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专题复习: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
- 格式:docx
- 大小:370.04 KB
- 文档页数:9
答案第1页,总9页 高考物理专题复习: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木块,木块与轻弹簧水平相连,弹簧的另一端连在竖直墙上,木块处于静止状态,一质量为m的子弹以水平速度0v击中木块,并嵌在其中,木块压缩弹簧后在水平面做往复运动,木块从被子弹击中前到第一次回到原来位置的过程中,( )
A.子弹、木块和弹簧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B.子弹、木块和弹簧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C.木块受到的合外力的冲量大小为02MmvMm
D.木块受到的合外力的冲量大小为0MmvMm
2.在足够长的光滑绝缘水平台面上,存在有平行于水平面向右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为E。水平台面上放置两个静止的小球A和B(均可看作质点),两小球质量均为m,带正电的A球电荷量为Q,B球不带电,A、B连线与电场线平行。开始时两球相距L,在电场力作用下,A球开始运动(此时为计时零点,即0t),后与B球发生正碰,碰撞过程中A、B两球总动能无损失。若在各次碰撞过程中,A、B两球间均无电荷量转移,且不考虑两球碰撞时间及两球间的万有引力,则( )
A.第一次碰撞结束瞬间B球的速度大小为122QELm
B.第一次碰撞到第二次碰撞B小球向右运动了2L 答案第2页,总9页 C.第二次碰撞结束瞬间B球的速度大小为2QELm
D.相邻两次碰撞时间间隔总为22mLQE
3.甲、乙两铁球质量分别是11kgm、22kgm,在光滑平面上沿同一直线运动,速度分别是16m/sv、22m/sv。甲追上乙发生正碰后两物体的速度有可能是( )
A.17m/sv,21.5m/sv B.12m/sv,24m/sv
C.13.5m/sv,23m/sv D.18m/sv,21m/sv
4.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三个完全相同的小球通过两条不可伸长的细线相连,初始时BC两球静止,A球与B球连线垂直B球C球的连线,A球以速度v沿着平行于CB方向运动,等AB之间的细线绷紧时,AB连线与BC夹角刚好为45,则线绷紧的瞬间C球的速度大小为( )
A.14v B.15v C.16v D.17v
5.如图所示,半径和动能都相等的两个小球相向而行。甲球质量m甲大于乙球质量m乙,水平面是光滑的,两球做对心碰撞以后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A.甲球速度为零,乙球速度不为零
B.两球速度都为零
C.乙球速度为零,甲球速度不为零
D.两球都以各自原来的速率反向运动 答案第3页,总9页 6.在水平面上小球A与静止的小球B发生对心碰撞(指碰撞前后速度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不计碰撞相互作用时间,它们在碰撞前后的vt图像如图所示,已知B球的质量是A球质量的2倍,在碰撞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两球组成的系统动量和机械能都守恒
B.A、B两球组成的系统动量和机械能都不守恒
C.A、B两球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但机械能守恒
D.A、B两球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但机械能不守恒
7.形状相同、质量相等的A、B两金属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同一方向运动。A球的动量为7kgm/s,B球的动量为5kgm/s。当A球追上B球发生碰撞,则关于碰后A、B两球的动量大小之比:ABpp,下列可能正确的是( )
A.7:5 B.12:11 C.1:1 D.2:5
8.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小车AB段是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BC段是长为L的水平粗糙轨道,两段轨道相切于B点。一质量为m的滑块在小车上从A点静止开始沿轨道滑下,然后滑入BC轨道,最后恰好停在C点。已知小车质量3Mm,滑块与轨道BC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滑块从A滑到C的过程中滑块和小车系统的动量一直都是守恒的
B.滑块滑到B点时的速度为2gR 答案第4页,总9页 C.滑块从A滑到C的过程中相对于地面的水平位移等于1()4RL
D.水平轨道的长度L一定大于圆弧半径R
二、多选题
9.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的竖直轻弹下端固定在地面上,上端与物块B相连并处于静止状态。一物块A在外力作用下静止在弹簧正上方某高度处,取物块A静止时的位置为原点O、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建立x轴。某时刻撤去外力,物块A自由下落,与物共B碰撞后以相同的速度向下运动,碰撞过程用时极短。测得物块A的动能kE与其位置坐标x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图中除10~x之间的图线为直线外。其余部分均为曲线。已知物块A、B均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物块A、B的质量之比为1∶2
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1123Exxx
C.从2x到3x的过程中,物块运动加速度的最大值322xxgx
D.从1x到3x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了31k11983xxEx
10.如图表示光滑平台上,物体A以初速度0v滑到上表面粗糙的水平小车上,车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不计,图为物体A与小车B的vt图像,由图中数据能求出的是( )
A.小车B获得的动量 B.A与小车B上表面的动摩擦因数 答案第5页,总9页 C.物体A与小车B的质量之比 D.小车B的长度
11.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A、B两物体通过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拴接在一起,竖直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物体A处于静止状态,在A的正上方h高处有一质量也为m的小球C。现将小球C由静止释放,C与A发生碰撞后立刻粘在一起,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与A碰撞后瞬间A的速度大小为2gh
B.C与A碰撞时产生的内能为2mgh
C.C与A碰撞后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2mgh
D.要使碰后物体B被拉离地面,h至少为8mgk
12.质量为4kg的物块A以3m/s的速度与质量为2kg静止的物块B发生正碰,碰撞后物块B的速度大小可能为( )
A.0.5m/s B.2m/s C.3.5m/s D.4.5m/s
三、填空题
13.弹性碰撞的结论
以质量为m1、速度为v1的小球与质量为m2的静止小球发生弹性碰撞为例,则有
m1v1=m1v1′+m2v2′
12m1v12=12 m1v1′2+12m2v2′2
联立解得:v1′=________, v2′=_________。
讨论:①若m1=m2,则v1′=____,v2′=____(速度交换); 答案第6页,总9页 ②若m1>m2,则v1′>0,v2′>0(碰后两物体沿同一方向运动);当m1≫m2时,v1′≈____,v2′≈____;
③若m1
14.碰撞问题遵守的三条原则
(1)动量守恒:p1+p2=p1′+p2′
(2)动能_________:Ek1+Ek2≥Ek1′+Ek2′
(3)速度要符合实际情况
①碰前两物体同向运动,若要发生碰撞,则应有v后_____v前,碰后原来在前的物体速度一定增大,若碰后两物体同向运动,则应有v前′___v后′;
②碰前两物体相向运动,碰后两物体的运动方向________都不改变。
15.碰撞分类
动量是否守恒 机械能是否守恒
弹性碰撞 守恒 _______
非弹性碰撞 守恒 有损失
完全非弹性碰撞 守恒 损失______
16.如图所示,甲、乙两辆完全一样的小车,质量都为M,乙车内用绳吊一质量为0.5M的小球,当乙车静止时,甲车以速度v与乙车相碰,碰后连为一体,则碰后两车的共同速度为___________。当小球摆到最高点时,速度为___________。
17.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发生碰撞的两个物体,动量是守恒的。___________
(2)发生碰撞的两个物体,机械能一定是守恒的。___________
(3)碰撞后,两个物体粘在一起,动量一定不守恒,机械能损失最大。___________
(4)两物体发生碰撞的过程中,两物体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可能增加。___________
18.质量大的C球与静止的B球碰撞,B球获得的速度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碰前C球的速度,两球碰撞前后的速度之和_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答案第7页,总9页 四、实验题
19.碰撞一般分为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发生弹性碰弹时系统的动量守恒、机械能也守恒,发生非弹性碰撞时,系统动量守恒,但机械能不再守恒。为了判断碰撞的种类,某兴趣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
(1)按照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安装实物图。
(2)用石蜡打磨轨道,使ABC段平整光滑,其中AB段是曲面,BC段是水平面,C端固定一重垂线。
(3)是C的投影点,OC=H,在轨道上固定一挡板D,从贴紧挡板D处由静止释放质量为m1的小球1,小球1落在M点,用刻度尺测得M点与O点的距离为2l。
(4)在C的末端放置一个大小与小球1相同的小球2,其质量为m2。现仍从D处静止释放小球1,小球1与小球2发生正碰,小球2落在N点,小球1落在P点,测得OP为l,ON为3l。
(5)根据实验步骤和上述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小球1与2的质量之比12mm___________。
(6)若两小球均看成质点,以两球为系统,碰前系统初动能Ek0=___________,碰后系统末动能Ek=___________(用题目中字母H、m2、l和重力加速度g表示),则系统机械能___________(填“守恒”或“不守恒”),可以得出两球的碰撞是___________碰撞。
五、解答题
20.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14光滑圆弧轨道AB(圆心为O)与上表面粗糙的足够长水平滑板BC相连并相切于B点,总质量为M。轨道放置在光滑水平面上,左侧恰好与竖直墙面接触,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视为质点)从14光滑圆弧轨道的最高点A由静止释放,小滑块与水平滑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 答案第8页,总9页
(1)整个过程中竖直墙面对轨道的冲量大小I;
(2)小滑块在下滑的过程中对轨道的最大压力mF;
(3)小滑块最终到B点的距离s。
21.如图所示,A、B是两个形状相同的小球,用较长的细线将它们悬挂起来,调整细线的长度和悬点的位置,使两个小球静止时重心在同一水平线上,且恰好接触。现将小球A拉起至细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60的位置,使其由静止释放,小球A运动至最低点与静止的小球B相碰,碰撞过程中无机械能损失。碰后两球运动方向相反,且能够上升的最大高度相同。已知细线的长度为L,小球A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忽略小球半径和空气阻力,求:
(1)A球运动至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v;
(2)小球B的质量m;
(3)碰后两球能够上升的最大高度h。
22.光滑水平轨道上有三个木块A、B、C,质量分别为3Amm、BCmmm,开始时B、C均静止,A以初速度0v向右运动,A与B相撞后分开,B又与C发生碰撞并粘在一起,此后A与B间的距离保持不变。求:
(1)碰撞后A的速度大小;
(2)若B与C碰撞时相互作用时间为t,则碰撞时B对C的平均作用力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