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第一编 第二部分 第二章 第一节 中考回顾语文
- 格式:ppt
- 大小:680.01 KB
- 文档页数:45
河南省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A. 夹.缝/夹.袄匀称./称.心如意拾.金不昧/拾.级而上B. 憔悴./荟萃.默契./锲.而不舍殚精竭.虑/怒不可遏.C. 龟.缩/龟.裂斗.志/斗.转星移发.愤图强/令人发.指D. 脊.梁/贫瘠.胸襟./噤.若寒蝉勘.测水位/堪.当重任【答案】C【解析】【详解】A.夹缝jiā/夹袄jiá,匀称chèn /称心如意chèn,拾金不昧shí/拾shè级而上。
B.憔悴cuì/荟萃cuì,默契qì/锲而不舍qiè,殚精竭虑jié/怒不可遏è。
C.龟缩guī /龟裂jūn,斗志dòu/斗转星移dǒu,发愤图强fā/令人发指fà。
D.脊梁jǐ/贫瘠jí,胸襟jīn /噤若寒蝉jìn,勘测水位kān /堪当重任kān。
故选C。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对垒端详抱佛脚脱贫攻艰首屈一指B. 驱动交融博眼球风云变幻充耳不闻C. 幅员营销迭罗汉不可名状独树一帜D. 寒暄急燥唱双簧山清水秀鞭辟入里【答案】B【解析】【详解】A.有误,“脱贫攻艰”中的“艰”应为“坚”;C.有误,“迭罗汉”中的“迭”应为“叠”;D.有误,“急燥”中的“燥”应为“躁”;故选:B。
3.古诗文默写。
(1)关关睢鸠,_____(《关雎》)(2)子曰:“_____,可以为师矣。
”(《论语》)(3)郦道元在《三峡》中,用江船的日行千里侧面衬托江流之急的句子是:“_____,_____”。
(4)边塞风光,独特壮观。
王维出使塞上,描绘了塞外“_____,_____”(《使至塞上》)的奇美壮丽风光:岑参歌咏白雪,再现了边地“_____,_____”(《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雪压冬林景象。
【答案】(1). (1)在河之洲(2). (2)温故而知新(3). (3)有时朝发白帝(4). 暮到江陵(5). (4)大漠孤烟直(6). 长河落日圆(7). 忽如一夜春风来(8). 千树万树梨花开【解析】【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
满江红(小住京华)
(时间:5分钟满分:10分)
一、诗歌鉴赏。
(7分)
1.下列句子对这首词理解有误的一句是(3分)( C )
A.《满江红》作于1903年,作者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著名活动家,妇女解放运动先驱秋瑾。
B.“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本句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表达得淋漓尽致。
C.《满江红》是题目,作者是浙江绍兴人,别号“易安居士”。
D.“为篱下黄花开遍”,是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
以外在自然景观的清秀明丽反衬青春蹉跎而又无可奈何的沉重失落感和幽怨之情。
导析:满江红是词牌名。
别号是鉴湖女侠。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本词上阕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分)
答案:表达了词人不愿过贵妇人生活,意欲突破家庭束缚、追求自由、投身革命的思想感情。
二、名句默写。
(3分)
3.小住京华, 。
4. ,八年风味徒思浙。
5.俗子胸襟谁识我? 。
答案:3.早又是中秋佳节 4.四面歌残终破楚
5.英雄末路当磨折。
2019年XX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卷)注意事项:注意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1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6页;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券”上答题是无效的;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所以动心忍性,。
(《孟子》)②水河澹澹,。
(《曹操(观沧海》)③至于夏水襄陵,。
(郦道元《三峡》)④ ,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⑤ ,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夜雨寄北》)⑥,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渔家傲·秋思》中,范仲淹借酒抒发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②《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面对衣着华丽的“同舍生”的态度是“。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森林是地球之肺,对保护环境具有重要作用,但我国的森林的fù盖率却比较.低,这难道不令人担忧吗? 1981年,我国立法规定适.龄公民必须lǚ行植树义务。
政府通过广泛宣传持续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使人均绿地面积有所增加。
放眼未来,我们必须进一步行动起来,自觉爱绿、植绿、护绿,让绿水清山遍布租国大地。
(1)根据拼音写双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fù()盖比较()lǚ()行(2)最后一句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正确写法是“”。
(3)“适龄公民”中”适”的意思是()A.切合、相合B.刚才、方才C.往,到D.舒服(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4分)(1)“用苦痛换来欢乐”是他写给埃尔多迪伯爵夫人信中的话也是他的人生写照。
他是()A.罗曼,罗兰B.贝多芬C.米开朗琪罗D.托尔斯泰(2)“却说那【甲】久坐林间,盼望行者不到,将行李搭在马上,一只手执着降妖宝杖,一只手牵着缰绳,出松林向南观看。
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知识目标】1.引导学生更深刻地探究“信”的传统内涵和现代意义。
2.培养学生讲诚信的美德。
3.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掌握演讲技巧。
【课时计划】2课时,第一节完成活动指导,布置任务,学生开始准备,一周后,用一课时展示活动成果。
【活动准备】1.分组搜集有关“信”的资料。
比如:名言警句、成语典故、名人轶事及其他经典论述。
汇总整理资料。
2.分门别类制作成册或放到班级博客、公共邮箱、网络论坛里共享。
3.寻找身边讲诚信的人,了解他们的故事。
4.围绕“诚信”这一话题,写一篇演讲稿。
精彩导入激发兴趣“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失信不立”这些名言在我们身边萦绕。
诚信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一个人如果失去了诚信,将在社会上难以立足。
诚信如今,诚信如歌,诚信如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诚信如清晨第一缕阳光。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话诚信、觅诚信、说诚信吧!活动指导1.“引经据典话诚信”。
各组分别搜集。
(1)组长汇总整理搜集到的资料,先按类别划分为论述类和事例类,再进一步分为“个人之信”“交友之信”“经商之信”“国家之信”等。
(2)根据以上材料,分类分组讨论:“信”有哪些含义,“信”对个人、社会、国家有怎样的意义等等。
(3)组长做好记载。
2.“环顾身边觅诚信”。
(1)认真观察,善于发现。
诚恳地访问,细心地倾听。
讲故事,说感想。
(2)访问父母、老师等长辈,虚心听取他们对诚信的理解。
(3)联系身边或社会上一些不讲诚信的反面事例,小组展开讨论:诚信缺失会带来什么不良影响?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碰撞思维的火花。
3.“班级演讲说诚信”。
(1)围绕“诚信”话题,写演讲稿,在小组试讲。
组员认真听,并提出修改意见。
(2)小组推荐精彩演讲稿和出色演讲者参加班级演讲会,小组通力合作共同修改演讲稿,并为演讲者出谋划策。
(3)课代表及小组长统筹安排,协调组织好班级演讲会。
成果展示一、展示与“诚信”有关的名言警句。
1.失信就是失败。
2019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4分)根据拼音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汉字。
洪宗礼先生执教语文,研究语文,编写教材,lì经六十春秋。
他毫无喧哗、埋头耕yún 的纯美品质,他yán 谨、科学、锲而不舍的研究精神,他虚怀若谷、海纳百chuān 的学者风范,无不令人感佩。
他是我们做人做事的楷模。
2.(2分)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A.能最广泛地反映生活的文学体裁是什么?是小说。
B.梦想的花朵,需要用汗水浇灌,美好的生活,需要用双手创造。
C.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中,最著名的是素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兰亭序》。
D.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人民海军成立、渡江战役胜利70周年。
3.(2分)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星光璀璨,汉字是它的基石。
B.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惊天动地....的壮举,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C.小米、玉米糁儿、红豆、红薯、红枣、栗子熬成的腊八粥,占全了色、味、香,令人流连忘返....。
D.高明的画家会在画面上留下耐人寻味....的空白,优秀的教师会在课堂上给学生留下充分思考的余地。
4.(8分)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1)千里之行,。
(2),则孤陋而寡闻。
(3)俏也不争春,。
(4)两岸石壁,。
(5)走进唐诗,能感受到诗人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望岳》中,诗人用“,”表现出敢于登顶俯视一切的雄心气概,显示了蓬勃向上的朝气;《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诗人用“,”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
5.(6分)名著阅读。
(1)阅读《水浒传》片段,完成填空。
A道:“…今日林教头扶我做山寨之主,吴学究做军师,B同掌兵权,林教头等共管山寨。
汝等众人,各依旧职,管领山前山后事务,守备寨栅滩头,休教有失。
各人务要竭力同心,共聚大义。
”再教收拾两边房屋,安顿了阮家老小,便教取出打劫得的C﹣﹣金珠宝贝,并自家庄上过活的金银财帛,就当厅赏赐众小头目并众多小喽罗……庆贺重新聚义。
一、对点训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注意句中加点的实词的翻译。
1.贾谊,洛阳人也。
年十八,以能诵诗书属文称于郡中。
__河南守吴公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尝学事焉,征为廷尉。
廷尉乃言谊年少,颇通诸子之书。
文帝召以为博士。
(《汉书·贾谊传》) (1)以能诵诗书属.文称.于郡中。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河南守吴公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故.与李斯同邑,而尝学事焉,征.为廷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凭借擅长背诵诗书会写文章在郡里闻名。
(2)河南太守吴公听说他才学优秀,就召他到自己的官署,非常地宠爱(他)。
(3)(吴公)旧时与李斯同乡,并且曾经向李斯学习过,(皇上)就征召吴公担任廷尉。
参考译文:贾生名叫贾谊,是洛阳人。
在十八岁时,凭借擅长背诵诗书会写文章在郡里闻名。
河南太守吴公听说他才学优秀,就召他到自己的官署,非常地宠爱(他)。
汉文帝刚即位时,听说河南郡守吴公政绩卓著,为全国第一,(吴公)旧时和李斯同乡,并且曾经向李斯学习过,(皇上)就征召吴公担任廷尉。
吴廷尉就推荐贾谊年轻有才,能精通诸子百家的学问。
这样,汉文帝就征召贾谊,让他担任博士之职。
2.越无车,有游者得车于晋楚之郊,辐朽而轮败,车兒折而辕毁,无所可用。
然以其乡之未尝有也,舟载以归而夸诸人。
观者闻其夸而信之,以为车固若是,效而为之者相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