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禽病的免疫
- 格式:ppt
- 大小:13.72 MB
- 文档页数:107
常见家禽免疫抑制性疾病及其防控作者:谢晓鹏,陈蓉蓉,王小琴,等来源:《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2012年第6期谢晓鹏,陈蓉蓉*,王小琴,游秋花(江西农业大学,江西南昌 330045)在生产实践中,我国养禽业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发生日趋严重。
免疫抑制性疾病常导致家禽免疫系统受损、疫苗免疫失败、多种疾病并发或继发感染,使得家禽大批死亡,给养殖业造成巨大损失。
现就家禽常见的免疫抑制性疾病的病因及其防控作一介绍,希望能给广大养禽业者提供参考。
1 导致家禽免疫抑制的主要因素引起家禽发生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因素包括非传染性因素和传染性因素。
非传染性因素主要有营养缺乏、药物使用不当、霉菌毒素、管理和应激等;传染性因素主要有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感染、马立克氏病(MD)、禽白血病(AL)、鸡传染性贫血(CIA)和呼肠孤病毒(ReoV)感染等疾病。
2 家禽常见的免疫抑制性疾病2.1 传染性法氏囊病(IBD)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幼鸡急性高度接触性暴发性传染病。
以颤抖、腹泻、法氏囊淋巴组织和淋巴细胞坏死、胸肌及腿肌有不同程度的条状或点状出血为特征。
2.1.1 流行病学特点。
IBDV的自然宿主仅为雏鸡和火鸡,各种品种的鸡均有易感性,3~6周的鸡最易感。
此病传播迅速,发病率高,病程短,全年均可发生,无明显季节性。
2.1.2 主要临诊症状。
此病潜伏期为2~3 d,突然发病,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排白色粘稠或水样稀便,发病后1~2 d有鸡陆续死亡,第4 d左右达死亡高峰,耐过鸡引起免疫抑制。
2.1.3 主要病理变化。
特征病变为法氏囊水肿、出血,囊壁增厚,外形变圆,内有炎性分泌物或黄色干酪样物质;肾脏肿大,有尿酸盐沉积;胸肌及腿肌有不同程度的条状或点状出血。
2.2 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RE)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RE)是由反转录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引起的一种肿瘤性传染病,以生长缓慢、消瘦、贫血和内脏器官肿瘤、法氏囊萎缩、胸腺萎缩及腺胃炎为主要特征。
家禽养殖中的常见疾病防治家禽养殖作为农业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农村地区具有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然而,在家禽养殖过程中,养殖户常常会遭遇各种常见疾病的困扰,这些疾病对家禽的生长发育和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保障家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必须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这些常见疾病的发生。
本文将重点介绍家禽养殖中的常见疾病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细菌性疾病1. 沙门氏菌病沙门氏菌病是一种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食物和饮水传播。
发病家禽表现为食欲不振、腹泻、体温上升等。
预防措施包括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卫生、注意饲料和饮水的卫生质量,并加强疫苗接种。
2. 大肠杆菌感染大肠杆菌感染是家禽养殖中常见的疾病。
发病家禽表现为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等症状。
预防措施包括定期消毒饲养环境、合理饲养密度、提高饮水卫生质量以及加强饲料的防潮和质量管理。
二、病毒性疾病1. 禽流感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疾病,可对家禽养殖业造成巨大损失。
发病家禽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粪便异常等。
预防措施包括采取隔离措施、加强环境卫生、定期进行疫苗接种等。
2. 新城疫新城疫是一种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在家禽养殖中广泛传播。
发病家禽表现为呼吸困难、神经异常、腹泻等。
预防措施包括定期消毒饲养环境、隔离患病家禽、严格控制病毒传播途径,同时进行疫苗接种。
三、寄生虫感染1. 蚤虱感染蚤虱是家禽养殖中广泛存在的寄生虫,会导致家禽体力下降、食欲减退等。
预防措施包括定期清洁饲养环境、及时更换和清洗禽舍垫料、使用有效的杀虫剂等。
2. 蛔虫感染家禽可能会感染蛔虫,导致肠道炎症、消化不良等。
预防措施包括养殖环境的清洁卫生、合理的饲养密度、定期进行驱虫等。
四、营养缺乏疾病1. 钙、磷缺乏症钙、磷是家禽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物质,缺乏会导致骨骼畸形、生长迟缓等症状。
预防措施包括合理配制饲料、补充有机矿物质等。
2. 维生素缺乏症维生素缺乏会导致家禽免疫力下降、生长发育不良等。
常用畜禽免疫程序(一)肉鸡免疫程序(包括乌骨鸡、雉、鹌鹑、珍珠鸡)1日龄:孵化出壳24小时内,马立克疫苗1羽份皮下注射。
4日龄:肾传弱毒苗、传支H120,2倍量饮水或点眼。
7日龄:马立克疫苗1羽份皮下注射(AA鸡、爱维茵、红宝等快速型肉鸡可免)。
8日龄:新城疫Ⅱ系2倍或Ⅳ系苗1.5倍量饮水或滴鼻点眼。
10日龄:预防新城疫用Ⅳ系苗,使用方法:滴鼻或滴眼。
新城疫疫区或发病严重鸡场,可将活疫苗与灭活苗同时使用,即用1头份活疫苗滴鼻,同时新城疫油佐剂灭活苗0.2毫升,肌肉注射。
11日龄:IBD中等毒力苗1倍量滴口或1.5倍量饮水。
13日龄:小鸡三联油乳苗(新城疫、法氏囊、传支二价三联苗)每羽皮下注射0.3—0.5毫升。
14日龄:预防传染性支气管炎,用呼吸型、肾型、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油乳剂灭活苗0.3毫升。
使用方法:肌肉注射。
17日龄:预防法氏囊炎,用中毒株法氏囊炎疫苗(法倍灵)。
使用方法:饮水给予。
20—25日龄:禽霍乱油乳苗每羽皮下注射0.5毫升(快速型鸡可免)。
28日龄:预防新城疫Ⅳ系苗,使用方法:饮水给予。
40—45日龄:新、副、支(新城疫、副粘病毒、传支二价)三联油乳苗每羽皮下注射0.5毫升。
(二)蛋鸡免疫程序1日龄:预防马立克氏病,用马立克氏病双价苗。
使用方法:颈部皮下注射0.2毫升。
用单价苗或发病严重鸡场,可用2次免疫方法,即在10日龄重复免疫1次,可明显降低发病率。
7日龄:预防新城疫,用Ⅳ系苗。
使用方法:滴鼻。
1日龄:预防传染性支气管炎,用传染性支气管炎H120。
使用方法:滴口、滴鼻。
14日龄:预防法氏囊炎,用中毒株疫苗(法倍灵)。
使用方法:滴口。
18日龄:预防传染性支气管炎,用呼吸型、肾型、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油乳剂灭活苗0.3毫升。
使用方法:肌肉注射。
22日龄:预防法氏囊炎,用中毒株法氏囊炎疫苗(法倍灵)。
使用方法:饮水给予。
27日龄:预防新城疫、鸡痘,同时用活疫苗与灭活苗。
使用方法:新城疫活苗2头份饮水,新城疫油乳剂苗0.2毫升肌肉注射。
常见几种鸡病的预防与控制技术培训一、引言鸡病是鸡养殖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它会给饲养者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预防和控制鸡病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常见几种鸡病的预防与控制技术,帮助养殖者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鸡病。
二、新城疫1. 疫苗接种新城疫是一种极具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可以通过空气传播。
因此,最好的预防方法是给家禽接种新城疫疫苗。
通常在家禽出生后4-6周开始接种,每年接种2次。
2. 清洁卫生保持清洁卫生对于预防新城疫也非常重要。
家禽舍应该定期清洁和消毒,并且要保持良好通风和排水系统。
3. 隔离感染家禽如果发现有家禽感染了新城疫,应立即隔离并进行治疗。
同时也要注意隔离与未感染的家禽分开,并采取其他必要措施以避免传染。
三、禽流感1. 疫苗接种禽流感是一种高度传染的病毒性疾病,可以通过空气传播。
因此,最好的预防方法是给家禽接种禽流感疫苗。
通常在家禽出生后4-6周开始接种,每年接种2次。
2. 清洁卫生保持清洁卫生对于预防禽流感也非常重要。
家禽舍应该定期清洁和消毒,并且要保持良好通风和排水系统。
3. 隔离感染家禽如果发现有家禽感染了禽流感,应立即隔离并进行治疗。
同时也要注意隔离与未感染的家禽分开,并采取其他必要措施以避免传染。
四、鸡癞蛤蟆病1. 疫苗接种鸡癞蛤蟆病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性疾病,可以通过食物、水和空气传播。
最好的预防方法是给家禽接种鸡癞蛤蟆病疫苗。
通常在家禽数日龄开始接种,每年接种2次。
2. 清洁卫生保持清洁卫生对于预防鸡癞蛤蟆病也非常重要。
家禽舍应该定期清洁和消毒,并且要保持良好通风和排水系统。
3. 饮用干净水鸡癞蛤蟆病可以通过污染的饮用水传播。
因此,给家禽提供干净的饮用水也非常重要。
五、传染性法氏囊炎1. 疫苗接种传染性法氏囊炎是一种细菌性疾病,可以通过空气和食物传播。
最好的预防方法是给家禽接种传染性法氏囊炎疫苗。
通常在家禽数日龄开始接种,每年接种2次。
2. 清洁卫生保持清洁卫生对于预防传染性法氏囊炎也非常重要。
畜禽常用的免疫接种方法及免疫注意事项大家好,我是一名行业专家,今天我要和大家聊聊畜禽常用的免疫接种方法及免疫注意事项。
我们要明白为什么要给畜禽进行免疫接种,那就是为了预防疾病,保障家禽家畜的健康。
接下来,我将从三个方面给大家详细介绍畜禽的免疫接种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免疫接种方法1.1 注射法注射法是畜禽免疫接种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效果明显,适用于大部分病原体。
注射疫苗时,需要先对疫苗进行稀释,然后用注射器将疫苗注入家禽家畜的肌肉或者皮下组织。
注射后,家禽家畜需要观察一段时间,确保疫苗能够有效产生免疫力。
1.2 喷雾法喷雾法是另一种常见的免疫接种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空气传播的病原体进行预防,如流感病毒等。
喷雾疫苗可以直接喷洒在空气中,使家禽家畜在呼吸过程中接触到疫苗。
需要注意的是,喷雾疫苗的质量要求较高,否则可能会影响免疫效果。
1.3 饮水法饮水法是将疫苗加入水中,让家禽家畜自由饮用。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不需要注射或喷雾的疫苗,如口蹄疫病毒等。
饮水疫苗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家禽家畜容易接受,但缺点是疫苗的保存和运输较为困难。
二、免疫注意事项2.1 疫苗选择在给畜禽进行免疫接种时,首先要选择合适的疫苗。
不同的病原体需要使用不同的疫苗,而且同一病原体的疫苗也需要根据家禽家畜的年龄、体重等因素进行选择。
还要关注疫苗的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确保使用的疫苗是新鲜有效的。
2.2 疫苗稀释在使用疫苗时,需要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稀释。
稀释比例过高会导致疫苗失效,稀释比例过低则会影响免疫效果。
一般来说,注射疫苗的稀释比例为1:1000-1:2000,喷雾和饮水疫苗的稀释比例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3 疫苗注射部位不同的免疫接种方法需要选择不同的注射部位。
注射疫苗时,要确保注射部位干净无菌,避免感染。
一般来说,注射疫苗的部位有肌肉、皮下组织和腹腔等。
具体选择哪个部位,需要根据疫苗的种类和使用方法来决定。
家禽免疫方法及注意事项预防免疫是养殖业疫病防治中的重要一环,免疫接种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养殖户的经济利益。
家禽常用的免疫方法及注意事项如下:一、注射法(刺种法)注射法分为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和刺种法,以颈部皮下注射为最好。
肌肉注射分胸肌注射、腿肌注射和翅膀肌肉注射三种方法。
采用注射免疫时应注意以下问题:1.注射免疫前后2-3天用土霉素拌料和多维素饮水;2.产蛋鸡注射免疫最好在下午进行;3.免疫油剂苗时,一要摇匀,二要预温。
颈部皮下注射,要注射在颈后段1/3处皮下。
如注射到颈部的肌肉内,则引起鸡缩颈、精神不振,采食下降,消瘦等;如注射部位靠头部,则引起鸡的肿头。
胸肌注射时,采用7-9号的短针头,将针头与注射部位形成30度角,朝背部方向刺入胸肌,切忌垂直刺入;腿部注射时,采用7-9号针头,刺入外侧浅层肌肉,以免刺伤腿部的血管、神经,本法易引起瘫痪,慎用。
4.发病后进行紧急免疫时,先免疫健康群,再免疫假定健康群,最后免疫发病鸡群。
使用马立克疫苗时,稀释液中不能添加任何物质,以免影响效果。
二、滴入法滴人法可分为滴鼻法、点眼法,适用于弱毒苗。
将稀释后的疫苗,用滴管或专用滴头滴入小鸡鼻孔或眼内,每只鸡滴1-2滴,每滴约30微升。
采用滴入法应注意:1.疫苗的稀释液可用凉白开水、蒸馏水或特定稀释液。
滴入时,把鸡的头颈提起,呈水平位置,用手堵住一侧鼻孔,然后将疫苗液滴到眼和鼻内,稍停片刻,使疫苗液吸人鼻和眼内。
注意:不要使疫苗液外溢,否则,应补滴,疫苗随配随用;2.为减少应激,最好在晚上或光线稍暗的环境下接种。
对反应较重的疫苗如传喉疫苗,使用时可在稀释液中每毫升添加1000-2000单位青、链霉素,缓解副反应。
三、气雾法此方法是将疫苗稀释后,用特制的喷雾器对鸡群进行喷雾,使鸡在呼吸时吸进疫苗,从而达到免疫目的。
采用气雾免疫时应注意:喷雾前将门窗关严,停止使用抽风机,喷雾20-30分钟后,方可开窗;手持喷头口向鸡群均匀喷雾,喷头距鸡群1-1.2米,使鸡舍形成良好的局部雾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