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画分类
- 格式:docx
- 大小:18.63 KB
- 文档页数:1
列举敦煌壁画的类型
1、四佛印相:画面中主要图案是佛像,四位释迦牟尼佛和观音菩萨,以多佛像的组合安排而构成一幅宏大的壁画。
2、佛教慈悲:以佛陀的慈悲传宣佛法的故事为主题的壁画。
3、天宫众神:以众神顺从天帝托拉斯的故事为主题的壁画。
4、分体长廊:一种特有的大空间结构,中央、左右两侧三个走廊穿
插连接,每个走廊上都有不同的壁画主题。
5、石窟刻画:通常雕刻于石窟内壁的壁画作品,也可绘制于周围山
壁上。
6、佛事活动:以佛教各种相关场合活动(如灯会、受戒、访禅等)
为主题的壁画。
7、佛法护持:以佛陀护持眾生的传说故事为主题的壁画。
8、唐代芳草:以佛教精神及其所代表的哲学思想为概念的壁画作品。
中国著名壁画作品及其介绍
中国著名壁画作品有很多,以下是其中几个代表作及其简要介绍:
1. 敦煌莫高窟壁画:敦煌莫高窟是中国著名的佛教艺术宝库,壁画数量众多,涵盖了丰富的主题和形式。
其中最著名的是第17窟的「观音菩萨」和第285窟的「飞天」,它们以其精美
的线条和鲜明的色彩,展示了敦煌壁画独特的风格和艺术魅力。
2. 齐白石壁画:齐白石是中国现代画坛的巨匠,他的壁画作品以动物为主题,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个人风格。
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虎豹斗」和「蛇雕斗鸡图」,他以粗犷有力的笔触勾勒出动物的形象,形象生动而富有表现力。
3. 大足石刻壁画:大足石刻是中国石刻艺术的代表之一,其壁画数量众多,内容丰富多样。
其中最著名的是「千手观音」和「地狱变相」,它们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生动的表现手法,展示了中国古代艺术的独特魅力。
4. 北京颐和园长廊壁画:颐和园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长廊上绘有大量的壁画,以其宏伟的规模和精美的绘画技巧而闻名。
壁画内容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故事,其中最著名的是「山水长卷」,它以其壮丽的景色和细致入微的绘画风格,展示了中国传统园林的独特魅力。
以上是中国著名壁画作品的简要介绍,它们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示了中国艺术的卓越品质。
敦煌莫高窟壁的艺术风格与意义解析敦煌莫高窟壁是世界著名的艺术遗产,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多样的主题闻名于世。
本文将对敦煌莫高窟壁的艺术风格及其意义进行详细解析。
一、概述敦煌莫高窟壁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境内,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之一。
其始建于十六国时期,兴盛于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
莫高窟壁由主要分布在龟兹河东岸的莫高窟、西辽河下游的五泉窟、太华山南麓的青铜峡窟及其它分散洞窟共组成。
二、艺术风格1. 绘画风格敦煌莫高窟壁的绘画风格独特,融合了中原绘画、西域绘画和印度绘画的特点。
在表现手法上,敦煌莫高窟壁画常采用立体绘画技法,注重人物形象、服饰细节和背景绘制。
同时,绘画以强烈的装饰性为特点,运用美丽的颜色和精细的线条勾勒出鲜明的形象,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
2. 雕塑风格莫高窟壁的雕塑风格丰富多样,包括浮雕、塑像等形式。
在雕塑表达上,莫高窟壁以神态生动、形象逼真和造型考究为特点。
同时,莫高窟壁雕塑的主题广泛,包括佛教、道教、儒教、神话传说等各种传统文化元素,展示了中国古代多元文化的特点。
三、艺术意义1. 宗教意义敦煌莫高窟壁在佛教、道教、儒教等宗教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壁画和雕塑中的佛教题材丰富多样,展现了佛教艺术的高度成就。
同时,壁画和雕塑中的道教、儒教元素也反映了传统文化与宗教信仰的融合,具有较高的宗教意义。
2. 艺术交流意义敦煌莫高窟壁作为一个重要的丝绸之路节点,吸引了来自中亚、西域和印度等地区的艺术家、学者和商人。
这些人的涌入为莫高窟壁艺术的发展和交流提供了机遇和平台。
同时,壁画和雕塑中的西域元素也体现了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和融合,具有重要的艺术交流意义。
3. 历史意义敦煌莫高窟壁作为中国古代艺术的重要遗存,记录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和演变。
壁画和雕塑中的历史场景、人物形象和服饰细节等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化特点。
这些反映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意义,为后人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提供了重要参考。
敦煌壁画解析敦煌壁画是一个集建筑、绘画、雕塑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
其内容丰富多样,包括佛教故事、历史事件、人物传记等,是研究敦煌文化、佛教文化以及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
敦煌壁画的特点在于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
在绘画技巧方面,敦煌壁画采用了线描、晕染、渲染等多种方法,使得画面形象生动、栩栩如生。
其中,线描是最基本的绘画技巧,也是敦煌壁画的特色之一。
通过粗细、曲直、虚实等变化,线描能够表现出人物的情感和性格特征。
晕染和渲染则是用来表现人物面部的细微表情和立体感,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和真实。
在构图方面,敦煌壁画采用了散点透视和鸟瞰式透视等手法,使得画面更加丰富和有层次感。
散点透视是指将画面分为多个视点,从不同的角度来表现人物和场景。
鸟瞰式透视则是指从高处向下俯视,使得画面更加开阔和壮观。
在色彩方面,敦煌壁画采用了鲜艳明亮的色彩,如红色、橙色、金色等,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和有感染力。
同时,敦煌壁画还注重色彩的象征意义,如红色代表热情、力量和生命力,金色代表神圣、高贵和神秘感。
敦煌壁画的内容非常丰富,主要包括佛教故事、历史事件、人物传记等。
其中,佛教故事是最为常见的内容之一,包括佛本生故事、佛传故事、因缘故事等。
这些故事通过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是研究佛教文化的重要资料。
此外,敦煌壁画中还有许多历史事件和人物传记的描绘,如张骞出使西域、三国时期的历史事件等。
这些内容不仅具有历史价值,也是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
总之,敦煌壁画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它不仅是研究敦煌文化、佛教文化和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也是人类艺术的珍品之一。
敦煌石窟之249、285、247、286、288、432、461(西魏)敦煌石窟之三(西魏)敦煌莫高窟的西魏诸窟以第249、第285窟为代表,除此之外还有第247、286、288、432、461诸窟。
虽然有些壁画还保留着西域晕染法的特点,但主要风格较之北魏为一变:就颜色上看,从北魏深色底变成了白色底,主体颜色多为蓝色和红色,显得鲜亮明快;就壁画内容上看,出现了伏羲、女娲、西王母、雷公等中国的神话传说形象,并且人物服饰也更接近中原,其中第285窟五百强盗成佛故事中的得眼林甚至出现了中国山水画的元素,这充分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和交融。
给我留下较深印象的,当属第249窟的北坡狩猎图、飞天,第285窟的彩塑禅僧、北壁的供养人、南壁的五百强盗成佛图、箜篌乐伎、东壁的说法图等。
第285窟的北壁说法图下面的供养人画像上有墨书题记:“大代大魏大统年岁次午八月是旬造”,“大代大魏大统五年五月二十一日造迄”,即公元538—539年,为莫高窟最早有明确纪年的洞窟。
伯希和在对第101窟(即第249窟)的考察中,将之确立为独立的风格洞窟,同时指出洞顶的4幅画面需要特别关注,其用水彩画的方式进行描绘,其中有动物、地精和杂技表演者,其天蓝色的深度令人感到奇怪。
随后的第120N窟(即第285窟)、第120P窟(即第288窟)、第127窟(即第432窟),伯希和均正确指出应属于101号洞(即第249窟)的风格,特别是第120N窟(即第285窟),伯希和用了10000余字和大量文字进行描述,并摘录了具有大统五年的题记,确实是让人钦佩。
主体颜色多为蓝色和红色,显得鲜亮明快的壁画特点随即也影响了北周,而到了隋唐壁画颜色则更为绚烂,以青绿为主,这也是后话。
▲249窟(西魏)西壁第249窟全景第249窟的北坡狩猎图第249窟飞天吹笛飞天第249窟顶部乐伎和狩猎图第249窟顶部第249窟西王母、东王公形象第249窟被伯希和称为杂技表演者的雷公形象第285窟覆斗型洞窟第285窟主龛造像第285窟主龛龛楣上的绘画莲花纹饰和十一尊持乐器的化生童子第285窟身披袈裟的造像已经不见了犍陀罗风格第285窟的顶部壁画第285窟弹奏着箜篌的乐伎第285窟的双飞天第285窟具有中国神话传说的动物和飞天第285窟的伏羲与女娲形象第285窟五百强盗成佛故事第285窟五百强盗成佛故事中的得眼林第285窟的供养人已经是中原的服饰第285窟说法图第288窟内中心柱第288窟内说法图第288窟顶部的乐伎伯希和助手拍摄的西魏诸窟照片莫高窟第249窟西魏第249窟位于莫高窟窟区中段,虽无明确的造窟供养发愿文和文献记载,但从洞窟形制、壁画内容和艺术风格看,其营建时间应在西魏时期。
1.文化通过物质载体和()传承下来。
语言载体2.塞尚属于以下哪个画派?()后印象派3.以下哪幅画作不是达.芬奇的作品?()《埃斯泰克的海湾》4.对《清明上河图》的广泛讨论兴起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5.王蒙的画作常常与佛教思想有联系。
()×6.青花瓷产生于以下哪个朝代?()元代7.俑最早的用途是()。
陪葬8.元代倪瓒的代表画作是()。
《六君子图》9.画作的价格与画家的社会地位有很大关系。
()√10.牛津大学柯律格教授所编的艺术教材《Art of China》,其主要内容是关于中国文人画的。
()错11.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艺术作品印刷品是()。
《毛主席去安源》12.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艺术类教材是()。
《The Story of Art》13.传统的艺术观念认为艺术范围不包括以下哪个方面?()行为艺术14.与政治紧密相连的作品就不叫艺术品。
()×15.《马拉之死》的创作背景与作者的爱情经历有关。
()×16.雕塑最早产生于()。
旧石器时代17.以下哪条解释不属于英文“Art”的词条含义?()自然18.在中国是发行量最大的关于中国美术史的书是()。
《中国美术简史》19.雕塑的产生、发展与社会意识形态无关。
()×20.“美术”一词源于古代文言文。
()×21.在18世纪,Charles Batteaux将艺术划分为()和“美的艺术”两大类。
实用艺术22.哲学家D'Alembert列举的“fine art”不包括以下哪类?()哲学23.从()开始,“书画”成为了一个固定的词语。
()宋代24.在《牛津艺术词典》中,对“fine art”的释义是“实用艺术”。
()×25.“艺术”一词在汉代文学中就已出现过。
()√26.传统艺术的核心是()。
绘画27.人民大会堂里的画作,多以()类为主。
山水28.中国漫画艺术的高峰期是在()。
20世纪80年代29.西方的传统绘画主要以油画为主。
敦煌壁画廊庑建筑历史演进分期研究敦煌壁画廊庑建筑历史演进分期研究敦煌壁画廊庑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宝藏,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
这些壁画所嵌于的壁画廊庑建筑也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代表着古代中国建筑艺术的极高成就。
本文将对敦煌壁画廊庑建筑的历史演进进行分期研究,以期加深我们对这一古代艺术形式的理解。
第一阶段:魏晋时期(公元三世纪至公元五世纪)敦煌壁画廊庑建筑起源于魏晋时期,这一时期的壁画廊庑主要以佛教题材为主。
在这一阶段,壁画廊庑建筑主要采用楼阁式的建筑形式。
底层多为砖石结构,上层则以木结构为主。
整个建筑分为多个楼层,每层都有独特的壁画内容。
这些壁画以佛教故事和经文为主题,绘制了佛陀、菩萨和信徒等形象,具有鲜明的宗教色彩。
第二阶段:隋唐时期(公元六世纪至公元九世纪)隋唐时期是敦煌壁画廊庑建筑的黄金时期,也是其发展的巅峰时期。
在这一阶段,壁画廊庑建筑经历了较大的变革。
一方面,建筑结构逐渐由楼阁式转向倾斜式。
这种新的建筑形式更加注重视觉效果,使得壁画更为鲜明。
另一方面,艺术风格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壁画更加注重细腻的表现,人物形象更加生动,色彩更加丰富。
这些变化不仅体现了唐代社会的繁荣与进步,也反映了佛教在中国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第三阶段:五代至元代(公元十世纪至公元十四世纪)五代至元代是敦煌壁画廊庑建筑的衰落期。
在这一阶段,敦煌壁画廊庑建筑逐渐失去了独特性,开始受到外来影响。
壁画内容开始呈现多样化,不再局限于佛教题材,也出现了道教和儒教的题材。
建筑形式也开始变得复杂,既有楼阁式的建筑,也有庭院式的建筑。
此外,壁画的艺术风格也不再统一,各种不同的风格并存。
第四阶段:明清时期(公元十五世纪至公元十九世纪)明清时期是敦煌壁画廊庑建筑的重建时期。
在这一阶段,敦煌壁画得到了广泛的保护和修复。
壁画廊庑建筑也逐渐恢复了其原有的形态。
但与此同时,外来的影响也带来了新的风格元素,使得壁画廊庑建筑呈现出复杂多样的面貌。
明代的壁画廊庑多采用庭院式的建筑结构,清代则更重视色彩的运用。
敦煌壁画敦煌壁画在石窟中数量最多,规模最大,艺术技巧最精湛,内容最丰富,为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地理、交通、社会生活、民族关系、宗教史、艺术史、中外友好往来、文化交流史等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形象资料,是非常宝贵的古典艺术遗产.敦煌壁画究竟有多少呢?以莫高窟为主体的石窟群577个洞窟中,现存色彩艳丽的壁画45000多平方米。
被誉为当今最大的美术博物馆.这么多的壁画都画了些什么内容呢?据敦煌学专家多年考证研究,内容已基本弄清,可分为:一、尊像画指佛教崇拜的佛陀、菩萨、护佛神等供奉的各种神灵形象。
二、经变画利用绘画、文学等艺术形式,通俗易懂地表现深奥的佛教经典称之为“经变”。
三、神话题材画是中华民族传统神话题材.指北魏晚期出现的东王公、西王母、伏羲、女蜗、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以及风雨雷电等道家神仙思想的内容题材。
四、供养人画像供养人,就是信仰佛教出资建造石窟的人。
他们为了表示虔诚信佛,留名后世,在开窟造像时,在窟内画上自己和家族、亲眷和奴婢等人的肖像。
五、装饰图案画丰富多彩的装饰图案画主要是用于石窟建筑装饰,也有桌围、冠服和器物装饰等。
装饰花纹随时代而异,千变万化,具有高超的绘画技巧和丰富的想象力。
六、故事画为了广泛吸引群众,大力宣传佛经佛法,必须把抽象、深奥的佛教经典史迹用通俗的、简洁的、形象的形式灌输给群众,感召他们,使之笃信朝拜。
于是,在洞窟内绘制了大量的故事画,让群众在看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故事画内容丰富,情节动人,生活气息浓郁,具有诱人的魅力。
1.佛传故事主要宣扬释迦牟尼的生平事迹.其中许多是古印度的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佛教徒经过若干世纪的加工修饰,附会在释迦身上。
2本生故事画是指描绘释迦牟尼生前的各种善行,宣传“因果报应”“苦修行善”的生动故事。
3.因缘故事画这是佛门弟子、善男信女和释迦牟尼度化众生的故事。
4佛教史迹故事画是指根据史籍记载画成的故事,包括佛教圣迹、感应故事、高僧事迹、瑞像图、戒律画等。
敦煌莫⾼窟壁画——西魏-285窟【4】北壁:七佛等说法图,秀⾻清像⼀、285窟北壁概述北壁上部共绘有七铺说法图。
表现的主要是“过去七佛”(从供养⼈题榜中得知的)。
西起(即左边起)第⼀铺是⼆佛并坐、各有⼀对胁侍菩萨,所占区域较⼤;再往右的六铺是⼀佛⼆菩萨。
其中,左起第2组是过去七佛中的“迦叶佛”,左起第3组为过去七佛中的“拘那含牟尼佛”、西起第7组为“⽆量寿佛”。
七组说法图之下,均画有男、⼥供养⼈和发愿⽂题榜,左起第2、第5、第7组说法图下部题记较为清晰,题记上明确写着:西魏⽂帝元宝炬⼤统四年、五年(公元538年、539年),是敦煌现存最早的纪年题记。
北壁下部排列着4个⼩禅窟。
⼩禅窟龛楣上绘制着忍冬禽鸟纹,两龛之间的下部,画有⼏位药叉。
两禅龛之间绘有⼏组⼩佛,⼩佛之下是⼏组站⽴的供养菩萨。
禅龛门⼝的塔⾝(已残缺)是元代增添的。
北壁⼀览⼆、说法图(左起第1组)两佛并坐,被认为是释迦佛与弥勒佛(另⼀说,如上图⾥写的是释迦、多宝),坐姿皆为结跏趺坐;两位佛的座位不同,右边是须弥座,左边是莲花须弥座。
佛头顶华盖也各不相同,华盖旁枝叶茂盛;华盖两侧上⽅各有⼀位飞天,或奏乐、或散花,佛两侧侍⽴的胁侍菩萨,⼿⾥持有莲花盘、宝瓶。
北壁-说法图(左起第1组):释迦、弥勒⼆佛并坐说法佛坐于须弥座之上,佛背光为忍冬花纹。
北壁-说法图(左起第1组)局部1:左边佛佛坐于莲花须弥座之上;佛背光的⼏重光环,是锯齿状的。
北壁-说法图(左起第1组)局部2:右边佛佛的⼿掌、脚掌⼼均有轮形图案。
北壁-说法图(左起第1组)局部2:⾜掌⼼图案【临摹】常沙娜临摹胁侍菩萨⾥⾯穿的是曲领中单,外⾯穿的是袿[guī]⾐、飞霰[xiàn] 垂髾[shāo]服。
【注释:袿⾐】⼜名杂裾,底部有裾,形成的上宽下窄、呈⼑圭形的两尖⾓,是贵妇的常服。
在服装上饰以“纤髾”(飞霰垂髾)。
所谓“纤”,是指⼀种固定在⾐服下摆部位的饰物。
通常以丝织物制成,其特点是:上宽下尖、形如三⾓,并层层相叠。
敦煌壁画的知识点总结一、敦煌壁画的艺术特点1. 题材广泛:敦煌壁画的题材十分丰富,主要包括佛教故事、历史故事、宫廷生活、民间生活、自然风景等。
这些题材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2. 色彩绚丽:敦煌壁画以其绚丽多彩的色彩而著称,画家们善于运用各种颜料,将鲜艳的颜色涂抹于壁画上,使其充满了活力和生机。
3. 技法精湛:敦煌壁画的绘画技法非常精湛,画家们善于运用各种绘画技巧,如勾线、点彩、渲染、写实等,使壁画栩栩如生,让人叹为观止。
二、敦煌壁画的历史价值1. 反映历史风貌:敦煌壁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为后人了解唐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2. 传播佛教文化:敦煌壁画以其丰富多样的佛教故事而著称,展现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情况和影响。
3. 保护文化遗产:敦煌壁画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珍贵遗产,通过对其保护和研究,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三、敦煌壁画的学术价值1. 研究中国古代绘画:敦煌壁画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绘画的发展轨迹和特点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 研究中国古代宗教:敦煌壁画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宗教信仰和宗教文化,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宗教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3. 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敦煌壁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宫廷生活、民间生活、服饰、器物等方面的情况,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四、敦煌壁画的保护与传承1. 加强保护措施:由于敦煌壁画所在的洞窟环境复杂,面临着自然侵蚀、游客磨损、盗窃等多种威胁,因此需要加强其保护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其受损。
2. 加强研究与传承:对于敦煌壁画的研究和传承需要加强,需要加大对敦煌壁画的研究力度,提高研究水平,同时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对敦煌壁画的传承,使其得到更好的传播和利用。
综上所述,敦煌壁画以其绚丽多彩的色彩、深刻内涵的题材、精美细腻的技法而成为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瑰宝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
敦煌绘画知识点总结敦煌莫高窟是中国著名的石窟艺术宝库,也是世界著名的艺术宝库之一。
敦煌莫高窟里的绘画是中国古代壁画的经典代表,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绘画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下面我们就来总结一下敦煌绘画的一些知识点,以便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这些艺术作品。
一、敦煌莫高窟绘画的历史敦煌莫高窟是中国古代佛教艺术的重要遗产,始建于16国,形成于唐、宋、元、明、清等时期,历时约1600年。
敦煌莫高窟的绘画风格呈现了中国古代绘画发展的脉络,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绘画史具有极高的价值。
二、敦煌莫高窟绘画的题材敦煌莫高窟的绘画题材非常丰富,包括佛教故事、传统神话、历史故事、日常生活等等。
这些题材反映了当时社会、宗教、文化等方面的特点,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三、敦煌莫高窟绘画的艺术风格敦煌莫高窟的绘画风格独特鲜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其绘画风格融合了中国古代绘画的传统与外来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艺术风格,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绘画史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四、敦煌莫高窟绘画的技法敦煌莫高窟的绘画技法十分丰富,包括“掠色写意”、“工笔写意”、“泼彩手卷”、“贴金工艺”等等。
这些技法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绘画技法具有很高的价值。
五、敦煌莫高窟绘画的影响敦煌莫高窟的绘画对中国古代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绘画艺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为中国古代绘画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遗产,还对后世的绘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一页。
六、敦煌莫高窟绘画的保护敦煌莫高窟的绘画是中国古代绘画宝库,对于它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中国政府对敦煌莫高窟的保护工作十分重视,采取了各种措施加强对敦煌莫高窟的保护和修复工作,以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七、敦煌莫高窟绘画的价值敦煌莫高窟的绘画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文化价值,对于了解中国古代绘画、宗教、文化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是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代表作,还是中国古代文化、宗教艺术的珍贵遗产,对于推动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敦煌壁画彩绘艺术的流派及时期特点敦煌壁画是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被誉为“东方艺术瑰宝”。
敦煌壁画以其丰富的内容、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巨大的学术价值而闻名世界。
而其中的彩绘艺术更是敦煌壁画的瑰宝之一。
敦煌壁画彩绘艺术分为多个流派,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特点,下面将就此做一简单的介绍。
一、早期彩绘艺术早期彩绘艺术是敦煌壁画中的一项重要流派,它始于北朝,终于隋代,大约跨越了四个世纪。
这一时期的彩绘艺术主要表现为墨画着色。
画面主要由黑白两色和少量的其他单色构成,显得比较简单、古朴。
人物形象以侧面为主,身材瘦长,面目简练,甚至有些单薄。
同时,早期彩绘艺术还经常表现出民间文化的影响,比如魔神、蝙蝠等生动形象的描绘,还有虔诚的佛教信仰。
二、盛唐彩绘艺术唐朝是敦煌壁画彩绘艺术的黄金时期之一,也是敦煌壁画整个创作时期的高峰时代。
敦煌壁画在盛唐时期的彩绘艺术表现融合了中原、西域和印度的艺术特点,呈现出了华彩变幻、细腻纤巧的艺术风貌。
盛唐彩绘艺术的色彩丰富多彩,繁复细致,其光彩夺目的色彩体现了社会荣华富贵的场面,展现了人们崇尚和追求富丽堂皇的心理需求。
而画面的技法完美融合,使用了多种绘画工具和材料,如墨、彩、金、银、珠、岫、琉璃、珂蕾、穗带等,使得画面的效果更加突出,呈现出缤纷多彩的景象。
三、晚期彩绘艺术绝妙的设计、独具特色的表现形式和变化多端的线条处理,使得晚期彩绘艺术呈现出了不同于前期彩绘的艺术风格。
晚期彩绘艺术时期,画家们的描绘主角不再是佛像或其他宗教形象,而是转向了草原游牧民族或者是当地的汉族人民。
与此同时,画家们的风格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诸如带有浓郁的活泼风格,受到了日本、西域等地域风格的影响而产生的花鸟画和人物画等。
晚期彩绘艺术的特点在于形式复杂、变化多端,更加具有风格的时期效果。
敦煌壁画彩绘艺术流派的变化,不仅反映了历史的演变和民族文化的传承,也给当代的艺术家带来了不少启示。
总而言之,敦煌壁画彩绘艺术的流派及时期特点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学术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代表了中国古代壁画艺术的巅峰水平,无论是当代艺术爱好者还是学者,都不能忽视这些深刻的学术内涵。
敦煌壁画
敦煌壁画在石窟中数量最多,规模最大,艺术技巧最精湛,内容最丰富,为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地理、交通、社会生活、民族关系、宗教史、艺术史、中外友好往来、文化交流史等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形象资料,是非常宝贵的古典艺术遗产。
敦煌壁画究竟有多少呢?以莫高窟为主体的石窟群577个洞窟中,现存色彩艳丽的壁画45000多平方米。
被誉为当今最大的美术博物馆。
这么多的壁画都画了些什么内容呢?据敦煌学专家多年考证研究,内容已基本弄清,可分为:
一、尊像画指佛教崇拜的佛陀、菩萨、护佛神等供奉的各种神灵形象。
二、经变画利用绘画、文学等艺术形式,通俗易懂地表现深奥的佛教经典称之为“经变”。
三、神话题材画是中华民族传统神话题材。
指北魏晚期出现的东王公、西王母、伏羲、女蜗、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以及风雨雷电等道家神仙思想的内容题材。
四、供养人画像供养人,就是信仰佛教出资建造石窟的人。
他们为了表示虔诚信佛,留名后世,在开窟造像时,在窟内画上自己和家族、亲眷和奴婢等人的肖像。
五、装饰图案画丰富多彩的装饰图案画主要是用于石窟建筑装饰,也有桌围、冠服和器物装饰等。
装饰花纹随时代而异,千变万化,具有高超的绘画技巧和丰富的想象力。
六、故事画为了广泛吸引群众,大力宣传佛经佛法,必须把抽象、深奥的佛教经典史迹用通俗的、简洁的、形象的形式灌输给群众,感召他们,使之笃信朝拜。
于是,在洞窟内绘制了大量的故事画,让群众在看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故事画内容丰富,情节动人,生活气息浓郁,具有诱人的魅力。
1.佛传故事主要宣扬释迦牟尼的生平事迹。
其中许多是古印度的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佛教徒经过若干世纪的加工修饰,附会在释迦身上。
2本生故事画是指描绘释迦牟尼生前的各种善行,宣传“因果报应”“苦修行善”的生动故事。
3.因缘故事画这是佛门弟子、善男信女和释迦牟尼度化众生的故事。
4佛教史迹故事画是指根据史籍记载画成的故事,包括佛教圣迹、感应故事、高僧事迹、瑞像图、戒律画等。
包含着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是形象的佛教史资料。
5比喻故事画这是释迦牟尼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给佛门弟子、善男信女讲解佛教教义所列举的故事。
六、山水画敦煌壁画中的山水画遍布石窟,内容丰富,形式多种多样。
大多与经变画、故事画融为一体,起陪衬作用。
有的是按照佛典中的山水,参照现实景物加上高超的想象力,描绘出“极乐世界”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的美丽自然风光;有的是以山水为主体的独立画幅。
壁画内容除以上六类外,还有建筑画、器物画、花鸟画、动物画等。
敦煌壁画的艺术价值弥足珍贵,在结构布局、人物造型、线描勾勒、赋彩设色等方面系统地反映了各个时期的艺术风格及其传承演变、中西艺术交流融汇的历史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