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国石
- 格式:doc
- 大小:478.50 KB
- 文档页数:9
1. 中国的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____。
答案:印刷术2. 孔子的故乡位于今天的哪个省?答案:山东省3.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答案:曹雪芹4. 京剧中的“生”通常指的是什么角色?答案:男性角色5. 长城的总长度大约是多少公里?答案:约2万公里6. 中国的国花是什么?答案:牡丹7. “三皇五帝”中的“三皇”是指哪三位帝王?答案:伏羲、神农、黄帝8.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始于哪个朝代?答案:隋朝9.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谁?答案:武则天10. 中国传统节日中,重阳节是哪一天?答案:农历九月初九11. 中国的第一部字典是《说文解字》,其编撰者是谁?答案:许慎12. 中国的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西游记》的主人公是谁?答案:孙悟空13. 中国最大的岛屿是哪个?答案:台湾岛14. 中国的传统医学称为____。
答案:中医或中医药15. 中国的第一位皇帝是?答案:秦始皇(嬴政)16. 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排在第一个的是?答案:鼠17. 中国的首都是哪座城市?答案:北京18. 中国的国粹之一是?答案:京剧19. 中国最长的河流是什么?答案:长江20. 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孟子是哪个学派的代表人物?答案:儒家学派21. 中国的春节又被称为什么?答案:农历新年或新年22. 中国的国石是什么?答案:翡翠(或和田玉,根据不同标准)23. 中国传统音乐中有五声音阶,分别是宫、商、角、____和羽。
答案:徵24. 中国历史上的三国时期是指哪三个国家之间的对峙?答案:魏、蜀、吴25. 中国的古代哲学家老子的主要著作是什么?答案:《道德经》26. 中国的国歌是什么?答案:《义勇军进行曲》27. 中国的传统婚礼中,新娘通常会穿什么颜色的衣服?答案:红色28. 中国的传统戏剧形式除了京剧外,还有哪些?请列举两种。
答案:越剧、黄梅戏、豫剧等(任选两种)29. 中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主要用于纪念什么?答案:纪念先人或扫墓30. 中国的国树是什么?答案:银杏树(或柏树,根据不同标准)31. 中国的四大名绣指的是哪四种刺绣?答案:苏绣、湘绣、粤绣、蜀绣32. 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分别是谁?答案:西施、王昭君、貂蝉、杨贵妃33. 中国的国鸟是什么?答案:丹顶鹤(或朱鹮,根据不同标准)34. 中国的传统建筑中,四合院是哪种类型的住宅?答案:北方传统的民居类型35. 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哪位古代诗人?答案:屈原36. 中国的传统乐器二胡有几根弦?答案:两根弦37. 中国的国酒是什么?答案:茅台酒38. 中国的传统书法有几种主要书体?请列举三种。
寺坪田石:寿山村外原有一座“广应寺”,建于唐光启三年(僧人时常采集田黄石,研磨成粉末给周围百姓治病,未用的石头储于寺内,日积月累,寺中积攒田黄无数。
元末战乱,广应寺因曾收留过朱元璋而被元兵付之一炬,连同僧人辛辛苦苦积攒起来的田黄石也沉默于火中,田黄石经火炙后又埋入土中。
造化弄人,数百年的日晒雨淋、水分浸蚀不但没有让这些深埋于废墟之下的田黄石黯然失色,特殊土壤的滋养反而赋予了它们更为绚丽的生命,既保留了田黄石原有的优良品质,更进一步成就了其温润如古玉的厚重质朴的独特魅力。
此时的寺坪田不再仅仅是简单的石头,更像是历经风云变幻后的智者,它们静静的守护着广应寺这片饱经沧桑的土地,记录了历史,见证了岁月的变迁。
广应寺明洪武和崇祯年间,两次焚毁、重建,反常的环境因素,是形成寺坪田独特的演变条件。
其中明代毁于大火两次,也是寺坪石形成的最主要时间。
明时寺坪石的数量颇多,到广应寺附近采集寺坪石也成为文人雅士的风尚,寺坪田的身价逐年上涨,很久以前就已经是“易金十倍”了。
旗降石质地细腻脂润,微透明或不透明,富有光泽,年久不变,在寿山石中韧性最强。
色泽很丰富,以黄色为基调,有黄、红、白、紫、灰等色,或单色,或二三色相间,色泽深浅变化,或浓或淡,相互辉映。
旗山系寿山石矿藏丰富,品种繁多,是仅次于高山系的第二大系。
旗降石石质结实,温润,坚细,凝腻,微透明或不透明,实有光泽,色彩丰富,以红、黄、紫、白等两色及多色相间者常见,是寿山石中一大家族,如黄旗降、红旗降等。
杜陵坑山各洞均有剥离于石脉的独石,埋藏于坑洞周围的砂土中,由掘取而得。
掘性杜陵坑石石质脂润,微透明,惟不及洞产石通灵,有网状或环状纹,但纹理紊乱。
黄色掘性杜陵坑石,有桂花黄、枇杷黄、橘皮黄,有时亦出现萝卜纹。
石皮红筋,易与田黄石相混。
二号矿石:产于寿山乡党洋村二号叶蜡石矿,属黄巢矿脉,石性凝结微坚,细腻滋润,色彩绚丽。
结晶状态:有全结晶,半结晶,未结晶,即使未结晶的二号矿石,也至少已经起冻,而且质地细腻,光彩夺目。
行业市场自古以来,文人雅士都乐于收藏自己喜爱的艺术品,如国画、漆画、石雕、剪纸、刺绣、书法、花艺等等,这个喜好一直延续至今,有增而不减。
艺术品是艺术家们智慧的结晶,它作为一种特殊商品流通于艺术市场。
与普通商品相同的是它们都具有使用价值,而不同的是艺术品的使用价值体现在精神层面,普通商品则体现在物质层面。
艺术品能够给人带来视觉的愉悦感,令观者感到好看、漂亮,从而由心底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幸福感和满足感,带来好心情,进而起到净化灵魂、陶冶性情的作用。
人们之所以喜欢收藏艺术品,不仅仅是因为艺术品的观赏价值,更是因为其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人文思想价值以及经济价值,是一笔无价的财富。
寿山石雕发展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凭借自身色彩斑斓、温润晶莹、纹理丰富等特点,逐渐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和欣赏。
随着社会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精神世界的追求逐渐丰富,物质文化需求也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收藏寿山石,并且不少人愿意在寿山石的收藏和购买上投入大量的资金,少则几百、几千,多则百万、千万。
那么,为什么会有人愿意花这么多钱购买一块石头呢?一、历史文化价值“山不在高,有石则名。
”福建福州的寿山村就因出产寿山石而闻名。
寿山石历经千年已形成独特的寿山石文化,进而成为福州的名片之一。
它不只是一种单纯象征高贵的玉石,还是具有极高历史价值的艺术品,在中国玩石界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1957年,福州北郊浮仓山发现在新石器时代的古文化遗址中有数件用寿山石打磨制成的石器。
由此可见,5000多年前新石器时期人们就已经懂得利用或是欣赏寿山石。
而寿山石原石的收藏也早在明朝初年以前就已经开始,因其丰富的色彩,易于奏刀的特性,很早便被作为雕刻的材料。
宋代时,寿山石雕艺术就已达到可供玩赏的水平。
而元代篆刻家将其用作印材而使用更是将其推上了“印石三宝”之首的宝座,成了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均爱不释手的艺术珍品。
在中华上下五千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先辈造就了灿烂的文化,而文化孕育了丰富多彩的艺术。
宝玉石鉴赏之和田玉摘要:和田玉已有70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玉文化的主体。
和田玉质地细腻,它的美表现在光洁滋润,颜色均一,柔和如脂,在传统玉石中占据着首屈一指的地位。
产自新疆的和田玉更是享誉中外,素有“国石”之称。
和田玉的自身文化与中国的历史文化密不可分,源远流长。
和田玉为中国历史文化提供了载体,而中国的历史同样也赋予了和田玉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其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道奇葩。
关键词:和田玉历史发展种类特点鉴赏价值保养方法发现与收藏正文:自古黄金有价玉无价,恰好我的名字中就带有一个玉字,因此,从小我就对玉有着格外的兴趣。
中国有四大玉石,分别是和田玉、独玉又称“南阳玉”、岫玉、绿松石。
这几种玉中,最具投资价值的要数新疆和田玉,被誉为中国国石。
下面就谈谈我最喜欢的和田玉吧。
一、和田玉的历史:一种软玉,俗称“真玉”。
狭义上讲的玉,一般指新疆和田玉。
新疆玉石是我国玉石群中的佼佼者,其中又以和田玉最负盛名。
和田玉是中华民族之瑰宝,曾几次提名要作为中国“国石”。
早在新石器时代,昆仑山下先民们就发现和田青花籽玉雕《佛手》了和田玉,并作为瑰宝和友谊媒介向东西方运送和交流,形成了我国最古老的和田玉运输通道“玉石之路”,即后来“丝绸之路”的前身。
2003年10月底历经几年时间的中国“国玉”评选工作结束,新疆和田玉获得“美玉”称号,被中国宝玉石协会正式命名为“中国国石”。
和田玉是中华玉苑中拥有的独特资源。
玉有“五德”—“温润而泽”、“缜密以栗”、“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细然”、“瑕不掩瑜,瑜不掩暇”,这些赞扬的是和田玉的特点,是中国玉的象征。
历来人们对和田玉的向往、爱好、追求几乎达到了神秘、痴迷的境地。
这样珍奇的人间瑰宝,随着采集的艰难与稀少。
对于收藏者来讲,得之一玉,束之高阁,作为欣赏与财富的积累,或留传后代或保值升值。
二、和田玉的种类:在新疆按和田玉的产出不同,外形不同,又可将其分为:籽料:在河床的中下游拣到的玉石。
它门是由原生矿石经过剥蚀、冲刷,搬运到河流中下游的。
太湖石古老的太湖不但美丽,而且孕育了无数的宝贝。
其中有一件宝物不得不提。
它历尽沧桑、古朴典雅、堪称中华民族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太湖石!太湖石是我国古代四大名石之首,可谓古代之国石,今代之瑰宝。
历尽沧桑,自然天成,是大自然的精灵,是大自然的奇观,是大自然赋予全人类的宝藏。
渊源和流传古老的中华赏石文化源于山水文化。
而以奇石、花木、碧水为主体的园林文化则催生了赏石文化的繁荣。
特点质坚表润,嵌空穿眼,纹理纵横,练联起隐,叩击有响,外形多峰峦岩壑之致。
“乃太湖石骨,浪击波涤,年久孔穴自生”。
太湖石属于石灰岩。
多为灰色,少见白色、黑色。
相对而言,石灰岩容易受到外来力量的风化侵蚀,比如长期经受波浪的冲击以及含有二氧化碳的水的溶蚀,软松的石质容易风化,比较坚硬的地方保存下来,这样在漫长岁月里,太湖石逐步在大自然条件下精雕细琢,形成了曲折圆润的形太湖石态。
因其嵌空作靥、弹窝相套、形态俊美,故又称文石和花石。
中国碳酸盐岩分布区很广,在适宜的构造、岩石和水文地质条件下,均可寻找和开发得用类似江苏的太湖石。
太湖石为典型的传统供石,以造型取胜,“瘦、皱、漏、透”是其主要审美特征,多玲珑剔透、重峦叠嶂之姿,宜作园林石瘦指石峰整体形象苗条多姿,风骨磊磊。
皱指石身起伏不平,能看出节奏的明暗变化。
漏指石身里边有孔穴上下相通,脉络连贯。
透指玲珑多孔穴,前后能透过光线,这四字主要从形象特征来鉴别。
清,丑,顽,拙则侧重于对峰石整体气势的品评。
清者具有阴柔的秀丽之美丑者富有奇特的华丽感顽者指有坚实浑厚的阳刚之美拙者富有质朴,痴阔之感。
应用太湖石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室内供石,尺寸较小,可布置于厅堂之中、几案之上,供收藏赏玩之用。
而另一类就是徐先生想要的景观假山石,体形高大,叠山立景于门轩之前,点缀亭台楼阁、奇花异木之间,为园林或院子增添情趣。
中国园林里。
常见一座座奇形异状的石头,小则有1米多,高的达5-6米。
有的立在道旁,有的圈于池中,有些石头上还长有奇花异卉,自成佳景。
中国十大名石,你知道几个?寿山石产于福建寿山而得名。
以叶蜡石为主要组成的一种矿物石料。
化学成分主要为Al2(Si4O10)(OH)2。
单斜晶系。
通常呈致密块状、片状、钟乳状或放射状集合体。
玻璃光泽,具油脂感。
分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三种。
质地致密细腻,脂润柔和,似玉非玉。
寿山石品种极多,质透明如冻的称“寿山冻”;纯净如羊脂的称“白芙蓉”。
按出处有田坑、水坑、山坑寿山石,而以田坑石和水坑石最佳。
田坑石系脱离石脉而独立成块,多年一直埋于沙士中,略透明,肌里有极细密的萝卜纹,其黄色的称田黄,白色的称白田,黑色的称黑田,粉红色的称红田,均是寿山石中的上品。
其中田黄分橘黄、熟栗黄、枇杷黄及金黄等种,极其珍贵,为寿山石中的极品。
水坑石的特征是结晶石,呈透明或半透明冻状,称寿山冻,常显萝卜纹状结晶,有鱼脑冻、黄冻、鳝草冻、桃花冻、牛角冻、豹皮冻等,是水坑寿山石中的姣姣者。
山坑石则是寿山石中最普及的石料。
中国寿山石雕经民间雕刻艺人据石材的纹理、色泽、形态等特点,充分发挥石料固有的特色,加工成供观赏的雕刻摆件,使作品的内容与质料溶为一体,展现出理想的寿山石雕艺术特色和高雅的品味。
寿山石与青田石、巴林石、昌化石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石”。
青田石产于浙江青田而得名。
以叶蜡石为主要组成,共生矿物有石英、刚玉、红柱石、高岭石和少量蓝晶石、绿石等。
硬度2~3,比重2.6~2.7,耐火度1 630℃~1730℃。
腊状至玻璃光泽,均质块状,半透明至不透明,少数透明。
质地致密细腻、温润光洁、坚韧耐热、莹洁如玉。
颜色鲜艳亮丽,丰富多采,其地色有青白、灰、红、粉、橙、黄、黄绿、翠绿、紫蓝、深蓝、棕褐、黑色等。
名贵品种有灯光冻、蓝青田、封门青、竹叶青、芥菜绿、山炮绿、黄金耀,奇石者有龙蛋、封门三彩、夹板冻、紫檀冻等均极其珍贵。
其中蓝青田也称之为封门三蓝(蓝星、蓝带、蓝花),是青田石大家族中颇有代表性的品种。
蓝色乃青田石所特有。
石质鲜蓝,色彩亮丽,典雅妩媚;蓝花丁以青或橙黄色等为地色,刚玉质深蓝色斑点镶嵌其间而独具特色;龙蛋石外壳为一层深褐色之硬石,内藏青、黄色冻石,十分名贵。
一沙一世界一石一乾坤——对话印石收藏家夏可承作者:叶彬松来源:《杭州(上半月)》 2020年第5期叶彬松国人爱石、赏石,对石头的持久热情自古有之。
神话中的祖先女娲,炼七彩石补天;远古时代,“奇岩”或“怪石”曾作为贡品进献给大禹;传奇的和氏璧,相传后来被秦始皇制作为传国玉玺;而一块被丢弃的石头,也被曹雪芹写进了红楼梦,成为文学史上的传奇佳话。
通灵的石头能说话,精美的石头会唱歌。
石头坚硬、朴拙、玲珑、秀润……一石一乾坤,赏石玩石,可以长见识、开眼界、展心胸。
在杭州市建国北路上,一家印石艺术馆,让众多来这里参观的爱石之人眼界大开。
其馆长,是来自石雕之乡青田的印石收藏家夏可承。
记者:石头是青田人的至宝,青田人似乎天生就是爱石之人。
五十年来,您一直与石雕和印石为伍,享受玩石、赏石的乐趣。
作为青田石雕研究院院长,为何近期把重点移师杭州?夏可承:我出生并成长于青田,可以说一辈子都在和石头打交道,人石相依,乐在其中。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也就是我十几岁时就在青田石雕厂做学徒,日夜厮磨,爱之不能自拔。
石头不仅能娱人眼目,还能启人性灵,沉浸其中,实在其乐无穷。
八九十年代,我觅得一些商机,做起了石雕经营,渐渐把青田石推向港澳台甚至东南亚一带,后来在青田县有关政府部门支持下,创办了青田石雕研究院。
杭州是浙江省会,更是历史文化名城。
这里,西泠印社历经百年,印石文化令誉广播海内外;这里,有着著名的学府中国美院,让艺术之城名至实归;这里,篆刻家和名石藏家比比皆是,他们热爱石头,利用石头,研究石头,蔚然成风。
因而石文化在杭州,可谓独树一帜,极受珍视。
青田人本四海为家,为寻求更好的发展,我便于几年前在这里办起了印石艺术馆,以石会友,结交天下更多爱石之人。
记者:我们在馆里可以看到顶级的灯光冻,以及近三百不同品类的青田石。
但让我们更为惊奇的是,在馆里还有琳琅满目、各具特色的昌化石,尤其是品种石,数量之多之精,仅此一见。
夏可承: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石雕非常火,以至于许多青田人走出青田,远赴昌化、寿山、巴林,寻觅更好的石材和作品。
赤峰简介赤峰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蒙冀辽三省区交汇处,全市总面积9万平方公里,辖3区7旗2县,总人口460万,是内蒙古第一人口大市。
赤峰已有一万年的人类文明史,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目前,全市已发现各个时期古人类文化遗址7300多处。
其中,兴隆洼古村落遗址被史学界称为“华夏第一村”;红山文化标志性器物——碧玉龙,被史学界称为“中华第一龙”。
赤峰还是草原青铜文化、契丹辽文化、蒙元文化的聚集区,历史上是辽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辽上京、辽中京均在赤峰境内,现存辽代文物数量居全国之首。
赤峰地处东北、华北地区结合部,区位优越、交通便捷,距北京、沈阳等中心城市400公里左右,距出海口最近处仅130公里,是首都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区的腹地,也是内蒙古距出海口岸最近的地区。
境内已建成2条高速公路、4条铁路和11条国省干线公路,12个旗县区中有11个通高等级公路。
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2.3万公里,铁路运营总里程1100公里,实现了县县通铁路、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
开通了北京、呼和浩特、沈阳、大连、天津、上海、成都7条航线,初步形成了立体便捷的交通网络。
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81平方公里,入住人口89万,城镇化率达到43.2%。
赤峰自然资源和矿产资源富集,全市现有耕地2100万亩、草原8600万亩、森林4300万亩,正常年景粮食产量70亿斤以上,家畜存栏1700万头只左右。
已发现各类矿产资源70余种、矿产地1200多处,其中大型矿床25个,主要矿产有铜、铅、锌、锡、钼、铁等有色金属、黑金属以及金、银等贵金属,2010年被命名为“中国有色金属之乡”,是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地级市。
境内石灰石、萤石、叶腊石、膨润土等非金属资源种类多、储量大,巴林石是中国四大国石之一。
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全市可利用风力资源5000万千瓦以上。
赤峰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地质构造独特,地貌特点神奇,旅游景型丰富,草原、森林、山峰、沙漠、湖泊、温泉、石林、冰臼、冰雪等景观一应俱全,素有“内蒙古缩影”、“内蒙古名片”之称,境内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处、国家森林公园6处,4A级旅游景区3处。
寿山石雕的俏色利用发布时间:2022-06-30T02:22:45.227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2年5期作者:林学铿[导读] 寿山石是中国最为传统的印章石材料之一,分为田黄、荔枝、芙蓉、汶洋、山秀园等百余类石林学铿身份证号 :35012719760204****摘要:寿山石是中国最为传统的印章石材料之一,分为田黄、荔枝、芙蓉、汶洋、山秀园等百余类石种,其中当属田黄石最为珍稀。
广义的田黄指的是田坑石,而狭义的田黄则是指产自田地中且颜色为黄的寿山石。
田黄石在物理性质及工美特征等方面都是寿山品种石中的佼佼者,同时具备细、洁、润、腻、温、凝的印石“六德”,被尊为“石帝”,受到了皇室贵族的偏爱与追捧。
关键词:寿山石雕;俏色;利用引言福州寿山石位列中国传统四大印石之首,为我国玉石文化的典型代表,具有丰厚的历史底蕴、人文精神与文化传承,其在雕刻技艺方面更是蕴含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巨大智慧。
在本文中,笔者将立足当下,结合自身创作实际,对寿山石雕技艺与文化的未来发展,与各位同好进行交流和探讨。
1寿山石雕刻发展历史概述从《观石录》等历史文献中的记载以及考古发掘出的宋代墓穴石俑可以证实,人们对寿山石的开采至少有1500年的历史。
在宋代时便已有官府专设的雕刻工坊,在创作上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据后世的考察研究发现,此时的雕刻题材已经涵盖了人物、动物、器皿、嵌饰、什器等诸多类型,据此推算当时的寿山石雕刻领域中也不外乎这些题材与内容。
但此时寿山石在众多石种中并不突出,其发展壮大与对外传播,还主要得益于佛教在福建地区的繁荣。
其时在寿山石原石开采地附近有一名寺,吸引了众多信徒前往朝拜,香火旺盛,僧人便以寿山石制成佛珠、佛具、佛像等物件进行回赠,寿山石也就此传播开来,在当地县志等文献中都有关于此的明确记载,可以说僧侣和石农是最早的寿山石文化传播者2寿山石的艺术价值寿山石的艺术价值判断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个方面是对雕塑家的雕塑材料进行观察分析,如果雕塑家能够在雕塑中充分利用寿山石料的纹理、色彩和纹理,其艺术价值首先可以被认为是很高的。
四大国石袁慧敏袁慧敏中国的篆刻艺术历史悠久,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的诞生及篆刻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将篆刻艺术提升到与书画鼎足而立的地位。
印石作为篆刻的重要载体,以前是文人雅士摩挲把玩的对象,当今则广为大众欣赏收藏。
一方温润胜玉的印石,饰以精美的钮雕,再加上名家的篆刻,可谓是“三美合一”。
我国地大物博,出产印石的地方很多,福建寿山石、浙江青田石、昌化石与内蒙古巴林石就是其中最著名的四大名石。
寿山石寿山石出产于福建省福州市寿山村,约有1500多年历史,以善于利用石质纹理、自然色彩而著称,品种繁多,分田坑、水坑、山坑三大类,计有100多个品名。
田坑,因产于田中,多呈黄色,故名田黄。
其他还有白田、黑田、红田等。
田黄原石多为自然块状,形似和田仔玉,由于无脉可寻,因而极稀有神秘,质地细嫩温润,微透明及半透明,萝卜丝纹纤细绵密,间有红色格纹,外裹石皮。
田黄石深得康熙、乾隆、宣统等皇帝的宠爱,素有“石中之王”之美誉,价值连城。
水坑,特指“溪中洞”所出各种“晶”、“冻”石种。
由于矿洞地势险恶,开采艰难,上个世纪仅有三次开采记录,故有“百年稀珍”之形容。
水晶冻、桃花冻、天蓝冻、鱼脑冻、鳝草冻、环冻等都是水坑珍品,晶莹剔透,通灵可爱。
山坑是寿山石最大家族。
芙蓉石可谓山坑之代表,外观白洁明莹,质地脂润腻凝,似玉非玉。
依石色名为白芙蓉、醉芙蓉、红花芙蓉、芙蓉青等。
杜陵坑,质地坚硬而通灵,有玻璃光泽,以黄色为佳,名冠山坑诸石。
高山石,储量最丰,红、白、黄、灰、黑等各色具备,石质细洁微松。
荔枝洞石,石质晶莹犹如新鲜的荔枝肉,惜资源稀少,今已绝产。
山坑其他名品还有汶洋石、二号矿、善伯洞、旗降石、月尾绿、鹿目格等,不胜枚举。
青田石青田石产于浙江省青田县山口、方山一带,主要有封门、官洪、尧士、白洋四个矿洞。
青田石质地细洁易刻,脆硬适中,入印能尽得刀笔韵味,明清流派印鼻祖文彭大力倡导用青田石治印,从此文人以青田石刻章之风日渐盛行。
博物馆记
文化·生活
MUSEUM
国石(北京)艺术馆馆长燕爱建
品石论道,烹茶作禅
本着弘扬中国石雕艺术文化为宗
,汇聚了全国各地石雕大师馆藏石雕作品的取材都选用中国“四大国福建寿山,浙江青田、浙江昌化和内
据馆长所说,馆内藏品并不涉及古玩,而且重点在于石雕艺术。
“我们馆内的藏品不涉及古玩,不涉及年代。
”燕爱建说:“古玩是年代价值决定了他的文化价值,而我们这个国石艺术并不涉及年代这个问题在里面。
石雕不涉及古的东西,基础是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228。
四大国石四大国石,分别为福建寿山石、浙江青田石、浙江昌化鸡血石、内蒙古巴林石,石质主要为叶腊石、地开石、高岭石。
石材用于篆刻可追溯到元代,王冕偶得灯光冻(青田石)入印,开启文人篆刻之先河,随着文彭、何震等大家的推崇与创作,掀起篆刻史上的百花齐放,篆刻流派发展繁荣。
石材亦更多被篆刻者关注与使用。
四大国石各具特色,寿山石颜色艳丽,品种众多,尤以田黄最为珍贵,被誉为“石中之王”;昌化鸡血则被奉为“石中皇后”,似牡丹般娇艳华贵;而青田石则以其温润的青色和被文人推崇的适合走刀等特色尊享“石中君子”之美誉;巴林石则以其通透灵动,色彩斑斓而成为后起之秀。
近年,随着四大国石的资源匮乏,一些外来石、新品石逐渐活跃在石材市场,如经西泠印社专家认定并在第六届中国(杭州)印文化博览会上推出的篆刻专用石材——孤山印石【孤山1号(西泠红)、孤山2号】,越来越占据市场份额,因资源有限,其中上品建议收藏。
目录:详述印石鉴赏故事传说其他印石详述寿山石寿山石是中国四大名石之一。
寿山位于福建福州北郊的寿山村,海拔1000米左右。
寿山石的形成距今约一亿五千万年,矿石成份主要是叶腊石、地开石、高岭石等,特殊的生成条件使寿山石具晶莹滋润的丽质与五彩斑斓的色彩,以田黄石、芙蓉石、荔枝冻等为代表。
质纯者色白,微含其他成份者五彩。
微透明至半透明,极少数透明。
呈珍珠光泽、凝脂光泽、玻璃光泽,绝大部分有滑腻感。
寿山石分田坑、水坑、山坑三大类,据相关资料记载,寿山石品种不断被发现开采,其种类大约有160余种。
田坑石简称“田石”,产于寿山溪旁水田古砂层中,外形殊异,多有红皮,红筋成格,肌理萝卜纹。
质地脂润,温柔可爱。
靠深挖田土收集而来,其中以黄色最为珍贵。
水坑石产于寿山乡东南3公里处的坑头占山麓,因矿脉很陡,长期受地下水浸渍,易生成晶冻类珍品,有坑头洞、水晶洞等著名矿洞,顺其延伸至溪涧,故多透明状,光泽好,质细腻,系寿山石之最佳者。
山坑石产寿山、月洋两乡。
大嵩石:风景这边独好发布日期:2012-07-12 黄杰我是在一个十分寻常的午后,踏进这个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为宗旨的神圣之地的。
初秋的西泠印社显得十分的平淡宁静,从后孤山穿越写着“西泠印社”的石牌坊,我拾级而上,台阶两边则是郁郁葱葱的参天林木,午后的阳光斜斜地穿过树枝的缝隙,不经意的漏在台阶之上,恍然间竟也有着几分篆刻的写意韵味。
古树成林的西泠印社,便被这种随意挥洒的写意韵味包容着,而我眼前的各代石刻此刻仿佛一下子灵动起来,在西子风光的映衬之下,更加的美丽神奇。
在印社北门的方顶亭,我和西泠印社成员张奕辰先生谈起了我酝酿多年的想法:请西泠印社的名家,为我珍藏多年的二十二方大嵩石篆刻,镌刻的内容就是我们宁波人熟知的“天童十景”和“钱湖十景”。
我的故乡在安徽,而宁波则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在这里工作生活,时刻感受着这方水土的滋润。
把宁波当地的风景名胜,刻入当地知名的印石之中,这何尝不是我对宁波这个第二故乡的最好回馈呢?我与石大嵩石是产于宁波鄞州大嵩的块状叶腊石,质地细腻如玉,多有黑色的斑点,又名“大松石”、“牛祭石”、“羊求休”、“灯明冻”等,在许多篆刻名家眼里,大嵩石无论从质地来说还是从欣赏角度来看,都是一种很不错的印章石。
关于大嵩石的传说有很多。
清陈克恕《篆刻针度》载:“大松石出浙江宁波大松所。
其质类玉,间有洒墨黑斑,纹采流丽。
真者稀少,假者烧斑伪造,最可乱真,不足贵也。
开采时,必以牛祭,后戚南塘以羊易之,此石遂绝,后人呼此石为‘羊求休'。
”而我在《鄞县通志·博物志》上,也曾翻阅到这样的记载:“球山为流纹岩系上部之凝灰质流纹岩,在曾经采石之岩基中见有极清楚之断层面,在此断层上附有光滑之笔蜡石薄层,笔蜡石即雕刻图章用形似冻石之石,谓球山曾产玉石者即此也。
”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和巴林石并称四大国石,早已名闻艺林。
但即若如此,我们亦无须妄自菲薄,因为大嵩石在中国印章史上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