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索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4.74 MB
- 文档页数:65
锚杆(锚索)支护设计技术参数一、锚索设计承载力钢绞线直径为φ15.24mm 时230kN ,钢绞线直径为φ17.8mm 时320kN ,钢绞线直径为φ21.6mm 时454kN 。
二、锚索设计破断力钢绞线直径为φ15.24mm 时260kN ,钢绞线直径为φ17.8mm 时355kN ,钢绞线直径为φ21.6mm 时504kN 。
三、锚杆(锚索)支护参数校核1、顶锚杆通过悬吊作用,帮锚杆通过加固帮体作用,达到支护效果的条件,应满足:L ≥L 1+L 2+L 3式中L ——锚杆总长度,m ;L 1——锚杆外露长度(包括钢带、托板、螺母厚度),m ;L 2——有效长度(顶锚杆取围岩松动圈冒落高度b ,帮锚杆取帮破碎深度c ),m;L 3——锚入岩(煤)层内深度,m 。
其中围岩松动圈冒落高度b=顶f H B ⎪⎭⎫ ⎝⎛-+︒245tan 2ω式中B 、H ——巷道掘进荒宽、荒高; 顶f ——顶板岩石普氏系数;ω——两帮围岩的似内摩擦角,ω=()顶f arctan 。
⎪⎭⎫ ⎝⎛-︒=245tan ωH c 2、校核顶锚杆间、排距:应满足γ2kL G a <式中a ——锚杆间、排距,m ;G ——锚杆设计锚固力,kN/根; k ——安全系数,一般取2;(松散系数) L 2——有效长度(顶锚杆取b );γ——岩体容重3、加强锚索长度校核,应满足d c b a L L L L L +++= 式中L ——锚索总长度,m ;aL ——锚索深入到较稳定岩层的锚固长度,m ;caa f f d K L 41⨯≥其中:K ——安全系数;1d ——锚索直径; af ——锚索抗拉强度,N/㎜2;c f ——锚索与锚固剂的粘合强度,N/㎜2;(10)?b L ——需要悬吊的不稳定岩层厚度,m ;c L ——托板及锚具的厚度,m ; dL ——外露张拉长度,m ;4、悬吊理论校核锚索排距:L ≤nF 2/[BH γ-(2F 1sin θ)/L 1] 式中 L---锚索排距,m ;B---巷道最大冒落宽度, m ;H---巷道最大帽落高度, m ;(最大取锚杆长度) γ---岩体容重,kN/m 3(包括顶煤+直接顶) L 1---锚杆排距, m,F 1---锚杆锚固力, kN;70F 2---锚索极限承载力, kN; θ---角锚杆与巷道顶板的夹角,75°; n---锚索排数,取1。
锚杆(索)设计根据现场地质条件和地形特征,斜坡体由于受到先期构造作用和后期风化作用强烈影响,出露基岩破碎,裂隙发育,且距交通要道较近的特点,拟采用锚杆(索)对局部卸荷裂隙发育、稳定性较差的危岩体进行锚固,以达到加固坡面,抑制风化剥落、崩塌的发生。
通过现场调查及三维激光扫描数据分析,半壁山危岩体主要失稳模式为倾倒式和滑移式。
1.倾覆推力计算:推力计算:式中:k-后缘裂隙深度(m)。
取11.1m;hv-后缘裂隙充水高度(m).取3.7m;H-后缘裂隙上端到未贯通段下端的垂直距离(m). 取15m;a-危岩带重心到倾覆点的水平距离(m),取3.4m;b-后缘裂隙未贯通段下端到倾覆点之间的水平距离(m),取6.8m;h0-危岩带重心到倾覆点的垂直距离(m),取7.2m;fk-危岩带抗拉强度标准值(kPa),根据岩石抗拉强度标准值乘以0.4折减系数确定暴雨工况下190kPa;θ-危岩带与基座接触面倾角(°),外倾时取正,内倾时取负值;β-后缘裂隙倾角(°);K-安全系数取1.5;2.锚杆计算(1)锚杆轴向拉力设计值计算公式:,式中Nak -锚杆轴向拉力标准值(kN);Na -锚杆轴向拉力设计值(kN);Htk -锚杆所受水平拉力标准值(kN);α-锚杆倾角(°),设计取值为15°;γa-荷载分项系数,可取1.30;(2) 锚杆钢筋截面图面积计算公式:锚杆截面积:As-锚杆钢筋或预应力钢绞线截面面积(m2);ξ2-锚杆抗拉工作条件系数,永久性锚杆取0.69,临时性锚杆取0.92;γ0-边坡工程重要系数,取1.0;fy-钢筋或预应力钢绞线的抗拉强度标准值(kN),取300N/ mm;(3) 锚杆锚固体与地层的锚固长度计算公式:(4) 锚杆钢筋与锚固砂浆间的锚固长度计算公式:锚固段长度按上述两个公式计算,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式中:la-锚杆锚固段长度(m);frb-锚固段注浆体与地层间的粘结强度标准值(kPa);fb-锚固段注浆体与筋体间的粘结强度标准值(kPa);D-锚杆锚固段的钻孔直径(m);d-锚杆钢筋直径(m);γ0-边坡工程重要系数,取1.0;ξ1-锚固体与地层粘结工作条件系数,对永久性锚杆取1.00,对临时性锚杆取1.33;ξ3-钢筋与砂浆粘结强度工作条件系数,对永久性取0.60,对临时性取0.72;通过计算,得出:;或:;锚杆设计长度均为4m,采用Φ32螺纹钢筋作为锚筋,钻孔直径为110mm,全孔段M30水泥砂浆固结,共计132根;锚索设计长度为12m,采用4根φ15.20-1860钢绞线,钻孔直径110mm,M30水泥砂浆固结,锚固段长度不小于4m,共计30根。
矿用锚索设计计算书(神木市鑫阳机电有限公司)矿用锚索是应用于煤矿井巷围岩加固的装置,主要由张拉端、自由段和锚固段构成,是能够传递张拉力的结构整体。
目前,在全国各大煤矿广泛应用的矿用锚索是由单根钢绞线和与之相匹配的单孔锚具及各种附件组成的单束锚索。
本文将通过对常用不同规格的矿用锚索进行力学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矿用锚索的施工工艺。
1、规格型号:锚索支护的显著特点是:锚索长度较长,能够锚入到深部较稳定的岩层中;并且锚索可施加预应力,承载力大。
而单束锚索釆用树脂锚固剂卷锚固又因其施工简便、可快速承载,成为煤矿巷道支护的主要形式。
本矿用锚索设计计算书的型号分别为:SKP15-1/1860;SKP18-1/1860;SKP19-1/1860;SKP22-1/1860O;结构型式有普通型和笼型两种;钢绞线直径分别为①15.20mm、17.80mm、18.90mm、21.6mm、21.80mm五种;钢绞线的抗拉强度分别为1860MPa。
2、力学性能设计计算:2.1锚索最大力(1)概念:锚索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L X n X Sn(2)计算公式:R m=-钢绞线抗拉强度,单位为兆帕(Mpa);RUL一锚具效率系数(取0.95);n—钢绞线根数;单束锚索n=lSn一单根钢绞线参考截面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参见GB/T5224及其修改单);(3)锚索设计计算最大拉力实例:SKP15-1/1860(Dn15.20mm)=0.95X1X140X1860=247380NRu15SKP18-1/1860(Dn17.80mm)RU18=0.95X1X191X1860=337497N SKP19-1/1860(Dn18.90mm)R UU19=0.95X1X220X1860=388740N SKP22-1/1860(Dn21.6mm)Ru22=0.95X1X285X1860=503595N SKP22-1/1860(Dn21.8mm)RU22=0.95X1X313X1860=553071N2.2锚索设计计算承载力:(1)概念:在服务期间锚索容许承受的轴向拉力。
锚索支护设计一、锚索设计锚固力钢绞线直径为φ15.24mm时锚固力不小于200kN 。
二、锚索支护参数校核1、锚索通过悬吊作用,达到支护效果的条件,应满足:L ≥L 1+L 2+L 3 式中:L ——锚索总长度,m ;L 1——锚索外露长度(包括钢带、托板、锁具厚度),m ; L 2——有效长度(锚索取围岩松动圈冒落高度b ),m; L 3——锚入岩(煤)层内深度,m 。
其中 L 1=0.20mL 2=b(锚索取围岩松动圈冒落高度)b=顶f H B ⎪⎭⎫ ⎝⎛-+︒245tan 2ω式中B ——巷道掘宽(切眼掘宽4.6m ) H ——巷道掘高 (3.6m)顶f ——顶板岩石普氏系数;(取2.5)`ω——两帮围岩的似内摩擦角,ω=()顶f arctan 。
带入公式算的b=1.18m L 2=1.18mL 3=锚固剂体积/锚索眼面积与锚索横截面之差(锚固剂型号;CK2335,使用数量:4根,锚索直径:15.24mm ,锚索眼直径:28mm )带入公式得L 3=2.6mL 1+L 2+L 3=0.20m+1.18m+2.6m=3.98m2、锚索长度校核,应满足d c b a L L L L L +++= 式中L ——锚索总长度,m ;a L ——锚索深入到较稳定岩层的锚固长度,m ; c aa f f d K L 41⨯≥其中:K ——安全系数;(取2)1d ——锚索直径;(15.24mm )a f ——锚索抗拉强度,N/㎜2;(1426.05) c f ——锚索与锚固剂的粘合强度,N/㎜2;(10)带入公式得La ≥1.1mb L ——需要悬吊的不稳定岩层厚度,m ;(2.2m ,经实际打眼,我矿顶板2m 以上为砂岩)c L ——托板及锚具的厚度,m ;d L ——外露张拉长度,m ;(L C+ L d=0.20m)带入公式d c b a L L L L L +++=≥1.1m+2.2m+0.20m ≥3.50m 以上得出:我矿锚索长度为4.2m 满足设计要求。
锚杆(索)设计根据现场地质条件和地形特征,斜坡体由于受到先期构造作用和后期风化作用强烈影响,出露基岩破碎,裂隙发育,且距交通要道较近的特点,拟采用锚杆(索)对局部卸荷裂隙发育、稳定性较差的危岩体进行锚固,以达到加固坡面,抑制风化剥落、崩塌的发生。
通过现场调查及三维激光扫描数据分析,半壁山危岩体主要失稳模式为倾倒式和滑移式。
1.倾覆推力计算:推力计算:式中:k-后缘裂隙深度(m)。
取11.1m;hv-后缘裂隙充水高度(m).取3.7m;H-后缘裂隙上端到未贯通段下端的垂直距离(m). 取15m;a-危岩带重心到倾覆点的水平距离(m),取3.4m;b-后缘裂隙未贯通段下端到倾覆点之间的水平距离(m),取6.8m;h0-危岩带重心到倾覆点的垂直距离(m),取7.2m;fk-危岩带抗拉强度标准值(kPa),根据岩石抗拉强度标准值乘以0.4折减系数确定暴雨工况下190kPa;θ-危岩带与基座接触面倾角(°),外倾时取正,内倾时取负值;β-后缘裂隙倾角(°);K-安全系数取1.5;2.锚杆计算(1)锚杆轴向拉力设计值计算公式:,式中Nak -锚杆轴向拉力标准值(kN);Na -锚杆轴向拉力设计值(kN);Htk -锚杆所受水平拉力标准值(kN);α-锚杆倾角(°),设计取值为15°;γa-荷载分项系数,可取1.30;(2) 锚杆钢筋截面图面积计算公式:锚杆截面积:As-锚杆钢筋或预应力钢绞线截面面积(m2);ξ2-锚杆抗拉工作条件系数,永久性锚杆取0.69,临时性锚杆取0.92;γ0-边坡工程重要系数,取1.0;fy-钢筋或预应力钢绞线的抗拉强度标准值(kN),取300N/ mm;(3) 锚杆锚固体与地层的锚固长度计算公式:(4) 锚杆钢筋与锚固砂浆间的锚固长度计算公式:锚固段长度按上述两个公式计算,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式中:la-锚杆锚固段长度(m);frb-锚固段注浆体与地层间的粘结强度标准值(kPa);fb-锚固段注浆体与筋体间的粘结强度标准值(kPa);D-锚杆锚固段的钻孔直径(m);d-锚杆钢筋直径(m);γ0 -边坡工程重要系数,取1.0;ξ1-锚固体与地层粘结工作条件系数,对永久性锚杆取1.00,对临时性锚杆取1.33;ξ3-钢筋与砂浆粘结强度工作条件系数,对永久性取0.60,对临时性取0.72;通过计算,得出:;或:;锚杆设计长度均为4m,采用Φ32螺纹钢筋作为锚筋,钻孔直径为110mm,全孔段M30水泥砂浆固结,共计132根;锚索设计长度为12m,采用4根φ15.20-1860钢绞线,钻孔直径110mm,M30水泥砂浆固结,锚固段长度不小于4m,共计30根。
锚索的设计值、锁定值与张拉值关系在锚索工程中,有些技术人员或现场管理人员对锚索不同类型的预应力数值存在一定的模糊。
基于此,应朋友们的要求,笔者在此对锚索工程中的设计值、锁定值和张拉值的定义、形成和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说明,供大家在工程实践中应用参考。
1、锚索设计值:指依据一定的工程斜坡安全系数计算分析后,要求在锚索预应力作用下所产生的拉力,确保工程斜坡的工后安全系数满足相关规范或设计要求而规定数值。
即要求在工程斜坡安全使用的年限范围内,在考虑岩土层、锚索徐变和蠕变等作用下,在锚索设计拉力作用下,应能确保工程斜坡保持不低于规范安全系数要求。
2、锚索锁定值:指锚索在施工张拉的过程中,千斤顶卸荷后造成组成锚索的钢绞线回缩,带动锚具夹片使钢绞线锁定于锚头锚具后剩余的锚索预应力数值大小。
由于锚索在张拉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产生这种锚索预应力降低,因此,锚索的张拉值永远大于锚索的锁定值。
这种由于锚索张拉系统造成的预应力损失,笔者多年施工现场的试验发现可达15~30%,甚至更高。
而如果在锁定过程中出现过大的锚索的锁定偏离设计拉力值,甚至在叠加地层的徐变或蠕变后导致这种情况更加恶化,造成工程斜坡的稳定性不能满足规范或设计要求时,可在初次张拉后的15~30天后进行锚索的补偿张拉,对锚索预应力进行予以补偿。
但需要说明的是,锚索的补偿张拉不宜大于2次,否则极易造成锚头锚具夹片的滑丝,造成锚索预应力在后期应用中出现过快损失。
也就是说一旦超过2次的补偿张拉,就宜更换新的锚具夹片替换受损的原夹片。
3、锚索张拉值:指锚索张拉过程中,千斤顶卸荷前锚索所达到的最大预应施加值。
锚索的张拉值确定与所加固的工程斜坡稳定度、岩土体性质、张拉过程中的预应力损失等密切相关,需要综合考虑后予以确定。
依据工程斜坡中不同的加固防护需求,锚索的张拉值又分为超张拉和欠张拉两种形式。
(1)对于边坡工程,为有效控制坡体开挖后的卸荷松弛,减小坡体物理力学强度的衰减而尽量使其保持在峰值强度,以及减小岩土体高应力作用下发生徐变、蠕变导致锚索预应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小,故工程中多采用超张拉工艺,即锚索在预应力施加时采用超过设计值一定比例进行张拉。
锚杆(锚索)支护设计技术参数一、锚索设计承载力钢绞线直径为φ15.24mm时230kN ,钢绞线直径为φ17.8mm时320kN ,钢绞线直径为φ21.6mm 时454kN 。
二、锚索设计破断力钢绞线直径为φ15.24mm时260kN ,钢绞线直径为φ17.8mm时355kN ,钢绞线直径为φ21.6mm 时504kN 。
三、锚杆(锚索)支护参数校核1、顶锚杆通过悬吊作用,帮锚杆通过加固帮体作用,达到支护效果的条件,应满足:L ≥L 1+L 2+L 3式中L ——锚杆总长度,m ;L 1——锚杆外露长度(包括钢带、托板、螺母厚度),m ;L 2——有效长度(顶锚杆取围岩松动圈冒落高度b ,帮锚杆取帮破碎深度c ),m;L 3——锚入岩(煤)层内深度,m 。
其中围岩松动圈冒落高度b=顶f H B ⎪⎭⎫ ⎝⎛-+︒245tan 2ω式中B 、H ——巷道掘进荒宽、荒高; 顶f ——顶板岩石普氏系数;ω——两帮围岩的似内摩擦角,ω=()顶f arctan 。
⎪⎭⎫ ⎝⎛-︒=245tan ωH c 2、校核顶锚杆间、排距:应满足γ2kL G a <式中a ——锚杆间、排距,m ;G ——锚杆设计锚固力,kN/根; k ——安全系数,一般取2;(松散系数)L 2——有效长度(顶锚杆取b );γ——岩体容重3、加强锚索长度校核,应满足d c b a L L L L L +++= 式中L ——锚索总长度,m ;aL ——锚索深入到较稳定岩层的锚固长度,m ;caa f f d K L 41⨯≥其中:K ——安全系数;1d ——锚索直径; af ——锚索抗拉强度,N/㎜2;c f ——锚索与锚固剂的粘合强度,N/㎜2;(10)?b L ——需要悬吊的不稳定岩层厚度,m ;c L ——托板及锚具的厚度,m ; dL ——外露张拉长度,m ;4、悬吊理论校核锚索排距:L ≤nF 2/[BH γ-(2F 1sin θ)/L 1] 式中 L---锚索排距,m ;B---巷道最大冒落宽度, m ;H---巷道最大帽落高度, m ;(最大取锚杆长度) γ---岩体容重,kN/m 3(包括顶煤+直接顶)L 1---锚杆排距, m,F 1---锚杆锚固力, kN;70F 2---锚索极限承载力, kN;θ---角锚杆与巷道顶板的夹角,75°; n---锚索排数,取1。
锚索框架梁施工方案一、编制说明1、工程概况本段高边坡位于沙湾隧道左线出口端,自然斜坡坡度约38度至46度,收沟谷切割较强烈,地形起伏变化较大,属于碎石土质边坡。
该段高边坡接左线沙湾隧道出口边仰坡,挖方边坡最大高度47m,采用锚索框架梁防护。
边坡平台及及堑顶均设截水沟。
锚索长度30m,自由段长20m,锚固段长10m,(顶部9m范围锚索采用18m,自由段8m,锚固段10m)锚索孔径Φ130mm,设计锚固力800KN,采用C25混凝土现浇。
2、编制原则(1)响应和遵守合同文件中的安全、质量、工期、环保、文明施工等的规定及公路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条件、合同协议条款及补充协议内容。
(2)突出重点和关键工序,合理安排各工序间的衔接。
(3)质量创优、安全无事故,确保质量第一,保证施工人员人身健康安全。
(4)坚持专业化作业与综合管理相结合。
充分发挥专业人员和专用设备的优势,综合管理,合理调配,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科学的安排各项施工程序,运用网络施工管理技术,组织连续、均衡、紧凑有序地施工。
(5)提高专业化施工水平,建设砼搅拌站,确保工程质量。
(6)加强过程监控,实现快速施工。
(7)文明施工,重视环境保护,珍惜土地,合理利用,严格执行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3、规范、标准交通部:《JTG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交通部:《公路路基施工设计规范》(JTG F10-2006)交通部:《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G B02-2013)国标:《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国标:《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岩土锚杆(索)技术规范》(CECS22:2005)二、地形、地貌1地质条件地层为第四系中更新冰水堆积碎石土,地表植被较为丰富,多为荒地,灌木丛生,该碎石层较为密实,开挖后稳定性较好。
第四系中更新统冰水堆积层(Q2fgl)碎石层:呈中密~密实状,弱胶结。
锚杆(锚索)支护设计参数验算指导意见矿属各采掘区队:为规范我矿锚杆(锚索)支护设计参数验算,特制定本意见,要求各队对照执行。
一、采用锚杆支护基本体系,辅助锚索加强支护的工作面执行以下参数验算标准。
用锚杆将软弱的直接顶板吊挂于坚固老顶上或采用锚杆将巷道开挖而引起松动的岩块连接在松动区外的完整坚固岩体上,使松动岩块不致冒落。
1.锚杆长度:L≥KH+L1+L2式中:L为锚杆长度,m;H为软弱岩层厚度或冒落拱高度,m;K为安全系数,一般取K=2;L1为锚杆锚入稳定岩层的深度,一般取0.4m;L2为锚杆外露长度[钢筋网厚度+钢带厚度+托板厚度+螺母厚度+(0.01-0.05m)],m。
冒落拱高度按下式计算H=fB2/式中:B为巷道开挖宽度,m;f为岩石坚固性系数,二煤顶、底板岩石普氏系数f=3~5,取4。
2.锚杆的间排距计算锚杆间排距按以下公式计算:γaQ/KH式中:a为锚杆的间距,m;Q为锚杆的设计锚固力,取50KN;γ为被悬吊岩石的重力密度,二煤顶板重力密度为26.6KN/m3;K为安全系数,取K=2;H 为冒落拱高度,m。
a>锚杆间排距即符合要求。
3.锚杆材质目前,我矿使用锚杆直径φ22mm、材质BHRB500左旋锚杆,屈服强度500MPa,抗拉强度670MPa,拉断载荷254.7KN 。
锚杆钢材抗拉强度如表1。
表1 锚杆钢材的抗拉强度4.钻孔与锚固参数)/(222d D l d l r r a -= 式中:r d 为锚固剂直径,mm ;D 为钻孔直径,mm ;d 为锚杆直径,mm ;r l 为锚固剂长度,m ,不同钻孔直径与锚杆直径的锚固参数如表2。
表2 不同钻孔直径与锚杆直径的锚固参数5.锚杆预紧力参数预紧力设计原则是控制围岩不出现明显的离、滑动与拉应力区,合理的预紧力值能够实现对离层与滑动的有效控制,选择锚杆预紧力为杆体屈服载荷的30%-60%,具体见附件《锚杆锚固力和预紧力矩计算》。
二、采用全锚索支护基本体系,辅助长锚索加强支护的工作面执行以下参数验算标准。
锚索施工组织设计一、引言锚索施工是一种常用的结构加固和支护方法,广泛应用于桥梁、隧道、高楼等工程中。
良好的施工组织设计对于锚索施工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围绕锚索施工组织设计展开阐述,包括施工组织设计的目的、作用、步骤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二、施工组织设计目的施工组织设计旨在合理安排施工过程,确保施工进度、质量和安全等方面的要求得到满足。
具体目的如下:1.确定施工人员的职责和责任,明确各个岗位的工作内容和要求。
2.合理规划施工流程,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得到控制。
3.制定安全措施和紧急预案,保障施工期间的安全。
施工组织设计在锚索施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优化施工流程:通过合理规划施工流程,减少工期,提高施工效率。
2.确定施工顺序:明确各个施工环节的先后次序,有效避免施工冲突和交叉。
3.分配资源: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保证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4.协调各方合作:明确各参与方的责任和协作关系,确保施工过程的协调与合作。
5.提高施工质量:通过合理的施工组织,可以控制工艺和质量要求,提高工程质量。
进行锚索施工组织设计时,一般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确定施工目标:明确施工的目标和要求,包括工期、质量和安全等方面。
2.分析施工环境:对施工现场的地质、气候等环境进行详细分析和评估,为后续施工组织提供基础数据。
3.制定施工方案:根据施工目标和环境分析结果,制定出合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方法、施工顺序和资源分配等内容。
4.安全考虑:针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相应的安全预案和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5.人员配备:根据施工任务和施工方案,合理安排人员的工作岗位和职责,保障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6.进度控制:制定施工进度计划,并监控施工进展,及时调整工序和资源,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
7.质量控制:制定相应的施工质量控制计划,确保施工过程中各项质量标准得到满足。
8.风险管理:分析施工过程中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防范和应对各种风险。
锚索拉拔力设计值与标准值锚索拉拔力是指锚索在受到拉拔作用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力量。
在工程设计中,锚索拉拔力设计值是指根据工程要求和安全系数确定的锚索所能承受的最大拉拔力。
而锚索拉拔力标准值则是根据相关标准规定的锚索所能承受的最大拉拔力。
锚索是一种用于固定、牢固连接建筑物或结构物的材料。
在土木工程中,锚索常常被用于固定桥梁、挡土墙、高楼大厦等建筑物,以增强其稳定性和抗震性能。
由于锚索承受的力量较大,因此在设计时需要合理确定锚索拉拔力设计值和标准值,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可靠性。
锚索拉拔力设计值的确定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土壤条件、结构物的重量、风荷载、地震力等。
根据工程要求和安全系数,可以确定锚索的设计拉拔力值。
在确定设计值时,需要充分考虑各种荷载的作用,并在设计过程中进行合理的计算和分析。
与设计值相对应的是锚索拉拔力标准值。
锚索拉拔力标准值是根据相关标准规定的锚索所能承受的最大拉拔力。
这些标准通常由国家或行业制定,并根据实际情况和经验进行修订和更新。
锚索拉拔力标准值的确定是为了保证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防止因锚索拉拔力超过标准值而导致工程事故发生。
在实际工程中,锚索拉拔力设计值和标准值往往是不同的。
设计值通常是根据具体工程要求和安全系数进行计算得出的,而标准值则是根据相关标准规定的一般性数值。
设计值往往比标准值要更加保守,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可靠性。
为了确保锚索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工程设计人员需要对锚索进行合理的选型和设计。
首先需要对工程要求进行充分了解,包括结构物的类型、重量、荷载等信息。
然后需要根据土壤条件、环境要求等因素进行合理的计算和分析,确定锚索的设计拉拔力值。
最后需要与相关标准进行对比,确保设计值不超过标准值。
除了设计值和标准值外,还需要对锚索进行合理的施工和监测。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操作,并采取相应的施工措施。
在施工完成后,还需要对锚索进行定期监测和检测,确保其安全可靠性。
总之,锚索拉拔力设计值与标准值是确保工程安全可靠性的重要参数。
锚索拉拔力设计值与标准值锚索拉拔力设计值与标准值摘要锚索是一种用于固定和支撑的构筑物,常用于建筑工程和土木工程中。
锚索的拉拔力是设计和施工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参数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锚索拉拔力的相关概念、设计方法、设计值的计算和标准要求,以及常见的测量方法和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和对策。
1.引言锚索是一种用于固定和支撑的构筑物,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和土木工程中,如大型建筑物的基础、桥梁和道路的支撑等。
锚索的拉拔力是指锚索受到的拉力,是衡量锚索固定和支撑能力的重要参数。
正确的设计和控制锚索的拉拔力可以保证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锚索拉拔力的设计方法锚索拉拔力的设计方法一般可以分为静力法和动力法两种。
静力法根据工程的要求和锚索的材料、几何形状等参数,通过受力平衡和变形分析来确定锚索的设计值。
动力法则根据锚索在使用过程中的振动和冲击力,通过动力特性分析来确定锚索的设计值。
2.1 静力法静力法通过受力平衡和变形分析来确定锚索的设计值。
首先需要确定锚索受到的荷载,包括垂直方向的重力荷载、水平方向的风荷载、地震荷载等。
然后根据锚索的材料特性和几何形状,计算锚索的抗拉强度和变形能力。
最后,根据设计要求和安全系数,确定锚索的设计值。
2.2 动力法动力法根据锚索在使用过程中的振动和冲击力,通过动力特性分析来确定锚索的设计值。
首先需要确定锚索受到的动力荷载,包括振动荷载、风载荷载、地震荷载等。
然后根据锚索的阻尼特性和振动特性,进行动力分析和计算。
最后,根据设计要求和安全系数,确定锚索的设计值。
3.锚索拉拔力设计值的计算锚索拉拔力的设计值计算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锚索的材料特性、几何形状、静力特性、动力特性等。
具体计算方法可以根据静力法和动力法来确定。
3.1 静力法计算静力法计算锚索拉拔力的设计值需要考虑锚索的材料特性和几何形状,计算锚索的抗拉强度和变形能力。
根据工程要求和安全系数,确定锚索的设计值。
3.2 动力法计算动力法计算锚索拉拔力的设计值需要考虑锚索的动力特性,包括阻尼特性和振动特性。
锚杆、锚索支护参数设计1、锚杆长度锚杆的长度L 由锚杆外露长度L 1、锚杆有效长度L 2及锚杆锚固段长度L 3三部分组成,锚杆外露长度(L 1)与锚杆锚固段长度(L 3)易于确定,关键是锚杆有效长度(L 2)的确定。
L 2可按下述方法确定:(1)L 1=垫板厚度+螺母厚度+(0.02~0.03)m ,一般取0.15m ;(2)当巷道围岩存在松动破碎带时,L 2应大于围岩松动破碎带h ,h 可由声测法或采用抛物形压力拱理论估算(f ≥3);H =fB 2 式中 B ——巷道开挖宽度,m ;f ——岩石坚固性系数,取3。
H =f B 29.0324.5=⨯=故此确定L 2的长度≥0.9m ;L 2应选择为不小于0.9m ;(3)L 3长度确定: m 635.06.020-3023l d -D d L 222r 222r 3=⨯==式中L 3 ——锚固长度,m ;d r ——锚固剂直径,23mm ;D ——钻孔直径,30mm ;d ——锚杆杆体直径,20mm ;L r ——锚固剂长度,0.6m 。
L 3长度为0.635m ;(4)锚杆长度L 确定:L=L 1+L 2+L 3=0.15+0.9+0.635=1.685m 。
为了确保顶板安全选用锚杆长度为2.2m 。
2、锚杆杆体直径锚杆杆体直径根据杆体承载力和锚固力等强度原则确定,则σtσt 52.35d Q=式中 d ——锚杆杆体直径,mm ;Q ——锚固力,由拉拔实验确定,kN;σt ——杆体材料抗拉强度,MPa.72.133355052.35σt 52.35d ===Q故此选择锚杆直径为d=20mm 。
3.锚杆间、排距锚杆间距(S c )和排距(S 1)根据每根锚杆悬吊的岩石重量确定,通过锚杆按等距排列,及a=S C =S 1,则γL2a K Q=式中a ——锚杆间距,m ;K ——锚杆安全系数,一般取K=1.5~2;Γ——岩体容重,kN/m ³m 07.19.024250γL2a =⨯⨯==K Q 故此锚杆间排距确定为800×1000mm 。
目录一、编制依据 (2)二、工程概况 (2)1、预应力锚索分布情况 (2)2、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 (2)三、施工部署 (3)1、施工管理机构图 (3)2、施工部署 (3)3、人员、机械配置情况 (4)4、风、水、电布置 (5)5、施工进度计划 (5)四、预应力锚索施工 (5)1、总体方案 (5)2、预应力锚索施工方案 (7)五、质量保证措施 (14)1、质量保证措施 (14)2、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5)六、安全保证措施 (18)1、机械设备安全措施 (18)2、施工安全预防措施 (18)3、高边坡施工安全应急措施 (19)七、环境保护措施 (19)附图 (20)1、施工部署预应力锚索工程施工是一项地质条件变化复杂、工作量大、工序复杂、施工技术难度较大的特殊施工作业。
其主要施工内容有:坡面修刷、地质调查与处理、锚索孔定位及钻孔(含不良地质段固结灌浆处理)、锚索加工编制、清孔下锚、锚固段注浆(含二次劈裂注浆)、锚索格梁及锚斜托浇筑、锚索张拉、补充注浆及封锚等工作;该区域主要由开关站场地一期开挖支护施工分队负责施工。
2、主要劳动力及机械设备投入情况1)、主要劳动力投入情况预应力锚索施工配备的主要劳动力投入情况如下所示2)、主要机械设备预应力锚索施工进场的主要机械设备投入情况如下所示二、预应力锚索施工1 总体方案预应力锚索施工与高边坡施工同步进行,严格遵循“随开挖、随支护”的原则,上层边坡支护施工完成,及时进行预应力锚索施工,完成边坡防护,减少边坡暴露时间。
1)、做好预应力锚索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机具配备质量和数量,人员配置数量和结构等必须与预应力锚索施工相适应,满足施工需要;完成原材料进场及试验检测;完成施工技术方案、开工报告等技术资料的编写、上报和审批,技术交底资料的下发学习。
2)、锚索施工按从上到下(可根据现场情况适当调整)分序加密的原则进行施工,尽量避免锚孔间串浆,影响施工效果。
杜绝上下操作产生安全问题,同时减少各锚孔施工之间的相互干扰,在成孔后及时进行锚孔固结灌浆,以保证成孔和锚索施工整体质量,然后及时进行后续各工序的施工。
拉力型预应力锚索设计与使用一、概述拉力型预应力锚索也被称为“Φ+锚”型预应力锚索,是一种较为常用的预应力锚具,其设计理论较为成熟,适用于大跨度桥梁、高层建筑等大型工程中。
拉力型预应力锚索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锚固力可调节等特点,能够有效地抵抗结构的荷载,并能在结构的使用寿命内保证锚固力的稳定性,为结构的安全和可靠性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二、设计原理拉力型预应力锚索的设计原理基于预应力理论,其设计基本步骤如下:1.确定锚固点及锚固长度;2.选定钢筋材料,确定钢筋的截面面积和长度;3.确定锚固力和锚杆所需长度;4.根据锚固长度确定锚杆和翼板的长度;5.确定锚固件的结构尺寸和截面形状;6.进行锚杆的热处理、钢筋加工、锚固件制造等加工工艺;7.安装锚固件并调节锚固力。
三、设计要点1.确定锚固点及锚固长度时,应充分考虑结构的荷载、变形和温度等因素对锚固力的影响;2.选定钢筋材料时,应选择质量好、强度高、低应变硬化系数的钢筋,以确保锚固力的稳定性和可靠性;3.确定锚固力和锚杆所需长度时,应结合结构在使用寿命内的使用条件和荷载特征等因素进行合理的估算,并进行充分的验证和试验;4.确定锚固件的结构尺寸和截面形状时,应结合结构的形式、荷载和功能等因素进行考虑,设计出合理、稳定的结构。
四、使用注意事项1.拉力型预应力锚索应在符合设计要求的情况下进行安装;2.在安装过程中应注意锚固件的结构尺寸和截面形状是否符合要求,锚杆的精度是否满足要求;3.安装完成后应进行锚固力的调节,确保锚固力的稳定性;4.在结构的使用寿命内,应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以确保结构的安全和可靠性。
五、拉力型预应力锚索是预应力锚具中的一种较为常用的型号,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锚固力可调节等特点,其设计原理成熟,适用于大跨度桥梁、高层建筑等大型工程中。
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设计要点和使用注意事项,保证结构的安全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