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仿真技术的应用毕业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1.48 MB
- 文档页数:45
论文虚拟现实技术浅谈虚拟现实技术摘要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借助计算机及最新传感器技术创造的一种崭新的人机交互手段,其核心是建模与仿真。
概括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念、特征及应用领域,涉及的关键技术,最新研究进展,应用与前景展望。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研究现状,相关应用,信息安全一.虚拟现实的概念、特征及应用领域虚拟现实是一种由计算机和电子技术创造的新世界,是一个看似真实的模拟环境,通过多种传感设备,用户可根据自身的感觉,使用人的自然技能对虚拟世界中的物体进行考察和操作,参与其中的事件,同时提供视、听、触等直观而自然的实时感知,并使参与者“沉浸”于模拟环境中。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是指借助计算机及最新传感器技术创造的一种崭新的人机交互手段,其核心是建模与仿真。
虚拟现实技术主要包括模拟环境、感知、自然技能和传感设各等方面。
模拟环境是由计算机生成的、实时动态的三维立体逼真图像。
感知是指理想的VR应该具有一切人所具有的感知。
除计算机图形技术所生成的视觉感知外,还有听觉、触觉、力觉、运动等感知,甚至还包括嗅觉和味觉等,也称为多感知。
自然技能是指人的头部转动,眼睛、手势、或其他人体行为动作,由计算机来处理与参与者的动作相适应的数据,并对用户的输入作出实时响应,并分别反馈到用户的五官。
传感设备是指三维交互设备。
常用的有立体头盔、数据于套、三维鼠标、数据衣等穿戴于用户身上的装置和设置于现实环境中的传感装置,如摄像机、地板压力传感器等。
(虚拟现实技术穿戴的装备)GrigoreBurdea和Philippe Coiffet在著作“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一书中指出,虚拟现实具有三个最突出的特征,即人们称道的“3I”特性:交互性(interactivity) 、沉浸感(Illusion of Immersion) 和构想性(imagination)。
OFDM技术的研究与仿真刘彦波燕山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摘要本文介绍了OFDM的基本原理及应用然后用MATLAB软件对OFDM 技术进行仿真分析。
首先简单介绍了OFDM的基本原理、引用领域及发展现状、趋势。
为之后的仿真平台构建奠定基础。
其次,对OFDM系统进行系统平台构建、写出系统流程图。
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和文献资料写出MATLAB语言的仿真程序,并进行调试和修改。
通过软件仿真出OFDM系统在QPSK调制下和没有插入保护间隔的波形图。
最后,通过对QPSK调制和解调方式原理的学习,配合MATLAB的仿真图对仿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其对误码率的影响。
关键词正交频分复用;MATLAB;仿真;误码率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OFDM and its application software and then analysis OFDM technology using the MATLAB simulation.First of all, it introduced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OFDM briefly, ci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rea and the status, trends. And it will do help for the foundation platform in future.Secondly, we build the system of the OFDM system platform to write the system flow chart. Reading relevant books and literature, it's the way to write, debug and modify the simulation program. By simulating software of OFDM system in the QPSK modulation,we can drew the waveform which is not to insert the guard interval.Finally, we analyze MATLAB simulation diagram of the simulation results to get the impact of the error rate by learning the way of QPSK modulation and demodulation principles.Keywords OFDM; MATLAB; Simulation; BER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 I 第1章绪论 (1)1.1课题背景 (1)1.2OFDM系统的概述 (1)1.2.1 OFDM历史 (1)1.2.2 OFDM现状 (2)1.2.3 OFDM技术的应用 (3)1.2.4 OFDM技术的优势和不足 (6)1.3本论文的主要任务 (8)第2章OFDM基本原理 (9)2.1多载波调制理论简介 (9)2.2OFDM系统的基本模型 (11)2.3OFDM系统调制解调的FFT实现 (12)2.4OFDM系统正交性原理 (13)2.5保护间隔和循环前缀 (15)2.5.1 保护间隔插入的原理 (15)2.5.2 插入保护间隔后的OFDM系统分析 (15)2.6傅立叶变换的过采样 (18)2.7OFDM信号的频谱特性 (19)2.8OFDM系统的关键技术 (20)2.9本章小结 (22)第3章OFDM系统的仿真与分析 (23)3.1OFDMD的系统仿真 (23)3.1.1 MATLAB的简介 (23)3.1.2 OFDM模型的参数选择 (25)3.1.3 MATLAB仿真步骤 (26)3.1.4 结果分析 (26)3.2本章小结 (27)结论 (29)参考文献 (30)致谢 (32)附录1 (33)附录2 (38)附录3 (42)附录4 (46)第1章绪论1.1 课题背景在当今的人类社会,信息和通信两个词汇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当中。
创新实践报告报告题目:基于matlab的通信系统仿真学院名称:信息工程学院*名:***班级学号:***师:**二O一四年十月十五日目录一、引言 (3)二、仿真分析与测试 (4)2.1 随机信号的生成 (4)2.2信道编译码 (4)2.2.1 卷积码的原理 (4)2.2.2 译码原理 (5)2.3 调制与解调 (5)2.3.1 BPSK的调制原理 (5)2.3.2 BPSK解调原理 (6)2.3.3 QPSK调制与解调 (7)2.4信道 (8)2.4.1 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 (8)2.4.2 瑞利信道 (8)2.5多径合并 (8)2.5.1 MRC方式 (8)2.5.2 EGC方式 (9)2.6采样判决 (9)2.7理论值与仿真结果的对比 (9)三、系统仿真分析 (11)3.1有信道编码和无信道编码的的性能比较 (11)3.1.1信道编码的仿真 (11)3.1.2有信道编码和无信道编码的比较 (12)3.2 BPSK与QPSK调制方式对通信系统性能的比较 (13)3.2.1调制过程的仿真 (13)3.2.2不同调制方式的误码率分析 (14)3.3高斯信道和瑞利衰落信道下的比较 (15)3.3.1信道加噪仿真 (15)3.3.2不同信道下的误码分析 (15)3.4不同合并方式下的对比 (16)3.4.1 MRC不同信噪比下的误码分析 (16)3.4.2 EGC不同信噪比下的误码分析 (16)3.4.3 MRC、EGC分别在2根、4根天线下的对比 (17)3.5理论数据与仿真数据的区别 (17)四、设计小结 (19)参考文献 (20)一、引言现代社会发展要求通信系统功能越来越强,性能越来越高,构成越来越复杂;另一方面,要求通信系统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缩短周期,降低成本,提高水平。
这样尖锐对立的两个方面的要求,只有通过使用强大的计算机辅助分析设计技术和工具才能实现。
在这种迫切的需求之下,MATLAB应运而生。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基于MATLAB控制系统仿真应用研究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I、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基于MATLAB的控制系统仿真应用研究II、毕业设计(论文)使用的原始资料(数据)及设计技术要求:原始资料:(1)MATLAB语言。
(2)控制系统基本理论。
设计技术要求:(1)采用MATLAB仿真软件建立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进行计算机模拟,分析整个系统的构建,比较各种控制算法的性能。
(2)利用MATLAB完善的控制系统工具箱和强大的Simulink动态仿真环境,提供用方框图进行建模的图形接口,分别介绍离散和连续系统的MATLAB和Simulink仿真。
III、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内容及完成时间:第01~03周:查找课题相关资料,完成开题报告,英文资料翻译。
第04~11周:掌握MATLAB语言,熟悉控制系统基本理论。
第12~15周:完成对控制系统基本模块MATLAB仿真。
第16~18周:撰写毕业论文,答辩。
Ⅳ、主要参考资料:[1] 《MATLAB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张静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2]《MATLAB在控制系统应用与实例》,樊京,刘叔军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3]《智能控制》,刘金琨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4]《MATLAB控制系统仿真与设计》,赵景波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5]The Mathworks,Inc.MATLAB-Mathemmatics(Cer.7).2005.信息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类 0882052 班学生(签名):填写日期:年月日指导教师(签名):助理指导教师(并指出所负责的部分):信息工程系(室)主任(签名):学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法律意义上已属于他人的任何形式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本人已用于其他学位申请的论文或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成果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表明。
基于MATLAB控制系统的仿真与应用毕业设计论文目录一、内容概括 (2)1. 研究背景和意义 (3)2. 国内外研究现状 (4)3. 研究目的和内容 (5)二、MATLAB控制系统仿真基础 (7)三、控制系统建模 (8)1. 控制系统模型概述 (10)2. MATLAB建模方法 (11)3. 系统模型的验证与校正 (12)四、控制系统性能分析 (14)1. 稳定性分析 (14)2. 响应性能分析 (16)3. 误差性能分析 (17)五、基于MATLAB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实例分析 (19)1. 控制系统设计要求与方案选择 (20)2. 基于MATLAB的控制系统设计流程 (22)3. 实例一 (23)4. 实例二 (25)六、优化算法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及MATLAB实现 (26)1. 优化算法概述及其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价值 (28)2. 优化算法介绍及MATLAB实现方法 (29)3. 基于MATLAB的优化算法在控制系统中的实践应用案例及分析对比研究31一、内容概括本论文旨在探讨基于MATLAB控制系统的仿真与应用,通过对控制系统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和实际应用研究,提出一种有效的控制系统设计方案,并通过实验验证其正确性和有效性。
本文对控制系统的基本理论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包括控制系统的定义、分类、性能指标以及设计方法。
我们以一个具体的控制系统为例,对其进行分析和设计。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运用MATLAB软件作为主要的仿真工具,对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动态响应、鲁棒性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仿真分析。
在完成理论分析和实际设计之后,我们进一步研究了基于MATLAB 的控制系统仿真方法。
通过对仿真模型的建立、仿真参数的选择以及仿真结果的分析,我们提出了一种高效的仿真策略。
我们将所设计的控制系统应用于实际场景中,通过实验数据验证了所提出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本论文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深入探讨了基于MATLAB 控制系统的仿真与应用。
comsol仿真毕业论文Comsol仿真在毕业论文中的应用摘要本文介绍了Comsol仿真在毕业论文中的应用,通过对某一物理过程的仿真分析,得到了一些可靠的数据和结果。
利用Comsol仿真软件可以对多种物理过程进行求解,解决复杂物理问题,得到更加准确的结果。
在本文中,我们主要介绍了在毕业论文中应用Comsol仿真的方法和步骤,并且对仿真结果展开了一定的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Comsol仿真,毕业论文,物理过程,仿真分析,结果展示引言毕业论文是大学生最重要的作业之一,也是学生真正接触科研、掌握科研方法和技能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毕业论文中,往往需要对一些物理过程进行模拟和仿真,以得到一些可靠的数据和结果。
而Comsol仿真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科研工具,可以用于求解各种复杂的物理问题。
因此,在毕业论文中应用Comsol仿真可以大大提高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在毕业论文中应用Comsol仿真的方法和步骤:1. Comsol仿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Comsol仿真的流程和方法;3.一个具体的案例分析;4.结果分析和讨论;5.结论和展望。
Comsol仿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Comsol是一种多物理场仿真软件,可以用于求解各种物理场问题,包括电磁场、热传递、流体力学、结构力学等等。
Comsol的仿真基于有限元方法,通过把连续的物理系统离散化,将其划分成许多小的单元来进行求解。
因此,Comsol的仿真结果比一些经典的解析方法更加精确。
Comsol仿真的流程和方法在进行Comsol仿真之前,需要先确定仿真的目标和模型,包括所需的物理场、模型参数和边界条件等等。
然后,按照下面的流程进行仿真:1. 创建几何模型:根据问题的要求,在Comsol中创建几何模型,包括所需的几何体和边界条件。
2. 网格划分:针对几何模型,进行网格划分。
网格划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仿真结果的准确性和速度。
3. 定义物理过程:定义所需的物理过程,包括材料特性、物理场方程等等。
仿真类的毕业论文仿真类的毕业论文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仿真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在工程设计、医学研究和军事训练等领域,仿真类毕业论文成为了研究生们热衷的选题。
本文将探讨仿真类毕业论文的研究内容、方法和应用前景。
一、仿真类毕业论文的研究内容仿真类毕业论文的研究内容可以涉及多个领域,如机械工程、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等。
在机械工程领域,可以研究机械系统的运动学和动力学仿真,以及材料力学仿真等。
在电子工程领域,可以研究电路仿真、电磁场仿真等。
在计算机科学领域,可以研究计算机网络仿真、人工智能仿真等。
二、仿真类毕业论文的研究方法仿真类毕业论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建模、仿真和验证。
首先,研究者需要对研究对象进行建模,即将实际系统抽象成数学模型或计算模型。
建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系统的各种特性和约束条件。
然后,研究者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仿真实验,通过模拟实际系统的运行过程,获得系统的性能指标和行为特征。
最后,研究者需要对仿真结果进行验证,与实际测量数据进行比对,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仿真类毕业论文的应用前景仿真技术的应用前景广阔。
在工程设计领域,仿真技术可以帮助工程师们在产品设计阶段发现问题并进行优化,从而减少实际制造过程中的成本和时间。
在医学研究领域,仿真技术可以用于模拟人体器官的功能和病理状态,帮助医生们进行手术规划和治疗方案的选择。
在军事训练领域,仿真技术可以用于模拟战场环境和战斗行为,提供真实的训练体验,提高士兵们的作战能力。
总结起来,仿真类毕业论文是一个有挑战性和前瞻性的研究方向。
通过建立数学或计算模型,进行仿真实验和验证,可以深入研究各个领域的问题,并为实际应用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应用需求的增加,仿真技术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因此,选择仿真类毕业论文作为研究课题,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还能为相关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毕业论文课题名称基于UG的轮盘三维建模及仿真加工分院/专业机械工程学院/数控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13年6月1日┊┊┊┊┊┊┊┊┊┊┊┊┊装┊┊┊┊┊订┊┊┊┊┊线┊┊┊┊┊┊┊┊┊┊┊┊┊摘要UG是一个交互式CAD/CAM(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它功能强大,可以轻松实现各种复杂实体及造型的建构。
它在诞生之初主要基于工作站,但随着PC硬件的发展和个人用户的迅速增长,在PC上的应用取得了迅猛的增长,目前已经成为模具行业三维设计的一个主流应用。
UG的目标是用最新的数学技术,即自适应局部网格加密、多重网格和并行计算,为复杂应用问题的求解提供一个灵活的可再使用的软件基础。
本文使用UG软件的建模模块完成产品的三维造型设计,并使用UG的制造模块对其进行了数控模拟加工并生成程序。
关键词:UG 造型设计模拟加工自动编程┊┊┊┊┊┊┊┊┊┊┊┊┊装┊┊┊┊┊订┊┊┊┊┊线┊┊┊┊┊┊┊┊┊┊┊┊┊AbstractUG is an interactive CAD/CAM (computer aided design and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 system, it is powerful, can easily construct various complex entity and modeling. It i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birth is mainly based on the workstation, but with the rapid growth in the development of PC hardware and individual users, its application in PC has achieved rapid growth, has become a mainstream applic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design of mold industry.The goal of UG is to use mathematical technology, namely the local adaptive mesh refinement, multigrid and parallel computing, provide a flexible and reusable software base for solving complicated practical problems.Model module using UG software complete the 3D product modeling design, Manufacture module and UG for NC simulation machining and production procedure of.Keywords:UG design Machining simulation automatic programming┊┊┊┊┊┊┊┊┊┊┊┊┊装┊┊┊┊┊订┊┊┊┊┊线┊┊┊┊┊┊┊┊┊┊┊┊┊目录第1章绪论 (1)1.1 CAD/CAM与数字化制造 (1)1.2 CAD/CAM系统的功能使用方法及应用过程 (1)第2章基于UG的三维造型设计 (4)2.1 几何造型技术 (4)2.2 结构形状分析与造型思路 (6)2.3 轮盘的三维建模造型设计 (7)第3章轮盘的数控仿真加工 (12)3.1工艺方案分析 (12)3.2仿真加工 (14)3.3生成NC文件 (17)致谢 (19)参考文献 (20)┊┊┊┊┊┊┊┊┊┊┊┊┊装┊┊┊┊┊订┊┊┊┊┊线┊┊┊┊┊┊┊┊┊┊┊┊┊第1章绪论1.1 CAD/CAM与数字化制造CAD/CAM(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制造)与PDM(产品数据管理)构成了一个现代制造型企业计算机应用的主干。
控制系统实时I / 0仿真的应用和好处摘要公司正在经历着更有效的项目执行而增长的要求。
本文讲述了控制系统测试方法的演变过程。
这个揭示了许多与控制系统实施有关的风险,并演示了怎样通过实时仿真来减轻这些风险,概述了应用模拟从开发、测试、操作员培训、启动和维护阶段的控制系统项目的好处。
关键词:仿真:控制系统测试:操作员的培训1.介绍为了保持在今天商业环境中的竞争力,工程师根据时间表以及没有生产损失的时间度来确保控制项目顺利实施的压力很大。
工程管理是使新成立的公司在预算紧缩的情况下实现尽快启动。
他们正在寻找相关工具来减少与这些项目相关的风险。
面向对象的仿真软件,是用于控制测试和操作培训,在他们的控制项目中可以减少项目风险和拯救公司大量的时间和金钱。
I/O模拟涉及到仿真现场设备动力作用的具体任务。
PLC或PC控制包发送输出控制命令到控制器的反馈装置。
2.I/O仿真与传统工程方法的好处在传统的模型控制系统项目下,工程师们遵循一种三步走方法来执行这个系统:•开发PLC逻辑来控制现场设备•安装系统•根据要求测试和重写逻辑程序该模型的主要缺陷是,它会使最终用户和供应商遭受不必要的风险。
也许这种风险已经在过去被认为是可以接受的。
然而,重要的是,是不是在1997年仍然是正确的。
如果这种风险被认为是不可以接受的,那么公司必须寻求可用工具来避免这种风险。
在许多情况下,或许风险不仅仅是简单地被确定和量化的。
虽然人们普遍认识到他们存在的威胁,然而,这些风险并没有受到独特的解决,尤其是他们怎么被消除的。
2.1.识别和消除项目风险最主要的风险是延迟或延误的启动。
有多少家公司准确地知道生产损失的花费是每分钟,每小时,每一天或每一周吗?如果知道这点就能简单地通过更好的测试方法如仿真软件来检查成本/收益的投资方程。
高损耗的产品是可以用另一个更彻底的测试方法来减少风险。
依赖这个方法,产品消耗量可能在创业阶段会非常昂贵的。
如果这个产品没有受损程度的就被浪费,仍会出现不一致的产品质量。
基于MATLAB的智能PID控制器设计与仿真摘要在工业生产中应用非常广泛的是PID控制器,是最早在经典控制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控制方法,应用也十分广泛。
传统的PID控制器原理十分简单,即按比例、积分、微分分别控制的控制器,但是他的核心也是他的难点就是三个参数(比例系数Kp、积分系数Ki、微分系数Kd)的整定。
参数整定的合适,那么该控制器将凭借结构简单、鲁棒性好的优点出色的完成控制任务,反之则达不到人们所期望的控制效果。
人工神经网络模拟人脑的结构和功能而形成的信息处理系统,是一门十分前沿高度综合的交叉学科,并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
神经网络控制是把自动控制理论同他模仿人脑工作机制的数学模型结合起来,并拥有自学习能力,能够从输入—输出数据中总结规律,智能的处理数据。
该技术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处理时变、非线性复杂的系统,并卓有成效。
关键词自适应PID控制算法,PID控制器,神经网络Design and simulation of Intelligent PID Controllerbased on MATLABAbstractPID controller ,the control method which is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classical control theory, is widely used in industrial production.The Principle of traditional PID controller is very simple, which contains of the proportion, integral, differential three component, but its core task and difficulties is three parameter tuning(proportional coefficient Kp, integral coefficient Ki and differential coefficient KD).If the parameter setting is suitable, the controller can accomplish the control task with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and good robustness;but on the contrary, it can not reach the desired control effect which we what.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 the formation of th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which simulate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he human brain , is a very high degree of integration of the intersection of disciplines, and widely used in the field of engineering. Neural network control ,combining automatic control theory and the imitate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working mechanism of human brain , has self-learning ability, and can summarize the law of the input-output data , dealing with data intelligently .This technique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process of time-varying, nonlinear and complex system, and it is very effective.Key W ord:Adaptive PID control algorithm,PID controller,Neural network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一章绪论 (1)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第二章 PID控制器 (2)2.1 PID控制原理 (2)2.2常规PID控制器的算法理论 (3)2.2.1 模拟PI D控制器 (3)2.2.2 数字P I D控制算法 (3)2.2.3常规PID控制的局限 (5)2.2.4 改进型PID控制器 (5)第三章人工神经网络 (8)3.1 人工神经网络的原理 (8)3.2神经网络PID控制器 (8)3.2.1神经元PID控制器 (8)3.2.2 单神经元自适PID应控制器 (9)3.3 BP神经网络参数自学习的PID控制器 (12)第四章MATAB仿真 (16)4.1 仿真过程 (16)第五章结论与展望 (24)致谢 (25)参考文献 (25)华东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第一章绪论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在工业生产中应用非常广泛的是PID控制器,是最早在经典控制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控制方法,应用也十分广泛。
matlab仿真毕业设计论文Matlab仿真毕业设计论文毕业设计是大学生在校期间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它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科技发展迅猛的当今社会,Matlab仿真成为了毕业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探讨Matlab仿真在毕业设计论文中的应用,并分析其优势和局限性。
一、Matlab仿真的优势1. 灵活性:Matlab是一种高级编程语言,具有强大的数值计算和数据处理能力。
它提供了丰富的工具箱和函数,可以满足各种不同领域的仿真需求。
无论是电子电路、通信系统还是控制系统,Matlab都能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2. 可视化:Matlab具有出色的可视化能力,可以将仿真结果以图表、曲线等形式直观地展示出来。
这对于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非常有帮助,可以更清晰地呈现设计方案的效果和性能。
3. 快速迭代:Matlab具有快速迭代的特点,可以快速修改和调试代码。
这对于毕业设计论文的实验部分非常重要,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多次仿真实验,得到更准确的结果。
4. 资源丰富:Matlab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和活跃的社区,可以从中获取各种开源代码和工具。
这为毕业设计论文的实现提供了便利,可以借鉴和参考他人的成果,提高设计的效率和质量。
二、Matlab仿真的应用案例1. 电子电路设计:在电子工程领域的毕业设计中,Matlab可以用于模拟和分析各种电路,如放大器、滤波器等。
通过Matlab仿真,可以评估电路的性能指标,优化设计参数,实现电路的精确控制。
2. 通信系统设计:在通信工程领域的毕业设计中,Matlab可以用于建立通信系统的仿真模型,评估系统的传输性能和误码率。
通过Matlab仿真,可以研究和改进各种调制解调技术,提高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
3. 控制系统设计:在自动化工程领域的毕业设计中,Matlab可以用于建立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
通过Matlab仿真,可以设计和优化各种控制算法,实现对系统的准确控制。
(VR虚拟现实)虚拟现实毕业设计论文编号:审定成绩:注:本论文仅供参考学习,不得用于抄袭或商用重庆邮电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设计(论文)题目:虚拟环境人物动作控制研究学院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生姓名:陈洋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0410702学号:07100217指导教师:魏秉铎答辩组负责人:邓亚平填表时间:二0一一年六月重庆邮电大学教务处制摘要虚拟现实技术是一门非常前沿的技术。
它一经应用,就向人们展示了诱人的前景,因此在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很多都为此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而虚拟场景人物动作控制研究作为虚拟现实技术的核心技术之一,其地位之关键,不容置疑。
不管将其应用于商业,应用于娱乐,应用于军事演习,还是应用于各大工业仿真,它都能有广泛的应用。
那么,如何控制虚拟环境中人物的各种动作,便成为了本次毕业设计的重点。
经过一番讨论,本次毕业设计决定运用Unity3D虚拟现实软件,加以3DS Max 建模软件配合,虚拟出场景和人物作为研究手段,然后在虚拟现实的大环境下,以脚本进行对虚拟人物动作控制的研究,实现人物与场景相结合,场景的天气控制,网络多人交互,网络坐标方向同步,网络人物动作同步,即时聊天等等。
经过一番比较深入的研究,基本上完成了在设计阶段定下的指标。
在作品里,用户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物角色。
然后,用户还可以自己取一个喜欢的名字,便可以登录搭建好的虚拟社区里了。
之后,用户就像在现实生活中一样,可以在虚拟的环境里面自由活动,任意交互,上可谈天论地,登高望远;下可穿梭丛林,一窥海底之奥。
除此之外,用户还能对其他也在虚拟社区中活动的用户做一些特殊的动作,比如弹跳、赛跑等。
整个设计作品可以让用户身临其境,留连忘返。
用户不再只是单单观看者,也成为了影响社区的参与者!在网络方面,也是令我煞费苦心。
网络虚拟社区的具体搭建,第一是要有内部的互动,然后就是要有外部网络之间的交流。
因此这就涉及到Unity3D软件,建模软件,贴图软件以及服务器等关键技术了。
基于MATLAB控制系统的仿真与应用毕业设计论文摘要:本论文基于MATLAB控制系统仿真平台,通过对其中一控制系统的仿真分析,运用MATLAB软件实现了该控制系统的数学建模、系统仿真以及系统参数优化等功能。
首先,介绍了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组成部分,并提出了仿真和优化的目标。
然后,通过MATLAB软件实现了对该控制系统的数学建模和仿真,并通过仿真结果验证了系统的控制效果。
最后,通过参数优化方法对系统的控制参数进行了优化,并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控制性能和稳定性。
关键词:MATLAB控制系统;仿真;参数优化1.引言控制系统是现代自动化技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控制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对于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作用。
而仿真分析和参数优化是提高控制系统性能和稳定性的重要手段。
MATLAB是一种功能强大、灵活性高的工程计算软件,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仿真分析和参数优化。
2.控制系统的数学建模和仿真控制系统的数学建模是控制系统仿真的基础。
通过对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的建立,可以利用MATLAB软件进行系统的仿真分析。
本文选择了其中一控制系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系统进行数学建模,得到了控制系统的状态方程和传递函数。
然后,利用MATLAB软件对该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并得到了系统的时间响应和频率响应等仿真结果。
3.控制系统参数优化控制系统参数优化是提高系统控制性能和稳定性的关键步骤。
本文采用了一种常用的参数优化方法,即遗传算法。
通过对遗传算法的原理和步骤进行介绍,对控制系统的控制参数进行了优化。
通过MATLAB软件实现了该方法,并得到了最优的系统参数。
4.结果分析与讨论通过系统的仿真和参数优化,本文得到了一组最优的系统参数,并对比了原始参数和优化参数的仿真结果。
仿真结果表明,经过参数优化后,系统的控制性能和稳定性得到了显著改善。
5.结论本文基于MATLAB控制系统仿真平台,实现了对其中一控制系统的数学建模、系统仿真以及系统参数优化等功能。
交叉⼝的vissim仿真与优化本科毕业论⽂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交通量急剧增加,引发了⼀系列严重的交通问题和社会问题。
作为交通⽹络重要组成部分的交叉⼝,往往是交通拥堵、交通事故、交通延误等交通问题的多发地带,成为整个交通⽹络的瓶颈。
近年来,淄博市张店区交通问题⽇益凸显,整个城市的交通设施、管控⽔平急需进⼀步组织优化。
因此,本⽂结合张店交通实际,深⼊研究平⾯信号交叉⼝的交通组织优化⽅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价值。
本⽂⾸先运⽤交通流理论分析了交叉⼝处的交通流运⾏特性,揭⽰了交叉⼝交通问题的成因和根源,为解决此类问题找到了切⼊点和依据。
接着从优化原则、放⾏⽅法、渠化设计和信号优化控制等⼏个⽅⾯,详细探讨了平⾯信号交叉⼝交通组织优化理论和⽅法,指出了各种优化措施的实施⽅法、适⽤条件和注意事项。
最后,利⽤本⽂所研究的优化理论对张店南京路与新村路交叉⼝进⾏优化设计,并运⽤VISSIM仿真软件进⾏仿真实验。
仿真结果表明,根据本⽂研究的交叉⼝交通组织优化理论为解决交叉⼝交通问题提供了⽅法和依据,提出的优化⽅案具有很强有效性和可⾏性。
关键词:平⾯信号交叉⼝,交通组织优化,放⾏⽅法,渠化,信号控制AbstractWith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he accelerating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the urban traffic flow has been increased sharply, which brings a series of traffic problems and social problems.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raffic network, the intersectionwith signals is always regarded as the frequent issues area of traffic jams, traffic accidents and traffic delays etc.,meanwhile, it will be the bottleneck for the entire transport network. Recently, the traffic problems in ZiboCity zhangdian district have been emerged up, simultaneously, the transportation facilities and managements in this city need further optimization urgently. Therefore, there is a deep research on optimization methods of traffic organization for intersections with signals in Zibo City zhangdian district in this paper. It will hav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value in future.Firstl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raffic flow in intersection is analyzed in traffic flow theory in this paper, and the causes of traffic problems occurred in intersection are also revealed to solve such problems. Secondly, the theory and methods of traffic organization optimization for intersection with signals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through optimization principles, discharging method, channelization design, signal optimization control and so on. The suitable conditions, implementing methods, and cautions for optimization methods of traffic organization have been put forward. Finally, Zhangdian NanJing Road and New Village Road intersection is designed in this paper with the simulation experiments by software VISSIM.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optimization theory of traffic organization in intersection with signals provides ways and basis to solve the traffic problems. It has been proved feasible and effective.Keywords: intersection with signals, traffic organizing optimization, discharging method, channelization, signal control ABSTRACT (2)第⼀章引⾔ (5)1.1研究背景及意义 (5)1.2国内外研究现状 (5)1.2.1 国外研究现状 (5)1.2.2 国内研究现状 (6)1.3本论⽂的研究内容及技术思路 (7)1.3.1 研究内容 (7)1.3.2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8)第⼆章交叉⼝通⾏能⼒和服务⽔平 (9)2.1道路通⾏能⼒ (9)2.1.1 基本通⾏能⼒ (9)2.1.2 实际通⾏能⼒ (10)2.1.3平⾯交叉⼝的通⾏能⼒ (12)2.2服务⽔平 (14)2.2.1 道路服务⽔平 (14)2.2.2 交叉⼝服务⽔平 (16)第三章平⾯交叉⼝的优化理论及⽅法 (17) 3.1平⾯交叉⼝优化设计的主要原则 (17) 3.2平⾯交叉⼝交通流运⾏特性 (18)3.2.1 ⼤型交叉⼝的概念 (18)3.2.2 平⾯交叉⼝机动车流特点 (20)3.3平⾯交叉⼝渠化设计 (26)3.3.1交通渠化的概述 (26)3.3.2 渠化设计的措施 (26)3.3.3交叉⼝渠化设计流程 (27)3.4交叉⼝信号控制和相位设计 (28)3.4.1 信号相位、阶段、基本参数 (28) 3.4.2信号控制⽅式的选择 (29)第四章交叉⼝优化⽅案评价指标 (31)4.1服务⽔平(效益指标) (31)4.1.1 饱和流率损失时间 (31)4.1.2 饱和度 (32)4.1.3 延误 (32)4.1.4 排队长度 (34)4.2安全指标 (35)4.2.1 ⼈车分离度 (35)4.2.2 交叉⼝冲突数 (36)4.2.3 交叉⼝安全度 (36)4.3⼩结 (37)5.1南京路与新村西路交叉⼝概述 (39) 5.1.1 交叉⼝附近交通、⼟地使⽤情况 (39) 5.1.2 交叉⼝道路基本情况 (39)5.1.3 交叉⼝的设施情况 (40)5.1.4 交叉⼝的信号配时 (42)5.2交通调查 (43)5.2.1 交通量调查⽅案 (43)5.2.2 延误调查⽅案 (43)5.3交叉⼝交通数据分析与仿真 (44)5.3.1 交叉⼝交通量 (44)5.3.2交叉⼝的延误调查及服务⽔平 (46)5.4交叉⼝优化⽅案及评价 (49)5.4.1 交叉⼝的优化⽅案 (49)5.4.2 优化设计⽅案的评价 (49)5.5结论 (51)结论 (52)参考⽂献 (53)致谢 (55)第⼀章引⾔1.1 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机动车数量不断增加,城市交通量快速增长,现阶段的城市交通问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交通延误增加、事故频发、⾏车时间增加、环境污染加重、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天线仿真的毕业论文天线是一种用于电磁波信号传输的装置,它在通信、雷达、定位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天线的特性对信号传输的质量和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天线的设计和优化成为无线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本文旨在研究天线的仿真和设计,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分析天线的性能和优化方法。
一、天线的仿真天线的仿真是指利用计算机软件模拟天线的电磁行为和性能,以便更好地理解和优化天线的设计。
常用的天线仿真软件有Ansys、HFSS和CST等。
本文选择使用Ansys软件对天线进行仿真。
1.建立模型在Ansys软件中,首先需要建立天线模型。
在模型建立时,需要定义天线的形状、材料和电磁参数等。
对于一般的天线模型,可以使用天线库中的现有模型。
如果需要进行个性化的定制设计,则需要手动绘制天线的几何形状。
2.模拟分析建立天线模型后,可以进行模拟分析。
在模拟分析中,可以对天线的电磁波特性进行评估和优化。
具体来说,模拟分析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天线阻抗匹配天线的阻抗匹配是指天线的输入阻抗与信号源的输出阻抗之间的匹配。
当输入阻抗与输出阻抗不匹配时,会引起反射损耗和功率损耗,从而影响天线的性能。
在天线仿真中,可以通过调整天线结构和材料等来实现阻抗匹配。
(2)天线增益天线的增益是指天线将入射电磁波转换为辐射电磁波的比例。
在天线仿真中,可以通过调整天线的大小、形状和辐射方向等参数来改善天线的增益。
(3)天线辐射模式天线的辐射模式是指天线辐射电磁波的空间分布特性。
在天线仿真中,可以根据随机入射源在不同方向上入射的电磁波,绘制天线的辐射模式图。
通过分析辐射模式图,可以评估天线的辐射效率和辐射覆盖范围等性能。
二、天线的设计和优化基于天线仿真结果,可以进一步优化天线的设计。
具体来说,优化设计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天线材料的选择天线的材料对其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金属材料可以提高天线的导电性和机械强度,但同时也会引起损耗。
因此,在选择天线材料时,需要综合考虑其电磁特性、生产成本和应用环境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