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麻村学校小学生写字能力培养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41.00 KB
- 文档页数:6
《小学生写字教学有效性研究》开题报告及结题报告《小学生写字教学有效性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背景和意义中国的汉字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正如有人所言:它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它不是画,却有画的意境;它不是歌,却有歌的旋律。
我们一直有这样的说法字如其人,规范、工整、美观的字,就是一个人的第二形象。
但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在写字中存在着不少问题:1、写字姿势有误,导致学生身体发育不良;2、汉字的书写不规范(结构、笔顺);3、近视、颈椎病的孩子越来越多;4、握笔太短;5、歪头斜肩;6、不会欣赏汉字,没有要写好字的意识、没有审美观。
7、眼睛离本子太近等。
造成这种状况的我们认为主要有这些原因:(一)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手掌肌肉尚未发育健全,力量较弱,对笔的控制能力较差,容易造成姿势不够端正。
小孩子对写字兴趣爱好程度相对于其他较为直观形象的学习内容来说要低得多,一手好字并不能立马见到效果,而要经过长时间艰苦的训练。
(二)长期以来受到应试教育所带来的种种消极影响,语文教师偏重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提高,而忽视了学生的写字能力的训练。
而学生由于过重的作业负担也不会去注意书写的质量,教师批改也只注重字写的对错,对字写得美观、规范与否也是偶尔作出评价,在一些考试中很少有对学生书写的要求,并涉及到学生的学业成绩。
其他学科的教师认为写字教学是语文学科的任务,对于学生的书写情况关注得就更少了。
学校所设的写字课流于形式,不是语文老师随意安排写字,就是被其他学科老师挤占。
写字教学于处于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
(三)写字的育人功能受到弱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化的加快,电脑、手机的普及,人们用手写的机会少了,用电脑、手机打字的机会多了,甚至一些家长认为字会认识就行,将来用电脑了,都是用电脑打字了,甚至一些家长认为字会认识就行,将来用电脑了,都是用电脑打字了,写字可有可无的了。
我们认为时代的发展和弘扬民族文化是不矛盾,方块字是我们的国粹,写好汉字是每个中国人应该掌握的最起码的基本功。
《小学生写字能力培养的研究》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写字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也是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中华精神的重要途径。
然而,当前小学生写字能力存在诸多问题,如书写姿势不正确、笔画顺序不规范、字形结构不合理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小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也影响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因此,开展《小学生写字能力培养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和实际价值。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生写字能力的培养方法,提高小学生的写字水平,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书写技巧,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发展。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个案研究法等多种方法,对小学生写字能力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探究其影响因素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培养策略和建议。
四、研究内容本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1、小学生写字能力的现状调查和分析;2、小学生写字能力的影响因素和存在的问题;3、小学生写字能力的培养策略和建议;4、个案研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小学生进行跟踪调查,了解其书写进步的过程和体会。
五、预期成果通过本研究,我们将得出以下预期成果:1、深入了解小学生写字能力的现状和问题;2、提出有效的培养策略和建议;3、为小学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4、为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做出贡献。
六、研究计划本研究将于X年月开始,历时一年完成。
具体计划如下:1、第一阶段(月):收集文献资料和问卷调查,对小学生写字能力的现状进行了解和分析;2、第二阶段(月):进行个案研究,跟踪调查具有代表性的小学生,了解其书写进步的过程和体会;3、第三阶段(月):总结分析研究结果,提出有效的培养策略和建议;4、第四阶段(月):撰写研究报告,完成论文撰写。
小学生作业习惯培养研究”开题报告小学生作业习惯培养研究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良好的作业习惯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保障,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然而,当前小学生作业习惯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作业马虎、拖沓、抄袭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对教师的教学效果产生了负面影响。
小学生写字能力培养研究报告在现代科技的高度发展和普及的背景下,写字似乎已经不再是一个重要的技能。
电子设备的输入方式多种多样,让人们慢慢忽略了对写字的培养。
然而,对小学生来说,良好的写字能力是发展其他学科的基础,也是提高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
因此,对小学生的写字能力进行科学的培养与研究,对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写字能力的重要性写字是一种基本的交流工具,也是思维活动的一种方式。
通过写字,人们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传达给他人,同时也可以整理和梳理自己的思绪。
对于小学生而言,良好的写字能力有以下几个重要意义:1.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通过书写,小学生可以训练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文字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这对于他们学习其他学科、参与课堂讨论以及日后面试和演讲等活动都具有重要意义。
2. 锻炼思维能力:写字是一种思维的表达和整理过程。
通过书写,小学生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可以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塑造良好的习惯: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有助于小学生的个人素质和品格养成。
规范的字迹和整齐的排版可以培养孩子的认真负责和条理性,从而对学习和生活都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小学生写字能力培养的方法和策略针对小学生写字能力的培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方法和策略的探索:1. 培养正确的姿势和笔握:良好的写字姿势和正确的笔握是培养优秀写字能力的基础。
老师和家长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调整自己的姿势和笔握,使用适合自己的书写工具,如铅笔或钢笔等。
2. 注重基础字形的训练:字形的训练是培养小学生写字能力的核心环节。
可以通过模仿和描红的方式,让学生熟悉字形的结构和笔画的顺序,逐渐掌握正确的字形和字母书写规范。
3. 练习书写速度和流畅性:书写速度和流畅性是衡量写字能力的两个重要指标。
可以通过练习常见字词和句子,逐渐提高写作速度和书写的流畅性,同时保持字迹的清晰和整齐。
4. 培养审美意识:好的书写不仅包括字迹的整齐和工整,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审美意识。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小学写作课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如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写作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表达方式,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小学阶段的学生普遍存在写作能力薄弱的问题,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制约了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为此,开设小学写作课,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势在必行。
二、目标与内容小学写作课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帮助他们能够准确、流畅地用文字表达思想和观点。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基本写作技能:通过课堂讲解和练习,教授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句型结构与篇章结构,提升他们的写作基本能力。
2. 激发写作兴趣:通过讲述有趣的故事、展示优秀的作文范文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从中获得乐趣与成就感。
3. 开展主题写作: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物或经历中选择合适的主题,进行写作实践。
教师将提供一些写作题目,如“我的假期”,“我最喜欢的动物”等,帮助学生锻炼写作思维和表达能力。
4. 书写规范与提升:通过规范的书写指导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字体书写和排版规范。
同时,给予学生适当的反馈和建议,帮助他们不断提升写作水平。
三、实施步骤小学写作课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实施:1. 课前调研:通过问卷调查或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写作现状和需求,为后续教学内容的设计提供参考。
2. 教学方法选择:根据小学生的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示范、互动讨论等,确保教学内容生动有趣且易于理解。
3. 写作实践:鼓励学生多进行写作实践,提供机会展示他们的作品,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4. 反馈与评价: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并及时给予反馈与建议,帮助他们发现自身的不足并加以改进。
五、预期成果与评价标准通过小学写作课的培养,预期学生能够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果:1. 提升写作能力:学生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具备基本的篇章组织能力,并能够运用多样的句型和词汇。
2. 增强审美意识:学生的作文能够体现一定的审美价值,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达风格。
小学生写字能力的培养研究报告写字是小学生学习的基本功之一,良好的写字能力不仅对学业有帮助,也对孩子的个人发展和未来的职业生涯有积极影响。
本文通过对小学生写字能力的培养进行研究,旨在探究有效的方法和策略来提升小学生的写字水平,让他们能够书写整洁、工整的字迹。
一、认识写字能力的重要性写字是一种基本的交流方式,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良好的写字能力不仅可以帮助小学生准确地表达思想,还可以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审美能力和自我表达能力。
一个字写得好不仅仅是外形美,更重要的是书写时需要用脑思考,这样可以开发孩子的大脑,促进思维的发展。
二、提供良好的书写环境良好的书写环境对小学生的写字能力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为孩子提供整洁、安静的书写空间,避免分散注意力。
其次,使用宽敞、舒适的写字台和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座椅,保证孩子能够正确坐姿书写。
此外,保持适当的光线和通风,以确保视力和注意力集中。
三、正确的握笔姿势握笔姿势是影响写字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正确的握笔姿势应该是三点平面握法,即食指、中指和拇指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用于支撑和控制笔的运动。
教导小学生正确的握笔姿势需要早期介入,通过示范和指导,培养孩子正确的习惯。
四、练习基本的笔画和字形写字技巧需要从基本的笔画和字形开始练习,不断积累和提升。
小学生可以通过跟随教材的教导,练习横、竖、撇、捺等基本笔画,掌握笔画的顺序和结构。
接下来,学习并练习汉字的基本字形,包括常用部首和结构,逐渐提升写字的难度和复杂度。
五、培养书写的规范和整洁书写规范和整洁是培养小学生写字能力的重要目标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写字、纠正错误和给予赞扬来引导学生形成规范的书写习惯。
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书写任务,如模仿楷书、临摹名人字迹等,让学生激发对好字的向往,并注重细节和整洁度。
六、注重写字的技能和速度除了书写的规范和整洁,写字的技能和速度同样重要。
小学生在掌握基本字形后,需要通过日常练习和书写任务来提升写字的技能和速度。
《小学生软笔书法能力培养研究》课题研究开题报告《小学生软笔书法能力培养研究》课题研究开题报告王广新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从我校的现状来看:大部分学生都是外来务工子女,她们通过语文课的写字练习,已初步掌握了写字的技能,但学生对于软笔书法艺术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了解的甚少,审美素养有待提高。
基于以上的情况,我决定通过对软笔书法学习加强学生对书法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特别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
汉字和汉字文化作为传承中华文明的载体,以其独特的形态,深刻的内涵,享誉世界语林,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教育学生继承汉字文化和汉字书写文化是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写好汉字,这既是学生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也是学生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志,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遗存,蕴集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是值得传承的历史财富之一。
中国书法将汉字的表意功能和造型艺术融为一体,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汉字书写的美学价值得到了超越国界和超越汉字使用范围的承认。
因此,写字教学可以陶冶学生情感、培养审美能力和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文化的理解,既有利于写字技能的提高,也有利于增进学识修养和人格修养,明确书法教学的育人功能,提倡学生做认真、守恒、谦逊的人。
二、研究的内容:1、了解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采,书法艺术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培养学生对书法故事的兴趣。
2、让学生了解文房四宝。
3、使学生知道学写字要不怕苦,不怕累,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研究方法:1、调查研究法:通过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分析我校学生书法的现状,找出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对学生调查、分析,为确立课题的研究目标和操作方法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
《小学生规范书写能力的培养研究》开题报告小学生规范书写能力的培养研究》开题报告XXX宁艳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一)课题的提出1.时代的必然要求1962年XXX先生为《人民教育》的题词:“我们从低段开始加强写字指导,不一定要人人都成为书法家,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了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
若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行专断,是容易误事的。
练写字还可以逐渐免除这些毛病。
”人可以写字,字可以显人,写字的意义远远超过练字本身。
原XXX副主任XXX同志说过:“小学阶段,除了要打好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劳动素质的基础,还要打好写规范汉字的基础,这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人写字一向很讲究,有“字乃人之衣冠”的说法。
将字写好是每一个人的愿望,中国人就应该写好中国字。
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织部分,又是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项基础工程。
写字教学具有育人、启智、审美的功效。
在未来的社会中,高素质的人才,最基本的素质之一就是要写一手工整美观的文字,这是学生个人成长的需求,也是21世纪社会发展的需求。
如果在小学时期为学生打下了厚实的书写基本功,养成良好的惯,那就等于为他一生的顺利发展构筑了坚实的根基,学生将受益终生。
目前,书法活动不仅在亚洲受汉文化影响的国家中方兴未艾,并且在天下各地都掀起热潮,作为龙的子孙更应当掌握书法,传承中国文化。
2011版《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书写有着明确的要求,最根本的要求是“养成精确的写字姿势和优秀的写字惯,书写标准,端正,整洁。
”要保证学生每节课有5—10分钟的写字时间。
2.严峻的教学现状围绕识字写字教学我们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了学生写字方面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点:(1)写字姿势不精确。
歪头写字;前胸紧挨这桌子写字;双腿交叉写字;扭着身子写字;一条腿压着另一条腿写字;双脚悬空写字;左手放在桌子下写字;一条腿正放,一条腿斜放着写字;将板凳两条后腿悬起来写字;等等。
小学生书写能力的培养课题研究报告本文旨在研究提高小学生书写能力的方法,以国家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
在五年的研究中,我们发现要提高学生的书写技能,需要采用多种方法,包括在练中增加趣味性,注重练眼、手、心的协调,以及在课内外、专门练和平时练中进行综合练。
二、写字教学的重要性写字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教育部的相关文件也指出了加强写字教学的重要性。
规范、整洁、端正的汉字书写不仅是有效进行书面交流的基本保证,更是学生研究语文和其他课程的基础。
同时,热爱祖国文字,养成良好的书写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并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也是基础教育课程的目标之一。
三、写字教学的多重功能写字教学不仅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字技能,还有助于陶冶学生情感,培养审美能力和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文化的理解。
此外,写字的过程也是培养注意力、审美能力和提高自身修养的过程,有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四、提高学生书写能力的策略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我们需要采用多种方法。
首先,要在练中增加趣味性,让学生感到写字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其次,要注重练眼、手、心的协调,让学生在写字的过程中全身心投入。
最后,要在课内外、专门练和平时练中进行综合练,让学生在各种场景下都有机会练书写。
五、结论通过五年的研究,我们发现提高学生书写能力的策略方法包括增加趣味性、注重协调、综合练等。
写字教学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字技能,还有助于陶冶情感,培养审美能力和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文化的理解。
同时,写字的过程也是培养注意力、审美能力和提高自身修养的过程,是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形成办学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写字需要专注和集中注意力,只有这样才能写出规范、端正、干净、容易认的字。
XXX曾说过,练写字可以让人养成沉稳的性格,逐渐免除草率、粗枝大叶、独行专断等毛病。
因此,正确书写汉字是学生终身研究的基础,也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之一。
小学低年级学生写字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开题报告小学低年级学生写字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所要解决的问题___曾说过,汉字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
然而,在现代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写字教学正在逐渐被忽视。
随着计算机迅速地走进家庭,以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写字教学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冲击。
沪上一份汉字书写现状调查显示,年轻人写钢笔字不合格的占70%-80%。
尤其是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写字教学出现了被边缘化的危机,写字往往成为了一种教学的点缀。
在这些严峻的事实面前,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写字教学的起步阶段最为关键,只有从低年级开始,让学生接受科学的写字教学指导和规范的训练,才能在今后的书写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惯。
二、课题概念界定与支撑性理论___颁布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指导提纲》高度重视写字教学。
___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也明确提出,要建立和完善体系,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中小学、师范院校要继续把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
写字作为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学生研究所有课程以及终身研究的基础。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1-2年级)阶段目标提出,要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的汉字,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为了完成学段目标,让孩子们在写字起步阶段扎扎实实地练好字,同时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提高文化修养,我们结合校本实际,开展了低年级写字教学起步实践研究,从环境建设、制度建设、课堂教学三个层面,探究良好写字惯形成规律,识字、写字结合的教学模式,创新写字教学的方式、方法。
三、研究目标及研究方法研究目标:1.进一步激发教师对写字教学研究的热情,积极参与课题的实践研究。
能主动运用并探索先进有效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惯,较熟练地掌握书写技能。
2.对教学实践___之有效的方法,能进行及时提炼、总结,形成书面的研究成果。
小学生规范书写研究开题报告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大家好!我校向中心校申报了《小学生规范书写》这一微课题,经领导批准,今天开题。
受课题组委托,我代表小学语文组作开题报告。
恭请各位领导、专家提出宝贵建议。
一、课题研究的由来《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对于提高学生文化素质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
”写字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写字,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
可是在我们这所边远山区的农村小学写字教学还存在很大不足:如不会正确使用书写工具,错误的执笔、坐姿等习惯严重影响学生视力和身体发育;学生书写时不按字的笔画笔顺书写;教师对学生写字质量的要求只局限于是否正确、整齐,忽视了汉字形体美和基本的书写规律;写字教学在课程安排中只占了一节课,从来没有单独的检测,部分教师对规范书写的认识不足,教学中出现了写字与育人,识字,阅读,写作等语文习惯相脱离的现象。
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对写字教学的要求及目前学生写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树立新课程理念入手,本课题组开展本课题项目研究。
旨在提高规范书写汉字的有效性,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课题界定本课题就是要指导学生把汉字写得规范、端庄、整洁、美观,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字的热爱,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培养学生一丝不苟、坚持不懈的意志、品格以及热爱学习、务实求美的良好素养。
本课题的研究是为了实现写字教学的基本目标,实现的途径是在日常教育过程中所开展的各种与写字相关的教育教学活动,它包括写字课教学活动,语文课中的写字指导活动和其他学科作业指导活动。
研究对象: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三、选题缘由近些年来,由于计算机汉字输入技术的日益普及和运用,人们对汉字的书写越来越不重视。
同样,多数学校和教师对写字教学重视不够,对学生书写汉字缺乏严格的要求、指导和训练,学生在书写方面存在很多问题,突出表现为:1、书写姿势不正确(主要包括坐姿、作业本摆放的位置及握笔的姿势不正确等问题);2、书写不规范(主要包括笔顺不正确、字迹不端正、用字不规范,常写错别字等现象);3、卷面不整洁(主要包括行款排列不整齐、涂抹现象较为严重等);4、书写不美观(主要表现为不注意字体的间架结构,字体的粗细大小安排不当、写出的汉字缺少神韵等)四、现实,理论依据课题提出的现实依据:目前,在中小学写字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
小学生书写水平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书写是小学生学习的基本功之一,良好的书写水平对学生的学业发展和综合素养的提升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电子设备的普及以及书写工具的多样化,小学生的书写习惯和书写水平受到了很大的挑战。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小学生的书写水平进行深入研究,找到提升学生书写水平的有效方法。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小学生的书写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教育措施和解决方案。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1.了解小学生的书写习惯和书写问题;2.分析影响小学生书写水平的因素;3.提出针对性的教育干预措施和解决方案;4.提高小学生的书写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1.问卷调查:设计针对小学生的书写习惯、书写时间和书写问题的问卷。
通过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合作,收集大量的问卷数据。
2.观察法:对一定数量的小学生进行实地观察,观察他们的书写过程和书写态度。
记录他们的书写速度、书写姿势、笔画规范等方面的数据。
3.实验法:通过一些书写训练活动,比较不同方法对小学生书写水平的影响。
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根据实验结果评估不同方法的效果。
4.文献分析:查阅相关教育心理学和儿童发展学的文献,分析书写习惯、书写认知和书写难题的已有研究成果。
四、预期结果通过上述研究方法的应用,我们预期得到以下结果:1.详尽的书写水平调查数据,包括书写习惯、书写时间和书写问题等方面的信息;2.发现影响小学生书写水平的主要因素,如书写环境、家庭教育等;3.提出具体的教育措施和解决方案,针对不同的书写问题提供相应的指导;4.经过实验验证的有效书写训练方法,可供学校和教师参考使用。
五、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在于:1.为教育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改进和完善小学生的书写教育;2.促进小学生的书写水平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养;3.为教师提供教学参考和指导,提高教育水平;4.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于小学生写字能力的培养》研究报告汉字作为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遗产,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载体。
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蕴含着丰厚的民族文化和深刻的民族精神,在世界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加强学生写字能力的研究,对于继承和发扬祖国的民族文化,提高学生的素质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在小学各阶段目标中都对写字教学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
可见写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位置——基础之基础。
学生通过长期的写字训练,可以受到美的熏陶,陶冶高尚的情操,培养坚毅的意志、良好的习惯,有益于提高他们的道德、文化素养。
一、课题的提出《新课程标准》对小学生写字提出了明确要求:“学会写铅笔字和钢笔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并明确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加强写字教学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已经成为众多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可是,从我校写字教学的现状来看,存在的问题不容乐观。
走进课堂,不难发现有许多学生脑袋歪着、本子斜着、手捏着笔尖、眼贴着桌面,姿势极不正确;翻开学生作业本,有的字体欠端正,结构不均,似秋风乍起,吹乱一地稻草;有的或大或小、参差不齐,东倒西歪,如丘陵起伏;有的胡涂乱抹、错字连篇,像黑云翻墨,书写极不规范;甚至有的字迹潦草,缺胳膊少腿……这样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不正确的写字姿势还会严重危害他们的身体健康,也就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发展和学习成绩的提高。
其主要原因有:(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的传播与交流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电脑和汉字输入技术使得有些学生、家长、甚至于有的老师也认为字写的好不好已经无所谓,只看重成绩而不重视写字。
(二)教师偏重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训练,忽视了学生的写字能力与书写的质量,有的教师批改作业只注重字写的对错,忽视对字的美观与规范的要求,不注重学生写字能力的培养。
写字小课题开题报告一、课题背景和意义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使用电子设备来进行日常的文字交流和记录。
然而,在这个数字化时代,写字依然是一项重要的基本技能。
无论是学者在撰写论文,员工在工作报告中书写,还是学生在考试中作答,都离不开书写这一技能。
然而,现实中很多人在书写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字迹潦草、速度慢、排版混乱等。
因此,开展一项写字小课题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对于提高人们的写字水平和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探索一种高效、美观的书写方法,并提供相应的教学指导,帮助人们提高写字的质量和速度。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现有写字问题:收集和整理现有的相关文献,分析人们在书写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包括字迹潦草、速度慢、排版混乱等。
2.研究写字规范:通过研究书法和排版规范,总结出一套科学合理的写字规范,包括字形、字间距、行距等。
3.提出书写技巧:根据现有文献和实际观察,总结出一些提高书写的技巧,包括握笔方法、用笔姿势、用力控制等。
4.设计书写练习:根据研究结果,设计一系列的书写练习,帮助人们掌握书写规范和技巧,逐渐提高书写质量和速度。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本课题将采用以下研究方法和步骤:1.文献调研:收集和阅读相关的书法、教育和认知心理学方面的文献资料,了解写字问题和书写技巧的研究现状。
2.实地观察和调查:前往学校、工作场所等实地观察和调查人们的书写情况,了解他们在书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3.数据分析:对观察和调查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找出人们在书写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4.规范和技巧总结:在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一套科学合理的书写规范和提高书写技巧的方法。
5.设计书写练习:根据总结的规范和技巧,设计一系列的书写练习,包括模板练习、特定字母/汉字练习等。
6.实施教学实验:在学校和工作场所等进行书写教学实验,将总结的规范和技巧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并进行效果评估。
小学生书写能力的培养课题研究报告摘要:写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题以国家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主要研究提高写字教学质量的策略方法,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书写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与爱美情趣。
五年的研究表明,要提高学生书写技能,应采用多种方法“激趣”,在“练”上做文章,写字教学中上要做到练眼、练手、练心,同时,还应做到课内外练、专门练与平时练、学与用三结合。
关键词:书写技能、良好书写习惯一、课题的提出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艺术、美术等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
2002年5月,教育部基教[2002]8号《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规范、端正、整洁的书写汉字是有效进行书面交流的基本保证,是学生学习语文和其他课程,形成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热爱祖国文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并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也是基础教育课程的目标之一。
”我们认为:搞好写字教学,进而搞好书法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更多的识字,更好地完成各科书面作业;而且对于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民族文化传统教育、审美教育也具有很重要的价值,这是由于中国书法将汉字的表意功能和造型艺术融为一体,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汉字书写的美学价值得到了超越国界和超越汉字使用范田的承认。
也就是说,写字教学具有育德、启智、冶情、健体等多项功能,写字教学可以陶冶学生情感、培养审美能力和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文化的理解,既有利于写字技能的提高,也有利于增进学识修养。
写字的好处并不仅仅在于实用,其更大的意义在于,练习写字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培养注意力,培养审美能力、提高自身修养的过程,是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形成办学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息化社会的来临、再加上计算机汉字输入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广泛应用,使现在的小学生从刚开始学习就步入了电脑时代。
但随着他们敲击键盘的速度越来越快,小学生的字却越写越难看。
赵麻村学校小学生写字能力培养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小学生写字能力培养的研究》开题报告
邢台市开发区东汪学区赵麻村学校师献革
一、问题的提出
1、课题背景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生写字提出了明确要求:“学会写铅笔字和钢笔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并明确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
”
目前,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加强写字教学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已经成为众多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可是,从我校写字教学的现状来看,存在的问题不容乐观。
据我们调查,并对材料进行分析发现:有56%的学生认为写好字作文能得高分;有32%的学生认为写好字感觉很有成就感;有96%的学生想把字写好;56%的学生认为写不好字的原因是不知道怎么练字;67%的学生认为要想练好字,老师和学生要制定详细的计划,严格要求,并持之一恒,可光靠自己很难做到;28%的学生认为写好字与做事认真、细心、肯吃苦的良好品质不可分。
通过访问我们发现:写字不认真的学生都有粗心、不肯吃苦、经不起挫折等不良倾向,而且多数写不好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太理想。
我校虽已划归邢台市开发区,但是实际上仍是一所农村小学,从客观上来说,农村学生大多只满足于认真完成课堂和家庭作业,对自己写字的要求并不高。
这固然存在着学生、家长在写字方面认识的误区,但与我们教师缺乏正确的引导是分不开的。
在我们学校,随着课程教材改革实验的深入,广大教师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一些学生必备的基础,如:写字。
2006年秋季,邢台市开发区社会事业发展局号召区内各小学创办特色学校,我们经过深入思考,决定把提“让每一位学生写一手好字”做为创建特色学校的突破口,把“小学生写字能力培养的研究”作为我们的研究课题,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字如其人。
2、同类述评
关于写字课题的研究,国内许多学校或个人都曾搞过,他们的研
究成果对我们的课题研究很有帮助。
⑴苏州市某小学的研究课题为:<<写字教学的育人功能>>
该课题研究报告指导出在小学写字教学中,引人入胜的故事激趣;潜移默化的榜样激趣;恰到好处的言语激趣。
除了改变单一的“手——脑——手”的训练模式外,创设富有情趣的情境,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需求感,寓教于乐,常常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⑵山东省临沭县石门欧疃完小《小学生写字与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指出:开展丰富多彩的写字活动,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提高学生的写字兴趣。
⑶江苏省句容市天王中心小学<<写字育人——新课程理念下的写字教学>>课题研究报告指出:激发审美情趣,培养爱美情感。
对汉字书写美的体验不断加深,爱美的情感得到陶冶。
⑷郑州市刘庄小学<<培养小学生课堂良好学习习惯的研究>>结题报告指出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有效方法:首先、严格训练,培养习惯,发展个性美;其次、激励评价,鼓励进取,展开竞赛。
以上课题研究均从某一个角度对小学生写字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写字要激趣;写字要审美;写字要养成习惯。
我们所进行的<<小学生写字能力的研究>>的课题研究,不仅要从小学生写字兴趣、习惯和审美上去研究,还要从小学生自主性学习的领域和小学生各年级写字目标体系的领域去研究。
3、本课题的创新点
在指导学生把汉字写得正确、工整、整洁、美观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一丝不苟、持之以恒的意志、品格,以及乐学求美的良好素质。
4、理论意义
⑴学写字就是学做人。
写字与美育有着密切的关系,与修养也有密切的关系。
⑵在写字中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主体性教育思想是现代教育思想的核心。
主体性的表现形式为自主性、创造性、选择性。
在写字教学中,教师通过写字活动激发学生主动练字的动机,培养学生在写字过程中的创造性,保证学生在写字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从而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意识,使学生乐学求美。
二、课题实验的目标和内容
1、研究目标
⑴掌握学生写字能力状况。
⑵探讨学生写字能力的培养途径与方法。
2、研究内容
⑴调查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写字能力状况。
⑵分析学生写字能力偏低的原因,提出提高学生写字能力的对策。
⑶探讨学生写字能力形成的有关规律。
⑷探究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家庭途径培养学生写字能力的有效方法。
三、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
在研究的过程中,坚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通过个人档案、观察、测试等手段,综合分析学生的写字水平发展状况,以积累较为科学的研究资料。
1、个案研究法:建立典型学生的个人档案,以学生作业、写字作品和竞赛获奖为资料,研究学生写字水平发展的轨迹,从而反映教师教学策略与方法的实效性。
2.行动研究法:本课题以应用研究为主,采取边学习,边实践,边研究的原则,因此在行动中研究,在行动中反思,以寻求培养学生写字能力的更有效的策略与方法。
3、调查法:对学生的写字教学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
从中发现问题,以便采取有效的策略予以解决。
4、经验总结法:筛选成功经验并总结提升,形成论文。
四、研究的对象:
赵麻村学校一至五年级全体学生 (大约200人) 。
五.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调查准备阶段(2007.3——2007.8)
1、撰写开题报告。
2、撰写课题实施方案。
3、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培训。
编写课题研究教材。
4、撰写本阶段研究报告。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实验初期(2007年9月——2009年1月)
1、撰写本阶段实施方案。
2、探讨学生写字能力形成的有关规律,初步探索培养小
学生写字能力的有效途径
3、根据调查所得的数据撰写实验随笔和研究论文。
第三阶段:总结验收阶段(2009年2月——2009年12月)
1、继续完善和探索培养小学生写字能力的途径。
2、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3、进行总结提炼和实验成果的综合评估,撰写结题报告,
并申请结题。
六、预期成果
1、预期成果
⑴<<小学生写字能力培养的研究>>的研究报告。
⑵论文:课题组成员在研究过程中的阶段性成果,将以论文的形式出现。
⑶课题组成员自编教材<<硬笔楷书实用教程>>。
2、课题完成的保障条件
我校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师献革、常增新等教师曾担任过省级课题的研究,并圆满通过了验收,赵麻村学校被省教科所命名为“省级自主学习实验学校”。
课题研究以学校资金投入为保障,我校配置充分的课题研究材料及资金投入,同时配备一流的实验教师和指导人员主持课题研究,开展科研工作,建立健全课题研究机制,为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七、课题组成员分工
组长:师献革
副组长:常增新
组员:景娜南永斋白秀平高卫红石新革
史素丽谢慧欣杨军红
师献革:负责课研究全面工作(侧重于研究报告的撰写);
景娜、史素丽:负责低年级课题研究工作;
南永斋、谢慧欣:负责中年级课题研究工作;
高卫红、石新革:负责高年级课题研究工作;
常增新、白秀平、杨军红:负责总结整理归档材料。
八、参考文献
1、《小学生写字教学亟待加强》发表于2007年第3期《现代教
育科学·小学校长》作者:熊光明
2、《新课程改革下的写字教育的研究与实施》 2007年3月济南出版社出版作者孙寒松
3、《培养小学生良好写字习惯的探讨》 2007年4月发表于小学语文专业网作者王海琴
邢台市开发区东汪学区赵麻村学校
2007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