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高中自然地理复习知识点.docx

(完整版)高中自然地理复习知识点.docx

(完整版)高中自然地理复习知识点.docx
(完整版)高中自然地理复习知识点.docx

1、经线与纬线的差别

经:半圆,不平行,东西向,长度相等

纬:圆,平行,南北向,自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

2、纬度及南北半球、纬度带、热量带

北纬: N 南纬: S

分界、最长的纬度线——赤道,叫做0°纬线。从赤道向北度量的纬度叫北纬;向南的叫南纬。南、北纬各有 90°。北极是北纬 90 °

3、经度及东西经怎么确定、东西半球划分

东经: E 西经: W

0°经线—— ,向东西各划分180 度 ,称为西经.东经180 度与西经180 度重合

东西半球分界线:东经20°与西经160°所组成的经线圈

4、 111KM的问题

经度相差1°,在赤道上距离约为111 1 °经度× 111km×cos α( 当地纬度 )

如北纬 60°,经度差1°距离相差

千米

即某纬度线上,经度相差1°的纬线长(距离)1 °× 111km/°× cos60 °=55.5km

5、什么叫大圆

大圆是指圆面能够过球心的

竖着的和水平的两个圆.

, 所以所有的经线是大圆, 赤道也是大圆, 图上只有有两个大圆,

6、最短飞行方向及距离计算

球面上任意两点的最短距离, 是过这两点的大圆的劣弧 .

① 若两地经度差等于180o,过这两点的大圆便是经线圈, 过两极点为最短航程, 具体又分为三种情况:

a. 同为于北半球 , 最近航程一定是先向北, 过极点后再向南;

b. 同位于南半球 , 最近航程一定是先向南, 过极点后再向北;

c. 两地位于不同半球, 这时需要讨论 , 确定过哪个极点的为劣弧 , 再讨论 .

② 两地经度差不等于180o,则过两点的大圆不是经线圈, 而与经线圈斜交 , 最短航程不过两极点 , 而是过两极地区(或上空)(这句话不明白 , 比如北半球十分接近赤道的一条纬线上的两

点 , 似乎向北拱不了多少 ? ) , 可分为两种情况:

a .甲地位于乙地的东方(是指正东吗 ?), 从甲到乙的最短航程为:同在北半球 , 先向西北再向西 , 最后向西南;同在南半球 , 先向西南 , 再向西 , 最后向西北;位于不同半球时需要讨

论, 方法同上(位于不同半球可能是正东吗?) .

b .甲地位于乙地的西方, 从甲到乙的最短航程为:同在北半球,先向东北再向东, 最后向东南;同在南半球, 先向东南 , 再向东 , 最后向东北;位于不同半球时需要讨论, 方法同上 . 7、地图上的方向(尤其是方向标定、经纬网上定向、北极星定向,特别是东西方向一一劣弧

+自转方向 )

.地球上两点的方利用两条经线间的经度差为判断优弧、劣弧. 经度差小于180 度则为劣弧

位尤其是东西方向, 以劣弧为准 .

南北方向判断不存在这个问题, 谁离北极点近谁为北, 离南极点近为南

1.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沿经线的是南北方向,沿纬线的是东西方向

3.根据地图上图标箭头的指示,一般箭头所示方向为北方

4.在极点上所有方向都一样。若在南极点上,则所有方向都是北方;若在北极点上,则

所有方向都是南方。

5.根据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以及物体的影子也可以判定方向。

6。根据地球运动方向,从北极点上空看,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的。

8、地图上的比例尺(大小、放大或缩小、垂直比例尺与水平比例尺、判断比例尺等高线图上

的坡度、用比例尺换算距离及面积等等)

原图放大了N 倍, 比例尺为 1:( N+1)

放大到 N 倍,比例尺为1:N

以及放大 N倍,比例尺为1:N

在不同的等高线图上如何判断坡度大小?

①比例尺和等高距相同:

在相同的水平距离上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大;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小。

②比例尺相同、等高距不同:

在相同的水平范围内等高距越大,坡度越大;等高距越小,坡度越小。

③在等高线稀疏程度相同,等高距相同:

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比例尺越小,坡度越小。

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即水平比例尺垂直比例尺是指图

上高度比实际高度的缩小程度. 即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高度多少米.垂直比例尺的计算方法与水平比例尺的计算方法相同.在地形刨面图上垂直比例尺一般大于水平比例

尺.

9、地图上常见的图例( 记十个)

10、地球形状及平均半径、表面积等

地球形状: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平均半径: 6371 千米

最大周长:约 4 万千米

表面积: 5.1 亿平方千米

11、海拔、相对高度、等高线、等深线、等高距、示坡线等等

1500 米是海拔, 1000 米是相对高度等高线:地形图上高程相等的相邻各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

等深线:深度相等的各相邻点的连线。在水深分布图上,深度相等点的连线。

等高距: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差(也叫相对高度:判定一定要在同一条等高线上)

示坡线: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用以指示斜坡降低的方向。示坡线通常绘在沿山脊及山谷线的方向上。与等高线相连的一端指向上坡方向,另一端指向下坡方向。

12、五种基本地形(平原、高原、盆地、丘陵、山地)与等高线

丘陵:海拔多在500 米以下 , 坡度和缓平原:海拔200 米以下 , 宽广低平 .

盆地:中间低 , 四周高 .

山地:海拔500 米以上 , 高耸陡峭 .

高原:海拔1000米以上,地表起伏不大, 连绵起伏 .

, 但边缘陡峭.

13、山顶、鞍部、盆地、山脊(谷)、陡崖、关隘、峡谷、火山、地上河、冲积扇与等高线

14、流向、朝向、走向、坡向、风向

15、阴坡与阳坡、陡坡与缓坡、迎风坡与背风坡、凸坡与凹坡

阳坡:面向太阳的山坡;阴坡:背对太阳的山坡。不能靠南北和迎风被风判断。北半球阳光主要从南方照向北方,所以南坡为阳坡,北方为阴坡。南半球相反。阳坡就是太阳照射的一面,通常动植物种类比阴坡要多

缓坡中坡陡坡陡崖悬崖地形坡度< 15°

地形坡度 15°~ 40°地形坡度 40°~ 70°地形坡度 70°~ 90°地形坡度> 90°

看两点间是凸坡还是凹坡 . 若等高线上密下疏 , 则坡度上陡下缓 , 为一个凹坡 , 可以通视 . 若等高线上

疏下密 , 则坡度上陡下缓,为一个凸坡,不能透视 16、判断河流流向的四种方法

1 根据一条等高线的弯曲,判定河流流向

河流在山谷中流动, 河流流经处的地势比两侧低。 只要知道一条等高线的弯曲状况, 就可以确定河流的流向,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反。

高 河流

河流

河流流向

等高线

等高线

等高线

2 根据一组等潜水位线,判定河流流向

潜水位线的数值大小可以反映地势的高低, 即潜水位线的数值大表明地势较高。 潜水位线的弯曲可以反映河流与潜水的互补关系:应用示坡线法和切线法可判定。

55

河流

55 河流

等潜水位线

等潜水位线

54

54 流

53

53

示坡线

河流补给地下水

3

根据湖泊或水库上下游的水位变化曲线,判定河流流向

湖泊或水库对河流径流有调节作用, 使得湖泊或水库下游的河流年经流量比较稳定,

以水位变化曲线的起伏较小。

流量

A

A 流量平稳,位于湖泊

A

的下游, B 位于其上游

B

A

B

湖泊

B

湖泊

河流

月份

河流

4 根据城市的合理规划图判定河流流向

城市合理规划最主要的是处理好工业区与住宅区的区位, 需清洁水源的工厂 (如自来水厂,酒厂,食品厂等)应位于居民区上游地区;产生水污染的工厂(如电镀厂,化工厂)应位于居民区下游地区;高级住宅区往往位于地势较高的上游等。

5根据河床的深浅判定河流流向

在河岸弯曲处,由于受水流的冲刷,凹岸河床较深,而凸岸往往形成河漫滩,即河床较浅;

在河岸平直处,由于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北半球右岸河床较深,左岸则较浅,南半球正好相反。

CD 位于弯曲河岸处,其河床深浅受

水流的冲刷,即 C 岸为凸岸,沉积河

D床浅, D 岸为凹岸,侵蚀河床深。

C D

C

若该河位于北半球,则河流流向是自南

向北,南半球则由北向南

A B A B

AB 位于平直河岸处,其河床深浅受地转

偏向力的作用,即 A 岸沉积, B 岸侵蚀

6根据经纬网或水系形状,判定河流流向

若要根据经纬网或水系形状判定河流流向,那这条河流一定是著名的或有特色的河流。

如我国的长江及其支流,黄河及其支流,珠江及其支流,塔里木河,额尔齐斯河,雅鲁藏布江,

黑龙江,海河,淮河,乌苏里江,怒江,澜沧江等,世界的湄公河,印度河,恒河,底格里斯

河,幼发拉底河,尼罗河,尼日尔河,刚果河,赞比西河,莱茵河,多瑙河,伏尔加河,鄂毕

河,叶尼塞河,勒拿河,密西西比河,圣劳伦斯河,亚马孙河,墨累河等。

这些著名的或有特色的河流要熟悉其绝对位置(经纬位置),把握其干流轮廓及水系形

状,有助于河流的判定,从而得出其流向。如长江流域纬度为 30°上下,轮廓特征可看做是

“ L+W”;黄河轮廓可看做是“ S+几”。总之河流流向的判定要从河流的自然和人文综合模块中,调动已有知识储备去判定。

17、 0 海拔等高线的含义

零海拔:指水准基面,通常理论上采用大地水准面,它是一个延伸到全球的静止海水面,也是一个地球重力等位面

18、等高线六大特点 (同线等高、同图等距、线重必崖、线疏坡缓、相邻等值或差一个等值

距、大就大小就小 )

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各点的海拔均为相同

全图等距——相邻俩等高线之间的高差叫等高距,同一幅画等高距都相等

线重必崖——各条等高线不能相交,如等高线重合,表明地形为陡崖

线密陡坡——同一幅地图,等高线间距稀疏表明山坡缓,等高线密集表明山坡陡

相邻等差——相邻的两条等值线数值相等或差一个等值距

19、大坝选址 (在哪里一一图中能画出,为什么一一三点 ),延伸:搬迁问题、坝高坝长的确定、建大坝的利与弊 )

确定水库库区(库址)与大坝坝址

水库库区:宜选择在河谷、山谷地区或选在口袋型的洼地、小盆地,这些地区库容大,有较

大的集水面积。(如图中的甲处);

水库坝址:宜选择在河谷、山谷地区的最窄处或口袋型的洼地、小盆地的袋口处(如图中的

乙处)。确定坝高时应依据出口处等高线的高程(如图中应为200 米高程)。坝长可依据比

例尺计算得出。

评价优劣考虑的角度:集水面积、坝址条件、淹没耕地面积和城镇规模、移民、库区和坝址

的地质条件(断层、石灰岩等易渗漏)等等

20、港口 (海港、河港 )选址:影响的 5 个因素,比较天津港与上海港相比的劣势

港口码头:选择在等深线密集且避风的港湾,注意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如③处。c航空港: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即地形平坦开阔空旷、坡度适当易排水的地方;地质条件较好;注意盛行风向且保持与城市适当的距离等。

劣势:

一.天津 . 优势 : 背靠北京 , 能弥补北京的经济软肋 . 劣势 : 处在渤海这个喇叭口里 , 不利于中

转运输的需要 .( 进出这个喇叭口很浪费时间 ).

二. 上海 . 优势 : 本身经济的超强 , 加上扼守长江内河运输的入海通要冲地位无可替代 . 劣势 : 缺乏优良的深水港 , 在对吨位要求不高的旧上海无足轻重 , 但现在越来越不能满足航运需要.

21、疗养地选址及原因

疗养院:城郊山地向阳坡,坡度较缓有林木覆盖,空气清新的地方

原因:阳光充足、通风条件好、温度湿度适宜

22、宿营地选址及原因

宿营地选址:不能在河谷低地,以防泥石流;不能在陡崖下面,以防滑坡;不能在山顶,以

防大风刮走。一般在山脊地势较缓的地方。

23、飞机场选址及原因

普通要求:①地势比较平缓,不致土石方量过大;

②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适宜于进行工程建设;

③场地开阔,能够布置飞机场各项设施, 并留有一定的发展余地;

④不占大量农田、少迁村舍,使农田水利方面招致的困难减至最少;

⑤交通方便,最好和铁路车站相距不过远;

⑥电源、水源方便等。

特殊性要求:

①跑道方位应尽可能符合或接近经常风和大风方向,以满足风力负荷要求;

②净空良好,飞机场附近的地形、地物能够满足或基本满足飞机场净空要求,特别

是跑道两端的要求;

③飞机起落航线避免经过禁区或居民稠密区上空;

④场址和邻近的飞机场在起落航线和空域方面没有冲突,或不发生严重矛盾;

⑤场址与所服务的城市或地区间的地面距离恰当,目前认为以地面交通时间不超过

30 分钟比较适宜,如过近会使飞机噪声和飞机场净空限制影响城市生活和建设,但过远会使旅客来往不便;

⑥场址应和石油化工企业、发电厂、铁路枢纽、广播电台、电视台或其他大型工矿

及超高压架空线路保持一定距离,以免相互干扰。

24、居民区选址及原因

居民区最好建在依山傍水、地势开阔平坦的向阳地带,并且要交通便利,远离污染。

25、公路选线及原因

交通路线的选址:

1.坡度平缓、少占农田、距离较短、尽量避开陡崖

——坡度和缓,路面平坦,道路质量好,行车安全

2.沿等高线修建——建设周期短、工程量小、投资少、成本低

3.翻山时应选择缓坡,并通过鞍部

26、引水线选线及原因

1.由高处往低处引水——河水可顺地势自流

2.饮水线路尽可能段——尽量避免通过山脊障碍

27、缆车选线及原因

28、高铁选线及原因

29、修梯田的位置及修梯田的意义(3 点 )

修筑梯田有利方面:1)可以防止山坡地开垦后容易发生的水土流水; 2 )充分利用坡地土

地资源 , 提高农业生产率; 3 )能方便地进行灌溉和耕作管理.

不利的方面有: 1 )陡坡开垦梯田成本较高; 2 )修筑过程容易发生水土流水; 3 )暴雨情况下, 田埂容易发生崩塌, 产生次生灾害影响坡下居民生产生活安全.

坡度不能大于25 度 , 国家有规定坡度大于25 度的禁止开垦, 在大部分地区最好小于15 度的山坡地进行等高开垦修筑梯田, 注意灌溉与光照条件, 最关键的是土层较后的山坡地才适

合修筑梯田

30、风火台的选址及原因

31、近海、平原、丘陵、山区各发展什么农业为主?

山地:梯田、经济林木

高原:畜牧养殖

丘陵:种植业

盆地:畜牧、种植

32、河流袭夺问题(谁袭夺谁,怎么判断)

定义 1:分水岭两侧的河流,侵蚀作用较强一侧的河流先切穿分水岭,抢夺了另一侧侵

蚀作用相对较弱河流的现象。

定义 2:一条河流溯源侵蚀导致分水岭外移,从而占据相邻河流流域的过程。

33、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四步曲,关键能判断剖面线

1.确定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通常水平比例尺与原图比例尺一致(也可放大为

原来的 2 倍、3 倍),而垂直比例尺一般比水平比例尺扩大5~ 20 倍,常见的是扩大10 倍。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画出剖面方向线AB ,按 AB 的长度绘一条水平线作为剖面基线(若剖

面图与地形图的水平比例尺相同,则图1、图 2 两图中的 AB 线长度相等),并确定基线所

代表的高程。基线高程一般略低于图上最低高程。

3.作基线的平行线。平行线的间隔按垂直比例尺和等高距计算。如图 2:等高距为10 米,垂直比例尺为 1︰ 5000,则平行线间隔为 2 毫米,并在平行线一边注明其所代表的高程,如 200米

4.在地形图上沿剖面线 AB 量出 A — 1、1— 2, , 各段距离,并把他们标注在剖面基线AB 上,得 1、 2 各点。通过这些点作基线的垂线,垂线的端点按各点的高程决定。如 6 点的高程是200 米,则剖面图上过 6 点的垂线端点在代表200 米的平行线上。将各垂线的端点用平滑的

曲线连接起来,即成剖面图。

判断:

一观大势:粗略地观察剖面线所经过的大的地形部位(如山峰、鞍部、悬崖)穿过的最高和

最低等高线等,看剖面图是否与等高线图吻合。,

二找关键:注意找剖面线与等高线交点中的一些关键点...,如起点、中点、终点等,这

些点在等高线图上的高度与剖面图上的高度是否一致。

三细分析:注意观察剖面线与最高或最低等高线相交的两点之间的区域高度,仔细分析....其在剖面图上是否得到正确反映。剖面线与最高等高线相交的点的区域高度应该

小于最高等高线的高度与等高距之和,而与最低等高线相交的点的区域高度应该大于最低等高线的高度与等高距之差。

34、陡崖相对高度计算,图中最大最小相对高度计算,等高线图中每条等高线的值如何确定(如名校导航p13 页福建卷图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