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 实验1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菌形态的观察
- 格式:ppt
- 大小:2.47 MB
- 文档页数:18
实验一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和细菌形态观察一、实验目的1.了解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原理。
2.学习并掌握普通光学显微镜——油镜的使用方法。
3.利用油镜观察细菌的形态和构造。
二、实验原理微生物学研究用的普通光学显微镜通常有低倍物镜(16mm,10×)高倍物镜(4mm,40-45×)和油镜(1.8mm,95-100×)三种。
油镜常标有黑圈或红圈(或白圈),它是三者中放大倍数最大的。
使用油镜时,油镜与其他物镜的不同是载玻片与接物镜之间,不是隔一层空气,而是隔一层油质,称为油浸系。
这种油常选用香柏油,因香柏油的折射率n=1.52,与玻璃基本相同。
当光线通过载玻片后,可直接通过香柏油进入物镜而不发生折射。
如果玻片与物镜之间的介质为空气,则称为干燥系;当光线通过玻片后,受到折射发生散射现象,进入物镜的光线显然减少,这样视野的照明度就减低了(图Ⅰ-1)。
图Ⅰ-1油镜的原理图Ⅰ-2 镜口角利用油镜不但能增加照明度;更主要的是能增加数值口径。
因为显微镜的放大效能由其数值孔径决定的。
所谓数值孔径,即光线投射到物镜上的最大角度(称镜口角)的一半正弦,乘上玻片与物镜间介质折射率所得的乘积,可用下列公式表示:NA=nsinθ数值孔径的大小又是衡量一台显微镜分辨力强弱的依据;分辨力是指显微镜能辨别物体两点间最小距离的能力。
可分辨两点之间的最小距离=λ/2NA=λ/2nsinθ式中λ:所用光源波长;θ:为物镜镜口角的半数,取决于物镜的直径和工作距离。
n:玻片与物镜间介质的折射率,空气(n=1.0)、水(n=1.33)、香柏油(n=1.52)、玻璃(n=1.52)等。
nSinθ:数值孔径(NA),是决定物镜性能的最重要指标。
由上述可知若n值和α角越大则NA越大或光波波长越短,则显微镜的分辨力越大(图Ⅰ-2)。
三、实验器材1.仪器:显微镜。
2.材料:标本片(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八叠球菌、炭菌杆菌的芽孢和荚膜、细菌三形涂片),香柏油,二甲苯,擦镜纸等。
实验一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与微生物观察第一节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一、实验目的1、了解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2、学习并掌握普通光学显微镜,重点是油镜的使用技术和维护知识。
3、在油镜下观察微生物的几种基本形态。
二、基本原理(一)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普通光学显微镜由机械系统和光学系统两部分组成(图1-1)。
1、机械系统机械系统包括镜座、镜臂、镜筒、物镜转换器、载物台、调节器等。
(1)镜座:它是显微镜的基座,可使显微镜平稳地放置在平台上。
(2)镜臂:用以支持镜筒,也是移动显微镜时手握的部位。
(3)镜筒:它是连接接目镜(简称目镜)和接物镜(简称物镜)的金属圆筒。
镜筒上端插入目镜,下端与物镜转换器相接。
镜筒长度一般固定,通常是160mm。
有些显微镜的镜筒长度可以调节。
(4)物镜转换器:它是一个用于安装物镜的圆盘,位于镜筒下端,其上装有3~5个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
为了使用方便,物镜一般按由低倍到高倍的顺序安装。
转动物镜转换器可以选用合适的物镜。
转换物镜时,必须用手旋转圆盘,切勿用手推动物镜,以免松脱物镜而招致损坏。
(5)载物台:载物台又称镜台,是放置标本的地方,呈方形或圆形。
载物台上装有压片夹,可以固定被检标本;有标本移动器,转动螺旋可以使标本前后和左右移动。
有些标本移动器上刻有标尺,可指示标本的位置,便于重复观察。
(6)调节器:调节器又称调焦装置,由粗调螺旋和细调螺旋组成,用于调节物镜与标本间的距离,使物像更清晰。
粗调螺旋转动一圈可使镜筒升降约10mm,细调螺旋转动一圈可使镜筒升降约0.1mm。
图1-1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1. 镜座2. 镜臂3. 镜筒4. 转换器5. 载物台6. 压片夹7. 标本移动器8. 粗调螺旋9. 细调螺旋 10. 目镜 11. 物镜 12. 虹彩光阑(光圈)13. 聚光器14. 反光镜2、光学系统光学系统包括目镜、物镜、聚光器、反光镜等。
(1)目镜:它的功能是把物镜放大的物像再次放大。
实验一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菌三形观察引言:显微镜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学工具,能够放大物体,使我们能够观察到细小的结构。
其中,光学显微镜是最常见和广泛使用的显微镜之一、在本实验中,我们将学习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并观察细菌的三种形态。
材料和方法:1.准备细菌涂片。
准备一份细菌涂片,将其放在显微镜载片上。
2.放置载片。
将细菌涂片置于载片上,用显微镜夹子固定。
3.调整镜头。
在显微镜上选择合适的目镜和物镜,通常在使用40倍至100倍的物镜进行观察。
将镜头调整到最低位置,然后慢慢向上调整,直到能够看到细菌。
4.调整光源。
用光源照亮样品,然后通过调整光源的亮度和方向,使样品清晰可见。
5.调整焦距。
通过转动焦点调整器,使细菌变得清晰。
如果观察中出现模糊或扭曲的图像,重新调整焦距。
6.观察并拍照。
使用目镜和物镜逐步放大细菌,并观察它们的形态特征。
如果需要,可以使用相机拍摄细菌的图像以作进一步分析和记录。
结果:经过实验观察发现,细菌的形态分为以下三种:1.球形(球菌):球形菌又称为球菌,其形状近似一个圆球。
球菌通常呈现出单个细胞独立生长的特点,例如葡萄球菌。
2.杆形(杆菌):杆菌是一类细菌,其形状呈长棍状。
杆菌通常呈现出链状生长的特点,例如大肠杆菌。
3.螺旋形(螺旋菌):螺旋菌的形状呈螺旋状。
螺旋菌有时会呈现出较长或较短的螺旋形态,例如鼠疫杆菌。
讨论:本实验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了细菌的三种形态,即球形、杆形和螺旋形。
这些形态特征对于鉴定和分类细菌非常重要,因为形态可以反映细菌的生态和代谢特征。
球形细菌通常是在湿润的环境中生长并繁殖。
由于其小尺寸和圆滑的表面,球形细菌对于机体的作用较小,通常是人体正常菌群的一部分。
此外,一些病原细菌如葡萄球菌等也具有球形。
球形细菌在显微镜下通常呈圆形或椭圆形,并且可以在荧光显微镜下染色以增强可见性。
杆菌是一类常见的细菌,其形状与一根棍子类似。
杆菌通常生活在土壤、水体和生物体的表面。
实验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及菌体观察一、实验原理1.普通光学显微镜是一种精密的光学仪器。
当前使用的显微镜都是由一套透镜组成的。
普通光学显微镜通常能将物体放大 1500-2000倍。
分辨率(可辨出两点间最小距离),公式如下:D=0.5λ/n*sinα/2公式中:λ为所用光源波长;α为物镜镜口角;n为玻片与物镜间介质的折射率。
最短可见光450nm。
空气n=1.0;水n=1.33;香柏油n=1.52。
光学显微镜在最短波长450nm,用油镜其最大的分辨率为0.18μm。
肉眼正常德分辨率为0.25mm。
因此光学显微镜有效的最高总放大倍数能达到1000~1500倍。
根据上式,可通过:(1)减低波长;(2)增大折射率;(3)加大镜口角来提高分辨力。
紫外线作光源的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就是利用短光波来提高分辨力以检视较小的物体的。
数值孔径(numeri cal apeatu re简写为NA)是物镜的主要参数,是决定物镜性能的最重要指标。
数值孔径可用下式表示:N A= n* sinα/2镜口角α总是小于180°。
因为空气的折射率为1,所以干燥物镜的数值孔径总是小于1,一般为0.05~0.95;油浸物镜如用香柏油(折射率为1.515)浸没,则数值孔径最大可接近1.5。
虽然理论上数值孔径的极限等于所用浸没介质的折射率,但实际上从透镜的制造技术看,是不可能达到这一极限的。
通常在实用范围内,高级油浸物镜的最大数值孔径是1.4。
2. 细菌的涂片和染色是微生物学实验中的一项基本技术。
细菌的细胞小而透明,在普通的光学显微镜下不易识别,必须对它们进行染色,从而能更清楚地观察到其形态和结构。
常用碱性染料进行简单染色,因为在中性、碱性或弱酸性溶液中,细菌细胞常带负电荷,而碱性染料电离时,其分子的染色部分带正电荷,因此碱性染料的染色部分很容易与细菌结合使细菌着色。
微生物学实验报告实验一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菌染色与形态观察第一部分:显微镜的使用一、目的要求1.熟悉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油镜的使用原理和显微镜的维护方法。
2.学会正确使用油镜观察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特殊构造。
3.了解各种显微镜的主要特征。
二、实验原理(一)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微生物实验室中最常用的是普通光学显微镜,它的构造可分为机械部分和光学部分。
1、机械部分普通复式光学显微镜的机械部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目镜、镜筒、基座回转器、物镜、载物台、光圈、聚光器、光源、镜臂、细调节器、粗调节器等。
2、光学部分:目镜、物镜、聚光器、光圈、光源。
(二)放大倍数标本首先经物镜放大,在目镜的焦距平面上形成一个实像,再经过目镜放大成最终的虚像。
总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物镜的放大倍数愈大,其工作距离(物镜镜头到标本片之间的距离)愈短,这时光圈就要打开得愈大。
显微镜的性能受物镜的分辨距离或分辨力所限制。
分辨距离即透镜所能分辨的两个物点之间的最小距离,分辨距离愈小,透镜的分辨力愈高,物像也就愈清晰。
因此常以分辨距离来衡量显微镜的分辨力。
R=0.61λ/N.A式中:R-----分辨距离;λ------作用光的波长;N.A------数值口径。
一些介质的折射率介质折射率空气水玻璃香柏油1 13 55 1.56三、实验内容(一)材料:显微镜,香柏油,擦镜纸。
(二)方法:细菌很小,须使用油镜方可观察到。
油镜是显微镜上最重要的部件之一,观察时与玻片非常接近,稍不小心即可压碎玻片,更严重的是损坏镜头,故必须极其仔细地学习油镜的使用方法:1、为使低倍镜取得最适之光源,可将低倍镜头调节到离载物台约1cm的高度,将聚光器提高,光圈完全打开,然后调节电压旋钮至视野最合适。
2、滴一滴香柏油,固定于载物台上,用推动器调节到载物台正中。
在双目侧视下,下旋粗调节器,使油镜头浸入油中几乎与标本片相接触。
然后眼睛从目镜观察(如光线不足,可适当增大电源电压),徐徐上旋粗调节器至看到模糊物像之后,再用细调节器调节以使物像清晰。
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及菌体形态观察一、实验目的1、掌握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原理,学习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方法和保养。
2、观察细菌、放线菌、真核微生物的个体形态及真菌孢子类型,学习生物图的绘制。
3、学习用压滴法制作标本片。
二、实验仪器和材料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75%二甲苯、吸管、烧杯,香柏油,擦镜纸、吸水纸、浮游生物网示范片: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放线菌、酵母菌、青霉、曲霉、根霉、梨头霉、毛霉。
三、实验原理(一)显微镜的结构和光学原理显微镜分机械装置和光学系统两部分。
1、机械装置(1)镜筒: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接转换器。
镜筒有单筒和双筒两种。
单筒有直立式和后倾斜式(倾角为45o)。
双筒都是倾斜式的,并有屈光度调节装置,以备视力不同者调节使用。
两筒之间可调距离,以适应两眼宽度不同者调节使用。
(2)转换器:转换器装在镜筒的下方,其上有三个孔或四个孔。
不同规格的物镜旋转安装在各孔上,在显微镜不使用时,旋下物镜,用护盖盖住。
(3)载物台:载物台为方形(多数)或圆形的平台,中间有一光孔,孔的两侧各装一个夹片,右端夹片固定,左端夹片可旋转,载物台上还有移动器(其上有刻度标尺,用以标记玻片的位置),可纵向和横向移动,移动器的作用是夹住和移动标本片。
(4)镜臂:镜臂支撑镜筒、载物台、聚光器和调节器。
镜臂有固定式和活动式(可改变倾斜度)两种。
有弧形和折形两种。
移动显微镜时用手握住镜臂进行移动。
(5)镜座:镜座为马蹄形和方形,具有一定的质量,支撑整台显微镜,马蹄形的镜座在其上有一可旋转的反光镜。
(6)调节器:调节器包括粗螺旋调节器和细螺旋调节器。
可调节物镜与所需观察的物体之间的距离。
2、光学系统及其光学原理显微镜的总放大倍数为物镜的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1)目镜目镜一般有10×、16×两种,高级的显微镜还有5×和20×。
目镜上标有:N.A.1.25、100×、“OI”、160/0.17、0.16等字样,其中:N.A.1.25为数值孔径,100×为放大倍数,“OI”(即Oil immersion )表示油镜、160表示镜筒长,0.17表示要求盖波片的厚度,0.16为工作距离。
环境工程微生物实验指导书-图文实验一光学显微镜的操作及细菌形态观察1.1实验目的(1)掌握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原理,学习显微镜的操作方法和保养。
(2)观察几种典型细菌的形态与构造,学会绘制微生物图。
1.2实验器材显微镜、二甲苯、香柏油、载玻片、盖玻片、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球衣菌、假单胞菌、固氮菌标本片。
1.3显微镜的结构及其操作方法1.3.1普通光学显微镜(LightMicrocope)1.3.1.1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和各部件作用观察、检验微生物通常用光学生物显微镜(见图1-1),显微镜分机械装置和光学系统两部分。
一机械装置(1)镜筒:镜筒长度一般是160cm。
它的上端装目镜,下端装物镜回转板。
回转板上一般有三个物镜。
(2)转换器:位于镜筒的下方,其上有3个孔,有的有4个孔或5个孔。
不同规格的物镜分别安装在各孔上。
(3)载物台:载物台是放置标本的平台,中央有一圆孔,使下面的光线可以通过。
两旁有弹簧夹,用以固定标本或载破片。
有的载物台上装有自动推物器。
(4)调节器:镜筒旁有两个螺旋,大的叫粗调节器,小的叫细调节器,用以升降镜筒,调节物镜与被观察物体之间的距离。
二光学光学系统(1)目镜:一般使用的显微镜具有2—3个目镜,其上刻有“5某”、“10某”、“15某”(或“16某”)等数字及符号,意即放大5倍、10倍、15倍(16倍)。
这三种透镜的焦距分别为50mm、25nn、16mm,线视场分别为20mm、14mm、10mm。
(2)物镜:物镜装在回转板上,可分为低倍物镜、高倍物镜和油镜三种。
相应的放大倍数是10某(5某)、40某(50某)、100某(90某),相应的工作距离是7.63mm、0.5mm、0.198mm,物镜上常标注数值孔径(N.A)。
使用低倍镜和高倍镜时,一般做活体观察,不进行染色。
在观察原生动物时,低倍镜主要用来观察全部原生动物的种类和观察它的活动状态,而高倍镜则可以看清楚微生物的结构特征。
实验一、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菌形态的观察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普通光学显微镜是一种透镜光学系统,通过对样本中的光线进行聚焦,放大细菌的图像。
显微镜的主要部分包括物镜、目镜、调焦机构、光源等。
细菌是一类微生物,形态多样,通常为单细胞生物,通过不同的染色方式和光学显微镜观察,可以看到不同形态的细菌。
实验器材:
普通光学显微镜、平片、细胞培养液、革兰染色试剂、蒸馏水、酒精、碘液、碱性蓝溶液
实验步骤:
1. 取一片平片,用无菌锉子在中心处轻轻划十字,用烧杯将片子消毒并放入培养液中。
2. 从细菌培养物中取出一小团菌落,在平片的交叉点处将其划成一个小圆圈,放入蒸馏水中。
3. 用无菌镊子夹取一滴细胞液,在平片的交叉点处加上一滴,然后在上方盖上一片盖片。
4. 将样品放入显微镜的标本台上,调整镜头至最佳位置,适当调整光源亮度和对比度等参数,观察细菌的形态特征。
5. 移动物镜或调整焦距,可以观察到更大或更小的细胞形态。
6. 取另一张平片,准备革兰染色试剂,将样本放入试剂中,反复洗涤,用显微镜观察识别细菌的形态,进行分类。
实验结果:
观察到细菌呈长梭形,直杆形,圆球形、螺旋形等形态,且在革兰染色后,长梭形的细菌为革兰阳性菌,圆球形的细菌为革兰阴性菌。
结论:
通过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成功观察了细菌的形态特征。
并通过革兰染色试剂进行分类,为后续的生物学研究提供了基础。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实验报告篇一: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方法一、显微镜的构造显微镜是一种复杂的光学仪器。
它是医学实验常用工具之一,其作用是将观察的标本放大,以便观察和分析。
一般光学显微镜包括机械装置和光学系统两大部分,如图1-1所示。
(一)机械装置1.镜座:位于最底部的构造,为整个显微镜的基座,用以支持着整个镜体,起稳固作用。
2.镜柱:为垂直于镜座上的短柱,用以支持镜臂。
3.镜臂:为支持镜筒和镜台的呈弓形结构的部分,是取用显微镜时握拿的部分。
镜筒直立式光镜在镜臂与其下方的镜柱之间有一倾斜关节,可使镜筒向后倾斜一定角度以方便观察,但使用时倾斜角度不应超过45°,否则显微镜由于重心偏移容易翻ss倒。
4.调节器:也称调焦螺旋,为调节焦距的装置,位于镜臂的上端(镜筒直立式光镜)或下端(镜筒倾斜式光镜),分粗调节器(粗准焦螺旋)和细调节器(细准焦螺旋)两种。
粗准焦螺旋可使镜筒或镜台作较快或较大幅度的升降,能迅速调节好焦距,适于低倍镜观察时调焦。
细准焦螺旋可使镜筒或镜台缓慢或较小幅度地升降,使用于在低倍镜下用粗准焦螺旋找到物体后,在高倍镜和油镜下进行焦距的精细调节,藉以对物体不同层次、深度的结构做细致地观察。
5.镜筒:位于镜臂的前方,它是一个齿状脊板与调节器相接的圆筒状结构,上端装载目镜,下端连接物镜转换器。
根据镜筒的数目,光镜可分为单筒式和双筒式。
单筒光镜又分为直立式和倾斜式两种,镜筒直立式光镜的目镜与物镜的光轴在同一直线上,而镜筒倾斜式光镜的目镜与物镜的中心线互成45°角,在镜筒中装有使光线转折45°的棱镜;双筒式光镜的镜筒均为倾斜式的。
6.转换器:又称旋转盘,位于镜筒下端的一个可旋转的凹形圆盘上,一般装有2~4个放大倍数不同的物镜。
旋转它就可以转换物镜。
旋转盘边缘有一定卡,当旋至物镜和镜筒成直线时,就发出“咔”的响声,这时方可观察玻片标本。
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细菌形态和结构观察与革兰氏染色法一、显微镜的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是一种精密的光学仪器。
以往最简单的显微镜仅由几块透镜组成,而当前使用的显微镜由一套透镜组成。
普通光学显微镜通常能将物体放大1500—2000倍。
(一)显微镜的构造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可分为两大部分:一为机械装置,一为光学系统,这两部分很好的配合,才能发挥显微镜的作用。
1、显微镜的机械装置显微镜的机械装置包括镜座、镜筒、物镜转换器、载物台、推动器、粗动螺旋、微动螺旋等部件(1)镜座镜座是显微镜的基本支架,它由底座和镜臂两部分组成。
在它上面连接有载物台和镜筒,它是用来安装光学放大系统部件的基础。
(2)镜筒镜筒上接接目镜,下接转换器,形成接目镜与接物镜(装在转换器下)间的暗室。
从物镜的后缘到镜筒尾端的距离称为机械筒长。
因为物镜的放大率是对一定的镜筒长度而言的。
镜筒长度的变化,不仅放大倍率随之变化,而且成像质量也受到影响。
因此,使用显微镜时,不能任意改变镜筒长度。
国际上将显微镜的标准筒长定为160mm,此数字标在物镜的外壳上。
(3)物镜转换器物镜转换器上可安装3—4个接物镜,一般是三个接物镜(低倍、高倍、油镜)。
Nikon显微镜装有四个物镜。
转动转换器,可以按需要将其中的任何一个接物镜和镜筒接通,与镜筒上面的接目镜构成一个放大系统。
(4)载物台载物台中央有一孔,为光线通路。
在台上装有弹簧标本夹和推动器,其作用为固定或移动标本的位置,使得镜检对象恰好位于视野中心。
(5)推动器是移动标本的机械装置,它是由一横一纵两个推进齿轴的金属架构成的,好的显微镜在纵横架杆上刻有刻度标尺,构成很精密的平面座标系。
如果我们须重复观察已检查标本的某一部分,在第一次检查时,可记下纵横标尺的数值,以后按数值移动推动器,就可以找到原来标本的位置。
(6)粗动螺旋粗动螺旋是移动镜筒调节接物镜和标本间距离的机件,老式显微镜粗螺旋向前扭,镜头下降接近标本。
新近出产的显微镜(如Nikon显微镜)镜检时,右手向前扭载物台上升,让标本接近物镜,反之则下降,标本脱离物镜。
农业微生物学实验指导北京农学院食品科学系授课教师刘一倩高秀芝2006年3月实验1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菌形态的观察1目的要求(1)了解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各部分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2)学习并掌握油镜的原理和使用方法,熟悉几种常见微生物的基本形态。
2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与油镜的工作原理2.1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 显微镜的构造可分为机械装置和光学系统两大部分。
机械装置包括镜座、镜筒、镜臂、物镜转换器、载物台、推进器、粗调螺旋、微调螺旋、光圈等部件;光学系统由接目镜、接物镜、聚光器、反光镜等组成(图1-1)。
(1)镜座 镜座是显微镜底座,用以支撑全镜,呈长方形。
其上装有电源开关、照明光源、保险丝、光源滑动变阻器等。
(2)镜筒 镜筒上连接目镜、下连接转换器,光线从筒中通过。
安装目镜的镜筒分为可调式的单筒和固定式的双筒两种。
从镜筒上缘到物镜转换器螺旋口之间的距离称为筒长。
国际上将显微镜的标准筒长定为160mm ,此数字标在物镜的外壳上。
(3)镜臂 连接镜筒和镜座。
有的镜臂是固定的,有的可向后方倾斜,其作用是支撑镜筒、载物台、聚光器和调焦装置等。
(4)物镜转换器 转换器上可安装3~5个物镜,一般是3个物镜(低倍镜、高倍镜、油镜)。
转动转换器时,可以按需要调换各种物镜,将之推到使用位置上。
图1-1 光学显微镜构造示意图 (5)载物台 载物台呈长方形,中央有一孔,为光线通路。
在台上装有弹簧标本夹和推进器。
(6)推进器 推进器由一横一纵两个推进齿轴和齿条构成,转动其上螺旋,可使标本片向前、后、左、右移动。
研究型显微镜的纵横架杆上刻有刻度标尺,构成精密的平面坐标系。
如需要重复观察已检查标本的某一物像时,可在第一次检查时记下纵横标尺的数值,下次按数值移动推进器,就可以找到原来标本的位置。
1.物镜转换器;2.物镜;3.游标卡尺;4.载物台;5.聚光器;6.虹彩光圈;7.光源;8.镜座;9.电源开关;10.光源滑动变阻器;11.粗调螺旋;12.微调螺旋;13.镜臂;14.镜筒;15.目镜;16.标本移动螺旋(7)粗调螺旋 粗调螺旋用于粗放调节物镜和标本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