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病防治知识
- 格式:doc
- 大小:18.00 KB
- 文档页数:4
地方病防治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是地方病的特点?A. 地区性B. 群体性C. 季节性D. 遗传性答案:D2. 地方病的主要原因是?A. 自然环境因素B. 生活方式C. 病原体感染D. 营养不良答案:A3. 下列哪种疾病不属于地方病?A. 克山病B. 大骨节病C. 碘缺乏病D. 高血压答案:D4. 下列哪种疾病属于地方性甲状腺肿?A. 甲状腺功能亢进B. 甲状腺功能减退C. 单纯性甲状腺肿D. 甲状腺炎答案:C5. 下列哪种疾病属于地方性克山病?A. 急性心肌梗死B.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 高血压病D. 心肌炎答案:A6. 下列哪种疾病属于地方性氟中毒?A. 骨质疏松症B. 氟斑牙C. 氟骨症D. 氟尿嘧啶症答案:B7. 下列哪种疾病属于地方性砷中毒?A. 皮肤癌B. 肺癌C. 膀胱癌D. 肝癌答案:A8. 下列哪种疾病属于地方性克山病?A. 急性病毒性肝炎B. 慢性病毒性肝炎C. 肝硬化D. 肝细胞癌答案:A9. 下列哪种疾病不属于地方性克山病?A. 急性病毒性肝炎B. 慢性病毒性肝炎C. 肝硬化D. 肝细胞癌10. 下列哪种疾病不属于地方性克山病?A. 急性病毒性肝炎B. 慢性病毒性肝炎C. 肝硬化D. 肝细胞癌答案:D二、判断题1. 地方病是一种由于特定地区自然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导致的疾病。
()答案:√2. 地方病具有地区性、群体性和季节性的特点。
()答案:√3. 地方病的病原体感染为主要原因。
()4. 地方性甲状腺肿的主要原因是碘缺乏。
()答案:√5. 地方性克山病是一种心血管疾病。
()答案:×6. 地方性氟中毒主要导致骨质疏松症。
()答案:×7. 地方性砷中毒主要导致皮肤癌。
()答案:√8. 地方性克山病是一种病毒性肝炎。
()答案:×9. 地方性克山病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答案:√10. 地方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
()三、简答题1. 请简述地方病的特点和主要原因。
地方病健康教育
《地方病健康教育》
地方病是指一些特定地区特有的疾病,通常是由于环境、气候、生活习惯等因素造成的。
常见的地方病包括血吸虫病、炭疽病、硒中毒、高原病等。
地方病对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健康教育在预防和控制地方病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有效预防地方病,健康教育需要向当地居民传达正确的健康知识及预防措施。
对于血吸虫病,需要加强对饮用未经过滤的生水的警示,让居民了解饮用生水可能会感染血吸虫病;对于炭疽病,需要宣传正确的养殖、加工和食用方法,避免炭疽菌感染;对于硒中毒,则需要引导居民注意饮食平衡,避免过量摄入硒元素。
此外,健康教育还可以通过开展定期的体检和医疗服务,及时发现和治疗地方病病例,降低地方病的发病率。
同时,还可以通过提供卫生设施、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等方式来减少地方病的传播和流行。
地方病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能帮助居民了解地方病的病因、症状和传播途径,增强自我保健意识,从而有效预防和控制地方病的发生。
通过加强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促进地方病预防工作的开展,从而改善居民的身体健康水平。
地方病宣传防治知识地方病,是在某些特定地区发生的疾病,其发生与地理环境、生活方式、遗传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常见的地方病包括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等。
这些疾病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也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宣传和防治地方病至关重要。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碘缺乏病。
碘是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而甲状腺激素对人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碘缺乏地区,如果人们长期摄入碘不足,就容易患上碘缺乏病。
碘缺乏病的主要表现为甲状腺肿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脖子病”,严重的还会影响智力发育,导致智力低下。
为了预防碘缺乏病,我们可以通过食用加碘盐来补充碘。
同时,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适当食用一些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
接下来,再说说地方性氟中毒。
这种病通常是由于长期饮用高氟水或者食用高氟食物引起的。
地方性氟中毒的主要症状包括氟斑牙和氟骨症。
氟斑牙会使牙齿变得发黄、发黑,甚至出现缺损;氟骨症则会导致骨骼疼痛、变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预防地方性氟中毒的关键在于改善水源,降低水中的氟含量。
对于已经患病的患者,要及时进行治疗,缓解症状。
地方性砷中毒也是一种不容忽视的地方病。
长期暴露在高砷环境中,或者饮用含砷量超标的水,都可能导致地方性砷中毒。
地方性砷中毒的症状包括皮肤色素沉着、角化过度,甚至可能引发皮肤癌等严重疾病。
预防地方性砷中毒的重点在于加强环境治理,改善饮用水质量,减少砷的摄入。
那么,如何有效地宣传地方病防治知识呢?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媒体渠道进行宣传。
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平台,广泛传播地方病的危害、防治方法等信息。
可以制作一些生动有趣的科普节目、公益广告,吸引大众的关注,提高大家对地方病的认识。
另一方面,要加强在学校、社区等场所的宣传教育。
可以组织专业人员到学校开展讲座,向学生们普及地方病的相关知识,让他们从小树立预防地方病的意识。
-*第二章常有地方病及预防地方病 ,又叫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是指发生在某一特定地区,同必定的自然环境有亲密关系的疾病。
在地球地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 , 渐渐形成了地壳表面元素散布的不均一性 ,这类不均一性在必定程度上控制和影响着世界各地的人类、动物和植物的发育,使在地球上某一地区自然界的水和土壤中某种化学元素过多或缺乏 , 使当地的动物、植物以及人群中发生独有的疾病。
环境与地方病的关系特别亲密 , 人类不可以离开其四周的环境而独立存在 ,一定同四周自然环境互相作用,成立一种动向均衡。
在地球演变过程中 ,因为自然和人为的各种原由,使这一均衡遇到损坏 ,就会出现一些特异性的带有地区性质的疾病 ,既地方病。
地方病按病因可分为 :自然疫源性 (生物源性 ),病因为微生物和寄生虫 ,是一类传染性的地方病 ,包含鼠疫、布鲁鼠疫、布鲁氏菌病、乙型脑炎、丛林脑炎、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黑热病、肺吸虫病、包虫病、麻风病、 SARS 等。
化学元生性(地球化学性 ),病因为当地水或土壤中某种 (些)元素或化合物过多、不足或比率失态 ,再经过食品和饮水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疾病 ,元素缺乏性如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等;元素中毒性第一节病症分类地方病在必定地区内流行年月比较长远,并且有必定数目的患者表现出共同的病征。
地方病分为化学性地方病和生物性地方病。
化学性地方病又称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人的生长和发育同必定地区的化学元素含量有关,出于地质历史发展的原由或人为的原由,地壳表面的元素散布在局部地区内呈异样现象,如某些元素过多或过少等,因此,在当地居民人体同环境之间元素互换出现不均衡;人体从环境摄入的元素量高出或低于人体所能适应的改动范围,就会患化学性地方病。
地方病有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氟中毒、大骨节病、克山病、鼠疫、地方病之大骨节病和布鲁氏菌病7 种。
第二节自然疫源性及预防病因为微生物和寄生虫,是一类传染性的地方病,包含鼠疫、布鲁鼠疫、布鲁氏菌病、乙型脑炎、丛林脑炎、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黑热病、肺吸虫病、包虫病等。
地方病防治知识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地方病是在特定地区发病率较高的一类疾病,是与当地的环境、饮食习惯等相关的疾病。
地方病的防治工作涉及到医疗卫生部门、环境保护部门、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等多个部门,需要有关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本培训计划旨在提高相关人员的地方病防治知识水平,加强地方病防治工作,减少地方病的发病率,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培训对象1. 医疗卫生部门的相关人员,包括医生、护士等;2. 环境保护部门的相关人员,包括环境监测人员、环境治理人员等;3.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相关人员,包括食品安全监管人员、药品监管人员等。
三、培训内容1. 地方病的基本概念及分类(1)地方病的定义及特点;(2)地方病的分类及流行病学特征;(3)各种地方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及预防控制措施。
2. 地方病的防治法律法规及政策措施(1)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措施;(2)地方病防治工作的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
3. 地方病的监测与预警(1)地方病的监测指标和方法;(2)地方病的预警机制及处理流程;(3)地方病的紧急应对措施。
4. 地方病的防治技术(1)地方病的防治技术要点;(2)地方病的防治工作流程;(3)地方病的防治技术装备及设施。
5. 地方病的宣传教育工作(1)地方病的危害性及预防知识;(2)地方病的宣传教育形式及方法;(3)地方病的宣传教育效果评估。
四、培训方式本次培训可采取多种方式,包括讲座、案例研讨、实践操作等。
具体安排由培训机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五、培训时间与地点本次培训计划持续时间为一个月,具体时间安排由培训机构协调确定。
培训地点为各区县卫生局或医院会议室。
六、培训评估培训结束后,将组织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从知识水平提高、技能掌握程度、培训应用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以便为下一步的培训工作提供参考。
七、培训展望本次培训结束后,将继续加强对地方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并将培训成果运用于实际工作中,提高地方病防治工作效果,进一步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地方病概述•地方病病因与发病机制•常见地方病介绍及预防措施•地方病监测与评估方法•地方病防控策略与措施•地方病防治实践与经验分享地方病概述地方病分类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地方病可分为自然疫源性地方病、化学性地方病和生物性地方病等类型。
地方病定义地方病是指具有地区性发病特点的一类疾病,其发病与地理环境、生活习惯等因素密切相关。
地方病定义与分类地方病流行特征01地区性分布地方病常呈地区性分布,与地理环境中的地质、水文、气候等因素密切相关。
02人群易感性不同人群对地方病的易感性存在差异,与遗传、营养、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
03季节性发病部分地方病的发病具有季节性特点,与季节变化、气温湿度等因素有关。
地方病危害及防控意义地方病危害地方病可对当地居民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影响劳动力、降低生活质量、增加经济负担等。
防控意义加强地方病防控工作,对于保障当地居民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防控地方病也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方病病因与发病机制自然环境因素地质地理因素01地方病常与地质地理因素密切相关,如碘缺乏病多分布于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地方性氟中毒则多分布于高氟地质环境地区。
气候条件02气候条件如气温、气压、湿度、降水量等,可影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低下的地区,往往缺乏改善生活环境和医疗条件的资金和技术,地方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相对较高。
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的地区,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可能导致环境中某些化学元素的过量积累,从而引发地方病。
医疗卫生水平医疗卫生水平低下的地区,往往缺乏对地方病的认识和防治能力,导致地方病的流行和蔓延。
长期食用单一食品或偏食,可能导致某些营养素的缺乏或过量摄入,从而引发地方病,如碘缺乏病、大骨节病等。
饮食习惯居住条件简陋、环境卫生差,可能增加与有害环境因素接触的机会,从而增加地方病的发病风险。
居住条件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不良劳动方式,可能导致身体负荷过重、免疫力下降,从而增加地方病的发病风险。
地方病防治知识地方病是指在一定地区或区域内发生的,由于特定的地理、气候、环境、生活方式等因素而引起的一类慢性疾病。
其中包括各种慢性中毒症、地温病、砷中毒、硒中毒、食物中毒等。
这些疾病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地方病防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与地方病防治相关的知识。
一、改善环境卫生条件改善环境卫生条件,减少地方病的发生和传播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在预防和控制地方病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做好水质控制。
地方病往往与水质有关,所以做好水质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在水源方面应采取分类采集,分类处理的方法,避免农业污染,保证饮用水的安全。
2. 控制污染物质。
在农业生产中需要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减少污染物质的释放,保证环境的安全。
3. 加强环保检测。
加强环保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污染物质,预防地方病的发生。
二、饮食健康饮食健康是预防和控制地方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食品安全方面,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少吃油腻食品。
过量的油腻食品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严重的伤害,导致慢性疾病的发生。
2. 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保持身体健康,减少慢性疾病的发生。
3. 不吃有毒食品。
有毒食品对我们的身体有着严重的危害,所以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不吃任何有毒食品。
三、加强体育锻炼加强体育锻炼不仅可以促进身体健康,还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减少慢性疾病的发生。
在体育锻炼方面,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合理安排运动量,不要过度运动。
四、做好疫苗接种做好疫苗接种是预防地方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
在接种疫苗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根据病情选择疫苗。
不同地方病需要不同的疫苗,我们需要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疫苗。
2. 到正规医院接种。
到正规医院接种疫苗可以保证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3. 注意疫苗保管。
疫苗需要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保管,避免疫苗失效。
总之,地方病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预防和控制地方病的发生和传播。
地方病防治知识地方病是指在特定地域内发生的一种或多种疾病,通常与该地区的地理、气候、环境因素以及生活习惯等有关。
针对不同类型的地方病,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地方病及其防治知识。
一、碘缺乏病碘缺乏病是由于长期饮食中缺少碘元素而引起的疾病,主要表现为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为了预防碘缺乏病,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食用富含碘的食物,如海带、紫菜、海鱼等;2. 在饮用水中添加适量的碘盐;3.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碘缺乏病的认识,引导人们合理补充碘元素。
二、地中海贫血地中海贫血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疾病,主要发生在地中海沿岸地区。
为了预防地中海贫血,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进行基因检测,及早发现携带地中海贫血基因的人群;2. 避免近亲结婚,减少地中海贫血基因的传播;3. 注重孕前检查,避免患有地中海贫血基因的夫妻生育患病后代。
三、砷中毒砷中毒是由于长期接触含砷物质而引起的一种慢性中毒病。
为了预防砷中毒,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饮用水要选择符合卫生标准的水源,避免饮用含砷水源;2. 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避免砷污染土壤和农作物;3. 加强环境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砷污染的地区。
四、硒中毒硒中毒是由于长期摄入过量的硒元素而引起的一种中毒病。
为了预防硒中毒,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控制硒的摄入量,避免过量摄入硒元素;2. 合理选择食物,避免摄入过量的含硒食物;3. 加强环境监测,防止硒污染土壤和水源。
五、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骨密度降低、易骨折等。
为了预防骨质疏松症,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合理饮食,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如牛奶、豆制品、鱼类等;2. 增加户外活动,适度晒太阳,有助于合成维生素D;3. 远离烟草和酒精,减少对骨骼的损害;4. 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体力和骨骼健康。
地方病的防治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政府、医疗机构、科研机构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地方病防治防治方案一、背景介绍地方病是指在某一特定的地理区域内,由于地方性因素引起的某种特定疾病的流行。
地方病多与地理环境、自然资源和人类生产活动密切相关,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地方病的发生和流行,需要制定一套全面的地方病防治防治方案。
二、地方病分类常见的地方病主要包括:1. 硒中毒硒中毒是由于土壤中过量的硒元素被人体过多摄入而引起的一种矿贫性疾病。
常见症状包括脱发、指甲脆弱、肌肉疼痛等。
本病主要发生在土壤中硒含量过高的地区,对当地人民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2. 砷中毒砷中毒是由于土壤或水源中含有过量的砷元素而导致的疾病。
砷中毒常见症状包括皮肤病变、神经系统症状和消化系统症状等。
砷中毒主要发生在含砷水源较多的地区,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健康。
3. 锑中毒锑中毒是一种因长期摄入锑元素过多而导致的疾病。
常见症状包括消化系统症状、皮肤病变和肾脏损害等。
锑中毒主要发生在含锑矿石较多的地区,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重大危害。
三、地方病防治防治方案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地方病的发生和流行,我们制定了以下防治方案:1. 土壤改良和管理针对地方病中与土壤相关的疾病,需要进行土壤改良和管理。
包括对土壤进行酸碱调节,增加有机质含量,调整土壤中的矿质元素含量等。
此外,还需要加强对土壤的监测,建立土壤质量评价体系,及时发现和处理土壤中的有害物质。
2. 饮水安全保障对于与水源相关的地方病,需要加强饮水安全保障工作。
包括建立水源保护区,加强水源的监测和管理,加大水质治理和提升饮水设施的质量等。
此外,还需要加强对水源的污染物检测和处理,确保人们饮用的水源符合相关标准。
3. 增强人们健康意识地方病的预防和控制离不开居民的自觉性参与。
需要加强对居民的健康教育和宣传,提高他们对地方病的认识和了解。
组织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宣传活动等,引导居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身的抵抗力和健康意识。
4. 定期体检和医疗服务地方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控制疾病的传播和发展至关重要。
地方病防治知识问答一、什么是地方病?地方病是指具有严格的地方性区域特点的一类疾病。
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不同的地方病发生,有的地区可多达五、六种,受威胁人口多达4.2亿多。
地方病主要发生于广大农村、山区、牧区等偏僻地区,病区呈灶状分布。
二、地方病(endemic disease)分类按病因可分为:(一)自然疫源性(生物源性)病因为微生物和寄生虫,是一类传染性的地方病,包括鼠疫、布鲁鼠疫、布鲁氏菌病、乙型脑炎、森林脑炎、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黑热病、肺吸虫病、包虫病等。
(二)化学元素性(地球化学性)病因为当地水或土壤中某种(些)元素或化合物过多、不足或比例失常,再通过食物和饮水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疾病(geo-chemical disease).1.元素缺乏性如地方性甲状腺肿(endemic goiter)、地方性克汀病(endemic cretinism)等。
2.元素中毒性(过多性)如地方性氟中毒(endemic fluorosis)、地方性砷中毒(endemic arsenic poisoning)、地方性硒中毒(endemic selenium poisoning)、地方性钼中毒(endemicmolybdenum poisoning)。
三、我国国家重点防治的地方病有哪些?70年代以来被列为我国国家重点防治的地方病有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氟中毒、大骨节病、克山病、鼠疫和布鲁氏菌病7种。
四、我国地方病的分布和发病情况我国地方病分布广,罹患者多,受威胁人口更多。
如除上海市外的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和地方性氟中毒。
截止1992年底,地方性甲状腺肿病人仍有700多万,地方性克汀病人25万多,重病区7~14岁儿童智力低下发生率15%,亚临床克汀病人达1000万左右,受威胁人口达4.2亿。
地方性氟中毒病人中氟斑牙患者4186万,氟骨症200万左右,受威胁人口3.7亿。
地方病防治知识宣传简报一、什么是地方病?地方病是指在特定地区多发、与地域、环境因素密切相关的一类疾病。
这些疾病通常与土壤、水质、气候、生活习惯等因素密切相关,是由于这些地方特殊因素的作用而引起的。
二、常见的地方病类型2.1 砷中毒砷中毒是一种由于长期饮水或食用含有高砷含量的食物而引起的慢性中毒。
其主要表现为皮肤损害、消化系统症状、神经系统症状等。
2.2 氟中毒氟中毒是由于长期饮用含氟水源或食用含氟粮食而引起的一种地方病。
氟中毒可导致骨骼疾病、牙齿异常、消化系统症状等。
2.3 硒中毒硒中毒是由于长期摄入含有较高硒含量的食物、土壤等引起的慢性中毒。
硒中毒的表现可以是慢性硒中毒或亚急性硒中毒,患者常出现皮肤损害、牙齿异常、消化系统症状等。
2.4 蛋白—碘缺乏病蛋白—碘缺乏病是由于长期摄入缺碘食物引起的疾病。
其主要表现为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三、地方病的防治方法3.1 水质治理水质治理是地方病防治的重要环节。
应建立健全水质监测和治理体系,确保水源的安全,防止水中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
3.2 饮食健康科学合理的饮食是地方病防治的基础。
保证摄入平衡营养,避免过多或过少摄入有害物质。
3.3 环境管理合理规划和管理环境,减少地方病危害因素的暴露和传播。
加强环境卫生,做好垃圾分类、污水处理等工作。
3.4 卫生教育加强地方病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对地方病的认识和防治意识。
开展卫生知识宣传活动,提供正确的防治指导。
四、地方病防治的重要性地方病的防治对于保障民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地方病的防治工作,不仅可以减少地方病的发生,降低患病率,还可以提高地区居民的整体生活质量。
五、结语地方病防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和广大民众共同努力。
我们要加强宣传,普及地方病的防治知识,提高防治意识,共同建设健康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 地方病防治管理办法. 卫生部令第12号. 2012年. 2. 《地方病防治与治疗手册》.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5年. 3. 地方病防治知识宣传手册. 地方病防治中心. 2019年.。
地方病防治知识问答一、什么是地方病?地方病是指具有严格的地方性区域特点的一类疾病。
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不同的地方病发生,有的地区可多达五、六种,受威胁人口多达4.2亿多。
地方病主要发生于广大农村、山区、牧区等偏僻地区,病区呈灶状分布。
二、地方病(endemic disease)分类按病因可分为:(一)自然疫源性(生物源性)病因为微生物和寄生虫,是一类传染性的地方病,包括鼠疫、布鲁鼠疫、布鲁氏菌病、乙型脑炎、森林脑炎、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黑热病、肺吸虫病、包虫病等。
(二)化学元素性(地球化学性)病因为当地水或土壤中某种(些)元素或化合物过多、不足或比例失常,再通过食物和饮水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疾病(geo-chemical disease).1.元素缺乏性如地方性甲状腺肿(endemic goiter)、地方性克汀病(endemic cretinism)等。
2.元素中毒性(过多性)如地方性氟中毒(endemic fluorosis)、地方性砷中毒(endemic arsenic poisoning)、地方性硒中毒(endemic selenium poisoning)、地方性钼中毒(endemic molybdenum poisoning)。
三、我国国家重点防治的地方病有哪些?70年代以来被列为我国国家重点防治的地方病有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氟中毒、大骨节病、克山病、鼠疫和布鲁氏菌病7种。
四、我国地方病的分布和发病情况我国地方病分布广,罹患者多,受威胁人口更多。
如除上海市外的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和地方性氟中毒。
截止1992年底,地方性甲状腺肿病人仍有700多万,地方性克汀病人25万多,重病区7~14岁儿童智力低下发生率15%,亚临床克汀病人达1000万左右,受威胁人口达4.2亿。
地方性氟中毒病人中氟斑牙患者4186万,氟骨症200万左右,受威胁人口3.7亿。
地方病防治知识宣传资料地方病是指某些在特定地域内经常发生并相对稳定,与地理环境中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
地方病是指具有严格的地方性区域特点的一类疾病。
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不同的地方病发生,地方病主要发生于广阔农村、山区、牧区等偏僻地区,病区呈灶状分布。
碘缺乏和碘缺乏病一、碘缺乏病及其原因:我们知道,食物是身体内碘的主要来源。
如果我们生活环境的土壤含碘少,生长在这种土壤上的植物含碘也少,吃了低碘饲料的各种动物〔如羊、牛、狗和兔等〕,也会碘营养缺乏。
如果我们长期以含碘低的粮食和肉类为食品,就会出现碘营养缺乏,健康就会或多或少受到影响,所有的人都不能幸免,特别是儿童和妇女。
虽然大多数人看上去似乎很“正常〞,只有局部人会表现出明显病态-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地方性克汀病。
但实际上,这种“正常〞是一种隐藏的病态。
科学家把碘缺乏对人身体和智力发育造成的全部不良影响〔病态〕叫做碘缺乏病。
二、碘缺乏的危害碘缺乏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碘缺乏病的危害主要有:1、损害儿童大脑神经发育,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智力缺陷、学习能力低下,这是碘缺乏最大的危害。
2、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粗脖根或大脖子病;严重碘缺乏会引发地方性克汀病。
表现为聋、哑、呆、傻。
3、导致胎儿死亡、畸形、聋哑或流产、早产。
4、成人体力和劳动能力下降,儿童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5、碘缺乏病不明显影响牲畜的生长发育、繁殖和生产力,降低肉、蛋、乳等的产量和质量。
科学家的研究发现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受到缺碘的影响。
幼儿和青春期少年儿童生长发育较快,体内需要的碘也就多。
由于生理的原因,处于青春期的女孩和怀孕的妇女更是需要碘,因此,她们对碘缺乏非常敏感。
怎样判断我们体内是否缺碘判断我们的体内是否缺碘,可在医院通过体检尿液中的碘或观察有无甲状腺肿大来确定。
1.验尿:我们每天从尿中排出的碘能反映身体内碘的水平。
吃的碘多,尿中的碘就多,吃的碘少,尿中的碘就少。
所以尿碘是判断我们吃碘多少的最敏感指标。
地方病防治知识
1.人体缺碘的主要危害是什么?
影响智力和生长发育。
2.预防缺碘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吃碘盐。
3.地方病防治的根本策略是什么?
阻断病因链。
4.什么是地方病?
地方病是指在一定地区内发生的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自然疫源性疾病和与特定的生产生活方式有关的疾病的总和。
5.地方病的分类有哪些?
自然环境:碘缺乏病、地方氟中毒、地方砷中毒。
自然疫源:鼠疫、布鲁氏菌病。
6.地方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触摸、呼吸道、消化道。
7.地方病的传播源有哪些?
牲畜(猪、狗、猫、牛、马、羊、鹿、家兔、骆驼等)。
8.地方病的发病症状是什么?
发热;多汗;骨痛、关节肿胀;全身乏力;食欲不振。
9.地方病如何预防?
切断传播途径;控制传播源。
10.地方病如何治疗?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多休息;注意营养。
地方病防治知识教案第一章:地方病的概述1.1 地方病的定义1.2 地方病的分类1.3 地方病的发生与分布1.4 地方病的影响及危害第二章:地方病的成因与预防2.1 地方病的原因2.2 地方病的传播途径2.3 地方病的预防措施2.4 地方病的监测与控制第三章:地方病的诊断与治疗3.1 地方病的诊断方法3.2 地方病的治疗原则3.3 地方病的药物治疗3.4 地方病的康复与护理第四章:地方病的案例分析4.1 案例一:地方性甲状腺肿4.2 案例二:大骨节病4.3 案例三:地方性克山病4.4 案例四:地方性氟中毒第五章:地方病的健康教育与宣传5.1 地方病健康教育的重要性5.2 地方病宣传的方法与技巧5.3 地方病的宣传教育材料制作5.4 地方病的健康促进活动策划与实施第六章:地方病的科研与学术交流6.1 地方病研究的意义6.2 地方病研究的方法与技术6.3 地方病学术交流的平台与途径6.4 地方病科研成果的推广与应用第七章:地方病的政策法规与管理体系7.1 地方病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与实施7.2 地方病管理体系的构建与运行7.3 地方病防控责任的落实与监督7.4 地方病应急处理与预案制定第八章:地方病的国际合作与交流8.1 地方病全球分布与跨国传播8.2 国际合作在地方病防治中的作用8.3 地方病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8.4 地方病全球防治策略与行动计划第九章:地方病的心理健康与心理干预9.1 地方病对心理健康的影响9.2 地方病患者心理特点与需求9.3 心理干预方法与技术9.4 地方病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支持第十章:地方病的综合性防治策略10.1 地方病防治的综合性原则10.2 地方病防治计划的制定与实施10.3 地方病防治资源的整合与优化10.4 地方病防治效果的评价与改进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地方病的定义与分类:地方病的定义需要准确理解,它是指在特定地区发生的,与该地区的自然环境、生活习惯、社会经济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
地方病防治知识
一、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知识
1、什么是地方性氟中毒?
地方性氟病又称地方性氟中毒,是由于环境中氟含量过高,进入人体内的氟过多,蓄积而引起的全身慢性氟中毒。
氟中毒最突出的表现是骨骼和牙齿受损害。
骨骼损害引起氟骨症,出现全身关节疼痛,四肢或躯干麻木,手足抽搐、僵硬,严重时还有关节活动困难,弯腰驼背,胸廓变形,甚至不能直立行走,丧失劳动能力。
牙损害发生氟斑牙,也叫氟牙症,表现为牙齿表面粗糙、没有光泽,出现白垩、黄色、棕黑色的花纹、斑点或缺损,尤以门牙损害最严重。
7-8岁以前摄入氟过多就会引起氟斑牙,8岁以后摄入氟过多就会引起氟骨症。
氟斑牙一旦形成,可遗留终生。
此外,摄入过多的氟还会损害身体其他许多重要器官并影响一些重要的代谢活动,致使体力、脑力和抗病力等功能下降,身体发育较差。
2、什么情况下会发生氟中毒?
地方性氟中毒根据其氟的来源不同,分为饮水型、燃煤污染型和饮茶型。
饮水型氟中毒就是有些地方长期饮用含氟较多的泉水、沟水或井水所致;燃煤污染型氟中毒就是有些地方(特别是产煤山区)长期敞灶燃烧含氟较高的煤烘炕食物和取暖,煤燃烧释放的氟便污染了食物和室内空气,人们吃了被污染的食物、水和吸入污染的空气,摄入了过量的氟,长期如此,即发生氟中毒;饮茶型氟中毒就是发生
在我国西部地区少数民族长期大量饮用高氟砖茶水所致的一种地氟病,砖茶系粗老茶叶所制,茶树具有天然富氟功能,茶叶越老含氟越高,砖茶的氟含量是普通茶叶的几倍至几十倍。
武冈市属于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根据市疾控中心的调查,在龙溪、文坪、稠树塘、邓家铺、荆竹等地有儿童产生氟斑牙。
3、地方性氟中毒如何防治?
地方性氟中毒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关键在于预防,减少机体对氟的摄入,增加对氟的排泄,改善生活条件,增加机体抵抗力。
目前主要是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的措施预防地方性氟中毒。
在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主要是改变烘炕食物和烤火的方法,如提倡不直接在煤火上烘炕和保存食物(主要指玉米、辣椒、腊肉),不敞炉取暖,改良炉灶,安装烟囱把炉灶燃烧煤产生的烟尘排出室外;饮水型氟中毒病区,以改换饮用低氟水,如打建新的低氟水源井、引用低氟的江、河、湖、泉水以及物理化学方法除氟。
主要的除氟剂有硫酸铝、氯化铝、碱式氯化铝、骨炭、羟基磷灰石等。
饮茶型地氟病的防治主要是供应低氟砖茶为主,同时提倡喝淡茶水、多喝牛奶、多吃新鲜蔬菜、多食用汤菜,减少高氟砖茶水的摄量。
供给合理平衡的膳食,适当地补充钙、维生素B和维生素C的摄入量,对防治氟中毒有比较明显的效果。
二、碘缺乏病防治知识
1、什么是碘缺乏病(IDD)?
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中的水、土壤缺乏碘,造成植物、粮食中碘含量偏低,使机体碘的摄入不足而导致的一系列损害,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侵犯人群最多的一种地方病。
它是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一种地方病,它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身体发育障碍等。
2、碘缺乏病的表现和危害?
碘缺乏病是人体缺碘后产生一系列生理改变,产生一系列病态的总称。
它的主要表现和危害如下:
(1)缺碘导致智力低下、呆傻、白痴、等智力残疾。
(2)缺碘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
(3)严重缺碘可导致地方性克汀病,这主要是由于胎儿期及婴儿期严重缺碘,病人呆傻、矮小、聋哑、瘫痪呈现特殊丑陋面容。
(4)孕妇缺碘可导致早产、流产、死产、先天畸形儿、先天聋哑儿等。
(5)缺碘严重时,虽未出现典型的克汀病的症状,但仍有智力低下或发育滞后,即所谓的亚克汀病。
(6)碘缺乏病对人体健康的损害是严重而多方面的,对社会尤其是对人口素质及经济发展的有害影响是十分深远的。
实际上碘缺乏病对人类危害是全球性的。
3、严重缺碘导致智力缺陷的严重程度?
缺碘的最大危害是造成智力缺陷。
其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克汀病人的智力缺陷。
4、如何纠正缺碘?
吃合格碘盐。
食用碘盐是防治碘缺乏病的最好方法。
它不仅安全、有效、经济、容易推广,而且符合微量、长期及生活化的要求,只要每天坚持食用合格碘盐,即可满足人体对碘的需求。
5、如何购买和保管碘盐?
家庭食盐要到食盐专营的定点销售点购买,购买盐业公司专营经销,也可按需选购多品种碘盐,千万不要随意购买私盐、劣质盐,更不能用工业盐、非碘盐充作食盐。
碘遇高温、潮湿环境或遇到醋等酸性物质容易挥发,所以要随吃随买、不要长期存放;要注意防热、防潮,用有盖的棕色玻璃瓶、瓷缸盛放碘盐或原包装袋系口,放在阴凉、干燥处,远离炉火。
6、哪类特殊人群需要补碘?
包括新生儿、婴幼儿、学龄前及学龄儿童、新婚育龄妇女、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三、大骨病的防治知识。
大骨节病是一种以软骨坏死为主要改变的地方性变形性骨关节病。
本病常常多发性、对称性侵犯软骨内成骨型骨骼;导致软骨内成骨障碍、管状骨变短和继发的变形性关节病。
主要发生生于儿童和少年,临床表现为关节疼痛、增粗变形,肌肉萎缩,运动障碍。
在临床诊断上分为1、2、3级患者,早期病人,是以阻断病情发展,促进修复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