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成型基础模拟题
- 格式:doc
- 大小:44.50 KB
- 文档页数:4
《陶瓷造形与成形》模拟题一.填空题1.陶瓷常见的成型方法可塑成型、注浆成型、压制成型。
2.一般陶瓷生产的主要工艺流程:练土→成形→干燥→素烧→绘底稿→上釉→烧成→完成配料→磨细→成型粉料→干燥→上釉→烧成。
3.坯体在烧成过程中的物理变化是体积收缩、气孔减少、致密度提高、强度增加、颜色改变。
4.古代陶瓷杯的造型分为高足杯、爵杯、鸽形杯双联杯、马蹄杯、铃铛杯、鸡缸杯、方斗杯、套杯。
5.陶瓷常见的成型方法是:可塑成型、注浆成型、压制成型。
6.试简述陶瓷三大原料名称硅质原料、粘土类原料、熔剂性原料及硅质原料在陶瓷生产中的作用是粘土类、石英类、长石类原料。
7.陶瓷可分为新型陶瓷与传统陶瓷两大类。
二.简答题1.新型陶瓷制品的生产过程中的成形是指什么?成形是将坯料制成具有一定形状和规格的坯体。
成形技术与方法对陶瓷制品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陶瓷制品品种繁多,性能要求、形状规格、大小厚薄不一,产量不同,所用坯料性能各异,因此采用的成形方法各种各样,应经综合分析后确定。
2.原始社会的陶器造型有哪些特点?陶器的发明,标志着新石器时代或野蛮时代的开始,它成为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具。
原始社会的陶器造型,是以适用为主要目的,与工艺技术水平的不断变化相适应的。
最早的造型,简单而又稚朴,随着技艺的提高,陶器造型的式样也逐渐繁复起来。
古籍中对不同形状,不同用途的陶器,有不同的称谓,如用作汲水或盛装的有壶、缶、盂等;用作烹食的有鼎、甄、釜、罐等;用作贮藏的有瓮、坛、罐、尊等;用作洗涤的有洗、盆、匜等。
这些虽然是直接为日常生活用品,但我们的祖先在造型设计和制作时,很注意造型的审美功能。
能够灵活的掌握各种线条的曲直变化,善于运用空间、虚实、疏密、繁简、强弱、质地和色彩等对比手法,就是器物上的某些附加物如耳、流口、足的处理,也能恰到好处地起到对称、均衡与稳定作用。
原始社会的陶器造型,不但为随之出现的青铜器的造型所沿用,而且为日后大量出现的陶瓷器的造型所继承和发展。
陶瓷滚压成型竞赛题库(300题)一、选择题(100题)说明:基础知识(第1-30题),工艺设计(第31-40题),制作(第41-78题),检验(第79-100题)1.泥浆的流动性好坏可用( ) 的方法检验。
(A)A、用勺将搅拌均匀的泥浆倒入注浆桶中B、用木棒插入搅拌均匀的泥浆中提起C、倒余浆时看泥浆的流动状态D、检验泥浆的流动性跟时间无关2.注浆时进浆的速度太快易使坯体产生( )缺陷。
(D)A、开裂B、变形C、熔洞D、针孔或气泡3.有关注浆成型用的泥浆性能要求,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C)A、有良好的流动性B、有良好的悬浮稳定性C、多加水,提高泥浆的流动性D、尽可能低的含水率4.空心注浆用的泥浆其相对密度一般都比实心注浆时要小,对泥浆稳定性要求高,含水率一般在( ) %。
(A)A、31~34B、29~31C、32~35D、29~355.对泥浆的成型性能叙述不正确的是( )。
(C)A、泥浆要有良好的流动性B、泥浆应尽可能低的含水率C、泥浆的稀释剂越多,流动性越好D、泥浆要有良好的悬浮稳定性6.实心注浆用泥浆的含水率( ) 空心注浆用泥浆的含水率。
(B)A、大于B、小于C、等于D、以上都正确7.影响注浆成型的主要因素中不包括( ) 。
(D)A、泥浆的性能B、泥浆的压力C、泥浆的温度D、泥浆的颜色8.用比重计测得泥浆波美度为55°Bé,换算成密度大约为( ) 。
(C)A、1.8g/cm3B、1.7 g/cm3C、1.6 g/cm3D、1.5 g/cm39.坯体中的水分型式主要有三种,其中( ) 最不容易排除。
(C)A、自由水B、吸附水C、化学结合水D、无法确定10.化学结合水结合牢固,排除时需要较大的能量,如高岭土的结构水排除需在( ) ℃进行。
(C)A、200~400 B、300~500 C、400~600 D、500~70011.坯体干燥阶段主要是排除( ) 。
(C)A、吸附水B、化学结合水C、自由水D、结晶水12.影响坯体外扩散的主要因素是干燥介质的流动方向和干燥介质的( ) 。
陶瓷成型基础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陶瓷成型中常用的成型方法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干压成型B. 注浆成型C. 挤出成型D. 3D打印成型答案:D2. 陶瓷成型过程中,以下哪种原料不常用于陶瓷制品?A. 高岭土B. 石英C. 长石D. 聚乙烯答案:D3. 在陶瓷成型中,以下哪种添加剂可以提高陶瓷的强度?A. 增塑剂B. 粘结剂C. 润滑剂D. 增强剂答案:D4. 陶瓷注浆成型中,浆料的粘度对成型质量有何影响?A. 粘度越高,成型质量越好B. 粘度越低,成型质量越好C. 粘度适中,成型质量最佳D. 粘度对成型质量无影响答案:C5. 陶瓷干压成型时,压力的施加方式是?A. 手动施加B. 机械施加C. 气压施加D. 真空施加答案:B6. 陶瓷成型中,挤出成型法适用于以下哪种类型的陶瓷制品?A. 薄壁制品B. 厚壁制品C. 复杂形状制品D. 简单形状制品答案:C7. 陶瓷成型后,通常需要进行的下一步工艺是?A. 干燥B. 烧结C. 抛光D. 切割答案:A8. 陶瓷制品的烧结温度通常与哪种因素有关?A. 原料种类B. 制品形状C. 制品大小D. 以上都是答案:D9. 陶瓷制品的强度和硬度通常与哪种因素有关?A. 原料纯度B. 烧结温度C. 烧结时间D. 以上都是答案:D10. 陶瓷制品的表面光泽通常与哪种后处理工艺有关?A. 抛光B. 喷砂C. 酸洗D. 以上都是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陶瓷成型中,干压成型法适用于__________的制品。
答案:形状简单、尺寸精确2. 注浆成型法中,浆料的制备需要将原料与__________混合。
答案:水3. 挤出成型法中,成型机的挤出速度和__________会影响制品的均匀性。
答案:压力4. 陶瓷制品在烧结前需要进行__________处理,以去除多余的水分和有机物。
答案:干燥5. 陶瓷制品的烧结过程中,温度的控制对制品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有重要影响。
《陶瓷成型基础》模拟题一.填空题1.将陶瓷坯料制成具有一定形状和规格的坯体的工作过程。
陶瓷器成型方法有:可塑成型、注浆成型和干压成型等成型方法。
2.石膏模型的弱点是使用寿命短,耐热性差,塑料模型未能大量使用是因为模型使用温度也比较低,素陶模型目前还无法用于生产是由于尺寸的一致性差,甚至发生变形,而整体又较重。
3.旋压成型分阴模成型和阳模成型两种。
阴模成型的石膏模内凹,模内放坯料,模型内壁决定坯体外形,型刀决定坯体内部形状。
多用于杯、碗等器形较大、内孔较深、口径小的产品的成型。
4.滚压成型机种类很多,按结构可分为固定式、转盘式、往复式、椭圆链式滚压成型机和万能滚压成型机;按传动机构分机械式和液压式。
5.注浆前的扣模、擦模操作要注意模型对口面必须清扫干净注意保护好模型的棱角防止磨损。
6.强化注浆方法有压力注浆、真空注浆、离心注浆和成组注浆、热浆注浆。
7.注浆成型的基本注浆方法分为单面注浆、双面注浆。
8.根据坯料的性能和含水量不同,成形方法可以分为三大类:可塑法成形、注浆法成形、压制成形。
9.日用陶瓷可塑成型方法主要有:旋压成型、滚压成型、拉坯成型、塑压成型等。
10.可塑性的定义含适量水分的泥团,在一定外力作用下产生形变而不开裂,除去外力后仍保持其形变的性能。
11.注浆方法主要有基本注浆方法、强化注浆方法、其它注浆成形方法。
12.烧成制度包括温度制度、气氛制度和压力制度。
压力制度是保证温度制度及气氛制度实现的条件。
13.模型的材料石膏模型、多孔树脂模型、无机填料模型。
14.粘接将分别成形好的陶瓷部件粘成完整坯件的操作。
有湿接和干接操作方式。
15.必须使釉处于压应力状态才能提高它的机械强度,可以使釉的膨胀系数略小于坯体来实现。
16.普通注浆成型方法空心注浆法即单面注浆;实心注浆即双面注浆。
二.名词解释石膏模用石膏为原料加工制成,供成形坯体使用的工作模具。
烧成将坯体焙烧成陶瓷制品的工艺过程。
雕镶手工雕削、镶嵌、粘接坯料而制成坯体的方法。
陶艺基础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陶艺中,釉料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增加作品的硬度B. 改变作品的颜色C. 提高作品的光泽度D. 以上都是答案:D2. 制作陶艺作品时,以下哪种工具是用来切割泥条的?A. 刮刀B. 泥板机C. 陶轮D. 切割刀答案:D3. 陶艺中,哪种类型的陶土适合制作大型雕塑?A. 瓷土B. 陶土C. 石塑土D. 紫砂土答案:C4. 陶艺烧制过程中,以下哪个温度阶段是釉料开始熔化的阶段?A. 低温烧制B. 中温烧制C. 高温烧制D. 所有温度阶段答案:C5. 以下哪种釉料是陶艺中常用的透明釉?A. 亚光釉B. 亮光釉C. 无光釉D. 透明釉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陶艺中,泥条盘筑法是一种常见的成型方法,它需要用到的工具有______和______。
答案:泥条机、刮刀2. 陶艺作品在烧制前需要进行______处理,以去除多余的水分。
答案:干燥3. 釉料的熔点通常低于______的熔点。
答案:陶土4. 陶艺中,______是指在陶艺作品表面刻画图案或文字的装饰手法。
答案:刻花5. 陶艺作品在烧制后,可以通过______来增加作品的光泽度。
答案:上釉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陶艺中拉坯成型的基本步骤。
答案:拉坯成型的基本步骤包括:准备陶土、将陶土放在陶轮上、开启陶轮、用双手将陶土拉成所需形状、修整成型、干燥、烧制。
2. 描述陶艺中釉料的上釉方法有哪些?答案:釉料的上釉方法主要有浸釉、喷釉、刷釉和浇釉等。
3. 为什么陶艺作品在烧制前需要进行素烧?答案:陶艺作品在烧制前进行素烧是为了去除作品内的水分和有机物,提高作品的强度,防止在高温烧制时因水分蒸发过快而导致作品破裂。
4. 陶艺中,釉料的调配需要注意哪些因素?答案:釉料的调配需要注意釉料的熔点、釉料的流动性、釉料的颜色和透明度以及釉料与陶土的膨胀系数匹配等因素。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陶艺中釉料的作用及其对作品的影响。
中班陶瓷制作基础考试试题陶瓷制作是一门古老而精湛的艺术,它涉及到制作和装饰各种陶器的技艺和技术。
中班陶瓷制作基础考试试题是为了检验学生在这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以下是一些考试试题,帮助学生巩固和提高他们的陶瓷制作技能。
第一部分:选择题1. 什么是陶瓷?A. 一种金属制品B. 一种塑料制品C. 一种陶土制品D. 一种纸张制品2. 以下哪个工具可以用来塑造陶土?A. 水彩笔B. 锤子和锤子C. 刷子和颜料D. 手和刀具3. 以下哪个过程不是制作陶瓷的基本步骤?A. 捏陶泥B. 烧制陶器C. 绘制花纹D. 上釉和装饰4. 以下哪种颜色不能在烧制后出现在陶瓷上?A. 红色B. 蓝色C. 黄色D. 绿色5. 在陶瓷制作中,"干燥"是指什么?A. 用火烤陶器B. 用颜料给陶器上色C. 从湿润的陶泥中去除水分D. 粉碎烧制的陶器第二部分:填空题1. 陶瓷制作的材料主要包括土壤、水和_____________。
2. 制作陶瓷器的第一步是_____________。
3. 轻轻敲击陶器,如果听到清脆的声音,说明它是_____________。
4. 陶泥中的水分会通过___________的过程而蒸发掉。
5. 最后一道工序是对陶器进行___________和装饰。
第三部分:应用题1. Anna正在制作一个花瓶。
她用湿润的陶泥在轮子上转动并塑造成自己喜欢的形状。
请根据这段描述,回答以下问题:a. Anna正在使用什么工具来塑造陶泥?b. 她是在什么上面塑造陶泥?c. 她塑造出的形状是什么?2. Tom正在绘制他的陶瓷杯子上的花纹。
他使用颜料和刷子。
请根据这段描述,回答以下问题:a. Tom是用什么来绘制花纹的?b. 他是在绘制什么上的花纹?c. 他绘制的花纹是什么样子的?3. Jack正在烧制他的陶瓷碗。
他把它放到烧炉中,并加热到高温。
请根据这段描述,回答以下问题:a. Jack要使用什么设备来完成烧制过程?b. 他是在哪里放置他的陶瓷碗?c. 为什么他要将烧炉加热到高温?以上是中班陶瓷制作基础考试试题的一部分。
陶瓷滚压成型竞赛题库(300题)一、选择题(100题)说明:基础知识(第1-30题),工艺设计(第31-40题),制作(第41-78题),检验(第79-100题)1.泥浆的流动性好坏可用( ) 的方法检验。
(A)A、用勺将搅拌均匀的泥浆倒入注浆桶中B、用木棒插入搅拌均匀的泥浆中提起C、倒余浆时看泥浆的流动状态D、检验泥浆的流动性跟时间无关2.注浆时进浆的速度太快易使坯体产生( )缺陷。
(D)A、开裂B、变形C、熔洞D、针孔或气泡3.有关注浆成型用的泥浆性能要求,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C)A、有良好的流动性B、有良好的悬浮稳定性C、多加水,提高泥浆的流动性D、尽可能低的含水率4.空心注浆用的泥浆其相对密度一般都比实心注浆时要小,对泥浆稳定性要求高,含水率一般在( ) %。
(A)A、31~34B、29~31C、32~35D、29~355.对泥浆的成型性能叙述不正确的是( )。
(C)A、泥浆要有良好的流动性B、泥浆应尽可能低的含水率C、泥浆的稀释剂越多,流动性越好D、泥浆要有良好的悬浮稳定性6.实心注浆用泥浆的含水率( ) 空心注浆用泥浆的含水率。
(B)A、大于B、小于C、等于D、以上都正确7.影响注浆成型的主要因素中不包括( ) 。
(D)A、泥浆的性能B、泥浆的压力C、泥浆的温度D、泥浆的颜色8.用比重计测得泥浆波美度为55°Bé,换算成密度大约为( ) 。
(C)A、1.8g/cm3B、1.7 g/cm3C、1.6 g/cm3D、1.5 g/cm39.坯体中的水分型式主要有三种,其中( ) 最不容易排除。
(C)A、自由水B、吸附水C、化学结合水D、无法确定10.化学结合水结合牢固,排除时需要较大的能量,如高岭土的结构水排除需在( ) ℃进行。
(C)A、200~400 B、300~500 C、400~600 D、500~70011.坯体干燥阶段主要是排除( ) 。
(C)A、吸附水B、化学结合水C、自由水D、结晶水12.影响坯体外扩散的主要因素是干燥介质的流动方向和干燥介质的( ) 。
陶艺基础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陶艺制作中,以下哪种材料是陶土的主要原料?A. 沙子B. 粘土C. 石膏D. 玻璃答案:B2. 陶艺制作过程中,以下哪个步骤是用于塑造陶器形状的?A. 烧制B. 拉坯C. 上釉D. 抛光答案:B3. 在陶艺中,釉料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增加硬度B. 提供颜色C. 防止破裂D. 增加光泽答案:B4. 以下哪种工具是用于陶艺制作中切割陶土的?A. 刮刀B. 转盘C. 切割线D. 压印工具5. 陶艺制作中,以下哪个术语指的是陶器在高温下烧制的过程?A. 干燥B. 烧制C. 退火D. 冷却答案:B6. 陶艺中,以下哪种装饰手法是通过在陶器表面刻画图案来实现的?A. 印花B. 雕刻C. 彩绘D. 镶嵌答案:B7. 以下哪种陶艺作品是中国古代陶艺的代表?A. 青铜器B. 唐三彩C. 景泰蓝D. 紫砂壶答案:B8. 陶艺制作中,以下哪种方法是用于给陶器上色的?A. 喷釉B. 彩绘C. 抛光D. 烧制答案:B9. 以下哪种陶艺作品是现代陶艺的常见形式?B. 装饰瓶C. 雕塑D. 所有选项答案:D10. 陶艺制作中,以下哪个步骤是在陶器干燥后进行的?A. 拉坯B. 干燥C. 上釉D. 烧制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陶艺制作中,________是用来固定陶土并使其旋转的工具。
答案:转盘2. 陶艺中,________是指在陶器表面涂上一层或多层釉料的过程。
答案:上釉3. 陶艺作品的烧制温度通常分为低温烧制和________。
答案:高温烧制4. 陶艺中,________是一种通过在陶土表面刻画线条来装饰陶器的手法。
答案:刻花5. 陶艺制作中,________是指在陶器表面进行的装饰性绘画。
答案:彩绘6. 陶艺中,________是一种通过在陶器表面镶嵌不同颜色的陶土或釉料来装饰陶器的手法。
答案:镶嵌7. 陶艺作品的________是指其在烧制过程中达到的最终硬度和强度。
陶艺成型理论知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是陶艺成型的基本方法?A. 手工捏制B. 轮制成型C. 3D打印D. 泥条盘筑答案:C2. 轮制成型技术最早出现在哪个文明?A. 古埃及B. 古代中国C. 古希腊D. 古印度答案:B3. 在陶艺中,哪种原料通常用于制作白色陶土?A. 高岭土B. 长石C. 石英D. 球土答案:A4. 下列哪项不是陶艺烧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陷?A. 裂纹B. 气泡C. 变形D. 光泽答案:D5. 陶艺釉料中,下列哪种物质通常不作为着色剂使用?A. 氧化钴B. 氧化铁C. 氧化铜D. 氧化铝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6. 陶艺制作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陶土的成型?A. 陶土的颗粒大小B. 陶土的塑性C. 制作者的技术D. 陶土的干燥速度答案:A, B, C, D7. 在陶艺的装饰技法中,以下哪些属于传统的上釉方法?A. 浸釉B. 喷釉C. 刷釉D. 手绘答案:A, B, C8. 陶艺烧制过程中,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导致成品出现裂纹?A. 温度过高B. 温度过低C. 冷却速度过快D. 陶土含水率过高答案:A, C, D9. 下列哪些是陶艺成型中常用的手工技法?A. 捏制B. 拉坯C. 泥条盘筑D. 压模答案:A, B, C, D10. 在陶艺制作中,以下哪些是釉料的基本组成成分?A. 石英B. 长石C. 高岭土D. 氧化金属答案:A, B, D三、简答题11. 简述陶艺轮制成型的基本步骤。
答:轮制成型是一种古老的陶艺技法,其基本步骤包括:首先,将陶土放置在陶轮上,通过陶轮的旋转使陶土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形成所需的形状;其次,制作者用双手对旋转中的陶土进行塑形,通过挤压、拉伸等手法塑造出器皿的基本形态;然后,对成型的陶器进行精细的修整,包括去除多余的泥料、平滑表面等;最后,待陶器干燥到一定程度后,进行上釉和烧制。
12. 描述陶艺中釉料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答:釉料在陶艺中起到保护和装饰的作用。
《陶瓷成型基础》模拟题一.填空题1.将陶瓷坯料制成具有一定形状和规格的坯体的工作过程。
陶瓷器成型方法有:可塑成型、注浆成型和干压成型等成型方法。
2.石膏模型的弱点是使用寿命短,耐热性差,塑料模型未能大量使用是因为模型使用温度也比较低,素陶模型目前还无法用于生产是由于尺寸的一致性差,甚至发生变形,而整体又较重。
3.旋压成型分阴模成型和阳模成型两种。
阴模成型的石膏模内凹,模内放坯料,模型内壁决定坯体外形,型刀决定坯体内部形状。
多用于杯、碗等器形较大、内孔较深、口径小的产品的成型。
4.滚压成型机种类很多,按结构可分为固定式、转盘式、往复式、椭圆链式滚压成型机和万能滚压成型机;按传动机构分机械式和液压式。
5.注浆前的扣模、擦模操作要注意模型对口面必须清扫干净注意保护好模型的棱角防止磨损。
6.强化注浆方法有压力注浆、真空注浆、离心注浆和成组注浆、热浆注浆。
7.注浆成型的基本注浆方法分为单面注浆、双面注浆。
8.根据坯料的性能和含水量不同,成形方法可以分为三大类:可塑法成形、注浆法成形、压制成形。
9.日用陶瓷可塑成型方法主要有:旋压成型、滚压成型、拉坯成型、塑压成型等。
10.可塑性的定义含适量水分的泥团,在一定外力作用下产生形变而不开裂,除去外力后仍保持其形变的性能。
11.注浆方法主要有基本注浆方法、强化注浆方法、其它注浆成形方法。
12.烧成制度包括温度制度、气氛制度和压力制度。
压力制度是保证温度制度及气氛制度实现的条件。
13.模型的材料石膏模型、多孔树脂模型、无机填料模型。
14.粘接将分别成形好的陶瓷部件粘成完整坯件的操作。
有湿接和干接操作方式。
15.必须使釉处于压应力状态才能提高它的机械强度,可以使釉的膨胀系数略小于坯体来实现。
16.普通注浆成型方法空心注浆法即单面注浆;实心注浆即双面注浆。
二.名词解释石膏模用石膏为原料加工制成,供成形坯体使用的工作模具。
烧成将坯体焙烧成陶瓷制品的工艺过程。
雕镶手工雕削、镶嵌、粘接坯料而制成坯体的方法。
印坯将坯料放在模型中用手工挤压,使其延展而按模型内表面轮廓成型的方法。
拉坯将坯料段放在转动的辘轳车上,用手工拉制出坯体的方法(图1 )。
拉坯是一种古老的制坯方法。
中国在大汶口文化晚期出现拉坯工艺,至龙山文化时期已渐盛行。
此工艺纯系手工操作,不用模型,劳动强度大,要求操作工有熟练的技术。
适用于生产批量较小、器形简单的陶瓷器。
目前拉坯成型虽不作为主要手段,但在特殊情况时仍在使用。
实心注浆将泥浆注入有内外两层模的夹缝中,泥浆中的水分被模型从两面吸收,在两模之间形成注件,而没有多余的泥浆排出的注浆法。
改进的实心注浆均采用高位槽压力注浆法,以加速模型对水分的吸收。
采用此法的坯体含水量可以较少,缩短吸浆时间并减少干燥收缩,提高成坯的密度。
另一种改进的方法是真空注浆。
实心注浆一般用于异形盘(如鱼盘)类的生产。
成型是将制备好的坯料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制成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坯体生坯的过程。
压力注浆通过提高泥浆压力来增大注浆过程推动力加速水分的扩散不仅可缩短注浆时间还可减少坯体的干燥收缩和脱模后坯体的水分。
注浆压力越高成型速度越大生坯强度越高。
但是受模型强度的限制。
旋压用型刀使放置在旋转石膏模型中的可塑性坯料受到挤压、刮削和剪切的作用而形成坯体的方法。
旋压成型分阴模成型和阳模成型两种。
阴模成型的石膏模内凹,模内放坯料,模型内壁决定坯体外形,型刀决定坯体内部形状。
多用于杯、碗等器形较大、内孔较深、口径小的产品的成型。
阳模成型的面膏模凸起,模上放坯料,模型的凸面决定坯体的内表面,型刀旋转决定其外表面。
多用于盘、碟等器形较浅、口径较大的产品的成型。
旋压成型的成型设备简单,但坯料受挤压,排列混乱,坯体密度小,含水率高,产品易变形。
滚压用旋转的滚头对同方向旋转的模型中的可塑坯料进行滚压,使坯料均匀展开而形成坯体的方法。
滚压也可分为阴模成型和阳模成型,还可分为热滚压(滚头工作时,一般加热至120~130℃)和冷滚压(滚头在常温下工作)。
滚压成型所用泥料含水率为20~22%,成型时既有滚压又有滑动,主要受压延力作用。
使用这种方法成型时泥料受压力较大而且均匀,因此制品变形小。
日用陶瓷生产中,阳模热滚压成型法较为理想。
可塑成型使可塑状态的坯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而制成坯体的方法。
这种坯料含水率一般为18~26%,应有较高的屈服值,使成型时坯形足够稳定;亦应有较大延伸变形量,以保证成型时坯料不坼裂。
按操作方法可塑成型可分为拉坯、旋压、滚压、印坯、雕镶等。
三.简答题1.陶瓷烧成后冷却初期为什么要进行急冷?答:冷却速度对坯体中晶粒大小,尤其晶体的应力状态有很大影响,快速冷却避免了保温段的延长,保持晶粒的数量和大小,避免低价铁氧化,还可以提高釉面光泽度、白度和力学强度。
2.陶瓷成型需满足的要求有哪些?由于不同的成形方法对坯料的工艺性能要求不同成形应满足烧成所要求的生坯干燥强度、坯体致密度、生坯入窑水分、器形规整等性能因此成形工序应满足下列要求:(1)坯体应符合产品所要求的生坯形状和尺寸应考虑收缩。
(2)坯体应具有相当的机械强度以便于后续工序的操作。
(3)坯体结构均匀具有一定的致密度。
(4)成型过程适合于多、快、好、省的组织生产3.陶瓷成形方法的选择依据有哪些?选择陶瓷成型方法最基本的依据是产品的器型、产量和品质要求坯料的性能及经济效益通常具体要求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产品的形状、大小、厚薄等(2)产品的工艺性能(3)产品质量及品质要求(4)成形设备容易操作操作强度小操作条件好并便于与前工序联动或自动化(5)技术指标高经济效益好劳动强度低。
4.粘接泥工艺性能有哪些?(1)黏着性好(2)干燥收缩小干燥强度大干燥时不开裂(3)与坯釉结合良好烧结性能、烧成温度与坯釉相适应(4)烧成时应与坯件粘为一体。
(5)热稳定性好5.陶瓷生产对石膏模型的主要性能要求哪些?(1)要求模型有合适的气孔率和足够的机械强度。
(2)保证有良好的吸水性又要有良好的耐用性能。
相同材质的石膏模型气孔率高则强度下降。
生产中注浆成形的石膏模气孔率要求达到4050可塑成形的石膏模气孔率则要求3040且这些气孔又要求呈毛细孔状态。
不同的产品对模型的机械强度要求也不完全相同一般好的石膏模型其抗压强度达90kgcm2882Pa以上,抗折强度在80kg/cm2784Pa以上。
此外模型的工作面要光滑尺寸要正确规格要统一。
6.真空注浆是如何操作的?模具外抽真空,或模具在负压下成型,造成模具内外压力差,模具外抽真空,或模具在负压下成型,造成模具内外压力差,提高成型能力,减小坯体的气孔和针眼。
提高成型能力,减小坯体的气孔和针眼。
7.何谓烧成制度?合理的烧成制度的确定应该考虑哪些因素?烧成制度即,陶瓷制品在烧制过程中需要的温度制度,气氛制度,压力制度的总称。
合理的烧成制度的确定应该考虑因素有:(1)坯料组分在加热过程中的性状变化。
(2)制品的尺寸及形状(3 )釉烧方法(4 )窑炉。
8.什么是坯釉适应性?坯釉适应性是指熔融性良好好的釉熔体,冷却后与坯体结合成完美的整体,釉面不龟裂和剥脱。
对坯釉适应性的影响因素有:坯釉膨胀系数差值,中间层,釉的弹性与抗张强度,釉层厚度。
9.生产中经常遇到模型使用后期的“粉化”现象即模型的外侧出现粉化、脱落的现象产生这种现象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在生产中经常遇到模型使用后期的“粉化”现象即模型的外侧出现粉化、脱落的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模型干燥过程中随着模型内部的水分向模型表面运动。
当水份蒸发到空气中这些盐类的一小部分的碱毛的形式在模型表面析出而大部分则滞留在模型表层的空隙中。
随着时间的延长这些盐类越积越多就与模型发生了化学反应造成模型的粉化现象。
10.注浆成型的工艺过程是什么?将制备好的坯料泥浆注入多孔性模型内由于多孔性模型的吸水性泥浆在贴近模壁的一侧被模子吸水而形成一均匀的泥层并随时间的延长而加厚当达到所需厚度时将多余的泥浆倾出最后该泥层继续脱水收缩而与模型脱离从模型取出后即为毛坯。
四.计算题1.湿坯烧成后长30㎝,以烧成后为基位测得其总收缩率为10%,求形成坯体的尺寸为多少?解:ε总=ε烧+ε干-ε烧ε干(Lo—L干)/Lo=ε干(L干—L烧)/L干=ε烧所以取得:Lo= L烧/(1-ε烧)(1-2.某坯料过250目筛,筛上残留物为0.215g,筛下物为99.785g,求250目筛的筛余。
解: 250目筛的筛余=0.215/(0.215+993785)×100%=0.215%3.某厂生产的200×200×3的地砖,干燥线收缩率为6%,烧成线收缩率9%,求该地砖干燥后的尺寸和成型尺寸各是多少,总收缩率是多少?解:烧成尺寸为200×200×3,L烧(长、宽)=200,L烧(厚)=3ε烧=(L干—L烧)/L干×100%=9% → L干(长、宽)=218.78 L干(厚)=3.3ε干=(Lo—L干)/Lo×100%=6% → L0=(长、宽)=232.74 L0(厚)=3.51 ε总=ε烧+ε干-ε烧ε干=6%+9%-(6%×9%)=14.46%4.计算题:已知一釉式:0.3K2O0.40CaO 0.4Al2O3.2.4SiO20.30MgO试用钾长石、石灰石、滑石、高岭土、石英等原料来满足钙釉式,计算所用原料的百分数?(所有原料按理论组成计算,各氧化物的分子量分别为:K2O=94.2,CaO=56.1,MgO=40.3,Al2O3=101.9,SiO2=60.1,CO2=44.0,H2O=18.0)答:结果为钾长石61.68%,石灰石14.79%,滑石14.01%,高岭土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