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观光园设计方案(用最绿的田园、过最真的生活)
- 格式:pptx
- 大小:21.75 MB
- 文档页数:50
作者简介张卫平(1974-),男,重庆人,农艺师。
研究方向:乡村旅游与生态观光农业。
收稿日期2015-11-05随着生态科学的普及,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绿色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特别是目前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越来越多的人渴望通过休闲旅游的方式亲近大自然,以离开喧嚣的都市,体验田园生活,放松自己。
建设生态观光农业示范园,是以观光农业为主题提供多种配套服务,诸如田园景观、乡土文化等,通过打造农村自然生态环境向旅游经济方向发展,为人们提供多种功能的田园生活环境。
相较于其他旅游产品,生态观光农业示范园以其亲近自然的优势和丰富的农业资源,具有其他旅游产品所不具备的魅力。
1生态观光农业示范园的发展思路近年来,部分地区农业发展较快。
为实现农业与旅游同步发展,一些地区启动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方案,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引导下,带动当地农业高效发展。
一些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建设农业观光示范园具有独特的优势。
从农业市场发展的角度出发,开启农业发展的企业化管理、商品化生产、市场化运作,就要建立高标准的农业生产基地,形成农产品商品化经营体系。
在农业园中种植的农作物要符合新的农业利益共同体的需要,要能够满足人们的观光旅游需求,同时还可以向人们提供所需资源。
除了蔬菜、水果、花卉苗木以及繁多的中药材之外,还要将农业示范园打造成为规模养殖基地[1]。
从畜禽业到渔业养殖,从农业种植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都要从生物链角度不断地转变思路,以农业技术的创新丰富农业园内容,扩大农业园的规模,以使农业园产业化发展,打造特色鲜明的生态观光农业示范园。
2生态观光农业示范园规划方案2.1生态农业示范区对于生态园的设计,生态农业示范区是重点部分,其不仅是生态园的示范区域,而且还是园区经济效益的主要来源,支撑着整个生态园可持续发展。
生态农业示范区的发展要遵循自然生态规律,以生态学原理作为生态园发展的指导思想,建立农业示范园区内的生态循环系统。
目前的一些生态农业示范区已经开启了“动植物共生系统”新的发展规划,建立动植物共生模式和养殖生态园区的生物链模式,利用生物共生关系实现物质和能量的良性循环,以在提高生态效益的同时,提高生态农业示范区的经济效益[2]。
农业生态园策划方案观光农业是把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在一起,利用田园景观,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和农村自然环境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品尝,习作,休闲,体验,健身,科考,购物,度假的一种新兴农业生产经营形态。
也是现代农业重要的构成之一。
他是通过系统规划,将农业和旅游业嫁接形成的一种既有的人文生态景观,有可提高农业和旅游业的附加值的现代产业模式。
这为我市首开先河,开创了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
我市观光农业刚刚起步,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只要合理规划,适当选定时机,适度开发,必将成为我市农业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农业景观和农村空间中凡能给游客以奇,异,趣,土,尝,购等吸引力,并拥有观赏,参与,习技,科考,休闲,健身,求知等旅游功能的农业,可以满足人们精神享受和物质享受而开辟的可以吸引游客前来观(农业观赏),尝(品尝农产品),娱(农业娱乐),劳(劳作体验),育(农业教育)购(购买农副产品)的农业。
他是以农事活动为基础,以城市为市场,以参与为特点,利用农村空间和农业生产活动的特点,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经过改造提高,满足游客的多层次需要,向第三产业延伸的产业。
他的意义可以分这么几个方面1:提高农业比较利益农业是天然的弱势产业,风险大比较利益低。
但是可以通过观光农业把农业的效益转化为合理的经济收入,扩大农业的经营范围,打破产业界限,使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从而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这将成为沧州市农村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2:开拓新的旅游空间和领域沧州是一个旅游资源比较匮乏的地区,观赏农业是发展,满足可人们日益高涨的活动空间,增加新鲜,丰富,生动的内容,并十分有利于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3: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观光农业的效能受市场导向作用,具有生产多样化,经营灵活性强等特点,冲破传统农业舒服。
使农业生产割据转变并优化,从而带动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4: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观光农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发展它需要一整套的设施,导游,交通,服务等都能安置大量剩余劳动力。
生态休闲农庄设计方案1. 介绍生态休闲农庄是一种结合农业旅游和休闲度假的新型农业经营模式。
通过开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事体验、农产品购买等活动,为都市人提供一个亲近自然、感受农村风情的休闲度假场所。
本文将介绍生态休闲农庄的设计方案,包括场地规划、建筑布局以及活动设施安排等。
2. 场地规划2.1 场地选择选择具有良好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地方作为生态休闲农庄的场地。
区域内应有适宜的耕地和水资源,同时要注意周边环境的保护和生态景观的协调。
2.2 场地规划原则•综合考虑农业生产、休闲度假和生态保护的需求,合理规划场地功能区域。
•保留现有的自然景观和农田,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设立农业观光区、农事体验区、休闲娱乐区和农产品销售区等功能区域,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规划道路和停车场,方便游客进出和车辆停放。
3. 建筑布局3.1 农舍设计建议采用传统农舍的建筑风格,结合现代设施的需求,保持农村特色。
农舍可以分为客房区和公共厅堂区,客房区提供舒适的住宿设施,公共厅堂区可用于会议、餐饮和娱乐等活动。
3.2 休闲设施在农庄内设置休闲设施,如游泳池、SPA中心、运动场所等。
游泳池可以采用天然水源,如山泉或湖泊等。
SPA中心可以提供按摩、水疗和草药浸泡等服务,帮助游客放松身心。
运动场所可以有网球场、篮球场、足球场等,满足不同人群的运动需求。
3.3 农业观光设施为了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农业生产和农村文化,应设置农业观光设施。
例如,种植花卉和蔬菜的示范园区,饲养动物的农场,以及农业科普馆等。
通过导游和解说员的讲解,使游客对农业生产过程有更深入的了解和体验。
3.4 农事体验设施为了让游客亲身体验到田园生活,建议设置农事体验设施。
比如,提供农业技能培训课程,让游客亲自参与耕种、种植和收获等活动。
此外,也可以设置钓鱼区、采摘园和农业DIY工坊,满足游客的兴趣和需求。
4. 活动安排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提升他们的参与度,应设计丰富多样的活动安排。
休闲生态农业观光园建设项目总体方案设计一、项目背景和目标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和休闲娱乐需求的不断增加,休闲生态农业观光园成为了国内外发展迅速的新生态产业,具有丰富的市场潜力和可持续发展前景。
本项目旨在打造一个综合性的休闲生态农业观光园,通过农业体验、生态环境保护、科普教育等方式,吸引游客参观、游玩、学习,提供独特的休闲体验和增值服务,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二、项目布局和规模1.选址:选择地处自然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地方作为项目的选址,确保游客的舒适度和便利度。
2.建筑规模:占地面积约为XX平方米,其中包括主要建筑物、园林景区、生态农田等。
3.主要建筑物:包括接待中心、休闲区、餐饮区、购物区、展示区等。
4.园林景区:设置风景优美、绿化良好的景区,供游客休闲观赏和拍照。
5.生态农田:建设农田示范区,通过种植有机农作物、果蔬、花卉等,展示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增加游客对农业的了解和参与。
三、项目功能和特色1.农业体验:为游客提供参与农业生产的机会,如田园种植、果蔬采摘等,让游客身临其境地感受农业劳作的乐趣,并且可以将自己亲手种植或采摘的农产品带走。
2.生态保护:通过保护周围自然环境、采用可持续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农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并且通过科学普及、环境教育等方式,提高游客对生态保护的意识。
3.科普教育:设立展示区,通过展示农业技术、农产品加工、农业历史等内容,让游客了解农业科技的进步和农业文化的传承,提高游客的科学素养。
4.休闲娱乐:设计丰富的娱乐项目,如游乐设施、水上乐园、自行车道等,满足游客的娱乐需求,提供多样化的休闲方式。
5.增值服务:为游客提供便利的服务设施,如停车场、餐饮服务、导游服务等,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消费体验。
四、项目运营和管理1.运营方案:由专业企业承担项目的运营和管理工作,确保项目的顺利运营和持续发展。
2.人员培训:为项目工作人员提供专业的培训和相关知识的学习,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浅析邯郸丛中村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摘要:在对邯郸地理交通、经济环境及农产品优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遵循规划指导思想,从园林构成要素、游客主观感受、乡土文化内涵和完整功能分区及特色景观等四个方面浅析了邯郸丛中村生态农业观光园的规划设计。
关键词: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景观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生态农业观光是一种农业与旅游业交叉结合的生态旅游[1],生态农业观光园是以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和传统民族习俗为资源载体,以开发具有观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销售农业产品为前提,通过规划、设计和修建,输出观光、休闲、采摘、购物和农事活动体验等活动,融科学性、艺术性、文化性为一体的农游合一的现代休闲观光景点[2]。
本项目总投资约19亿元,总占地面积一千多亩,在政府支持下将打造成邯郸最具规模的休闲生态农业观光园,力为邯郸的农业和旅游业带来飞速发展。
1 现状和前景1.1现状邯郸市总面积12062 km2,其中市区面积457 km2,总人口896.4万人,人均耕地仅约为1.03亩。
发展集休闲、观光、生态于一身的农业观光园,是一条解决人地矛盾、发展致富的有效途径。
1.2前景1.2.1地理及交通邯郸位于河北省最南部,邻接晋鲁豫三省,地势自西向东呈阶梯状下降,高差悬殊,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是连南接北、承东接西的枢纽。
与周围城市互动,形成“半小时”、“一小时”和“两小时”经济圈。
丛中村隶属邯郸县黄粱梦镇,距邯郸市仅6公里。
因此,在邯郸丛中村建设生态农业观光园具有很大的区位优势。
1.2.2 经济及环境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邯郸市人民生活水平整体上有很大提高,2011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787.4亿元,农村实现增加值349.8亿元,增长5.7%。
生态农业观光园是我国农业旅游的主要形式,景观既不同于城市景观,又有别于纯自然景观,因其特有的田园文化和生活气息而倍受城市居民的青睐。
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方案范文一、项目背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们追求生态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态农业观光园逐渐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首选。
为了满足人们对绿色农业、自然环境和亲子互动的需求,我公司计划设计建设一个面积约300亩的生态农业观光园,旨在为游客提供美丽的乡村风光、丰富的农业体验以及舒适宜人的休闲环境。
二、整体规划1. 园区空间布局本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以“绿色、环保、生态”为设计理念,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农业特色,创造出一个融合农业、旅游和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
园区将分为主入口区、农耕体验区、休闲娱乐区和生态环保示范区四个主要区域。
主入口区将设置观光中心、停车场和休息区,便于游客游览和休憩。
农耕体验区将打造成一个互动性强的区域,游客可以参与农事活动,体验种植、收获和加工的乐趣。
休闲娱乐区将设有儿童乐园、休闲步道和自行车道等设施,满足游客的休闲需求。
生态环保示范区将展示生态农业的各项成果和环保理念,为游客提供观光和学习的机会。
2. 设施建设在园区内将建设农业示范基地、动物园、烧烤区、餐饮区和商业街等设施,以满足游客对农业、动物和休闲娱乐的需求。
农业示范基地将展示不同季节的作物生长情况和农业技术,游客可以了解到不同作物的栽培方法和特点。
动物园将引进一些小型动物,让孩子们能够近距离观察和接触动物,增加亲子互动的乐趣。
烧烤区和餐饮区将提供各类美食和特色农产品,满足游客的口腹之欲。
商业街将设有各类小店铺,销售手工艺品、农产品和纪念品,丰富游客的购物选择。
3. 绿化景观园区将注重绿化和景观的打造,增加游客的观赏和游玩体验。
主入口区将种植各类花卉和草地,为游客营造欢迎和舒适的氛围。
农耕体验区将种植主要农作物,形成不同颜色和季节的景观。
休闲娱乐区则将种植花草树木,打造成一个清新宜人的自然环境。
生态环保示范区将种植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植物,以示范环保和生态意识的重要性。
三、功能区规划1. 主入口区主入口区将建设一个观光中心,提供游客咨询、购票和导览服务,同时还将有一个展示区,展示本地农产品和特色手工艺品。
农业园区游憩活动方案策划一、活动宗旨:通过游憩活动,在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同时,加强市民对农业文化和乡村生活的了解,促进农业产业和农民收入的增加,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活动主题:1.生态农业体验2.农产品采摘乐趣3.农村艺术表演4.农田体育竞技三、活动内容:1.生态农业体验:提供农业园区的农事体验项目,让游客亲近自然和动手参与农业生产。
游客可跟农民一起种植蔬菜、采摘水果,了解不同作物的生长过程和种植技术。
同时,组织农田观光活动,带领游客参观农田、稻田、果园等,感受农业的美好。
2.农产品采摘乐趣:提供游客采摘农产品的机会,如水果、蔬菜等。
游客可以亲自动手采摘新鲜农产品,体验农业劳动的快乐。
同时,在采摘过程中,安排专业人员向游客介绍农产品的种植和养护方法,增加游客对农业知识的了解。
3.农村艺术表演:组织农村文化艺术表演,如民间舞蹈、乡土剧等。
通过表演向游客展示农民的聪明才智和艺术魅力,让游客了解农村文化的魅力和独特性。
此外,还可以组织农民手工艺品展览和销售活动,促进农民的副业经济发展。
4.农田体育竞技:组织农田体育竞技比赛,如拔河、赛跑等。
通过农田竞技活动,增强游客体魄和团队合作意识,让游客更好地感受到农业所散发出的活力和魅力。
四、活动时间:根据不同的活动内容和游客的需求,合理安排活动时间。
活动可以每天举办,也可以选择特定的日期举办,比如周末或假期。
五、活动地点:活动地点选择农业园区内合适的场地,可以根据活动内容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场地。
比如,生态农业体验可在农田或果园内进行;农产品采摘活动可在果园或蔬菜园内进行;农村艺术表演可在园区广场或室外舞台上进行;农田体育竞技可在农田或空地上进行。
六、活动组织和推广:1.活动组织:活动由农业园区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和执行,可以组建临时的活动策划小组,负责具体的活动策划和组织工作。
同时,可以邀请相关专业人员参与到活动中,如农业专家、艺术表演团队等。
2.活动推广:活动的推广可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如社交媒体、传统媒体、宣传册等。
观光农业生态园规划设计摘要:进展观光农业是“绿色经济”大背景下的一种自然选择。
许多观光农业生态园因为缺乏科学的规划设计和经营治理,造成旅行形象定位模糊,观光性、生态示范作用以及科普教育和农业科技示范性不强。
文章提出观光农业生态园规划时应遵循因地制宜、培植精品、效益兼顾的原则,结合实例探讨了具体规划方案,将生态园建成一个“生态农业示范园”、“观光农业旅行园”、“绿色食品生产园”及“科普教育和农业科技示范园”,最终实现生态园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和可连续进展。
关键词:观光农业;生态园;生态农业;规划设计在“绿色”和“生态”概念日渐普及、农业和旅行业产业地位不断提升的今天,走观光农业进展的道路差不多成为“绿色经济”大背景下的一种自然选择。
观光农业是传统农业与现代旅行业相结合的产物,是具有休闲、娱乐和求知功能的生态、文化旅行[1]。
进入21世纪,观光农业将是重要的娱乐产业,农业观光园作为观光农业的主体必将得到更进一步的进展。
观光农业生态园确实是采纳生态园模式进行观光园内农业的布局和生产,将农事活动、自然风光、科技示范、休闲娱乐、环境爱护等融为一体,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2]。
然而在一些地区专门是经济发达地区,许多项目由于盲目开发或规划不当而惨淡经营。
本文就如何建设一个可连续进展的观光农业生态园进行规划和设计方面的探讨,以期对观光农业生态园的设计和建设提供方法上的参考。
1 观光农业生态园规划及进展存在问题1.1 缺乏科学的规划设计和经营治理观光农业生态园建园要紧目标是进行生态示范,进一步拓展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的功能。
但一些生态园的设计并没有结合其建园要紧目标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充分挖掘现代生态园丰富的资源内涵,因而造成园内功能分区不明确、旅行路线设计不合理、产品结构单一,不能多角度利用资源。
另外,以旅行度假为主题的观光农业生态园受本身规划设计阻碍,客源渠道比较单一,专门难吸引到较远都市的外地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