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
不断完善职教师资 “三性”结合的培训模式 在职教师资培训工作中,天津大学院形成了“三性”结合的培训模式,即“专业性”、“技能性”、“师范性”相结合。对受训教师,不但要了解掌握专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全面提升专业知识水平,充分体现专业教育;同时依托我院的办学优势,充分发挥培训“一体化双师型”教师的示范作用,以提高受训教师的技能为重点,组织学员参加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另外,我院将“师范特征”融入培训之中,将每门课程尤其是技能实训课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等传授给受训教师,将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转化为受训教师的教学能力。通过“三性”结合培训,使受训教师在培训期间,掌握先进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学会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全面提高教学能力。受训教师普遍感到:这样的培训效率高,效果好,学得快,用得上,具有很强的示范性。
一、绵阳师范学院
2003年,为适应新的就业形势,绵阳师范学院开始招收非师范类学生,并同时试行将此类学生定位两个培养方向,以电气专业为例,一是工厂电气方向,一是职教师资方向。特别针对职教师资方向,先后提出了“按职业岗位群的能力结构为目标,以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以基础理论教学够用为度,以学院的专业技术训练和岗位必需的基本技能训练为重点,构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与“一张文凭、多张证书(单科证书与初、中级工证书)”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学生在获得学历文凭的同时,取得一张以上的单科证书或中级工证书,并取得教师资格证书。其中多张证书是指电工技术、电气运行等单科证书和技术等级工证书等。这使构建“三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有了初步有益的尝试。
河南科技学院
“四双”工程,即以培养学生具备教师型与技师型“双师型素质”为目标,以突出教学过程中的专业技能与教育教学技能“双技能训练”为途径,以对学生实行学历证书与专业技术等级证书“双证书制度”为手段,以建立校内外的专业实习基地与教育实习基地“双基地建设”为保障,切实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和师范性教学环节。“四双工程”模式见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