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型养猪场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146.27 KB
- 文档页数:2
【图文】收藏!猪舍布局设计图(细节尺寸图纸)
展开全文
来源:爱畜牧
保育舍示意图
保育舍单元房立体图
仔猪进舍和转圈靠人工抱进抱出
保育舍的关键,是保温和无贼风,地热取暖,休息地方密闭,休
息间3平方米,可以保育到25公斤/窝仔猪
保育舍地板断面图
因为地板高于地面,会保持休息处干燥,便于粪尿自动滑落保育舍平面图
保育舍保温装置
产房平面尺寸图
每间房300cm一个单位,两个母猪,仔猪休息处地下加热,无贼风,母猪凉快
产房内部立体图
产房保暖设备
产房侧面图
产房水管安装示意图
产房限位栏
育肥猪猪圈建筑图
育肥猪猪圈建筑俯视图
育肥单列猪舍结构图 (存养10头/舍)
湿拌料、自动饮水,200-500头/人
猪食槽示意图
育肥猪食槽直观图
育肥单列猪舍结构图 (存养10头/舍)
干料、自动饮水、500-2000头育肥猪/人
育肥猪大棚式双列猪场(1头/平方米)
育肥大棚俯视图空怀和妊娠母猪舍
妊娠舍俯视图
猜你喜欢
•一个猪场奖10万我也不想拆,我就想安安静静的养猪怎么了!•姑娘,新的一年遇见养猪人你就嫁了吧!
•真假?2016年这家80头母猪场赚了130万
•好消息!未来4年养猪业补贴重点在这6个方面。
5万头自繁自育猪场设计方案
1.占地面积
500-1000亩
2.猪场布局(附平面示意图)
生产区、生产管理区、生活区分开并有一定间隔,最好按照万头为一个生产线来布局。
3.主要设施、设备
猪栏设施、供暖降温设备、供水供电设备设施、运输设备、消毒设备、监控设备、人工授精设备、兽医诊疗设备
4.每种功能舍舍内布局、结构(附平面示意图)
①公猪舍和隔离舍:单列外加运动场
②其它猪舍(待配舍、妊娠舍、产房、保育舍、育肥舍):双列式
5.废弃物处理方式
猪粪:加工成有机肥
猪尿及污水:①氧化塘分级净化;②湿地降解;③沼气
6.附属设施(含办公、生活、废弃物处理、饲料加工等)
办公楼、生活楼、粪尿处理厂房、饲料加工车间、消毒淋浴房、人工授精室、兽医诊疗室、大门等
7.投资概算(土地费用除外)
4500-6000万元
8.自繁自育方案
①大白猪×苏钟猪二元杂交母猪3000头左右
②长白(或杜洛克)公猪120头左右
畜牧研究所猪育种与生产项目组
2007.7.12。
标准化猪场初步设计方案标准化猪场初步设计方案一、标准化场地面积场地面积一般一个饲养100头生产母猪、年出栏1800—2000头育肥猪的小型猪场,占地面积7—10亩;饲养500头生产母猪、年出栏猪9000—1000头育肥猪中型猪场,以占地面积30—40亩为宜。
养猪场总占地面积也可按年出栏一头育肥猪2.5—3.5平方米的参数计算。
二、猪舍规划1、各类猪栏所需数量的计算可按以下公式计算:妊娠舍猪栏数=年分娩数×妊娠舍饲养时间÷365;分娩舍猪栏数=年分娩窝数×分娩舍饲养时间÷365;配种舍猪栏数=年分娩窝数×配种舍饲养时间÷365÷每栏饲养头数;后备猪舍栏数=年更新头数×更新猪舍饲养时间÷365÷每栏饲养头数;种公猪舍栏数=常年平均饲养母猪数÷15(或20);保育仔猪栏数=年分娩窝数×窝平断奶仔数×保育舍饲养时间÷365÷每栏饲养头数。
每一阶段猪栏都要比计算数多10%,亦即所得数乘以1.1倍,为生产计划安排留一定余地,便于管理。
2、各类猪舍栋数计算出各类猪栏的数量后,再根据各类猪栏的规格及排粪沟、走道、值班室的规格,即可计算出各类猪舍的建筑尺寸和需要的栋数。
3、猪舍布局及内部规划根据生产工艺流程,为管理方便,缩短转群距离,应以分娩舍为中心,保育舍靠近分娩舍,幼猪舍靠近保育舍,肥猪舍再挨着幼猪舍,妊娠(配种)舍也靠近分娩舍。
在同一条生产线中,各猪舍的长度应基本一致,以50~80米为宜。
猪舍的宽度最好在8米左右。
配种舍的公母猪栏应相对或相邻排列。
分娩舍尽量做到24栏为一个单元,保育舍12栏为一个单元,而且单元之间隔离,其它猪舍则尽量做到24栏或12栏为一组。
三、猪舍功能分区1、生产区:包括各种猪舍、消毒室(更衣、洗澡、消毒)、消毒池、药房、兽医室、出猪台、维修及仓库、值班室等。
养猪场的总体设计规划方案最全养猪场总体设计规划方案1.引言本文档为养猪场总体设计规划方案,详细说明了养猪场的整体规划布局,包括选址、场地规划、设施建设、猪舍设计等方面,旨在为养猪场的建设提供参考和指导。
2.选址方案2.1 地理位置分析2.2 环境评估2.3 交通便利度分析2.4 水、电、气供应条件3.场地规划3.1 总体布局图3.2 功能区划设计3.3 预留空地和绿化带设计3.4 对外界面处理设计3.5 防雷防静电设计4.设施建设4.1 猪舍建设4.2 饲料加工车间建设4.3 储粪池和处理设施建设4.4 排泄物处理设施建设4.5 可再生能源利用设施建设5.猪舍设计5.1 猪舍功能区划设计5.2 猪舍容量计算5.3 猪栏布局设计5.4 空气质量控制设计5.5 温湿度控制设计5.6 照明设计5.7 水源与饮水设备设计5.8 猪栏生活设施设计6.安全保障6.1 防火设计6.2 防盗设计6.3 防疫设计7.总结本文档详细阐述了养猪场总体设计规划方案,对选址、场地规划、设施建设、猪舍设计等方面进行了细化,为养猪场的建设提供了参考和指导。
附件:1. 地理位置分析图2. 总体布局图3. 设施建设图4. 猪舍平面图5. 养猪场安全防护措施图法律名词及注释: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指根据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养猪场的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评价范围涉及对土壤、水体、大气、生态和人类健康等方面的影响。
2. 水、电、气供应条件:指养猪场选址的地理位置是否满足正常的供水、供电、供气条件,以便保证猪场正常运营所需的各项资源供应。
3. 防雷防静电设计:指养猪场对于雷击和静电产生所采取的预防措施和设计,以防止雷击和静电对养猪场设施设备和猪只的影响。
------------------------------------------------------------------养猪场总体设计规划方案第一章引言1.1 编写目的1.2 文档范围1.3 读者对象1.4 内容概述第二章选址方案2.1 地理位置分析2.1.1 经纬度2.1.2 气候与气象条件2.2 环境评估2.2.1 土壤质量评估2.2.2 空气质量评估2.2.3 水质评估2.3 交通便利度分析2.3.1 道路交通2.3.2 水路交通2.3.3 铁路交通2.4 水、电、气供应条件2.4.1 水源供应2.4.2 电力供应2.4.3 天然气供应第三章场地规划3.1 总体布局图3.2 功能区划设计3.2.1 猪舍区3.2.2 饲料储存区3.2.3 粪便处理区3.2.4 办公区3.2.5 生活区3.3 预留空地和绿化带设计3.4 对外界面处理设计3.5 防雷防静电设计第四章设施建设4.1 猪舍建设4.1.1 猪舍类型选择4.1.2 猪舍建筑材料选择4.1.3 猪舍布局设计4.2 饲料加工车间建设4.2.1 饲料加工设备选择4.2.2 加工车间布局设计4.3 储粪池和处理设施建设4.3.1 储粪池除臭设备选择4.3.2 储粪池布局设计4.4 排泄物处理设施建设4.4.1 排泄物处理技术选择4.4.2 排泄物处理设施布局设计4.5 可再生能源利用设施建设4.5.1 生物质能源利用设备选择4.5.2 可再生能源利用设施布局设计第五章猪舍设计5.1 猪舍功能区划设计5.2 猪舍容量计算5.3 猪栏布局设计5.4 空气质量控制设计5.4.1 通风设备选择5.4.2 通风系统布局设计5.5 温湿度控制设计5.5.1 加热设备选择5.5.2 温湿度控制系统布局设计5.6 照明设计5.6.1 照明设备选择5.6.2 照明系统布局设计5.7 水源与饮水设备设计5.7.1 水源供应设备选择5.7.2 饮水系统布局设计5.8 猪栏生活设施设计5.8.1 猪栏清洁设备选择5.8.2 猪栏生活设施布局设计第六章安全保障6.1 防火设计6.2 防盗设计6.3 防疫设计第七章总结7.1 设计成果总结7.2 主要问题与建议附件:1. 地理位置分析图2. 总体布局图3. 设施建设图4. 猪舍平面图5. 灯光设计图法律名词及注释: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指依法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综合分析评估其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影响程度,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和修复措施。
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建设的国家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的建筑规模和对建筑设施的技术要求,确定了猪场建设的基本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扩)建的中、小型集约化自繁自养的综合性商品肉猪生产场。
其他种类的养猪场建设可参照本标准。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17823—1999 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兽医防疫工作规程GB/T17824 2—1999 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经济技术指标GB/T17824 3—1999 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设备GB/T17824 4—1999 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环境参数与及环境管理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 1 集约化养猪场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工艺,实行高密度、高效率、连续均衡生产的专业化养猪场。
3 2 自繁自养的商品猪场种公猪及后备公猪从种猪场引进,后备母猪可从本场所产仔猪中选留培育,其主要任务是生产商品育肥猪。
4 建设规模4 1 集约化养猪场的建设规模以该场年出栏商品猪头数表示。
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的饲养量按GB/T17824 2执行。
4 2 养猪场的建设项目按功能分为:a)生产建筑:配种猪舍(含种公猪),妊娠猪舍,分娩哺乳猪舍,培育猪舍,育成猪舍,育肥猪舍和装卸猪斜台;b)辅助生产建筑:更衣、淋浴消毒室,兽医、化验室(含病猪隔离间),饲料加工间,变配电室,水泵房,锅炉房,仓库,维修间,污水粪便处理设施及焚烧炉;c)生活管理建筑:办公室,生活用房,门卫值班室,场区厕所,围墙大门等。
4 3 养猪场的生产建筑面积按年出栏一头育肥猪需0.8-1.0平方米计算。
4 4 养猪场的辅助生产及生活管理建筑面积应符合表1的规定。
生活用房按劳动定员人数每人4平方米计。
5 场址选择5 1 根据节约用地,不占良田,不占或少占耕地的原则,选择交通便利,水、电供应可靠,便于排污的地方建场。
小型养猪场的规划建设小型猪场选址规划在我国养猪行业中,中小型养猪场占很大比例。
相对于大型养猪场而言,小型养猪场有易管理,投资小,劳动强度小等优势。
在小型养猪场建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猪场选址应远离住宅区,便于防疫,同时避免周围用户受粪便气味影响。
2、猪场规划时,生产、生活区一定要分开,便于猪场防疫及管理。
生产区应建在主风向的上风口,不受生活区的影响。
3、生产区各幢舍最好要有走廊连接,便于猪场猪群周转,同时生产人员可以同外界隔开,达到真正意义的全封闭生产。
4、分为上、中、下三层结构,上层为水电通道,中层行走及转群,下层是主粪沟。
5、每个猪舍的粪便都冲入到主粪沟,然后流到化粪池中。
这种设计的缺陷是粪便会沉淀在粪沟中,过一段时间后需要清理粪沟,否则猪舍的空气环境会受很大的影响,不利于猪只的生活。
如果有劳动力,可以让饲养员把猪舍中的半干粪铲出圈外,而不把它冲入粪沟内,这样对猪舍的环境比较有利。
6、本设计方案本着勤俭节约、美观大方、经济实用的原则,充分利用已经建成的猪舍,囿于条件限制,产房适当放宽。
公猪舍、配种舍、妊娠舍、产仔房、保育舍,生长肥育舍。
随着集约化养猪的迅速发展,小型养猪场也逐渐增多。
但对于小型养猪场的建设应合理规划,合理布局,合理安排,以减少不必要的投资,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
养猪场的建设养猪场的建设也是极其有讲究的,养猪场的选址、规划、建设模式等皆有其规律,了解了这些规律,养猪场建设的合理、科学,可以使投资者减少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将养猪场的建设简介如下:1、猪舍应设计为东西走向的长方形建筑;2、应是具备良好通风、遮阳和防雨的开放型或封闭型的猪舍;后者在为各个年龄段生猪猪舍调整室温和通风方面、在蚊蝇孳生地区防蚊蝇方面,都比开放型猪舍更具备优越性。
3、猪场各项养猪设备,均应适当安装就位。
4、猪舍应设排污沟,并应对污水进行处理后才能排放出场。
5、猪舍地面设计,应便于清理打扫卫生。
规模猪场的设计要有长远的眼光,着眼于以后的发展,同时要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平衡。
今天为广大养猪户详细讲解小规模猪场设计需注意的事项。
详细讲解小规模猪场设计需注意的事项一、规模猪场的选址要求(一 )地形地势的选择地形地势包括场地的形状和坡度等。
修建猪舍应选择地势较高且干燥、排水良好、背风向阳的平坦场地。
蒋猪场建在山区,应选择较为平坦、背风向阳的坡地,这种场地具有良好的排水性能,阳光充足并能减弱冬季寒风的侵害。
坡度不宜太大,否则不利于生产管理与交通运输,切忌将猪场建在山顶、谷地或山口。
在平原地区建场应选择地势较高的地方,以利于排水。
(二 )地理位置的选择猪场地理位置的选择应考虑交通与防疫。
猪场位置应选择在交道较.为方便的地方 .有利于饲料、猪只和猪粪的运输。
但同时应与主要交通要道保持较远的距离以利于猪场的防疫。
从防疫的角度讲,猪场每天排出的大量粪便以及污水和臭气对猪场周围的环境也会造成不良的影响,猪场应远离工业区和居民区,以防止养猪场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导致庆病的发生。
另外,考虑风向的影响,猪场血位于居民区的下风向处。
从建立循环则农业产业链的基本要求角度考虑,现代集约化猪场地理位置的选择还应考虑周边养殖业的基本状况、种植业的布局情况以及有机肥承受能力等。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猪的排泄量大 .尤其是上一定规模的猪场 .所以要求猪场附近有足够农田面积来消化猪场粪污,这不仅可以变废为宝,节支增收,还可以大大降低粪、尿、污水处理负荷和费用。
(三 )水源的选择猪场的用水量大,应具有充足而优质的水源,以供猪群饮用与冲洗以及员工生活与绿化等的需要。
猪场选址应尽量远离化工厂、造纸厂、屠宰厂等,以免水源受到污染、饮用水一定要经卫生检验后方可使用。
猪场的供水一定要充足,供水不足,既影响猪的健康和生产力的提高,又不能有效地进行生产。
猪每头每昼夜用水定额:公猪和怀孕母猪每头 40 升,哺乳母猪每头75 升,育成猪每头30 升,育肥猪每头25 升。
小型养猪场的规划建设小型猪场选址规划在我国养猪行业中,中小型养猪场占很大比例。
相对于大型养猪场而言,小型养猪场有易管理,投资小,劳动强度小等优势。
在小型养猪场建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猪场选址应远离住宅区,便于防疫,同时避免周围用户受粪便气味影响。
2、猪场规划时,生产、生活区一定要分开,便于猪场防疫及管理。
生产区应建在主风向的上风口,不受生活区的影响。
3、生产区各幢舍最好要有走廊连接,便于猪场猪群周转,同时生产人员可以同外界隔开,达到真正意义的全封闭生产。
4、分为上、中、下三层结构,上层为水电通道,中层行走及转群,下层是主粪沟。
5、每个猪舍的粪便都冲入到主粪沟,然后流到化粪池中。
这种设计的缺陷是粪便会沉淀在粪沟中,过一段时间后需要清理粪沟,否则猪舍的空气环境会受很大的影响,不利于猪只的生活。
如果有劳动力,可以让饲养员把猪舍中的半干粪铲出圈外,而不把它冲入粪沟内,这样对猪舍的环境比较有利。
6、本设计方案本着勤俭节约、美观大方、经济实用的原则,充分利用已经建成的猪舍,囿于条件限制,产房适当放宽。
公猪舍、配种舍、妊娠舍、产仔房、保育舍,生长肥育舍。
随着集约化养猪的迅速发展,小型养猪场也逐渐增多。
但对于小型养猪场的建设应合理规划,合理布局,合理安排,以减少不必要的投资,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
养猪场的建设养猪场的建设也是极其有讲究的,养猪场的选址、规划、建设模式等皆有其规律,了解了这些规律,养猪场建设的合理、科学,可以使投资者减少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将养猪场的建设简介如下:1、猪舍应设计为东西走向的长方形建筑;2、应是具备良好通风、遮阳和防雨的开放型或封闭型的猪舍;后者在为各个年龄段生猪猪舍调整室温和通风方面、在蚊蝇孳生地区防蚊蝇方面,都比开放型猪舍更具备优越性。
3、猪场各项养猪设备,均应适当安装就位。
4、猪舍应设排污沟,并应对污水进行处理后才能排放出场。
5、猪舍地面设计,应便于清理打扫卫生。
猪舍设计、布局及规格说明一、按年出栏一万头商品猪,采取工厂化、全进全出管理设计。
二、猪舍规格说明如下(猪舍布局参图纸):1、公猪舍1栋,规格:长(7米)×宽(36米)。
内部猪栏采取双列式,内设30个公猪栏。
公猪栏规格:长(2.8米)×宽(2.4米)。
中间走道为1.4米宽。
2、配种、妊娠舍:共计4栋。
规格:长(37米)×宽(7米);内部猪栏采取双列式,每栋内设母猪定位栏120个(定位栏规格:2.1米×0.55米),2个公猪栏(2.2米×2.1米)。
中间走道为1米宽,周边走道为0.9米宽。
3、分娩舍:共计6栋。
规格:长(24米)×宽(7米)。
每栋内设产床26个(产床规格2.1米×1.7米),产床采取双列式布局。
中间走道宽1米,周边走道宽0.9米。
4、保育舍:共计6栋。
每栋规格:长(12.5米)×宽(8.5米)。
每栋内设保育栏28个。
保育栏采取4列式(保育栏规格:1.5米×1.5米)。
中间走道0.9米宽两边走道0.8米宽,两端走道1米宽。
5、育肥舍:共计16栋,其中14栋规格为:长(38米)×宽(9米)。
内部猪栏采取双列式(猪栏规格:4米×3.8米),中间走道1米宽。
2栋现已建完,内部猪栏采取单列式(规格:4.6米×3.8米)。
三、以上各类猪舍尺寸均为内部净尺寸,建猪舍时要考虑。
四、猪舍布局图各类猪舍标记说明:G:公猪舍;R:配种、妊娠舍;F:分娩舍;B:保育舍;M:育成、育肥舍。
1:洗衣房;2:消毒、更衣房;3:生产办公室;4:生产区药品、物料仓库。
猪场的规划设计方案1. 猪舍建设猪舍是猪场的核心设施,在猪舍的规划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1 猪舍类型根据养殖需要和场地条件,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猪舍,包括:•地面式开放式猪舍;•地下式密闭式猪舍;•悬挂式开放式猪舍;•阳台式开放式猪舍;•砖瓦式密闭式猪舍。
猪舍的选择应根据养殖规模、气候条件、场地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1.2 猪舍布局猪舍的布局应结合猪的生长特点和饲养管理要求,将猪舍分为若干个养殖区域。
各个区域之间应设置过渡通道,便于饲养管理。
1.3 猪舍细节猪舍内部应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装修和设施布置:•床铺:床铺应选用较为柔软的材质,如稻草、麦秸等,以便给猪提供舒适的环境。
•饮水设施:应设置自动喝水器或水槽,保证猪能够随时饮水。
•饲料供给设施:应采用自动供料器或人工供料,以保证猪的饮食安全和卫生。
•通风设施:应设置良好的通风设施,保证猪舍内空气流通,有利于猪的生长和健康。
2. 猪圈建设猪圈是猪舍的配套设施,主要用于猪的饲养管理。
猪圈的规划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2.1 猪圈类型根据场地条件和猪的生长特点,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猪圈,包括:•四方形猪圈;•圆形猪圈;•自动循环猪圈;•全自动猪圈。
猪圈的选择应结合场地面积、猪的生长特点、饲料供给方式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2.2 猪圈布局猪圈的布局应具有方便管理、易清洁、减少猪间的干扰等特点。
各个猪圈之间应设置过渡通道,方便饲养管理。
2.3 猪圈细节猪圈内应设置适当的设施,方便猪的生长和饲养管理:•床铺:床铺应选用较为柔软的材质,如稻草、麦秸等,以便给猪提供舒适的环境。
•饮水设施:应设置自动喝水器或水槽,保证猪能够随时饮水。
•饲料供给设施:应采用自动供料器或人工供料,以保证猪的饮食安全和卫生。
3. 猪场周边设施除了猪舍和猪圈之外,猪场的周边设施也需要注意规划设计:3.1 污水处理设施污水处理设施是防止污染环境、维护公共卫生的重要设施。
猪场的污水处理设施应符合当地环保要求。
农村建设小型鸡猪养殖圈舍的技术方案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农村建设小型鸡猪养殖圈舍的技术方案农村建设小型鸡猪养殖圈舍是农村养殖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科学合理地设计和建设鸡猪养殖圈舍,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养殖效益和养殖品质。
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农村建设小型鸡猪养殖圈舍的技术方案。
一、选址与规划1. 选址选址是建设鸡猪养殖圈舍的第一步,要选择在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地势开阔、通风良好、阳光充足的地方建设。
避开低洼地、水池、高压线等危险因素,确保场地安全和方便管理。
2. 规划要根据养殖需求和场地条件进行规划,合理安排鸡猪舍的位置和布局,保证空间利用率和生产效率。
可以考虑将鸡猪舍和饲料车间、垃圾处理区等功能区域进行合理划分,便于管理和操作。
二、圈舍设计1. 猪舍设计猪舍的设计要考虑通风透光、保温隔热、卫生便捷等因素。
建议选择钢结构或混凝土结构的猪舍,墙面可采用易清洁的塑胶板或瓷砖,并设置通风窗和天窗,确保舒适的生产环境。
三、设备选购1. 猪舍设备猪舍设备包括喂料器、饮水器、粪污处理设备等,要根据养殖规模和猪只数量选择合适的设备,保证养殖效率和生产质量。
建议选择品质可靠、耐用耐用的设备,确保安全和稳定的生产。
四、环境管理1. 清洁卫生保持鸡猪圈舍的清洁卫生是保障养殖效益和饲养环境的重要措施。
定期清理鸡猪粪便、消毒消毒疫病、合理处理垃圾等,有效防止疾病传播,提高养殖质量。
2. 疾病防控定期对鸡猪进行疫苗接种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疾病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加强饲料卫生管理、加强畜禽健康监测等,有效防控各种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提高养殖质量。
第二篇示例:农村建设小型鸡猪养殖圈舍的技术方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农村养殖业成为了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途径。
在农村建设鸡猪养殖圈舍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因为良好的养殖环境对于养殖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将介绍一种针对农村小型鸡猪养殖圈舍的技术方案,帮助农民解决养殖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养殖效率和产出。
存栏200头猪的育肥猪舍设计要点及图示
一、设计原则:造价低,使用方便;舍内地面不积水、不打滑,墙壁光滑易于清洗消毒;猪舍屋顶最好有保温层,冬暖夏凉,易于环境控制。
二、设计规模:存栏猪200头,整栋猪舍实行全进全出。
三、饲养方式:每栏10头小群饲养,仔猪进舍后训练定点排粪;设料槽喂料,自由采食;自动饮水器饮水。
每个栏内靠走廊一边设料槽,靠污水沟处装饮水乳头(至少分开安装2个以上饮水乳头)。
四、清粪方式:训练其定点排粪,每天定时清粪,用车推至贮粪池发酵处理。
尿及污水流入污水沟,污水沟在每栋舍的一端设沉淀池,上清液流入猪场总排污管道汇至沼气池和污水池,经严氧、好氧处理后,还园利用。
370
450
450
370 2500
育肥舍平面布置图
(25.5m×10.27m=262m2,共20栏)
+2.50
200
1200
1000
200
毛石基础900
宽500 深900
—1.10
育肥舍剖面图。
小型养猪场猪舍设计第一项、实用母猪舍设计母猪舍设计说明:一、设计原则:造价低,使用方便;舍内地面不积水、不打滑,墙壁光滑易于清洗消毒;猪舍屋顶应有保温层,冬暖夏凉,易于环境控制。
二、设计规模:根据自身经济条件和管理能力。
最好一栋10间,养母猪25头左右。
猪舍一端设休息和操作间。
三、饲养方式:空怀、妊娠母猪3-4头一圈小群饲养,产仔母猪单圈饲养,内置活动补料栏和仔猪保温葙,仔猪断奶时将补料栏和保温葙取走,赶母留仔继续饲养一段时间后转育肥舍。
设母猪料槽,空怀、妊娠母猪湿拌料(料水比1:1)限量定时饲喂,保持7-8成膘,临产时达9成膘;产仔母猪料水比1:2,按能吃多少喂多少的原则充分饲养。
母猪产后应固定奶头并训练仔猪吃奶后到保温葙内取暖。
仔猪5-7天开始在活动补料栏内设料槽自由采食,料要少添勤喂;圈内设40cm和15cm的自动饮水器各一个自由饮水。
四、清粪方式:母猪转育肥舍后,要训练其定点排粪。
每天定时将粪由除粪口清至粪车上推走,不要堆在舍前清粪口下污染墙壁和地面。
尿及污水由地漏流入舍前上有盖板的污水沟,污水沟在每栋舍的一端设沉淀池,上清液流入猪场总排污管道汇至污水池,经严氧、好氧和沙虑或人工湿地后达标排放。
五、栏墙设计:南栏墙为24的砖砌水泥摸面的格棱花墙,靠后走廊的通长栏墙为铁栏杆,北墙应设上窗和地窗,以利夏季通风,相邻两栏的隔栏为12的砖砌水泥摸面实墙,以防相邻两栏猪接触性疫病的传播。
六、环境控制措施:夏季猪舍南开放部分用塑料网或遮阳网密封,既通风又挡蚊蝇;冬季上面覆盖塑料薄膜保温(包括南棱花墙),舍内污浊空气由屋顶通气孔排出。
夏季利用凉亭子效应,冬季利用温室效应基本可满足育肥猪的环境温度要求,夏季中午温度过高时,应在栏舍上方拉塑料管,每栏安装一个塑料喷头,进行喷雾降温,但产仔和仔猪保育期间不要喷雾降温,以防猪舍潮湿,仔猪下痢。
猪舍北墙的上窗和地窗夏季用塑料网封住,冬季用塑料薄膜密封保温。
第二项、育肥猪舍设计育肥猪舍设计说明:一、设计原则:造价低,使用方便;舍内地面不积水、不打滑,墙壁光滑易于清洗消毒;猪舍屋顶应有保温层,冬暖夏凉,易于环境控制。
猪场规划设计猪场规划设计猪场是一个专门养殖猪的场地,为了提高养殖效益,有效地管理猪群,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
下面将介绍一种700字的猪场规划设计。
1. 基本情况:猪场占地面积约100亩,包括养殖区、生产区和管理区三个主要区域。
养殖区主要负责猪群的养殖和管理,生产区主要负责猪肉的加工和包装,管理区主要负责猪场的管理和人员居住。
2. 养殖区:养殖区面积约70亩,分为繁殖场和育肥场两个区域。
繁殖场占地面积约40亩,主要包括种猪舍、配种区、妊娠区和产仔区。
育肥场占地面积约30亩,主要包括育肥猪舍、饲料存放区和活动场地。
3. 生产区:生产区面积约20亩,主要包括屠宰区、加工区和包装区。
屠宰区占地面积约5亩,配备先进的屠宰设备和处理设备。
加工区占地面积约10亩,配备加工机械和包装设备。
包装区占地面积约5亩,配备包装材料和包装机械。
4. 管理区:管理区面积约10亩,主要包括办公楼、宿舍楼和生活设施。
办公楼占地面积约2亩,设有办公室、会议室和文件室。
宿舍楼占地面积约5亩,具备舒适的居住条件。
生活设施占地面积约3亩,包括餐厅、商店、医务室和娱乐室。
5. 设施配套:a) 水源:猪场需有可靠的水源供应,可以建设水井或引水渠道。
b) 电源:猪场需有稳定的电源供应,可以建设发电站或接入市电。
c) 道路:猪场内部道路需要畅通,方便运输和管理。
d) 环境保护:猪舍、屠宰区和加工区需要采用环保设备,做好废气和废水处理。
e) 安全防护:猪场需要建设围墙和安全设施,确保猪群的安全和健康。
以上是一个简单的700字的猪场规划设计,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进行调整和细化。
合理的猪场规划设计可以提高养殖效益,提高猪肉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猪场设计方案(百头)1.总体规划本猪场的设计规划面积为1000亩,猪场总建筑面积为1.5万平方米,拥有猪舍10座、生态池2座、饲料库1座、办公室1座、生活区1座、猪肉加工厂1座。
2.生态池为了保持生态平衡,猪场设计了两个生态池。
生态池由水泵定时将水从井里输送到池中,并通过生态系统使水得到净化,保证生态池水质清洁。
生态池可为猪料玉米提供水源。
同时,通过生态池周围的生态环境,增加猪舍的氧气含量,提高猪只的生活环境质量。
3.猪舍猪舍的设计是基于猪妊娠周期、哺乳周期、育肥周期、种猪的特性,结合科学的防疫措施来进行的。
每个猪舍面积为1500平方米,可容纳100头猪。
每个猪舍分成标准化的单元,每个单元可容纳10头猪。
每个单元内设有饮水器、自动喂料器、自动智能观察系统、温湿度调节器等先进设备,为猪只创造最佳生长环境。
4.饲料库饲料库为猪场提供可靠的饲料储存和配送体系。
饲料库分为两层,一层储存粉料饲料,二层储存颗粒饲料。
库房配备了专业的饲料卸料器和饲料输送系统,以保证饲料的定量、均匀配送。
5.办公室与生活区办公室包括办公室、会议室、员工休息室等,配备先进的通讯设备和IT设施。
生活区设有员工餐厅,宿舍区,娱乐设施,保证员工合理的休息和生活条件。
6.猪肉加工厂本猪场还配有一座猪肉加工厂,其中包括猪肉加工车间、烟熏炉、冷库等。
猪肉加工厂将将会利用剩余的母猪等未使用猪只,或杂交猪进行加工处理。
这样不仅能增加猪场的纯收益和利润,同时还解决了母猪等未使用猪只的“废物”问题,提高了猪场的可持续发展性。
总之,本次猪场设计方案在猪场规划、生态维护、猪舍设计、饲料库配送、员工设施等方面考虑了各种因素,和合理地平衡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为猪场建设提供了可靠和可持续的保障。
农村养殖猪场规模设计标准农村养殖猪场规模设计标准农村养殖猪场是农村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确保农村养殖猪场的高效生产和规范管理,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猪场规模设计标准。
一、环境要素农村养殖猪场的环境应符合以下要求:1. 土地面积:农村养殖猪场的扩张应具备合理的土地面积,每头养殖猪应有足够的运动和生活空间,以减少养殖猪之间的互相干扰和传染病的蔓延。
2. 环境安全:农村养殖猪场周围应无有害气体、污染源和重工业等,确保养殖猪的环境安全。
3. 通风条件:农村养殖猪场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保持空气流通,减少疫病的传播和抑制猪之间的感染。
4. 水源供应:农村养殖猪场应有建设完善的饮水设施,确保养殖猪有足够的清洁饮水,以保证其健康成长。
二、养殖要素农村养殖猪场的养殖要素设计应符合以下标准:1. 养殖规模: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经济实力,确定养殖猪场的规模,确保猪场能够实现高效生产和良好经济效益。
2. 猪舍设计:养殖猪场的猪舍应设置合理的隔离间距,确保养殖猪之间不互相干扰和传染病的蔓延。
猪舍内应有合理的空间布局,确保每头养殖猪有足够的活动和休息空间。
3. 饲料供应:农村养殖猪场应有稳定可靠的饲料供应渠道,确保养殖猪有高质量的饲料供应,以保证其健康成长。
三、管理要素农村养殖猪场的管理要素设计应符合以下标准:1. 人员配备:农村养殖猪场应配备专业养殖人员,确保猪场的高效生产和规范管理。
2. 疾病防控:农村养殖猪场应建立健全的疫病防控机制,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体检,确保养殖猪的健康与免疫。
3. 废弃物处理:农村养殖猪场应制定科学的废弃物处理措施,确保废弃物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综上所述,农村养殖猪场的规模设计应充分考虑环境、养殖和管理等方面的要素,确保猪场能够高效生产、健康管理和经济效益良好。
只有在科学合理的规模设计下,农村养殖猪场才能真正发挥其重要作用,为农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坚实的支撑。
设计农村小型养猪场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场地选择:选择离居民区较远,便于猪舍建设和养殖管理的场地。
同时,要考虑周围环境,尽量选择空气清新、水源充足的地方。
猪舍设计:猪舍的设计要考虑猪只数量、品种和舍内设备。
舍内空间要充足,通风良好,保持温度适宜。
猪舍要有保暖设备,以确保冬季温度适宜。
此外,还要设置相应的分娩、断奶、育肥等不同用途的舍房。
饲养设备:养猪场需要配备喂料机、饮水设备、照明设备等。
喂料机要有合理的设计,以便自动化喂料和饮水。
照明设备要光照充足,保证猪只健康生长。
猪舍卫生:定期清理猪舍、更换垫料,保持猪舍干净卫生,防止疫病传播。
猪舍周围要做好环境治理,避免污染。
饲养管理:制定科学的饲养管理制度,包括饲料配方、饲喂量、日常巡视和观察、疫病防控等。
要做好猪只的疫苗接种、防疫、定时体检等工作。
安全措施:养猪场要有完善的安全措施,保护猪只免受外界威胁和损害。
同时,要注意消防安全,防止火灾等事故发生。
环境保护:养猪场要注意环境保护,合理利用猪粪等废弃物,做好粪便处理和利用。
以上是农村小型养猪场设计的一些常见方法和要点。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和配备。
农村小型养猪场设计
养猪业是我国农业中的重要产业,对保障肉食品安全供应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农村经济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你知道农村小型养猪场该如何设计吗?下面黔农网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一些农村小型养猪场设计图吧!
选择场址应注意
1、要求地形整齐、开阔,以便于充分利用场地和合理布置建筑物,减少施工前清理场地的工作量。
要求地势高燥、南向、平坦或有缓坡。
2、粪尿最好通过附近的农田、果园、渔塘等自然消化,它是很好的肥料。
防止造成环境污染。
3、交通要便利,否则会给生产、职工的生活及产品的销售等带来困难。
4、应建在离城区、居民点、交通干线等较远的地方。
5 、水源和电源方便并且成本较低。
猪舍建筑应注意
1、圈舍朝向,坐北朝南偏东15-30度最好。
2、配套设施齐全,有进场人员消毒设备,有足够的病死猪处理去处等。
3、猪舍对环境的可调控能力,保证猪舍温度、湿度、空气质量饲养密度。
4、结合实际预定养猪生产的可能指标来设计工艺流程。
建场前业主应考虑
1、育肥猪或种猪或苗猪的销售渠道。
2、猪场占地面积、使用面积及预留地等充足。
3、排污通畅。
4、资金充足。
5、饲料原料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