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货商稽核检查表 ( Audit check list ) 有无文件化的最终检验及出货检验程序?是否有检验规范及作业指导书? 有无订定合理之抽样计划.对抽样.检验.判定.记录等作业是否能确实执行? 成品包装能否有效保护产品及由包装之标示能否追溯到各工序与使用之材料批号?(及物料本体D/C的追 溯性) 是否每批出货均有详细报告,报告内容是否具体详实,符合客户规范? 是否建立与客户间处理质量问题的流程?是否有规定处理客诉的时效性(限期回复改善报告等)?
严重度 得分 备注 Remark Score A A A A A B A B 严重度 得分 备注 Remark Score A B B A B B B B B 严重度 得分 备注 Remark Score B B B A B B A 严重度 得分 备注 Remark Score
26 27 28 29 30 合计 五.(校验-品保)Calibration 31 是否制定检验,测量和测试设备控制的程序文件? 32 是否按照合理的周期校验或校准设备? 是否对免校验的装置做明确标记? 33 对测量设备,治具和夹具是否妥善保存? 校验之校验标准品是否有明显标识及管控? 34 当发现测量和测试设备不符合要求时, 是否及时进行设备校验? 35 校验或校准结果的记录是否保持? 36 是否在设备使用前进行校准或校定? 厂内使用之仪器是否在校验期内? 37 仪器校验及维护保养是否有作完整之记录(如保养日,周,月季记录表&校验统计表)? 合计 六.(制程控制-生产部)Process Control 38 作业指导书是否明确定义每个制程/工位的制造方式和安装设置? 39 作业指导书是否详细说明产品制造使用的机器,设备,模具,治具和程序状况? 40 作业指导书是否对使用的材料有详细的说明?(如: 料号,品名,装配治具,检验治具等) 41 作业指导书是否注明安装规格和机器设置参数? (如: 焊接温度,电批扭力,调节/测试规格等) 42 不良品是否有进行标示?是否有放入不良品盒?是否有对不良品统一进行清理?不良品是否有及时进行返 43 修,有无记录? 每天是否有进行首件试作,当首件不合格时是否有进行处理? 44 产线材料,半成品,成品放置区域是否有明确标示? 45 是否有编制模具管理卡? 合计 七. (教育训练-人事)Training 46 是否有教育训练作业程序明确规定新人训练及在职训练之进行方式及考核作业办法? 47 有无建立教育训练之教材讲义系统以适应公司不同工作性质或工作站别之训练需求? 48 品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制程重要工序作业员是否有接受过相应训练并经考核合格?记录是否完整? 49 教育训练考核结果是否作为相应人员合格上岗之依据?有否确实进行?(如颁发合格上岗证) 合计 八.(产品的保存,包装和运输-仓库)Storage,packing and deliv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