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课程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99.50 KB
- 文档页数:21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课程标准文件编号 ZJIC/C6/0203006版本修改状态 05 0 课程标准名称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页码 1/13 生效日期 2012-09-1《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适用专业:汽车电子技术开设学期: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学时:64学分:4一、课程性质及作用本课程是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教学组织采取理实一体化模式进行。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装配电控喷射发动机的汽车的使用、维护、基本诊断和修理等基础作业,并逐步养成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并排除电控喷射发动机故障的诊断与修理的职业核心能力。
课程的本课程的前续课程有:《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汽车电气设备与维修》、《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后续课程为《汽车电路与总线技术》等。
二、课程设计思路1.由学校专任教师、行业和企业专家合作选择课程内容。
2.变学科型课程体系为任务引领型课程体系,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
3.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位,从“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课程能力培养目标。
4.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工作项目”为主线,创设工作情景,通过反复的操作训练,使学生掌握汽车电控技术发动机的使用、维护、基本诊断和修理等基础作业的技能。
5.构建模块化课程内容本课程以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专家对本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同时遵循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规律,确定本课程的工作模块和课程内容。
为了充分体现任务引领、项目导向的课程思想,本课程以空气供给系统的检修、燃油供给系统的检修、缸内直喷系统检修、电控点火系统检修、排放控制系统检、修辅助控制系统检修和发动机综合故障检修等学习项目来构建设课程的全部内容。
三、课程目标1(认知目标(1)能对常见的缸内和缸外喷射技术的发动机的结构、组成的零件、基本电路绘制方式等基础资料能正确的认知;(2)触类旁通,了解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发展状况。
汽车电控发动机技术》课程标准课程类别专业课程课程性质必修课程课程类型理实一体课程课程学时180 学时适用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一、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1.课程定位《汽车电控发动机技术》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电子技术等专业进行职业能力培养的专业核心课程,它集理论与实践为一体,通过现场实训操作、课堂讲授相结合等环节初步培养学生的汽车电控发动机检修的技能。
本课程构建于《汽车电控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工电子基础》、《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等课程的基础上,围绕汽车电控系统的构造与维修,着眼于当代汽车维修企业需求组织教学内容,为其后续课程《汽车故障诊断》、《汽车底盘电控技术》打下基础,为进行汽车电控系统全面故障诊断提供技能训练,为岗位需求提供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 设计思路通过对汽车维修工的岗位分析,并参照汽车维修中级工、高级工鉴定要点,确定了本课程设计思路为:将《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和《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两门课程的相关内容相融合,配备五菱B系列发动机、丰田5A发动机、帕萨特B5发动机及汽车故障诊断仪和相应检修工具,按照汽车维修工的基本技能要求,分为发动机电控系统概述、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检修、点火控制系统检修、怠速控制系统检修、排放控制系统检修、自诊断系统、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等9 个项目,采用理实一体化,按照认知的规律,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对学生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将实际工作中典型故障的诊断与维修以案例形式融入教学内容中,突出实用性,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1)理解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各零部件的功用、组成和结构;(2)了解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各零部件的工作原理、控制原理;(3)掌握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各零部件检修的技术要求。
2.能力目标(1)能够正确使用各种汽车检测检修工具、仪器和设备;(2)能够熟练掌握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各零部件、元器件拆装步骤和方法;(3)能够熟练掌握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各零部件、元器件行检验检测、调整和修理;(4)会诊断并排除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常见故障。
汽车电控发动机课程标准汽车电控发动机是现代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它通过电子控制单元(ECU)管理发动机的燃油喷射、点火时机、气门正时等参数,以实现高效、低排放、高性能的运行。
因此,汽车电控发动机课程标准的制定对于培养汽车维修技术人才、提高汽车维修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汽车电控发动机课程标准应包括对发动机结构和工作原理的深入讲解。
学员需要了解发动机各个部件的功能和相互作用关系,以及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调校方法。
只有深入理解发动机的结构和原理,学员才能在实际维修工作中准确诊断问题、快速解决故障。
其次,课程标准还应包括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内容。
学员需要学习使用诊断仪器对发动机进行故障诊断,掌握燃油喷射系统、点火系统、气门正时系统的调校方法,以及常见故障的排除技巧。
只有通过大量的实际操作训练,学员才能熟练掌握汽车电控发动机维修技术。
此外,课程标准还应注重对新能源汽车电控发动机的培训。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混合动力、纯电动汽车的电控发动机已成为汽车维修技术人员必备的技能之一。
因此,课程标准应及时更新,加入新能源汽车电控发动机的相关内容,以满足市场需求。
最后,课程标准还应包括对汽车电控发动机维修安全和环保要求的培训。
学员需要了解汽车维修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以及废弃液体和零部件的处理方法,做到安全维修、环保维修。
综上所述,汽车电控发动机课程标准的制定需要全面、系统地覆盖发动机结构、工作原理、实际操作技能、新能源汽车技术以及维修安全环保等方面的内容,以培养出高素质的汽车维修技术人才,提高汽车维修水平,满足市场需求。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大对汽车电控发动机课程标准的制定力度,推动汽车维修技术的发展,为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掌握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3. 熟悉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点火系统、排放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4. 学会诊断和排除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
二、教学内容1.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概述电控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电控技术在汽车发动机中的应用2.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组成电控单元(ECU)传感器执行器控制线束和连接器3.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燃油喷射系统的类型喷油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燃油喷射控制策略4. 点火系统点火系统的类型点火塞和点火线圈的工作原理点火控制策略5. 排放控制系统排放控制系统的组成催化转化器的工作原理排放控制策略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工作原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对电控技术应用的理解。
3. 实操演示法:演示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基本操作和故障诊断方法。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2. 课件:PowerPoint 或其他演示软件3. 实车或发动机电控系统模型4. 故障诊断工具和设备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2. 考试成绩:笔试和实践操作考试3. 综合评价:小组讨论表现、故障诊断案例分析六、教学安排1. 课时:本课程共计32课时,其中理论讲授20课时,实践操作12课时。
2. 教学计划: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合理安排每个章节的教学内容和课时。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实际应用案例,引发学生兴趣,激发学习动力。
2. 讲解基本概念:详细讲解电控技术的基本概念,包括电控单元(ECU)、传感器、执行器等。
3. 分析工作原理:讲解各个系统的具体工作原理,如燃油喷射系统、点火系统和排放控制系统。
4.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实车或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是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本课程构建于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汽车构造,汽车电路与电气系统专业课程的基础之上,主要针对汽车电子维修工岗位,培养学生对电控系统结构、原理的认识,并能够利用现代诊断和检测设备进行综合故障诊断、分析,零部件检测及维修更换等专业能力,为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起到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等,更好的适应将来的工作岗位。
二、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以培养学生对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检修的综合职业能力目标为核心,以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检修的工作过程为主线,力求通过构建学习情境、设计工作任务、建设仿真和真实的学习场景,让学生在职业行动中掌握专业知识,形成专业技能。
让典型工作任务所涉及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工作环境、工作评价用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条件、教学评价一一对应,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使学生获得未来工作所必须的综合职业能力。
三、课程目标(一)课程总体目标掌握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检修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掌握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电路图的识图方法,为以后实际工作打下基础。
(二)职业能力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能进行汽车发动机的保养、维护作业;能进行汽车发动机系统的拆装、检测、零部件检验与调试;能进行汽车发动机电路图的识读和分析;能进行汽车发动机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依据行业规范、利用相关资源制定维修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与评估,撰写维修质量报告。
2、技能目标:能根据故障情况独立制定维修计划,并能选择正确检测设备和仪器对发动机电控系统进行检测和维修;能对发动机综合故障进行诊断和分析;能正确使用万用表,故障诊断仪,示波器及发动机综合分析仪等常用检测和诊断设备;能够对传感器或相关部件的技术参数及波形信号进行分析;能遵守相关法律,技术规定,按照正确规范进行操作,保证维修质量;能检查修复后的发动机系统工作情况,并在汽车移交过程中向客户介绍已完成的工作。
《电控发动机》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掌握发动机电控各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培养学生检修发动机电控系统的能力;使学生能适应现代汽车维修的工作要求。
它要以汽车电气检修课程和汽车发动机械部分检修课程的学习为基础, 也是进一步学习电控发动机检修课程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通过任务引目活动, 使学生能描述发动机电控各系统的组成及主要部件的作用、结构、类型, 理解发动机电控各系统工作原理及主要部件工作过程;会检测和更换发动机电控系统的主要部件, 能利用检测设备排除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简单故障职业目标1.掌握汽油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2.了解电控柴油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3.能描述发动机电控各系统的组成、作用, 理解电控各系统的工作过程;4.能描述发运机电控各系统主要部件的作用、结构, 理解电控各系统主要部件工作过程;5.掌握汽油发动机电控系统一般故障的诊断与维修工艺。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四、教学建议(一)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关键是现场教学, 教与学互动教师示范, 学生操作, 学生提问, 教师解答、指导。
在教学过程中, 按照职业要求创设工作情景, 强化实际操作训练;要紧密结合职业技能证书的考核, 在实操训练中使学生掌握相关的汽车发动机结构知识。
(二)评价方法考试形式以平时考核为主, 平时考核包括作业完成情况、考勤及上课表现等。
建立平时上课考核项目, 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任务完成质量已时间得出考核成绩。
(三)教学条件1.课堂教学条件: 电控发动机模块教室2.实训条件:参照实训室设备配备标准进行, 建议师生比在1:15~1:20.(四)教材编写1. 在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教理念基础上, 参照教育部最新发布的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大纲的要求, 吸收企业技术人员的实际经验, 紧密结合工作岗位, 与职业岗位对接;选取贴近生活的案例, 贴近生产实际;强调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将创新理念贯彻到教学内容中, 以本课程标准为依据编写教材。
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课程编号:1700224Z课程类别:职业能力课适用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学时:128学时学分:7学分一、课程的性质本课程属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能力课程,其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检修,并在此基础上掌握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电路图的识图方法,为以后实际工作打下基础。
本门课程开设于第四学期。
通过学习,学生应达到中级汽车维修电工职业资格考核中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的要求。
二、设计思路本课程是根据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学生的职业能力分析中职业专门技术能力而设置的,使学生掌握汽车结构原理,具备现代汽车拆装、调整、性能检测、维护和保养能力。
本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检修知识,具备现代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拆装、调整、维护和保养及检修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培养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电路图的识图能力,为以后实际工作打下基础。
本课程先介绍了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的功能、分类知识,然后是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检修知识。
本课程教学效果评价采取一体化教学考核方式评价,其中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占45%,实训考核成绩占40%,学生平时成绩占15%,三者相加结果作为本课程考核总成绩。
本课程建议课时为128学时,学分为7学分。
三、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检修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掌握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电路图的识图方法,为以后实际工作打下基础。
职业能力培养目标●掌握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知识;●掌握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知识●会识别、找全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结构各零部件;能够根据故障现象,对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电路作快速检测并作出正确判断四、课程内容和要求五、实施建议1.教材选用或编写建议本门课程教材建议选用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材。
《发动机电控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全面掌握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基本理论,以理论为基础,结合应用实际,可以针对不同的故障进行分析、判断及故障排除;了解目前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发展概况;掌握车用汽油机电子控制技术的基本组成、主要元件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和常见故障诊断检修方法。
二、培养目标1、方法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谦虚、好学的态度.(2)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做事认真的良好作风。
(3)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与自我发展能力。
(4)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5)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2、社会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
(4)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
(5)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3、专业能力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现代汽车电控发动机的结构、工作原理。
(2)掌握故障检测与诊断方法。
(3)掌握检测设备及维修工具的使用方法。
(4)了解故障数据的分析方法。
(5)区分现代电控系统的类型.(6)了解最新的发动机电控技术应用。
(7)了解常见故障的产生原因.能力目标(1)能够辨别传感器及执行部件类型的能力.(2)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
(3)具备诊断、排除电控发动机常见故障的能力。
(4)查找相关技术资料的能力(5)使用检测设备及维修工具的能力(6)具备一定的技术数据分析的能力。
三、与前后课程的联系1、与前续课程的联系本课程应在学生学习了《汽车构造》、《电工电子》、《机械设计》、《机械制图》课程的基础上开设.2、与后续课程的关系本课程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奠定了基础。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为使学生掌握汽车电控发动机维修所需知识与技能,本课程以汽车电控系统维修工作任务为载体,将学习内容划分为3个学习情境来组织教学,将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过程融合在训练中。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掌握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3. 熟悉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点火系统、排放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
4. 学会诊断和维修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常见故障。
二、教学内容:1.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概述电控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电控技术的优点和缺点2.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组成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单元线束和连接器3.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喷油器的类型和的工作原理燃油泵的结构和的工作原理燃油喷射控制策略4. 点火系统点火塞的结构和的工作原理点火线圈的结构和的工作原理点火控制策略5. 排放控制系统催化转化器的结构和的工作原理氧传感器的结构和的工作原理排放控制策略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关键技术。
2. 演示法:展示电控系统零部件和故障案例。
3. 实践操作:动手检测和维修电控系统故障。
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故障案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相关教材。
2.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讲解。
3. 示教车辆:用于展示和实践操作。
4. 故障案例:提供真实的故障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五、教学评价:1. 课堂互动:提问、回答问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技能水平。
4. 故障诊断:分析故障案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进程安排:1. 课时:共计4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方式: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3. 教学进程:按照教学内容逐章讲解,穿插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引入:通过引入具体的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2.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针对案例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 问题驱动: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与维系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与维系是汽车维修专业技能培训的重要课程内容,旨在培养学员对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全面理解和维修能力。
本文将以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方式,全面评估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与维系课程标准,并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这一主题。
1.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1.1 电控系统概述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是指利用电子技术对汽车发动机进行控制和管理的技术。
电控系统通过传感器采集发动机及周边环境的信息,再经过计算和分析,控制执行器实现发动机的点火、供油、怠速控制等功能,从而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行和性能优化。
1.2 电控系统组成电控系统包括发动机控制单元(ECU)、传感器、执行器等核心组成部分。
ECU是电控系统的大脑,负责接收和处理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再发出指令控制执行器工作。
传感器负责采集各种参数数据,如发动机转速、节气门开度、进气温度等。
执行器则根据ECU的指令,执行相应动作,如控制点火时机、喷油量、怠速阀开度等。
2. 汽车发动机电控维系2.1 电控故障检测与诊断在汽车维修过程中,电控系统的故障诊断和排除是至关重要的。
学习者需要掌握使用诊断工具和仪器,如故障码读取器、示波器等,对电控系统进行检测和诊断,分析故障原因,并进行维修和调试。
2.2 电控系统维护与保养为了确保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长期稳定运行,学习者还需了解电控系统的日常维护和保养知识。
包括对传感器和执行器的清洁与调整、ECU软件的升级与优化等内容。
3. 个人观点与理解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是汽车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汽车维修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掌握发动机电控技术维系的知识和技能,可以使维修人员更好地适应汽车行业发展的需求,提高维修质量和效率。
也能有效降低汽车故障的返修率,提升用户体验和品牌形象。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与维系课程标准的全面评估和理解对于汽车维修专业技能培训至关重要。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学员将能够掌握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维修技能,为日后的从业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与维系课程标准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与维系课程标准1.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是现代汽车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它通过电子控制单元(ECU)来监控和调节发动机的工作状态,从而实现效率优化和排放控制。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主要包括点火系统、燃油喷射系统、气门控制系统等。
这些系统的协调工作,决定了汽车的动力性能、经济性和环保性能。
2. 维系标准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快速发展意味着维护和维修人员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掌握新技术。
建立起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与维系的课程标准至关重要。
这些标准包括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实验教学、实习实训等,旨在培养学生对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深刻理解和实际操作能力。
3. 课程标准的深度和广度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与维系的课程标准应该既深入,又广泛。
深入指的是要求学生对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工作原理和电子元件的具体应用有深刻的理解,能够进行故障诊断和维修。
广泛指的是要求学生了解不同品牌和型号汽车的电控系统,以及行业最新的发展趋势和技术应用。
4. 有价值的文章以上就是对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与维系课程标准的简要介绍。
接下来,我将从不同角度着手,逐步深入探讨这一话题。
我们需要了解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我们将探讨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维护与维修的具体操作。
我们将从行业发展和未来趋势的角度,展望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与维系的发展方向和挑战。
5. 深入探讨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一直是汽车工程领域的重点之一。
它涉及到燃烧、机械、电子、控制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因此学习起来相对复杂。
尤其是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型电控系统的出现,对维护和维修人员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6. 从基本原理到应用技术了解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首先要从其基本原理入手。
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点火系统、燃油喷射系统和气门控制系统是相互协作的。
而这些系统中又都包含了电子元件和传感器。
理解这些电子元件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技术,是学习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重要一环。
《电控发动机技术》课程标准适用专业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修读学期第四学期制订时间2013、1课程代码GC06012B课程学时72 课程学分 4.5课程类型B类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程对应职业资格证或内容汽车维修工(中、高级)/二手车评估师(中级)/汽车维修中级电工合作开发企业华汽集团执笔人沈南瑾合作者审核人注:1.课程类型(单一选项):A类(纯理论课)/ B类(理论+实践)/ C类(纯实践课)2.课程性质(单一选项):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3.课程类别(单一选项):专业通识课/专业核心课程(含职业拓展课)4.合作者:须是行业企业人员一、课程定位本课程是汽车服务与营销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必修课程。
本课程是《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传感器技术》、《汽车电工电子基础》的后续课程,是“汽车维修”岗位的汽车维修与故障排除和“汽车检测”岗位的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必须掌握的技能。
通过“帕萨特1.8T发动机电控系统常见故障分析及排除”案例的学习与实践,培养学生根据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故障现象,制定维修方案并解决故障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根据汽车维修企业和汽车4s店对汽车维修工的工作能力需要,在广泛调研和职业教育的特点的基础上,采用典型工作任务项目化课程开发模式,遵循职业教育理念,确定本课程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
让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和动手操作,在教学用车和电控发动机台架上设置故障的真实学习情境中学习并掌握故障诊断和故障排除,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工作方法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的创新点在于以一款汽车发动机作为教学基础,知识点拓展到不同款车的电子控制策略。
三、课程学习目标完成本课程学习后能够获得以下能力:1、专业能力:能准确运用解码器。
完成故障码的调取;能运用汽车万用表对故障元件进行检测,判断其好坏;能运用示波仪,分析故障原因。
能迅速查阅标准和技术手册,能正确判断检测结果。
2、方法能力:通过学习单元,能整合已学课程知识点;能从资料中提取有用信息,具有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汽车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该课程主要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汽车电子控制的基本知识,为后续课程学习及以后从事生产技术工作奠定必要的基本知识和初步操作技能。
本课程理论知识与技能实践并重,课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通过课程,使学生认识汽车电子元器件的结构与简单的发动机故障诊断技能。
主要培养学生会利用现代诊断和检测设备进行汽车故障诊断、故障分析、零部件检测及维修更换等专业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课程注重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并将学生遵守时间、设备保养、“6S”执行情况、环境保护、团结协作、语言能力等内容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1.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的设计突破了学科体系模式,打破了原来各学科体系的框架,围绕专业培养目标,根据本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作用地位,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以学生将来从事的职业岗位必备的相关知识和技术为依据,兼顾了企业和个人两者的需求,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即以培养全面素质为基础,以提高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
2.课程设计思路(1)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组织教学,在实现工作过程的同时培养学生应具备的岗位素质;(2)教学体系满足中等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符合中等技能人才的成长规律;(3)课程内容与教学安排充分体现能力进阶,便于不同阶段不同要求的学生学习;(4)理论知识与技能兼顾,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5)设计教程注意三个“结合”(理论和生产实践过程结合,现场辅导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知识积累、能力锻炼与岗位素质提高相结合),同时顾及师生角色的调整、能力的传递以增加学习的趣致和难度(随着课程的深入学习,教师讲授比例逐渐减少,学生自主学习内容不断增加)。
(三)开设时间与学时开设时间:第4学期;学时:112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①掌握汽车电子设备维修工具的使用方法;②掌握汽车电子设备的功用、构造、工作原理;③掌握汽车电子零部件拆装;④掌握电子零部件的磨损原因、检测与维修方法;⑤掌握汽车一般电路故障的分析与排除方法。
发动机电控技术与检修课程标准课程编码:0420436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适用专业:汽车电子技术专业课程所属系部:工程技术教研室学时:52 编写执笔人:于天秀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1. 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1.1 课程性质与作用《发动机电控技术与检修》是高职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职业核心技能课程之一,是与内蒙古利丰有限责任公司,广汇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共同合作开发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属于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必修(考试)课程。
《发动机电控技术与检修》课程的教学以“学生掌握专业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尺度,以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维修案例教学为核心,针对职业教育的特点,参照汽修专业中、高级专业高级工和技师职业资格标准中有关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构造与维修的知识和技能要求,根据汽修接车、调度、质检、班组、车间和仓库管理,以及汽车维修工和汽车维修电工等岗位群的实际要求,基于汽车维修工作过程,设计、安排理论和实践课程内容,实行“以任务为驱动,以就业为导向”的“导、学、做”一体化和“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专业意识和职业道德的培养,从而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与汽车企业岗位人才需求零距离对接。
《发动机电控技术与检修》课程构建于《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汽车机械基础》,《发动机构造》等专业课程的基础之上,主要针对汽车机电维修工岗位,培养学生对发动机电控系统结构、原理的认识,并能够利用现代诊断和检测设备进行综合故障诊断、分析,零部件检测及维修更换等专业能力,为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培养学生利用现代诊断和检测设备进行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诊断、故障分析、零部件检测及维修更换等专业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1.2 课程设计思路《发动机电控技术与检修》采用以行动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方法进行设计,整个学习领域由若干个学习情境组成。
学习情境的设计要符合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思想的要求。
《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诊断与修复》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诊断与修复》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针对于汽车机电维修工岗位能力进行培养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本课程构建于《汽车机械识图》、《汽车机械基础》、《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检修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汽车电气系统》等课程的基础上,主要培养学生利用现代诊断和检测设备进行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诊断、故障分析、零部件检测及维修更换等专业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二、教学目标通过《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诊断与修复》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一)专业能力1.具备与客户交流与协商能力,能够向客户咨询车况,查询车辆技术档案,初步评定车辆技术状况;2.能够独立制定维修计划,并能正确选择检测设备和仪器对发动机电控系统进行检测和维修;3.能够对电控燃油喷射系统进行故障诊断并对零部件进行检测;4.能够对点火控制系统进行故障诊断并对零部件进行检测;5.能够对辅助控制系统进行故障诊断并对零部件进行检测;6.能够对发动机电控系统综合故障进行诊断和分析;7.能够正确使用万用表、故障诊断仪、示波器及发动机综合分析仪等常用检测和诊断设备;8.能够使用示波器对传感器信号波形及执行器工作过程进行分析;9.能够遵守相关法律、技术规定,按照正确规范进行操作,保证维修质量;10.能够检查修复后的发动机电控系统技术状况,并在汽车移交过程中向客户介绍已完成的工作;11.能够根据环境保护要求处理使用过的辅料、废弃液体及损坏的零部件。
(二)社会能力1.具有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及人际沟通能力;2.具有团队协作精神;3.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4.能够与客户建立良好、持久的关系。
(三)方法能力1.能够自主学习汽车新知识、新技术;2.能够通过各种媒体资源查找所需信息;3.能够独立制定工作计划并进行实施;4.能够不断积累汽车维修经验,从个案中寻找共性。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原理与维修》课程标准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原理和维修技能,使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工具和仪器进行故障诊断和维修,提高车辆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二、教学内容1.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概述介绍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工作原理,让学生了解电控技术在汽车发动机领域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2. 燃油喷射系统讲解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控制方式和常见故障,介绍诊断和维修方法。
3. 怠速控制系统介绍怠速控制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控制方式和常见故障,介绍诊断和维修方法。
4. 排放控制系统讲解排放控制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控制方式和排放标准,介绍诊断和维修方法。
5. 电控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介绍电控系统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诊断仪器和维修工具的使用方法,讲解常见故障的维修技巧。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本课程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控系统的原理和维修技能。
2. 案例教学: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电控系统在实际车辆中的应用和故障特点,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3.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电控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提高教学效果。
四、考核方式与标准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期末考试成绩三个方面。
平时表现包括出勤率、课堂表现等;作业完成情况包括完成质量、正确率等;期末考试采用实际操作和理论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考察学生对电控系统原理和维修技能的掌握情况。
五、课程资源与支持服务1. 教材与参考书:本课程将提供相关教材和参考书籍,包括电子版教材和纸质版教材,方便学生随时查阅和学习。
2. 教学课件:本课程将提供教学课件,包括PPT、图片、视频等,方便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
3. 答疑与指导:教师将在课后提供答疑和指导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实践中的问题。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课程标准文件编号 ZJIC/C6/0203006版本修改状态 05 0 课程标准名称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页码 1/13 生效日期 2012-09-1《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适用专业:汽车电子技术开设学期: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学时:64学分:4一、课程性质及作用本课程是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教学组织采取理实一体化模式进行。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装配电控喷射发动机的汽车的使用、维护、基本诊断和修理等基础作业,并逐步养成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并排除电控喷射发动机故障的诊断与修理的职业核心能力。
课程的本课程的前续课程有:《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汽车电气设备与维修》、《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后续课程为《汽车电路与总线技术》等。
二、课程设计思路1.由学校专任教师、行业和企业专家合作选择课程内容。
2.变学科型课程体系为任务引领型课程体系,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
3.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位,从“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课程能力培养目标。
4.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工作项目”为主线,创设工作情景,通过反复的操作训练,使学生掌握汽车电控技术发动机的使用、维护、基本诊断和修理等基础作业的技能。
5.构建模块化课程内容本课程以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专家对本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同时遵循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规律,确定本课程的工作模块和课程内容。
为了充分体现任务引领、项目导向的课程思想,本课程以空气供给系统的检修、燃油供给系统的检修、缸内直喷系统检修、电控点火系统检修、排放控制系统检、修辅助控制系统检修和发动机综合故障检修等学习项目来构建设课程的全部内容。
三、课程目标1(认知目标(1)能对常见的缸内和缸外喷射技术的发动机的结构、组成的零件、基本电路绘制方式等基础资料能正确的认知;(2)触类旁通,了解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发展状况。
2(能力目标(1)能向客户进行完整的电控发动机工作状况(或现象)的咨询;(2)能独立初步评定电控发动机的技术状况;(3)能独立制定电控发动机的维修计划;- 1 -文件编号 ZJIC/C6/0203006版本修改状态 05 0 课程标准名称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页码 2/13 生效日期 2012-09-1(4)能对电控发动机的电空主要部件进行规范的拆卸、检查和装复; (5)能对电控发动机进行正确的调整;(6)能正确选用仪器和试验方法对电控发动机进行检测,并运用知识分析和判断故障;(7)能进行电控发动机修复后的各项检查。
3(素质目标(1)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素质;(2)良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素质;(3)良好的安全操作和事故应急处理素质;(4)良好的遵守相关法律、技术规定、行业标准和保证维修质量等职业素养。
四、课程内容和要求1(课程内容结构安排序号项目参考学时1 2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2 4 空气供给系统的主要部件的组成和工作原理3 2 空气供给系统的检修4 4 燃油供给系统的主要部件的组成和工作原理5 4 燃油供给系统检修6 2 电子控制系统的主要部件的组成和工作原理7 2 电子控制系统的主要部件的检修8 4 电控点火系统检修9 4 排放控制系统检修10 4 怠速控制系统检修11 4 辅助控制系统检修12 4 电控汽油喷射发动机综合故障检修13 4 技能训练:电控汽油喷射系统部件拆装与检测 14 4 技能训练:电控汽油喷射系统故障码和数据流分析 15 4 技能训练:卡罗拉发动机综合故障检修16 4 技能训练:桑塔纳2000GSI发动机综合故障检修 17 4 电控柴油喷射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18 2 电控柴油喷射系统的检修19 2 技能训练:捷达发动机(柴油机)综合故障检修64 合计- 2 -文件编号 ZJIC/C6/0203006版本修改状态 05 0 课程标准名称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页码 3/13 生效日期 2012-09-12(课程内容要求学时项目1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 学习目标 1、掌握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组成、分类和特点;2、掌握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控制原理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和建议 1、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组成、分类和特点; 在引导教学法下实施任务2、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控制原理教学法、分组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媒体与设备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要求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1、具有良好的学习内容要求的知教学课件、教学. 英语、计算机基础、汽车电工电子识传授和技能操作的能力; 模型、视频教学资基础、汽车电工检修基础、汽车机械基础、2、掌握任务教学法、分组教学法、料、维修技术资料、安全操作知识。
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实训用车和总成及3、良好的职业道德; 检修工具等。
4、强烈的操作安全意识。
.空气供给系统的主要部件的组成和工作学时项目2 4原理学习目标 1、掌握空气供给系统的主要部件的结构;2、掌握空气供给系统的主要部件的工作原理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和建议 1、空气供给系统的主要部件的结构; . 在引导教学法下实施任务2、空气供给系统的主要部件的工作原理教学法、分组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媒体与设备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要求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1、具有良好的学习内容要求的知教学课件、教. 英语、计算机基础、汽车电工电子识传授和技能操作的能力; 学模型、视频教学资基础、汽车电工检修基础、汽车机械基础、2、掌握任务教学法、分组教学法、料、维修技术资料、安全操作知识。
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实训用车和总成及3、良好的职业道德; 检修工具等。
4、强烈的操作安全意识。
.- 3 -文件编号 ZJIC/C6/0203006版本修改状态 05 0 课程标准名称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页码 4/13 生效日期 2012-09-1学时项目3 空气供给系统的检修 2 学习目标 1、掌握空气供给系统检修方法;2、掌握空气供给系统主要部件的检测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和建议 1、空气供给系统检修方法; . 在引导教学法下实施任务2、空气供给系统主要部件的检测教学法、分组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媒体与设备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要求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1、具有良好的学习内容要求的知教学课件、教. 英语、计算机基础、汽车电工电子识传授和技能操作的能力; 学模型、视频教学资基础、汽车电工检修基础、汽车机械基础、2、掌握任务教学法、分组教学法、料、维修技术资料、安全操作知识。
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实训用车和总成及3、良好的职业道德; 检修工具等。
4、强烈的操作安全意识。
燃油供给系统的主要部件的组成和工作学时项目4 4 原理学习目标 1、掌握燃油供给系统的主要部件的结构;2、掌握燃油供给系统的主要部件的工作原理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和建议 1、燃油供给系统的主要部件的结构; . 在引导教学法下实施任务2、燃油供给系统的主要部件的工作原理教学法、分组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媒体与设备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要求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1、具有良好的学习内容要求的知教学课件、教. 英语、计算机基础、汽车电工电子识传授和技能操作的能力; 学模型、视频教学资基础、汽车电工检修基础、汽车机械基础、2、掌握任务教学法、分组教学法、料、维修技术资料、安全操作知识。
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实训用车和总成及3、良好的职业道德; 检修工具等。
4、强烈的操作安全意识。
- 4 -文件编号 ZJIC/C6/0203006版本修改状态 05 0 课程标准名称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页码 5/13 生效日期 2012-09-1学时项目5 燃油供给系统检修 4 学习目标 1、掌握燃油供给系统检修方法;2、掌握燃油供给系统主要部件的检测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和建议 1、燃油供给系统检修方法; 在引导教学法下实施任务2、燃油供给系统主要部件的检测教学法、分组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媒体与设备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要求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1、具有良好的学习内容要求的知教学课件、教. 英语、计算机基础、汽车电工电子识传授和技能操作的能力; 学模型、视频教学资基础、汽车电工检修基础、汽车机械基础、2、掌握任务教学法、分组教学法、料、维修技术资料、单排行星齿轮机构、安全操作知识。
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实训用车和总成及3、良好的职业道德; 检修工具等。
4、强烈的操作安全意识。
电子控制系统的主要部件的组成和工作学时项目6 2原理学习目标掌握电子控制系统的主要部件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和建议电子控制系统的主要部件的组成和工作原理(重点为汽车在引导教学法下实施任务电气设备与维修课程中未涉及的一些电控部件)。
教学法、分组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媒体与设备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要求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1、具有良好的学习内容要求的知教学课件、教. 英语、计算机基础、汽车电工电子识传授和技能操作的能力; 学模型、视频教学资基础、汽车电工检修基础、汽车机械基础、2、掌握任务教学法、分组教学法、料、维修技术资料、常见的自动变速器的组成和工作过程、安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实训用车和总成及全操作知识。
3、良好的职业道德; 检修工具等。
4、强烈的操作安全意识。
- 5 -文件编号 ZJIC/C6/0203006版本修改状态 05 0 课程标准名称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页码 6/13 生效日期 2012-09-1学时项目7 电子控制系统的主要部件的检修 2 学习目标掌握电子控制系统的主要部件的检修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和建议电子控制系统的主要部件的检修(重点为汽车电气设备与在引导教学法下实施任务维修课程中未涉及的一些电控部件) 教学法、分组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媒体与设备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要求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1、具有良好的学习内容要求的知教学课件、教. 英语、计算机基础、汽车电工电子识传授和技能操作的能力; 学模型、视频教学资基础、汽车电工检修基础、汽车机械基础、2、掌握任务教学法、分组教学法、料、维修技术资料、液压控制、安全操作知识。
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实训用车和总成及3、良好的职业道德; 检修工具等。
4、强烈的操作安全意识。
学时项目8 电控点火系统检修 4 学习目标 1、掌握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2、掌握微机控制点火系统诊断和检修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和建议 1、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在引导教学法下实施任务2、微机控制点火系统诊断和检修教学法、分组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媒体与设备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要求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1、具有良好的学习内容要求的知教学课件、教. 英语、计算机基础、汽车电工电子识传授和技能操作的能力; 学模型、视频教学资基础、汽车电工检修基础、汽车机械基础、2、掌握任务教学法、分组教学法、料、维修技术资料、液压控制、电子控制、安全操作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