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策略详解

  • 格式:ppt
  • 大小:450.50 KB
  • 文档页数:1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enku.baidu.com
3.按照非选择题题型重组整合专题,建立跨章节知识体系 高考非选择题主要有特征描述类、地理事象判断类、原因分析类、比较类、措施 类、辩证评价类、意义类等。同学们在复习备考时,可将这些题型经常涉及的知 识归类、重组、整合。如将区位评价类的相关知识有机整合起来(如表),可构建 “区位知识”体系,有效提高综合思维能力和区位分析、评价能力。
2.按照某一区域的环境问题和发展问题整合专题,建立跨 章节知识体系 人地协调观和区域认知能力是学生必备的地理核心素养, 专题复习中可结合某个区域的环境问题或区域的可持续发 展问题,全方位地掌握区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 以及环境问题的成因和解决措施等。 解答区域环境问题的成因,一般要从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 进行,这就需要学生对该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 条件比较了解。自然地理环境一般要从地理位置(包括经纬 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地形(包括地形类型、地 形起伏状况、主要地形区名称及分布等)、气候(包括气温、 降水以及气温和降水的组合状况等)、水文特征(包括水量、 汛期、结冰期、凌汛、含沙量、水能储藏量等)、
名师谈备考
2018 地理二轮复习备考策略
一、洞悉全国卷地理命题特点 1.选择题的组题形式与设问视角、设问类型 全国卷选择题均以题组的形式呈现,且均为“3组 ×3道题+1组×2道题”的组合,组题形式十分 稳定。全国卷选择题的设问视角也基本稳定:每 个题组多聚焦某个核心考点,题组内不断变换设 问主体、设问落脚点,多为纵深推进设问,或横 向展开设问。依据选择题的设问指向特点,可以 把选择题分为两大类:设问指向明确型和设问指 向模糊型。设问指向明确型多为单一指向,通常 涉及一个考点,需要调动和运用的知识点数量少, 需要集中思维。
自然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气候、地 市场、交通、农业技术、 农业 形、水源、 国家政策、劳动力、工业 区位 土壤 与城市的发展
工业 区位
原料、动力、市场、交通、 地形、水 劳动力、技术、通信、政 源、资源 策、国防、个人偏好
自然因素
交 通 区 位 交通线 港口 航空港 车站 地形、地质、水文、 气候 地形、水文、天气 地形、地质、天气 地形 地形、地质、气候、 河流 地形、气候、河流、 土壤 地形、气候
设问主要涉及时间、地点、特征、区位因素或条 件、变化趋势、影响、目的、原因、措施等的某一 方面。设问指向模糊型通常无明确指向,设问指向 会无形转嫁到四个选项上,通常会涉及多个不同的 考点,需要调动和运用的知识点数量多,不仅需要 集中思维,还需要发散思维。此类设问主要涉及判 断某时段某区域多方面的环境特征表现(或变化)、 某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多方面影响等。 与设问指向明确型试题相比,设问指向模糊型 试题具有考点未知、考点数量多且覆盖面广的特点, 一定程度上会增加解题难度和用时。
2.非选择题的命题思路与设问特点 全国卷非选择题的特点是: 围绕某个区域的图文 材料,基于自然环境整体性或可持续发展思想, 分别就某一个或两个考点进行设问,考查学生获 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础 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 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 题的能力,注重考查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思维能 力。全国卷非选择题命题强调考查完整的思维过 程,各设问的逻辑顺序大致是“现象/特征—原因/ 条件—影响—问题与措施”,整题设问逻辑纵深 关系明显。
社会经济因素
经济状况、资源状况、交通状况、 技术、政治、军事、战略位置 经济腹地、依托城市 交通、与城市距离 交通、人口流动 交通、科技、旅游、政治、军事、 宗教、工农业基础 交通、经济、开发历史、农业基 础 商品生产能力、市场、交通
城市区位
人口分布区 位 商业中心区 位
三、强化知识迁移,提高解题能力 近年来高考地理试题重视对能力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运用 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同学们备考时要强化知识迁移, 提高解题能力。 1.从教材中迁移知识 有时可将教材中案例的分析方法迁移到相似案例的分析中 去。例如学习了德国鲁尔区的综合整治措施可分析其对我 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借鉴意义;将美国田纳西河流域 的开发治理措施迁移到我国长江、黄河等河流的开发治理 中去等。 2.从生活中迁移知识 当我们接受新概念和新知识时,往往会联想到生活中原有 的一些概念和体验。将有用的知识“生活化”,积累生活 中的地理知识是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之一。
水系特征(包括发源地、流向和注入海洋、长 度与流域面积、支流数量及河网形状等)、土 壤(包括土壤类型、土层厚度、肥力高低等)、 植被(包括植被类型、植被覆盖率等)等方面进 行分析。 区域环境问题的防治措施一般包括工程措 施(如护坡工程、水利工程、设置沙障、新能 源开发工程等)、非工程措施(如生物措施、法 律措施、宣传措施、移民措施等)。在具体区 域要做到因地制宜。例如,防治西北地区荒漠 化的根本措施是恢复当地植被,如建设“三北” 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等。
二、注重知识重组,建立跨章节知识体系 高考地理试题重点考查学生对主干知识的掌握程度,且综 合性较强,因此同学们在二轮复习时要树立整体意识,对 主干知识进行专题整合和重组,建立跨章节知识体系,这 样解题才能更全面、更准确、更高效。 1.以某一地理要素为主线整合专题,建立跨章节知识体 系 地理要素分为自然要素、人文要素,自然要素主要包括地 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人文要素主要包括能源、 农业、工业、交通、人口、城市、市场、政策、科技等。 在二轮专题复习时,可以其中某一地理要素为主线,将与 之相关的知识串联起来。近年来高考对“水文”要素关注 度较高,可以水文要素中的河流为主线,建立与河流知识 相关的专题知识网络(如图),主要涉及河流水文特征、河 流水系特征、河流的补给类型、地貌、流域开发与整治、 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小专题进 行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