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20新上《小学德育理论》在线作业二
- 格式:doc
- 大小:27.20 KB
- 文档页数:15
1.学校在德育网络中的作用是()。
A.导向作用B.调节作用C.精神文明辐射作用D.前面全对【参考答案】: D2.我国确定德育目标,应依据哪一种教育目标论()A.社会本位论B.个人本位论C.社会需要和个人发展需要辩证统一的教育目的论 D.儿童中心论【参考答案】: C3.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德育网络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教育行政主管部门B.家长委员会C.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D.学校德育【参考答案】: D4.制定学校德育计划的前提是什么()A.组织开展德育活动B.检查总结经验C.确定德育目标D.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参考答案】: C5.品德是一种什么现象()。
A.是一种社会现象B.属于个人意识范畴,是一种个体现象C.是一种生物现象D.是人的偶然的表现【参考答案】: B6.对德育的现实状况连续不断地、及时地作出评价,根据及时获得的反馈信息,调整自己的行动,以使德育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这是一种()A.诊断性评价B.总结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形成性评价【参考答案】: D7.现代科技的重大突破和发展,引起人们道德、政治和法律观点的变化直接影响和丰富了()。
A.德育方法B.德育组织形式C.德育原则D.德育内容【参考答案】: D8.决定德育内容的是:A.社会政治经济制度B.德育目标C.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水平D.当前形势和学生的思想实际【参考答案】: A9.在社会主义社会,思想教育的核心是()A.共产主义理想教育B.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教育C.爱国主义教育D.社会公德教育【参考答案】: A10.东方国家和民族的德育目标受到儒家思想道德的影响,这表明哪一因素对德育目标具有重要影响作用()。
A.经济政治制度B.生产力状况C.一定社会的精神文化、民族传统D.德育对象的需要【参考答案】: C11.德育论的研究对象是:A.德育规律B.道德教育规律C.政治教育规律D.思想教育规律【参考答案】: A12.个别教育的对象是()A.专指后进生B.专指特殊学生C.不包括优秀生D.既包括后进生,也包括优秀生、一般生和特殊学生【参考答案】: D13.人生观、世界观已初步形成是在哪一年龄阶段()A.幼儿期B.儿童期C.少年期D.青年初期【参考答案】: D14.()阶段的德育重点内容是较系统的社会公德,“五爱”国民公德,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和纪律教育,同时进行集体主义教育,以及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科学人生观,世界观的启蒙教育,还要在进行升学和就业指导的同时,适当进行启蒙性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
福师《德育论》在线作业二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1. 活动性德育课程的最大价值在于()A. 展示潜能B. 弥补知而不行之弊C. 规范行为D. 掌握原则满分:2 分2. 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全员共同参与,充分发挥各自主体性的管理活动,这体现现代德育管理的那一原则()A. 整体性B. 教育性C. 民主性D. 方向性满分:2 分3. 德育过程理论研究的基本任务是()A. 制定德育内容B. 研究德育方法C. 揭示德育过程的本质及其基本规律D. 寻到德育目标满分:2 分4. 人的品德是由思想、政治、道德的三种基本品质组成的有机整体。
从个体的品德发展来说,这三种基本品质发展变化的顺序是:()A. 道德品质→政治品质→世界观B. 政治品质→道德品质→世界观C. 道德品质→世界观→政治品质D. 世界观→政治品质→道德品质满分:2 分5. ()是要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是为形成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打下基础。
A. 政治教育B. 道德教育C. 思想教育D. 法制教育满分:2 分6. 首先提出“隐性课程”概念的,是()A. 马卡连柯B. 杰克逊C. 杜威D. 皮亚杰满分:2 分7. 从理论角度对“传统品格教育”提出批评的主要理论家是()A. 顾明远B. 亚里士多德C. 杜威D. 皮亚杰满分:2 分8. 传统伦理观念的基本特征是()A. 唯物主义的伦理原则B. 自由主义的伦理原则C. 客观主义的伦理原则D. 超自然主义的伦理原则满分:2 分9. 我们确定学校德育目标、内容的最直接的依据是()A. 新时期受教育者思想道德心理发展特点、规律B. 新时期教育者思想道德心理发展特点、规律C. 新时期教育者的信念D. 新时期受教育者的行为满分:2 分10. 以下不属于德育评价的原则的是()A. 教育性原则B. 主观性原则C. 客观性原则D. 科学性原则满分:2 分11. 制定学校德育计划的前提是()A.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B. 检查总结经验C. 确定德育目标D. 组织开展德育活动满分:2 分12. 从学科课程到活动课程有一个综合发展过程()A. 学科课程—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活动课程B. 学科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活动课程C. 学科课程—相关课程—核心课程—活动课程D. 学科课程—核心课程—相关课程—活动课程满分:2 分13. ()提出了“伴随学习”的概念。
福师《小学德育理论》在线作业二-0004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共15 道试题,共30 分)
1.东方国家和民族的德育目标受到儒家思想道德的影响,这表明哪一因素对德育目标具有重要影响作用()。
A.经济政治制度
B.生产力状况
C.一定社会的精神文化、民族传统
D.德育对象的需要
答案:C
2.在一项德育方案实施之前进行可行性评价,将要进行的德育活动是否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与德育方案是否可行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是一种什么评价()
A.诊断性评价
B.决策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总结性评价
答案:B
3.德育在发展过程中要吸收和利用以往时代在德育思想、内容、原则、方法等方面的成果来丰富、发展自己,这表明德育具有()。
1.中国古代社会提出“明人伦”的教育目的,这表明德育目标由什么所决定()。
A.生产力水平B.经济政治制度C.科技发展水平D.哲学思想【参考答案】: B2.德育课程的根本特征在于()A.寓教于乐B.育德性C.授业D.解惑【参考答案】: B3.()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德育最直接的目的。
A.培养独立能力B.促进心理健康C.养成逻辑思维习惯D.培养和谐的个性【参考答案】: D4.认识性德育课程的最主要功能就在于()A.发扬传统美德B.传授道德知识,发展道德认识能力C.提倡良好社会风气D.打破封建观念【参考答案】: B5.在集体中显优势的为大多数人所赞同的言论和意见就是()。
A.班风B.集体舆论C.传统D.集体纪律【参考答案】: B6.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的设计体现了()A.注重个体德性的发展B.注重多样性C.注重实践性D.注重理论性【参考答案】: A7.德育过程所依据的是哪一种规律()A.受教育者审美能力发展规律B.个体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C.个体的认识活动规律D.受教育者生理发展的规律【参考答案】: B8.活动性德育课程的最大价值在于()A.展示潜能B.弥补知而不行之弊C.规范行为D.掌握原则【参考答案】: B9.德育过程的实质是()A.将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B.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修养的自觉性C.提高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D.是一种思想、政治、道德的社会传递和社会继承过程【参考答案】: D10.“道之以政,齐之以礼,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这句话是哪一位教育家说的()A.孟子B.孔子C.朱熹D.董仲舒【参考答案】: B11.人类的任何理论都来源于实践,所以在各种科学研究中都应该遵循的研究程序是()A.实践(实验)—理论—实践(检验)—新理论B.实践(检验)—理论—实践(实验)—新理论C.实践(实验)—理论—实践(检验)D.理论—实践(实验)—新理论—实践(检验)【参考答案】: A12.品德评测的指标只能以()要求为参照加以设计。
福师《德育论》在线作业二-0008
学生品德形成发展的客观标志是()。
A:品德认识
B:品德情感
C:品德意志
D:品德行为
答案:D
从理论角度对“传统品格教育”提出批评的主要理论家是()A:顾明远
B:亚里士多德
C:杜威
D:皮亚杰
答案:C
下面不属于班集体德育工作基本要求的是()。
A:全面负责、全面安排
B:面向全班,照顾个别
C:善始善终,循序渐进
D:评定学生操行
答案:D
德育在发展过程中要吸收和利用以往时代在德育思想、内容、原则、方法等方面的成果来丰富、发展自己,这表明德育具有()。
A:民主性
B:变革性
C:继承性
D:滞后性
答案:C
品德评测的指标只能以()要求为参照加以设计。
A:德育内容
B:德育方法
C:德育评价
D:德育目标
答案:D。
福师《德育论》在线作业二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1. 下面不属于班集体德育工作基本要求的是()。
A. 全面负责、全面安排B. 面向全班,照顾个别C. 善始善终,循序渐进D. 评定学生操行满分:2 分2. 对德育的现实状况连续不断地、及时地作出评价,根据及时获得的反馈信息,调整自己的行动,以使德育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这是一种()A. 诊断性评价B. 总结性评价C. 诊断性评价D. 形成性评价满分:2 分3. 品德是一种什么现象()。
A. 是一种社会现象B. 属于个人意识范畴,是一种个体现象C. 是一种生物现象D. 是人的偶然的表现满分:2 分4. 人生观、世界观已初步形成是在哪一年龄阶段()A. 幼儿期B. 儿童期C. 少年期D. 青年初期满分:2 分5. 德育过程理论研究的基本任务是()A. 制定德育内容B. 研究德育方法C. 揭示德育过程的本质及其基本规律D. 寻到德育目标满分:2 分6. 包若维奇的活动—动机理论,以()为核心来揭示儿童个性的发展。
A. 活动B. 动机C. 人际关系D. 认知能力满分:2 分7. 在社会主义社会,思想教育的核心是()A. 共产主义理想教育B.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教育C. 爱国主义教育D. 社会公德教育满分:2 分8. 品德评测的指标只能以()要求为参照加以设计。
A. 德育内容B. 德育方法C. 德育评价D. 德育目标满分:2 分9. 对德育方法的性质和特点起着根本性的制约作用是()。
A. 文化科学技术发展水平B. 德育原则C. 社会经济政治制度D. 学生品德形成发展规律满分:2 分10. 活动性德育课程的根本特征是()A. 实践性B. 独立性C. 客观性D. 主观性满分:2 分11. 在中国古代德育思想中,()思想占主导地位。
A. 儒家B. 道家C. 庄家D. 老家满分:2 分12. 在那一个社会历史阶段最早形成了一定的德育思想()A. 原始社会B. 奴隶社会C. 封建社会D. 资本主义社会满分:2 分13. 何者是学校实施德育的基本组织形式()A. 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B. 共青团、少先队和学生会组织的活动C. 各科教学D. 社会实践活动满分:2 分14. 区别德育影响和环境影响的根本标志是()A. 有无正确的方法B. 有无有效的渠道C. 有无固定的风格D. 有无明确的目的性满分:2 分15. 大众传媒的宣传教育活动对人们的品德可能产生积极和消极的两种影响作用,所以要求社会德育必须()A. 要考虑宣传对象的需要和特点B. 社会德育要与社会生活实际相结合C. 坚持正确的导向,使其内容科学健康D. 手段、形式应灵活多样满分:2 分16. 在近代西方那一本著作提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A. 《爱弥尔》B. 《道德教育论》C. 《民主主义与教育》D. 《普通教育学》满分:2 分17. 学校进行教导工作的基层单位是()。
福师网络教育小学德育理论网上作业一、说理教育法的涵义、方式与运用要求答:(一)说理教育法的涵义:说理教育法是教育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提高其思想认识的方法。
(二)、说理教育法的方式说理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通常采用讲解(报告)、谈话、讨论、指导阅读、参观、调查和访问等。
1、讲解(报告)这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地阐述思想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提高学生认识水平和思想觉悟的方法。
这种方法多用于显性德育课程,即政治课、思想品德教育课、各科教学、时事政策报告及有关政治、道德问题的专题讲座。
讲解者和报告人一般是学校教师和领导人,也可请革命前辈、英雄模范人物和科学家来担任。
这一方法的特点是教师讲,学生听。
在讲、听的过程中,教师是主动者,学生是受动者。
它的优点是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便于教师控制德育过程,启发学生思考,使之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系统的有关思想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方面的知识,提高分辨是非、真假、美丑的能力。
但若运用不好,则不能很好地发挥学生品德修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运用这种方式必须做到:①目的明确,有的放矢。
讲解人或报告人要明确这次讲解或报告主要要解决的问题。
②观点鲜明,主题突出。
整个报告要围绕中心。
③运用充分的论据和正反两方面的典范事例,进行科学的论证。
④内容系统具有科学性和思想性。
在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上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
一般来说采用报告的方式需要较长的时间,较丰富的内容,阐述较深刻的道理,适宜于高年级的学生。
⑤讲解要联系实际,深入浅出,生动活泼。
⑥语言要具体形象,通俗易懂,具有吸引力和说服力。
2、谈话。
谈话是教师就某一问题与学生交换意见,使学生明白某一道理的方式。
谈话法的特点是学生直接参与交流讨论。
它的优点是便于师生交流思想,交流感情,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解决品德问题的积极性、主动性。
这种方式不受时间、地点和人数的限制,简便易行。
福师20春《德育论》在线作业一答案单选题)1:少年期品德发展的特点是()。
A:幼稚性B:动荡性C:成熟性D:自觉性正确答案: B单选题)2:坚持德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性就应当()A: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德育的指导B:坚持资本主义对德育的指导C:坚持帝国主义对德育的指导D:坚持封建主义对德育的指导正确答案: A单选题)3:学生一时失足犯了严重的错误,也要坚持说服教育,启发其认识和改正错误,这是根据()A: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B: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C:说理疏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正确答案: C单选题)4:我们确定学校德育目标、内容的最直接的依据是()A:新时期受教育者思想道德心理发展特点、规律B:新时期教育者思想道德心理发展特点、规律C:新时期教育者的信念D:新时期受教育者的行为正确答案: A单选题)5:信念是()A:一种知识体系B:强调的是认识的正确性和科学性C:是一种思想和理论D:认识、情感和意志的融合和统一正确答案: D单选题)6:现代学校德育管理与现代经济管理和其他非学校管理的区别在于()A:客观性B:主观性C:教育性D:实践性正确答案: C单选题)7:学生品德形成发展的客观标志是()。
A:品德认识B:品德情感C:品德意志D:品品德为正确答案: D单选题)8:()当代西方学校德育流派中最负盛名的教育理论,它被誉为现代学校德育的“基石”。
A:认知发展道德教育理论B:人本主义道德教育理论C:社会研究道德教育理论D:理论研究道德教育理论正确答案: A单选题)9:世界观是()A:人们对整个世界最根本看法和观点的总和B:人们认识主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根本方法C:对人生目的、人生价值的根本看法D:科学的人生态度正确答案: A单选题)10:()是衡量和评价德育工作的唯一尺度。
A:德育目标B:德育方法C:德育原则D:德育内容正确答案: A单选题)11: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集中体现在()A:坚持或破坏一定阶级的政治统治B:促进或障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C:为甚么人效劳D:为人民效劳正确答案: C单选题)12:区别社会主义德育原则和一切剥削阶级德育原则的根本标志是()。
福师《德育论》在线作业二福师《德育论》在线作业二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在那一个社会历史阶段最早形成了一定的德育思想()A. 原始社会B. 奴隶社会C. 封建社会D. 资本主义社会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2. ()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核心,也应当是我们当前社会的主导价值取向。
A. 个人主义B. 集体主义C. 浪漫主义D. 自由主义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3. 德育论的研究对象是:A. 德育规律B. 道德教育规律C. 政治教育规律D. 思想教育规律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4. 德育过程论的研究对象是()A. 客观的事物B. 德育的客观运动过程C. 静止的事物D. 社会规律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5. 对德育的现实状况连续不断地、及时地作出评价,根据及时获得的反馈信息,调整自己的行动,以使德育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这是一种()A. 诊断性评价B. 总结性评价C. 诊断性评价D. 形成性评价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6. 以下不属于德育评价的原则的是()A. 教育性原则B. 主观性原则C. 客观性原则D. 科学性原则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7. ()是要培养青少年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
A. 政治教育B. 道德教育C. 思想教育D. 法制教育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8. 信念是()A. 一种知识体系B. 强调的是认识的正确性和科学性C. 是一种思想和理论D. 认识、情感和意志的融合和统一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9. 现代德育在德育方法上()A. 更侧重于教育者施教传道的方法B. 只强调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方法C. 强调施教传道方法和受教修养方法的综合统一D. 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可以不相联系的综合统一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10. 德育过程理论的研究对象是()A. 德育的客观运动过程B. 德育方法C. 德育网络D. 德育评价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11. 制定学校德育计划的前提是什么()A. 组织开展德育活动B. 检查总结经验C. 确定德育目标D.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12. 世界观是()A. 人们对整个世界最根本看法和观点的总和B. 人们认识主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根本方法C. 对人生目的、人生价值的根本看法D. 科学的人生态度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13. 在一项德育方案实施之前进行可行性评价,将要进行的德育活动是否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与德育方案是否可行有着密切的关系。
(单选题)1: 在那一个社会历史阶段最早形成了一定的德育思想()
A: 原始社会
B: 奴隶社会
C: 封建社会
D: 资本主义社会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2: 什么是一个人一生中接受品德教育的开端()。
A: 社会德育
B: 学校德育
C: 家庭德育
D: 工作单位实施的德育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3: 个别教育的对象是()
A: 专指后进生
B: 专指特殊学生
C: 不包括优秀生
D: 既包括后进生,也包括优秀生、一般生和特殊学生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4: 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全员共同参与,充分发挥各自主体性的管理活动,这体现现代德育管理的哪一特点()。
A: 方向性
B: 科学性
C: 民主性
D: 开放性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5: 学校进行教导工作的基层单位是()。
A: 共青团
B: 少先队
C: 班级
D: 小组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6: 决定德育内容的是:
A: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B: 德育目标
C: 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水平
D: 当前形势和学生的思想实际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7: 学校在德育网络中的作用是()。
一、名词解说(每题5分,共4小题,计20分)1、家庭教育:指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连续不停的,自觉或非自觉的既爱与和影响。
在对家庭家庭教育侠义或广义的界定中,大多数是针对家庭对象而言的。
2、德育内容:是德育目标的表现,是按德育目标要求,或许说为实现德育目标而用以教育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方面的知识、理论、思想看法、准则规范等。
?3、德育课程:在道德主体人品建立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采纳的诸多方式的总称,是实现德育人物的条件之一。
4、德育方法:在道德主体人品建立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采纳的诸多方式的总称,是实现德育人物的条件之一。
二、简述题(每题8 分,共 2 小题,计 16 分)1、考语判定测评法答: 1、考语判定测评法考语判定测评法 , 又称操行考语法、道德考语法、道德判定法。
一般是指道德测评者依据自己对测评对象长久察看和认识,参照有关标准用陈说句的形式,对学生某一期间中的道德水平与状况归纳的做出个人判定建议。
其操作步骤是,认识状况、民主评论(包含个人、集体、干部、任课老师、家庭几方面),明确判定内容与要求,联合自己察看事实进行考语判定,最后反应给学生、教师、家长与学校领导,大多属只让领导判定或征采有关人员的建议。
2、整体印象评论法。
这类评论方法是道德测评者依据自己平常对学生状况的认识及业已形成的整体印象进行价值判断的一种方法。
这类方法的操作步骤是,先明确测评任务或要求,再回忆与综合对学生业已形成的印象作为整体价值评定。
3、写实测评法,又称记实法。
所谓写实测评法,就是脚踏实地的把品道德为的表现记录下来,客观的反应事情的原来面目,作为道德测评的依照。
其操作步骤是,明确写实的内容与要求,捕获找寻记实的有关事实与行为,选择此中一些有代表性的资料进行详尽记录,期末整理后,纲要的计入到有关栏目中。
近似写实测评法的另一种方法是档案资料道德测评法。
档案资料包含政治思想道德课考试成绩、平常道德测评分数、期终考语和全部肿大行为时间、赏罚记录。
1.最早提出集体教育的是哪一位教育家()。
A.陶行知B.马卡连科C.苏霍姆林斯基D.布鲁纳【参考答案】: B2.现代德育在德育方法上()A.更侧重于教育者施教传道的方法B.只强调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方法C.强调施教传道方法和受教修养方法的综合统一D.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可以不相联系的综合统一【参考答案】: C3.个别教育的对象是()。
A.专指后进生B.专指特殊学生C.不包括优秀生D.既包括后进生,也包括优秀生、一般生和特殊学生【参考答案】: D4.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句话体现了哪一种德育方法()A.说理教育法B.实际锻炼法C.品德评价法D.榜样示范法【参考答案】: D5.品德是一种什么现象()。
A.是一种社会现象B.属于个人意识范畴,是一种个体现象C.是一种生物现象D.是人的偶然的表现【参考答案】: B6.德育评价也是教育者进行教育的手段,受教育者根据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的过程,就是接受教育的过程,这表明德育评价具有何种功能()A.信息反馈功能B.管理功能C.教育功能D.研究功能【参考答案】: C7.哪一种方法主要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自我教育的方法()A.说理教育法B.品德修养法C.榜样示范法D.实际锻炼法【参考答案】: B8.在古代中国是哪一部书提出进行大学教育的完整体系,包括三纲领八条目()A.《论语》B.《大学》C.《孟子》D.《中庸》【参考答案】: B9.关于现代德育描述正确的是()。
A.以现时代的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为基础B.以促使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现代化为中心C.促进社会现代化发展D.以上全对【参考答案】: D10.品德是一种什么现象()。
A.是一种社会现象B.属于个人意识范畴,是一种个体现象C.是一种生物现象D.是人的偶然的表现【参考答案】: B11.“教育的唯一工作和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这句话是哪一位教育家说的()A.夸美纽斯B.洛克C.康德D.赫尔巴特【参考答案】: D12.德育论的研究对象是:()A.德育规律B.道德教育规律C.政治教育规律D.思想教育规律【参考答案】: A13.决定了德育内容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的是:A.社会政治经济制度B.德育目标C.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水平D.当前形势和学生的思想实际【参考答案】: D14.在社会主义社会,思想教育的核心是()A.共产主义理想教育B.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教育C.爱国主义教育D.社会公德教育【参考答案】: A15.少年期品德发展的特点是()。
20春福师《小学德育理论》在线作业一-0005-参考资料请仔细阅读下面说明再下载:预览的题目和您自己的作业顺序必须完全相同再下载百!!!!第1题(单选题)制定学校德育计划的前提是什么()A、组织开展德育活动B、检查总结经验C、确定德育目标D、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参考答案:C第2题(单选题)德育过程的实质是()。
A、将学生的思想品德认识转化为品德行为B、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修养的自觉性C、提高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D、教育者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参考答案:D第3题(单选题)品德是一种什么现象()。
A、是一种社会现象B、属于个人意识范畴,是一种个体现象C、是一种生物现象D、是人的偶然的表现参考答案:B第4题(单选题)少年期品德发展的特点是()。
A、幼稚性B、动荡性C、成熟性D、自觉性参考答案:B第5题(单选题)中国古代社会提出“明人伦”的教育目的,这表明德育目标由什么所决定()。
A、生产力水平B、经济政治制度C、科技发展水平D、哲学思想参考答案:B第6题(单选题)哪一德育原则主要是根据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要通过思想内部矛盾斗争这一规律提出来的()A、共产主义方向性和社会主义现实性相结合B、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C、知行统一D、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参考答案:D第7题(单选题)学生品德形成发展的客观标志是()。
A、品德认识B、品德情感C、品德意志D、品德行为参考答案:D第8题(单选题)人生观、世界观已初步形成是在哪一年龄阶段()A、幼儿期B、儿童期C、少年期D、青年初期参考答案:D第9题(单选题)哪一种活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的能力()。
A、社会实践活动B、共青团、少先队和学生会组织的活动C、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D、各科教学参考答案:B第10题(单选题)品德是一种什么现象()。
A、是一种社会现象B、属于个人意识范畴,是一种个体现象C、是一种生物现象D、是人的偶然的表现参考答案:B第11题(单选题)关于现代德育描述正确的是()。
1.()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德育最直接的目的。
A.培养独立能力B.促进心理健康C.养成逻辑思维习惯D.培养和谐的个性【参考答案】: D2.()提出了“伴随学习”的概念。
A.马卡连柯B.杰克逊C.杜威D.克伯屈【参考答案】: D3.以下不属于德育评价的原则的是()A.教育性原则B.主观性原则C.客观性原则D.科学性原则【参考答案】: B4.()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核心,也应当是我们当前社会的主导价值取向。
A.个人主义B.集体主义C.浪漫主义D.自由主义【参考答案】: B5.决定了德育内容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的是:A.社会政治经济制度B.德育目标C.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水平D.当前形势和学生的思想实际【参考答案】: D6.认识性德育课程的主要特征在于()A.教育性或思想性是它的第一要义B.启发性是它的第一要义C.道德是它的第一要义D.学习知识是它的第一要义【参考答案】: A7.最早提出集体教育的是哪一位教育家()。
A.陶行知B.马卡连科C.苏霍姆林斯基D.布鲁纳【参考答案】: B8.下面不属于班集体德育工作基本要求的是()。
A.全面负责、全面安排B.面向全班,照顾个别C.善始善终,循序渐进 D.评定学生操行【参考答案】: D9.区别德育影响和环境影响的根本标志是()A.有无正确的方法B.有无有效的渠道C.有无固定的风格D.有无明确的目的性【参考答案】: D10.以他人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的成就教育影响受教育者的一种指导教育方法称为()A.说理教育B.榜样示范法C.陶冶教育法D.实际锻炼法【参考答案】: B11.现代德育的本质属性是()A.主观-发展性B.主体-发展性C.客体-发展性D.主题-发展性【参考答案】: B12.信念是()A.一种知识体系B.强调的是认识的正确性和科学性C.是一种思想和理论D.认识、情感和意志的融合和统一【参考答案】: D13.德育评价也是教育者进行教育的手段,受教育者根据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的过程,就是接受教育的过程,这表明德育评价具有何种功能()A.信息反馈功能B.管理功能C.教育功能D.研究功能【参考答案】: C14.()当代西方学校德育流派中最负盛名的教育理论,它被誉为现代学校德育的“基石”。
(单选题)1: 哪一种方法主要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自我教育的方法()
A: 说理教育法
B: 品德修养法
C: 榜样示范法
D: 实际锻炼法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2: 现代德育在德育方法上()
A: 更侧重于教育者施教传道的方法
B: 只强调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方法
C: 强调施教传道方法和受教修养方法的综合统一
D: 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可以不相联系的综合统一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3: 德育过程的实质是()。
A: 将学生的思想品德认识转化为品德行为
B: 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修养的自觉性
C: 提高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D: 教育者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4: 现代科技的重大突破和发展,引起人们道德、政治和法律观点的变化直接影响和丰富了()。
A: 德育方法
B: 德育组织形式
C: 德育原则
D: 德育内容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5: 品德是一种什么现象()。
A: 是一种社会现象
B: 属于个人意识范畴,是一种个体现象
C: 是一种生物现象
D: 是人的偶然的表现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6: 哪一种活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的能力()。
A: 社会实践活动
B: 共青团、少先队和学生会组织的活动
C: 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
D: 各科教学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7: 在古代中国是哪一部书提出进行大学教育的完整体系,包括三纲领八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