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Delphi进行数据库之间转换
- 格式:pdf
- 大小:286.92 KB
- 文档页数:67
一、概述在Delphi编程中,数据库的操作是非常常见的,而布尔型字段作为数据库表中的一种常见数据类型,其在Delphi中的处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就Delphi中数据库布尔型字段的使用进行深入探讨。
二、数据库中的布尔型字段数据库中的布尔型字段通常用来表示真假、是非等逻辑值,其在不同的数据库系统中可能会有不同的表示方法。
在常见的关系型数据库中,布尔型字段通常以1和0来表示,或者以特定的字符串表示(比如"true"和"false")。
在Delphi中,我们需要了解数据库系统对布尔型字段的具体表示方法,以便正确地读取和修改布尔型字段的值。
三、Delphi中的数据访问组件Delphi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访问组件,包括对各种数据库系统的支持。
在处理数据库布尔型字段时,我们通常会用到TDataSet、TDataSource等组件,通过这些组件我们可以方便地读取和修改数据库中的布尔型字段,同时可以实现数据绑定和显示。
四、程序中的布尔型字段处理在Delphi编程中,我们常常需要处理从数据库中读取的布尔型字段,比如在界面上显示布尔型字段的值,或者根据布尔型字段的值来控制程序的逻辑。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了解如何将数据库中的布尔型字段转换为Delphi程序中的布尔型变量,以及如何将程序中的布尔型变量保存到数据库中的布尔型字段。
五、布尔型字段的条件查询在数据库查询中,布尔型字段的条件查询是非常常见的操作,我们可能需要根据布尔型字段的值来过滤数据,或者根据布尔型字段的值来进行排序。
在Delphi中,我们可以通过SQL语句或者数据集过滤来实现布尔型字段的条件查询,同时也可以使用TQuery、TTable等组件来实现更加灵活和复杂的条件查询操作。
六、布尔型字段的更新和插入除了读取和查询,我们在实际的开发过程中还会经常遇到更新和插入布尔型字段的操作。
在Delphi中,我们可以通过数据集、SQL语句或者数据控件来实现对布尔型字段的更新和插入,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数据库系统可能对布尔型字段的更新和插入操作有不同的要求,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数据库系统来正确地处理布尔型字段的更新和插入。
DELPHI将EXCEL数据导入到数据库中源码以下是一个使用DELPHI将EXCEL数据导入到数据库的示例源码:```pascalunit Unit1;interfaceusesWinapi.Windows,Winapi.Messages,System.SysUtils,System.Variants,System.Classes,Vcl.Graphics,Vcl.Controls,Vcl.Forms,Vcl.Dialogs,Vcl.StdCtrls,Data.Win.ADODB,Vcl.Grids,Vcl.DBGrids,Vcl.ExtCtrls,Excel97,ActiveX;typeTForm1 = class(TForm)Label1: TLabel;Button1: TButton;DataSource1: TDataSource;DBGrid1: TDBGrid;procedure Button1Click(Sender: TObject);procedure FormCreate(Sender: TObject);private{ Private declarations }procedure ImportExcelData(const AFileName, ASheetName: string);public{ Public declarations }end;varForm1: TForm1;implementation{$R *.dfm}procedure TForm1.Button1Click(Sender: TObject);varOpenFileDialog: TOpenDialog;beginOpenFileDialog := TOpenDialog.Create(nil);tryOpenFileDialog.Filter := 'Excel Files (*.xls, *.xlsx),*.xls;*.xlsx';if OpenFileDialog.Execute thenbeginImportExcelData(OpenFileDialog.FileName, 'Sheet1');ShowMessage('Data imported successfully!');end;finallyOpenFileDialog.Free;end;end;procedure TForm1.FormCreate(Sender: TObject);beginDataSource1.DataSet := ADOQuery1;end;procedure TForm1.ImportExcelData(const AFileName, ASheetName: string);varExcelApp: TExcelApplication;Workbook: TExcelWorkbook;Worksheet: TExcelWorksheet;Range: Variant;I, J, StartRow, LastRow, StartColumn, LastColumn: Integer;FieldNames: TStringList;FieldValues: TStringList;beginExcelApp := TExcelApplication.Create(nil);tryExcelApp.Connect;Workbook := ExcelApp.Workbooks.Open(AFileName);Worksheet := Workbook.Sheets.Item[ASheetName] as TExcelWorksheet;Range := edRange;StartRow := Range.Row;LastRow := Range.Row + Range.Rows.Count - 1;StartColumn := Range.Column;LastColumn := Range.Column + Range.Columns.Count - 1;FieldNames := TStringList.Create;FieldValues := TStringList.Create;tryfor J := StartColumn to LastColumn dobeginFieldNames.Add(VarToStr(Worksheet.Cells[StartRow, J].Value));end;for I := StartRow + 1 to LastRow dobeginFieldValues.Clear;for J := StartColumn to LastColumn dobeginFieldValues.Add(VarToStr(Worksheet.Cells[I, J].Value)); end;//将数据插入数据库中ADOQuery1.ExecSQL;end;finallyFieldNames.Free;FieldValues.Free;end;Workbook.Close;finallyExcelApp.Disconnect;ExcelApp.Free;end;end;end.```上述示例中,需要使用到 `TExcelApplication` 和`TExcelWorkbook` 组件,这需要引入 `Excel97` 单元。
将DELPHI中把数据库中数据导出到EXCEL中使用Delphi 控件方法在Form中分别放入ExcelApplication, ExcelWorkbook和ExcelWorksheet。
1)打开ExcelExcelApplication1.Connect;2) 显示当前窗口:ExcelApplication1.Visible[0]:=True;3) 更改Excel 标题栏:ExcelApplication1.Caption := '应用程序调用Microsoft Excel';4) 添加新工作簿:ExcelWorkbook1.ConnectTo(ExcelApplication1.Workbooks.Add(EmptyParam,0));5) 添加新工作表:var Temp_Worksheet: _WorkSheet;beginTemp_Worksheet:=ExcelWorkbook1.WorkSheets.Add(EmptyParam,EmptyParam,EmptyParam,EmptyParam,0) as _WorkSheet;ExcelWorkSheet1.ConnectTo(Temp_WorkSheet);End;6) 打开已存在的工作簿:ExcelApplication1.Workbooks.Open (c:\a.xlsEmptyParam,EmptyParam,EmptyParam,EmptyParam,EmptyParam,EmptyParam,EmptyParam,EmptyParam,EmptyParam,EmptyParam,EmptyParam,EmptyParam,0)7) 设置第2个工作表为活动工作表:ExcelApplication1.WorkSheets[2].Activate; 或ExcelApplication1.WorksSheets[ 'Sheet2' ].Activate;8) 给单元格赋值:ExcelApplication1.Cells[1,4].V alue := '第一行第四列';9) 设置指定列的宽度(单位:字符个数),以第一列为例:ExcelApplication1.ActiveSheet.Columns[1].ColumnsWidth := 5;10) 设置指定行的高度(单位:磅)(1磅=0.035厘米),以第二行为例:ExcelApplication1.ActiveSheet.Rows[2].RowHeight := 1/0.035; // 1厘米11) 在第8行之前插入分页符:ExcelApplication1.WorkSheets[1].Rows[8].PageBreak := 1;12) 在第8列之前删除分页符:ExcelApplication1.ActiveSheet.Columns[4].PageBreak := 0;13) 指定边框线宽度:ExcelApplication1.ActiveSheet.Range[ 'B3:D4' ].Borders[2].Weight := 3;1-左2-右3-顶4-底5-斜( \ ) 6-斜( / )14) 清除第一行第四列单元格公式:ExcelApplication1.ActiveSheet.Cells[1,4].ClearContents;15) 设置第一行字体属性:ExcelApplication1.ActiveSheet.Rows[1] := '隶书';ExcelApplication1.ActiveSheet.Rows[1].Font.Color := clBlue;ExcelApplication1.ActiveSheet.Rows[1].Font.Bold := True;ExcelApplication1.ActiveSheet.Rows[1].Font.UnderLine := True;16) 进行页面设置:a.页眉:ExcelApplication1.ActiveSheet.PageSetup.CenterHeader := '报表演示';b.页脚:ExcelApplication1.ActiveSheet.PageSetup.CenterFooter := '第&P页';c.页眉到顶端边距2cm:ExcelApplication1.ActiveSheet.PageSetup.HeaderMargin := 2/0.035;d.页脚到底端边距3cm:ExcelApplication1.ActiveSheet.PageSetup.HeaderMargin := 3/0.035;e.顶边距2cm:ExcelApplication1.ActiveSheet.PageSetup.TopMargin := 2/0.035;f.底边距2cm:ExcelApplication1.ActiveSheet.PageSetup.BottomMargin := 2/0.035;g.左边距2cm:ExcelApplication1.ActiveSheet.PageSetup.LeftMargin := 2/0.035;h.右边距2cm:ExcelApplication1.ActiveSheet.PageSetup.RightMargin := 2/0.035;i.页面水平居中:ExcelApplication1.ActiveSheet.PageSetup.CenterHorizontally := 2/0.035;j.页面垂直居中:ExcelApplication1.ActiveSheet.PageSetup.CenterV ertically := 2/0.035;k.打印单元格网线:ExcelApplication1.ActiveSheet.PageSetup.PrintGridLines := True;17) 拷贝操作:a.拷贝整个工作表:ed.Range.Copy;b.拷贝指定区域:ExcelApplication1.ActiveSheet.Range[ 'A1:E2' ].Copy;c.从A1位置开始粘贴:ExcelApplication1.ActiveSheet.Range.[ 'A1' ].PasteSpecial;d.从文件尾部开始粘贴:ExcelApplication1.ActiveSheet.Range.PasteSpecial;18) 插入一行或一列:a. ExcelApplication1.ActiveSheet.Rows[2].Insert;b. ExcelApplication1.ActiveSheet.Columns[1].Insert;19) 删除一行或一列:a. ExcelApplication1.ActiveSheet.Rows[2].Delete;b. ExcelApplication1.ActiveSheet.Columns[1].Delete;20) 打印预览工作表:ExcelApplication1.ActiveSheet.PrintPreview;21) 打印输出工作表:ExcelApplication1.ActiveSheet.PrintOut;22) 工作表保存:if not ExcelApplication1.ActiveWorkBook.Saved thenExcelApplication1.ActiveSheet.PrintPreview;23) 工作表另存为:ExcelApplication1.SaveAs( 'C:\Excel\Demo1.xls' );24) 放弃存盘:ExcelApplication1.ActiveWorkBook.Saved := True;25) 关闭工作簿:ExcelApplication1.WorkBooks.Close;26) 退出Excel:ExcelApplication1.Quit;ExcelApplication1.Disconnect;Top2 楼songlian(雨)回复于2005-04-29 16:37:15 得分0把数据集导如导excel,adsdata可以换成任意你用导的数据集WriteExcel(AdsData:Tclientdataset; sName, Title: string);varExcelApplication1: TExcelApplication;ExcelWorksheet1: TExcelWorksheet;ExcelWorkbook1: TExcelWorkbook;i, j: integer;filename: string;beginfilename := concat(sName, '.xls');tryExcelApplication1 := TExcelApplication.Create(Application);ExcelWorksheet1 := TExcelWorksheet.Create(Application);ExcelWorkbook1 := TExcelWorkbook.Create(Application);ExcelApplication1.Connect;exceptApplication.Messagebox('Excel没有安装!','Hello',MB_ICONERROR + mb_Ok);Abort;end;tryExcelApplication1.Workbooks.Add(EmptyParam, 0);ExcelWorkbook1.ConnectTo(ExcelApplication1.Workbooks[1]);ExcelWorksheet1.ConnectTo(ExcelWorkbook1.Worksheets[1] as _worksheet);AdsData.First;for j := 0 to AdsData.Fields.Count - 1 dobeginExcelWorksheet1.Cells.item[3, j + 1] := AdsData.Fields[j].DisplayLabel;ExcelWorksheet1.Cells.item[3, j + 1].font.size :='10';end;for i := 4 to AdsData.RecordCount + 3 dobeginfor j := 0 to AdsData.Fields.Count - 1 dobeginExcelWorksheet1.Cells.item[i, j + 1] :=AdsData.Fields[j].Asstring;ExcelWorksheet1.Cells.item[i, j + 1].font.size := '10';end;AdsData.Next;end;ExcelWorksheet1.Columns.AutoFit;ExcelWorksheet1.Cells.item[1, 2] := Title;ExcelWorksheet1.Cells.Item[1, 2].font.size :='14';ExcelWorksheet1.SaveAs(filename);Application.Messagebox(pchar('数据成功导出'+ filename),'信息化建设部',mb_Ok);finallyExcelApplication1.Disconnect;ExcelApplication1.Quit;ExcelApplication1.Free;ExcelWorksheet1.Free;ExcelWorkbook1.Free;end;end;。
DELPHI程序进⾏mysql建数据库和备份及回复处理//备份数据库过程procedure TfrmInstall.doExportDataBase;varscmd: String;iret: Cardinal;begintryscmd := SysUtils.Format(' mysqldump -h%s -P %s -u%s -p%s -B %s > %s',[Self.edtIp.Text, Self.edtPort.Text, Self.edtUser.Text,Self.edtPassword.Text, Self.edtDataBase.Text, Self.edtFile.Text]);iret := ShellExecute(Self.Handle, 'open', 'cmd.exe', pchar('/c ' + scmd),pchar(''), SW_HIDE);if iret < 32 thenbegin// showmessage('ret = ' + IntToStr(iret));raise Exception.Create('导⼊脚本不合法');end;ShowMessage('备份数据库成功');excepton E: Exception dobeginShowMessage('导⼊数据库失败,错误原因:' + E.Message);exit;end;end;end;//创建数据库及导⼊过程procedure TfrmInstall.doImportMysql;varslist: TStrings;stmp, scmd: String;iret: Cardinal;beginif Self.SQLConnection1.Connected thenSelf.SQLConnection1.Close;Self.SQLConnection1.Params.Clear;Self.SQLConnection1.Params.Append('DriverName=MySQL');Self.SQLConnection1.Params.Append(SysUtils.Format('HostName=%s',[Self.edtIp.Text]));Self.SQLConnection1.Params.Append(SysUtils.Format('Database=%s', ['mysql']));Self.SQLConnection1.Params.Append(SysUtils.Format('User_Name=%s',[Self.edtUser.Text]));Self.SQLConnection1.Params.Append(SysUtils.Format('Password=%s',[Self.edtPassword.Text]));Self.SQLConnection1.Params.Append(SysUtils.Format('DriverName=MySQL', []));Self.SQLConnection1.Params.Append(SysUtils.Format('DriverName=MySQL', []));Self.SQLConnection1.Params.Append('ServerCharSet=');Self.SQLConnection1.Params.Append('BlobSize=-1');Self.SQLConnection1.Params.Append('ErrorResourceFile=');Self.SQLConnection1.Params.Append('LocaleCode=0000');Self.SQLConnection1.Params.Append('Compressed=False');Self.SQLConnection1.Params.Append('Encrypted=False');Self.SQLConnection1.Params.Append('ConnectTimeout=60');trySelf.SQLConnection1.Connected := true;excepton E: Exception dobeginShowMessage('连接失败,错误原因:' + E.Message);exit;end;end;stmp := SysUtils.Format('create database %s', [Self.edtDataBase.Text]); trySelf.SQLConnection1.ExecuteDirect(stmp);excepton E: Exception dobeginif pos('database exists', E.Message) < 0 thenbeginShowMessage('创建数据库失败,错误原因:' + E.Message);exit;end;end;end;if not FileExists(Self.edtFile.Text) thenraise Exception.Create('待导⼊的⽂件不存在');trytryscmd := SysUtils.Format(' mysql -h%s -P %s -u%s -p%s -B %s < %s', [Self.edtIp.Text, Self.edtPort.Text, Self.edtUser.Text,Self.edtPassword.Text, Self.edtDataBase.Text, Self.edtFile.Text]);iret := ShellExecute(Self.Handle, 'open', 'cmd.exe', pchar('/c ' + scmd),pchar(''), SW_HIDE);if iret < 32 thenbegin// showmessage('ret = ' + IntToStr(iret));raise Exception.Create('导⼊脚本不合法');end;ShowMessage('数据库备份回复成功');excepton E: Exception dobeginShowMessage('导⼊数据库失败,错误原因:' + E.Message);exit;end;end;finallyFreeAndNil(slist);end;end;。
delphi 连接sqlite数据库的详细方法Delphi连接SQLite数据库的详细方法Delphi是一种功能强大的集成开发环境(IDE),可以用于开发各种类型的应用程序,包括数据库应用程序。
在Delphi中,我们可以使用SQLite 数据库来储存和管理数据。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Delphi连接SQLite数据库并进行基本的数据操作。
下面是连接SQLite数据库的详细步骤:步骤1:准备工作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些必要的工具和文件:1. Delphi IDE - 在电脑上安装并启动Delphi集成开发环境。
你可以从Embarcadero官方网站上下载Delphi的最新版本。
2. SQLite数据库文件- 从SQLite官方网站上下载并安装SQLite数据库,然后创建一个SQLite数据库文件(例如MyDatabase.db)。
3. Delphi SQLite组件- 在Delphi IDE中安装并配置SQLite连接组件。
你可以从第三方提供商(如ZeosLib,UniDAC等)或释放的Delphi版本中找到这些组件。
步骤2:创建Delphi项目在Delphi IDE中创建一个新项目。
选择“File”菜单中的“New”选项,并选择“VCL Forms Application”模板。
为项目指定一个合适的名称并保存。
步骤3:添加SQLite连接组件在项目中添加SQLite连接组件。
你可以通过菜单栏上的“Component”-> “Install Component”选项或直接通过命令窗口(Ctrl + Alt + C)安装组件。
确保已正确安装组件,并在IDE的面板上找到它们。
步骤4:设计用户界面在Delphi IDE的窗体设计器中设计用户界面。
你可以使用标签、编辑框、按钮等控件来构建一个简单的界面,用于展示数据库中的数据或进行数据操作。
步骤5:连接SQLite数据库在窗体的代码编辑器中,添加以下代码来连接SQLite数据库:uses添加SQLite组件的单元SQLiteTable3;vardb: TSQLiteDatabase;将以上代码添加到窗体的私有变量声明部分。
Delphi-ADOQuery连接数据库的查询、插入、删除、修改//查询记录procedure TForm1.Button1Click(Sender: TObject);beginADOQuery.Close;ADOQuery.SQL.Clear;ADOQuery.SQL.Add('select * from YourTABLE where 查询条件');ADOQuery.Open;//插入记录procedure TForm1.Button2Click(Sender: TObject);beginADOQuery.Close;ADOQuery.SQL.Clear;ADOQuery.SQL.Text:='insert into YourTABLE(字段1,字段2) values(:字段1,:字段2)'; // ADOQuery.SQL.Add('insert into YourTABLE values(:字段1)');ADOQuery.Parameters.ParamByName('字段1').Value:=trim(Edit1.Text); ADOQuery.Parameters.ParamByName('字段2').Value:=trim(Edit2.Text); ADOQuery.ExecSQL;end;//删除记录procedure TForm1.Button3Click(Sender: TObject);beginADOQuery.Close;ADOQuery.SQL.Clear;ADOQuery.SQL.Text:='Delete from YourTABLE where 字段3=:字段3';//这里没有添加where的条件判断,实际使用时,注意添加判断// ADOQuery.SQL.Add('Delete from NEW_TABLE where 字段3=:字段3'); ADOQuery.Parameters.ParamByName('字段3').Value:=trim(Edit3.Text); ADOQuery.ExecSQL;//删除记录也可用DeleteRecords()函数procedure DeleteRecords(AffectRecords: TAffectRecords = arAll);这个函数有一个参数:AffectRecords可以取如下的值:1、arCurrent :删除当前记录2、arFiltered :删除符合Filter过滤后的所有记录(如果你使用Filter过滤的话)3、arAll :删除所有记录4、arAllChapters :Delete affects all chapters(ADO chapters)//修改记录procedure TForm1.Button4Click(Sender: TObject);beginADOQuery.Close;ADOQuery.SQL.Clear;ADOQuery.SQL.Text:='Update YourTABLE SET 字段4=:字段4';//这里没有添加where的条件判断,实际使用时,注意添加判断// ADOQuery.SQL.Add('Update YourTABLE SET 字段4=:字段4');ADOQuery.Parameters.ParamByName('字段4').Value:=trim(Edit4.Text);ADOQuery.ExecSQL;//即时更新插入、删除、修改后的记录在上面插入、删除、修改的语句后添加如下代码即可:ADOQuery.Close;ADOQuery.SQL.Add('select * from YourTABLE where 查询条件');ADOQuery.Open;//使用ADOQuery时注意:1、如果你需要更改数据,query.requestlive必须为true2、如果有输入参数的时候,容易出错,通常的错法是这样:比如:“WHERE abc = : abc”改正如下:“WHERE abc=:abc”就是说=:前后都不能留空格。
delphi mysql 连接方法Delphi是一款非常强大的开发工具,使用Delphi进行开发时需要连接不同的数据库。
MySQL是一款非常流行的开源数据库,本文将介绍Delphi连接MySQL数据库的方法。
一、准备工作在使用Delphi连接MySQL数据库之前,需要先安装MySQL的ODBC 驱动程序。
在安装ODBC驱动程序时,请确保选择正确的版本。
如果已经安装了MySQL数据库,则可以直接使用MySQL提供的ODBC驱动程序。
二、连接MySQL数据库连接MySQL数据库的步骤如下:1. 打开Delphi开发环境,创建一个新的控制台应用程序。
2. 在程序中添加ODBC连接组件,组件名为ADOTable。
3. 双击ADOTable组件,在弹出的连接属性对话框中,选择ODBC 数据源,然后点击编辑按钮。
4. 在弹出的“ODBC数据源配置”对话框中,选择“MySQL ODBC5.1 Driver”作为数据源,并填写MySQL数据库的连接信息,包括服务器名称、端口号、用户名和密码等。
5. 点击测试连接按钮,测试是否能够成功连接MySQL数据库。
6. 点击确定按钮,保存连接属性设置。
7. 在代码中使用ADOTable组件进行数据库操作。
三、操作MySQL数据库连接成功后,就可以使用ADOTable组件进行数据库操作了。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操作MySQL数据库的示例代码:1. 执行SQL语句ADOTable1.SQL.Text := 'SELECT * FROM student'; //执行查询语句ADOTable1.Active := True;2. 插入数据ADOTable1.Append;ADOTable1.FieldByName('name').AsString := '张三';ADOTable1.FieldByName('age').AsInteger := 20;ADOTable1.Post;3. 修改数据ADOTable1.Edit;ADOTable1.FieldByName('name').AsString := '李四';ADOTable1.Post;4. 删除数据ADOTable1.Delete;总结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成功连接MySQL数据库,并使用ADOTable 组件进行数据库操作。
delphi adoquery 方法-回复Delphi ADOQuery 方法详解Delphi是一种强大的编程语言,可用于开发Windows平台的应用程序。
它提供了丰富的库和框架,其中包括ADO(ActiveX Data Objects)组件。
ADOQuery是Delphi中用于与数据库进行连接、操作和查询的一种组件之一。
本文将重点介绍Delphi ADOQuery的使用方法,包括创建连接、执行查询和获取结果等。
第一步:创建ADO连接要使用ADOQuery组件,首先需要创建一个ADO连接。
在Delphi的主界面上,可以通过点击菜单栏中的“Component”-> “ADO”-> “ADO 连接”来创建一个ADO连接组件。
将它拖放到窗体或任何其他需要使用的地方。
连接组件的属性可以在对象检视器中进行设置。
设置连接字符串(ConnectionString)属性来指定要连接的数据库。
例如,可以使用以下代码设置连接字符串:ADOConnection1.ConnectionString :='Provider=SQLOLEDB.1;Integrated Security=SSPI;Persist Security Info=False;Initial Catalog=YourDatabaseName;DataSource=YourDataSource';其中,Provider属性指定要使用的数据库供应商,Integrated Security 属性指示是否使用集成验证,Initial Catalog属性指定要连接的数据库的名称,Data Source属性指定数据库的地址或名称。
第二步:创建ADOQuery并关联连接在已创建的ADO连接上,再创建一个ADOQuery组件。
这样,ADOQuery 将与上述连接关联,以便通过该连接进行数据库查询。
将ADOQuery组件拖放到窗体上,然后在对象检视器中设置其属性。
delphi adoqurery post用法TADOQuery是Delphi 中用于与Microsoft ActiveX Data Objects (ADO) 数据库交互的一个组件。
Post方法用于将对数据库所做的更改(如插入、更新或删除记录)提交到数据库。
以下是使用TADOQuery和Post方法的基本步骤:设置连接:首先,您需要配置TADOConnection组件以连接到您的数据库。
配置ADOQuery:然后,将TADOQuery组件的Connection属性设置为TADOConnection组件。
编写SQL 查询语句,并将其分配给TADOQuery组件的SQL属性。
打开查询:调用TADOQuery的Open方法以执行查询并打开记录集。
进行更改:使用TADOQuery的方法(如Edit、Insert、Delete等)对记录进行更改。
提交更改:完成更改后,调用Post方法将更改提交到数据库。
错误处理:在调用Post方法时,应始终进行错误处理,以处理可能出现的任何数据库错误。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示例代码:delphiprocedure TForm1.Button1Click(Sender: TObject);begintryADOQuery1.SQL.Text := 'SELECT * FROM MyTable';ADOQuery1.Open;ADOQuery1.Edit; // 或者使用ADOQuery1.Insert; 来插入新记录ADOQuery1.FieldByName('FieldName').AsString := 'NewValue';ADOQuery1.Post;ShowMessage('更改已成功提交');excepton E: Exception doShowMessage('发生错误: ' + E.Message);end;end;请注意,上面的代码是一个简化的示例,用于说明如何使用TADOQuery和Post方法。
vars1:string;beginscreen.Cursor:=crSQLWait;s1:='insert into table_bus '+' (BS_NO,BS_TYPE,bs_whos,bs_mode,bs_seat,bs_soalseat,bs_drseat,bs_oiltype,bs_buycard,bs_un it,BS_BDATE,bs_edate) '+' SELECT 车号,dbo.uf_GetFullNameCode(车型名称),dbo.uf_GetFullNameCode(所属单位),dbo.uf_GetFullNameCode(厂牌型号),核定座位,售票座位,驾驶室前排座位,dbo.uf_GetFullNameCode(燃料名称),购置证号,本外单位,启用日期,dbo.uf_ConvertNullDate(终止时间) '+' FROM OpenDataSource(''Microsoft.Jet.OLEDB.4.0'',''Data Source="'+trim(LabeledEdit1.text)+'";Extended Properties=Excel 8.0;Persist Security Info=False'')...[Sheet1$] '+' where 车号not in(select bs_no from table_bus) ';tryDataModule1.ADOConnection1.Execute(s1);finallyscreen.Cursor:=crArrow;end;end;EXCEL是可以当成一种数据源来处理的。
Str := 'Provider=Microsoft.Jet.OLEDB.4.0;Data Source=' + 文件路径+';Extended Properties=Excel 8.0;Persist Security Info=False';然后每列相当于一字段熟悉SQL SERVER 2000的数据库管理员都知道,其DTS可以进行数据的导入导出,其实,我们也可以使用Transact-SQL语句进行导入导出操作。
delphi 科学计数法转数值Delphi科学计数法转数值科学计数法是一种用来表示极大或极小数值的方法,它可以简化数值的表达,方便科学计算和数据存储。
在Delphi编程中,我们经常需要将科学计数法表示的数值转换为普通的数值格式,以便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展示。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Delphi来实现科学计数法转数值的功能。
一、科学计数法的定义和表示科学计数法又称为标准化指数表示法,它以10为底,将一个数表示为a×10^n的形式,其中0 < a < 10,n为整数。
例如,1.23×10^6表示为1230000,0.00123表示为1.23×10^-3。
在Delphi中,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式与数学中的表示方式相同,即使用字母E或e来表示10的幂。
例如,1.23E6表示为1.23×10^6,0.00123E-3表示为1.23×10^-3。
二、Delphi中科学计数法的转换Delphi提供了一些函数和方法,可以方便地将科学计数法表示的数值转换为普通的数值格式。
下面我们将介绍两种常用的转换方法。
1. 使用StrToFloat函数StrToFloat函数是Delphi中用于将字符串转换为浮点数的函数,它可以将科学计数法表示的字符串转换为普通的数值格式。
具体用法如下:```delphivarstr: string;value: Double;beginstr := '1.23E6';value := StrToFloat(str);ShowMessage(FloatToStr(value));end;```以上代码将科学计数法表示的字符串'1.23E6'转换为普通的数值格式,并使用ShowMessage函数在界面上显示结果。
2. 使用Format函数Format函数是Delphi中用于格式化字符串的函数,它可以将科学计数法表示的数值转换为指定格式的字符串。
delphi7 0数据库连接及数据库感知组件delphi7.0数据库连接及数据库感知组件2010-12-21 22:59DP窗体(TDBGRID或TDBNAVIGATOR)---datasource--bde,ado数据库组件---数据库三件套BDE:BDE两组件:ttable和tquery组件用来连接数据库(1)使用TTABLE组件,别名是DBDEMOS数据库的"EMPLOYEE.DB"数据表,单表,||BDE的table1组件属性:databasename:dbdemos;tablename:employee.db;active:true;||data access下的datasource1组件:dataset:table1||data controls组件面板dbnavigator1:属性:datasource:datasource1;||data controls组件面板dbgrid1:属性:datasource:datasouce1;(2)使用query1组件,别名是DBDEMOS数据库的"EMPLOYEE.DB"数据表,单表,||BDE的query1组件属性:databasename:dbdemos;sql:select*from employee.db;active:true;||data access下的datasource1组件:dataset:query1||data controls组件面板dbnavigator1:属性:datasource:datasource1;||data controls组件面板dbgrid1:属性:datasource:datasouce1;(3)一对多关系:使用ttable组件,别名是dbdemos的customer.db和orders.db,(两个tdatasource和两个ttable组件)先完成master表的设定:A.tablel组件:属性:databasename:dbdemos,tablename:cust.db,active:true;datasource1组件:属性:dataset:table1;dbgrid1组件:属性:datasource:datasource1;B.table2:databasename:dbdemos,tablename:order.db,indexname:设成对应到CUST.DB的索引键CUSTNO,MASTERSOURCE:DATASOURCE1,MASTERFIELDS:的.,点选DETAIL FIELDS选项CUSTNO,和MASTER FIELDS的CUSTNO,按下ADD按钮,再按OK.ACTIVE:TRUE;|||DATASOURCE2组件属性:DATASET:TABLE2;|||DBGRID2:DATASOURCE:DATASOURCE2;(4)一对多关系:使用query组件,别名是DBDEMOS的orders.db和ITEMS.DB,先完成master表的设定:A.query1组件:属性:databasename:dbdemos,sql:select*from orders,active:true;datasource1组件:属性:dataset:QUERY1;dbgrid1组件:属性:datasource:datasource1;B.QUERY2:DATAbasename:dbdemos,DATASOURCE:DATASOURCE1,SQL:SElect*from items where orderno=:orderno,再将DATASOURCE:DATASOURCE,ACTIVE:TRUE;|||DATASOURCE2组件属性:DATASET:QUERY2;|||DBGRID2:DATASOURCE:DATASOURCE2;ADO组件的应用:(一)使用TADODATASET组件ADO面板的TADOConnection::connectionstring属性:||ADO组件的ADODataset1:connection属性:adoconnection1;commandtype属性:cmdtext;commandtext属性:select*from数据表,ACTIVE属性:TRUE;||DATASOURCE1组件属性:dataset:adodataset1;|||dbgrid1组件属性:datasource:datasource1;dbnavigator1组件属性:datasource:datasource1;(二)使用TADOTABLE组件ADO组件的TADOConnection::connectionstring属性:|||ADOTABLE1组件属性connection:adoconnection1,属性tablename:选数据表;active:true;|||datasource1组件:属性:dataset:adotable1;|||dbnavigator1:datasource:datasource1;dbgrid1:datasource:datasource1;(三)使用tadoquery组件ADO组件的TADOConnection::connectionstring属性:|||ADOquery1组件属性connection:adoconnection1,属性sql:select*from数据表;active:true;|||datasource1组件:属性:dataset:adoquery1;|||dbnavigator1:datasource:datasource1;dbgrid1:datasource:datasource1;ado一对多关系:orders和items数据表(1)使用tadotable组件:adotable1:connectionstring:db.mdb数据库,tablename:order数据表,active:true,datasource1组件:dataset:adotable1;dbgrid1:datasource:datasource1;||adotable2:connectionstring:mdb数据库;tablename:items数据表;mastersource:datasource1,masterfields:按.,点选detail fields的orderno及master fields的orderno后,按add,再按下OK。
Delphi数据库知识_数据库开发(1)Delphi数据库处理第一节BDE、ADO、InterBase和dbExpressDelphi中处理数据库主要有两种方法,也就是BDE、ADO,从Delphi 6.0开始还加入了一种dbExpress方法。
另外,Delphi还提供了专门处理Borland 公司自己的数据库产品InterBase 数据库的专门的方法。
BDE(Borland Databas Engine),是Delphi中最古老的技术,从delphi 2.0加入BDE 技术以后,一直是Delphi处理数据库的事实上的标准。
BDE 是一个基于驱动程序的体系结构,每一种数据格式或数据源都有一种驱动程序来驱动相近的数据源。
BDE 可以很好的支持现在最流行的ODBC API方法,ODBC是一种C/C++ 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 ),无论是对任何一种客户/ 服务器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 ),还是最流行索引顺序访问方法(ISAM)数据库(Jet、Foxpro),都能很好的访问。
同时,由于BDE 的驱动程序主要直接来自于第三方开发商,所以,对于像Oracle这些非微软的数据库,执行效率上比较高。
正是这些特点,使BDE 技术还是得到了很多数据库开发程序员的欢迎。
ADO 技术是微软提出来的处理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的新技术,它基于微软被称为OLE DB的数据访问模式,它是专门为了给大范围商业数据源提供访问而设计的,包括传统的关系型数据表、电子邮件系统、图形格式、Internet资源等。
ADO 所需内存更少,更适合大流量和大事务量的网络计算机系统。
ADO 顶层有三个对象:Connection、Command、Recordset。
Connection用以指定数据源,建立和数据源的连接。
Command 对象用以对数剧源执行指定的命令,可以接受SQL 语句,表和存储过程的名称,执行SQL 查询,更新数据,插入纪录等。
Delphi下对数据库的几种连接技术
李永佳
【期刊名称】《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年(卷),期】2009(000)020
【摘要】阐述了在使用Delphi系列开发工具下对数据库的几种连接技术,以及这几种连接技术相关的技术背景,同时对这几种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使用方法进行了介绍.
【总页数】2页(P61-62)
【作者】李永佳
【作者单位】仰恩大学,泉州,36201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
【相关文献】
1.2层数据库应用程序结构下的Delphi 7.0与SQL Server的连接分析 [J], 唐光海;刘四青;李忠俊
2.DelPhi环境下基于ADO对象动态创建和连接加密的Access数据库 [J], 田红宇;张斌;李国霞
3.DelPhi环境下基于ADO对象动态创建和连接加密的Access数据库 [J], 田红宇;张斌;李国霞
4.Delphi下ADO技术连接Oracle数据库的一种方法介绍 [J], 郭风
5.Delphi环境下基于ADO对象动态创建和连接加密的Access数据库 [J], 田红宇;张斌;李国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用Delphi进行数据库之间转换 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遇到将一种数据库转为另一种数据库的情况,而Delphi可以完成这种功能。
尤其是需要将以前的dbase数据库结构及内容转换成其它数据库结构时,采用此方法简单、快速且安全。
Delphi是一种Windows应用程序开发软件。
它速度快,具有强大且容易使用的可视化开发环境,并采用了具有弹性和可重用的完整的面向对象程序语言。
由于以上的这些特点,Delphi可以让我们快速地建立起主从结构的应用程序,可产生单一可执行文件与动态链接库以及从单机、网络到主从结构的应用程序。
使用Delhpi可以方便而快速地建立强大的数据库应用程序,可以和Paradox、dbase、Lo cal InterBase Server、Foxpro及ODBC数据源等多种桌面型数据库直接配合使用。
数据库转换方法 1.所使用的控件 2.TBatchMove控件的使用 TBatchMove允许在一组记录或是整个数据表中执行特种作业,这个控件的主要用途在于把数据从服务器中卸到本地的数据源供分析或进行其他操作。
TBatchMove可以在目的地建立对应于原数据表内容的数据表,自动将列名及数据类型进行适当的对应操作。
TBatchMove两个特性指明批量移动(Batch Move)操作的源表及目的表。
Source指定一个对应于已有的源数据表的数据集(一个Tquery或Ttable控件),Destination指明对应于一个数据库数据表的Ttable控件,目的数据表可以是已经存在的也可以是不存在的。
Mode特性指明TBatchMove对象所要做的事情: 我们可以根据batCopy模式,对数据库类型进行适当的转换,以下是从dBASE类型到其它类型之间的转换结果: 数据库转换举例 现有用Foxbase开发的财务程序中的会计科目数据库(kjkmk.dbf),系统将升级到Window s环境下开发,数据库将采用Paradox语言。
为了沿用该库结构和数据,可采用如下方法进行转换。
1.Datasource1控件: AutoEdit True DataSet Table1 Enabled True Name DataSorce1 2.Table1控件: DatabaseName cw Name Table1 Readonly False TableName KJKMK TableType udBase Datasource1控件和Table1控件共同定义被转换的源文件,该文件是在别名为cw里的kjk mk,文件类型为Dbase。
3.BatchMove1控件: Destination Table2 Mode balCopy Name BatchMove1 Sorce Table1 MatchMovel控件定义转换类型为Copy以及源文件、目标文件。
4.Datasource2控件: AutoEdit True DataSet Table2 Enabled True Name DataSorce2 .Table2控件: DatabaseName cwdb Name Table2 Readonly False TableName KJKMK TableType uParadox Datasource2控件和Table2控件共同定义转换后的目标文件,该文件是在别名为cwdb里的 kjkmk,文件类型为Paradox。
6.DbGrid1控件: Datasorce Datasorce1 Name DbGridl DbGridl网格控件先定义源文件,执行转换后再定义目标文件,主要用于方便查看。
7.Button1控件: OnClck ButtonClck OndragDrop Ondragover OnEnddrag 该控件有一个OnClick事件,表示执行文件类型转换。
其代码如下: procedure TForm1.Button1Click(Sender:TObject); begin BatchMove1.execute; end; 经上述方法定义,编译执行后,即可将kjkmk.dbf文件转换成kjkmk.db文件,然后就可以用 Database Desktop工具对其进行修改调整。
用此方法还可进行其它任意文件的转换。
ODBC中的同步与异步执行模式 1.引言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局域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体系结构已经发展到复杂而开放的客户机/服务器模式。
对于客户机/服务器应用的开发,现在常用的前端开发工具有:VisualBasic、Delphi、PowerBuilder等。
它们可通过ODBC接口访问服务器的SQLServer数据库服务器。
VisualBasic、Delphi、PowerBuilder等开发工具在使用ODBC2.0来编写程序时,通常会提供三种方法来进行数据库应用程序的方案设计:・使用数据控制项・使用数据库对象变量进行编程・直接调用ODBC2.0API 在客户机/服务器模式下进行数据库应用程序设计时,仅用前两种方法往往是不够的。
因为采用前两种方法,其执行模式对于程序员是透明的,而ODBC2.0访问数据库时存在同步与异步执行模式之分,故容易因设计不当,发生系统死锁。
因此,在实际编程序时,我们需要采用第三种方法来解决由同步和异步执行模式所造成的问题。
2.同步和异步执行模式ODBC2.0访问数据库时,有同步执行模式与异步执行模式之分。
所谓同步执行模式,是指语句在同步执行模式下,将始终保持对程序流的控制,直至程序结束。
例如查询操作,客户机上的应用程序在向服务器发出查询操作的指令后,将一直等待服务器将查询结果返回客户机端后,才继续进行下一步操作,如图1所示。
图1同步执行模式 所谓异步执行模式,是指语句在异步执行模式下,各语句执行结束的顺序与语句执行开始的顺序并不一定相同。
例如查询操作,客户机上的应用程序在向服务器发出了查询操作的指令后,将立刻执行查询语句的下一条语句,而不需要等到服务器将查询结果返回客户机端后,才继续进行下一步操作。
如图2所示。
图2异步执行模式 在一些应用程序开发工具中,在其提供使用数据控制项和数据库对象变量进行编程的同时,并没有很好地考虑到同步执行模式与异步执行模式的重要区别。
为了使程序运行速度更快,其语句执行的缺省模式为异步模式。
对于一般程序员来说,如果他对同步执行模式与异步执行模式不了解的话,他往往会在对服务器发出一个操作语句(查询或读取一条记录等操作)后,立刻引用服务器返回的执行结果,或者对该结果进行下一步操作;在异步执行模式下,客户机上的后续语句是在该操作语句发出后接着执行的,但由于各种原因,服务器不一定能执行完该操作语句,并在后续语句执行前将结果返回客户机。
因此,后续语句在引用前一操作语句的执行结果时,往往会因为该执行结果并不存在而引用了错误的值,造成系统错误或死锁。
3.解决方案 解决上面所提到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案:①利用ODBC2.0API,将语句执行状态设置为同步执行模式。
ODBC2.0API中,函数SQLSetStmtOption()的功能是设置同步或异步执行模式。
我们可以采用以下语句,将语句执行状态设置为同步执行模式:iRetCodeΚSQLSetStmtOption(hStmt,SQL-ASYNC-EN2ABLE,0)其中,hStmt是一有效的语句句柄,常数SQL-ASYNC-ENABLE是所要设置的选项,参数0表示该选项(即异步执行模式)关闭。
如果iRetCode返回SQL-SUCCESS,则表示语句执行状态已被设置为同步执行模式。
②利用ODBC2.0API,将语句执行状态设置为异步执行模式,然后在程序中不断查询一个操作语句是否已经执行完毕。
ODBC2.0API中共有20多个函数支持异步执行,如上页表所示。
这些函数第一次调用后,将返回值SQL-STILL-EXE2CUTING,这时应用程序将继续执行后续语句。
过了一段时间后,应该再次调用原函数,而且要注意:实参数应传入与第一次调用时相同的语句句柄,其他参数也应一样(但会被忽略)。
如果函数返回值为SQL-SUCCESS,则表明该语句已经执行完毕;如果函数返回SQL-STILL-EXECUTING,则表明该语句仍在执行中。
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例子说明如下:iRetCodeΚSQLSetStmtOption(hStmt,SQL-ASYNC-ENABLE,1)′置语句执行模式为异步执行模式iRetCodeΚSQLExecDirect(hStmt,″SELECT*FROMemployees″,23)......′执行其他操作iRetCodeΚSQLExecDirect(hStmt,″SELECT*FROMemployees″,23)′判断SQLExecDirect()是否已执行完毕If(iRetCodeΚSQL-STILL-EXECUTING)Then......′该语句未执行完,继续执行其他操作ElseIf(iRetCodeΚSQL-SUCCESS)Then......′该语句已执行完,可对语句操作结果进行处理EndIfEndIf同步执行模式可以简化程序编制的复杂性,对ODBC2.0API不十分熟悉的程序员,可以不用过多地了解比较复杂的ODBC2.0API,而只需使用数据控制项和数据库对象变量来编写应用程序,使开发效率大大提高,但程序运行速度比不上异步执行模式的速度。
异步执行模式虽然在编程序时十分复杂,但在这种模式下可以进行多任务并行执行,使执行效率大大提高。
我们在编制应用程序时,应根据自身的情况,对这两种模式的使用进行划分,以便既提高程序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又提高程序执行的效率。
Delphi数据库应用程序开发中图像数据的存取技术 Delphi提供了数据访问(DataAccess)和数据控制(DataControls)的可视化控件,能够方便快捷地产生具有良好界面且功能强大的数据库应用程序。
对于涉及图像数据(含Graphic字段)的数据库应用程序,如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等,图像数据的存取技术是一个关键。
然而,有关Delphi下图象的存取,特别是图像的保存方面的技术各种资料上很少提及。
下面,笔者结合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
一、图像数据的保存 1.创建一个含有Graphic字段的数据库列表。
在WindowsISQ(或Databasedesktop)下createdatabasemydb.gdbcreatetablemyfrieds(namevarchar(15)notnull,telephonevarchar(12),addressvarchar(30),zipvarchar(8),picturevarchar(15),imageblob); 其中,picture字段用于保存图像的名称(包括路径),image(Graphic字符)则用于存储图像,其数据类型为“bl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