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面最惠国待遇
- 格式:ppt
- 大小:2.58 MB
- 文档页数:25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Mr.董闭关锁国:指闭关自守,不与外界接触的一种国家政策,是典型的地方保护主义。
该政策在朝鲜和日本也实行过,中国的明清时期最为兴盛。
1757年,出于维护集权统治的需要,清政府下令除广州外(又称广州十三行),停止厦门、宁波等港口的对外贸易,即“一口通商”政策,标志着清政府彻底奉行起闭关锁国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沿海地区的治安,延缓了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步伐,但却成为导致近代中国落后于世界的主要原因之一。
驰禁:道光十六年(1836年),在鸦片输入日增,白银大量外流,银价有增无减的情况下,由太常寺少卿许乃济在《鸦片例禁愈严流弊愈大,亟请变通办理折》中首先提出。
他反对禁烟,主张“仍用旧例,准令夷商将鸦片照药材纳税,只准以货易货,不得用银购买”,并要求文武员弁、士子、兵丁等“不得沾染恶习”,而“其民间贩卖吸食者,一概勿论,因而遭到黄爵滋、林则徐等禁烟派的激烈反对和抨击。
弛禁论事实上是纵容烟毒泛滥,任其损害人民身心健康,鼓吹鸦片贸易合法化,对社会造成重大消极影响。
租界:租界是指两个国家议订租地或租界章程后,在其中一国的领土上为拥有行政自治权和治外法权(领事裁判权)的另一国设立的合法的外国人居住地。
在近代中国,则是帝国主义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行获取租借地的简称,多位于港口城市。
1845年11月15日,英国在上海设立了近代史上第一块租界。
租界在名义上其领土仍属出租国,但自身却不具备治外法权的属性,许可外国人进行任意不违反国籍所属国的活动。
租界的存在一直影响着中国的政局,作为主权丧失的象征,中国历届政府都在为收回租界而努力。
从1917年开始,各地的租界被中国政府陆续收回。
直到1999年12月20澳门回归,中国至此彻底摆脱半殖民地的命运,成为真正的主权国家。
《海国图志》:作者魏源,本书以林则徐主持编译的《四洲志》为基础,广泛搜集资料编写而成。
作者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口号。
在中国近代史学上,是第一部较为详细和系统的世界史地著作,不但详细记载外国情况,还首次从理论上肯定了研究世界史地的必要性,给闭塞已久的中国人以全新的近代世界概念,开辟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时代风气。
1.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总署”、“译署”,(1)是清政府在1861年1月20日特设的办理洋务及外交事务的中央机构,(1)其职责由最初的主持外交与通商事务扩大到办工厂、修铁路、开矿山、兴学校、派游学等,举凡与外国有关的外交、财政、军事、教育、矿务、交通等,无不归该衙门管辖,(1)成为清政府的重要决策机构,它的设立是中外反动势力正式勾结的标志,(1)1901年,根据《辛丑条约》的规定,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
(1)2.府院之争:府院之争指民国五至六年(1916年至1917年)总统府与国务院之间的权力斗争,是以黎元洪为首的总统府集团与以段祺瑞为首的国务院集团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实质上反映了美、日两国在争夺中国权益上的矛盾和中国统治集团内部争夺势力的矛盾。
先是在国务院秘书长人选问题上,黎元洪和段祺瑞发生了争执,最后由徐世昌出面了结。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要不要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德国宣战这个问题上,双方斗争更趋激烈。
总理段祺瑞在日本唆使下主张参战,总统黎元洪在英美支持下反对参战。
5月段企图强迫国会通过宣战案未遂,要求解散国会。
黎下令将段免职。
段于6月2日在天津设立各省总参谋处,与黎对抗,致使北洋政府完全瘫痪。
时人称此事件为府院之争。
3.麦克马洪线:英国与西藏叛国分子非法划定的中印边界线,以喜马拉雅山脊分水岭的连接线作为界线。
英国在西姆拉会议期间,勾结西藏分裂主义者于1914年3月在印度德里,背着中国政府代表,用秘密换文的方式,划定一条所谓中印东段边界线。
把中国西藏东南部9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划归英属印度。
中国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未予承认。
该边界线以英方代表麦克马洪的名字命名,故称“麦克马洪线”。
4.租界:帝国主义国家胁迫清政府在中国通商口岸或其他城市划出的作为外侨“居留和经商”的一定地区。
他是帝国主义国家对半殖民地国家进行各种侵略和其他活动的据点。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即在中国一些通商口岸强行划租界,筑路建屋,而后甚至在界内僭取了“管理”权。
中国近代史复习大二上名词一)名词解释1. 穿鼻草约亦作《川鼻草约》。
鸦片战争中清钦差大臣琦善背着清政府擅自与英国代表义律私订的议和草约(未正式签字)。
主要内容为:1)割让香港,赔款六百万元,开放广州为通商口岸,2)英军撤出沙角、大角炮台,归还定海。
琦善蒙哄清政府,诡称赔款为“商欠”,割香港是允许英人在外洋一小岛寄居。
广东巡抚怡良以义律在香港付出的布告为证,向道光帝揭参琦善。
清政府不承认此约,并将琦善逮捕。
2. 闭关政策明清为了维护自身封建统治在对外关系上采取的限制和禁止对外交通和贸易的措施,亦称“海禁”政策。
在清朝这项政策更加严格。
其内容主要有实行一口通商、“公行制度”、防范夷人等。
其实质是封建自然经济的反映。
长期实行闭关政策的确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抑制西方资本主义殖民侵略的作用,但是从长远和全局作用来看,它阻碍了必要的中外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束缚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使中国落后于西方。
3. 马嘎尔尼使团马戛尔尼使团是到达中国的第一个英国外交使团,是中英之间最重要的一次早期交往,是中英关系史上的重大事件。
1792年英国马嘎尔尼使团以为乾隆祝寿为名进行的访华。
这次访华之旅的真实目的是“取得以往各国未能用计谋或是武力获取的商务利益与外交权利”。
9月,乾隆在热河接见了马嘎尔尼,乾隆皇帝以“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回绝了使团通商贸易的要求,马嘎尔尼来华未能取得预期的目的。
4. 片面最惠国待遇它始于1843年的《中英虎门条约》,是资本主义列强掠夺、奴役中国人民的重要手段。
最惠国待遇是指两国之间的交往是互惠的、平等的,但资本主义列强利用强权强加给清政府的不平等条约中规定的片面最惠国特权,中国只能给予列强优惠,而不能获取列强的优惠。
清政府只要给某一国某种特权,就要给所有享有片面最惠国待遇的国家同样的特权,中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争相宰割的对象。
5. 魏源字默深,湖南邵阳人,中国晚清著名思想家,今文学派代表人之一。
[键入文字]
高三历史知识点:《南京条约》
高三历史知识点:《南京条约》
为了帮助考生们了解更多高中知识点,分享了高三历史知识点:《南京条约》,供您参考!
《南京条约》的危害,《南京条约》的影响:
1.关于英国强占香港岛问题,早在乾隆末年英使马戛尔尼来华时即提过此类要求,经过此次战争,达到了侵略目的,可见是蓄谋已久的。
香港岛控制广州的出海口,商业上,占领香港岛就能打击广州贸易;军事上,可以控制广州和中国东南沿海,自此香港岛成为英国侵华的据点。
发动鸦片战争的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曾大言不惭地说:香港是插入中国领土的一个楔子。
2.英国在《南京条约》中勒索的赔款为2100万银元。
一个银元约合中国银子7钱2分。
这些款项相当清政府全年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
清政府为此加强了对人民的压榨,各族人民的负担空前沉重。
3.五口通商的规定,便利了资本主义国家的货物,包括鸦片,大量涌入中国,使中国经济日益半殖民地化。
《虎门条约》里规定,英国人可以在这些租地建屋,长久居住。
五个口岸又成了英国的侵略据点。
4.协定关税的规定,使中国的进口税成为世界上最低的。
自此中国自己不能调整税
1。
屋大维(公元前63~公元14年)古罗马杰出的政治家、古罗马帝国的创始者。
出身于骑士家庭,父亲是元老院的元老。
屋大维是恺撒的甥孙,被恺撒收为养子,使其继承了大部分财产。
恺撒被刺后,继之而起的是执政官安东尼、骑兵长官雷必达和屋大维的三人同盟,史称“后三头”。
三人之间不断明争暗夺,不久雷必达失势,到公元前30年,屋大维打败了安东尼,获得最后的胜利,成为罗马的军事独裁者。
屋大维在国家制度上保存着共和的外衣,没有恢复公开的军事独裁制度。
他把自己称为“第一公民”,意即元首。
元首政治开始于公元前27年。
元老院觉得屋大维有能力镇压奴隶和保卫奴隶主的利益,就赠给他“奥古斯都”的称号,意为神圣、庄严、伟大。
在元首制下,元老院实际上受元首的控制,屋大维本人是元首、统帅、终身执政官、首席元老、大祭司长,独揽军事、司法、行政、宗教等大权,实际上是皇帝。
所以,屋大维创立的元首制实质上是一种隐蔽的君主制,屋大维统治罗马是罗马帝国的开始。
恺撒(约公元前100~前44年)古罗马统帅,政治家。
恺撒出身贵族,少年时期受过良好教育。
公元前78年苏拉死后,他积极参加反苏拉体制的斗争,并逐渐崭露头角。
公元前68~前62年曾任财务官、市政官、大祭司长、大法官等职。
前61年出任西班牙行省总督,征服一些部落,聚敛大量资财。
翌年回罗马,与庞培、克拉苏秘密结盟,史称“前三头同盟”。
前59年,他在庞培、克拉苏和民主派的支持下当选执政官。
翌年任山南高卢(内高卢)总督,在南征北战中,他造就了一支训练有素、能征善战忠诚的军队,并积累巨额财产,为其日后夺权打下了基础。
经连年征战,恺撒获得终身独裁官、执政官、保民官等职,兼领大将军、大祭司长荣衔,并被尊为“祖国之父”,成为无冕之王。
恺撒当政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改善行省管理制度,颁布反对行省官员勒索的法令,扩大授予罗马公民权的范围,实行自治市法,增设高级官职,扩充元老院等。
此外,他改订历法,推行“儒略历”。
作为军事统帅,他善于运用政治手段与军事手段,分化瓦解和各个歼灭敌人;重视骑兵的作用,强调步骑兵协同作战;在兵力部署上建立了预备队,增大了战斗队形的纵深和稳定性。
片面最惠国待遇是什么意思片面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被迫给予另一国在通商、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在当时的最优惠待遇(一般指商务方面,当时的中国则超出此范围);片面最惠国地位是指一国给予另一国不丧失这种最优惠地位的法律保证。
片面最惠国待遇,是在我国近代史中经常出现的词汇,深究其含义,则不得不从最惠国待遇说起。
“最惠国待遇”是国与国之间签订给予的优惠政策,并且此优惠政策不低于现在或者将来给予第三国的优惠待遇。
新航路开辟之后,各列强之间的交涉愈加增多,1641年,荷兰和葡萄牙签订了一份贸易条约,其中即首先出现了“最惠国待遇”这一说法,此后,在欧洲国家之间,最惠国待遇十分普遍。
鸦片战争片面最惠国待遇,严格意义上说是最惠国待遇的一种,不同的是片面最惠国待遇的优惠只是针对缔约国的一方而行的,并不是将缔约双方都赋予这种权利。
片面最惠国待遇的出现,最早要追溯到欧洲列强和土耳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
在我国历史上,英国是最早提出这一要求的国家,鸦片战争爆发后,义律在1840年年末就曾提出获得片面最惠国待遇的要求:“惟从此之后,倘再允外国之人,在此外别港开市贸易,亦当准许英国商船同然赴往”。
然而在《南京条约》之中,由于英国获得了大量的利益,故而也就搁置了对于片面最惠国待遇的要求。
《南京条约》签订现场《南京条约》签订之后,道光皇帝指示负责对英交涉的耆英和伊里布继续就未定事项和英国交涉。
也就是在和英国的继续交涉中,中方首先提出,在《南京条约》中规定的通商港口中,除广州以外的厦门、福州、宁波、上海四港都只是对英国开放,而这四港是否对外国开放,则要与英国商议。
这一议案的提出,无疑是受到了英方的极大欢迎,在随后举行的江南善后谈判中,中英两国围绕最惠国问题的谈判任然未取得突破,作为悬案一直搁置。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期间内,美国也积极游说清政府,谋求获得同英国相同的待遇,这实际上也是对最惠国待遇的索求,美国的这一行动对英国也是一个重要的触动。
近代中国不平等条约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又称《江宁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清朝在与英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战败。
清政府代表在泊于南京下关江面的英军旗舰康华丽号(亦译作皋华丽号)上与英国签署《中英南京条约》。
1.宣布结束战争。
两国关系由战争状态进入和平状态。
2.清朝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史称“五口通商”),准许英国派驻领事,准许英商及其家属自由居住。
3.赔款。
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其中600万银元赔偿被焚鸦片,1200万银元赔偿英国军费,300万银元偿还商人债务。
其款分4年交纳清楚,倘未能按期交足,则酌定每年百元应加利息5银元。
中国向英国共赔偿二千一百万西班牙银元。
4.割地。
割香港岛给英国,英军撤出南京、定海等处江面和岛屿。
5.废除清政府原有的公行自主贸易制度,准许英商与华商自由贸易。
6.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与英国商定;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
7.以口头协议决定中英民间“诉讼之事”,“英商归英国自理”;中国的司法主权开始受到侵害。
8. 中英两国各自释放对方军民。
《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公布(1843年) ——1843年,清朝代表耆英与英国璞鼎查在虎门订立《中英五口通商章程》作为《虎门条约》的一部分。
该章程共15款,主要内容有:(1)承认英国享有领事裁判权,规定:“英人华民交涉词讼,其英人为何种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破坏了中国独立自主的司法主权。
(2)通商口岸准许停泊一般英国“官船”。
(3)议定海关税率相当于值百抽五,中国关税自主权丧失。
中英《虎门条约》其附件《五口通商章程:海关税则》中国丧失了下列重要权利:1.关税自主权。
双方将海关税则以两国协定的方式规定下来,清朝政府也就从此承担了相应的条约义务,从而在实际上丧失了单独改变税率的权力。
2.对英人的司法审判权。
条约规定,遇有交涉词讼,由英领事与中国官员会同查明其事;其英人如何处置,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领事官照办。
考点10 两次鸦片斗争1.(2024·江苏卷·7)《申报》曾报道,"奉天为我圣祖神宗当日发祥之地,今虽势不能敌,岂可轻以尺寸与人”,还有旅顺、威海皆军事要地,因而“中国万不行允倭人割地之请”。
与此报道相关的斗争应是()A. 鸦片斗争B. 其次次鸦片斗争C. 甲午中日斗争D. 八国联军侵华斗争【答案】C【解析】在1894年甲午斗争中,倭人(日本军队)在旅顺制造了大屠杀,在威海卫围攻北洋舰队,因此与此报道有关的斗争是甲午中日斗争,故选择C项;鸦片斗争是英国发动的侵华斗争,解除A项;其次次鸦片斗争是英法联军发动的侵华斗争,解除B项;八国联军侵华没有提出“割地之请”,解除D项。
2.(2024·浙江卷·9)论及晚清时期的不同等条约,有学者留意到:“签署治外法权条款则是出于以下权宜的想法,即这些说不同的语言并有着惊奇习俗的夷人应当获准管理自己——以显示中国的宽宏量,并减轻管辖他们的任务。
”清政府的这种认知反映了()。
A. 极力维护朝贡贸易体制B. 抛弃了闭关锁国的政策C. 努力走出天朝上国的幻梦D. 对司法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仍懵懂无知【答案】D【解析】晚清不同等条约中的治外法权条款严峻破坏力中国的司法主权,但是当时的统治者却认为这一条款是权宜之策,一方面能显示中国的宽宏大量,同时还能减轻官员管辖外国人的负担,一箭双雕,并未意识到这一条款的危害,说明晚清统治者对于列强通过治外法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的行径懵懂无知,D正确;治外法权属于司法领域,与朝贡贸易体制无关,解除A;清政府认为“这些说不同的语言并有着惊奇习俗的夷人应当获准管理自己”,说明其在观念上依旧坚持了闭关锁国,解除B;清政府将签署治外法权作为一种对外国人的赏赐看待,充分体现了天朝上国的观念,解除C。
3.(2024·天津高考·5)清政府官员曾要求外商具结承诺:“懔遵钦定新例,不敢夹带鸦片。
名词解释闭关政策:鸦片战争前清政府限制和禁止对外交通、贸易的政策。
限定广州一口通商,外商来华贸易须通过清政府特许的公行商人,活动限于指定范围,进口货征收高税额,出口货限制品种和数量。
它是落后的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
清朝政府在对外关系中所执行的控制贸易及隔绝与外国交往的政策。
虎门销烟:1838年,清政府内部进行了一场禁烟讨论,就禁烟问题达成共识,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
道光皇帝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
林则徐、邓廷桢、关天培在广东厉行禁烟,1839年6月在虎门销英、美走私鸦片237万余斤。
英国借机发动侵华战争。
领事裁判权:开始于1843年的中央《五口通商章程》,以后根据其他不平等条约,其范围不断扩大。
领事裁判权指凡外国在中国的侨民成为民刑诉讼的被告时,如他本国与中国订有不平等条约,则中国法庭无权裁判,只能由他本国的领事按照他本国的法律裁判。
这一制度严重地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是旧中国半殖民地的重要象征。
它自1843年确立后,经历了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在中国持续了一百多年,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片面最惠国待遇: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在通商、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另一国享受现时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同样的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免等待遇。
最惠国待遇的取得必须有条约和根据。
最惠国待遇一般是相互的,缔约双方在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相互享受最惠国待遇。
但清朝与外国签订的条约,往往只片面规定该缔约外国得享受最惠国待遇,而中国则无对等权利,是片面的。
《南京条约》: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以后清政府与英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共13款。
主要内容为: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口通商,协定关税。
中国自此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海国图志》:是鸦片战争后,魏源在林则徐《四洲志》基础上编成,初为50卷,后增为100卷。
是当时介绍世界地理历史最详实的专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该书不仅对中国的思想界产生了重要启蒙作用;而且对日本的学术和政治也有过重要影响。
专题10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押题专练)-2017年高考二轮复习历史(附解析)1.晚清时期,外国商品在中国经历了一个从严重滞销到逐渐打开市场的转变过程。
促成这一转变的因素有( )①传统的自然经济逐步瓦解②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抵制外国商品倾销③列强攫取更多的经济特权④通商口岸的增加和近代运输业的发展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④2.下表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各类商品出口比重出现的主要变化,表中数据反映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表A. 手工制品出口比重增加B.机器产品出口比重增加C.原料出口比重减少D.中国近代工业日渐萎缩【答案】B【解析】从表格的数据看,手工制品出口比重减少,故A项错误;从表格中数据看,机器产品出口比重增加,故B项正确;从表格数据看,材料出口比重增加,故C 项错误;从1893-1920年,中国近代工业在甲午战争后得到初步发展,又在民国初年迎来短暂春天,近代工业日渐发展,故D项错误。
3.下面是1652-1888年清政府财政税收结构变化示意图。
该图最能说明()A .传统农业的解体B .近代工业的兴起C .国际贸易的发展D .经济结构的优化【答案】C 【解析】田赋在清政府财政税收结构中比例下降,但传统小农经济仍然占主导地位,还未完全解体,故A 项错误;近代工业兴起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而非1652年以后,故B 项错误;清政府在关税税率较低的情况下,关税在财政税收结构中比重增加,反映出国际贸易的发展,故C 项正确;材料反映出晚清经济结构的变动,但未体现出其结构的优化,故D 项错误。
4.下表是1893-1910年中国进口商品分类比重表(单位:%)。
据此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中国沦为西方国家的原料产地 B .消费资料不再成为进口的主体 C .甲午战争后国内工业有所发展 D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刺激进口贸易5.下表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的情况。
宜宾电子居住证网上申请流程与注意事项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宜宾市电子居住证网上申请全攻略及注意事项随着数字化服务的普及,宜宾市也推出了电子居住证的网上申请服务,让市民可以更加便捷地办理这一重要证件。
简述最惠国待遇的含义及其例外情形《简述最惠国待遇的含义及其例外情形》嗨,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聊最惠国待遇这个听起来有点高大上的词儿。
其实呢,最惠国待遇简单来说,就是指一个国家给了另一个国家某种优惠、好处或者特权,那其他和这个国家有相同待遇资格的国家也得享受同样的待遇。
比如说,如果 A 国给 B 国降低了某些商品的进口关税,那和 A 国签了最惠国待遇协议的 C 国也能要求 A 国给自己降低同样商品的进口关税。
是不是有点像一群小伙伴,一个人有了糖果,其他人也得有呀?不过呢,最惠国待遇也不是啥时候都适用,它也有一些例外情形哟。
有一种情况叫边境贸易例外。
比如说,两个相邻的国家在边境地区进行的一些小范围的、特殊的贸易活动,就可能不按照最惠国待遇来。
这就好像是邻居之间的一些小秘密交易,不一定要让其他人都参与。
还有呢,就是关税同盟和自由贸易区例外。
几个国家组成了一个同盟或者自由贸易区,在内部互相给的一些特殊优惠,可不适用最惠国待遇。
这就好比是一个小团体内部的专属福利。
另外,对于一些发展中国家,为了帮助它们发展经济,可能会有一些特殊的、不遵循最惠国待遇的优惠政策。
这就像是大哥哥大姐姐照顾小弟弟小妹妹一样。
怎么样,小伙伴们,这下对最惠国待遇和它的例外情形是不是有了点了解啦?《简述最惠国待遇的含义及其例外情形》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唠唠最惠国待遇是啥,还有它那些特别的例外情况。
先说说最惠国待遇哈,想象一下有三个好朋友,A 对 B 特别好,给了 B 好多好处。
这时候呢,如果 A 和 C 也说好要互相友好,那 A 给 B 的那些好处,C 也得有,这就是最惠国待遇啦。
就是不能厚此薄彼,要一视同仁地给好处。
但是呢,事情总不会那么简单,最惠国待遇也有例外的时候哦。
比如说历史特惠待遇例外。
就好像以前 A 一直对 B 有一些特殊的好,已经成了习惯,这种情况下,就算有最惠国待遇这一说,也可以不改变原来的特殊待遇。
还有国家安全例外。
片面最惠国待遇名词解释片面最惠国待遇(Most-Favored-Nation Treatment,MFN)是国际贸易中的一个原则,指的是一个国家在贸易方面给予其他国家的待遇,若某一国家给予其他国家最惠国待遇,则该国也必须给予其他国家同样的待遇,即任何一国所享受的待遇都应得到同样或类似的待遇。
片面最惠国待遇是贸易的基本原则之一,旨在促进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和公平性。
它的核心思想是在国际贸易中建立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避免歧视性待遇和保护主义政策的存在。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规定,片面最惠国待遇可分为两个层次:普遍最惠国待遇和特殊最惠国待遇。
普遍最惠国待遇指的是将一国给予其他国家的市场准入条件、关税税率等待遇对所有成员国予以同等对待。
即一个国家给予任何一个WTO成员的待遇,必须给予所有其他WTO成员同等的待遇。
这意味着没有歧视性待遇,所有成员国在市场准入和贸易条件上享有平等待遇,有效促进了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和公平性。
特殊最惠国待遇是对一国在特定情况下给予其他国家的特殊优惠。
这种待遇在特定的条件下可以给予一国,而不一定要给予所有其他成员国。
特殊最惠国待遇通常与贸易伙伴之间的双边贸易关系密切相关,双方可以根据相关协议在特定领域进行优惠待遇的协商。
片面最惠国待遇的实施利于国际贸易的平等和公平。
它避免了国家之间相互歧视的情况,使贸易政策更加透明和可预见,降低了贸易壁垒,促进了全球贸易的发展。
同时,片面最惠国待遇也要求各国相互遵守贸易规则,避免过度保护本国经济的行为。
然而,片面最惠国待遇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它限制了国家在贸易方面的灵活性和自主权。
在给予其他国家待遇时,国家的决策权受到了一定的制约。
其次,特殊最惠国待遇可能破坏了全球市场的竞争机制,因为某些国家可能通过双边协议获取特殊待遇,从而影响其他国家的市场准入和竞争能力。
综上所述,片面最惠国待遇是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原则,旨在促进贸易自由化和公平竞争。
它确保了国际贸易的透明和公正,但也存在问题需要注意。
作者: 乔明顺
出版物刊名: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41-49页
主题词: 最惠国待遇;清政府;顾盛;联邦政府;英国;对华贸易;鸦片贸易;《南京条约》;鸦片战争;美中贸易
摘要: 美国从清政府获得片面的最惠国待遇始末乔明顺英国依恃所谓的“船坚炮利”打开了中国的门户,迫使清政府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而美国鉴于英国从中国得到种种特权,便以威协手段从清政府获得片面的最惠国待遇,取得了英国通过战争所攫取的许多权利。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