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期货介绍资料.
- 格式:pptx
- 大小:124.54 KB
- 文档页数:29
一、名词解释1.期货:所谓期货,一般指期货合约,就是指由期货交易所统一制定的、规定在将来某一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交割一定数量标的物的标准化合约。
2.期货价格理论:即持有本钱理论,商品期货价格等于即期现货价格加上合约到期的储存费用〔持有本钱〕。
3.结算机构:结算机构是负责对每日成交的期货合约进行清算,对结算所会员的保证金账户进行调整平衡,负责收取和管理保证金的机构。
4.期货经纪公司:是以期货经纪代理业务为主业的公司,即依法成立,代理客户,用自己的名义进行期货买卖,以收取客户佣金为主业的独立核算经济实体5.期货合约:是指由期货交易所统一制定的、规定在将来某一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交割一定数量和质量商品的标准化合约。
它是期货交易的对象6.保证金制度:是指在期货交易中,任何交易者必须按照其所买卖期货合约价值的一定比例缴纳资金,作为其履行期货合约的财力保证,然后才能参与期货合约的买卖,所交的资金就是保证金,这个比例通常是5%~10%,合约规定的保证金是最低的保证金,主要有会员保证金和客户保证金。
7.平仓制度:平仓指在交割期之前,卖出〔或买进〕与先前已买进〔卖出〕相同交割月份、相同数量、同种商品的期货合约的交易行为。
8.持仓限额制度:是指期货交易所为了防范操纵市场价格的行为和防止期货市场风险过度集中于少数投资者,对会员及客户的持仓数量进行限制的制度。
超过限额,交易所可按规定强行平仓或提高保证金比例。
9.强行平仓制度:是指当会员或客户的保证金缺乏并未在规定时间内补足,或者当会员或客户的持仓量超出规定的限额时,或者当会员或客户违规时,交易所为了防止风险进一步扩大,实行强行平仓的制度。
是交易所对违规者的有关持仓实行平仓的一种强制措施。
10.套期保值:就是通过买卖期货合约来防止现货市场上相应实物商品交易的价格风险。
在期货市场上买进〔卖出〕与现货市场品种相同、数量相同的期货合约,以期在未来某一时间在现货市场上买进〔卖出〕商品时,能够通过期货市场上持有的期货合约的平仓盈利来冲抵因现货市场上价格变动所带来的风险。
1、期货合约中的标的物:期货品种。
2、远期:锁定未来价格。
交换一次现金流。
3、互换:两个或两个以上当事人按照商定条件,在约定时间内交换一系列现金流。
多次交换现金流。
一系列远期合约的组合。
4、期权是一种选择的权利。
在交易所是非标准合约,在场外交易市场(OTC)也可以交易。
5、期货交易萌芽于远期交易。
6、规范的现代期货市场在十九世纪中期产生于美国芝加哥。
19C三四十年代,成为全美最大的谷物集散中心。
1848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成立,起初采用远期合同交易的方式。
1865年推出标准化合约,同时实行了保证金制度。
1882年允许以对冲方式免除履约责任。
1883年成立了结算协会,向会员提供对冲工具。
1925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结算公司成立之后,现代意义上的结算机构形成。
7、商品期货:农产品期货(谷物经济作物、畜禽产品、林产品),金属期货(诞生于英国伦敦-1899年,其次是美国纽约-1933年),能源化工期货(最具影响力-纽约商业交易所,伦敦的洲际交易所)。
8、金融期货:1975年10月,美国堪萨斯期货交易所上市的国民抵押协会债券期货合约是世界上第一个利率期货合约。
中国香港在1995年开始个股期货的试点,个股期货登上历史舞台。
9、国际期货市场的发展趋势:1)交易中心日益集中;2)交易所由会员制向公司制发展;3)交易所兼并重组趋势明显;4)金融期货发展后来居上;5)交易所竞争加剧,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10、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1)起步阶段:起因于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2)初创阶段:1990年10月12日,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我国第一个商品期货市场。
1992年9月,中国国际期货公司成立;3)治理整顿阶段:1999年期货经纪公司最低注册资本金提高到3000万元。
1999年6月,国务院颁布《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
2000年12月,中国期货业协会成立,标志着中国期货行业自律管理组织的诞生,从而将新的自律组织引入监管体系;4)稳步发展阶段:2006年5月成立中国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保证金安全存管机构,有效降低保证金被挪用的风险、保证期货交易资金安全一级维护投资者利益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名词解释1远期合约: 它是一种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的某一确定时间、以确定的价格买卖一定数量的某种金融资产的合约。
2期货合约: 是买卖双方分别向对方承诺在合约规定的未来某时间按约定价格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某种资产的标准化合约。
3多头交易: 指投资者预计未来某一时期证券价格会上涨,在期货(期权)市场上先买进未来某日的期货合约,期约到期日再卖出合约,以赚取差价获得利润的交易方式。
4空头交易:是指当投资者预计证券价格下降时,借助信用交易方式,向证券商交纳一定的保证金后由证券商垫付证券,同时将证券出售,等价格下跌后,再低价买进证券还给证券商,从中赚取差价收益的交易方式。
5开仓: 开仓也叫建仓,是指投资者新买入或新卖出一定数量的期货合约。
6平仓: 平仓,是指期货交易者买入或者卖出与其所持期货的品种、数量及交割月份相同但交易方向相反的期货合约,了结股指期货交易的行为。
7持仓: 投资者(做多或做空)没有作交割月份和数量相等的逆向操作(卖出或买入),持有期货合约,则称之为"持仓"。
8保证金:指买方或卖方按照交易市场规定标准交纳的资金,专门用于订单交易的结算和履约保证。
9结算准备金:交易所向会员或期货公司的客户收取的、存入其专用结算账户中为了交易结算而预先准备的资金,是未被合约占用的资金。
10交易保证金:指会员在交易所专用结算账户中确保合约履行的资金,是已被合约占用的保证金。
11每日无负债结算: 指每日交易结束后,交易所按当日结算价结算所有合约的盈亏、交易保证金及手续费、税金等费用,对应收应付的款项实行净额一次划转,相应增加或减少会员的结算准备金。
12当日指令: 当天有效,过期作废。
13撤消指令:撤销指令又可分为直接撤销指令和撤销前一指令两种。
直接撤销指令只负责撤销投资者已经发出的指令。
撤销前一指令又称撤销和替代指令,不仅可以撤销投资者已经发出的指令,而且还必须同时发出一个新的指令。
这种指令一般只适用于那些期货专业人员。
期货基础知识(期货入门)目录期货市场 (7)什么是期货市场 (7)国际期货市场是如何产生的 (7)中国期货市场的产生与发展 (10)期货市场的功能是什么 (12)期货市场的构成 (13)期货交易 (15)什么是期货交易 (15)期货交易的特征 (16)期货电子化交易 (17)期货交易与现货交易的区别 (18)期货交易与股票交易的区别 (19)期货合约 (21)什么是期货合约 (21)期货合约的作用是什么 (21)期货合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1)期货合约的组成要素是什么 (22)套期保值 (23)套期保值(HEDGE)的概念 (23)套期保值的作用 (24)套期保值策略 (25)基差在套期保值中的应用 (25)投机交易 (27)期货投机的概念 (27)期货投机的作用 (28)投机的分类 (29)投机注意事项 (29)套利交易 (30)套利的定义及相关基本概念 (30)套利分类 (31)套利的功能 (32)套利交易的特点 (33)套利操作的技巧 (33)套利交易策略的优化 (35)套期保值、投机、套利三者之间的关系 (37)如何交易 (38)风险揭示 (38)签署合同 (39)缴纳保证金 (39)常用交易指令 (40)下单方式 (41)网上交易注意事项 (42)竞价成交 (43)成交回报与确认 (44)何谓斩仓? (45)何谓爆仓? (45)期货结算 (45)期货结算概念 (45)期货结算制度 (45)交易所对会员的结算 (46)期货经纪公司对客户的结算 (46)结算公式与应用 (47)保证金余额的计算 (49)结算有关概念 (49)资金划转 (50)期货交割 (50)实物交割的概念和作用 (50)交割方式与交割结算价 (52)实物交割程序 (52)交割违约的处理 (53)风险控制 (54)期货市场的风险来源有哪些? (54)交易所有哪些风险管理制度? (55)投资者投资期货可能面临哪些风险? (55)选择品质优良的期货经纪公司标准有哪些? (57)什么是保证金制度 (57)什么是涨跌停板制度 (58)什么是持仓限额制度 (58)什么是大户报告制度 (58)什么是强行平仓制度 (58)资金管理 (59)资金管理的重要性 (59)资金管理要领 (59)分散投资与集中投资 (61)设置保护性止损指令 (61)交易策略 (62)基本面分析 (62)技术分析法 (64)投资者保护 (70)《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为什么要强调保护投资者的合法利益? (70)如何认定非法期货交易或变相期货交易? (72)投资者在期货纠纷中维护自身权益的主要途径有哪些?73期货经纪公司未向投资者揭示风险算不算缔约过失? (74)期货术语 (76)附件:郑州商品交易上市期货合约样式 (1)期货市场什么是期货市场期货市场是买卖期货合约的市场。
期货入门知识期货交易所谓期货交易,是指交易双方在期货交易所集中买卖期货合约的交易行为。
在现货市场上,买卖双方一方交货,另一方付款,或通过谈判和签订合同达成交易。
合同中可规定商品的质量、数量、价格和交货时间、地点等。
期货交易是在现货交易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在期货交易所内成交标准化期货合约的一种新型交易方式。
期货合约对商品质量、规格、交货的时间、地点等都做了统一的规定,唯一的变量是商品的价格。
买卖者交纳一定的保证金后,按一定的规则就可以通过商品期货交易所公开地竞价买卖。
交易遵从“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合约都在到期前以对冲方式了结,只有极少数要进行实货交割。
期货交易与现货交易有相同的地方,如都是一种交易方式、都是真正意义上的买卖、涉及商品所有权的转移等,不同的地方有以下几点:1.买卖的直接对象不同。
现货交易买卖的直接对象是商品本身,有样品、有实物、看货定价。
而期货交易买卖的直接对象是期货合约,是买进或卖出多少手或多少张期货合约。
2.交易的目的不同。
现货交易是一手钱、一手货的交易,马上或一定时期内进行实物交收和货款结算。
期货交易的目的不是到期获得实物,而是通过套期保值回避价格风险或投资获利。
3.交易方式不同。
现货交易一般是一对一谈判签订合同,具体内容由双方商定,签订合同之后不能兑现,就要诉诸于法律。
期货交易是以公开、公平竞争的方式进行交易。
一对一谈判交易(或称私下对冲)被视为违法。
4.交易场所不同。
现货交易一般分散进行,如粮油、日用工业品、生产资料都是由一些贸易公司、生产厂商、消费厂家分散进行交易的,只有一些生鲜和个别农副产品是以批发市场的形式来进行集中交易。
但是,期货交易必须在交易所内依照法规进行公开、集中交易,不能进行场外交易。
5.保障制度不同。
现货交易有《合同法》等法律保护,合同不兑现即毁约时要用法律或仲裁的方式解决。
期货交易除了国家的法律和行业、交易所规则之外,主要是经保证金制度为保障,以保证到期兑现。
期货市场的发展过程国际期货市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由商品期货到金融期货、交易品种不断增加、交易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
(一) 商品期货商品期货是指标的物为实物商品的期货合约。
商品期货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主要包括农产品期货、金属期货和能源期货等。
.农产品期货。
1848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的诞生以及1865年标准化合约被推出后,随着现货生产和流通的扩大,不断有新的期货品种出现。
除小麦、玉米、大豆等谷物期货外,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随着新的交易所在芝加哥、纽约、堪萨斯等地出现,棉花、咖啡、可可等经济作物,黄油、鸡蛋以及后来的生猪、活牛、猪腩等畜禽产品,木材、天然橡胶等林产品期货也陆续上市。
.金属期货。
最早的金属期货交易诞生于英国。
1876年成立的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开金属期货交易之先河。
当时的名称是伦敦金属交易公司,主要从事铜和锡的期货交易。
1899年,伦敦金属交易所将每天上下午进行两轮交易的做法引入到铜、锡交易中。
1920年,铅、锌两种金属也在伦敦金属交易所正式上市交易。
工业革命之前的英国原本是一个铜出口国,但工业革命却成为其转折点。
由于从国外大量进口铜作为生产资料,所以需要通过期货交易转移铜价波动带来的风险。
伦敦金属交易所自创建以来,一直生意兴隆,至今伦敦金属交易所的期货价格依然是国际有色金属市场的晴雨表。
目前主要交易品种有铜、锡、铅、锌、铝、镍、白银等。
美国的金属期货的出现晚于英国。
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以来,美国经济从以农业为主转向建立现代工业生产体系,期货合约的种类逐渐从传统的农产品扩大到金属、贵金属、制成品、加工品等。
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成立于1933年,由经营皮革、生丝、橡胶和金属的交易所合并而成,交易品种有黄金、白银、铜、铝等,其中1974年推出的黄金期货合约,在70-80年代的国际期货市场上具有较大影响。
.能源期货。
20世纪70年代初发生的石油危机,给世界石油市场带来巨大冲击,石油等能源产品价格剧烈波动,直接导致了石油等能源期货的产生。
第一章期货及衍生品概述考点一、现代期货交易的形成1、1848年82位商人在芝加哥发起组建了世界上第一家较为规范的期货交易所——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
2、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于1865年推出了标准化合约,同时实行了保证金制度3、1882年,交易所允许以对冲方式免除履约责任,这更加促进了投机者的加入,使期货市场流动性加大。
4、1883年,成立了结算协会,向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会员提供对冲工具。
5、1925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结算公司(BotCC)成立以后,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所有交易都要进入结算公司结算,现代意义上的结算机构形成。
6、标准化合约、保证金制度、对冲机制和统一结算的实施,标志着现代期货市场的确立。
例题:()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结算公司成立。
答案:B考点二、国内外期货市场发展趋势(一)国际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1、商品期货1876年,英国成立的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主要从事铜和锡的期货交易。
2.金融期货例题:股指期货最早产生于( )年。
(真题)A.1968 B.1970 C.1972 D.1982答案:D3.交易所由会员制向公司制发展根本原因是竞争加剧。
一是交易所内部竞争加剧二是场内交易与场外交易竞争加剧三是交易所之间竞争加剧。
会员制体制效率较低4.交易所合并的原因主要有:一是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二是交易所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三是场外交易发展迅速,对交易所构成威胁。
(二)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1、1990年10月12日,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引入期货交易机制,作为我国第一个商品期货市场开始起步。
2、1991年6月10日,深圳有色金属交易所宣告成立,并于1992年1月18日正式开业。
3、1992年9月,我国第一家期货经纪公司——广东万通期货经纪公司成立。
随后,中国国际期货公司成立。
3、1999年期货交易所数量再次精简合并为3家,分别是郑州商品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和上海期货交易所,期货经纪公司最低注册资本金提高到3 000万元人民币。
中国商品期货定价理论及其实证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中国商品期货定价理论及其实证研究。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商品期货市场作为重要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对稳定物价、发现价格、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理论基础出发,结合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对商品期货定价理论进行深入分析,并通过实证研究验证理论的有效性。
本文将回顾和梳理商品期货定价理论的发展历程,包括传统定价理论、现代定价理论以及期货定价模型的演变。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分析中国商品期货市场的特点,如市场规模、交易品种、投资者结构等,为后续的实证研究奠定基础。
本文将运用计量经济学、统计学等方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商品期货品种,收集相关数据,建立定价模型。
通过实证分析,本文将探讨中国商品期货价格的影响因素、价格发现机制以及市场有效性等问题。
本文还将对比国内外商品期货市场的定价差异,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本文将对商品期货定价理论及其实证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纳,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和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中国商品期货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二、商品期货定价理论基础商品期货定价理论是金融市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基于一系列经济学原理,包括无套利原理、持有成本理论和预期理论等。
这些理论为商品期货价格的形成和变动提供了深入的理论支撑。
无套利原理是金融市场定价的基石,它表明在两个或多个资产之间,如果存在套利机会,那么投资者会立即行动,利用这个机会获取无风险利润。
在商品期货市场中,无套利原理表现为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关系,否则投资者就可以通过买入低价的资产并卖出高价的资产来获利。
持有成本理论解释了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的关系。
它认为,期货价格等于现货价格加上持有成本,其中持有成本包括仓储成本、利息成本和保险成本等。
这个理论告诉我们,期货价格必须反映持有现货的成本,否则市场就会出现套利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