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历史七下辽、宋、西夏、金的并立
- 格式:doc
- 大小:142.00 KB
- 文档页数:3
第6课辽、宋、西夏、金的并立
【教学目标】
识记和理解:记住建立辽、宋、夏、金政权的民族首领及建立时间,影响这些并立政权相互关系的重要盟约,理解辽、宋、夏、金之间通过和议维持和平关系的意义。
能力与方法:通过对多民族政权并立下民族关系发展的特征的分析和探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这一时期并立民族政权之间战与和的评价,培养学生对事件的评价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契丹、党项、女真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他们建立的政权和宋政权之间的战争与和议是中华民族内部矛盾冲突的不同表现形式,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民族关系观;通过岳飞抗金史实的学习,增强岳飞等英雄人物爱戴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宋、辽关系;岳飞抗金
难点:辽、宋、西夏、金多个政权并立状况下的民族关系。
【教学步骤】
【教学后记】。
第6课辽、宋、西夏、金的并立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川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第6课《辽、宋、西夏、金的并立》,下面我就本课的教学设想向大家作一介绍。
一.教材地位:本课为第七学习主题《民族关系的发展与经济重心的南移》的第一课。
上一主题虽然有隋唐的统一,但隋唐的统一中仍包含着相当严重的“分立”倾向,所以才有藩镇割据,有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
10至12世纪,我国先后出现了北宋同辽、西夏政权的并立和南宋与金对峙的局面。
本课辽、宋、西夏、金承五代十国而来,这些政权并立时期各民族的交往和发展不仅有利于民族融合,实际上民族关系已处于更大的统一发展的过程中了,为我国以后的元明清三个巨大统一王朝准备了条件。
二.学生情况分析: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半幼稚,半成熟,半成人,半儿童的特点,是儿童期向青年期过渡的阶段。
七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思维简单。
从小学到七年级是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个转折点,新的学习环境,新的学习内容,使他们不仅带着好奇心去观察世界,而且以好奇心去探求知识。
因此,刚进入七年级,他们抱有新的希望;渴求在新的环境中得到新的知识,对各门功课都有一种新奇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习惯需要培养。
三.教学目标:【内容标准】(1)知道北宋的建立。
(2)知道辽、西夏与北宋的对峙局面;了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金灭辽及北宋;知道岳飞抗金的事迹和南宋偏安。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辽、宋、西夏三个并立政权及基本史实,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了解宋辽、宋夏战和关系,理解战和的实质作用,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多民族政权并立下民族关系发展特征的分析和探讨,学习分析事物发展特征的方法;通过对这一时期并立民族政权之间战与和的评价,学习对事件的评价方法。
收集岳飞抗金故事,增强学生对岳飞的了解和认识,进一步学习信息获取与整理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契丹人、党项羌、女真人等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他们建立的政权和宋政权之间的战争与和议是中华民族内部矛盾冲突的不同表现形式,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民族关系观;通过岳飞抗金史实的学习,增强对岳飞等英雄人物爱戴的情感。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下册 7.1《辽、宋、西夏、金的并立》教案
川教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辽、宋、西夏三个并立政权及基本史实;了解宋辽、宋夏战和关系,理解战和的实质作用。
2、过程与方法:收集岳飞抗金故事,增强学生对岳飞的了解和认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边疆各族人民发展也促进了边疆地区的进步。
教学重点:契丹的兴起与北宋的关系岳飞抗金
教学难点:辽、宋、西夏、金多个政权并立状况下的民族关系。
课时安排 2课时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下册 7.2《南方经济的发展》教案川教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以及南移的表现。
2、过程与方法:通过提问、思考、讨论、总结等方法,使学生理解宋代时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两宋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快的主要原因是南方具有相对安定、和平的社会环境。
教学重点: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以及南移的表现
教学难点:南方经济的发展的表现和经济重心的南移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6课辽、宋、西夏、金的并立
一、知识点:
. 各族政权简表
名称(国
号)
都城民族建立者兴亡亡于契丹(辽)上京契丹
耶律阿保
机
916-1125 金北宋
东京(今开
封)
汉赵匡胤960-1127 金西夏
兴庆(今银
川)
党项元昊1038-1227 蒙古
金
中都(今北
京)女真
完颜阿骨
打
1115-1234 蒙古
南宋
临安(今杭
州)
汉赵构1127-1276 元
二、重点:辽、宋、西夏、金、南宋的建立者,建立时间、都城。
澶渊之盟的时间,及其签约国双方。
难点:为什么这个时候的少数民族崛起频频南下对中原民族政权造成威胁?
三、设情激趣:
我们都看过金庸大侠的《射雕英雄传》,小说中波澜壮阔的场景、宏大的战争场面让人神往,这个场景确实在北宋时代存在过,今天我们就回到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四、自学探究:
自学16分钟,完成学案表格。
五、成果展示:
六、拓展延伸:
问题1:为什么这个时候的少数民族频频南下。
问题2:为什么北宋政权对于北方政权的威胁如此应付不力。
七、课后反思:。
第六课辽、宋、西夏、金的并立一、教学内容1、熟记建立辽、宋、夏、金政权名称及建立者;2、了解澶渊之盟;评价岳飞。
3、分析认识辽、宋、夏、金之间关系及影响。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辽、宋、西夏、金之间并立关系的建立2、岳飞抗金难点:辽、宋、西夏、金多个政权并立状况下民族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三、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回忆唐朝与少数民族交往方式(二)、创设情境:唐玄宗后期,政治腐败,爆发了安史之乱,唐朝走向衰落。
907年,唐朝灭亡。
以后的53年里,中原地区相继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简称五代。
五代共有14个皇帝,你想,53年五个朝代,有14个皇帝,这正常吗?这很多皇帝都被手下掌握兵权的大将杀死,这些人当了皇帝后又被他手下的大将杀死,政局十分混乱。
赵匡胤陈桥兵变后建立什么朝代?都城在哪里?是日本东京吗?北宋完成天下的统一了吗?(三)、新授1、分组自学:第一组重点了解宋,第二组重点了解辽,第三组重点了解西夏,第四组重点了解金。
2、说一说:每一组请一个同学代表介绍本组所代表的民族与政权情况,其他各组指出正误。
3、做一做:再请同学上黑板上完成列表:辽、北宋、西夏的并立;南宋、金的对峙。
4、比一比(1)辽、北宋、西夏三个国家并立历史上哪个时期相似?(2)与三国相比较有什么不同?(3)如果把宋比作中国,辽和西夏能不能比作日本或美国?为什么?5、议一议:(1)、他们之间具体战争有哪些呢?是否战争长期持续不断呢?(2)、你如何看待辽与北宋签订的澶渊之盟?如果你在那时,你是主张战还是和?为什么?(3)、你知道岳飞吗?能讲述岳飞抗金故事吗?岳家军为什么能打胜仗?你如何评价岳飞?(四)、课堂小结(五)、学习测评:课后测评题1、2四、课后拓展:制作公元10世纪----12世纪大事年表,反映辽、宋、西夏并立和南宋、金对峙的历史五、板书设计第六课 辽、宋、西夏、金的并立一、辽、北宋、西夏的建立辽:916年,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947年,耶律德光改国名为_______。
第1课辽、宋、西夏、金的并立知识要点1. 各族政权简表名称(国号)都城民族建立者兴亡亡于契丹(辽)上京契丹耶律阿保机916-1125 金北宋东京(今开封)汉赵匡胤960-1127金西夏兴庆(今银川)党项元昊1038-1227 蒙古金中都(今北京)女真完颜阿骨打1115-1234 蒙古南宋临安(今杭州)汉赵构1127-1276 元2. 916年,耶律阿保机成立契丹国。
947年,耶律德光改国号契丹为辽。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驿兵变,成立北宋。
北宋大体终止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
3. 1004年,辽与北宋发生澶州之战,宰相寇准劝说宋真宗亲征。
1005年,宋辽议和,史称澶渊之盟(宋辽结为兄弟之邦,互不用兵,北宋每一年给辽30万“岁币”)。
尔后,两边边境相对稳固,经济文化交往频繁。
4. 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帝,国号大夏,史称西夏。
1044年,北宋与西夏达到和议(元昊取消帝号,同意北宋加封,称夏国主。
北宋每一年给西夏“岁币”),两边在交壤地带设置贸易市场,互通有无,维持了长时期的和平关系。
5. 1115年,完颜阿骨打成立金朝。
1125年,金灭辽。
1127年,金灭北宋,史称“靖康之变”。
同年,赵构重建宋朝,定都临安(今杭州),史称南宋。
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在郾城(今河南境内)取胜金军,收复许多失地。
1141年末,南宋与金订立和约(南宋向金称臣,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为界,南宋每一年给金50万“岁币”),尔后,两边战事大体停歇,北方经济逐渐恢复,南方经济取得进展。
随堂练习1. 默写:各族政权简表名称(国号)都城民族建立者兴亡亡于契丹(辽)北宋西夏金南宋2. 960年,后周大将_______发动“__________”,成立北宋。
北宋大体终止了_____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
______年,北宋与辽议和,史称“__________”。
1038年,_____族首领_____称帝,国号大夏,史称西夏。
______年,北宋与西夏议和。
初中-历史-下册-打印版
★六,辽、宋、西夏、金的并立:复习资料
★1、916年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定都上京;947年耶律德光改国号为辽。
★2、960年赵匡胤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定都东京(今开封),史称北宋。
★3、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帝,定都兴庆(今银川),史称西夏
★4、1005年北宋与辽议和,订立“澶渊之盟”,从此边境稳定,经济文化交流频繁★5、1044年,西夏与北宋达成和议,双方长期和平
★6、1115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金朝,定都会宁。
★7、1127年,金军攻占北宋都城东京,掳走宋微宗、宋钦宗,北宋灭亡
★8、1127年,赵构称帝,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赵构就是宋高宗。
9、1141年,南宋与金订立和约,此后双方战事基本停息。
岳飞是抗金英雄。
初中-历史-下册-打印版。
第1课辽、宋、西夏、金的并立
知识要点
1. 各族政权简表
名称(国
号)
都城民族建立者兴亡亡于契丹(辽)上京契丹
耶律阿保
机
916-1125 金北宋
东京(今开
封)
汉赵匡胤960-1127金西夏
兴庆(今银
川)
党项元昊1038-1227 蒙古
金
中都(今北
京)女真
完颜阿骨
打
1115-1234 蒙古
南宋
临安(今杭
州)
汉赵构1127-1276 元
2. 916年,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
947年,耶律德光改国号契丹为辽。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驿兵变,建立北宋。
北宋基本结束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
3. 1004年,辽与北宋发生澶州之战,宰相寇准劝说宋真宗亲征。
1005年,宋辽议和,史称澶渊之盟(宋辽结为兄弟之邦,互不用兵,北宋每年给辽30万“岁币”)。
此后,双方边境相对稳定,经济文化交往频繁。
4. 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帝,国号大夏,史称西夏。
1044年,北宋与西夏达成和议(元昊取消帝号,接受北宋册封,称夏国主。
北宋每年给西夏“岁币”),双方在交界地带设置贸易市场,互通有无,维持了长时期的和平关系。
5. 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立金朝。
1125年,金灭辽。
1127年,金灭北宋,史称“靖康之变”。
同年,赵构重建宋朝,定都临安(今杭州),史称南宋。
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在郾城(今河南境内)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
1141年底,南宋与金订立和约(南宋向金称臣,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为界,南宋每年
给金50万“岁币”),此后,双方战事基本停息,北方经济逐渐恢复,南方经济得到发展。
随堂练习
1. 默写:各族政权简表
名称(国
都城民族建立者兴亡亡于
号)
契丹(辽)
北宋
西夏
金
南宋
2. 960年,后周大将_______发动“__________”,建立北宋。
北宋基本结束了_____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
______年,北宋与辽议和,史称“__________”。
1038年,_____族首领_____称帝,国号大夏,史称西夏。
______年,北宋与西夏议和。
______年,南宋与金议和。
人们常用“流芳千古”来形容南宋爱国将领______。
3. 评价宋与辽、西夏、金的几个和约。
答:积极:这些和议的达成,使双方边境相对稳定,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促进双方的发展。
消极:宋给辽、西夏、金岁币,加重了宋的负担。
———————————————————————————————————————————
答:积极:
消极:
4. 辽、西夏与北宋的战与和给各方带来怎样的影响?
答:战争不利于人民的生产和生活。
和议使双方相对稳定,促进了各自发展。
———————————————————————————————————————————
答:
5.()北宋的建立者是 A.耶律阿保机 B.赵匡胤 C.完颜阿骨打 D.元昊()澶渊之盟发生在以下哪两个政权之间 A.辽、北宋 B.辽、西夏 C.北宋、西夏 D.南宋、金
()与北宋同时并立的政权中,位于北方和西北的是①大理②蒙古③辽④西夏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南宋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是 A.汴京 B.临安 C.成都 D.中都
()北宋与南宋的关系,类似于 A.后周与北周 B.西晋与东晋 C.东魏与西魏 D.唐朝与后唐
()辽、宋、夏、金时期的政治特点是
A.地方军阀割据
B.南北政权对峙
C.民族政权并立
D.战乱长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