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第5章复习题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竞争与垄断

垄断

所谓垄断,是指少数企业凭借其控制的巨额资本、足够的生产经营规模和市场份额,通过协定、同盟、联合、参股等方法,操纵与控制一个或几个部门的商品生产和流通,以获取高额利润。垄断是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垄断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物而发展起来的。竞争引起垄断,但垄断的形成并不会完全消除竞争,而只是改变了竞争的具体目的、手段、形式和后果。

卡特尔

这是法语“同盟”或“协定”的音译。是生产同类商品的企业,在划分销售市场、规定商品产量和商品价格方面达成协议而形成的初级垄断组织。

自然垄断

按照垄断主体存在的不同领域,可以把垄断区分为经济垄断与行政垄断。经济垄断是经济行为主体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形成的较强控制力或可以采取的排他性的行为。自然垄断是经济垄断的一种,一般是指城市供水、煤气、电力等产业部门中,由一家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比由两家以上企业共同提供产品、服务成本更低的情形。它决定着某些行业由一家企业垄断经营的合理性,并由政府的市场准入管制加以保障。

完全竞争

又称纯粹竞争,是指一种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

完全竞争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是:

市场上有许多生产者和消费者,接受市场的既定价格;

不存在产品差别;

各种生产资源完全自由流动;

市场信息完全。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价格像一只“看不见的手”指挥着整个社会的生产。通过价格机构的调节,每个厂商都可以把生产规模调整到平均成本的最低点,从而使生产资源得到最有效的配置。

完全垄断

垄断的存在造成竞争不完全。不完全竞争市场,依垄断程度差别,区分为完全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三种基本的类型或理论模型。

完全垄断市场是指某个产业(市场)上,卖方只有一家企业,其产品没有替代品,新企业进入为不可能的市场结构。完全垄断即一家企业对市场的独占,它形成的基本原因是进入障碍。

寡头垄断

寡头垄断是由提供相似或相同产品的少数几家企业组成的市场结构,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是少数几家企业生产完全相同的产品;

二是少数几家企业生产有差别但可以替代的产品。

寡头垄断的形成是竞争的必然结果,也是某些产业部门的技术经济特点使然,是客观的经济现象。

垄断竞争

垄断竞争是一种介于垄断与竞争之间,既具有某些竞争的特点,又具有某些垄断特征的市场结构。

之所以具有竞争特点,是因为企业数量多,而且进入与退出市场容易;

之所以又具有垄断特征,是因为产品差别使企业的产品都在某种程度上与众不同,具有对于差别化产品的排他性权利。

垄断竞争的特征:

一是产业内的企业数量多;

二是存在着产品差别;

三是企业可以不受任何限制进入或退出一个产业。

产品差别

所谓产品差别就是同类产品由买方的偏好而形成的具有不完全替代关系的状态。

造成买者偏爱某一种产品,而冷落另一种同类产品的原因主要有:

产品的物理差异、买方的知识的差异、买方主观差异、服务方面的差异、特殊销售活动、销售比理位置的差异等多种因素。

过度竞争

竞争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即过度竞争,过度竞争是企业数量多、非集中的竞争性产业中常见的现象。

判断一个产业是否呈现过度竞争状态的标准主要是两条:

一是企业过度进入该产业;

二是该产业中过度进入的企业长期不能从该产业中退出,造成该产业生产能力的较多闲置或造成产品的大量积压。

有效竞争

有效竞争就是既有利于维护竞争又有利于发挥规模经济作用的竞争格局。

有效竞争的具体含义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从短期来看,如果现实的市场背离了完全竞争的某个条件,那么最好在其它条件下也有所背离。这样的竞争才是有效的。

(2)从长期来看,存在着潜在竞争和替代品竞争的产业或市场,就是有效竞争的产业或市场。

(3)工业生产经营的多样化也具有竞争的性质。

1、论竞争与资本集中的关系

资本集中是指把若干个已有的规模相对较小的资本合并重组为规模较大的资本。

资本集中是竞争的结果,又因为科技进步和信用制度的完善而不断得到强化。

首先,同一部门中的不同企业的竞争引起生产和资本集中。

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同一部门中的企业必然产生分化:那些技术先进、劳动者素质高、管理上乘的企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强,必然不断壮大生产经营规模,扩大市场价额;而那些生产条件和管理水平较差的企业则会缩小生产经营规模,或者停产直至退出市场。其结果是在客观上造成了生产和资本向优势企业的集中。

其次,不同部门企业间的竞争也在引起和扩大生产和资本的集中。

不同产业企业间的竞争,一是争夺有利的投资领域,表现为企业在不同部门的进入和退出;

二是企业生产经营多角化引起的产业融合及产品替代程度的提高。而这两种竞争通常是结合在一起的。由于现实中的进入和退出都是有障碍的,为了超越进入壁垒,弱化退出壁垒,减少沉没成本,不同部门企业争夺有利投资领域的竞争越来越主要采取组建集团企业、实现跨行业多角化经营的方式来实现,从而导致规模巨大、经营多角化的巨型企业或企业集团的出现,直接推动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

再次,竞争引起的资本集中具有了越来越充分的技术基础。

在大机器生产以前,生产同类或存在替代关系产品企业之间的竞争,虽然十分激烈,但是,与当时的生产技术条件相适应的生产规模和市场容量决定了主要产业部门是以无数的小规模企业组成的,生产和资本的集中缺乏现实的可能性。机器大工业体系确立后,生产率得到了成百上千倍的提高,社会分工也越来越细,为生产、资本向技术先进企业的集中创造了基本条件。以电力的发明和应用的代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和战后的新科技革命,呼唤出一系列需要采取大规模生产方式的新型产业部门,如汽车、钢铁、电子、石油化工、宇航等,规模经济效应是这类产业的生命。

最后,信用和股份公司是竞争引起的生产资本集中得以加速的杠杆。

如果说技术进步及经济技术方面的合理性为竞争引起的资本集中既提供了必要条件,也提出了客观的要求的话,信用制度、股份公司则为生产、资本集中提供了最有效的手段。随着信用制度的发展,股份公司制度逐渐成为现代企业的最重要的资本组织形式。在股份公司制度下,一方面企业可以凭借社会信用关系,通过发行股票办法,把中小资本和其它分散的社会资本集合起来,进行巨额投资活动,组建大型企业,直接加速了资本集中。另一方面,股份公司制度也为大资本兼并中小资本及大资本与大资本、中小资本与中小资本之间的合并提供了最简便的形式,即通过股份参与、控制的办法实现不同企业之间的购并,形成更大的企业。

2、谈谈垄断的各种类型及成因

(1)垄断的类型。

按照垄断主体存在的不同领域,可以把垄断区分为经济垄断与行政垄断。就经济垄断而言,可以区分为自然垄断、技术垄断、市场垄断及由产品差别而形成的垄断。自然垄断一般是指城市供水、煤气、电力等产业部门中,由一家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比由两家以上企业共同提供产品、服务成本更低的情形。技术垄断是指经济主体对技术专利的排他性占有和使用的权利。市场垄断是少数企业或经济组织排他性的控制要素和产品市场。行政垄断是与行政控制相联系的排他性行为。不完全竞争市场,依垄断程度差别,区分为完全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三种基本的类型或理论模型。

(2)垄断的成因。

竞争引起的生产和资本集中为垄断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与必要性,这是各类垄断产生的总的成因。具体分析,各类垄断的成因是:

完全垄断即一家企业对市场的独占,它形成的基本原因是进入障碍。主要是:

第一,关键性资源为一家企业所拥有,或者说,一个企业控制了某种产品生产基本要素的全部供给。

第二,政府给予一个人或一个企业排他性生产某种产品的权利。专利和版权法是法律保下的完全垄断的典型例证。

第三,自然垄断。在某些公共事业中,如果一家企业的生产成本比二家以上的大量生产者的生产成本更低廉,就形成了自然垄断。自然垄断的形成与技术条件、市场规模等因素密切相关,同时也是政府鉴于成本收益分析实施进入管制的结果。随着技术进步、市场规模扩大及政府进入管制放松,一些部门的自然垄断也正在逐步失去合理性。

寡头垄断是由提供相似或相同产品的少数几家企业组成的市场结构,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少数几家企业生产完全相同的产品;二是少数几家企业生产有差别但可以替代的产品。寡头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