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生态农业农业观光园总体景观规划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7.40 MB
- 文档页数:28
中国·安徽黄山生态农业科技园概念性总体规划设计中国·安徽黄山生态农业科技园概念性总体规划设计设计说明中国·黄山市生态农业科技园概念性总体规划设计说明目录第一章基地概况第二章规划依据第三章规划指导思想、目标、原则第四章总体规划布局第五章建筑控制要求第六章交通道路规划第七章项目开发规划第八章专项规划第九章规划实施措施,分期建设2006年2月第一章基地概况本次规划的基地占地约650亩,位于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境内,今后也是黄山市新城区重要地块。
1.1休宁县概况休宁县位于安徽省最南端,处皖、浙、赣三省交界地带,距黄山风景名胜区仅43公里,全县总面积2151平方公里,辖9镇24乡、259个行政村,总人口27.4万,是一个“八山一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典型山区县。
休宁县前身为休阳县,自东汉建安十三年建县,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休宁县县名为隋文帝钦定,含“吉庆平宁”之意。
境内有全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的齐云山,有新安江源头的六股尖瀑布胜景,还有星罗棋布的徽派建筑群及名胜古迹。
自古以来,休宁便以山水之美、林茶之富、商贾之多、文风之盛而名闻遐迩,被誉为“东南邹鲁”。
千百年来,钟灵毓秀的休宁山水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风流人物,名儒朱升、数学家程大位、戏曲家汪延讷和汪士慎、丁云鹏、胡正言、海阳四家等书画艺人,以及众多的当代名人,如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孙起孟、原国务院农村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顾问吴象等,都曾生长在这块土地上。
休宁山青水秀,风光旖旎,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其中最负盛名的当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的齐云山。
齐云山距县城15公里,因“一石插天,直入云霄”而得名。
站在山上,俯视远方,那一望无垠的山川秀色尽收眼底,还不时被飞云流烟淹没,如幕如障,峰峦朦胧,若浮若沉,美不胜收。
齐云山上有三十六奇峰,七十二怪岩。
珠泉碧潭,天桥石柱,方山幽洞,奇峰丹崖之美景将她编织成一幅天开神秀、独具一格的山水画卷。
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唐模生态观光农业旅游项目建议书第一章总论1.1项目建设背景1.1.1项目投资意义和目的项目区位于徽州区潜口镇唐模村,分布于呈歙旅游公路唐模村两侧、唐模村周边。
项目区拥有良好的区位、交通和资源优势,距205国道(徽州迎宾大道)、合铜黄高速公路下道口2公里,该村有着悠久的苗木、果树种植历史;唐模村为“安徽省文明旅游示范景区”和“全国文明村”,从上世纪90年代起步的旅游业已得到长足进步,2005年游客已达到10万人次。
为充分发挥唐模村的优势,依据市、区、镇的发展要求,设立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唐模生态观光农业旅游项目,本项目总体设计思想和发展方向是:以新技术配套、推广示范为突破口,以各类绿化苗木、各类果树、花卉盆景为主导产品,配合唐模景区旅游开发,建立唐模生态观光农业基地,同时以基地建设,良种良法,优化配臵,实现产品的优质化和多样化,发挥整体和规模效应,促进项目区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实现旅游的快速、健康发展。
具体目标是:建立1200亩的集中连片的果树核心示范区,辐射面积达3000亩以上;沿呈歙旅游公路、唐模村周边建立1000亩绿化苗木、花卉盆景基地,全面提升唐模景区的接待水平和条件,达到农民增收的目的。
1.1.2项目资源状况1.1.2.1项目地理位臵项目区位于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介于岩寺、歙县、休宁之间,距205国道、合铜黄高速公路下道口2公里,呈歙旅游公路穿村两过,徽杭高速公路近在咫尺,距市府—屯溪23公里,黄山机场24公里。
1.1.2.2项目区自然条件地跨北纬29度50分至29度55分,东经118度16分至118度21分,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春寒多变,秋高气爽;梅雨显著,伏秋多旱。
全年日照数1963.2小时,年总辐射量113.1千卡/平方厘米,极端最高温41度,最低气温零下14度,年平均无霜期228天,大于或等于10度积温为4900度以上,全年降雨量1600.0厘米。
生态农业休闲观光规划设计方案联系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K项目背景苗木培育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现有日光温室大棚110 座(其中本村村民拥有28座,中心拥有82座),总长度为6086.4米折合91.25亩棚前可利用空地折合82.13亩,总面积折合173.38亩(具体数据见附表),可以用于发展农业休闲农场的流转土地共有120亩,属集体所有。
闲置房屋汇总表合计274 1414苗木培育中心温室大棚汇总表苗木培育中心自有温室大棚统计表一(集体)苗木培育中心村民拥有温室大棚统计表二(个人)1.2.项目建设概述项目地现有的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条件符合本项目长期发展规划。
在现有的基础上,立足生态园山青水秀、“绿色环保”以及生态的休闲园的特点,充分利用生态园的自然景观,形成“可览、可游、可居”的环境景观和集“自然一生产一休闲一康乐—教育”于一体的景观综合体,发展体验农业与观光农业相结合的特色旅游。
2丄项目建设指导思想2、建设上尽量不破坏原有自然景观和乡村风味。
生态园的总体设计将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使生态园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因此生态园的建设上将尽量尊重本来的土地原生资源,使其与自然景观和周边乡村融为一体。
同时为充分展现“陇原民居”特有的风貌,生态园接待区的规划、设计和建设上将充分考虑“陇原民居”元素。
2、兼顾景观生态性与与娱乐性。
在对生态园进行实地规划时将通过合理布局,采取养殖区与种植区和观光娱乐区分开、果树中间种农作物等措施,既丰富了植物景观群落,又增加观光采摘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3、开发“体验经济”。
通过生态园的建设,让观光者体验到“回归自然,健康为本” 的感受,吸引城市观光者广泛参与到牛态园的生产、生活中,增强农耕、民俗体验。
4、服务设施规划具有现代性。
在办公区、服务接待区、展示区、停车场、厕所等服务设施的规划上将采用现代化的材质和设计方案,特别是观光者关心的卫生和洗手池的布置一定要打破传统的农家风格。
现代农业生态观光园总体规划国内典型案例借1、安徽滨湖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安徽滨湖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总占地面积1.5万亩,示范区基于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都市科技生态文化功能区模式典范”的总体目标,营造良好的休闲、交流与体验空间,提供游览、娱乐、餐饮、住宿、采摘、参观等服务及配套设施,采用“总部+基地”的网络运营模式,实现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带动功能。
通过在示范区总部建立新农村建设与城乡统筹模式示范,带动周边地区村镇参观学习,带动安徽省内其他区县村庄开展新农村建设。
经验借鉴:示范区依据自己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兼顾城市与产业双重需求,将农业休闲观光渗透到示范区内的花卉、蔬菜、林果、苗木、农作物等现代农业生产中,实现与城市发展规划相匹配的都市科技生态文化功能区,成为都市型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的优秀典范。
2、北京蔡家洼设施农业生态公园蔡家洼设施农业生态公园位于北京郊区密云县蔡家洼村,园区立足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应用前沿科学技术,引进现代化管理理念,利用设施园艺、观光采摘和旅游休闲产业,以设施热带水果种植业为特色,打造蔡家洼南果北种知名品牌,实现提升农业综合效益的发展目标。
经验借鉴:高效农业科技园区建设,集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展示、科技服务于一体,是区域农业科技成果的集中产地,通过“科研院所和高校+基地+农民”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把教学、科研和成果转化紧密结合起来,为周边地区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村经济发展起重要的推动作用。
3、山西阳城皇城相府养生农业园皇城相府集团养生农业园项目占地250亩,是山西省休闲旅游知名景区和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基地,是集园林养生、娱乐休闲、生态农业及生态抚育为一体的大型园区.生态农业园区的组建弥补了皇城相府在休闲、度假方面的不足,使皇城相府从历史、民俗、度假方面成为一个比较完整的旅游产品。
经验借鉴:农业园区的建设依托周边风景园区的资源优势,着力打造园区的观光娱乐功能,将农业园区与风景区有机结合,相互弥补短处,借鉴优势,促进发展.结合本项目可以借助尧庙景区的知名度和资源优势,将园区具有农耕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与尧庙景区结合起来,形成新的旅游增长点.3。
【策划】⽣态农业观光园如何设计、规划、运作!⽣态农业观光园,到底是应该重视⽣态?还是农业?还是观光?如何设置才会合理?如何运营才会井然有序?也许,以⼀个农庄实地考察案例才能说明这些问题。
⽣态农业观光旅游模式的设计,需要结合⽣态农业的特⾊和本质,满⾜旅游者在⾷住⾏游购娱六⽅⾯的需求,主要表现为四个重要的特⾊模块:1、观光农业旅游园区观光农业旅游园可以分为三⼤功能区,即休闲娱乐区、种植区、乡⼟风情区,在⽣态旅游园规划开发⽅⾯,以绿⾊休闲健康的⽣活⽅式为开发设计的主题,以各种农⽥带、⽠果区、动物养殖场、绿⾊餐厅以及花卉园区为主,通过不同旅游设施和⽥园主题,让游客在绿⾊清新的⽣态环境中尽情享受⽥园风光的乐趣。
2、⽣态农业⽰范园区 ⽣态农业⽰范区以⽣态农业的循环模式观光为主,让消费者不仅仅感受到⽥园风光,更重要的是通过参观⽣态循环体系,认识到绿⾊⾷品⽣产的过程,提⾼⾷品安全饮⾷的意识。
3、休闲体验园区休闲体验区则注重让消费者和游客亲⾝参与乡村活动和居住于乡村民居,让游客在活动场所享受具有乡⼟特性的餐饮产品和住宿设施,提升乡村农产品的市场销路,增强游⼈对⽣态、农业和乡村的认知。
4、绿⾊⾷品⽣产园区绿⾊⾷品⽣产园由可采摘的直销果园、乡村⼯艺作坊、乡村集市等部分构成。
经营者还可以采取通过认购的⽅式,创造⼀种类似社区⽀持农业的模式,让游⼈参与到绿⾊⾷品⽣产的过程中,当⼀年“农夫”,承担种植中的风险,享受农业⽣产的乐趣。
⽬前,我国很多⽣态农业项⽬运营中存在⼀些问题:(1)把农业地产做成了全观光,类似花园;(2)将休闲农业项⽬做成了全休闲,类似简单的农家乐;(3)由于资⾦问题,起初拥有“农业迪斯尼”宏伟蓝图的项⽬,⽬标逐渐降低,建成了随意⼩型的农庄项⽬。
对于这些问题,引起了很多业内⼈⼠以及市民的思考:我们的休闲农业到底该怎么做?到底应该重视什么?确切的说,我们应该把农业放在第⼀位。
但现在国家允许⼀部分农业⽤地与休闲旅游结合,开发成休闲农业园,这其中的界限也并不那么明显。
观光农业生态园规划设计(doc 29页)观光生态园规划设计摘要:发展观光农业是“绿色经济”大背景下的一种自然选择。
许多观光农业生态园因为缺乏科学的规划设计和经营管理,造成旅游形象定位模糊,观光性、生态示范作用以及科普教育和农业科技示范性不强。
文章提出观光农业生态园规划时应遵循因地制宜、培植精品、效益兼顾的原则,结合实例探讨了具体规划方案,将生态园建成一个“生态农业示范园”、“观光农业旅游园”、“绿色食品生产园”及“科普教育和农业科技示范园”,最终实现生态园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观光农业;生态园;生态农业;规划设计在“绿色”和“生态”概念日渐普及、农业和旅游业产业地位不断提升的今天,走观光农业发展的道路已经成为“绿色经济”大背景下的一种自然选择。
观光农业是传统农业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产物,是具有休闲、娱乐和求知功能的生态、文化旅游[1]。
进入21世纪,观光农业将是重要的娱乐产业,农业观光园作为观光农业的主体必将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观光农业生态园就是采用生态园模式进行观光园内农业的布局和生产,将农事活动、自然风光、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2]。
但是在一些地区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许多项目由于盲目开发或规划不当而惨淡经营。
本文就如何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观光农业生态园进行规划和设计方面的探讨,以期对观光农业生态园的设计和建设提供方法上的参考。
1 观光农业生态园规划及发展存在问题1.1 缺乏科学的规划设计和经营管理观光农业生态园建园主要目标是进行生态示范,进一步拓展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的功能。
但一些生态园的设计并没有结合其建园主要目标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充分发掘现代生态园丰富的资源内涵,因而造成园内功能分区不明确、旅游路线设计不合理、产品结构单一,不能多角度利用资源。
另外,以旅游度假为主题的观光农业生态园受本身规划设计影响,客源渠道比较单一,很难吸引到较远城市的外地游客。
再者,园区提倡采用自然生态平衡的管理模式,但园内管理人员文化素质低,生态知识贫乏,致使服务质量较差,管理比较混乱。
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方案范文一、项目背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们追求生态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态农业观光园逐渐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首选。
为了满足人们对绿色农业、自然环境和亲子互动的需求,我公司计划设计建设一个面积约300亩的生态农业观光园,旨在为游客提供美丽的乡村风光、丰富的农业体验以及舒适宜人的休闲环境。
二、整体规划1. 园区空间布局本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以“绿色、环保、生态”为设计理念,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农业特色,创造出一个融合农业、旅游和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
园区将分为主入口区、农耕体验区、休闲娱乐区和生态环保示范区四个主要区域。
主入口区将设置观光中心、停车场和休息区,便于游客游览和休憩。
农耕体验区将打造成一个互动性强的区域,游客可以参与农事活动,体验种植、收获和加工的乐趣。
休闲娱乐区将设有儿童乐园、休闲步道和自行车道等设施,满足游客的休闲需求。
生态环保示范区将展示生态农业的各项成果和环保理念,为游客提供观光和学习的机会。
2. 设施建设在园区内将建设农业示范基地、动物园、烧烤区、餐饮区和商业街等设施,以满足游客对农业、动物和休闲娱乐的需求。
农业示范基地将展示不同季节的作物生长情况和农业技术,游客可以了解到不同作物的栽培方法和特点。
动物园将引进一些小型动物,让孩子们能够近距离观察和接触动物,增加亲子互动的乐趣。
烧烤区和餐饮区将提供各类美食和特色农产品,满足游客的口腹之欲。
商业街将设有各类小店铺,销售手工艺品、农产品和纪念品,丰富游客的购物选择。
3. 绿化景观园区将注重绿化和景观的打造,增加游客的观赏和游玩体验。
主入口区将种植各类花卉和草地,为游客营造欢迎和舒适的氛围。
农耕体验区将种植主要农作物,形成不同颜色和季节的景观。
休闲娱乐区则将种植花草树木,打造成一个清新宜人的自然环境。
生态环保示范区将种植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植物,以示范环保和生态意识的重要性。
三、功能区规划1. 主入口区主入口区将建设一个观光中心,提供游客咨询、购票和导览服务,同时还将有一个展示区,展示本地农产品和特色手工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