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授受补助动词的误用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58.00 KB
- 文档页数:5
授受动词的补助用法日语的授受动词:やる、くれる、もらう这三个词叫授受动词:授——外向性——やる、授——内向性——くれる、受——もらう它们做为实义动词时没有太多的难点、其难学之处在于它们的补助用法所以本人特地收集了一些日本教授为日语专业的日本大学生所编写的语法书上的说法动词连用形+ て+ 授受动词(やる、くれる、もらう)上面说过“やる”是表示外向性的、表示已方给予对方某物(详情请看相关讲义)如果做为补助动词的话、则表示已方发出的动作是给对方做的请看下面例句:私は毎日末の弟と遊ぶ我每天陪最小的弟弟玩分からなければ教える不明白的话我教你子供に新しい自転車を買った给孩子买了辆新自行车以上例句都是一种普通陈述、可是如果想为上面的句子再增添一定的语义呢、这就要用到补助动词以第一句为例:我每天陪最小的弟弟玩。
如果加上てやる私は毎日末の弟と遊んでやる语义没变、但是引起人的联想改变了这句话应当这样理解:不是我想玩、而是为了陪弟弟玩、所以我也执行了“遊ぶ”这个动作即:遊ぶ这个动作是“我给弟弟做的”、是外向的、有一种恩赐的意味、说明对方从我执行的这个动作中受益(有人陪着玩了)同理:分からなければ教えてやる教える是我为了对方所执行的动作、对方从我所执行的这个“教える”中受益了、或即将受益(得到了指点)子供に新しい自転車を買ってやった自転車を買う这个动作是已方为对方执行的、对方(子供)已方所执行的这个动作中受益(得到了自行车)但是在生活中日本人是很讲礼节的、虽说是自己让对方受益,可是还是要表现得“自谦”一些、不能大大咧咧地直接说“やる”因为“やる”有种恩赐于人的意味、是不太礼貌的,所以“やる”有一个对应的自谦语动词“あげる”如果双方地位对等则用“あげる”替换“やる”、就会使得这种恩赐的意味委婉化、让对方觉得易于接受如第二句可以变成分からなければ教えてあげる但是第一句与第三句不能变成“あげる”、因为是“长辈让晚辈受益”、不必用自谦语(哥哥为弟弟、家长为子女)用不用自谦语要结合当时的语境来判断、个别时候长辈也可以向晚辈表示尊敬的、这里就不讨论了, 不过有时候已方故意为对方做一些令人讨厌的事情时也用“やる”、此时表示已方的一种决心和意志、对方并不受益再来几个例子:東京の弟に今年も故郷の名物を送ってやった. 今年也给在东京的弟弟寄了家乡的特产犬を広い公園で放してやったら、嬉しそうに走り回っていた在宽敞的公园里把狗放开、狗儿乐得满地跑荷物が重かったら、持ってやるよ行李太沉我来拿吧(可以用あげる替换)こんな給料の安い会社、いつでも辞めてやる这种低薪水的公司、早晚辞了它そんなに言うんなら、本当に死んでやる要是那么说的话、我就真的死给你看后两句就是表示“已方的决心与意志、而对方并不受益”今日、これで終わりましょう、次の授業では授受動詞の用法を教え続けてあげる。
有些动词本来有自己的意义,但是接在其他动词的连用形+て之后,就失去原来动词的含义,构成补助动词。
这种补助动词又称“狭义的补助动词”,区别于广义的补助动词。
这类补助动词共有10个,分成4组。
「て」本身不是补助动词,但是这类补助动词必须在「て」后面,所以把「て」放在前面。
这些补助动词,大部分每个都有2种用法,有的根据不同条件加以辨别;有的则以前后的意思进行辨别,希望使用时特别注意。
下面逐个说明。
第一组:ている、てある第二组:てくる、ていく第三组:てあげる、てくれる、てもらう第四组:てみる、てしまう、ておく构成形式:实义动词连用形(五段动词音变浊化)+ て+ 补助动词第一组1,……ているa,当实义动词是连续动词的情况下,表示动作正在进行。
可以是实打实地正在进行,也可以是这个阶段反复进行。
* 「6時から8時まで図書館で自習をしています。
」“从6点到8点,我在图书馆自习。
”(实打实地正在学习。
)* 「この2年間日本語を勉強しています。
」“这2年,我一直学习日语。
”(这个阶段反复进行。
)b,当实义动词是瞬间动词或者是状态动词时,表示动作后的结果维持,保持状态。
* 「あの人は眼鏡をかけています。
」“那个人戴着眼镜。
”(戴上眼镜后就没有摘下来。
)* 「私はウルムチに住んでいます。
」“我住在乌鲁木齐。
”(状态动词)这里补充说明一下:“瞬间动词连用形+ている”做定语时,经常以瞬间动词的过去时(连体形)来代替。
如:「あの眼鏡をかけている人は私の友人です。
」一般都说成「あの眼鏡をかけた人は私の友人です。
」译成:“那个戴眼镜的人是我的朋友。
”这句话不能译成“过去戴眼镜的人是我的朋友。
”如果真的要说这句话,必须说:「以前眼鏡をかけていた人は私の友人です。
」2,……てある这个补助动词只接在他动词连用形后面。
a,表示动词的结果保留在那里,已经不过问是谁进行的动作。
原来动作的宾语改用「が」表示。
所以,虽然动词是他动词,但是在这里已经变成了自动词。
概述日语授受补助动词的若干误用授受表现是日语中一种比较特殊而又重要的语法现象。
日语中表达授受关系的动词有7个,他们分别是“やる、あげる、さしあげる、もらう、いただく、くれる、くださる”,这些词在句中作为独立动词使用时表示“物品”的授受,作为补助动词使用时,在表达动作授受关系的同时,还反映了日本人所特有的恩惠意识,这是日语授受表现区别于其他语言的一个特色,同时也是日语学习者较难掌握的一项语法点。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学生由于受母语的影响,对授受补助动词产生误用的现象。
1 “~てあげる、~てさしあげる”的误用“~てあげる”表示说话人或者说话人一方的人为别人做某事,虽然在讲解时教师会强调该句型体现了为他人带来好处,说话人有施恩于人的含义,一般不用于长辈或上司。
但在实际的语言交际活动中却发现学生很难体会该句型的语境,例如有一名学生看见日语外教在发作业时就主动提出:(1)先生、手伝ってさしあげましょうか。
学生很热心,出于好意想帮外教分发作业,而且为表达敬意,还特意用了“~てさしあげる”。
日语外教先是愣了一下,然后说“ありがとう”,接着还补充了一句:この場合は、『先生、手伝いましょうか。
』でいいですよ,说得该学生不知所措。
语法没错,而且还用了敬语词汇,为什么日本老师还是觉得这句话不对劲呢?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无论是“~てあげる”还是“~てさしあげる”,都改变不了说话人施恩于听话人这样的事实,因此当学生用在比自己年龄、地位都高于自己的老师身上显然不合适。
2 “~てくれる”和“~てもらう”的误换“~てくれる”表示说话人以外的主语为说话人或说话人一方的人做某事,“~てもらう”用于说话人请别人做某事。
有时它们在句中可以互换使用。
如:(1)友達はわたしにおもしろい本を買ってくれた。
→わたしは友達におもしろい本を買ってもらった。
从例句可以看出,互换后前后两句话意思相差不大。
但并不是任何句子都可以通过改变主语补语的位置而达到互换的目的。
日语专业学生的语用误用以及相关教授法摘要:专业外语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阅读文章、能够进行简单的对话,重要的是通过语言,达到交流的目的。
但是,学生的语用能力和目标有所差距。
有时,即使语法上没有错误,在特定的上下文中,也会出现不适当的表现。
措辞使用错误的话,就无法达到交流的目的。
母语为日语的人都能毫无意识地区分使用的类义词、类义形式对于母语非日语的人来说,是很难的。
尤其是中国人学习者,如果没有准确的说明和指导,很好的区分开使用是不可能的。
对于中国人学习者来说,因为使用汉字,很容易把日语和汉语混淆。
很容易就不去辨别汉语与日语意思的差异、用法的差异或使用语境的不同而简单的使用。
经常会出现一些表达不自然的文章。
每种语言都有各自的使用规律,违反一般规律使用,误用就产生了。
关键词;外语教育;误用;语用;交流;措辞;文化差异一、对日语专业学生语用能力的调查(一)言外之意的理解设计了几个汉语和日语对话比如:汉语问题:请说出以下对话中妻子所说“我没听见”在A、B两种情形中的各自含义:A:丈夫:铃响了,快去开门妻子:我没听到。
丈夫:真响过了。
妻子:没看我正在梳头吗?丈夫:好,我去开门。
妻子:早该这样了。
B:丈夫:铃响了,快去开门。
妻子:我没听到。
丈夫:真响过了。
妻子:没看我正梳头吗?丈夫:好,我去开门。
丈夫:(回来后)外面没人,大概是我听错了。
妻子:我說铃没响吧,你这个人就是神经过敏。
正确回答:情景A中的妻子想说“我没空去开门”,也就是说拒绝的意思。
情景B中“我没听到”是单纯的判定。
超过半数的学生明白这些差别和原因,但是还有百分之十五的学生不能说明其中细微的差别。
那么日语的情况是怎样呢。
来看一下对话:母親:まあ、だらしない。
上に出したままなんて。
ちゃんといれておきなさい。
息子:え--。
こういうスタイルは今はやりなんだよ。
儿子真正想表达的意思是什么?(1)这个做法非常不好。
(2)别人这样做的话,从我的立场来看觉得不好。
授受动词的用法绝对难点授受动词的用法绝对难点——授受动词的补助用法日语的授受动词:やる、くれる、もらう这三个词叫授受动词:授——外向性——やる、授——内向性——くれる、受——もらう它们做为实义动词时没有太多的难点、其难学之处在于它们的补助用法我接触过几个过了二级的人、说起授受动词的补助用法时他们也是一脸茫然、似懂非懂、个中关系也不是搞得太清所以本人特地收集了一些日本教授为日语专业的日本大学生所编写的语法书上的说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动词连用形 + て + 授受动词(やる、くれる、もらう)上面说过“やる”是表示外向性的、表示已方给予对方某物(详情请看相关讲义)如果做为补助动词的话、则表示已方发出的动作是给对方做的请看下面例句:私は毎日末の弟と遊ぶ我每天陪最小的弟弟玩分からなければ教える不明白的话我教你子供に新しい自転車を買った给孩子买了辆新自行车以上例句都是一种普通陈述、可是如果想为上面的句子再增添一定的语义呢、这就要用到补助动词以第一句为例:我每天陪最小的弟弟玩。
如果加上てやる私は毎日末の弟と遊んでやる语义没变、但是引起人的联想改变了这句话应当这样理解:不是我想玩、而是为了陪弟弟玩、所以我也执行了“遊ぶ”这个动作即:遊ぶ这个动作是“我给弟弟做的”、是外向的、有一种恩赐的意味、说明对方从我执行的这个动作中受益(有人陪着玩了)同理:分からなければ教えてやる教える是我为了对方所执行的动作、对方从我所执行的这个“教える”中受益了、或即将受益(得到了指点)子供に新しい自転車を買ってやった自転車を買う这个动作是已方为对方执行的、对方(子供)已方所执行的这个动作中受益(得到了自行车)但是在生活中日本人是很讲礼节的、虽说是自己让对方受益可是还是要表现得“自谦”一些、不能大大咧咧地直接说“やる”因为“やる”有种恩赐于人的意味、是不太礼貌的所以“やる”有一个对应的自谦语动词“あげる”如果双方地位对等则用“あげる”替换“やる”、就会使得这种恩赐的意味委婉化、让对方觉得易于接受如第二句可以变成分からなければ教えてあげる但是第一句与第三句不能变成“あげる”、因为是“长辈让晚辈受益”、不必用自谦语(哥哥为弟弟、家长为子女)用不用自谦语要结合当时的语境来判断、个别时候长辈也可以向晚辈表示尊敬的、这里就不讨论了不过有时候已方故意为对方做一些令人讨厌的事情时也用“やる”、此时表示已方的一种决心和意志、对方并不受益再来几个例子:東京の弟に今年も故郷の名物を送ってやった今年也给在东京的弟弟寄了家乡的特产犬を広い公園で放してやったら、嬉しそうに走り回っていた在宽敞的公园里把狗放开、狗儿乐得满地跑荷物が重かったら、持ってやるよ行李太沉我来拿吧(可以用あげる替换)こんな給料の安い会社、いつでも辞めてやる这种低薪水的公司、早晚辞了它そんなに言うんなら、本当に死んでやる要是那么说的话、我就真的死给你看后两句就是表示“已方的决心与意志、而对方并不受益”今日、これで終わりましょう、次の授業では授受動詞の用法を教え続けてあげる备注说明,非正文,实际使用可删除如下部分。
小议“やる、あげる、さしあげる”用法【摘要】授受动词深受日本人的喜爱,特别是恩惠表达上,但是“やる、あげる、さしあげる”在使用时往往和恩惠方向以及听话人,话题人有关,在使用时需要慎重。
【关键词】恩惠;听话人;话题人授受动词在日语语法中既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特别是作为补助动词用的时候,深受日本人的喜爱。
日本人因为时刻脑子里紧绷着一根“内外”“上下”关系的弦,时刻注意恩惠的表达。
而授受补助动词在这一点上发挥着适时的作用,满足了日本人交际的需要。
但学生在使用的时候,存在不少误用的现象,低年级的学生是一般只会用授受动词的本动词形式,对于补助动词几乎不用,高年级的学生有了使用的意识,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误用,滥用,现本文只就其中的“やる、あげる、さしあげる”进行简单地说明,以期对日语初学者有所帮助。
「物のやり取りに関わる授受動詞は古代語では現代語の「やる」「くれる」「もらう」に相当する非敬語形の使用例があまり見られない。
基本的に尊敬語形、謙譲語形の「たまふ」「奉る」「たまはる」のみで構成されている。
」【1】(相当于现在日语中的物物交换的授受动词在古代日语里几乎没有非敬语形式。
)由此可见在古代日语中授受动词主要就是用来表达敬意的。
在现代日语里依然使用授受动词来表达恩惠的,特别用其补助动词的形式来强调自己受到别人的恩惠。
在“やる、あげる、さしあげる”的本动词的使用上,基本问题不大。
“やる、あげる、さしあげる”主要是低人称给与高人称或者相同人称(第三人称之间)的授受关系,是站在给予者的立场上进行表述的。
总之这三个做谓语时,主语一定是动作的发出者,或是其一方。
“やる”常用于接受者是授予者的晚辈或者社会地位低于授予者的场合,也用于平辈之间关系亲密的场合,或给动植物东西等。
如“弟に本をやる”“子供に年玉をあげる”“花に水をやる”“猫に餌をやる”。
“あげる”是“やる”的客气措辞,常用于平辈或社会地位相等的人之间,也用于授予的对象是晚辈或者动植物等。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8年第35卷第2期0.引言日语中,使用授受补助动词的表达称之为授受表达。
高泽见将其定义为“あげる、さしあげる、やる、もらう、いただく、くれる、くださるといった動詞を使い、物や行為による恩恵の授受を表す表現である”。
授受动词作为补助动词使用,一般用于表达一种恩惠的传递。
在陈述事实的时候,日语一般会加上对人的情感成分使行为关系成立。
关于日语授受动词的研究,大体可分为如下几种。
(1)关于授受表达中格助词使用,文本构成要素等统语论的角度展开的研究;(2)从说话者角度或者上下关系角度展开的意义功能研究;(3)与别国语言的对照研究。
但是,对在实际交际中,授受补助动词是如何使用的,它们的使用有着什么样的特点,说话人在何种情况下使用授受补助动词的,这种从语用学角度的研究确很少。
本论从日本网络上选取“てくれる”例句若干,试对这些例句从说话者把握授受关系的角度,以意图性有无,恩惠的传递为视角,对てくれる这一授受补助动词进行深入分析。
1.非意图性行为在先行研究中,研究者认为,行为的实施者非意图性的对行为接受者实施行为时,“てくれる”的使用也是可行的。
只是,主语仅限于无行为实现能力的有情物和无情物。
(李2003)(伊藤1999)(泽田2005)。
笔者选取的行为的实施者非意图性的对行为接受者事实行为时使用地“てくれる”例句如下:K1美味しそうに食べてくれましたわね。
うれしい。
K2部長はあたしの作った弁当を美味しそうに食べてくれた。
うれしいわ。
K3春が来てくれた。
K4心配しないで。
哲君はきっと来てくれる。
K5恵子のやつ、興味津々に太郎の書いた小説をよんでくれてるんだね。
K6元気出せ。
失恋は時間が解決してくれるから、大丈夫。
K7時間が失恋を解決してくれるもんね。
1.1说话人是否参与行为K1、K2、K3中说话人均参与了授受行为。
例如,在K2中,“部长津津有味的吃了我做的菜。
”词句中的我,为“部长津津有味地吃”这件事情感到开心,也就是部长的行为是对我厨艺的一种肯定,后者说实现了我的期许。
浅析日语授受补助动词的习得与误用作者:万宇宁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6年第45期摘要:日语授受补助动词是日语中一个非常重要又复杂的语法项目。
由于恩惠意识、母语与对象语之间的差异等文化因素,授受补助动词的误用现象极为普遍。
本文对日语授受补助动词的习得和误用现象进行分析,总结其原因,力求在教学中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授受补助动词误用恩惠意识引言日语中的授受补助动词是指以「~て+授受動詞」的形式做补助动词使用。
日语中使用授受补助动词来表达施动者与受动者之间的行为及该行为产生的恩惠性的授受,在人称关系和尊卑关系上,与授受动词的用法相同。
由于对于日语学习者来说往往容易出现授受补助动词的误用,给教学造成一定的难度。
因此,既要使学习者掌握授受补助动词的基本用法,又要使其了解常见的误用及原因,提高运用的准确率。
[1]二、基本用法及注意事项根据施动者与受动者的授受关系,可将授受补助动词分为三组,基本用法和注意事项如下。
1.~は~に~てあげる(~てやる、~てさしあげる)“~てあげる”表示自己或自己一方的人出于好意为别人做某事。
“は”前为施动者,“に”前为接受动作的一方,即受动者。
当受动者为比自己身份、地位低的人或动植物时使用“~てやる”,“~てさしあげる”为“~てあげる”的敬语表达形式。
当主语为第一人称“我”时,“私は”经常省略。
[2]例:①私は魚に餌を買ってやった。
(我给鱼买了鱼食。
)②王さんは林さんに大学を案内してあげる。
(小王为小林在大学里带路。
)使用时需注意,“~てさしあげる”虽是敬语表达形式,但因为使用该词会有施恩于人、邀功的语气,所以要慎用。
一般不用于上司或长辈。
此种情况下最好使用自谦语。
例:③先生、荷物を持ってさしあげましょう。
×→お持ちしましょう/お持ちいたします。
○(老师,我帮您拿行李吧。
)此外,当受动者为关系较亲密的人时可使用“~てあげる”。
如对方为不太熟悉的人时,会有强加于人的感觉,最好不用。
基于语料库的日语授受补助动词的使用实态及使用心理研究作者:李清萍来源:《西部学刊》2021年第13期摘要:通过利用日语会话语料,考察“テモラウ”“テクレル”“テアゲル”三个系列日语授受补助动词的出现频次、表现形式等使用情况,并分析其包含的使用心理。
结果显示:“テモラウ”、“テクレル”系列的使用频次远高于“テアゲル”系列;“てもらう”“てくれる”两种表达的变化形式灵活多样,多用于人际关系亲密的谈话对象及非正式谈话场合,而两者对应的敬语形式“ていただく”“てくださる”的变化形式则相对较少,多用于较疏远的人际关系及正式的谈话场合;“テアゲル”系列尽管使用频次较低,但表现形式丰富,且谈话双方为亲密的人际关系。
总体上看,日语授受补助动词的使用体现说话人对人际关系的“配虑”意识,包含说话人的敬意,以及谈话中遵循“礼貌原则”优先于“合作原则”。
关键词:授受补助动词;配虑;恩惠中图分类号:H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1)13-0128-03一、引言有关日语授受动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语言对比、误用以及谈话功能等方面。
授受动词尤其是授受补助动词是日语学习中、高级阶段的重难点,其“难”表现在以单单通过语法讲解和反复练习习得,很有必要通过日语会话语料分析其使用实态,为该内容的学习和教学提供参考及指导。
先行研究中,除原田登美[1]通过口语语料考察日语授受补助动词使用实态并分析其礼貌策略以外,其他该方面的研究鲜见。
同时,由于授受表现含有说话人的主观评价,分析其使用心理也有助于日语学习者对授受表现的习得及理解。
本文利用日语职场会话语料库,通过考察其中的授受补助动词的使用实态,分析其所包含的使用心理,希望为日语学习者正确使用授受补助动词并理解说话人的心理和意图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二、会话语料及调查表日语的授受表现一般被划分为クレル、モラウ、アゲル三个系列,在实际使用中具体表现为くれる、もらう、あげる、やる、くださる、いただく、さしあげる共七种形式,它们接续在て形后即形成对应的授受补助动词。
授受补助动词“てくれる”\“てもらう”用法浅析作者:葛晓昱来源:《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9年第11期[摘要] 本文以对中国国内的日语学习者来说最难习得、最易出现偏误的两个授受表达“てもらう”和“てくれる”为研究对象,从日语教学的角度出发,比较分析二者可以互换和不可以互换的情况下,意义、语气方面的异同,以及各自的独特用法,目的在于使中国国内的日语学习者加深对这两种较难的授受表达的理解和认识。
[关键词] 授受补助动词意义语气一、先行研究杨(2004)以处于三个不同日语水平阶段的115名中国国内的日语学习者为调查对象,通过语法测试和语用测试的形式,得出授受表达的习得顺序相关研究结果如下:あげる>①てあげる>くれる>もらう>てくれる>てもらう(杨:2004)从理论上来分析,“(て)あげる”句的视点与主语、施动者一致,和汉语的“给”等给予动词用法一样,因此,最容易被学习者理解和习得。
“(て)くれる”句的主语是施动者,也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学习者也较容易接受,但由于用法上会和“(て)あげる”和“(て)もらう”混淆,因此习得较晚。
而“(て)もらう”句的主语和施动者不一致,和中国人的思维习惯、汉语表述习惯不同,因此习得困难。
另外,汉语没有将恩惠意识体现在授受表达中的习惯,因此,“てくれる”和“てもらう”的习得在整个授受表达的习得过程中是最难的(杨,2004)。
又如,党淑兰(1999)在比较中日授受表达后,指出了二者之间的主要差异:汉语中积极地强调行为者,而日语中的行为者却很模糊。
(奥津,1984)也指出,正是由于汉语中积极地强调行为者,所以汉语中的“给”使用的频率相当高,甚至日语中使用取得动词②“てもらう”的很多场合却翻译成汉语的“给”,这对“てもらう”的习得会产生负面影响,使得其偏误最多,也是最难习得的授受补助动词。
另外,王燕(2000)和冯富荣(1995)也指出,中国日语学习者即使接受了恩惠,心中充满了感激之情,由于受到母语的影响,很难意识到需要使用授受表达,这正是回避③使用“てくれる”的错误所在,在习得顺序中次之“てもらう”,“てくれる”的习得也较难。
日语授受补助动词的误用分析——以哈师大大四学生为研究对象摘要:通过调查报告研究学生容易出错的语句,从而具体分析中国日语学习者关于授受补助动词方面的误用,找出其误用的原因,并针对误用提出相应对策。
希望对日语学习者的学习和工作起到一丝作用。
关键字:授受动词;日语学习;误用分析对于中国的日语学习者来说,授受补助动词在日语的语法中是非常难学的一个部分。
例如日语的授受动词在使用的过程中,在表示给与含义的同时,还体现着恩惠的表达。
这是日语语法中的一个很大的特点,但却是中国学生最容易出错的地方。
究其原因,在汉语中的授受表现上,并没有日语中恩惠相关的表达特点。
初级者和中级者姑且不说,即便是对于上级者来说,在使用日语授受补助动词的时候也经常会出错。
基于这一不同点的考虑,本文着重研究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在授受补助动词中经常出错的原因,以及相应的对策。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日语学习者今后的学习和工作起到一定的作用。
一、引言授受表现是日语中一个能体现特殊性和复杂性的语法现象,因此授受动词和授受补助动词一直是语义学和语用学研究的热门项目。
迄今为止,学者们对授受表现中授受补助动词的使用和差别已经做了大量研究,虽然各个版本的教材也是对其详细论述并准备了大量练习,但是在实际使用中误用问题还是层出不穷。
究其根源就是忽视了文化因素在语言使用中的影响。
纵然很好地掌握了日语的语法知识,如果不了解日本的文化以及日本人的心理,那么在实际应用中便很难做到说话大方得体。
[1]因此,挖掘出隐藏在语言内部的文化背景知识,才是深刻理解语言表达方式的关键。
二、误用实例笔者以哈尔滨师范大学08级的4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一次小范围的调查报告。
调查的主要内容是日语授受补助动词的日汉翻译。
调查结果是,由于不了解日本文化而出现错误的比例是60%,应该使用授受动词而没有使用的占25%,符合语法准则但表达不地道的占40%。
40人中授受补助动词的使用正确率仅达到了10%。
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在教材中已经详细介绍了授受补助动词的意义及其用法,但是真正掌握如何使用授受补助动词的学生所占的比例却相当低。
授受补助动词仍是日语学习者的一大障碍。
下面就误用实例进行具体分析。
(一)长幼尊卑方面的误用⑴老师夸我作文写得好。
病例:先生は私の作文がとても上手だとほめてくれました。
分析:这句话出现的错误是由于没有意识到长幼尊卑方面在授受表达过程中的影响。
老师是比自己身份地位都高的人,所以应该使用敬语“てくださる”。
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先生は私の作文がとても上手だとほめてくださいました。
吴立新先生曾提到,“日本是个纵向型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结构里,由于等级观念和隶属关系支配着人们的思想.所以在人与人交往与沟通中.日本人十分看重在某个特定的集团内(如家庭、公司、学校等)自己与周围的上下、长幼辈分等的等级关系,集团内形成了上下等级严明的纵向型社会。
[2]那么日本人在表达对长辈、上司、地位高的人的尊敬时,除了有一套系统的敬语体系中的表达方式供他们选择使用外.还可以利用授受补助动词来表现。
日语授受补助动词也有一套非常完整的敬语体系。
“てさしあげる”是“てやる”、“てあげる”的敬语形式,“てくださる”是“てくれる”的敬语形式,“ていただく”是“てもらう”的敬语形式。
日本人普遍用下图来表示人际关系在日语中的反映。
中心的原点代表说话人的立场,对于既处于范围“外”又处于上级年长范畴的A说话的时候,显然要尊敬,要使用敬语;而对于既处于范围“内”又处于下级范畴的D区的人说话的时候则不需要使用敬语。
B区和C区,则要在适当的环境下划分出相对的位置,加以对待。
如果句中出现“您”这样的字眼的话,说明说话人对听话人是带有尊敬意味的。
在授受助动词选用的时候就应该选择相应的含敬意的授受补助动词。
例如:⑵请您把门关上好吗?ドアを閉じてくださいませんか。
⑶能请您弹钢琴吗?ピアノを弾いていただきませんか?在深刻理解日本文化的前提下,使用授受补助动词时就会更加游刃有余,而不会出现与人交流时的尴尬。
(二)恩惠意识方面的误用⑷老师,想请您参加今天晚上的晚会,您有空吗?先看一下几个错误的翻译。
A:先生、今晩のパーティーに参加したいんですが、ご都合はいかがですか?B:先生、今晩のパーティーにいらっしゃいますが、ご都合はいかがですか?A句体现出翻译者没有意识到在日语当中,如果听话者是比自己身份、地位都高的人的时候,应该使用敬语的习惯。
“先生”对于“我”来说,是我的长辈,是身份、地位都比我高的人,毋庸置疑,在同“先生”说话时,“我”应该使用敬语。
而在B句中,虽然“我”意识到了“先生”是比自己身份地位都高的人,应该使用敬语,用“いらっしゃる”来代替“来る”,但是日本老师听后并不会高兴,因为在这里相比于敬语来说,更应该使用授受补助动词来表达。
在这里,授受表现更贴切,更符合日本人的说话习惯。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日语中的授受表现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但体现物品的给与,还伴有恩惠的传递。
[3]所以从恩惠的角度来看,本句话正确的说法应该是:C:“先生、今晩のパーティーに参加していただきたいんですが、ご都合はいかがですか?”C句中使用了“ていただく”这一表达方式,来表达说话人积极主动邀请老师参加今晚的晚会,要求他对自己施恩,同时遵循长幼有序的原则使用了敬语,来表达对老师的尊重之情。
日本著名语言学家金田一春彦在《日本語の特質》一书中曾指出日本人有个民族特点,就是努力强调自己从他人那里受到恩惠,所以特别愿意使用“てもらう”、“ていただく”或“てくれる”、“てくださる”这种表达方式。
但是使用时也需注意,“てやる”、“てあげる”隐含着自己的行为给别人带来了恩惠,带有自傲自大的意味。
作为听话人的日木人来说,不喜欢随随便便就接受别人的恩惠,而欠人情债。
[4]例如:⑸先生、手伝ってさしあげましょうか。
在这一句中,说话人意识到了对方是比自己身份地位都高的老师,所以使用敬语“てさしあげる”这一表达方式,可是这一说法显然不符合日本人的习惯,究其原因,主要是无论使用“てあげる”还是“てさしあげる”,都改变不了说话人施恩于听话人这一事实。
因此学生用在比自己身份地位都高的老师身上的时候显然不合适。
姚灯镇在《试论文化规则对言语交际的制约》一文中曾指出,在言语交际中,日本人一般遵循一下规则:①只要认为他人的行为对自己有好处(这种好处实际上并不值得一提),就把自己做为受益者,使用“てくれる”、“てくださる”这种表达方式来强调自己受益,以尊重对方。
②即是自己的行为给他人带来好处、利益,但为了尊重对方,也不能使用“てやる”、“てあげる”等表达方式,否则就是对对方施加压力,是一种非常失礼的行为。
[5]日本人的恩惠意识非常强烈,正如美国著名学者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中所说,日本人的头脑里“恩”是必须偿还的债务,一旦被赋予某种恩,就要倾尽一生来报答。
在书中他还说道,要想让一个日本人感到痛苦很容易,只要给他送礼就行。
[6]所以日本人习惯尽可能的使用てくれる、てくださる这种表达方式来体现别人施子自己的恩惠,表达感激之情,而尽可能的回避使用てやる、てあげる,以防止给别人施加压力。
日本人这种微妙的恩惠关系意识以及与之相应的语言使用原则,正是使用授受表现时必须遵循的语言准则。
(三)“てくれる”和“てもらう”方面的误用“~てくれる”表示说话人以外的主语主动为说话人或说话人一方的人做某事,而“~てもらう”则表示说话人主动要求别人为自己做某事,有时候它们在句子中可以互换使用。
例如:⑹吉田さんは私にご飯を作ってくれました。
私は吉田さんにご飯を作ってもらいました。
从这两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到,想让句子的主语和宾语互换,可以通过“てくれる”和“てもらう”的互换使用来做到。
互换后,句子所表达的意思相差并不大,但并不是所有句子都可以通过改变主语位置而达到互换的目的。
例如:⑺アパートは山田さんが探してくれますから、大丈夫です。
アパートは山田さんに探してもらいます。
本人にはまだ聞いていないのですが。
这两句话都是表示田中给我找房子,可是却不能将句子中的“てくれる”和“てもらう”互换使用。
这是由于后半部分句子的不同,导致了两个句子语境的不同。
第一个句子中的“てくれる”表达的是山田主动帮我找房子,我很感激,强调自己受惠与山田,而第二句中强调的是我主动要求山田帮我找房子,强调我积极主动要求别人施惠给自己。
也就是说,“てくれる”强调的是别人主动帮说话人做某事,说话人怀着感恩的心感谢别人,而“てもらう”强调的是说话人主动要求别人为其做某事,强调的是说话人主动要求别人给其带来利益,施恩于其的意思。
(四)“てもらう”和使役动词的误用⑻私は王さんに(頼んで)ご飯を買ってもらいました。
私は王さんにご飯を買わせました。
这两句话都可以翻译成我让小王帮我买饭,很多同学都觉得这两句话的意思相同,其实这两句话所暗含的意思和语气都不同。
第一句话中用“てもらう”这个句型,表示的是我请求小王帮我买饭,是说话人主动请求对方为自己做某事。
而第二句使用的是使役句式,表示我要求小王帮我买饭,是说话人单方面的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含有强制的语气在里面。
也就是说,“てもらう”句式表达的是说话人主动请求对方做某事,对于别人为自己做的事抱有感恩的意思,而使役句式则表示说话人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含有单方面的强制的语气在里面。
现在再通过几个例子来了解“てもらう”和使役动词之间的区别。
⑼論文の内容を吉野さんに訂正してもらいました。
論文の内容を吉野さんに訂正させました。
第一个句子表达的是我请求吉野先生帮我改论文,含有对吉野感谢的意思在里面。
而第二句表示的是我要求吉野帮我该论文,是我单方面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吉野的身上,含有强制的语气在里面。
⑽松下さんに私のかわりに行ってもらいました。
松下さんに私のかわりに行かせました。
同样,第一个句子表示“我拜托松下代我去”,含有请求,感恩的意思,而第二句话表示“我要求松下带我去”,含有强制,命令的意思。
(五)“ていただく”和“させていただく”之间的误用⑾課長、明日のパーティーに参加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すが、ご都合はいかがですか?課長、明日のパーティーに参加していただきますが、ご都合はいかがですか?这两句话到底哪句是表示“我想请课长参加明天的晚会”这一意思呢?很多同学在这道题目上都选择了第一句,其实正确的说法应该是第二句。
我们先来分别看一下“ていただく”和“させていただく”的用法。
“ていただく”是“てもらう”的敬语形式,表示的是想请某人为说话人做某事,暗含请求他人施惠于自己的意思,而“させていただく”是使役动词的“させる”加上“ていただく”组成的词组,表示说话人想做某事请求别人加以允许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