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事作文指导与训练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3
小学语文写事作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写事作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开头、经过、结果三个部分。
2. 培养学生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表达事件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事件的特点,使作文更加生动有趣。
4. 培养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积累素材的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写事作文的基本结构:开头、经过、结果。
2. 选取典型事件,进行详细描写。
3. 运用修辞手法,提升作文的表现力。
4. 修改作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掌握写事作文的基本结构,学会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事件特点。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表达事件,使作文更加生动有趣。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优秀作文案例,使学生掌握写事作文的方法和技巧。
2. 实践指导法: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3. 互动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提升写作水平。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讲解写事作文的基本结构,分析优秀作文案例。
2. 第二课时:练习写作,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表达事件。
3. 第三课时:分组讨论,修改作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 第四课时:总结讲评,学生展示优秀作文。
六、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写事作文基本结构,加深记忆。
2. 讲解开头、经过、结果三个部分的具体写作方法。
3. 分析优秀作文案例,让学生理解如何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表达事件。
七、课堂练习:1. 请学生根据自己生活中经历的一个事件,按照写事作文的基本结构进行写作。
2. 着重练习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表达事件,使作文更加生动有趣。
八、互动讨论:1. 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组内分享自己的作文。
2. 引导学生互相评价,提出修改意见,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九、修改作文:1. 让学生根据同学和老师的建议,对作文进行修改。
2. 重点关注作文的语言表达、事件描写和结构安排等方面。
十、总结讲评:1.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讲评,总结优点和不足。
小学写事的作文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作文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对写作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身边的美好事物。
3. 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教学内容:1. 作文的意义和重要性2. 观察生活的方法3. 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让学生谈谈对作文的认识和感受。
2. 讲解作文的意义和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作文是一种表达和沟通的工具。
3. 教授观察生活的方法,鼓励学生多观察身边的事物,发现美好。
4. 介绍一些基本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如如何开头、如何展开、如何结尾等。
作业布置:1. 写一篇关于自己最喜欢的动物的作文。
2. 观察身边的一个人,描述他的外貌特征和性格特点。
第二章:叙事作文的基本结构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叙事作文的基本结构。
2. 培养学生按照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叙事作文的基本结构:导入、发展、高潮、结尾。
2. 按照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方法。
教学步骤:1. 讲解叙事作文的基本结构,让学生明确每个部分的作用和要求。
2. 引导学生按照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确保故事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作业布置:1. 按照时间顺序写一篇关于自己的一次旅行的作文。
2. 写一篇关于自己的一次克服困难的作文。
第三章:如何写好开头和结尾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如何写好开头和结尾。
2. 培养学生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使作文更具吸引力。
教学内容:1. 开头的写作方法:导入式、设问式、描写式。
2. 结尾的写作方法:总结式、拓展式、抒情式。
3. 修辞手法的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
教学步骤:1. 讲解开头的写作方法,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
2. 讲解结尾的写作方法,引导学生总结全文,留下深刻印象。
3. 教授修辞手法的运用,让学生在作文中灵活运用,提高作文的表现力。
作业布置:1. 运用不同的写作方法,写一篇关于自己的一次参加活动的作文。
2. 运用修辞手法,写一篇关于大自然的作文。
写事作文指导教案(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写事作文指导教案写事作文指导与训练教案(一)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拓宽学生思维,乐于把自己难忘的事写下来。
2、能不拘形式地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
3、能写出自己的感受、看法。
教学重难点: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写具体。
教学过程:一、导语激趣,揭示指导内容二、拓宽思维,丰富选材1、什么是记事作文?记事作文就是有目的地把事情记叙下来,说明某些道理,赞扬某种精神、风尚,抒发感情或揭示问题,批判坏现象等的文章。
这类文章,事是重点,虽然少不了写到人和环境景物,但人物和环境景物的描写只能围绕着事,服从于事或依附于事。
它的明显特点是:注重把事件、情节的过程具体地表现出来,不着力刻画人物,也无中心人物:文章的中心思想是表现事件的思想意义,而不是主人公的思想品德。
2、事情可怎样分类?(1)自由追寻:同学们,打开自己记忆的大门,生活如一个万花筒,多姿多彩,经历的事呀,就像海滩上的贝壳那样多,挑一件和大家分享吧,学生静思。
(2)回味往事:让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相机表扬,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感受最深的事。
(3)讨论分类:自由汇报交流后,师生小结、归类。
(A)成长足迹如第一次……;学习某种本领;;增长见识;提高思想;兴趣爱好;童年趣事;得意、惊险、惹祸的事;成功、失败、勇敢、胆小、诚实、撒谎、伤心、快乐……的真切体验。
(B)家庭影院如家里发生的趣事;家庭的娱乐活动;家庭小**、小烦恼;家务劳动;家中节日、假日、生日的事;家人户外活动……(C)校园风云如班级中发生的事;生动的课堂;体育健身活动;比赛活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事;竞选故事;学科活动、班队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班级劳动;野炊、夏令营;“六一”节、教师节、元旦故事、家长会、考试等事。
(D)社会聚集如家乡新鲜事;街头见闻;社会中不良现象;不文明事、不环保事、陋习怪事;社会新风尚……三、交流材料,写好事件1、点一点:同学们的思维真开阔,想到这么多事,点一点你们最想听谁的事件?请被点的同学清楚,具体地讲出来。
写事作文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事情作文的基本要求,掌握叙事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能力,提高学生对事情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生动的事例,展现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使文章富有条理性和感染力。
二、教学内容1. 事情作文的概念与特点2. 叙事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3. 叙事方法:顺叙、倒叙、插叙4. 叙事技巧:细节描写、心理描写、对话描写5. 文章结构:引子、主体、结尾三、教学重点1. 掌握叙事的基本技巧,能够清晰、生动地叙述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2. 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心理描写、对话描写等技巧,使文章更具表现力。
3. 掌握文章的基本结构,使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四、教学难点1. 叙事方法的运用,如何灵活运用顺叙、倒叙、插叙等方法,使文章更具吸引力。
2. 叙事技巧的运用,如何通过细节描写、心理描写、对话描写等手法,展现事情的内涵和情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有趣、有意义的事情,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 讲解:讲解事情作文的概念与特点,阐述叙事六要素的重要性。
3. 示范:教师示范写作一篇事情作文,讲解叙事方法、叙事技巧和文章结构的应用。
4. 练习: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个有趣的事情进行练习,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进行写作。
5. 讲评:教师选取几篇学生的作文进行讲评,分析优点和不足,指导学生进行修改。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叙事方法、叙事技巧和文章结构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一道事情作文的写作题目,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进行写作。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经典的事情作文案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叙事技巧的应用。
2.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 师生互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4. 写作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叙事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写事作文指导与训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写事作文的基本要求。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作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叙事来表达情感,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写事作文的概念与意义。
2. 写事作文的基本要素。
3. 叙事的方法与技巧。
4. 写事作文的结构安排。
5. 写事作文的修改与润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写事作文的基本要求,学会叙事的方法与技巧。
2. 难点:如何将事件描述得生动具体,表达真情实感。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写事作文的基本要求、叙事的方法与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写事作文案例,引导学生从中学习。
3.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写作实践,提高写事作文能力。
4. 互动法:鼓励学生互相评改、交流,共同提高。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讲解写事作文的概念与意义,明确基本要求。
2. 第二课时:学习叙事的方法与技巧,分析优秀案例。
3. 第三课时:进行写事作文练习,引导学生动手写作。
4. 第四课时:学生互评互改,教师指导修改。
六、教学评价1. 通过学生提交的写事作文来评价学生的写作能力。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互动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能力。
3.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写事作文的认识和写作过程中的困难,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调整。
七、教学资源1. 优秀写事作文案例:用于分析和示范,让学生了解优秀的写事作文的特点。
2. 写作指导书籍:提供给学生课后阅读,帮助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提高写事作文技巧。
3. 作文修改工具:如作文评价标准、作文互评表等,用于学生互评和教师批改。
八、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写事作文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写事作文的基本要求和叙事的方法与技巧。
3. 示范:分析优秀写事作文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将事件描述得生动具体。
4. 练习:学生进行写事作文练习,尝试运用所学的叙事方法。
5. 反馈:学生互相评改作文,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
小学生四年级写事作文教案(精选五篇)第一篇:小学生四年级写事作文教案如何写好写事作文写事作文的分类——有哪些东西可写?λ1.你所经历的事。
如你第一次做了什么事情,学习了什么;你的荣耀与骄傲,你的悲伤与难以释怀;你难忘的与你挚爱的;你成功过的与失败过的;时间我们都是在家中度过的,那么有没有发生一些事情让你难忘呢?可以是家里的趣事也可是一些特殊的、有波折的事情。
活动、与老师或同学间的故事等等。
λ2.家里发生的事。
家是我们生活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很多λ3.学校发生的事。
可以是班级活动、精彩的一节课、外出λ4.社会上的事。
你的见闻与见解、社会的不文明现象和不良风气等——总有一些是你想发表一下自己意见的事情。
如何写事?(一)怎样写事一是把“经过”部分分成几个阶段,然后按照先后顺序一层一层地写得清楚。
写的时候多几个“后来怎样”,文章就具体了。
二是注意材料的详略,有所侧重。
对一些重要的过程、场面要细致描绘,使读者有如身临其境。
三是对事件中的人物,特别是主要人物,当时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又是“怎么想的”,一定要写具体。
(二)怎样写活动活动都是有目的、有形式、有过程的。
搞什么活动?为什么搞活动?怎样搞活动?活动的结果怎样?都要写清楚。
写活动也要求写清楚“六要素”,要把活动的时间、地点、人物和活动开始、经过、结果写出来。
在整个活动当中,不是写一个人,而是写一群人;不是用一两件事来写人物,而是通过写一个活动场面,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
写活动的记叙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必须有活动的基本内容、主要过程和重要场面。
把印象最深刻的内容作为重点,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亲身经历的主要部分记叙下来,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既要写好群体活动,又要把个体代表写进去;既要写整个场面,又要突出典型人物。
写活动的文章一般包括两大部分:一是活动的经过,二是自己的感受。
如果写“参观”活动,就要用“观一处,感一处”的方法。
写整个活动的过程,要用顺叙法,即按活动的先后顺序,把活动时间、地点、人物及活动的经过和结果依次写出来。
一、教案概述教案名称:写事作文指导与训练教案章节:第一章至第五章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写事作文的基本要求与技巧。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提炼素材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表达清晰、条理分明、生动形象的水平。
教学内容:1. 写事作文的概念与意义2. 写事作文的基本要求3. 选取素材的方法与技巧4. 叙事结构的安排与处理5. 描写方法的运用与训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写事作文的基本要求与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范文,引导学生领悟写作方法。
3. 练习法:布置作文题目,让学生动手实践。
4. 讨论法:分组讨论,相互评改,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理论知识资料。
2. 收集一批优秀写事作文范文。
3. 准备作文评改标准。
二、第一章:写事作文的概念与意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写事作文的定义。
2. 让学生明白写事作文的价值和意义。
教学内容:1. 写事作文的定义2. 写事作文的特点3. 写事作文的意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写事作文的定义和特点。
2. 讨论法:让学生谈谈对写事作文意义的认识。
教学准备:1. 准备写事作文的相关理论知识。
2. 收集一批优秀写事作文范文。
三、第二章:写事作文的基本要求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写事作文的基本要求。
2. 培养学生写出符合要求的文章。
教学内容:1. 主题明确2. 材料真实3. 结构完整4. 叙事生动5. 表达准确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写事作文的基本要求。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范文,引导学生领悟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1. 准备写事作文的基本要求理论资料。
2. 收集一批优秀写事作文范文。
四、第三章:选取素材的方法与技巧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选取素材的方法。
2. 培养学生从生活中提炼素材的能力。
教学内容:1. 选取素材的方法2. 选取素材的技巧3. 素材的处理与应用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选取素材的方法与技巧。
2. 练习法:布置作文题目,让学生动手实践。
写事作文指导教案优秀范文目录•教学目标与要求•写事作文基本技巧•优秀范文欣赏与分析•学生常见错误及改进方法•写作实践指导与训练•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PART01教学目标与要求让学生了解写事作文的常见类型和特点,如记叙文、描写文等。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用准确、生动、具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让学生掌握写事作文的基本技巧,包括选材、立意、构思、表达等方面。
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写事作文的方法和步骤。
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实践,从生活中寻找素材,积累写作经验。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互相评改等活动中相互学习、相互提高。
激发学生对写事作文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认识到写作的重要性和意义。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自然。
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和进取心,不怕困难、勇于尝试、敢于创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写事作文的基本技巧和常见类型;如何选材、立意、构思、表达;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素材并积累写作经验;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如何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和进取心,克服写作中的困难和挫折。
PART02写事作文基本技巧选择自己亲身经历或亲眼所见的事情,确保材料真实可信。
避开陈旧、俗套的题材,力求新颖、独特,吸引读者注意。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材料,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和特点。
选材要新颖、典型叙述要清楚、有条理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起因等要素。
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叙述,保持条理清晰。
合理运用过渡句和连接词,使文章更加连贯、流畅。
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增强文章的形象感。
通过描绘环境、氛围等,烘托出事情的背景和情感色彩。
采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描写更加生动、有趣。
描写要生动、具体通过事情的叙述和描写,传达出自己的情感和态度,引发读者共鸣。
小学语文写事作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写事作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开头、经过、结果三个部分。
2. 培养学生运用生动的词语和形象的描绘来表现事件。
3. 引导学生通过细节描写,展示事件的情感色彩和深刻内涵。
二、教学内容:1. 写事作文的基本结构。
2. 生动的词语和形象的描绘。
3. 细节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4. 写作习惯的培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写事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生动的词语和形象的描绘,以及通过细节描写展示事件的情感色彩和深刻内涵。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写事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方法。
2. 示例法:通过示例让学生了解生动的词语和形象的描绘,以及细节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3.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写作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4. 评价法: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鼓励优秀,指导改进。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素材和示例作文。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作文本。
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忆曾经经历过的事情,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 讲解:讲解写事作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开头、经过、结果三个部分。
3. 示例:展示生动的词语和形象的描绘的示例作文,让学生感受写作的魅力。
4. 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写作练习,要求开头、经过、结果齐全,运用生动的词语和形象的描绘。
5. 评价: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鼓励优秀,指导改进。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写作的重要性,鼓励学生持续练习。
7. 作业:布置写作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写作方法,完成一篇写事作文。
六、教学目标:1. 深化学生对写事作文的理解,使其能够灵活运用各类句式。
2. 培养学生通过人物描写展现事件性格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环境描写增强作文的氛围感。
4.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其能够在作文中进行合理的虚构。
七、教学内容:1. 各类句式的运用:如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等。
初中记事作文指导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事作文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思考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表达情感、描绘细节的能力。
教学重点:1. 记事作文的基本要求。
2. 记事作文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1. 如何选材。
2. 如何描绘细节。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作文类型,如写人、写景、抒情等。
2. 提问: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作文类型——记事作文。
二、讲解记事作文的基本要求(10分钟)1. 时间:记叙的事情发生的时间要明确。
2.地点:记叙的事情发生的地点要具体。
3.人物:记叙的人物要齐全,要写清楚人物的身份。
4.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记叙的事件要完整,包括起因、经过、结果。
三、讲解记事作文的写作方法(10分钟)1. 选材:选择有意义、有价值的材料,避免平淡无奇。
2. 开头:简洁明了地交代时间、地点、人物、起因。
3. 过程:详细描绘事件的经过,注意描绘细节,使事件生动有趣。
4. 结尾: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四、实例分析(10分钟)1. 分析一篇优秀的记事作文《一件难忘的事》。
2. 分析作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3. 分析作文中的细节描绘和情感表达。
五、学生练习(15分钟)1.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或想象,写一篇记事作文。
2. 要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要清晰明了。
3. 注意描绘细节,表达情感。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记事作文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2. 强调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选材、描绘细节和表达情感。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了记事作文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在学生练习环节,大部分学生能够根据要求写出完整的记事作文,但部分学生在细节描绘和情感表达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同时,增加课外阅读,让学生多吸收优秀作文的营养,提高写作素养。
写事作文指导与训练教案(二)
教学目标:
1、在掌握记事记叙文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写出较为复杂的记叙文
2、运用线索记事的手法,有条理地详略得当地记叙多件事。
重点难点:
运用线索记事的手法,有条理地详略得当地记叙多件事。
教学方法:
理论指导例文赏析触类旁通
教学过程:
一、理论指导
记叙文是以叙述人物的经历或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为主的一种文体,是写作训练中最普遍、最基本的一种文体。
记叙文要求学生根据所给情景,组织语言材料,编写成文。
一般说来记叙文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和结果六要素,写作时要表达清楚。
记人时,要注意介绍人物的身世、经历和事迹等;叙事时要描写事情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及前因后果等。
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尤其是记叙多件事的记叙文,要理清叙事的线索,注意事件的详略安排,以便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作者写作的内容和主旨。
(一)理清叙事的线索
线索是贯穿文章始终的脉络。
如果把叙述中种种事件比做珍珠的话,那么线索就是那串珠的丝线,有了丝线,颗颗散落的珍珠就能构成一条闪烁异彩的项链,有了线索,杂乱无章、错综纷繁的材料才能组织得有理有序,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在叙述多件事的记叙文中这点尤为重要。
1、文章的线索。
有的文章以时空转移为线索,人物的行动、事件发展、景物变化等,都是随着时间、地点的推进而展开的,这样就显得文脉清晰,层次分明。
读后一目了然。
有的则以一人、一事、一物为线索,从而把全篇各部分内容紧紧地连接起来。
2、理清记叙线索的方法。
一看文章的标题,文章标题有时候就是叙事的线索。
例如《半截蜡烛》,文章始终围绕着藏有情报的半截蜡烛展开,标题就是文章的线索。
二看文章中反复出现的事物。
文中多次出现的事物往往也就是叙事线
索。
三看情节变化的原因。
一般来说,情节总是依据事情的发展、人物的命运或作者的思想感情展开,据此判断可以清楚地整理出记叙的线索。
(二)妥当地安排详写和略写
1、事情的发生和结果要略写,事情的发展过程要详写。
事情的发生阶段,往往是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起因,事情的结果部分,往往是写出事情的结局或点明事情的中心。
它们在整个事情中,或者说在整篇文章中,仅仅是枝节部分,所以要略写。
事情的发展过程,是整个事情,或者整篇文章中的主体部分,它往往具体体现中心思想,因而要详写。
2、有点有面地叙事,“面”要略写,“点”要详写。
有点有面地叙事,“面”上的内容往往是渲染气氛,交代背景,起烘托的作用。
“点”上的内容往往是文章的重点。
直接体现中心思想的,所以要详写。
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在文章中,重点突出详写的部分时,不能忽视略写的部分。
略写虽是寥寥几笔,但运用得好,可以对文章重点的突出、主题的表现,起到“绿叶映衬红花”的作用。
(三)过渡衔接要得当
一篇文章,好比一架运转正常的机器,文章中的一个个段落就好比机器中那些大大小小的零件,这些零件不仅相互照应,而且那些大零件需要小零件把它们连接起来。
文章里的段落也需要相互照应,也需要一些“小零件”,即过渡段和过渡句把它们自然、紧密地连接起来。
不然,文章就会显得支离破碎。
所以,写文章时,一定要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过渡和照应。
一般说,记叙文在下面几种情况需要过渡:
1、由这件事转到另一件事时需要过渡。
2、记叙的时间发生变化时需要过渡。
3、由倒叙转入顺叙时需要过渡。
4、运用插叙时的起止处需要过渡。
(四)写叙事的记叙文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一篇文章无论写一件事或几件事,都只能有一个中心思想。
写一件事自不必说,写几件事的情况尤其应注意,这几件事不一定发生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事情也不一定是同一个人或同一些人所做,但这些事应该有内在联系,共同说明一个道理,为一个中心服务。
如《谁是最可爱的人》和《驿路梨花》就是比
较典型的例子。
2、要安排好行文的顺序。
记叙比较复杂的事件,一篇文章中往往不只采用一种方式,而是以一种方式为主,结合其他方式,使文章条理清楚,错落有致。
以《驿路梨花》为例,全文从整体上是顺叙,按照时间的先后记述了“我”和老余从夕阳西下到第二天早上一连串的经历。
文中又安排了几处插叙:通过瑶族老人的讲述交代了老人在山中迷路奇遇小屋的过程以及关于小屋的主人是梨花的传说;又通过哈尼小姑娘的讲述揭示了小屋的来历和小屋主人是谁的谜底。
这样的安排不仅使发生在十几年间的若干事件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而且“步步为营”,巧设悬念,使故事引人入胜。
3、记事中要围绕中心,抓住重点,不要面面俱到。
重点部分(一般指事情发展高潮处)要详写,写具体,写详尽,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要描绘生活中生动、具体的细节以及自己真实的感受,而不能只停留在泛泛地一般叙述。
有位同学写自己参加义务劳动、打扫储藏室的事情,初稿写得干巴巴的,没有任何描写。
写刚进储藏室的情况,只有一句话:“开始,我很不爱干。
”后来,在老师启发下,她把这个字扩写成了下面的两小段:
“这个储藏室又大、又脏、又乱,一进门儿,就有股怪味儿往脑子里钻,我纵了纵鼻子,想扭头就走,可是怎么好意思呢?劳动开始了,我抢先跳上窗台,推开一扇窗户,慢条斯理地擦起玻璃来。
心想,这个活儿又轻省,又能呼吸窗外的新鲜空气。
想到这儿,心里美滋滋的。
”
这两小段文字比原来的七个字就具体多了,使读者了解了这位同学为什么不爱干的原因,了解了她的想法和行动,内容也比原来更丰富,更真实。
二、例文赏析
三、触类旁通
请以某个动作或某种东西为线索,精选事件,写一篇多件事的记叙文。
要求:(1)题目自拟。
(2)字数不少于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