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孔雀东南飞2
- 格式:pdf
- 大小:914.96 KB
- 文档页数:8
高中语文必修二孔雀东南飞原文及翻译读书是获得智慧变得成熟学会思考了解人性的捷径。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高中语文必修二孔雀东南飞原文及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孔雀东南飞并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南北朝:佚名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
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
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
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
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
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
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
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
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
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
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
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
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
人教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孔雀东南飞》文本解读文本的多维解读——《孔雀东南飞》案例一、案例背景:《孔雀东南飞》是高中语文课本的常选范文,作为“乐府三绝”之一(另外“二绝”为北朝乐府《木兰辞》和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它是汉乐府民歌的杰出代表。
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叙事诗的成熟,它整齐划一的五言句式也为中国古代五言体诗的创造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因此,在教学上,对它的开掘不能仅仅停留在人物形象的常析上,而要从各个角度(尤其是艺术形式的角度)对这篇千古名作的独特魅力进行充分地阐释。
本案例就这个问题提供几种角度供大家探讨。
二、案例陈述:(一)纯熟运用的赋、比、兴手法《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南朝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作者无从查考,可能原是民间创作,后为文人加工。
此诗融合了诗歌创作的多种技巧,从使用技巧的角度看,它与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有直接的传承关系。
《诗经》中有“六义”的概念,“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风雅颂是按音乐划分的,而赋比兴则是创作手法的分类。
赋就是铺陈,对一件事或一个人进行多角度的描写,以达到强调、突出的作用。
比就是比喻,有使形象生动的作画用。
兴就是“起”,借他物引起所咏之物,一般写在开头。
在《孔雀东南飞》中这三种技巧不仅灵活地被运用,而且还有所发展。
1、赋的运用。
在刘兰芝被休归家一段中,刘母的语言中就包含着铺陈的技巧。
刘母——罗列她对女儿的培养:“十三教汝织,十四能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知礼仪,十七遗汝嫁,谓言无誓违。
”这种按时间排列的语句不仅不繁琐,反而强调出一位母亲的种种努力就是要让自己的女儿得到白头偕老的幸福,而现在的目的与结局的反差使她感到羞愤难当,作为母亲在女儿被休的事件中更是“无颜仪”。
类似的铺陈,刘兰芝在自请遣归的段落中也用过,她是为了强调什么呢?她强调了她为了做一位好妻子在出嫁之前就已经竭尽努力。
另外还有两处塑造刘兰芝形象的铺陈,刘兰芝临行前列举各种嫁妆,把它们全部留给丈夫作为留念,可见对丈夫的款款深情。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沈归愚称为“古今第一首长诗〞,因此它也被称为我国古代史上最长的一部叙事诗,是我国古代民间文学中的光辉诗篇之一,《孔雀东南飞》与南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及“叙事诗双璧〞。
后又把《孔雀东南飞》、《木兰诗》与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取材于东汉献帝年间发生在庐江郡〔治舒县,汉末迁皖县,均在今某某境内〕的一桩婚姻悲剧。
以下是原文和翻译的对照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X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东汉末建安〔公元196-219〕年间,庐江太守衙门里的小官吏焦仲卿的妻子X兰芝被焦仲卿的母亲赶回娘家,她〔回娘家后〕发誓不再嫁人。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她的娘家逼迫她改嫁,她便投水死了。
]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
[焦仲卿听到〔X兰芝投水而死〕这件事,也在〔自家〕庭院的树上吊死了。
]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当时的人哀悼他们。
写下这首诗记述这件事。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孔雀鸟向东南方向飞去,飞上五里便徘徊一阵。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我〕十三岁能够织精美的白绢,十四岁学会了裁剪衣裳,十五岁会弹箜篌,十六岁能诵读诗书。
]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十七岁做了您的妻子,心中常常感到痛苦的悲伤。
您既然做了太守府的小官吏,遵守官府的规那么,专心不移。
我一个人留在空房里,我们见面的日子实在少得很。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 丑时〔1时-3时〕我就上机织绸子,天天晚上都不得休息。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三天就织成五匹绸子,婆婆仍然嫌我织得慢。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并不是因为我织得慢,〔而是〕您家的媳妇难做啊!]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我既然担当不了〔您家的〕使唤,白白留着也没有什么用。
〔您〕现在就可以去禀告婆婆,趁早把我遣送回娘家。
高二语文孔雀东南飞剧本两篇人教版《孔雀东南飞》剧本一演员:太守公子、刘兰芝、焦仲卿、焦母、刘兄、媒人、旁白一、婚嫁旁白:汉末建安中,庐江青年焦仲卿与刘兰芝两情相悦,经双方家长同意结为连理。
双方正紧锣密鼓的筹备婚事,不想世事难料,风云突变,一日,兰芝上街采购,适逢纨绔子弟,太守大公子府君。
府君一见之下,惊为天人,发誓娶之为妻,就在一个明月高悬的晚上,他来到了兰芝的窗前:府君亮相君:哼!哼!不知道我是谁啊,哼(开扇,指着扇子上的“帅哥”二字),(行至窗下,唱):“今夜我来到你的窗前”(一位大伯(饰)伸出头来),小子,都半夜三点了,你唱什么唱(说完扔出一物体)(君用扇子一挡)幸好我拼命护住了脸,我英俊的相貌才得以保全。
(大伯又扔出一物体,打在君身上)君:老人家,注意素质,(君望着天上的月人作深情状)唱:“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望兰芝的窗)兰芝家的灯还亮着,难道她也在赏月(上前)啊,刚好趁现在(唱),今夜我来到你的窗外,窗帘上你的影子多么可爱,默默地爱了你这么多年,今夜我向你表白。
兰芝:仲卿,是你吗?(推开窗)府君:(痛苦状),不!我是府君兰芝:(变色,冷冷的说)是你啊!你来做什么?府君:兰芝,有一句话很早就想对你说,今夜终于鼓起勇气,其实,……其实……我……很……喜欢你。
(背景:“勇气”)兰芝:你还是走吧,我的心,今生今世,只属于一个人,(深情),噢,仲卿,我的爱人,你在哪里(关上窗)。
府君:(唱)你早就该拒绝我,不该放任我的追求,给我渴望的故事,留下去不掉的名字。
第二幕:逼归旁白:虽有府君的从旁介入,但却并未动摇两人坚贞的爱情。
真情是需要经过考验的,经历了一番风雨,两人终于走到了一起,他们恩恩爱爱、相敬如宾,过着幸福的生活。
兰芝(唱)你问我爱你有多深,我爱你有几分,仲卿(唱)我的情也真,我的爱也真。
合唱:月亮代表我的心(作动作)旁白:然而好景不长,原来美满的生活被婆婆打破了……(刘兰芝和焦仲卿的一段生活场景——深夜苦读,纺织动作)焦母:兰芝,你死哪儿去了?你织的布呢?兰芝:婆婆,我已织好!焦母:怎么现在才织好!兰芝:婆婆,别人都是五天织五尺,我是三天织五尺,可你怎么还……,焦母(大声)唉哟!你还敢顶嘴了!天啊,还有没有天理啊!媳妇骂婆婆了!这叫我怎么活了!唉哟,我的命好苦啊!……旁白:仲卿将母亲的蛮横和兰芝的委屈看在眼里,暗暗的一声叹息(唉……)(兰芝下,仲卿上,向母亲作揖,焦母点头,仲卿就座)仲卿:看来我注定要碌碌过一生,但我仍惑激上苍,因为她给了我兰芝,我们夫妻数载,发誓要白头偕老,兰芝聪颖、勤劳、孝顺、体贴,街坊邻里都对她赞赏有加,为何却不讨您老喜欢呢?焦母:她举止散漫,不知礼节,自作主张,我早就看不惯了,儿啊,再说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单恋一支花呢?(张宇:单恋一支花)我给你物色了个叫秦罗敷的姑娘,她体态娉婷,美丽动人,可比那个刘兰芝强多了,你,去休了刘兰芝,娘明儿为你提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