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的本名叫什么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3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亦称唐明皇,公元685年出生在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712年至756年在位。
前期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他的开元盛世是唐朝的极盛之世,在位后期宠爱杨贵妃,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侫臣,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
756年李亨即位,尊其为太上皇。
762年病逝。
简述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也称唐明皇,是唐睿宗李旦第三子,公元712年至公元756年在在位。
公元762年,李隆基病逝。
公元710年六月庚子日申时,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
公元712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后赐死太平公主,李隆基遂取得了国家的最高统治权。
在位前期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他的开元盛世是唐朝的极盛之世;在位后期宠爱杨贵妃,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侫臣,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
早期玄宗李隆基垂拱元年乙酉年八月五日戊寅日(685年9月8日)生于东都洛阳,属相鸡,性英明果断,多才多艺,知晓音律,擅长书法,仪表雄伟俊丽。
玄宗712年即位和改元,年号为先天,后改开元,再改天宝,756年退位,在位45年,上元二年四月五日甲寅日(762年5月3日),太上皇玄宗崩殂于京师长安神龙殿,享年78岁,群臣上谥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庙号玄宗,广德元年(763年)三月十八日辛酉日崩于长安太极宫,葬玄宗于泰陵。
李隆基出生的时候正是武则天主政要做女皇的时候,所以他小时候就经历了错综复杂的宫廷变故,这也许促使他形成了意志坚定的性格。
他小时候就很有大志,在宫里自诩为"阿瞒",虽然不被掌权的武氏族人看重,但他一言一行依然很有主见。
在他七岁那年,一次在朝堂举行祭祀仪式,当时的金吾大将军(掌管京城守卫的将军)武懿宗大声训斥侍从护卫,李隆基马上怒目而视,喝道:“这里是我李家的朝堂,干你何事?!竟敢如此训斥我家骑士护卫!”随之扬长而去,武则天知道后,非常惊讶,不仅没有责怪,还“特加宠异之”(《旧唐书.玄宗本纪》)李显的母亲(武则天)死后,中宗懦弱无能,朝政大权慢慢落到了韦皇后和安乐公主之手,原来发动政变恢复唐朝的功臣、宰相张柬之也被他们贬官驱逐,太子李重俊被杀。
唐玄宗主要事迹唐玄宗,即李隆基,唐朝第六位皇帝,是唐朝盛世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在位期间,积极推行政治改革,加强中央集权,推动经济发展,文艺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的缔造者。
以下是唐玄宗主要事迹的介绍。
一、政治改革唐玄宗在位期间,积极推行政治改革,加强中央集权,使得唐朝的政治制度更加完善。
他废除了唐太宗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度,建立了中书省和门下省,进一步加强了皇帝的权力。
同时,他还实行了科举制度,选拔人才,使得政府的官员更加专业化、高素质。
二、经济发展唐玄宗在位期间,积极推动经济发展,通过开发水利、修筑道路、兴修农田等措施,增加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同时,他还鼓励商业贸易,开放了丝绸之路,使得唐朝的商业繁荣起来。
他还推行了均输法,保护了农民的利益,促进了社会的稳定。
三、文艺繁荣唐玄宗在位期间,文艺繁荣。
他本人也是一位文学家,曾经写下了《长恨歌》、《古风》等著名诗篇。
他还招揽了一批文化名流,如杜甫、白居易、王之涣等人,在他的庇护下,他们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使得唐朝的文化达到了一个高峰。
四、外交关系唐玄宗在位期间,积极推动外交关系的发展。
他派遣郑君列到波斯求取佛经,成功地获得了大量的佛经,丰富了唐朝的文化遗产。
他还派遣玄奘到印度取经,为唐朝文化的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同时,他还与吐蕃、突厥、高句丽等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维护了唐朝的边疆安全。
总之,唐玄宗是一位杰出的皇帝,他的政治改革、经济发展、文艺繁荣和外交关系的推动,为唐朝的盛世奠定了基础,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
他的事迹不仅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篇章。
唐玄宗李隆基的简介
唐玄宗李隆基,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之孙,唐睿宗李旦之子,生于685年,卒于762年,是唐朝的第七位皇帝,他在位时间为712年至756年,共在位44年,是唐朝历史上在位时间第四长的皇帝。
一、早年生活
李隆基出生于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其早年经历了复杂的宫廷斗争。
他的母亲在武则天的权力斗争中被秘密杀害,他自己也一度被过继给唐睿宗李旦的兄长李弘。
李隆基在青年时期就展现出出色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
二、政治生涯
710年,李隆基发动政变,推翻了韦后的政权,协助其父李旦登上帝位,自己被封为太子。
不久后,李旦禅让帝位给李隆基,李隆基即位,是为唐玄宗。
三、执政成就
李隆基在位前期,以开明和改革著称,他实行了一系列政治、军事和文化改革,推动唐朝进入了一个新的繁荣时期,这一时期被称为“开元之治”或“开元盛世”。
他推行了“三省六部制”,加强中央集权,整顿吏治,选拔贤能,促进了政治清明和经济繁荣。
在文化方面,李隆基热爱文学和艺术,特别是音乐,他本人也是一位音乐家。
在他的支持下,唐朝的文化和艺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四、后期执政
然而,在执政后期,李隆基沉溺于声色,宠信杨贵妃,朝政逐渐被宦官和亲信所控制,导致政治腐败和贪污盛行。
这一时期,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起义频发。
五、安史之乱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这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安史之乱期间,李隆基被迫逃离长安,其子李亨在灵武即位,是为唐肃宗。
李隆基回到长安后,被封为太上皇。
六、晚年与去世
762年,李隆基去世,享年78岁。
他的去世标志着唐朝开始进入衰退期。
李隆基是谁的儿子李隆基是唐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即位以后,改变了唐朝屡次兵变的现象,开创了一个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了鼎盛时期。
那么李隆基是谁的儿子呢?下面店铺为你解答。
李隆基是唐睿宗李旦的儿子唐玄宗李隆基垂拱元年乙酉年八月五日戊寅日(685年9月8日)生于洛阳,属相鸡,谥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唐明皇”,庙号为“玄宗”。
玄宗712年即位和改元,年号为先天,后改开元,再改天宝,756年退位,在位45年,李隆基性英明果断,多才多艺,知晓音律,擅长书法,仪表雄伟俊丽。
李隆基,是唐睿宗李旦的第三个儿子,母窦德妃。
李旦(公元662~716年),睿宗,又名旭轮。
唐高宗李治第八子,武则天幼子,唐中宗为其兄长。
他一生两度登基,三让天下,在位时间文明元年至载初二年(684年至690年)和景云元年至延和元年(710年至712年),共在位8年。
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李隆基是唐朝的皇帝,开元盛世曾使唐朝空前繁荣;而安史之乱却使唐朝开始衰败。
那么在李隆基可谓传奇的帝王生涯里,他有哪些年号呢?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帝王用来纪念的称号。
一个皇帝可以有多少的年号,并没有规定,一般当帝王遇到大事时都会更改年号。
李隆基一共有三个年号,分别是先天、开元、天宝。
李旦将皇位传给李隆基的时候,将年号改为先天。
在712年至713年的一年多里,李隆基用的都是先天的年号。
在这一年里,还曾发生过太平公主图谋政变的事件,只是太平公主还来不及实行,就被李隆基先下手为强了。
而这次政变也因先天的年号,而命名为先天政变。
在解除了来自太平公主的威胁的一个月后,李隆基就将年号从先天改为了开元。
据说,这是李隆基为了表达自己要再创唐朝辉煌的决心。
从713年的十二月到741年,李隆基以开元为年号的时间,长达二十九年。
在这段时间里,李隆基开创了一个开元盛世,如他所愿般,再创了大唐繁荣的盛景。
742年正月,李隆基改年号为天宝。
据说,李隆基改年号的原因有三:一是有官员上报了一件祥瑞之事;二是李隆基觉得自己功业已成,只待自己享受成果;三是在开元末期,发生了一些晦气的事情。
唐玄宗的本名叫什么唐玄宗,名叫李隆基,是武则天的孙子,唐睿宗的第三个儿子。
那么你知道唐玄宗的本名叫什么吗?下面一起来看看。
唐玄宗的本名唐玄宗是李唐王朝的第七个皇帝,唐玄宗叫什么呢?他本名李隆基,谥号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民间多称之为唐明皇。
李隆基是唐睿宗李旦第三子,因而也称他为李三郎。
唐玄宗李隆基生于685年,27岁登皇帝位,在位44年,是一位饱受争议的帝王。
一方面,唐玄宗从小就是个锋芒毕露的王子,史书中多次记载了小李隆基的聪慧和大气,以至于祖母武则天都非常喜爱和看重他。
成年后,李隆基更是表现出了卓越的才干和心智,与姑姑太平公主一起诛杀韦后,扶持睿宗李旦继承皇位。
后来,李隆基还凭借自身的实力脱颖而出成为太子,继承了皇位。
即位后的李隆基不仅赐死太平公主,坐稳皇位,更在不同的时期恰当的选择了能臣良相辅佐朝政,他加强边防,励精图治,开创了开元盛世。
另一方面,在李唐王朝走向极盛之时,李隆基又骄傲自满,固步自封,沉溺女色,宠爱杨贵妃,估计当时连唐玄宗叫什么自己都不清楚,他的昏庸还体现在重用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史思明等一众奸佞之臣,甚至直接导致了为期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后来的李唐中衰埋下了伏笔。
唐玄宗是一个功过分明的封建君王,就他前半生的雄才大略和历史功绩而言,谥号明皇确实是恰如其分的。
但对于唐玄宗晚年的沉湎酒色,醉心风月,甚至宠信奸佞,荒废国政而言,明皇二字实在是一个讽刺,难怪最终,唐玄宗被迫退位,并被儿子幽禁,郁郁而终。
唐玄宗与杨贵妃的关系杨贵妃是唐玄宗最宠爱的妃子,有句话就叫叫做“后宫三千宠,三千宠爱在一身”说的就是杨贵妃与唐玄宗。
杨贵妃最开始是嫁给唐玄宗的儿子李帽,杨贵妃嫁给李帽五年,其恩爱之极,后来杨贵妃和唐玄宗见面后,唐玄宗就被杨贵妃的美貌所迷住,不顾一切的想办法将杨贵妃纳为了妃子,这个按伦理来说就是乱伦,也因为杨贵妃曾是李帽的妃子,所以也成了唐玄宗一直没有将杨贵妃立为皇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时的唐朝是以丰腴为美,杨贵妃虽然体态丰腴,但是却精通音律和舞蹈,唐玄宗也是个精通音律的人,得到杨贵妃这样一个通晓音乐的美人儿,更加是欢喜不得,再加上杨贵妃还很善于舞蹈,有人曾说杨贵妃在舞蹈的时候,姿态优美,身轻敏捷,翩翩起舞犹如彩蝶纷飞,这些也是唐玄宗为何痴迷杨贵妃的原因吧。
人物简介唐玄宗李隆基(公元 685—762年),又称唐明皇,垂拱元年 8 月5日生于洛阳。
他是唐睿宗李旦的第三子(武则天的孙子),母窦氏。
继睿宗后为唐朝皇帝,公元 712—756 年在位,计 45 年。
李隆基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卓越的政治家、文学家。
李隆基 3 岁封为楚王。
9 岁改封临淄王。
公元 705 年(神龙元年),迁卫尉少卿。
708 年(景龙二年)出任瀛州别驾。
李隆基仪表伟丽,聪明,多才艺,喜书法,知音律,善骑射、好天夕星辰之学,受到祖母武则天的宠爱。
公元710年,李隆基受到韦皇后的诬陷,被罢官,召回京城闲居。
但他有大志,当时韦皇后操纵朝政,王室多事。
李隆基预料韦后迟早要篡位,就私下积聚才勇之士,特别结交万骑中的豪杰猛将,准备密谋匡复社稷。
6 月,韦后与她女儿安乐公主—起毒死了唐中宗。
立温干李重茂(中宗幼子,后宫所生)为帝。
随后,中书令宗楚客与韦后策划,欲遵武后故事,除少帝和李旦(睿宗),革唐之命。
李降基在太平公主(李旦之妹,武则天女儿)支持下,杀韦后、安乐公主和宗楚客等人,迫少帝让位于李旦。
李隆基封为平王,由于他功大,被立为皇太子。
太平公主早在武则天当政时,就常参与谋划,她敏捷多权略,在诛杀武则天的宠臣张易之兄弟和韦后中立过大功。
太平公主在其兄李旦(睿宗)复位后日益专权,又结朋党,宰相七人中五出其门,文武大臣,大半附和她。
她嫉妒李隆基的英武,担心他当了皇帝后定会巩固其政权,于是散布流言蜚语:"太子不是长子,当太子不合适。
"为了进一步向李隆基夺权,她又安置耳目分布在李隆基周围,观察他一有小过失便奏报睿宗,多次阻止睿宗传位给李隆基,但她的一计又一计均未成功。
公元712年(先天元年)8 月李隆基在长安即帝位,改年号为"先天"(改元开元)。
太平公主不甘心他登位,她在中央的权力依然很大。
不久,她指使宫中爪牙毒死他未成,被李隆基察觉。
公元713年(先天二年)7月3日,李隆基获悉太平公主及宰相窦怀贞等将率羽林军于次日发动政变,于是李隆基先发制人。
李隆基(685-762年),即唐玄宗皇帝。
中宗景龙元年(707年)四月,李隆基以临淄王的封爵和卫尉少卿的四品官职,兼任潞州别驾,第一次来到潞州(今长治市)。
景龙三年(709年)十月卸任回长安。
延和元年(712年),即帝位。
在潞州治政近三年。
李在潞州时,多方延揽人才,收取民心,显示了杰出的政治才能,“有德政、善僚属、礼士大夫、爱百姓”。
理政之余,还修造了一所宏丽的府第,后面建有“德风亭”(旧址在今长治市府上街)。
亭西有辇道接“盾花梳洗楼”(旧名游岭,即今牛岭)。
他常和潞州名士、幕僚、契友在这里赏景赋诗、评论国事。
谈到唐太宗的赫赫功绩,他往往仰天长叹,似有无限感慨;谈到当时秉政的中宗、韦后,他不过微微一笑,似乎不屑一顾。
而当大家谈到各自的抱负时,他却静静地听着,不置一辞。
大家问他,他又笑而不答。
酒到酣处,他离席起舞,吟唱起汉高祖的《大风歌》,大家才知道他的志趣不凡。
由于他风雅博学,平易近人,礼贤下士,有识之士都乐于归附。
李隆基选拔人才,能够不拘一格。
如后来封为霍国公的王抟仲,“本高丽人”,父亲犯罪,没有官奴,只因“性识明悟”,他就引为心腹,让毛仲“伏事左右”。
又如后来封为成纪侯的李宜德,为人家奴而“矫捷善骑射”,他就“以钱五万买之”。
同时暗中蓄积武力,伺图展露身手。
景龙三年(709年)十月,李隆基带着精锐将士卸任回长安,就让毛仲、宜德二人“挟弓矢为翼”,后来,李隆基以皇侄身份起事,诛韦后及其党羽,拥立他的父亲睿宗,为他不皇帝打通了道路。
李宜德参加了诛除韦后的行动。
王毛仲则参加了陈镇压太平主谋乱的行动,为李隆基当皇帝扫除了最后一道障碍。
三年后,李隆基即帝位,开创了与“贞观之治”齐名的“开元盛世”。
开元十一年(723年)正月,李以皇帝身份再次来到潞州。
侍驾而来的,还有张嘉贞、张说、张九龄、苗晋卿等名臣。
他初九日进入潞州后,大摆筵席“宴父老”。
并把当年故居改为“飞龙宫”,让张说写了一篇《上党旧宫述圣颂》,树碑勒石;还让张九龄写了一篇《圣应图赞》。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唐朝李隆基为何叫唐明皇而同时又叫唐玄宗?
导语:唐玄宗(李隆基),生于垂拱元年(685年),卒于宝应元年(762年),死后被谥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自唐朝后期起,人多称其为“孝明皇帝”
唐玄宗(李隆基),生于垂拱元年(685年),卒于宝应元年(762年),死后被谥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自唐朝后期起,人多称其为“孝明皇帝”、“明皇”、“唐明皇”等.他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曾孙,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嫡孙,唐睿宗李旦的三儿子.李隆基幼时聪明伶俐,很得祖母武则天的喜爱,一岁半即被封为楚王。
5岁时,武则天废唐睿宗,自立为皇帝,改国号大周.9岁时,母亲窦氏即被武则天秘密处死.神龙元年(705年),张柬之、桓彦范等大臣乘武则天身患重病之时,发动政变,迫使武则天将皇位传于唐中宗.唐中宗即位之后,立韦后为皇后.韦后野心勃勃,她总想和武则天一样,尝尝做皇帝的滋味.而中宗为愚暗之主,政权渐渐掌握在韦后之手.可韦后并没有多少才能,她和女儿安乐公主以及武则天的侄儿武三思等人相互勾结、狼狈为奸,朝政腐败不堪.中宗景龙二年(708年),李隆基出任潞州(今山西长治)别驾,积极网罗人才,为以后发动政变做准备.不久,罢潞州别驾,返回京城,他更是厚结禁军首领,暗地里结交各种有识之士,培养亲信党羽,等待发动政变的时机。
景龙四年(710年),韦后毒死中宗后,立时年16岁的李重茂为帝,自己则临朝称制,掌握实权.李隆基乘此机会,发动政变,处死韦后、安乐公主及其党羽,迫使李重茂退位,拥立父亲李旦复位,李隆基因功封为皇太子.唐睿宗李旦得以复位,妹妹太平公主也出了不少力.由于她善弄权术,议政处事能力甚至超过睿宗,故而逐渐掌握朝政,当时的7位宰相,有4位是其心腹同党.为了更好地巩固自己的权势,太平
生活常识分享。
李隆基诗词作品10篇唐玄宗(本名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出生于洛阳,高宗与武则天之孙,睿宗第三子(故称李三郎),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亦是唐朝极盛时期的皇帝。
下面本店铺就和大家分享李隆基诗词作品,来欣赏一下吧。
过大哥山池题石壁朝代:唐朝|作者:李隆基澄潭皎镜石崔巍,万壑千岩暗绿苔。
林亭自有幽贞趣,况复秋深爽气来。
过大哥宅探得歌字韵朝代:唐朝|作者:李隆基鲁卫情先重,亲贤爱转多。
冕旒丰暇日,乘景暂经过。
戚里申高宴,平台奏雅歌。
复寻为善乐,方验保山河。
答司马承祯上剑镜朝代:唐朝|作者:李隆基宝照含天地,神剑合阴阳。
日月丽光景,星斗裁文章。
写鉴表容质,佩服为身防。
从兹一赏玩,永德保龄长。
饯王晙巡边朝代:唐朝|作者:李隆基振武威荒服,扬文肃远墟。
金坛申将礼,玉节授军符。
免胄三方外,衔刀万里馀。
昔时吴会静,今日虏庭虚。
分阃仍推毂,援桴且训车。
风扬旌旆远,雨洗甲兵初。
坐见台阶谧,行闻袄祲除。
檄来虽插羽,箭去亦飞书。
舟楫功须著,盐梅望匪疏。
不应陈七德,欲使化先敷。
潼关口号朝代:唐朝|作者:李隆基河曲回千里,关门限二京。
所嗟非恃德,设险到天平。
同玉真公主过大哥山池朝代:唐朝|作者:李隆基地有招贤处,人传乐善名。
鹜池临九达,龙岫对层城。
桂月先秋冷,蘋风向晚清。
凤楼遥可见,仿佛玉箫声。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朝代:唐朝|作者:李隆基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
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
股肱良足咏,风化可还淳。
首夏花萼楼观群臣宴宁王山亭回楼下又申之以赏乐赋诗朝代:唐朝|作者:李隆基今年通闰月,入夏展春辉。
楼下风光晚,城隅宴赏归。
九歌扬政要,六舞散朝衣。
天喜时相合,人和事不违。
礼中推意厚,乐处感心微。
别赏阳台乐,前旬暮雨飞。
赐诸州刺史以题座右朝代:唐朝|作者:李隆基眷言思共理,鉴梦想维良。
猗欤此推择,声绩著周行。
唐朝的玄宗皇帝与安史之乱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辉煌而繁盛的朝代之一,而唐玄宗则是这个朝代中最为杰出的皇帝之一。
然而,唐玄宗统治时期却发生了一场被称为“安史之乱”的战乱,给唐朝带来了严重的危机。
本文将讨论唐玄宗皇帝与安史之乱的关系,以及安史之乱对唐朝政权的影响。
唐玄宗皇帝,原名李隆基,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四子。
他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政治改革,使得唐朝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
唐玄宗睿智聪慧,富有政治天赋,精通文学艺术,被尊为“文皇帝”,使得文化在他的统治下达到了巅峰。
然而,唐玄宗皇帝统治朝代的后期,却发生了一场由安禄山和史思明领导的叛乱,被后人称为“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唐朝历史上一次最为严重的战乱,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动荡和政局混乱。
安史之乱的原因有诸多方面。
首先,唐玄宗皇帝在位后期,由于放任纵欲,沉迷于后宫佳丽,导致朝政腐败,国家财政危机。
其次,安禄山和史思明两人都是唐朝重要的将领,他们在唐玄宗皇帝心目中地位重要,被封为重要的陕西节度使。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对权力的渴望越来越强烈,最终背叛了唐朝政权,发动了这场规模庞大的叛乱。
安史之乱爆发后,安禄山和史思明相继攻陷了多个重要的城市,威胁到了唐朝的中央政权。
在叛乱期间,唐玄宗皇帝表现得无能和优柔寡断,无力有效地对抗叛军。
为了保护自己的皇宫,他被迫迁至西安的骊山,这些举动加剧了唐朝政权的动荡。
安史之乱期间,唐朝政权遭受了巨大的破坏和损失。
社会秩序崩溃,百姓生活艰难,流离失所的人们四处逃窜。
乱军肆虐,杀戮无辜,土地被破坏,人口锐减。
唐朝的国力和地位受到了重创,边境防线失守,使得四方亡命之徒纷纷侵扰。
然而,唐朝政权并未因此灭亡。
在安史之乱后期,唐玄宗皇帝通过慎重的军事和政治手段,加强了对叛军的抵抗,协调了朝野力量,最终成功地平定了这场叛乱。
他恢复了国家的稳定,修复了被叛军摧毁的城市和设施。
然而,安史之乱对唐朝政权造成了长期的影响。
这场叛乱导致唐朝国力减弱,防线消耗,损害了政权的威信和民众的信任。
唐玄宗李隆基的生平简介李隆基,唐睿宗李旦的第三个儿子,唐朝的第八位皇帝,也是唐朝在位时间最久的皇帝。
李隆基庙号“玄宗”,谥号“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所以又被称为唐明皇。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唐玄宗李隆基的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李隆基生平简介唐玄宗李隆基是唐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发动政变,诛杀韦后,助其父登上帝位,使朝政大权重回李家人的手中。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去看一下唐玄宗李隆基的简介。
李隆基生于685年,卒于762年,共在位四十四年,其父是唐睿宗李旦,其母被武则天秘密杀害。
李隆基虽然是李旦之子,但是却被其祖母要求,过继给了李旦之兄李弘。
其父李旦被迫让位给其母武则天,后来武则天让位给了李旦之兄李显,李显昏庸无能,朝政被韦后所把持。
李显死后,韦后想要效仿武则天,于是,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合起来,发动政变,诛杀韦后,助李旦称帝。
李旦登基后,将李隆基册封为太子。
李隆基英明果断、学识渊博、通晓音律,深受李旦及大臣的赞赏,两年后,李隆基登基称帝。
之后,李隆基与太平公主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烈,终于李隆基赐死了太平公主。
李隆基执政前期,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开创了开元盛世之象。
在其执政后期,李隆基迷恋杨贵妃,宠信奸佞,使朝政越来越昏暗,至此唐朝开始由盛转衰。
但是李隆基对唐朝的危急毫无所觉,施行了一系列错误的政策,最终更是爆发了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
唐玄宗仓皇出逃,太子在灵武称帝。
757年,安史之乱平息后,李隆基回到长安,成为了太上皇。
762年,李隆基去世,享年78岁。
唐玄宗与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是由着唐玄宗专宠杨贵妃而不理朝政而引起了朝野上下的不满。
这才使得安禄山和史思明会胆大的去发动这一次的叛乱。
在安史之乱中,唐玄宗是可恨的也是可悲的。
这次的叛乱说是唐玄宗自找的其实一点都不过分。
如果唐玄宗有了杨贵妃这一个大美人后并不是一味沉溺在温柔乡中,而是分出一点精力给朝政,这样就不会被因为疏于朝政而被人诟病。
甚至是引起了那次使得唐朝衰弱的“安史之乱”的最主要原因。
唐玄宗的简介
唐玄宗,字懿行,汉族,西历711年出生于长安(今山西省临汾市),756年9月21日即位,756年12月25日去世,唐朝太宗。
唐玄宗,就算不考虑其统治时期的昌盛,毋庸置疑的是朝鲜王朝的最高贵的者。
唐玄宗领衔改革,开拓制度,让唐朝在他的支配之下发展得越来越好。
他以开拓进步的政策,改革制度,推进科技发展,推动文化繁荣,乃至于军事成功等,为当时的唐朝创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唐玄宗的改革大致可以分为政治改革、社会改革、外交改革和文化改革等。
其中政治改革中最主要的是改革官制,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推行的三元制度,通过这一制度,有效地把政府的权力集中在中央,同时把国家的行政机构进行了重组,使政治运行更加有序。
在社会改革方面,他实行了均田制、均分五库,把社会经济分开进行管理,进一步丰富了唐朝的财政;外交改革方面,唐玄宗推行的朝贡制度,不但让唐朝的文化和经济蒸蒸日上,也让蒙古高句丽等藩邦都服从了唐朝。
同时他也把六国联盟改为唐西域都护府,从而统一了南疆界线。
文化方面,唐玄宗实行文治武功,推动文人自由思想的发展,他还把宫中文职评分编成《唐史》,这是一部详尽而又客观的历史记录,可谓唐朝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文献之一。
另外,他还推行《百家姓》制度,鼓励才艺,让文化得以迅速发展,从而建立了唐朝的文化鼎盛。
总之,唐玄宗是汉朝的一位杰出的统治者,他实施的改革和政策,为唐朝后期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是唐朝最高的贵族和最高的统治
者。
李隆基著名诗词10篇唐玄宗(本名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出生于洛阳,高宗与武则天之孙,睿宗第三子(故称李三郎),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亦是唐朝极盛时期的皇帝。
下面本店铺就和大家分享李隆基著名诗词,来欣赏一下吧。
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朝代:唐朝|作者:李隆基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
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
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
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
好时光·宝髻偏宜宫样词牌名:好时光|朝代:唐朝|作者:李隆基宝髻偏宜宫样,莲脸嫩,体红香。
眉黛不须张敞画,天教入鬓长。
莫倚倾国貌,嫁取个,有情郎。
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
幸蜀西至剑门朝代:唐朝|作者:李隆基剑阁横云峻,銮舆出狩回。
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开。
灌木萦旗转,仙云拂马来。
乘时方在德,嗟尔勒铭才。
端午朝代:唐朝|作者:李隆基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登蒲州逍遥楼朝代:唐朝|作者:李隆基长榆息烽火,高柳静风尘。
卜征巡九洛,展豫出三秦。
昔是潜龙地,今为上理辰。
时平乘道泰,聊赏遇年春。
黄河分地络,飞观接天津。
一览遗芳翰,千载肃如神。
早登太行山中言志朝代:唐朝|作者:李隆基清跸度河阳,凝笳上太行。
火龙明鸟道,铁骑绕羊肠。
白雾埋阴壑,丹霞助晓光。
涧泉含宿冻,山木带馀霜。
野老茅为屋,樵人薜作裳。
宣风问耆艾,敦俗劝耕桑。
凉德惭先哲,徽猷慕昔皇。
不因今展义,何以冒垂堂。
校猎义成喜逢大雪率题九韵以示群官朝代:唐朝|作者:李隆基弧矢威天下,旌旗游近县。
一面施鸟罗,三驱教人战。
暮云成积雪,晓色开行殿。
皓然原隰同,不觉林野变。
北风勇士马,东日华组练。
触地银獐出,连山缟鹿见。
月兔落高矰,星狼下急箭。
既欣盈尺兆,复忆磻溪便。
岁丰将遇贤,俱荷皇天眷。
春中兴庆宫酺宴朝代:唐朝|作者:李隆基九达长安道,三阳别馆春。
还将听朝暇,回作豫游晨。
唐玄宗李隆基的简介
李隆基(566年-649年),号恭武皇帝,即唐玄宗,唐高宗李治的次子,谥号章武,又号文成恭武,世称李原。
他是一位勤政的君主,开创了古代中国伟大的唐朝文化。
他还在兵法上推行了重军政,并且增加了征夷大将军的权力。
他建立了康熙路桥、洪武关桥和大都天主堂等,重修尧池,改建城池,出示许多宝典,对兵器装备进行改革,推行严格的税收制度,彻底改革节度使制度,实行百家争鸣政策,提倡文学和学术,在外交政策上,他还和近藤家,建立了友好关系。
唐玄宗的本名叫什么
唐玄宗,名叫李隆基,是武则天的孙子,唐睿宗的第三个儿子。
那么你知道唐玄宗的本名叫什么吗?下面一起来看看。
唐玄宗是李唐王朝的第七个皇帝,唐玄宗叫什么呢?他本名李隆基,谥号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民间多称之为唐明皇。
李隆基是唐睿宗李旦第三子,因而也称他为李三郎。
唐玄宗李隆基生于685年,27岁登皇帝位,在位44年,是一位饱受争议的帝王。
一方面,唐玄宗从小就是个锋芒毕露的王子,史书中多次记载了小李隆基的聪慧和大气,以至于祖母武则天都非常喜爱和看重他。
成年后,李隆基更是表现出了卓越的才干和心智,与姑姑太平公主一起诛杀韦后,扶持睿宗李旦继承皇位。
后来,李隆基还凭借自身的实力脱颖而出成为太子,继承了皇位。
即位后的李隆基不仅赐死太平公主,坐稳皇位,更在不同的时期恰当的选择了能臣良相辅佐朝政,他加强边防,励精图治,开创了开元盛世。
另一方面,在李唐王朝走向极盛之时,李隆基又骄傲自满,固步自封,沉溺女色,宠爱杨贵妃,估计当时连唐玄宗叫什么自己都不清楚,他的昏庸还体现在重用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史思明等一众奸佞之臣,甚至直接导致了为期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后来的李唐中衰埋下了伏笔。
唐玄宗是一个功过分明的封建君王,就他前半生的雄才大略和历史功绩而言,谥号明皇确实是恰如其分的。
但对于唐玄宗晚年的沉湎酒色,醉心风月,甚至宠信奸佞,荒废国政而言,明皇二字实在是一个讽刺,难怪最终,唐玄宗被迫退位,并被儿子幽禁,郁郁而终。
唐玄宗与杨贵妃的关系杨贵妃是唐玄宗最宠爱的妃子,有句话就叫叫做“后宫三千宠,三千宠爱在一身”说的就是杨贵妃与唐玄宗。
杨贵妃最开始是嫁给唐玄宗的儿子李帽,杨贵妃嫁给李帽五年,其恩爱之极,后来杨贵妃和唐玄宗见面后,唐玄宗就被杨贵妃的美貌所迷住,不顾一切的想办法将杨贵妃纳为了妃子,这个按伦理来说就是乱伦,也因为杨贵妃曾是李帽的妃子,所以也成了唐玄宗一直没有将杨贵妃立为皇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时的唐朝是以丰腴为美,杨贵妃虽然体态丰腴,但是却精通音律和舞蹈,唐玄宗也是个精通音律的人,得到杨贵妃这样一个通晓音乐的美人儿,更加是欢喜不得,再加上杨贵妃还很善于舞蹈,有人曾说杨贵妃在舞蹈的时候,姿态优美,身轻敏捷,翩翩起舞犹如彩蝶纷飞,这些也是唐玄宗为何痴迷杨贵妃的原因吧。
唐玄宗因为美人在怀而不闻朝政遭到了人民的唾弃,但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传于人间流传至今,不过他们的爱情故事却也是非常的凄凉的,所谓红颜薄命,我们能知道的就是唐玄宗爱环为其修建华清池,给其所有钟爱之物,以及新鲜的千里之外的荔枝,只看到了长生殿的恩恩爱爱长长久久朝朝暮暮,却也不知道杨贵妃一人时在后宫中独自饮酒消愁,以及面对着众多嫔妃的暗里阴招,一个女人要
遭受这些,却只为留在一个男人的身边,后来的唐玄宗为了帝国形式的危机,赐了白娟让杨贵妃在马嵬坡自杀,一抹红颜就这样的烟消云散于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