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芯盒树脂培训
- 格式:ppt
- 大小:1.86 MB
- 文档页数:33
树脂工艺技术培训树脂工艺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艺术创作中的工艺技术。
树脂是一种具有粘性和可塑性的物质,通过调整其成分和处理工艺,可以制作出各种各样的产品,包括工艺品、装饰品、模具、雕塑等。
本文将介绍树脂工艺技术的基本知识、应用领域和培训方式。
一、树脂工艺技术的基本知识1. 树脂的种类:常见的树脂有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丙烯酸树脂等。
不同的树脂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 树脂的制作过程:树脂制作过程通常包括树脂和硬化剂的混合、搅拌、充填、固化等步骤。
3. 树脂的特性:树脂具有耐腐蚀、耐磨损、耐高温、绝缘性好等特点,可以满足不同产品的要求。
二、树脂工艺技术的应用领域1. 工业领域:树脂工艺技术在制造业中广泛应用,可制作模具、零件、密封件等。
例如,使用树脂制作的模具可以用于注塑成型、铸造等工艺。
2. 装饰领域:树脂工艺技术可以制作各种艺术品和装饰品,如树脂画、树脂摆件、树脂珠宝等。
这些产品具有丰富的色彩和独特的质感。
3. 艺术创作领域:树脂工艺技术为艺术家提供了一种创作媒介。
艺术家可以通过调配树脂的颜料和添加剂,创作出具有立体感和变化效果的作品。
三、树脂工艺技术的培训方式1. 理论课程:树脂工艺技术的培训通常包括理论知识的学习,如树脂的种类、制作过程、特性等。
学员可以通过课堂学习掌握相关知识。
2. 实践操作:树脂工艺技术的培训还包括实践操作环节。
学员可以亲自操作树脂和相关工具,学习树脂的混合、搅拌、充填等技术要点。
3. 案例分析:培训过程中,可以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来深入了解树脂工艺技术的应用。
学员可以学习不同案例中的工艺流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树脂工艺技术的培训旨在让学员掌握树脂工艺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其在工业生产和艺术创作中的应用能力。
通过系统的培训,学员可以了解树脂的种类和特性,掌握树脂的制作过程和工艺要点,从而灵活运用树脂工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树脂工艺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工艺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艺术创作中。
行业标准《铸造用三乙胺冷芯盒法树脂》解读1 标准概况三乙胺冷芯盒法树脂工艺由于其具有生产效率高、节约能源、芯(型)强度高、尺寸精确、芯(型)砂溃散性好等优点,已经得到了铸造业的广泛使用。
根据2011年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下发的2011年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铸造用三乙胺冷芯盒法树脂》行业标准由苏州兴业材料科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起草,全国铸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
在2011年第三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中,标准名称为《铸造用三乙胺法冷芯盒树脂》,在标准征求意见时,经标准起草小组一致同意,将标准名称确定为《铸造用三乙胺冷芯盒法树脂》。
2 标准的主要内容2.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铸造用三乙胺冷芯盒法制芯(型)用树脂。
2.2 术语和定义参照GB/T 5611《铸造术语》“铸造用三乙胺冷芯盒法树脂 TEA cured cold-box resin for foundry”,将铸造用三乙胺冷芯盒法树脂定义为“在室温下吹入三乙胺等叔胺类催化剂气体,使双组分粘结剂的酚醛树脂和聚异氰酸酯交联成固态的氨基甲酸酯,从而使砂芯(型)硬化的冷芯盒用树脂。
”2.3 分类和牌号铸造用三乙胺冷芯盒法树脂是目前广泛使用的制芯、造型用有机粘结剂,在用户现场使用时主要根据强度判断产品优良,因此标准以强度等级分级为普通型、抗湿型和高强度型。
铸造用三乙胺冷芯盒法树脂按使用条件不同分类及分类代号见表1。
铸造用三乙胺冷芯盒法树脂的牌号表示方法如下:示例SLⅠ-G:表示铸造用三乙胺冷芯盒法树脂组分Ⅰ高强度型树脂。
2.4 技术要求2.4.1 铸造用三乙胺冷芯盒法树脂的理化性能应符合表2的规定。
因为组分Ⅰ刚生产出来时为淡黄色,遇光易变棕红色,但不影响性能,所以本标准规定组分Ⅰ为淡黄色至棕红色透明液体。
为促进技术进步,出于对职业健康和环境保护的需要,同时考虑到国内有代表性厂家的现状,对组分Ⅰ中的游离甲醛进行了分级规定,≤0.5%为合格品,≤0.3%为优级品。
冷芯盒树脂
特点
1、树脂粘度低,芯砂流动性好,更低的射砂压力,更高的砂芯表面质量;
2、卓越的脱模性能,制芯效率提高20%以上;
3、砂芯初强度高、抗变形性能好,更少的树脂加入量
4、更高的抗吸湿性能,砂芯存放时间延长30%
5、更好的高温韧性,更低的铸件废品率,铸件尺寸更精确;
6、低气味,低发烟,改善车间环境,更环保。
使用指南
1. 混砂工艺
两组分的比例可在55/45至50/50的范围内调整,组分1多,则树脂砂初强度高;树脂总加入量一般为1.0-2.0%(占砂重)。
间歇式混砂机先将砂子与组分1混1分钟,再加入组分Ⅱ混2分钟,混匀后出砂制芯。
2. 工艺参数的选择
本系列产品采用三乙胺硬化方法制芯,三乙胺与载体气体混合,一般在0.2Mpa压力下吹入芯盒,吹气时间根据砂芯尺寸大小、几何形状而定。
输送1公斤三乙胺约需7公斤载体气体,硬化1吨芯砂约0.45-0.8公斤三乙胺。
三乙胺冷芯盒树脂砂工艺的特点是什么三乙胺冷芯盒树脂砂工艺的特点是什么此工艺的主要特点是:? 硬化速度快,硬透性好,生产效率高;? 芯盒不需要加热;劳动条件好,芯盒生产成本低。
三乙胺冷芯盒法的原材料主要有:硅砂、树脂和催化剂。
此法对硅砂要求甚严,特别是含水量要求,0.2%, 含泥量要求,0.3%(均为指质量分数)。
所用的树脂由两个组分组成:组分?为聚苯醚酚醛树脂,组分?为聚异氰酸酯。
为了降低树脂对硅砂及环境湿度的敏感性和适用于低温浇注铝合金铸件的需要,近年来,又开发了抗吸湿性树脂和铝合金专用树脂(多元醇)。
催化剂为液态的三乙胺或二甲基乙胺。
为了能使砂芯均匀硬化,液态三乙胺需要先雾化或汽化,再与载体气混合(常用空气或氮气),吹入芯盒,使砂芯硬化,以防止三乙胺浓度过大而引起爆炸。
胺雾化主要有两种方法:? 吹泡法。
直接向胺液吹载体气,使胺激烈搅拌而雾化。
此法设备简单,缺点是硬化气中胺的浓度难以控制。
? 喷雾法。
使胺液在压力作用下喷出并雾化于经脱湿的压缩空气(或其载体气)管道中,然后送往芯盒。
三乙胺冷芯盒法制芯均在专用的冷芯盒射芯机上完成,所用射芯机的结构与普通射芯机相似,但增加了吹气机构和前后工序配套设备。
前工序配套设备有:混砂机、砂加热器、气体发生器、压缩空气干燥除湿系统、三乙胺雾化装置等。
后工序配套设备包括废气净化系统。
制芯工序为:硅砂加热至25~35摄氏度,将组分?加入砂中,混制1~2分钟,再加入组分?,继续混制1~2分钟。
通常两组分加入量各为砂的质量分数的0.75% 。
然衙在0.3~0.35MPA射砂压力下,把砂子射入芯盒,再将与载体混合\体积分数为2%的三乙胺气体在于0.2MPA压力下吹入芯盒,使砂芯迅速硬化,硬化时间一般为几秒或几十秒.砂芯硬化后,紧接着通过原来吹气系统,再吹入洁净干燥的空气,以便清洗砂芯中的残胺,并可进一步提高它的强度.最后,打开芯盒,取出已硬化的砂芯,使可进行下一轮程序.吹气硬化时经芯盒排出的气体和硬化后用压缩空气清洗残存硬化气时排出的气体统称尾气.尾气中含有胺,必须处理后才能排放大气中.胺是碱性的而且易燃,故可用酸洗涤吸收法或燃烧法除去尾气中的胺.酸洗涤塔是最常用的处理装置(见图5-17).含胺的尾气从下部进入洗涤塔,在向上方流动的途中,经2或3 层硬塑料块构成的阻尼层,结果使气流分散而且路径曲折.浓度为8%~10%的稀硫酸自上而下喷淋,也通过阻尼层.这样,尾气中的胺充分和酸作用,到达塔上方时,胺浓度很低,可大气排放.。
树脂产品制作培训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树脂材料的基本特性,掌握其化学组成和分类;2. 学生能描述树脂产品制作的基本工艺流程,了解各种工艺的特点;3. 学生能掌握树脂产品制作过程中的安全知识,了解相关注意事项。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的树脂产品制作工艺,独立完成一件创意实作;2. 学生能运用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树脂产品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3. 学生能通过团队合作,共同完成复杂树脂产品的制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树脂产品制作产生兴趣,激发创新意识和实践欲望;2. 学生养成认真观察、耐心操作的良好习惯,培养细致、严谨的学习态度;3. 学生在课程学习中,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4. 学生关注环保问题,提高环保意识,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到树脂产品制作中。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综合性课程,结合化学、美术等学科知识,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化学知识基础,对实践操作有浓厚兴趣,喜欢尝试新鲜事物,善于团队合作。
教学要求:教师需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操作,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同时,注重课程评价,确保学生达到预期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树脂材料的基本性质:包括树脂的化学组成、分类及性能特点,涉及教材第二章相关内容。
- 化学组成与分类:热塑性树脂、热固性树脂等;- 性能特点:耐热性、耐腐蚀性、电绝缘性等。
2. 树脂产品制作工艺流程:介绍树脂产品制作的各个环节,包括设计、模具制作、配料、固化、脱模、打磨和表面处理等,参考教材第三章内容。
- 设计与模具制作:产品造型设计、模具材料选择等;- 配料与固化:树脂与固化剂的配比、固化时间等;- 脱模与表面处理:脱模方法、表面打磨与抛光等。
3. 安全知识及注意事项:讲解树脂产品制作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涉及教材第四章相关内容。
树脂车间新员工培训教材第一章(消防)一.消防知识培训1.训练目的:使员工懂得消防和灭火知识,熟悉义务消防的责任,提高应变能力。
对检查和操作消防设备,报警疏散扑救逃生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
2.训练对象:义务消防队员及全体员工,及每年对全体员工进行消防学习二到三次。
3.义务消防的任务:负责本单位的防火和灭火工作。
4.消防法及公司消防制度:贯彻执行在厂内生产区内严禁携带打火机等物品,不禁易燃品乱堆乱放,严禁违章操作,严禁吸烟等。
二.培训内容1.火灾的形成:火是客观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有火必然有燃烧,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过程。
燃烧有三个条件(可燃物)如天那水,木材等,(助燃物)如空气氧气,(火源)如火焰烟头等,以上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2.引起火灾的主要火源:一是明火,如烟头火星。
二是电火花,如电器开关,电动机变压器等设备生产的电火花。
三是雷击,自然起火等其它原因都可引起的火灾。
3.火灾的发展过程:初期发展猛烈熄灭阶段4.灭火的方法:灭火有隔离法(如搬开可燃物),冷却法(用水,沙土降温清除热源),窒息法(用毛巾,棉被盖向燃烧物与空气隔绝)5.报火警方法:大声呼救,其次电话报警,对象是周围的人,单位和义务消防队。
第二章(车间安全生产基本知识)一.化工产品都是易燃易爆的物品,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安全放在首位,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前提,在确保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基础上,实现最终目标———节省成本二.车间生产中最大的隐患,静电1.生产中静电是无所不在的,只能减少和预防,少量的静电不会产生危险。
积累一定数量的静电如相碰撞一样的火花经,接触到易燃物品就会点燃,严重时产生爆炸,我们车间主要是接地,车间所有管道都要装有静电片,目地是连通所有的管道,而管道上连有接地线,在把所有静电消除。
同样在抽料和放料时,因为液体高速流动产生的静电,必须连接好静电夹消除静电。
2.塑料工具,橡胶用品产生静电最多,不导电静电无法消除聚集一定数量会产生火花。
生产操作工培训教材第一部分:职业道德(共3题)1、职业道德的定义。
(初、中、高级)答:所谓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规范的总和。
2、职业道德的三个基本理念。
(初、中、高级)答:正事为业、以人为本、精业为上。
3、职业道德的五个具体规范。
(初、中、高级)答: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第二部分:基础知识(共109题)1、热传播的方式有哪几种?(初、中、高级)答:传导、辐射、对流。
2、催化剂的定义。
(初、中、高级)答: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改变的物质,称为催化剂。
3、什么叫闪点?(初、中、高级)答:可燃物质引起闪燃时的最低温度叫闪点。
4、什么叫油品的燃点? (初、中、高级)答案:是指油品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后遇火焰并能继续燃烧的最低温度。
5、、什么叫自燃点?(初、中、高级)答:物质在没有外界火源的条件下,能自行引燃并继续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该物质的自燃点。
6、什么叫密度?(初、中、高级)答: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密度。
7、什么叫流量? (初、中、高级)答:流体在单位时间内,流过管道或设备某横截面处的量。
称为流量。
8、什么是停留时间?(初、中、高级)答:反应物从进入反应器到离开反应器所经历的时间叫停留时间。
10、集团公司安全生产方针?(初、中、高级)答: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员动手、综合治理。
11、职工上岗作业对劳保用品着装有何规定?(初、中、高级)答:职工上岗作业、进入生产、检修、施工现场,必须依照规定,穿戴好所需劳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劳保鞋、工作服等。
12、石油化工企业的有哪些主要特点?(初、中、高级)答:易燃、易爆、高温、高压、易腐蚀、易中毒、而且连续性很强。
13、石油化工原料及产品有哪些特点?(初、中、高级)答:1)易燃、2)易爆、3)易蒸发、4)易产生静电、5)易流动抗散、6)易沸腾突溢。
浅析有效“聆听”对美声唱法的影响美声唱法是一种注重声音美感和技巧的唱法,在声乐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在学习美声唱法时,有效的聆听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听觉感受、技巧掌握和艺术表现等方面来分析聆听对美声唱法的影响。
一、听觉感受在学习美声唱法时,聆听是获取声音信息的主要途径。
在听觉感受上,聆听可以帮助学生更准确地感受音色、音高、音量、节奏等,从而更好地领会美声唱法的美感和技巧。
首先,聆听可以帮助学生感受音色。
美声唱法要求歌唱者在歌唱时要保持柔和、圆润、纯净的音色,而聆听可以帮助学生更准确地辨别出这些音色特征,从而更好地掌握唱法。
其次,聆听可以帮助学生感受音高。
美声唱法要求歌唱者掌握准确的音高,避免走调。
通过聆听,学生可以更准确地听出自己声音的高低不同,辨别出音准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和纠正。
最后,聆听可以帮助学生感受节奏。
美声唱法要求歌唱者能够在唱歌时掌握好节奏感,使歌曲的节奏感更加明显。
通过聆听,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歌曲中的节奏感,从而使自己的演唱更加精准、流畅。
二、技巧掌握在掌握美声唱法的技巧时,聆听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聆听,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模仿和掌握各种唱法技巧,从而提升唱歌的水平。
首先,聆听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发声技巧。
美声唱法要求歌唱者在唱歌时要注意呼吸、共鸣、发声等方面的技巧。
通过聆听,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这些技巧,使自己的声音更加美妙动人。
三、艺术表现最后,聆听对于美声唱法的艺术表现也有很大的影响。
通过聆听,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领会歌曲的艺术表现,从而更加准确地诠释歌曲的情感和意义。
其次,聆听可以帮助学生领会歌曲的意义。
美声唱法要求歌唱者要准确表达歌曲的意义,使听众能够理解歌曲的内涵和意义。
通过聆听,学生可以更好地领会歌曲中的意义,从而更加准确地表达出来。
总之,在学习美声唱法时,聆听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聆听,学生可以更加准确地感受声音的美感和技巧,更好地掌握各种唱法技巧,使自己的唱歌水平得到提升。
三乙胺冷芯盒法[酚醛-异氰酸盐-胺气固化(冷芯盒)]法原理:粘结剂由两部分组成,第一组分为溶剂基的酚醛树脂,第二组分为聚异氰酸脂,MDI(4,4’一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脂),将树脂同砂子进行混合并把混合物射入芯盒,把胺气(TEA三乙胺或DMEA 二甲基乙胺)吹到砂芯里,经催化使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之间产生聚合反应生成脲烷(氨基甲酸树脂),使之硬化,这种反应几乎是瞬间的。
砂子:通常用洁净的,AFS50-60[50/100]硅砂,但是锆砂和铬铁矿砂也可以用。
砂子必须干燥,超过0.1%的水分会降低型砂混砂料的存放期。
高PH值(高酸耗值)也会缩短存放期。
理想的温度约为25℃:温度低会造成胺气冷凝和不均匀固化;温度高会造成溶剂从粘接剂中过快散失而使强度降低。
氮含量:第二部分,异氰酸盐含11.2%氮。
[注:兴业树脂二组分异氰酸盐含氮量为:7.5%—8.8%][注:当组分Ⅰ加入量高于组分Ⅱ时,砂芯即时抗拉强度提高,砂芯发气量减少,含氮量相对降低,将组分Ⅰ、组分Ⅱ之比确定为:55:45。
另外,组分Ⅰ的价格较组分Ⅱ便宜,亦能降低一些成本] 混砂方法:可用间歇式混砂机或连续式混砂机。
先加入第一组分再加入第二组分。
不要强力搅拌以免砂子受热而使溶剂挥发。
存放期:如果型砂干燥,可存放1-2h。
[混好的芯砂存放时间一般为:2-3h,夏季为:1-2h。
][兴业供一汽轻发的冷芯树脂,可使用时间大于4h,气温高时要缩短][注:可使用时间:将混制好的树脂砂放入塑料桶内,放置一定时间(如30min、60min、120min、180min、240min、480min)后,射制“8”字形抗拉试样,吹气硬化后1min内,测其初始强度,直至射制的工艺试样初始强度低于工艺要求下限为止,此时到混砂完毕的时间即为冷芯盒树脂砂的可使用时间。
生产中的工艺强度下限值,对于复杂砂芯一般定为0.15MPa;对于形状较简单的厚壁砂芯可定为0.06%MPa。
]射芯方法:采用低压,200-300kpa(30-50psi),吹入的空气必须干燥:经过带有干燥剂的干燥器可把空气中水分减少到50ppm。
TRAINING PROGRAM FOR THEISOCURE® BINDER PROCESSISOCURE®冷芯盒工艺培训手册ASHLAND (CHANDZHOU) CHEMICAL CO., LTD.亚什兰(常州)化学有限公司前言此书是为供给通常铸工工业界使用ISOCURE冷芯盒技术速成训练及了解而准备的。
第一章介绍经理部门对采用此工艺所应主意的事项。
第二章是针对工程、保养、工具及制造部门所应主意之处,此资料是用来促成此工艺技术达到最理想地步。
为了简化此资料,对于某些特殊型合金,混砂浇铸设计等技术问题在此暂时不讨论。
第三章是针对机器操作的工人及生产线主管,在实际生产上可能发生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例如砂芯的品质,生产的速度及机器停修的时间。
亚什兰(常州)化学有限公司 2000.12.亚什兰ISOCURE冷芯盒工艺目录第一章什么是ISOCURE冷芯盒工艺第二章选择最佳制芯材料和制芯条件第三章哎索科冷芯盒工艺技术问题解析第一章工艺简单介绍●工艺操作●化学材料●工业使用范围●环境清洁工艺操作此工艺是用在使砂芯或外模硬化的。
因与模型直接接触,故其表面及再制砂芯上有高度的精确度,同时建立高的砂芯瞬时强度。
此工艺不用外来热源加热模具。
砂芯硬化是以气体催化剂通过砂芯而成。
化学材料以下三种液体成分使用:ISOCURE Ⅰ是一种酚醛树脂溶于溶剂中。
ISOCURE Ⅱ是一种异氰酸树脂溶于溶剂中。
可用的催化剂叔胺:ISOCURE 700[TEA,三乙胺(C2H5)3N] 或者ISOCURE 702(DMEA,二甲基乙基胺)气态化的催化剂通过砂芯使以上两种混合的树脂立即硬化。
工业使用范围已经使用在以下工业铸件:钢铁铜合金铝镁砂芯重量范围:0.3磅至1500镑原砂使用种类:硅砂、湖砂、鉻铁矿砂、鋯砂。
环境清洁虽然冷芯盒工艺是较新的技术(始于1968年),但所使用的原料仍是旧的。
酚醛树脂1950年已使用,1955年用于壳型工艺,1965年用于热芯盒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