
2、两AZ间链路要求:1)链路介质:建议采用直连裸光纤;2)时延要求:同VPC内跨AZ的两个VM间,ping双向平均时延< 1ms(AWS设计标准是2ms,但实际建设好的机房,有些达到1ms;阿里云华南节点vm间为1ms);根据业界经验,两机房间物理距离30KM左右,光纤物理距离50KM左右,这样总体能满足客户业务虚机跨AZ后的1ms时延。
电信云电脑发展历程
电信云电脑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当时电信运营商开始意识到云计算的潜力,并着手进行相关技术研究和开发。
然而,由于当时云计算的概念尚未明确,实际应用也比较有限,电信云电脑的发展进展较为缓慢。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带宽的提高,以及硬件成本的下降,电信云电脑的发展开始加速。
2006年,亚马逊推出了具有里程碑
意义的弹性计算云(EC2)服务,为云计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这个背景下,电信运营商纷纷加大对电信云电脑的研发投入。
2008年,中国电信成立了中国电信云计算有限公司,开始向
企业和个人用户提供云计算服务。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成熟和用户对于云计算的认可度提高,电信云电脑逐渐成为企业和个人用户的重要工具。
2013年,中国电信开始建设面向政府和企业的云平台,推出
了“天翼云移动办公”和“天翼云企业网盘”等产品,进一步丰富
了电信云电脑的应用场景。
2015年,中国电信启动了“云网融合”战略,推出了“云畅通”品牌,并通过与互联网公司的合作,实现了与其他云计算服务商的互联互通。
如今,电信云电脑已经成为了电信运营商的重要业务,涵盖了云服务器、云存储、云数据库、云网络等多个领域。
不仅为企业和个人用户提供了灵活高效的计算资源,也为电信运营商带
来了新的盈利模式和业务增长点。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云计算市场的竞争加剧,电信云电脑将继续发展壮大,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和更多的创新应用。
云管理平台用户手册目录第一章:概述 (4)1.1产品简述 (4)1.2使用者 (5)第二章:云计算平台功能详述 (5)2.1登陆云计算管理平台系统 (6)2.2资源搜索定位 (6)2.3仪表盘 (7)2.3.1 XenServer Pool (7)2.3.2VMware Vcenter (7)2.3.3RHEV Manager (8)2.3.4XenDesktop (8)2.3.5应用拓扑 (10)2.3.6网络拓扑 (11)2.3.7分布式云数据中心 (14)2.4资源库 (15)2.4.1资源视图 (16)2.4.2应用视图 (46)2.5告警 (47)2.5.1未确认告警 (47)2.5.2历史告警 (48)2.6日志 (48)2.7配置 (49)2.7.1用户和角色 (49)2.7.2导航 (50)2.7.3授权 (50)2.7.4资源类型配置 (51)2.7.5机房拓扑配置 (54)2.7.6指标和策略配置 (54)2.7.7网络拓扑配置 (57)2.7.8资源映射 (57)2.7.9个人信息 (57)第一章:概述1.1产品简述云管理平台作为云战略的子产品之一,是面向云计算领域的通用云管理环境,在动态数据中心构建及运维过程中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监控及管理能力,基于云环境实现应用的快速部署及资源的弹性供应,通过简化管理极大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是目前国内应用较为广泛的云管理平台。
云计算管理平台作为云管理平台子产品之一,提供智能化、全方位、集中式监管功能的运维管理平台,其核心功能包括:多类型资源探查与资源监管:云计算管理平台面向IT基础设施、虚拟化基础设施、云平台、中间件产品和业务系统应用提供了全方位集中式资源监控,支持自动的资源运行指标探查、风险分析和运行状态监控。
利用集中统一监管平台,用户可以通过一个页面实现对多个主机、虚拟机及软件的管理。
开放的系统架构也为用户开发自定义插件,支持特殊资源类型提供了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