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策略详解
- 格式:ppt
- 大小:450.50 KB
- 文档页数:15
专题十三题型技法指导题型一选择题解题技法一、选择题的解题步骤及技巧1. 认真审读题意,细读试题的题干和选项全面分析并充分挖掘题干提供的显性条件和隐性条件,找出“关键词”和“限定词”,排除干扰信息,明确要选择的内容、方式、要求。
特别要注意题干中容易使人迷惑而导致出错的关键字眼,如“不正确” “上、下” “高、低”“大、小”等。
题干给出的条件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明示条件:题干给出的明确、具体的条件。
(2) 暗示条件:题干给出的隐藏在材料或图表中的条件,有一定的隐蔽性。
(3) 限制条件(或特定条件) :题干给出的数量词、方位词、特定名词等。
(4) 多重条件:题干要求选项要符合两个或两个以上条件。
(5) 多余条件:题干虚设的个别条件,对解题不起任何作用,反而增加迷惑性。
2. 回忆联想,比较筛选解题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与题干的相关性和吻合度,联想与本题有关的地理名词、概念、原理,通过地理事物的名称、分布、特征、因果联系,找出主导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比较,排除“非正确选项”,最后选出正确答案。
选择题的选项若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则多为错误选项。
(1) 前后矛盾,如“海洋能量密度低、转换率大”。
(2) 误为因果,如“在副热带高气压控制下,地中海沿岸温和多雨”。
(3) 表述绝对化,选项中有“都”“一定”“全部”“必然”“肯定”等表述绝对化的词语,如“热带雨林气候都分布在赤道附近” “日界线就是180°经线”。
(4) 概念不清或表述不完整。
(5) 以偏概全、以点带面,如“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出现在夏、秋季节”。
选择题提供的有些选项反映的内容或知识与题干的要求之间无内在联系,则这些选项可以排除。
所以,解题时需要仔细分析选项与题干的相关性和吻合度,进而选出正确答案。
3. 看清编码,准确选择在填涂答案时,注意上下题及A、B、C、D 的位置不要错位,如果有双选题,注意单选和双选不要混淆,尤其是双选题不要漏选和多选。
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备考策略把准方向,夯实创新2018年高考第二轮复习已经拉开序幕,考生正全力复习,紧张备考。
2018年地理考纲与2017年相比变化不大,总体方向仍坚持“立德树人”的思想,注重学科素养的考查。
在二轮复习中建议:夯实基础,以人地关系为线索,区域特征为切入点,专题形式展开;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明确高考命题要求,关注时事热点事件,把准高考命题趋势。
一、关注热点区域,重视材料选择近两年高考试题一直坚持“走大道、求大气”的命题风格,二轮复习点多面广,建议要有侧重点针对性复习,试题素材选择应甄选名家名作和科技前沿的内容,贴合时代主旋律;高考试题考查主干知识、核心能力,考查教学和复习中具有普遍性的内容,近二年试题选材不回避社会热点和教学重点问题如“一带一路”沿线、精准扶贫、重大工程等沿线区域考查,在复习中要引导考生理解普遍性背后的深厚内涵。
在平时应试训练中,得到高分不容易,要注重材料选择,有的放矢,做到事半功倍,题目的内容、背景要让考生似曾相识,不感到束手无策,甚至感觉似乎不难,但仔细琢磨,又比较有味道,突出考生基本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学科素养培养。
二、重视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科思维高考是选拔性的考试,重视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每位考生的思维和表达形式不同,没有必要划定统一的思维路径和解答方式。
所以,在高考试卷中,有一定比例的开放性试题。
开放性试题包括过程开放、结果开放、条件开放等,答案不唯一,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不仅仅看结果,更看过程,考查考生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希望考生能够寻求解决问题的多元途径。
二轮复习在查漏补缺的同时要重视知识横向联系,适应考试要求,储备应试技巧。
重视对地理事象变化的分析和地理事物基本原理的描述和规律的分析,考查学科思维方法和创新能力。
三、把握二个立意--“文化立意”和“价值观立意”“文化立意”是指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试卷内在主线,通过素材选择、情境设置、设问导向、答案拟定等,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能力考查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试卷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展现出中国人社会责任感。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思路及计划一、二轮复习的主要任务二轮复习是高三复习中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是强化主干内容、把握知识内在联系,通过解题训练提升实战能力的关键时期。
如果说一轮复习重在知识的理解、巩固和记忆和网络的构建,重在知识的全面复习。
那么二轮则是进行针对性专题复习,对各重点、难点、缺漏点进行归纳总结和提炼,进一步夯实双基结构,通过应用实战,强化双基的应用性,切实提升学科能力,形成思想。
研究全国卷的考查特点可以看出,全国卷的“难题”,主要是能力考查题目,而能力考查题目分为两类:一类是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的能力”;另一类是“运用地理规律、原理和知识解释和分析地理现象和问题的能力”。
所以二轮复习的主要任务是:两项能力的提升。
结合我们的学情:只要涉及到应用,即使是基础的知识应用,也是我们学生的“难题”,所以我认为二轮复习要提升难度,要抓实应用,尤其是基础应用,否则很容易造成学生眼高手低以及高原现象,这是我们二轮复习应把握的基调。
二、具体方法1、精研课标和最新的考试大纲、考试说明、题型示例和近三年新课标Ⅰ全国卷高考试题。
准确把握高考的脉搏。
切实增强二轮复习的目的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2、通过专题的复习方式明确知识的内在联系,组网结节,构建知识网络。
抓知识结构,查漏补缺,重内专题复习时坚持三步走:第一步,复习课巩固基本知识-------以专题为单位,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大胆取舍,明确主干知识和基本方法,理清考点、学生的缺漏点以学案的形式直接呈现给学生,学生自我构建。
教师对重要知识点和学生的缺漏点,进行精讲点拨。
最大程度的留时间给学生消化、巩固对重要知识点要求能达到复述的程度,做到“知识点点清”。
时间为1节课。
第二步,归纳基本方法----选好典型例题,先让学生下水做典型例题,然后将典型例题讲深、讲全、讲透,将方法归类到位,构建起学生的思维立交桥,真正让学生融会贯通,理得清,记得住,做得对,做到“方法条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