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秋福师《小学德育理论》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1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8
一、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 30 分)1、德育本质要在思想、政治和道德方面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同时受教育者也需要接受这些影响,并能在这些方面获得自我发展。
2、德育过程一般认为,德育过程及思想品德教育过程,具体的说德育过程是以促进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为目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双向互动的教育活动过程。
3、德育内容用来培养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政治观点、思想观点和道德行为规范的体系。
4、德育的社会性功能德育的社会性功能:是指学校德育能够在何种程度上对社会发挥何种性质的作用。
主要指学校德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等。
德育的社会性功能:是指学校德育能够在何种程度上对社会发挥何种性质的作用。
主要指学校德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等。
5、榜样示范法是指以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卓越成就等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感情和行为的一种德育方法。
6、情感陶冶法是教育者有目的地利用环境或者创设一定的情境,对受教育者进行积极影响使其耳濡目染,心灵受到感化的一种方法。
二、简述题(每题10 分,共 20 分)1、现代德育过程组织的原则有哪些?个体思想品德主动地完整地发展的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热爱、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德育过程组织的多样化原则以道德践行为基础的原则德育影响的一致性、连贯性原则2、题目:简述自我教育的方法。
自我教育的概念:受教育者的自我意识分两部分:“主体我”和“客观我” ,学习者自身即是教育客体又是教育主体。
在教育者指导下,受教育者在自我意识基础上产生积极进取心(主体我),为形成良好思想品德而向自己(客体我)提出任务,进行自觉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的方法。
自我教育的方法:自我认识:受教育者对自己的思想、言行的对与错,优点与缺点的判断。
自我体验:伴随自我道德认识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对自己思想、言论、行为作价值判断时产生的道德情感。
福师《小学德育理论》在线作业二-0003
哪一种方法主要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自我教育的方法()
A:说理教育法
B:品德修养法
C:榜样示范法
D:实际锻炼法
答案:B
现代德育在德育方法上()
A:更侧重于教育者施教传道的方法
B:只强调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方法
C:强调施教传道方法和受教修养方法的综合统一
D: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可以不相联系的综合统一
答案:C
德育过程的实质是()。
A:将学生的思想品德认识转化为品德行为
B: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修养的自觉性
C:提高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D:教育者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
答案:D
现代科技的重大突破和发展,引起人们道德、政治和法律观点的变化直接影响和丰富了()。
A:德育方法
B:德育组织形式
C:德育原则
D:德育内容
答案:D
品德是一种什么现象()。
A:是一种社会现象
B:属于个人意识范畴,是一种个体现象
C:是一种生物现象
D:是人的偶然的表现
答案:B
哪一种活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的能
力()。
A:社会实践活动
B:共青团、少先队和学生会组织的活动
C: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
D:各科教学
答案:B
在古代中国是哪一部书提出进行大学教育的完整体系,包括三纲领八条目()A:《论语》
B:《大学》
C:《孟子》
D:《中庸》
答案:B
德育论的研究对象是:
A:德育规律
B:道德教育规律。
福建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小学教育”《德育论》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有无明确的目的性是区别德育影响和环境影响的根本标志。
()A.正确B.错误2.德育现代化包括两个方面:()A.建设现代德育理论体系B.建设现代德育实践体系C.建设现代德育保护体系D.建设现代德育强制体系3.“一个人做了这样或那样一件合乎伦理的事,还不能说他是有德的;只有当这种行为方式成为他性格中的固定要素时,他才可以说是有德的。
”这表明,道德品质是()A.一定社会或阶级对人们的行为提出的基本要求和准则B.一个人在长期的一系列的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稳定心理特征C.一个人基于一定的道德认识,自愿选择的有利于他人或社会的行为D.一个人在一次、两次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偶尔的内心状态、心理特征4.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句话体现了哪一种德育方法?()A.说理教育法B.实际锻炼法C.品德评价法D.榜样示范法5.德育现代化包括两个方面()。
A、建设现代德育理论体系B、建设现代德育实践体系C、建设现代德育保护体系D、建设现代德育强制体系6.教育者向受教育者传递社会意识的过程,同时也是社会意识的创造过程。
()A、错误B、正确7.贯彻知行统一原则的要求包括()A.联系实际,讲清理论B.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道德行为C.要教育学生言行一致,知行统一D.教师必须言行一致,给学生做出示范,这就要求教师把言教与身教结合起来8.品德结构的研究对现代德育有重要意义,表现在以下哪几个方面()A.进行德育工作不仅要进行表层的行为习惯的培养,还应进行深层次的思想意识的教育,使学生形成稳定的世界观和信念B.德育工作不仅要注意社会思想道德内容的传授,也要注意品德认识能力、品德践行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等品德心理能力的培养C.要注意到知、情、意、行等品德心理形式与品德内容的密切联系和相互影响,使内容促进形式的发展D.品德结构的研究告诉我们对社会品质的评价要偏重政治品质而忽视道德品质9.()是要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是为形成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打下基础。
福建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小学教育”《德育论》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0题)1.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可以自然形成,不需要艰苦细致的组织与培养过程。
()A.正确B.错误2.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标,教育者、受教育者参与德育活动所采取的各种方式的总称。
()A、错误B、正确3.德育过程论的研究对象是()A、客观的事物B、德育的客观运动过程C、静止的事物D、社会规律4.我国德育论研究的任务包括:()A.探索德育活动的规律B.揭示德育本质C.帮助德育工作者掌握德育理论指导德育实践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德育理论体系5.制定学校德育计划的前提是什么()A.组织开展德育活动B.检查总结经验C.确定德育目标D.建立健全规章制度6.一般来说,人的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的基础上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形成发展。
因此培养学生品德的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品德认识,陶冶品德情感,锻炼品德意志和培养品德行为习惯。
()A.正确B.错误7.评价中思想道德教育更重要的是在获得了一定的评价结果之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A.正确B.错误8.把儿童道德发展,划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这是心理学家柯尔伯格以哪一种理论为指导提出来的?()A、个体道德认知发展理论B、活动动机理论C、最近发展区理论D、社会学习理论9.月(或阶段)计划是德育计划中最深入、具体、落实的一步。
它的内容一般包括:活动单位、名称、目的、形式、详细内容、日程安排和负责人,活动的具体时间、地点和进程等。
()A、错误B、正确10.17世纪捷克教育家斯巴达把培养德性作为学校的主要任务之一。
()A.正确B.错误第1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1.参考答案:B2.参考答案:B3.参考答案:B4.参考答案:ABCD5.参考答案:C6.参考答案:A7.参考答案:A8.参考答案:A9.参考答案:A10.参考答案:B。
福师《小学德育理论》在线作业二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共15 道试题,共30 分)
1. 下面不属于班集体德育工作基本要求的是()。
A. 全面负责、全面安排
B. 面向全班,照顾个别
C. 善始善终,循序渐进
D. 评定学生操行
满分:2 分
正确答案:D
2. 对德育方法的性质和特点起着根本性的制约作用是()。
A. 文化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B. 德育原则
C. 社会经济政治制度
D. 学生品德形成发展规律
满分:2 分
正确答案:C
3. 德育管理者要实现预定的目标,光靠一般号召是不行的,他必须制定一个周密可行的实施计划,提出若干可行的措施,以保证德育管理目标的实现,这是肯定德育管理过程哪一环节的意义()。
A. 确定德育目标
B. 制定德育计划组织
C. 开展德育活动
D. 检查和总结
满分:2 分
正确答案:B
4. 品德是一种什么现象()。
A. 是一种社会现象
B. 属于个人意识范畴,是一种个体现象
C. 是一种生物现象
D. 是人的偶然的表现
满分:2 分
正确答案:B
5. 广义的教育,从内容范围上包括()。
A. 思想教育
B. 政治教育。
福师《小学德育理论》在线作业二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一、单选题(共15 道试题,共30 分。
)1. 学校在德育网络中的作用是()。
A. 导向作用B. 调节作用C. 精神文明辐射作用D. 前面全对-----------------选择:D2. 德育过程的实质是()。
A. 将学生的思想品德认识转化为品德行为B. 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修养的自觉性C. 提高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D. 教育者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选择:D3. 德育管理者要实现预定的目标,光靠一般号召是不行的,他必须制定一个周密可行的实施计划,提出若干可行的措施,以保证德育管理目标的实现,这是肯定德育管理过程哪一环节的意义()。
A. 确定德育目标B. 制定德育计划组织C. 开展德育活动D. 检查和总结-----------------选择:B4. 区别社会主义德育原则和一切剥削阶级德育原则的根本标志是()。
A. 提高认识与指导实践相结合原则B. 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C. 共产主义方向性原则D.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选择:C5. 东方国家和民族的德育目标受到儒家思想道德的影响,这表明哪一因素对德育目标具有重要影响作用()。
A. 经济政治制度B. 生产力状况C. 一定社会的精神文化、民族传统D. 德育对象的需要-----------------选择:C6. 现代德育在德育方法上()。
A. 更侧重于教育者施教传道的方法B. 只强调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方法C. 强调施教传道方法和受教修养方法的综合统一。
《小学德育理论》答题纸一、单选(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
)二、多选(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三、判断(打“√”或“×”,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小学德育理论》A卷试题一、单选(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
)1.“阿德勒告诉我们,那些被伟大书籍的A、知识,爱,人,心性B、爱,人,知识,心性2. 道德教育的根本是祭起一套说话体系。
打倒或者推翻一个道德教育体系,就在于放倒那个道德教育的_______。
A、说话体系B、行为体系3. 子曰:_____安之,朋友信之,______怀之;A、老者;少者B、少者;老者4. 子曰:_____安之,朋友信之,______怀之;A、老者;少者B、少者;老者5. 子曰:非礼_____,非礼_____,非礼勿言,非礼勿动;A、勿视;勿听B、勿听;勿看6. 孟子曰:______,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大人者,不失其______。
A、自暴者;赤子之心者也B、自暴者;仁义之心者也7. 朱熹说:人之作孽,莫甚于_____;言语尖刻,必为人忌;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
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
______,切莫矜己之长;A、行;切莫揭人之短B、口;慎勿谈人之短8. 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1941年提出了四项“人类的基本自由”:_____,信仰自由,______,免于恐惧的自由。
A、表达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B、语言自由;免于稀缺的自由9. 《那一片绿绿的爬山虎》原文的第一句话就是“一次偶然的机遇,能改变一个人终生的命运。
”那么,课文本身就生发出一个可能的教学:叫改变了自己人生的故事,也能够改变他人。
我们完全相信,多少中小A、不由分说的B、无可奈何的10. “_____”的原型是土地神和长老神共同形成的人民聚会,那是企求人有饭吃的吃饭教仪式,那本身就是道德教育。
18秋福师《小学德育理论》在线作业二-1
1、B
2、C
3、D
4、D
5、B
一、单选题共15题,30分
1、最早提出集体教育的是哪一位教育家()。
A陶行知
B马卡连科
C苏霍姆林斯基
D布鲁纳
【答案】参考选择:B
2、现代德育在德育方法上()
A更侧重于教育者施教传道的方法
B只强调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方法
C强调施教传道方法和受教修养方法的综合统一
D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可以不相联系的综合统一
【答案】参考选择:C
3、个别教育的对象是()。
A专指后进生
B专指特殊学生
C不包括优秀生
D既包括后进生,也包括优秀生、一般生和特殊学生
【答案】参考选择:D
4、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句话体现了哪一种德育方法()
A说理教育法
B实际锻炼法
C品德评价法
D榜样示范法
【答案】参考选择:D
5、品德是一种什么现象()。
A是一种社会现象
B属于个人意识范畴,是一种个体现象
C是一种生物现象
D是人的偶然的表现
【答案】参考选择: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