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旅游资源评价(2)教案鲁教版选修4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2
第一节旅游资源评价第一课时旅游资源评价的意义和内容(一)【目标导航】1.了解旅游资源评价的意义。
2.了解旅游资源的价值【思维拓展】1.为什么要对旅游资源进行评价?进行旅游资源评价,可以了解旅游资源价值,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制定旅游开发规划,促进旅游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自我评价】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旅游资源评价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旅游资源评价是旅游资源有效利用和合理开发的前提B.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包括旅游资源游览价值评价和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C.旅游资源游览价值评价包括区位条件和可进入性、客源市场条件以及旅游资源的价值与功能等D.气候的季节性变化和舒适程度影响到旅游的淡旺季2.关于埃及金字塔及狮身人面像这些享誉世界的旅游资源的旅游价值的组合判断,正确的是( )①美学价值②科学价值③历史文化价值④经济价值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3.关于埃及金字塔及狮身人面像这些享誉世界的旅游资源的旅游价值的组合判断,正确的是( )①美学价值②科学价值③历史文化价值④经济价值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4.云南省某地如下图所示。
该地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较高,主要体现在( )①有较高的审美价值②交通通达度好③地区接待能力强④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好⑤环境承载量大⑥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好A.①③④ B.③④⑥ C.①④⑥ D.②③⑥读某地区城镇与公路建设图及资料,回答5~8题。
材料一如下图材料二 a城是该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时期的县城,它是由完整城墙和街巷、店铺、庙宇、住宅组成的大型古建筑群,这些古老的城市建筑既是该地区具有普遍意义的一种传统建筑方式,也是古代政治、经济、哲学、伦理、文化、艺术乃至风土民情的一种折射和凝结。
材料三连接城镇a、b、c与沿海大城市d的公路建成以后,a、b、c都有一定的发展,其中b城发展最快,a城发展最慢。
5.关于a城今后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力招商引资,兴建重工业,发展经济B.保护古建筑,积极发展旅游业C.对a城进行全面改造,将其建设成为现代化城D.以上说法都不对6.a城市至今能够保留大量古建筑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A.气候干燥,降水稀水,外力作用微弱B.运用中西方的建筑技术和先进材料,经久耐用C.交通闭塞,受外部影响小,城镇发展缓慢D.巨额旅游业收人投入保护维修7.a城最主要的旅游价值是A.美学价值 B.历史文化价值C.科学价值 D.经济价值8.关于该地区旅游资源评价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地区旅游资源的价值较高,故游览价值也高B.该地区的区位条件差,是旅游资源开发的制约因素C.该地区的经济背景差,制约了旅游资源的开发D.旅游交通落后,决定了该地区的可进入性差二、综合题9.(2006四川文综)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一节旅游资源评价旅游资源评价的意义———————情景导入先思考——————丹霞地貌,属于红层地貌,是一种水平构造地貌。
它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是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
这种地貌以粤北地区韶关市内的丹霞山最为典型,所以称为丹霞地貌。
现在丹霞地貌已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
思考探究:丹霞地貌作为旅游资源主要具有哪些价值?提示: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
———————基础知识要记牢——————1.评价的意义(1)认识旅游资源的类型、规模、等级、特点,明确旅游资源在同类资源或所在区域的地位。
(2)认识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开发条件,明确旅游开发目标,确定旅游资源的开发时序与开发规模,突出开发重点,选择合理的开发方式。
(3)了解旅游资源价值,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制定旅游开发规划,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2.旅游资源的价值(1)美学价值:包括自然美和人文美。
(2)科学价值。
(3)历史文化价值{历史考古价值文化艺术继承价值(4)经济价值。
(5)康体娱乐价值。
———————重点难点掌握好——————旅游资源的价值[拓展提升](1)一般来说,自然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及科学价值,人文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所有旅游资源都具有经济价值。
(2)美学价值主要是针对自然景观而言的,但也不是说人文景观就一概不具有美学价值。
人文景观也具有美学价值,如建筑物的结构美、色彩美、质感美等,但是相对于自然景观来说,它在旅游资源价值中的地位要低得多。
(3)从人地关系的角度看,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是旅游资源美学价值的最高体现。
———————应用体验不可少——————1.下列关于旅游资源评价意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是旅游资源有效利用和合理开发的前提B.有助于明确该旅游资源在同类资源或所处区域的地位C.为明确旅游开发目标、确定旅游资源的开发时序、突出开发重点等提供重要依据D.旅游资源评价只是评价,而对于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意义不大解析:选D 旅游资源评价是旅游资源有效利用和合理开发的前提。
第一节旅游资源评价课程标准:1、结合实例,简述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2、针对某一实例,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过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的知识,在此基础上,本节学习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为后面学习旅游景区的规划、旅游活动的设计,以及旅游业对区域发展的关系打下基础。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对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价,理论性较强,学生可能感觉无从下手,所以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目的是易于学生理解接受。
教学目标:•人地协调观:了解旅游资源评价的意义;•综合思维:结合实例,分析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区域认知:结合实例,简析旅游资源游览价值;•地理实践力:对家乡的旅游资源进行评价。
重、难点:【重点】简述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难点】根据资料,评价该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多媒体教学、启发式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沂南县旅游局对全县旅游资源评价的招标公告【预习交流】1.旅游资源评价的意义(1)了解旅游资源价值。
(2)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
(3)科学制定旅游开发规划。
(4)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2.旅游资源的价值(1)美学价值:包括自然美和人文美。
(2)科学价值。
(3)历史文化价值⎩⎪⎨⎪⎧历史考古价值文化艺术继承价值 (4)经济价值。
(5)健身娱乐价值。
【互动探究1】结合材料1、2和教材P65-66的内容,小组合作,分析影响旅游资源游览价值的因素有哪些?材料1• 沧州铁狮子是我国最大的铸铁文物,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987年河北省开始举办的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其金狮、银狮、铜狮奖杯和以雄狮作图形的节徽,其原意来源和图案范本就取自和选自沧州铁狮子。
• 如今,沧州铁狮子已是声名远播,在国内外有很高的知名度,它作为中国的象征和友谊的使者,为国家争得了荣誉。
• 铁狮子尽管声明远播,门票便宜(只20元),但地处偏僻的沧州市,附近其他知名景点稀少,因此少有游客到来。
选修3旅游地理第三单元旅游资源评价与旅游规划第一节旅游资源评价【设计思路】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直接影响到旅游业的发展规模和水平。
而旅游资源的评价是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基础。
该部分内容是高考的热点内容。
本课可以运用典型案例的方法,让学生在问题探究、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中学会辩证的评价某区域的旅游资源。
【知识构建】本课核心知识属于两部分内容,一是旅游资源游览价值的评价,二是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12312.教学难点本课的难点是能否全面、准确、辩证地评价某区域的旅游资源。
【课前准备】提前布置问题:你或你周围的亲戚朋友去过哪些旅游景点旅游?问问他们选择该景点的理由和去后的感受?如果你有外出旅游的机会,最想去中国的哪些旅游景区?谈谈你选择的理由?教师收集相关问题的答案,提前收集相关区域的景点分布图和景观图。
探究活动1:阅读课本第64页、68页内容,了解旅游资源评价的意义和方法。
[内容解析]旅游资源评价的意义和方法旅游资源评价是旅游资源有效利用和合理开发的前提。
对科学制定旅游开发规划,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有定量、定性分析。
探究活动2: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
[内容解析]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1.旅游资源游览价值评价(1)旅游资源的规模和组合状况(2)旅游资源的等级与特色(3)旅游资源的价值与功能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探究活动3:案例深度分析,学会评价旅游资源和对比分析不同区域旅游资源游览价值、开发条件。
年接待游客多、收入高的原因。
③展示问题2:试评价扬州旅游资源开发条件。
案例1:中国主要著名的旅游景点分布图,黄山和布达拉宫的景观图案例2:扬州瘦西湖和杭州西湖旅游景点分布图,著名景点景观图评价内容黄山与布达拉宫分析游览价值的评价共同点等级高,特色鲜明,与周边旅游资源地域组合状况好,历史文化价值高等不同点黄山具有更高的美学价值等开发条件的评价共同点旅游容量较小等。
不同点黄山地理位置更优越,交通更便利、离客源市场更近,开发能力更强等[内容解析]案例2:1.与瘦西湖比,杭州西湖等级高,规模大,知名度高、历史文化价值高,免费开放后可吸引更多游客、延长游客停留时间等(合理即可)2. 优点:扬州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地处东部客源市场,客源市场广阔,基础设施完善接待能力更强等,旅游容量不大,不足:部分景点旅游容量小,缺少特色,游客停留时间短等(合理即可)第三部分:课堂总结设计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堂总结①设问:同学们回顾一下,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②总结:旅游资源游览价值和开发条件评价的内容。
旅游资源及其特点
[教学目标]:1、简述旅游资源的内涵及其本质特征。
2、通过对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比较,认识二者的区别。
3、举例说明旅游资源的主要特点。
4、在地图上能够熟练地找出我国的“世界
文化与自然遗产”,并举例说明“世界遗产”
的重要价值及申报“世界遗产”的重要意义。
5、运用“中国旅游资源分区”图,能够用
简明的文字阐明我国旅游资源的地域差异。
6、通过对我国旅游资源的学习,培养学生
的爱国情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学重点]:旅游资源的主要特点;我国“世界遗产”的分布。
[教学难点]:我国“世界遗产”的分布。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讲解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基本教具
[教者]:
[教学过程]:。
旅游资源评价-鲁教版选修三旅游地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旅游资源及其分类;2.掌握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3.了解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4.通过案例学习,初步了解我国旅游资源的现状及其影响。
二、教学重点1.旅游资源的分类;2.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3.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
三、教学难点1.了解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2.掌握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
四、教学过程1. 旅游资源概念及分类旅游资源是人类旅游活动的客观基础,是指人们在旅游活动中所能利用的旅游要素,包括自然、人文、社会等各种要素。
根据旅游资源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自然景观类,包括山川、湖泊、河流、海洋、森林、草原、沙漠、岛屿等;2.人文景观类,包括历史文化古迹、人文学术场所、民间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建筑等;3.特色旅游类,包括山水田园、风情民俗、民族文化、乡村旅游等;4.活动旅游类,包括登山、滑雪、探险、露营、漂流等。
2. 旅游资源评价方法在旅游资源评价中,需要确定评价指标以及权重,确定评价方法,根据得分确定评价等级。
1.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1)旅游资源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2)旅游资源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价值(3)旅游资源的服务设施和管理水平(4)旅游资源的旅游承载力和可持续性(5)旅游资源的宣传和推广能力2.评价方法评价方法主要有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两种。
主观评价是采用专家、学者或游客的个人看法进行评价,主要用于方案的初步确定和分析。
客观评价是通过采用科学的方法,用统计学及相关专业知识和工具,以客观的依据进行评价。
常用的客观评价方法有层次分析法、熵权法、灰色关联度法等。
3.评价等级的划分评价等级可以用五级制或三级制,分别表示旅游资源的较好、良好、一般、较差和差等不同的评价结果。
3. 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依据地域特点和市场需求进行分类开发;2.保护旅游资源,保障开发效益;3.推动旅游产业与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4.营造旅游环境,健全旅游管理体系;5.与社区、居民保持良好关系,提高旅游产业的社会效益。
3.1 旅游资源评价学案(鲁教版选修3)【学习目标】结合实例,简述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针对某一实例,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基础梳理知识点旅游资源评价思维点击1.如何分析与评价旅游客源市场?2.地理位置与交通对旅游资源开发有何影响?一、旅游资源的价值值。
①锡林郭勒草原②傣族泼水节③蓬莱的“海市蜃楼”④四川九寨沟⑤敦煌莫高窟⑥中华世纪坛变式训练1 有关旅游资源价值的叙述,正确的是(双选)( )A .形象美是人文景观美学价值的核心B .自然景观多具科学价值,人文景观多具历史文化价值C .旅游资源的使用会产生经济价值D .旅游资源只具有美学价值不具有经济价值二、旅游资源评价1.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1)旅游资源游览价值评价①规模与组合状况:类型丰富、密度较大、搭配协调、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旅游资源才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
②等级与特色:品位和等级越高,特色越明显,其吸引力越大,旅游价值越高。
③价值与功能:旅游资源的价值直接决定旅游开发的功能。
(1)(2)经济距离与最优吸引半径①经济距离游客从出发地到旅游地再返回出发地所用的时间和费用,称为经济距离。
经济距离越长,旅游者对旅游地的需求就越低,也就是说经济距离影响旅游地对游客的吸引力。
②最优吸引半径在评价旅游资源开发条件时还得考虑客源市场,其中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的距离,是影响客源市场的重要因素,因为旅游地的最优吸引半径是有限的,一般来说,靠近经济发达地区或国家(即主要客源地)的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的价值要优于远离经济发达地区的旅游资源。
典例剖析2 黄山市是我国著名的旅游目的地。
图甲为黄山市主要旅游景区的分布。
表乙列出了某年外省市游客构成的调查结果。
完成下列要求。
表乙(1)(2)与黄山区相比,屯溪区离黄山景区较远,为什么大多数来游览黄山的游客把屯溪区作为住宿地?答案(1)(主要是)经济(较)发达地区(省市区);(其次是)邻近(周围)地区(省市区)。
(2)进出交通便捷(黄山市的机场、火车站和长途客运汽车站都位于屯溪区)(或交通通达性强);与市内其他景区距离较均衡;服务设施较为齐全。
单元活动学会评价景区旅游资源【目标导航】1.了解景区旅游资源评价的目标要求。
2.掌握景区旅游资源评价的基本内容3.掌握评价景区旅游资源的基本步骤。
【课堂互动】旅游资源调查的基本内容1.旅游资源区的环境条件根据旅游资源的开发要求,对与其相关的自然、社会、市场环境等进行调查。
(1)自然环境调查。
它包括调查区的地质、地貌、水文、气候、生物等自然条件。
(2)社会环境调查。
它包括该地的行政归属与区划、人口与居民、文化医疗卫生、安全保卫、历史文化以及位置、距离、交通、邮电通讯、电力。
供水食宿等基础条件,最好附上相关的行政区划图和位置分布图。
(3)市场环境调查。
调查旅游地和周围客源地的经济状况,泪瓦联系的紧密程度,居民消费水平和出游率。
依据旅游资源吸引力的大小.进行可能的客源分析,包括客源形成的范围和大致数量,对调查区客源产生的积极影响和不利因素。
(4)环境质量调查。
它是指影响旅游资源的环境质量情况,包括工矿企业、科研医疗、人口压力、生活服务、仓储等设施造成的大气、水体、土壤、动植物等的污染状况和治理程度;有无地震、洪涝、火山、地质等自然灾害,有无噪音、地方性传染病、放射性物质、易燃易爆物质等。
2.调查区旅游资源状况它包括旅游资源的类型、数量、规模、结构、级别、成因等,与当地旅游资源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社会风情、名人活动、文化作品的情况,以及调查区的资源分布图、照片、录像等有关资料。
对于重点旅游资源,应提供尽可能详细的资料,包括类型描述、特征数据、环境背景和开发现状等。
【自我评价】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旅游资源评价标准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旅游资源评价项目包括资源要素价值和资源影响力两大项目B.旅游资源评价因子的赋分各不相同C.评价标准中的每个评价因子又分为四个档次D.旅游资源的评价分为六个等级2.下列最能体现泰山的科学价值的是( )A.众多历史古迹和摩崖石刻B.优美的自然风光C.地质地貌景观独特D.雄伟、挺拔的山姿3.我国许多地方有着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情,请选出下列组合正确的一组( )A傣族泼水节B.彝族那达慕大会C.朝鲜族火把节D.蒙古族芦笙节4.“五岳之首"的泰山,给人一种雄伟的感觉,其主要原因是( )A.其主峰海拔1 5 4 5米B.它崛起于华北平原和山东丘陵之上,相对高度达1 360米C.历代帝王登临泰山的历史D.登泰山时,游人普遍感艰辛劳累5.泰山主要的岩石类型为A.沉积岩B.玄武岩C.变质岩D.石灰岩6.下列对泰山的叙述正确的是( )A.泰山只是世界自然遗产B.泰山因其特殊的地理构造及其漫长的地质演化史而成为世界著名文化遗产C.泰山景观充分反映了中国的山岳文化D.泰山被尊为五岳之首是因其海拔较高7.下列对于泰山景观的评价不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