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武术代表人物李小龙

中国武术代表人物李小龙

中国武术代表人物李小龙
中国武术代表人物李小龙

中国武术代表人物李小龙

李小龙,原名李振藩,1940年出生于美国加州旧金山,祖籍中国广东顺德均安镇。他是世界武道变革先驱者、武术技击家、武术哲学家、UFC开创者、MMA之父、武术宗师、功夫电影的开创者和截拳道创始人、华人武打电影演员,中国功夫首位全球推广者、好莱坞首位华人演员。他在香港的四部半电影3次打破多项记录,其中《猛龙过江》打破了亚洲电影票房记录,他与好莱坞合作的《龙争虎斗》全球总票房达2.3亿美元。

1962年李小龙开办“振藩国术馆”,1967年自创截拳道,1973年7月20日李小龙在香港逝世,享年32周岁。1979年,美国洛杉矶市政府将《死亡游戏》的开映日,7月8日定为“李小龙日”。1993年,美国发行李小龙逝世20周年纪念钞票,好莱坞名人大道铺上李小龙纪念星徽。同年,获香港电影金像奖大会颁发“终身成就奖”。1998年11月,获中国武术协会颁发“武术电影巨星奖”。1999年《时代周刊》列出20世纪英雄与偶像人物名单,李小龙与英国已故王妃黛安娜、美国总统肯尼迪等一同上榜。由香港七家电子传媒联合举办的“世纪娱乐风云人物选举”,李小龙荣登“娱乐风云人物榜”的首位。2000年,美国政府宣布发行一套《李小龙诞辰60周年纪念邮票》,这是继玛丽莲·梦露和007之后的第三位获此殊荣的艺人,也是华人中的第一人。2003年,美国《黑带》杂志推出李小龙逝世30周年纪念专辑“李小龙对美国武术界的恒久影响”。2008年11月,全球最大的李小龙纪念馆于在其祖籍顺德均安镇开幕,总用地面积3.7万平方米。

主要成就

截拳道

1967年,李小龙在美国创立了跨越门派限制的、世界性的现代中国功夫“科学的街头格斗技”——截拳道(Jeet Kune Do),时年27岁。

李小龙截拳道海报截拳道是李小龙所创立的融合世界各种武术精华的全方位自由搏击术。“截拳道”意思就是阻击对手来拳之法,或截击对手来拳之道。截拳道倡导搏击的高度自由和本能性,抛弃传统形式,忠实地表达自我。“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是截拳道的纲领和要义。它将东西方哲学理念运用于武术,是一种搏击指导和方法论。李小龙有一套自己的格斗体系,人们称之为“李小龙截拳道”或者“原始截拳道”,它是截拳道的重要部分,但不是全部。截拳道是发展的是无限的,截拳道透过锻炼人类天生的身体武器。

寸拳

李小龙寸拳,是从咏春“长桥发力”演变改造而来,是截拳道特别高级的技艺。李小龙的“寸拳”所击出的“寸劲可将一名体重超过75公斤的人击出几米远。咏春拳有一种特殊的发力方式,叫做寸劲。所谓寸劲,是指距离攻击目标很近,或者动作即将完成的瞬间,才突然加速收缩肌肉发出的短促,干脆的爆发力量。在咏春门中,咏春高手不用蓄势就能发动连续紧凑的攻击,在1至3寸距离甚至贴身状态,发力将对方击倒。按照力学原理,物体在加速度之后产生的力量最大,因此,拳的劲道要大,也必须屈臂后猛击,以保证有足够的距离加速。而寸劲反其道而行之,要求在最短的距离内发出大的力。

双截棍

李小龙旅居美期间,曾和亦徒亦友的美籍菲律宾棍术名家——丹·伊诺山度(Dan Inosanto)交流过双截棍与菲宾律短棍,并成为一位用棍的专家。在好莱坞剧集《青蜂侠》中,李小龙首次使用双截棍。双节棍为两节圆柱体的硬木,中间以铁链或皮条相连,既可猛击,又可绞杀,集棍的刚猛与鞭的阴柔于一身,美国一本武术专著曾如此介绍:“挥舞着的双截棍的一端,其落点可产生1600磅的力,威力非常惊人。一旦连接双截棍的铁链或皮条缠绕到对方的脖子上,只需轻轻一拉,便足以将人绞死。”生活中的李小龙常携带双截棍防身。如今的美国的不少州以法律的形式禁止使用和拥有双截棍。原因是有些美国青年看过李小龙的功夫片,或耳闻双截棍的威力,也玩弄起双截棍来,结果酿成人命,遭公众舆论的谴责。《精武门》让当时的香港观众见识了李小龙精湛的双截棍术,叹为观止。《猛龙过江》时,李小龙手中的双截棍变成两对,表演难度极大,更是令人眼花缭乱。

格斗数据

1.背阔肌:扩展时周长超过1.12395米。

2.腾空前踢:高度约2米5。(可以踢碎天花板上的灯泡)

3.助跑后腾空侧踢:高度约2米。(可以凌空踢到NBA球星贾巴尔的头部,贾巴尔的身高是2米18)

4.用二节棍击出了1600磅的力量数据。

5.用侧踢可以把一只45公斤的沙袋踢破。

6.侧踢可以将5块悬空的厚木板踢碎,每块木板厚度为1英寸。

7.李小龙一拳能打出400公斤的力量,与拳王阿里相同,而阿里的体重是260磅,李小龙的体重只有130多磅。

中国武术文化。

中国武术文化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一项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具有独立体系和多种社会功能的运动项目。武术也是东方文化的一颗灿烂的明珠。目前,中国武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的传播,已成为世界体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武术的种类: 武术是靠动作组成多种套路来进行的,武术的动作主要有踢、打、摔、拿、击、刺。强烈的技击性是武术的最大特点,也是武术的魔力所在。 武术的种类主要分成拳术和器械术两大类: 拳术术是徒手进行的武术,是练武的基础。主要的拳术有长拳、南拳、太极拳、少林拳、形象拳等。 长拳属于北方的拳术,所以又称“北拳”。长拳出拳踢脚,尽力伸展,打起拳来,窜蹦跳跃,快速勇猛,很适合轻少年练习。 南拳流行于南方各省,着重手臂挥舞很少跳动,大拳人常常发声,用来帮助发力。中国武术界有句话叫“南拳北腿”说的就是南拳和长拳的不同特点。 太极拳速度较慢,柔软轻松,深受老年人和体弱多病的人欢迎。 少林拳套路短小,但动作快速勇猛,有威力逼人的气势。 模仿飞禽走兽动作的各种象形拳术和模仿人醉酒后动作神态的醉拳,动作非常有趣,受很多人的喜爱。 器械术: 器械书是手拿器械进行的武术。这些器械的部分都是古代的兵器,分长兵器、短兵器、软兵器三类。长兵器有抢、棍、大刀等,短兵器有刀、剑、钓等,软兵器有九节鞭、三节棍、流星锤等。中国自古有“十八般武艺”的说法。实际上就是十八种器械术。 武术可以一个人单恋,两个人对练,也可以多人合练,按套路或散打运动形式,攻守反击。其中和多人合练最为精彩,快速、准确、勇猛、惊险的武打动作,常常使观众看得眼花缭乱。 中国武术扎根于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土壤中,几千年来一直发展延续,结出了累累硕果。时代的脚步进入21世纪,中国武术这种古老的艺术,也以全新的面貌,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李小龙对武术发展的影响

李小龙对武术发展的影响 12310202 彭贤 李小龙对现代技击术和电影表演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主演的功夫片风行海外,中国功夫也随之闻名于世界。许多外文字典和词典里都出现了一个新词:“功夫”(kung fu)。在不少外国人心目中的功夫就是中国武术,李小龙也成了功夫的化身。许多国外武林高手、空手道拳师,泰拳大师看过李小龙主演的功夫片后都承认:“李小龙确有真功夫。”确实,还很少有一位东方武术家能像李小龙一样突破国家、种族的领域,并且在死后声威依然不减。 李小龙多才多艺,亦文亦武。他每当练功之余,埋头研究武术理论与训练方法。他逝世前留下了七大本学武笔记和六本著作手稿:《截拳道》、《截拳道研究》、《功夫记录》、《二节棍法》、《布鲁斯-李拳术图解》(英文版)和《布鲁斯.李武打技法》(英文版)。世界各国技击杂志仍在不断地研究、介绍他的武功,世界各地的武术爱好者依然崇拜他。尽管过世已久,李小龙依然是功夫代名词,即便红透整个世界的成龙都很难超越。他的才华,他的正气,他的辉煌,都已成为一份无法拷贝的神话。 李小龙突然死去之后,全世界都在寻找下一个李小龙,香港电影界和好莱坞电影界都找了一个又一个替身,也拍过一些片子,但都不怎么理想,没过几年,成龙凭借自成一派的功夫喜剧成了功夫片的正式接班人一直红到今天;到了80年代,李连杰又凭一部《少林寺》走红,也红到了今天,直到近年《功夫之王》还能大卖,而且直到今天成李都老了世界上还找不到能担当起他们接班人的动作明星。成龙和李连杰在影坛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拜李小龙带来的功夫片热潮所赐,所以,成龙、甄子丹、李连杰等人一再对李小龙表示敬仰,如成龙所说,没有李小龙就没有成龙,是有道理的,李小龙开创了一个时代。 成龙成为李小龙之后功夫片的代表,李连杰也用自己良好的武术修养打出了影坛的一片天地,而且二人如今也都后继无人,这并不能说明此二人的成就可以代替李小龙,或者说是这个时代的李小龙。成龙和李连杰的成功都属于一个动作演员的风格,成龙将喜剧和动作结合之后,他的喜剧天分才大放异彩,西方人说如果电影回到默片时代,成龙将会成为少数几个能像基顿一样能活下去的电影演员,成龙的动作喜剧和拼命搏来的惊险场面在银幕上看起来确实效果极佳;而李连杰,走的是武术表演的路线,他的武术修养极好,凡是能设计出来的效果都能出色地完成,大开大合行云流水的动作看起来十分赏心悦目,并且培养出了自己一身一代宗师的气派。但此二人都无法与李小龙相比,这一方面因为李小龙是个真正的武术家,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武术精熟于心融会贯通,方才创造出了自己的截拳道,他的技击水平更不用说,早年在美国开振藩国术馆时,跟世界各地的武术精英比武时已经所向披靡,成龙和甄子丹的格斗水平固然超出常人很多,但在李小龙面前肯定沾不上边;另一方面,李小龙的电影剧情虽然简单,但他用自己的动作统治了全片的风格和思想,昆汀曾经说,只有李小龙的电影才是真正的功夫片,就是因为他的功夫片不仅有风格,更重要的是在通过自成一派的动作来表现思想。 在《猛龙过江》里,即使在海外的中国人,也认为中国功夫花拳绣腿软手软脚,里面的乡下小子唐龙就说,只要把力量集中在一点,在动作最剧烈的时候能够随心所欲,就是最好的武功,这是李小龙对武功理解的一部分。在李小龙刚去美国的时候,美国人只知道发源于中国武术的空手道和跆拳道,李小龙的到来证实了中国武术的技击能力,击败当时世界所有武术名家之后,他在各种场合的演讲中才开始系统讲述自己对中国武术的理解:“功夫源于中国,是空手道和合气道的渊源。它是一个更完整的武术体系,它比其它武术更流畅,更具连贯性,而不仅是一招半式。就好像水,水是世界上最柔软的物质,但它有

十大功夫巨星武力值

十大功夫巨星武力值 功夫巨星中李小龙是否能排名第一?甄子丹是不是 像电影里那样所向无敌?谁又是功夫明星中的大BOSS?谁的功夫更高?谁又是行内最硬? NO.10 成龙特点:京剧武生童子功,后入行电影,虽往往搏命上阵,但是实战能力较差。 成龙是第一位真正意义上打入好莱坞的香港影星,是中国在世界影坛最有影响力的演员,也是唯一在好莱坞留下鼻印、脚印、手印的中国艺人。他创造了幽默风趣的武打风格,他拼命无畏的敬业精神是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无论在他的《警察故事》、《A计划》、《奇迹》、《一个好人》、《我是谁》、《尖峰时刻》还是《新警察故事》、《神话》,他都是正义的化身。 NO.9 樊少皇特点:片场长大,练就一身功夫,经父辈提携逐渐成为一线打星。 樊少皇自三岁开始,便随邵氏著名武打演员的父亲樊梅生接触电影圈,他由童星演起,第一部参与作品是电影《法网难逃》,之后他以童星身份续拍电影《再见妈咪》及《听不到的说话》。直到十三岁,他跟随父亲到徐州工作,在当地生活了三年,父亲不但请私人教师教他读书,学习日文和吉他,更让已立志成为武打演员的他正式学习武术,为进军

娱乐圈铺路。 NO.8 刘家辉特点:出身名门,自幼习武,后成为“刘家班”干将,拳术精湛。 刘家辉,刘家良之弟,被美国观众称是“光头英雄”。他发扬了其兄的走正宗国术真实武打路线,出演过《少林十三房》、《五郎八卦棍》、《《醉拳3》、《黄飞鸿之铁鸡斗蜈蚣》、《唐伯虎点秋香》、《醉马骝》、《追杀比尔》、《情颠大圣》以及《神雕侠侣》等电影、电视剧。他的作品多以光头出现,早期以智勇双全的英雄为主,后期则多演绎反面角色。 NO.7 梁小龙特点:无门无派,自学成才,据传曾在电梯中徒手制服近十位持刀歹徒。 梁小龙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在香港演艺圈和李小龙、成龙、狄龙并称为香港演艺圈“四小龙”。出生在广东的梁小龙成长于香港一个贫寒的家庭。从1973年主演电影《生龙活虎》开始,短短十几年,就拍了《白鹤拳》、《迷魂拳》等70多部电影,又连续拍了《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四大名捕》等1000多集电视剧,成为八十年代初香港最负盛名的武打明星之一。 NO.6 吴京特点:全国武术冠军,李连杰师弟,套路见长,格斗能力相对较差。 吴京,被誉为“功夫小子”,从1995年就开始接拍影视剧,其引路人便是《少林寺》以及《少林武王》的导演张鑫

中国武术的文化内涵

中国武术的文化内涵 在外国,中国的武术被称作“功夫”。长久以来,作为功夫的武术文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了世界人民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窗口,有很多人因为爱上了功夫,最终爱上了中国。 我们都知道,中国功夫并不是电影上华丽的拳脚与特技,也不是银幕上漫天飞舞的剑仙。真正的中国武术,是清晨老人们的打太极拳,行如流水,意似闲云。是如游龙般潇洒自如的剑舞,是如猛虎般威风八面的刀术。中国的武术,发于防身,立于健身,搏于赛场,习于日常,载于武艺,归于武德。从来无需证明自己,只是通过刻苦的锻炼不断完善自己,以期成就那种接近自然的完美。拥有强大力量却不用来战胜别人,而只是以武会友,互通有无。从不炫耀武力,只是坚守着心中仁义礼智信勇的情操。中国的武术,中国的武者正是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诠释着中国的文化,传承着中国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 武德,中国武术文化的核心 武德,早在春秋时期左丘明所著的《左传》中就有“武德有七”的论述。以后随着时代的展,武德的涵义也在不断地变化发展。过去,大多以“尊师重道,孝悌正义,扶危济贫,除暴安良”“虚心请教,屈己待人,助认为乐”,“戒骄奢淫逸”等作为武德信条。武术的各拳种流派,也都订有自己的“门规”、“戒律”、“戒约”,并有“三不传”、“五不传”、“十不传”以及“八戒律”、“十要决”等作为武德的标准。今天,也有不少学者对武德进行概括,有的学者认为武德是“尚武崇德的精神”,有的学者认为武德是“一种美德”,也有的学者认为武德是“武者体现的道德”。1987年全国武术学术研讨会,将武德规范概括为“尚武崇德,修身养性”。这些都从不同侧面对武德进行了概括,但是,武德事实上是一种伦理观,所以我们应该从论理学的角度去定义武德。 我们认为,武德是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社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所应具有的道德品质。简而言之,就是武术道德。“道”一般指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并引申为人们必须遵循的社会行为准则、规则或规范;“德”即得,人们认识“道”,遵循“道”,内得与己,外施与人,便称为“德”。“道”主要指一种外在的要求,“德”则指内心的精神情操或境界。“道德”两字连用,始见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武德是隶属于体育道德的范畴。武德既是参加武术活动人们所遵守的公共体育道德,又是武术工作者在从事武术教学、训练、竞赛等工作中应遵循的伦理规范。由于武术有着区别于其它体育活动的特殊性,受着民族道德的影响和渗透,所以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道德规范------武德。 武德的实质亦是社会公正原则,即正义、公平、公道,是人类最古老的道德观念之一。武德同样是通过社会舆论的作用,大众的压力,良心的不安,使人们“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恶者而攻之”,来调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自从有了中国最早的成文法律《隋律》、《唐律》至今,武德从未与法律发生过冲突。和道德一样,武德的实用范围也比国家法律更广泛。我们提倡武德,应在国家法律前提下,和国家宪法及其相应的一切规章制度相统一,相一致。 今天,传统的武德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如耍英雄、逞好汉、为朋友两肋插刀的“哥们义气”,以及带有三纲五常思想的“唯师命是从”的行为等,所以应对传统武德进行分析,继承传统武德中合理的成分,批判过时的旧武德,树立新的武德观。 继承传统武德中的精华,要把习武同发扬祖国灿烂文化,热爱祖国联系起来,培养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有宽广的心胸,对人民要以礼待人,不恃武伤人,不以强凌弱;对危害祖国、人民利益的坏人坏事要敢说敢管,见义勇为,疾恶如仇,协助公安部门维护社会治安,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保持不盗名、不夺利、不保守,热于助人的美德;尊老爱幼,尊师重道,对前人和长辈的著作和经验要虚心学习,认真专研,努力学习技

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中国功夫》教案

《中国功夫》教案 一、教学内容 自选教材歌曲《中国功夫》。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歌曲《中国功夫》,感受歌曲所体现的豪气与正气。 2、让学生了解中国武术的精髓,心爱中国武术。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从演唱中感受、理解中国武术的精髓,唱出歌曲的豪气与正气; 2、难点:第二段歌词的第三部分:“说唱”的节奏与气势。 3、难点:四个“中华有神功”的演唱区别。 四、教学方法 视听法、模唱法、体态律动法。 五、教学准备 1、奥运会男子长拳、女子太极拳、电影《少林寺》少林拳等视频; 2、屠洪刚演唱的《中国功夫》视频和MP3。 3、课件。 六、教学过程: 1、师:刚才大屏幕上播放的是什么项目的比赛?(学生回答)08年的奥运会上,就增加了一个非正式比赛项目,那就是中国武术。 师:老师这里有一段精彩的电影视频,同学们看完以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2、播放李小龙电影《精武门》武打精彩片断。

老师:请同学看完短片后,谈谈感受或者看完短片后,你想说什么?学生:我被中国武术的宏伟所感染,我也想学一身功夫,保家卫国……师:我们从刚才的画面中、影视作品中有了自己的偶像、明星,那同学们心目中的功夫明星有谁?(学生们畅所欲言) 3、师: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来好好研究一下博大精深的“中国武术” 师:出示课件总结武术的分类、流派、姿势等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赏画面,感受中国功夫特点及表现的民族精神。 播放课件,介绍武术总体分类,散打和套路;南拳、北腿和太极八卦连环掌属于套路中的拳术类, 老师这里有一首歌曲《中国功夫》,向我们惟妙惟肖地介绍了中国武术。出示《中国功夫》的视频课件,进一步激发学生演唱欲望。 一、带着问题整体欣赏歌曲 1、播放歌曲《中国功夫》视频课件,(由屠洪刚演唱) 播放第一遍,让学生整体感受歌曲《中国功夫》。 师:谁能先说说,歌曲分为几段?几拍子的?它的强弱规律是什么?你听完歌曲之后后什么感受?(学生回答)你听完歌曲之后后什么感受?(学生回答) 2、师:再次播放歌曲《中国功夫》视频课件,聆听前提出问题:歌曲的情绪怎样? 歌曲的表现力怎样体现的?它的速度?力度是什么? 歌曲与其他歌曲相比有什么特色?演唱形式有什么例外? 你从歌曲中听出了哪些中国功夫? (学生回答:南拳、北腿、太极八卦连环掌。)

功夫传奇 成龙

功夫传奇——成龙 解说词 成龙,最初他只是一名武打学徒,然而三十年摸爬滚打的演艺生涯,让他从学徒开始,逐渐转变成了一位责任感与事业心兼备的平民英雄,接着又一跃而成为一名国际功夫巨星。成龙这个名字,代表着李小龙之后,真正能在好莱坞获得全世界影迷承认,以正义和勇敢塑造华人形象的国际巨星;代表着几十年如一日奔走在世界各地不断为慈善事业贡献力量的国际巨星;代表着以身作则的向全球华人呼吁真诚善良,呼吁奋发图强的国际巨星。 而成龙所办演的角色,无论是大富之家的纨绔子弟,或是伸张正义的警察,或是浪迹天涯的独行客,个个都顶天立地,深入人心。成龙不仅仅是一位功夫电影明星,而且是一位集电影制片、导演、编剧、主演、剪辑、武术指导、特技设计、特技表演及主题歌演唱者于一身的全能型的艺术家。在自己的电影里,成龙几乎是无所不能,无论是任何一部影片,成龙都以真人实演高难度大危险的亡命功夫一次次挑战人体极限,而且也一次又一次成功的创造了难以置信的神话记录。正是这些真实的亡命特技,不仅塑造了成龙的银幕形象,也强化了他的社会形象,更使他成为中国人心目中的一个神话,同样他的功夫也让全世界的影迷为之沉醉。 主持人 最精彩的影片赏析,最新的影视资讯,全新的视觉冲击,观众朋友,欢迎锁定文化影视频道为您呈现无限精彩的《荧海碟影》,我是张引。功夫片发源于香港,是香港向世界贡献的一个独特的电影类型。到目前为止,能正真打进国际市场的中国电影恐怕也只有香港的功夫片了。1971年,第一部功夫片《唐山大兄》面世,这部影片在香港上映时,便创下了当时香港有史以来的电影最高票房纪录,达到300万港元。可以说香港的功夫片至李小龙才真正从武侠片中分化出来,呈现出一派崭新的气象,并开始为世界影坛所瞩目。

李小龙励志名言

李小龙励志名言 导读:本文是关于李小龙励志名言,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想要增加自己的信心和尊严,只要多作实际行动,实际行动可以表现自己的才干,同时你会懂得和洽地与人相处。 2、学习技巧之当时亦同时在智慧上增长自己,且更要学习和理解禅学和截拳道的哲理为何。 3、所谓成熟是指自我最深的觉悟,而非以做观念上的俘虏。 4、仅学习某门派某人之机巧,即便施展至极限,也非真正的搏击。所谓成熟是指自我最深的觉醒,而非以做观点上的俘虏。 5、一个人的深切期望不但可以创造自己的机会,甚至可以创造自己的天才! 6、我宁愿饿死,也不会将自己贱卖! 7、一个搏击者必须能经常不断地保持心灵纯洁,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坚定的目标——如何搏击。对此,他必须排除阻碍其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无论是感情上的、身体上的或是知识上的。 8、清空你的杯子,方能再行注满,空无以求全。 9、除了我与万物为一体之外,再也没有离开万物而有意识的“自我”。 10、生命就是一个不断联系的过程。必须打破与外界相隔离的壳,从中走出来去寻找就是要直接与外界联系,我既不盲从于你,也

不去影响你。所以不要认定,这就是这,那就是那。如果你从现实起开始研究每一件事,我会更满足。 11、人,活着的人,创造武术的人要比任何已建立的各种武术体系重要的多,也更有价值。 12、以无法为有法,以有限为无穷,是为武术最高境界! 13、光是知道是不够的,必须加以运用;光是希望是不够的,非去做不可。 14、别人告诉我说一个天才可以制造自己的机会,事实上,一个人的深切期望不但可以创造自己的机会,甚至可以创造自己的天才! 15、我首先是一个技击家,而后才是演员。 16、如果我告诉你我很厉害,也许你会说我在吹牛。但是如果我告诉你我并不厉害,你肯定知道我在撒谎。 17、世界上最柔的东西莫过于水,然而它却可以穿透最为坚挺的东西,可以存在于任何空间,没什么可能超出它,例如滴水穿石,这就是“柔德”所在,所以说弱能胜强,柔可克刚。 18、自我了解是最为困难的,我们很容易发觉到想发挥自己的才干实际上是满途荆棘,所以一个有天才的人应该尽量发展他的事业,迫使自己去创造新业,所得的成就是万世不没的。 19、天下武学,无坚不摧,唯快不破。 20、随着时间的流逝,英雄人物也和普通人一样会死去,会慢慢地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而我们还活着。我们不得不去领悟自我,发现自我,表达自我。

中国功夫与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功夫与中国传统文化 --再论中国功夫的理论 中国传统文化综述 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发端于战国的儒、道两大传统。中国功夫的理论也离不开于此。 儒家学说主张“济世”,倡刚健有为,以实现和谐、有序的政治理想。在维持现有秩序上,重德治与教化。到汉朝时尊儒,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铸造了中国的伦理类型文化,对于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不无现实意义。 道家主张追求与“道”的冥合,介乎“出世”与“入世”之间,强调“无为而无不为”。并注重人与天道自然的和谐。其“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对于今天的生态、人口问题,不无启发意义。并形成了中国人的注重内心的体悟的思维模式,讲求智圆行方。 儒家虽为正统,但并不排斥道家,仍注意与道家相融合,在儒家,创始人孔子就曾问礼于道家创始人老子,老子以“唇齿为喻”,说明以柔胜刚的道理。唇舌虽然不如牙齿坚硬,但唇舌要比牙齿持久。中国功夫以此演化拳术,虽不能胜人,但却可自保。刚则缺乏变化,反易被人所乘。显然道家要比儒家高一筹。用于其它方面也是如此。 到汉唐时,佛教传入我国。佛教主张“出世”否定现实,后逐步与儒、道相融合,被我国人民所接受,开始了佛教的中国化。也讲尊师重道,倡导大乘佛教。并以渡己渡众生为己任,注重清净寂定的“禅”

的心境的修炼。 宋朝时,理学家完成了儒、释、道的合流工作。建立了以儒为首,兼及佛、道三位一体的中国传统文化结构。其实中国文化的根底仍在道家。 中国的人生哲学非常发达。 可总括为:“以出世的精神去做入世的事情”。既有苏子“唯江上清风,水中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成色”。“山高月小,水落石出”;陈抟的“于羲皇心地上驰骋,而不于周孔脚迹下盘桓。”的佛家的达观、超然。以离世的心境俯视人寰。又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以天下为己任”。“敢为天下先”的儒家的积极入世。 即道家的“庖丁解牛”,居于世,事虽杂而不累其心的高深修养。 修身上要求:“不为浮誉所惑,则养其力者厚;不为流俗相竟,则所以制其气者重。”的厚德载物,是要君子宽厚的品德修养可以承载天地万物。有“将军额头跑开马,宰相肚里能撑船。”之谓,“天为盖,地为床,千年古树为衣架,万里长江当澡盆。”的胸襟与气度的修养。 重操守、气节,坚持自己的志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即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做到“贫,气不改,达,志不改”。于是有周敦颐的《爱莲说》:“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而《隐居》,“采菊东篱

武术操动作要领

武术操(伴奏中国功夫) 前奏:1.握拳于腰间踏步。 2.胸前致意。 3.双手握拳掌心朝上放于腰间呈准备状态。 卧似开始:1/1拍胸前致意后双臂前后张开右手在右后方左手在左脚前掌心向上。双脚形成右后弓步。 2/1拍双手掌心朝上以肩膀为中心各绕三圈,(5,6完成)左手握拳手心朝上放于腰间, 右手伸直掌心朝上打在头顶上方(7,8完成后双手握拳掌心朝上放于腰间呈准备状态),同时头看左侧。 不懂开始:3/1拍右手握拳手心朝上放于腰间,先左手从左侧掌心朝上伸直左跨一步同时 头看左侧,右手和左手一样伸出后看右侧,(5,6)时双手掌心相对放胸前呈马步状。(7,8)时双手握拳掌心朝上放于腰间呈准备状态。 走路开始:4/1拍先左手从左侧出掌左跨一步同时头看左侧,右手握拳手心朝上放于腰间,逆时针方向走一圈。双手握拳掌心朝上放于腰间呈准备状态。 南拳开始:1/2拍左手从后向前上方挥掌压到腰间时掌心朝上,同时右手从后向前上方挥 拳打到左手掌心上,此时右脚提膝踏会原地后双臂前后张开右手在右后方左手在左脚前 掌心向上。双脚形成右后弓步。(北腿结束) 少林开始:2/2拍和2/1拍一样。右手还在头顶 太极开始:3/2拍左跨一步右手从头顶向左挥掌收回握拳掌心朝上放于腰间,左手向右挥掌收回握拳掌心朝上放于腰间,拳头变掌打出。 4/2拍双掌手腕向内绕一圈收回握拳掌心朝上放于腰间,同时脚收回并拢,左手不动, 右手伸直掌心朝上打在头顶上方。同时头看左侧。 卧似开始:1/3先拥抱式张开双臂握拳状双手握拳掌心朝上放于腰间呈准备状态,然后 朝前打直拳。 不懂开始:2/3拍重复1/3拍.。 南拳开始:3/3拍左跨一步左手一个拨掌的动作完成后握拳掌心朝上放于腰间(1,2)右手左侧身挥直拳(3,4)。双手各侧身挥直拳一次(5,6)成后双手握拳掌心朝上放 于腰间呈准备状态。 4/3拍和3/3拍一样改成右侧身。

中国功夫巨星真实战力排行TOP20

中国武打片众多,也出了很多专门演动作片的巨星。李连杰、李小龙和成功这些早就家喻户晓了。但是有些我们估计闻所未闻,但是实力不容小视。电影里是一回事,他们真是的战斗力如何呢?跟九哥来看看中国武打明星实力排行TOP20! TOP20:元华 TVB最为著名的老戏骨之一,也常在周星驰的影片中见到他的身影,比如最近的《功夫》,作为前辈人物,虽然已很少再为主演,但是作为配角,却也起到了扶持新人的作用。并在第十届金紫荆奖上获得最佳男配角奖,真是做配角也精彩。 TOP19:钱小豪 香港著名武打演员,出道相当早,香港早期最卖座的影片《僵尸叔叔》中有他高难的武打镜头,与李连杰合作出演的《太极张三丰》中他的戏份其实不亚于李连杰。 TOP18:刘家辉

刘家良亲弟,武功精湛,最辉煌时期是在美国,美国观众都称他是“光头英雄”,他出演过许多电影、电视剧,提示:古天乐版的《神雕侠侣》中的金轮法王就是他扮演的。刘家良亲弟,武功精湛,最辉煌时期是在美国,美国观众都称他是“光头英雄”,他出演过许多电影、电视剧,提示:古天乐版的《神雕侠侣》中的金轮法王就是他扮演的。曾经有段时间是武侠片小生,现在多混迹于TVB拍些剧集,据他自己说。他还是黄飞鸿的正宗传人,拍得追杀比尔打得不错。 TOP17:于承惠 中国杰出武术家,出演过《少林寺》中的王仁则。尤以剑术为最精,出演过许多电影、电视剧,是以“武魂”为宗旨的德高望重的武学长者。 TOP16:计春华

他出演过《少林寺》中的秃鹰。他武艺相当高,并出演过许多电影、电视剧,经常与李连杰演对手戏,如《方世玉2》等。 TOP15:邹兆龙 又名倪星,香港著名武打演员,入行较早,经常与李连杰演对打戏,如《中南海保镖》、《冒险王》,及在与何家劲、钟丽缇一同出演的《虎猛威龙》中的船长,其中表现最出色的当属《中南海保镖》。他日前到美国发展,演出功夫角色。听说是洪金宝提携入行的。 TOP14:于荣光

李小龙语录

李小龙语录 * 我绝不会说我是天下第一,可是我也绝不会承认我是第二。 * 人,活着的人,创造武术的人要比任何已建立的各种武术体系重要的多,也更有价值。 * 修练功夫的目的不是致力于击破石块或木板…我们更关心的是用它影响我们的整个思想和生活方式。 * 仅学习某门派某人之机巧,即使发挥至极限,也非真正的搏击。所谓成熟是指自我最深的觉悟,而非以做观念上的俘虏。 * 如果知识随着传统模式走,你就只能生存在传统的阴影下,了解的只是老路子,你并不了解你自己。 截拳道方面 * 以无限为有限,以无法为有法。 * 截拳道面对的是实际,而非徒然的形式。 * 截拳道是无所谓形的,故可适合任何形,以达到最高境界。 * 固定的形式无法适应真实情况与变化,只能给习武者本人制造槛笼罢了,而真理是在牢笼之外的。 * 无教化并非真意味着未受教化,无教而教是意义深远的。无形的形并非真意味着一无形式,无形之形发是由形进化至更高更完美的自我表达的境界。 * 截拳道避免一切的肤浅,不实,而直入复杂问题的核心。 * 掌握截拳道并不意味着增加更多的东西,而是砍掉非本质的东西。 * 截拳道与一般传统武术不同的就是没有那种独特的规律、分类的技术,而且也没有严格的哲理。 * 截拳道对于武术的看法是站在各种有利的角度上的。因为截拳道能够充分利用了多种的路子与方法发发(功能至上主义),所以是不受任何约束而完全自由的。* 截拳道包罗万象,但不被万象所包罗! * 截拳道没有准备好的课程,而且也无此需要。

* 学习绝对不是模仿,也不是原有固定知识的累积。学习是一种过程,永远不终止的发掘! * 在截拳道里,我们只是去发掘我们所不知道的东西,并不是把人家现成的东西给拿过来。 * “形式”绝对不可以视作万古不移的定律或经典,因为人类乃是一种具有创造的生物,“人”永远比发“形式”重要得多。 * 拳术的形式,只是整体里面的一部分而已,任何一种形式,都需要纠正、分析、否定、废弃,并且还发要下过许多自省的功夫。 * 在整体的战斗形式里,其实并没有所谓的“标准”,而发挥的方法,应该是绝对自由的。 * 我现在要提醒各位一句:截拳道只是一个代表的名称,并不是什么派别。 * 截拳道等于是“一只指向月球的手指”,但是你千万不要以为手指就是月球,更不要过于注视那手指发而忽略了太空上的美景。那只手指的作用,只是引指“光明”。至于你将来能够获得多少“太空知识发”?那就全靠你自己努力去领悟了。 * 我无法教你,只能帮助你研究你自己。 * 重要的是教一个人去做他能做的事,只是做他自己……我反对将某一风格强加于某人。这是一种艺术发,一种自我表达的艺术。 * 当一个人在武技上已日趋成熟,那么他的形式应是一种无形之形。这种成长,成熟的过程,就如同把发冰融成塑造各种形状的水一样。只有当一个人武技上没有了形式,他才能拥有所有的形式;只有当一发个人没有了风格,他才能适应所有的风格。 * “截拳道”是锻炼,是指向搏斗艺术终极实在的原则。“终极实在”,便是反朴归真,重返那种简单发、直接、无型无式的原始自由境界。 * 通透截拳道的人,绝不对抗力,也不会避力;他要柔韧如弹簧,不是抗拒敌人的力以,而是借用敌人发的力,他无策略,以机会为策略。 * 什么处境便作什么反应,不必矫揉造作,也无须“呆板”的前奏准备,动作应如影随形般迅捷。你的发职责,只是同一时间性做完“整体”中的另半个部份而已。 * 习截拳道者,不是累增,而是递减;不是与日俱增,而是与日俱递。造诣最高境界,必然是简朴,要发是只求美观,则是半桶水而已!故不关乎某人积累了多少定了型的知识,而在于他能不能活用。“理发解”比单是“做”,无论如何更

武术操说课稿

一、教材:英雄少年》武术操 二、教材分析:《英雄少年》武术操结合了中学生的身体发育阶段的特点,既吸取了广播体操的规范和韵 律,又结合武术的刚劲有力。学生通过学习《英雄少年》武术操,能得到美育熏陶,发展身体的柔韧 性、灵活性、协调性和节奏感,使身体得到强健,能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和民族自豪感,深刻领会 和了解中华武术的文化内涵。养成经常运用武术操锻炼身体和修身养心的习惯。本节课主要学习的武 术操1-3节,教材特点是动作简单,要求学生掌握基础动作为主,为今后武术操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为东方中学初二女生,共32人。她们喜爱体育运动,具有较好运动能力和自 学能力,有较强的体育意识和运动参与积极性。但由于文化课学习的压力较大,她们有时会出现浮躁 的心理,产生消极的情绪,对学习产生不利影响。本节课力求从教法和学法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进行创新,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陶冶学生的情操。 四、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对武术操有一定的认识,明白《英雄少年》武术操的锻炼 价值。 2、技能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基本掌握武术操1-3的动作,并做到线路清楚,手形、步形正确到位;较 好地掌握跑的节奏,发展跑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崇尚武德精神、及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稳扎稳打的思想品质,激发学 生的民族自豪感。 五、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武术的重点:手形的变化,重心的移动 难点:动作的连贯和稳定性以及武术的精气神。 六、教法和学法:1、教法:本课结合体育与健康的教学新理念,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主线。首先针对武 术教学比较简单和枯燥的特点,采用情绪激励法和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这样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还采用讲解示范法,在教学的一开始,教师正确完整的演示武术操,以正 确优美的示范动作感染学生,激发学生“我想学”的情感,从而为学生能更快、更好地掌握组合动作打下基 础。 2、学法:本课主要采用:尝试学习法、比较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首先让学生在尝试练习中发现自身 动作的问题。而后在练习中,通过学生间相互对比、交流、评价和小组探究中悟出动作要领,理解含义。 最后通过集体表演、个人展示相结合,解决所发现的问题。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

李小龙的精神哲学及处事方式

李小龙 李小龙(1940 11.27 - 1973 07.20),身高173厘米,体重64公斤。他是一位武术技击家、武术哲学家、全球范围内具有影响力的著名华人武打电影演员、UFC起源者,MMA之父,截拳道武道哲学的创立人。 他是将中国功夫传播到全世界第一人,打入好莱坞的首位华人,他革命性地推动了世界武术和功夫电影的发展。李小龙创造了世界最多影迷的武术家的世界纪录。全球共拥有20亿以上的影迷。 他将Kung Fu(功夫)一词写入了英文词典。 美国人称他为功夫之王,日本人称他为武之圣者。 1972年和1973年两度被国际权威武术杂志《黑带》评为世界七大武术家之一。 在逝世接近30年后仍被美国时代杂志选为“21世纪廿大偶像人物”之一的李小龙。 李小龙的一生是短暂的,但是他却创造和打破了中国世界纪录协会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却如同一颗耀眼的彗星划过国际武坛的上空,对现代搏击技击术和电影表演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主演的功夫片风行海外,功夫闻名于世。在不少外国人心目中,他的功夫就是中国武术。他用32岁和四部半电影缔造了不朽的东方传奇。李小龙对中国电影业的贡献永不磨灭,他在香港的3部半电影,3次打破空前记录,其中,《猛龙过江》更是打破全亚洲票房记录,与好莱坞合作的《龙争虎斗》总票房达到2.3亿美金。就连毛泽东也喜欢观看李小龙的电影。本拉登最喜欢的电影明星就是李小龙。 李小龙生前曾自信地在一张便笺上写道:“我的明确目标是,成为全美国最高薪酬的超级东方巨星。从1970年开始,我将会赢得世界性声誉。到1980年,我将会拥有1000万美元的财富,那时候我和我的家人将过上愉快、和谐、幸福的生活。” 1970年,李小龙确实轰动了整个西方。然而,1973年7月20日的猝然去世,使他没能实现自己对家庭的诺言。 ◆美国空手道冠军得主刘易斯·迪尔对美国《黑带》杂志说:“我无法再遇到一个像李小龙那般对武术狂热的人了,他能够成功,除了一半是天赋外,其余都是他肯努力的结果。他实在非常努力。发拳快、准、劲,足以令他雄视武坛。此外,他对各种武术器械的认识及纯熟,可以称得上是专家,就是这些没有人及得上他。” ◆李小龙遗孀琳达·李·卡德威尔说:“我们似乎总是开始新的生活--每部电影的开始对我们而言都意味着一种新的生活。名气越来越大,纪录一再被打破--每一件事都是新的,而他却总是说:…这只是个开始?。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还有更多的事要做。他同时认为,对于中国人来说,他们要向世界所展示的也只刚刚开始而已。他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自豪,他希望通过电影向世界展示中国的部分文化。” ◆前世界跆拳道冠军威尔森,他进行过70次职业格斗,从未败北,当别人夸他有天赋时他说:“我坚信,我和李小龙一样认为,没有任何东西能够取代奉献和努力。天才能打开你成功的大门,懒惰却能让你当众出丑。” ◆“现在影星如此之多,为何还要对已经死去37年的李小龙如此纪念呢?”当记者问一个日本人时,他毫不犹豫地回答:“在你看来,李小龙在37年前就被埋葬了,而在我们看来,龙是不死的。他在我们心中永远存在,是我们的偶像、是我们的英雄!” ◆李小龙宗师最令我敬佩的除了其精湛的武艺,更是他独有的坚毅精神!李小龙先天身体素质并不优秀,甚至有点小缺陷,是天生的扁平足。按常理有此缺陷的人腿部爆发力比常人要差。但李小龙竟带着此缺陷练就了侧踢能把200磅壮汉踢飞5米的威猛无匹腿法!其中付出的艰辛及其坚毅精神! 李小龙在西方受到广泛尊崇的重要原因,是他不仅有高超的武术功力还拥有武术的哲学精神。现在世界上仍然有许多以李小龙为宗师的会馆,他们一般遵循李的武学思想,把练功夫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思想,二是功夫知识,三才是技巧。有思想的拳头造就他的不凡。

中国武术文化中的德

中国武术文化中的德 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一环,是我国民族体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它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之一,也是民族传统文化在武技一道的体现。中国武术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在外国,中国的武术被称作“功夫”。长久以来,作为功夫的武术文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了世界人民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窗口,有很多人因为爱上了功夫,也爱上了中国。 中国武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当时的人类用棍棒等工具与野兽搏斗,逐渐积累了一些攻防经验。而商代产生田猎更被视为武术训练的重要手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武术逐渐就形成了一定的套路与优美的形式。同时,对于中国这个重德民族,武德也成了中国武术文化的核心。 文以德彰,武以德显,武术的真谛在于重德! 对于中国武术的德,我们都知道,中国功夫并不是电影上华丽的拳脚与特技,也不是银幕上漫天飞舞的剑仙。真正的中国武术,是清晨老人们的打太极拳,行如流水,意似闲云。是如游龙般潇洒自如的剑舞,是如猛虎般威风八面的刀术。中国的武术,发于防身,立于健身,搏于赛场,习于日常,载于武艺,归于武德。从来无需证明自己,只是通过刻苦的锻炼不断完善自己,以期成就那种接近自然的完美。拥有强大力量却不用来战胜别人,而只是以武会友,互通有无。从不炫耀武力,只是坚守着心中仁义礼智信勇的情操。中国的武术,中国的武者正是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诠释着中国的文化,传承着中国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早在春秋时期左丘明所著的《左传》中就有“武德有七”的论述。以后随着时代的展,武德的涵义也在不断地变化发展。过去,大多以“尊师重道,孝悌正义,扶危济贫,除暴安良”“虚心请教,屈己待人,助认为乐”,“戒骄奢淫逸”等作为武德信条。武术的各拳种流派,也都订有自己的“门规”、“戒律”、“戒约”,并有“三不传”、“五不传”、“十不传”以及“八戒律”、“十要决”等作为武德的标准。今天,也有不少学者对武德进行概括,有的学者认为武德是“尚武崇德的精神”,有的学者认为武德是“一种美德”,也有的学者认为武德是“武者体现的道德”。1987年全国武术学术研讨会,将武德规范概括为“尚武崇德,修身养性”。这些都从不同侧面对武德进行了概括。武德事实上是一种伦理观,所以我们也应该从论理学的角度去定义武德。 我们认为,武德是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社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所应具有的道德品质。简而言之,就是武术道德。“道”一般指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并引申为人们必须遵循的社会行为准则、规则或规范;“德”即得,人们认识“道”,遵循“道”,内得与己,外施与人,便称为“德”。“道”主要指一种外在的要求,“德”则指内心的精神情操或境界。武德是隶属于体育道德的范畴。武德既是参加武术活动人们所遵守的公共体育道德,又是武术工作者在从事武术教学、训练、竞赛等工作中应遵循的伦理规范。由于武术有着区别于其它体育活动的特殊性,受着民族道德的影响和渗透,所以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道德规范----武德。 武德的实质亦是社会公正原则,即正义、公平、公道是人类最古老的道德观念之一。武德同样是通过社会舆论的作用,大众的压力,良心的不安,使人们“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恶者而攻之”,来调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对于传统武德中的武术传承的封闭行和保守性,如尊祖师习俗上浓厚的迷信色彩,由此形成的不少清规戒律和续家谱、立牌位等歪风及恪守祖训、祖道的风气,唯我独尊的“宗派之争”的封建意识侵蚀武林,为争正守而相互讽刺、排斥、讪骂,甚至大打出手等传统武德中的种种陋习应该克服。因为它是历史劣根性的反映,带有极大的盲目性性和片面性,压抑了武德思想的进步发展,扼杀了创造能力。

李小龙功夫之道,书整理第一部分

Returning to the topic of gung fu,the word gung fumeans”traning”or”work”but in the sense of-martial art,gungfu means training and discipline toward the Way to the object—be it the way to health promotion,to spiritual cultivation,or to the Way of self-defense. Still,the term gung fu is not used incorrectly in the United States.In fact, it is the most appropriate term for all the different school.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the word gung fu is “accumulation of work or training”.However,in the sense of martial art,gungfu means training and discipline toward the ultimate reality of the object,whether the object be health promotion,cultivation of mind,or self-protection. Three stages of Cultivation There are three stages in the cultivation of gung https://www.doczj.com/doc/555877204.html,ly,the Primitive Stage,the Stage of Art,and the Stage of Artlessness.The Primitive Stage is the stage of ignorance in which a person knows nothing of the art of combat and in a fight the simply blocks and hits “instinctively”The second satg e(the Stage of Art)begins when he starts his training in gung fu.In his lessons,he is taught the different ways of blocking and striking,theforms,the way to stand,tokick,etc.Unquestionably he has gained a scientific knowledge of combat,but his original”self”and sense of freedom are

功夫巨星李小龙的经典名言

功夫巨星李小龙的经典名言 导读:人物简介 李小龙,原名李振藩,1940年出生于美国加州旧金山,祖籍中国广东顺德均安镇。他是世界武道变革先驱者、武术技击家、武术哲学家、UFC开创者、MMA之父、武术宗师、功夫片的开创者和截拳道创始人、华人武打电影演员,中国功夫首位全球推广者、好莱坞首位华人演员 职业:武术家、演员、导演、编剧、哲学家、慈善家 代表作品:《唐山大兄》、《精武门》、《猛龙过江》、《龙争虎斗》《死亡的游戏》《青蜂侠》 子女:儿子李国豪、女儿李香凝 功夫巨星李小龙的经典名言 1.不,我是中国人。 2.一切均需求真,一切皆是空的。 3.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是为武术最高境界! 4.我无法教你,只能帮助你研究你自己。没有什么特别的。 5.我之所以选读哲学,是因为哲学会告诉你为什么而活着。 6.沽名钓誉或妄自尊大均不足为法,所以人生的第一件大事便是了解自己。 7.所有形式的知识最终意味着自我的认知。 8.光是知道是不够的,必须加以运用;光是希望是不够的,非去

做不可。 9.自觉与自知是截拳道之根本,它的功能效用不惟在个人武术造诣的成就上,更可使其生存做为一个真正的生存的人。 10.修练功夫的目的不是致力于击破石块或木板,我们更关心的是用它影响我们的整个思想和生活方式。 11.一般人最大的通病便是太自满,一味以为自己了不起,于是便缺乏上进心了。另一种人则太不知足,贪得无厌,毫无自律可言,更谈不上自我警惕。贪婪的人无法掩盖他自己丑恶的面目,他的身体是透光的,他生活在戏剧化的人生里,结果使自己陷于不能自拔的深渊。 12.让你的思维如水一般没有束缚,招式变幻的伟大可以在水中得到启迪。 13.总是有人跑来问我:“李振藩——你真的有那么厉害吗?”,我说:“噢,如果我告诉你我很厉害,也许你会说我在吹牛。但是如果我告诉你我并不厉害,你肯定知道我在撒谎。” 14.一个人有了自尊心,他才可以明确地去“指导”自己向正确的道路迈进。所以,人应该不断地维持自己的尊严,尊严可以发掘自己的潜能,和促进自己的工作效果。不但这样,我们每天要重复估计自己的潜能,看看是否有所增加。 15.一个人如何不可能以部分的`、零碎不全的形式来反应整体。——李小龙经典语录

武术家李小龙网络经典语录大全

武术家李小龙网络经典语录大全 生活之路,决定于心,而非决定于路。心中无路,即便来到四通八达的路口,也会觉得一片迷惘,走投无路。心中有路,即便来到 四野茫茫的荒境,也会觉得一片光明,绝处逢路。生活之路,不要 在华丽的旅行册中找,不要在精美的地图册中找,不要在高深的人 生手册中找,一定要在内心深处慢慢感悟。 1、想要增加自己的信心和尊严,只要多作实际行动,实际行动 可以表现自己的才干,同时你会懂得和洽地与人相处。 2、光是知道是不够的,必须加以运用;光是希望是不够的,非去做不可。 3、人,活着的人,创造武术的人要比任何已建立的各种武术体 系重要的多,也更有价值。 4、如果知识随着传统模式走,你就只能生存在传统的阴影下, 了解的只是老路子,你并不了解你自己。 5、沽名钓誉或妄自尊大均不足为法,所以人生的第一件大事便 是了解自己。 6、一般人最大的通病便是太自满,一味以为自己了不起,于是 便缺乏上进心了。另一种人则太不知足,贪得无厌,毫无自律可言,更谈不上自我警惕。贪婪的人无法掩盖他自己丑恶的面目,他的身 体是透光的,他生活在戏剧化的人生里,结果使自己陷于不能自拔 的深渊。 7、骄傲是人类错误情感表现之一,而自尊心是人类基本潜伏意识。骄傲是不正常的,当人想像自己是一个领袖,自己比别人神圣,觉得自己比别人超能力,于是便看不起别人。骄傲使人不耐烦,使 人畏缩,骄傲是脆弱的,是敏感的,当我们的信心动摇,或产生自 卑感时,骄傲是隔开人和成就的深渊,为了夸耀自己,人会不惜牺 牲自己的尊严。

8、我们为什么会害怕?这是由于我们做事不能当机立断,一旦犹豫不决的时候,我们便会畏缩。但如果能够对某件事作明确的判断时,不论有无价值,我们都不会畏缩。 9、对某件事视作极端毫无价值,这也是勇敢的表现;对某件事视为绝对成功或视为当然时,这一样是勇敢的表现,但是如果对某件事束手无策的话,那么便是畏缩了。对敌亦是一样,只要用信心去鼓舞自发己,纵使失败,精神上仍是胜利的。 10、我们一定要克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被情绪所困扰,不良的情绪只会阻碍到我们学习或发展事业,这也发是了解自己其中的一个步骤。 11、别人告诉我说一个天才可以制造自己的机会,事实上,一个人的深切期望不但可以创造自己的机会,甚至可以创造自己的天才! 12、随着时间流逝,英雄人物也和普通人一样会死去,会慢慢地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而我们还活着。我们不得不去领悟自我,发现自我,表达自我。 13、清空你的杯子,方能再行注满。 14、我绝不会说我是天下第一,可是我也绝不会承认我是第二。 15、修练功夫的目的不是致力于击破石块或木板,我们更关心的是用它影响我们的整个思想和生活方式。 16、仅学习某门派某人之机巧,即使发挥至极限,也非真正的搏击。所谓成熟是指自我最深的觉悟,而非以做观念上的俘虏。 17、一个人有了自尊心,他才可以明确地去“指导”自己向正确的道路迈进。所以,励志电视剧,人应该不断地维持自己的尊严,尊严可以发掘自己的潜能,和促进自己的工作效果。不但这样,我们每天要重复估计自己的潜能,看看是否有所增加。 18、有时,尊严是不容易得到的,为了某些利益,可能会抛弃一切尊严;或为了虚名,尊严也不顾了。总括地说,世人一般所热心的是沽名钓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