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养猪场规模大小分类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2
猪场建设的具体尺寸大小参数是多少?内容: 我是界石镇桂花村的养殖户李兰,我在新建生猪标准化规模猪场建设方面有一些问题:猪场建设的具体尺寸大小参数是多少?我想请巴南区畜牧兽医站的科技特派员冉元智站长回答我的问题,谢谢。
回复: 李兰同志:猪场建设的具体参数如下:一、圈舍建设尺寸1、每栋圈舍屋檐距地面高度为不低于2.6米。
2、圈舍长度因各场地形及养殖规模而定,每栋长度不宜超过70.0米,宽度8.0米以上为宜。
3、走道宽不低于1.2米。
4、每栋猪舍大门设消毒池,长度同走道宽,宽度不低于0.7米,深度不低于0.1米。
5、相邻二猪舍纵墙间距不低于6.0米。
6、猪舍距围墙不低于2.0米。
二、猪栏尺寸1、公猪栏公猪栏要比母猪和肥猪栏宽,面积不少于6.0平方米/头,圈高1.2米以上,栅栏结构可以是混凝土或金属,便于通风和管理人员观察和操作。
2、母猪栏空怀和妊娠采用限喂栏或小群饲养,两种模式可任选其一。
限喂栏长1.8米~2.2米,宽0.6米~0.7米。
小群饲养的圈栏宽度不低于2.4米。
3、母猪产床母猪分娩可采用母猪产床或在平养圈舍内设置仔猪保温箱,两种模式可任选其一。
母猪产床长2.0米~2.2米,栏宽0.6米~0.7米;仔猪围栏左右宽各0.4米~0.6米。
平养圈舍内设置的仔猪保温箱长1.0米~1.1米,宽0.5米~0.6米,高0.6米~0.8米。
4、保育栏保育栏长2.1米~2.4米,栏宽1.7米~2.4米;设置1个保温箱长1.0米~1.1米,宽0.6米~0.8米,高0.6米~0.8米。
5、育肥猪栏圈长3.0米以上,宽3.2米以上;栏高0.8米~1.1米,圈栏门宽0.6米左右。
三、猪舍间距综合考虑防疫、采光、防火、排污条件要求,猪舍间距为6.0米以上。
四、猪场大门及猪舍门窗1、大门宽4.0米以上、高2.0米以上。
在大门处设置边小门。
2、在大门旁建设6.0平方米更衣消毒室,有紫外线消毒设施和消毒池。
在大门口建设车辆消毒池,消毒池长度必须保证汽车轮胎滚动一周以上。
标准化养猪场建设方案内容提要: 我国养猪业还是以中小型养猪场为主,相对于大型养猪场而言,小型养猪场具有易管理、投资小、劳动强度小的特点,投资小型养猪场的人比较多,为了方便养猪人建场,提高生猪标准化规模生产水平,设计以下养猪场建设标准方案。
养猪场选址条件1、养猪业是长期产业,必须进行长远规划。
2、水、电、交通条件:一个万头猪场日耗水量150〜250 吨,水质要符合饮用标准,用电量除饲料加工外,自装机容量80〜100千瓦,物料运输量大,选择交通方便的场地。
3、卫生防疫条件:综合考虑地形,地势,地点、水源、土壤、气候条件等因素,要远离居民区、养殖场、屠宰场、交通干线。
4、粪污处理及环保条件:要运用生态环保方案,尽量同菜地、鱼塘、果园、农田相结合,使污水无害化和减量化。
养猪场规模分类:1、大型养猪场:自繁自养型基础母猪>3000 头、商品猪>50000头/年,仔猪育肥型础母猪=0头、商品猪>50000头 /年,繁育仔猪型基础母猪<3000头、仔猪<50000头/年。
2、中型养猪场:自繁自养型基础母猪<1000头、商品猪<10000头/年,仔猪育肥型础母猪=0头、商品猪<10000头/ 年,繁育仔猪型基础母猪<1000头、仔猪<10000头/年。
3、小型养猪场:自繁自养型基础母猪<100头、商品猪<1600头/年,仔猪育肥型础母猪=0头、商品猪<1600头/年,繁育仔猪型基础母猪<100头、仔猪<1600头/年。
养猪场建设原则1、人畜分离:在总体布局上做到生产区与生活区分开,净道污道分开,正常猪与病猪分开,种猪与商品猪分开。
猪舍建设必须将人的住房与猪舍分开,以免人畜共患病的发生,同时,配套进行沼气池建设,使养殖产生的粪污能及时得到处理,确保环境卫生。
2、严格防疫:在建设中着力发展适度规模养殖户或联户建设养殖小区,并严格按照防疫要求进行修建。
3、科学规划:建设前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规划,并在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开展猪舍的建设工作。
畜禽养殖区域划分方案为进一步优化调整X镇畜禽养殖产业布局,加快推进畜牧业转型发展,保障生态环境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国务院《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本着求真务实的原则,兼顾保护与发展,结合X镇实际情况,现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范围。
一、基本原则(一)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二)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的原则;(三)坚持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原则;(四)坚持考虑现状、尊重事实、突出重点和可操作性的原则;(五)坚持符合动物防疫条件的原则;(六)坚持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总体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原则。
二、划分类型(一)畜禽养殖禁养区是按照法律、法规、行政规章等规定依法划定的区域,禁养区禁止建设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户。
(二)畜禽养殖限养区是指按照法律、法规、行政规章等规定,在一定区域内限定畜禽养殖数量和规模,禁止新建、扩建畜禽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户的区域。
(三)畜禽养殖适养区是指除禁养区、限养区以外区域,原则上作为畜禽养殖可养区。
三、畜禽养殖区分类划分范围(一)禁养区1.X河:起点,X;止点,X。
离河岸200米范围内为禁养区。
2.X河:起点,X;止点,X。
离河岸200米范围内为禁养区。
3.X河:起点,X;止点,X。
离河岸200米范围内为禁养区。
4.库塘区域划分:(1)X村X水库:200米以内为禁养区。
(2)X村X坎水库:200米以内为禁养区。
(3)X村高炉沟水库:200米以内为禁养区。
5.X居民区划分XX村X及规划区200米范围内为禁养区。
(二)限养区1.X河:起点,X;止点,X。
离河岸200米-X米范围内为限养区。
2.X河:起点,X;止点,X。
离河岸200米-X米范围内为限养区。
3.X河:起点,X;止点,X。
离河岸200米-X米范围内为限养区。
4.密集人口聚集区(1)X新村:聚集区周边200米范围内为限养区。
生猪规模场标准生猪规模场标准我国是世界上生猪养殖业最大的国家,养猪行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的贡献作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猪肉品质和食品安全的要求也不断增加。
因此,提高生猪养殖场的规模化、标准化和现代化水平,是养猪业发展的关键。
首先,一般生猪规模场应具备一定的场地条件。
场地面积应根据养殖头数来决定,每只猪的室内面积不得小于0.6平方米,室外活动空间不得小于1.5平方米。
此外,场地应周边环境优美,交通便利,远离居民区和重工业区,以减少环境污染的可能。
其次,生猪规模场应建立完善的养殖管理制度。
包括落地实施的“三品一标”标准,即标准化生态环境建设、标准化生物安全防控、标准化饲养管理和高品质养殖标准。
这些标准的落实能保障猪只的生长健康和食品安全。
除此之外,生猪规模场还要配备适当的养殖设施和设备。
例如,养猪圈应建成独立的生产单元,圈舍应设计合理,通风、光照和保温条件要良好,以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给猪只。
此外,应配置完善的喂养和饮水设备,确保猪只的饮食和饲养管理。
就饲养管理而言,生猪规模场要严格按照科学的饲养标准进行养殖。
第一,要合理控制猪只的密度,保持适宜的猪只数量。
密度过高会导致疾病的蔓延,密度过低则会影响养殖效益。
第二,要合理科学地喂养猪只,提供均衡的饲料和营养,确保猪只生长健康。
第三,要进行定期的疫病防控,保证猪只的免疫力和生物安全。
此外,生猪规模场还应加强与农业科研院所和大学的合作,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
养猪业与科技的结合可以提高养殖效益和降低养殖成本。
同时,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养殖人员的专业素质,也是规模场的重要任务。
总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猪规模场已经成为养殖业发展的趋势,规模化、标准化和现代化的养猪场能够提高产能,提高产品质量,减少环境污染,在猪肉产业链中具有重要地位。
因此,制定和落实生猪规模场标准,加强管理和科技创新,是提升生猪养殖业水平的关键。
养猪业应该抓住机遇,积极适应市场需求和政策环境,发展现代化的生猪规模场,为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出贡献。
猪场筹划与建设一、确定猪场规模与模式(一)、确定猪场规模和生产方向1、年出栏头数猪场的饲养规模指在养猪场正常运营情况下,养猪场年出栏商品猪的头数,如千头猪场、万头猪场等多种规模。
种猪场也可以按照基础母猪头数计。
小型养猪场:年出栏1000~5000头商品猪,年饲养基础母猪≤300头;中型养猪场:年出栏5000~10000头商品猪,年饲养基础母猪300~600头;大型养猪场:年出栏10000头以上,年饲养基础母猪>600头;规模超过30000头宜分场建设,有利于猪场疫病防治、环境控制、粪污处理。
(1)、规模化养猪场。
实际生产中以基础母猪100头,年出栏商品猪2000~2400头为一个标准规模养猪场,每周至少有4~5头母猪产仔,5~6头母猪配种、妊娠,每周出栏商品肉猪40头,需要6个劳动力完成全部任务,投入资金130万元,产出约150万元,每头母猪制造利润大约2000元。
自繁自养的规模化养猪场、年出栏300~5000头商品猪的标准化规模养猪场、养猪专业户,其基础母猪头数参考见表2-1。
(2)、集约化猪场。
集约化猪场是大规模的猪场,通过使用优良的猪种,饲喂全价饲料,创造适宜的环境,执行严格的防疫,实行集约化养猪,最终的目的是获得较局的经济效益。
如果将生产环节按照工业生产方式进行,即按繁殖周期安排工艺流程,按节拍均衡生产,实行全进全出制度,这种生产方式称为"工厂化养猪"。
2、生产方向根据生产方向可细分为哺乳仔猪场、生长育肥猪场、自繁自养猪场和种猪场。
哺乳仔猪场要求保育猪经过保育期饲养体重达到20~25 kg,然后销售给生长育肥猪生产者;自繁自养也称全程饲养,即配种、分娩、育肥三个过程结合的一种饲养方式;种猪场主要生产并出售种猪。
养猪场的性质和规模的确定,先根据市场需求制订,再要考虑生产技术水平、投资能力和各方面基础条件。
种猪场应尽可能纳入国家或地区的繁育体系,其性质和规模应适应国家或地区的要求,建场时应慎重考虑,切忌盲目追求高层次、大规模,否则很易导致投入产出不成比例、资金链断裂、猪场倒团的严重后果。
Action is the cure for fear, and hesitation and delay will continue to nourish fear.悉心整理助您一臂(页眉可删)养殖场的大小如何界定?导读:养殖场的大小看的是面积和数量以及养殖的实力(技术和人才优势)。
规模化养殖是指经当地农业、工商等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在养猪、奶牛、蛋鸡、肉鸡等具有一定的数量,一般猪批出栏大于或等于500头;奶牛存栏大于或等于100头;肉牛出栏大于或等于200头;蛋鸡存栏大于或等于0羽;肉鸡出栏大于或等于50000羽。
一、什么是规模化养殖、集约化管理养殖场的大小看的是面积和数量以及养殖的实力(技术和人才优势)。
规模化养殖是指经当地农业、工商等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在养猪、奶牛、蛋鸡、肉鸡等具有一定的数量,一般猪批出栏大于或等于500头;奶牛存栏大于或等于100头;肉牛出栏大于或等于200头;蛋鸡存栏大于或等于20000羽;肉鸡出栏大于或等于50000羽。
集约化管理是现代企业集团提高效率与效益的基本取向。
集约化的“集”就是指集中,集合人力、物力、财力、管理等生产要素,进行统一配置,集约化的“约”是指在集中、统一配置生产要素的过程中,以节俭、约束、高效为价值取向,从而达到降低成本、高效管理,进而使企业集中核心力量,获得可持续竞争的优势。
对于大型化集约化何时实施?这个姑且没有定论,只能说大型化集约化养殖是我国现代养殖业的发展方向,并且在政策支持和补助上也在向这个方面倾斜,小养殖户则是处于一个“爹地不疼,娘亲不爱”的尴尬境地,据我们了解到,目前距离农村居住地500之内一定要拆迁的,有些地区限制有时间,但是有的地区不受影响,这个都是因地而异的。
二、关于在集体土地上办理养殖场,这个问题是个很值得探究的,算不算改变了土地用途,会有什么后果呢。
发展畜禽养殖业,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对此是大力支持的,但从事畜禽养殖业也要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建设的国家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的建筑规模和对建筑设施的技术要求,确定了猪场建设的基本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扩)建的中、小型集约化自繁自养的综合性商品肉猪生产场。
其他种类的养猪场建设可参照本标准。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17823—1999 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兽医防疫工作规程GB/T17824 2—1999 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经济技术指标GB/T17824 3—1999 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设备GB/T17824 4—1999 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环境参数与及环境管理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 1 集约化养猪场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工艺,实行高密度、高效率、连续均衡生产的专业化养猪场。
3 2 自繁自养的商品猪场种公猪及后备公猪从种猪场引进,后备母猪可从本场所产仔猪中选留培育,其主要任务是生产商品育肥猪。
4 建设规模4 1 集约化养猪场的建设规模以该场年出栏商品猪头数表示。
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的饲养量按GB/T17824 2执行。
4 2 养猪场的建设项目按功能分为:a)生产建筑:配种猪舍(含种公猪),妊娠猪舍,分娩哺乳猪舍,培育猪舍,育成猪舍,育肥猪舍和装卸猪斜台;b)辅助生产建筑:更衣、淋浴消毒室,兽医、化验室(含病猪隔离间),饲料加工间,变配电室,水泵房,锅炉房,仓库,维修间,污水粪便处理设施及焚烧炉;c)生活管理建筑:办公室,生活用房,门卫值班室,场区厕所,围墙大门等。
4 3 养猪场的生产建筑面积按年出栏一头育肥猪需0.8-1.0平方米计算。
4 4 养猪场的辅助生产及生活管理建筑面积应符合表1的规定。
生活用房按劳动定员人数每人4平方米计。
5 场址选择5 1 根据节约用地,不占良田,不占或少占耕地的原则,选择交通便利,水、电供应可靠,便于排污的地方建场。
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经济技术指标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经济技术指标GB/T17824.2-1999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本标准适用于中、小型自繁、自养商品猪的综合性养猪场使用,亦可供种猪场和一般专业猪场参考。
2 猪场规模按饲养成年生产母猪数量和年产商品猪出栏头数确定规模。
2.1 小型场:饲养生产母猪300头以下,年产商品肉猪5000以下。
2.2 中型场:饲养生产母猪300~600头,年产商品肉猪5000~10000头左右的养猪场。
3 猪群结构猪群结构,依生产功能、工艺流程,可划分如下部分。
3.1 成年公猪群:直接参与生产的公猪,组成成年公猪群。
实行人工辅助(本交)配种的场,种公猪应占生产母猪群的2.0%~5.0%;实行人工授精配种的养猪场可降低到1.0%以下。
3.2 后备公猪群:由为更新成年种公猪而饲养的幼猪组成,占成年公猪群的30%~50%,一般选留比例为10:2。
3.3 生产母猪群:由已经产仔的母猪组成,占猪群总存栏量的10%~12%。
3.4 后备母猪群:由用于更新生产母猪的幼猪组成,占生产母猪群的25%~30%,选留比例为2:1。
3.5 仔猪群:系指出生到断奶的哺乳仔猪,占出栏猪数15%~17%。
3.6 保育猪群:系指断奶后仔猪,在网床笼内(一般指35~70日龄仔猪)或地面饲养,而后转入生长发育猪群。
3.7 生长发育(育成、肥育)猪群:经保育阶段以后,转入地面饲养,依体重可分为育成期(体重20~35kg)、育肥前期(体重35~60kg)和育肥后期(体重60~100kg)。
4 猪群存栏头数与结构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在正常运营的情况下,以出栏商品猪头数计算猪群结构划分四种规模(见表 1)。
表 1 猪群结构表规模与群别100030005000 10000成年种公猪2~37~811~12 22~25后备公猪1~22~44~6 8~10生产母猪56~60 170~200 280~300 560~600后备母猪17~2050~6083~90 167~200哺乳仔猪100以上320以上530以上1000以上保育猪100以上310以上510以上1000以上生长发育猪300以上930以上1540以上3000以上合计存栏590以上1800以上2960以上5900以上年产商品肉猪1000以上3000以上5000以下10000以下5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5.1 繁殖指标(见表 2)。
养猪场基本概况002养猪是一种常见的农业养殖业,其目的是为了生产猪肉。
养猪场是专门从事养猪业务的场所,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猪肉需求,养猪场在现代社会占据着重要地位。
本文将介绍养猪场的基本概况,包括场地规模、养猪品种、养殖设施和管理方式等方面。
一、场地规模养猪场的场地规模是决定养猪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养猪场通常选择相对宽敞的乡村地区,以便提供足够的空间来容纳猪圈和相关设施。
场地的大小通常根据计划养殖猪的数量来确定,规模化养猪场往往会拥有更大的场地以满足更高的产能需求。
此外,选择养猪场的位置也要考虑到周边环境,如便利的交通、清洁的水源等。
二、养猪品种养猪场的养殖品种一般分为肉猪和种猪两大类。
肉猪通常是选择生长迅速、肉质好的品种进行养殖,以达到高效的生产目标。
种猪则根据不同的养殖目的选择,有些种猪适合于改善肉质,有些则适合用于繁殖。
选择合适的养殖品种对于提高养猪场的效益至关重要。
三、养殖设施养猪场的养殖设施包括猪圈、饲料供给系统、环境控制设备等。
猪圈是提供给猪群居住的空间,通常采用密度合理的圈舍布局,确保每头猪都能够获得足够的空间来活动。
饲料供给系统的设计要考虑到养猪的饲养习惯和食欲,以便提供合适的饲料供应。
环境控制设备包括通风系统和温度调节设施等,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确保猪舍内的温度和空气质量适宜。
四、管理方式养猪场需要制订科学的管理方案来确保猪群的健康和生产效率。
管理方案包括饲养管理、疫病控制、生产计划等方面。
饲养管理包括饲养方法、饲料配方和饲喂时间等,旨在提供合理的营养供给和生产环境。
疫病控制是保障猪群健康的重要环节,养猪场通常会制定疫苗接种和疫情监测计划。
生产计划则是根据市场需求和养殖品种的特点,合理安排养殖周期、繁殖计划和销售策略。
在本文中,我们简要地介绍了养猪场的基本概况,包括场地规模、养猪品种、养殖设施和管理方式等。
这些因素都是养猪场顺利经营和高效生产所必需的。
随着人们对猪肉需求的不断增长,养猪场将继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各地提供丰富的猪肉资源。
DB37 T303-2002商品猪场建设标准(doc 10页)4.1建设规模要求4.1.1建场要求商品猪场的建设规模应根据建设地区资源、投资、本地区及周边地区市场需求量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技术与经济合理性和管理水平等因素综合确定。
4.1.2建筑规模要求本标准所称的商品猪场其的建设规模与基础母猪的头数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种猪场建设规模划分表大型猪场中型猪场小型猪场年出>10000 5000—10000 2000—5000 栏商品猪头数基础母猪数>600 300—600 120—3004.2选址与建场条件场址选择必须符合以下基本条件:4.2.1符合当地土地利用发展规划和村镇建设发展规划的要求。
4.2.2有便利的交通条件。
4.2.3场址地势高燥、平坦,在丘陵山建场地应尽量选择阳坡,坡度不得超过20°。
4.2.4场区土壤质量符合GB 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规定。
4.2.5猪场水源充足,取用方便,便于防护,水质符合GB 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规定。
4.2.6电力充足可靠。
粪尿污水能就地处理或利用。
4.2.7大规模猪场应考虑满足建设工程需要的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
4.2.8场址根据当地常年主导风向,位于居民区及公共建筑群的下风向处。
4.2.9场界距离交通干线不少于500米;距居民居住区和其它畜牧场不少于1000米,距离畜产品加工厂小于1000m。
4.2.10以下地段或地区不得建场:水保护区、旅游区、自然保护区、环境污染严重畜禽疫病常发区及山谷洼地等易受洪涝威胁的地段。
4.3猪场规划与布局4.3.1场区规划的原则建筑紧凑,少占或不占耕地。
在节约土地、满足当前生产需要的同时,适当考虑将来技术提高和改造的可能性。
4.3.2猪场的分区猪场建筑设施应按管理区、生产和隔离区三个功能区布置,各功能区界限分明,联系方便。
管理区应位于生产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及地势较高处,隔离区应位于在场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及地势较低处。
农村猪圈尺寸多大,40平米猪圈养多少头猪
有关农村猪圈的知识,猪圈分为单列式、双列式、四列式几种,农村猪圈尺寸一般多大,不同形式的猪圈尺寸不同,单间猪圈的规格也是不同的,另外40平米猪圈能养几头猪,下面具体来看下。
一、农村猪圈的正规尺寸
1、猪圈分为单列式、双列式、四列式,单列式跨度一般为5-5.5m 左右,双列式跨度一般在7.5-8.5m左右,四列式跨度一般为13.5-14m 左右,最多不超过15m。
猪舍的长度与养殖的数量密切相关,一般不超过75m。
2、单间猪圈的规格:4m×4m、3.8m×4m、3.5m×4m、3m×4m皆可,围墙1-1.2m高,猪舍内净高2.4-2.8m,舍内一般高出舍外地面
0.2-0.3m。
二、40平米猪圈养几头猪
1、40㎡猪圈喂养猪的数量,与猪的生长时期和类别有关,每头猪的占地面积分为如下几种情况:
1)4-18kg的断奶仔猪:0.26-0.56㎡;
2)18-25kg的保育猪:0.37-0.74㎡;
3)25-55kg的育肥猪:0.5-0.9㎡;
4)56-105kg的育肥猪:0.8-1.2㎡;
5)113-136的后备母猪:1.1-1.39㎡;
6)136-227kg的成年母猪:1.39-1.67㎡;
7)妊娠母猪:每头猪占地1.5-2.5㎡,泌乳母猪:每头猪占地3.8-4.2m,种公猪:每头占地8-12㎡。
2、做好猪圈规划
40㎡猪圈能养多少猪,必须提前做好猪圈的规划,比如40㎡的猪圈划分为3个3m×4m的猪圈,喂养56-105kg的育肥猪,则能喂养25-30头左右。
为了保证每只猪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则应适当减少喂养数量。
养猪场规模分类1、大型:a。
自繁自养型的规模基础母猪〉3000头,商品猪>50000头/年。
b.仔猪育肥型的规模础母猪=0头,商品猪>50000头/年.c.繁育仔猪型的规模基础母猪<3000头,仔猪〈50000头/年。
2、中型:a。
自繁自养型的规模基础母猪<1000头,商品猪<10000头/年.b.仔猪育肥型的规模础母猪=0头,商品猪<10000头/年。
c。
繁育仔猪型的规模基础母猪<1000头,仔猪<10000头/年。
3、小型:a。
自繁自养型的规模基础母猪〈100头,商品猪〈1600头/年。
b。
仔猪育肥型的规模础母猪=0头,商品猪〈1600头/年.c.繁育仔猪型的规模基础母猪〈100头,仔猪<1600头/年.4、散户:a。
自繁自养型的规模基础母猪〈10头,商品猪<160头/年。
b。
仔猪育肥型的规模础母猪=0头,商品猪〈160头/年.c。
繁育仔猪型的规模基础母猪〈10头,仔猪〈160头/年.工厂化养猪场规划工厂化养猪的生产管理特点是“全进全出”一环扣一环的流水式作业。
所以,猪舍需根据生产管理工艺流程来规划。
猪舍总体规划的步骤是:首先根据生产管理工艺确定各类猪栏数量,然后计算各类猪舍栋数,最后完成各类猪舍的布局安排。
总体布局包括生产区、生产辅助区、管理与生活区.(1)生产区包括各种猪舍、消毒室(更衣、洗澡、消毒)。
消毒池、药房、兽医室、病死猪处理室、出猪台、维修及仓库、值班室、隔离舍、粪便处理区等。
(2)生产辅助区包括饲料厂及仓库、水塔、水井房、锅炉房、变电所、车库、屠宰加工厂、修配厂等.(3)管理与生活区包括办公、食堂、职工宿舍等。
管理与生活区应建在高处、上风处,生产辅助区按有利防疫和便于与生产区配合布置.大规模养猪场的建造大规模的养猪,容易滋生很多病菌,本着有利于防疫卫生的原则,猪场应选在离居民或集镇1公里以上、地势高、开阔平坦的地方。
养猪规模多大更适宜
养猪生产的适度规模,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养猪生产者结合自身的经济实力、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充分利用自身的各种优势,把各种潜能充分发挥出来,以取得最好经济效益的规模。
一个养猪场(户),在确定养猪规模的时候,都要把经济效益放在首要位置进行考虑;养猪规模太小了不行,但也不是规模越大越好,要以适度为宜。
一般养猪专业户规模。
条件较好的以年出栏育肥猪50~100头的规模为宜,条件一般的以年出栏育肥猪30~50头的规模为宜。
这样的养猪规模,在劳动力方面,饲养户可利用自家劳动力,不会因为增加劳动力而提高养猪成本;在饲料方面,可以自己批量购买饲料原料、自己配制饲料,从而节约饲料成本;在饲养管理方面,饲养户可以通过参加短期培训班或自学各种养猪知识,很方便、很灵活地采用科学化的饲养管理模式,从而提高养猪水平,缩短饲养周期,提高养猪的总体效益。
办大型养猪场。
应以年出栏育肥猪1万头的规模为宜。
在目前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十分完善的情况下,这样的养猪规模可使养猪生产中出现的资金缺乏、饲料供应、饲养管理、疫病防治、产品销售、粪尿处理等问题比较容易解决。
总之,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要发展规模养猪,一定要从实际出发,确定适合自已的养猪规模。
发展初期,最好因地制宜、因陋就简,采取”滚雪球”的方法,由小到大逐步发展。
- 1 -。
万头猪场建设标准一、标准化建设之目标规模建成年(出栏)销售10000头瘦肉型商品猪规模猪场,按照每头生产母猪年提供18头商品猪计算。
全场共需要种猪如下:1、生产母猪:年饲养母猪600头,其中25头为后备母猪,年饲养后备猪150头(分两批饲养,按照25%的淘汰率更新母猪群);实际生产种母猪600头×92%(8%左右母猪不能生产)=550头。
2、种公猪:年饲养种公猪24头(按照公母比例1:25计算),每年饲养或引进后备公猪8头。
3、生产周期:从配种到上市共计42周。
16周怀孕+4周哺乳+6周保育+16周育肥=42周4、生殖周期:16周怀孕+4周哺乳+1周配种+2周空怀期=23周。
全年52周/23周=2.27胎/母猪/年5、生产标准:550头×2。
27胎/年=1248胎/年,24胎/周,24胎/周×9头断奶猪/窝×97%=210头断奶猪/周,210×97%(3%保育死亡率)=204头猪出保育/周,204×98%(2%育肥死亡率)=200头猪出栏/周6、群体维持标准:母猪生产年限为5。
5~5。
8胎,平均为5。
7胎.平均利用年限=5。
7胎/2。
27胎/年=3年年更新母猪数=550头×40%年更新率=220头,公猪平均利用年限=2年年更新公猪数=25头×50%年更新率=12头7、饲料利用:按照年生产10400头商品猪计算:10400头×200斤×3。
5:1料肉比=3640吨料/年其中母猪料:550×365天×5。
5斤/天=552吨/年,1吨料/母猪/年保育料:204头保育猪/周×52周/年=10608头10608×34斤(16斤~50斤)×2。
0:1料肉比=360吨/年生产育肥猪料:10400头/年×150斤(最少50斤)×3。
5:1料肉比=2730吨/年总耗料=552+360+2730=3642吨,相当于6.6吨/母猪/年8、用水量估计:按照每头存栏猪每天20升水(其中50%饮用,50%冲洗等)计算,相当于每头母猪(10头小猪计算)每天200升水,则:550头母猪×200升水/天=110吨水/天。
农业农村部畜禽养殖场规模标准
根据《农业农村部关于调整畜禽养殖场规模标准的通知》,以下为畜禽养殖场规模标准:
1.猪场规模标准
(1)繁殖场每年配种头数大于500头为大型猪场,其余为小型猪场;
(2)育肥场每年饲养栏位大于500个为大型育肥场,其余为小型育肥场。
2.肉鸡养殖场规模标准
(1)规模化养殖超过1.5万只为大型养殖场,规模化养殖1000只至1.5万只为中型养殖场,其余为小型养殖场;
(2)散养不受限制。
3.蛋鸡养殖场规模标准
(1)规模化养殖超过5万只为大型养殖场,规模化养殖5000只至5万只为中型养殖场,其余为小型养殖场;
(2)散养不受限制。
4.水产养殖场规模标准
(1)以鱼塘为单元,规模化养殖超过2公顷为大型养殖场,规模化养殖0.3-2公顷为中型养殖场,其余为小型养殖场;
(2)非规模化养殖不受限制。
大型规模养殖场标准摘要:一、大型规模养殖场的定义与标准二、大型规模养殖场的优势三、我国对大型规模养殖场的政策支持四、大型规模养殖场的发展前景正文:一、大型规模养殖场的定义与标准大型规模养殖场是指养殖规模较大、具有一定标准化水平的养殖场。
为方便畜牧业行业统计,我国划定规模养殖标准为:生猪年出栏500 头以上、蛋鸡年存栏2000 只以上、肉鸡年出栏10000 只以上、奶牛年存栏100 头以上、肉牛年出栏50 头以上,肉羊年出栏100 只以上。
此外,规模化养殖场还须具备良好的动物防疫设施和环保设施。
二、大型规模养殖场的优势1.经济效益:大型规模养殖场由于养殖规模较大,可以实现经济效益的规模化,降低单位成本,提高养殖收益。
2.技术优势:大型规模养殖场有能力采用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养殖场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市场竞争力:大型规模养殖场具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力,能够稳定供应市场,满足消费者需求。
4.防疫优势:大型规模养殖场具备完善的动物防疫设施和专业的防疫人员,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疫病的发生和传播。
三、我国对大型规模养殖场的政策支持我国政府积极支持大型规模养殖场的发展,通过制定一系列政策,鼓励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养殖。
政策支持包括:1.财政补贴:政府对规模化养殖场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收益。
2.技术指导:政府提供免费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帮助养殖场提高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
3.动物防疫补贴:政府对规模化养殖场进行动物防疫补贴,降低防疫成本,保障养殖安全。
4.土地政策:政府对规模化养殖场提供优惠的土地政策,降低养殖场的土地成本。
四、大型规模养殖场的发展前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畜禽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大型规模养殖场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能够满足市场对畜禽产品的需求。
同时,政府对大型规模养殖场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为养殖场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农村养殖猪场规模设计标准农村养殖猪场规模设计标准农村养殖猪场是农村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确保农村养殖猪场的高效生产和规范管理,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猪场规模设计标准。
一、环境要素农村养殖猪场的环境应符合以下要求:1. 土地面积:农村养殖猪场的扩张应具备合理的土地面积,每头养殖猪应有足够的运动和生活空间,以减少养殖猪之间的互相干扰和传染病的蔓延。
2. 环境安全:农村养殖猪场周围应无有害气体、污染源和重工业等,确保养殖猪的环境安全。
3. 通风条件:农村养殖猪场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保持空气流通,减少疫病的传播和抑制猪之间的感染。
4. 水源供应:农村养殖猪场应有建设完善的饮水设施,确保养殖猪有足够的清洁饮水,以保证其健康成长。
二、养殖要素农村养殖猪场的养殖要素设计应符合以下标准:1. 养殖规模: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经济实力,确定养殖猪场的规模,确保猪场能够实现高效生产和良好经济效益。
2. 猪舍设计:养殖猪场的猪舍应设置合理的隔离间距,确保养殖猪之间不互相干扰和传染病的蔓延。
猪舍内应有合理的空间布局,确保每头养殖猪有足够的活动和休息空间。
3. 饲料供应:农村养殖猪场应有稳定可靠的饲料供应渠道,确保养殖猪有高质量的饲料供应,以保证其健康成长。
三、管理要素农村养殖猪场的管理要素设计应符合以下标准:1. 人员配备:农村养殖猪场应配备专业养殖人员,确保猪场的高效生产和规范管理。
2. 疾病防控:农村养殖猪场应建立健全的疫病防控机制,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体检,确保养殖猪的健康与免疫。
3. 废弃物处理:农村养殖猪场应制定科学的废弃物处理措施,确保废弃物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综上所述,农村养殖猪场的规模设计应充分考虑环境、养殖和管理等方面的要素,确保猪场能够高效生产、健康管理和经济效益良好。
只有在科学合理的规模设计下,农村养殖猪场才能真正发挥其重要作用,为农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坚实的支撑。
养猪场规模分类
1、大型:
a.自繁自养型的规模基础母猪>3000头,商品猪>50000头/年.
b.仔猪育肥型的规模础母猪=0头,商品猪>50000头/年.
c.繁育仔猪型的规模基础母猪<3000头,仔猪<50000头/年.
2、中型:
a.自繁自养型的规模基础母猪<1000头,商品猪<10000头/年.
b.仔猪育肥型的规模础母猪=0头,商品猪<10000头/年.
c.繁育仔猪型的规模基础母猪<1000头,仔猪<10000头/年.
3、小型:
a.自繁自养型的规模基础母猪<100头,商品猪<1600头/年.
b.仔猪育肥型的规模础母猪=0头,商品猪<1600头/年.
c.繁育仔猪型的规模基础母猪<100头,仔猪<1600头/年.
4、散户:
a.自繁自养型的规模基础母猪<10头,商品猪<160头/年.
b.仔猪育肥型的规模础母猪=0头,商品猪<160头/年.
c.繁育仔猪型的规模基础母猪<10头,仔猪<160头/年.
工厂化养猪场规划
工厂化养猪的生产管理特点是“全进全出”一环扣一环的流水式作业。
所以,猪舍需根据生产管理工艺流程来规划。
猪舍总体规划的步骤是:首先根据生产管理工艺确定各类猪栏数量,然后计算各类猪舍栋数,最后完成各类猪舍的布局安排.
总体布局
包括生产区、生产辅助区、管理与生活区.
(1)生产区包括各种猪舍、消毒室(更衣、洗澡、消毒)。
消毒池、药房、兽医室、病死猪处理室、出猪台、维修及仓库、值班室、隔离舍、粪便处理区等.
(2)生产辅助区包括饲料厂及仓库、水塔、水井房、锅炉房、变电所、车库、屠宰加工厂、修配厂等。
(3)管理与生活区包括办公、食堂、职工宿舍等。
管理与生活区应建在高处、上风处,生产辅助区按有利防疫和便于与生产区配合布置.
大规模养猪场的建造
大规模的养猪,容易滋生很多病菌,本着有利于防疫卫生的原则,猪场应选在离居民或集镇1公里以上、地势高、开阔平坦的地方.且猪舍以南北向为好,有利于自然通风。
又猪场的运输量大,一般要求猪场距交通主干线200米以上,距离一般公路100米以上.
猪舍的设计要根据猪的生物学特点,因地制宜地进行科学设计,为猪群提供一个空气新鲜、温度适宜的良好环境.一般猪舍分为种公猪栏、母猪栏(配种栏)、分娩栏、保育栏、育成(肥)栏等。
下面对这些猪舍的建造做简单分析.
公猪栏:公猪多以单圈饲养。
公猪栏面积为6~7平方米,正面高1.05米,配有1门,高1
米,宽0.8米.
母猪栏:妊娠母猪一般采用小栏单体限位饲养,这种饲养方式具有占地少,便于观察母猪发情和及时配种,单栏限位宽0.6米,长2.1米,高1米.
分娩栏:分娩栏是一种单体栏,分娩栏宽为2~2.2米;其中母猪限位架宽0.6米,长2.1~2.2米,宽1.1米,仔猪围栏高0.6米,两边放置仔猪保温箱.
保育栏:目前多采用高床保育,可保持高床上清洁干燥,仔猪不被粪尿污染,保育栏的面积一般为3米×2米或1.5米×1.5米.
育成(肥)栏:育肥猪所占面积可视总体布局而定,一般每头占圈面积0.8~1平方米.
超滤膜系统运行维护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