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趣味小故事
宫保鸡丁
晚清有一历史人物叫丁葆桢,因生前被封“太子 少保”,所以被尊称为丁宫保。话说,当年丁葆桢由山 东调任四川巡抚,时值都江堰水患。新官上任三把火 ,遂前往视察。某次视察耽误了午饭时间,遂在道上 一家小餐馆进餐,不巧那天餐馆很多菜已卖完,无菜 可炒。众人饥肠辘辘,等不急去别的餐馆,就用鸡肉 等几种原料,快炒之。丁葆桢吃着觉得味道鲜美,很 是满意,于是“宫保鸡丁”流传开来。
苏菜又称淮扬菜,中国四大菜系之一,主要包括 金陵(南京)、苏锡(苏州、常州、无锡)、淮扬( 淮安、扬州)、徐海(徐州、连云港)四种风味。
1.金陵菜 金陵菜即南京菜,于先秦起源,自
隋唐已负盛名,至明清成流派,主要分布在 南京和镇江。
2.苏锡菜 苏锡菜主要分布在苏州、无锡、常
州一带。苏锡菜的虾蟹莼鲈和糕团船点味冠 全省,其茶食小吃,在所有苏系菜中独树一 帜。
在饮食方式上,中国人也有自己的特点,这就是聚食制。从许多地下文化遗存的发掘现场中可见, 古代炊间和聚食的地方是统一的,在火上做炊,就食者围火聚食。这种聚食古俗,至后世。聚食制的长 期流传,也是中华重视血缘亲属关系和家族家庭观念在饮食方式上的重要反映。
在食具方面,中国人的饮食习俗的一大特点是使用筷子。筷子,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古代叫箸。 在殷商时代,中国人已经使用筷子进食。筷子一般以竹制成,一双在手运用自如,即简单经济,又很方 便。东方各国使用筷子的根源多出自中国。中国人的祖先发明筷子,确实是对人类文明的又一大贡献。
四大菜系的诞生 春秋战国时期,各个民族的互相融合,在饮食文化上逐渐形成了南北两大 风味。在北方,古齐鲁饮食文化历史悠久,烹饪技术比较发达,形成了中国最 早的地方风味菜——鲁菜的雏形。 在南方,由于楚人统一了东南半壁江山,占有的“鱼米之乡”。“春有刀 鲚,夏有鲥,秋有肥鸭,冬有蔬”。一年四季,水产畜禽菜蔬逐一上市,为烹 饪技术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物质条件。更因为融汇了南方很多民族的民风、民俗 和饮食习惯,逐渐形成了苏菜的雏形。 在西边,秦国占领了古代的巴国、蜀国,接着派李冰将水患之乡——成都 改造成“天府之国”。加之有大批汉中移民的到来,结合当地的气候、风俗以 及古代巴国、蜀国的传统饮食,产生了影响巨大的川菜前身。 秦国的统一大业进行到后期,秦末发兵桂林、南海和象三郡,建立南越国。 水陆交通四通八达的优势,建立了岭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里的饮食 比较发达,结合当地的饮食资源,使“飞、潜、动、植”皆为佳肴,形兼收并 蓄的饮食风尚,产生了粤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