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袋纤毛虫病检疫技术概述

小袋纤毛虫病检疫技术概述

小袋纤毛虫病检疫技术概述
小袋纤毛虫病检疫技术概述

寄生虫=模拟题(畜牧专业)

Ⅰ.A1题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猪屠宰检验时,猪肉孢子虫的主要检验部位是() A 咬肌 B 膈肌 C 舌肌 D 心肌 E 脑 2、华枝睾吸虫的感染性阶段是() A 尾蚴 B 胞蚴 C 囊蚴 D 雷蚴 E 毛蚴 3、猪屠宰检验时,旋毛虫的主要检验部位是() A 咬肌 B 膈肌 C 舌肌 D 心肌 E 脑 4、毛尾线虫又称为() A 结节虫 B 鞭虫 C 胃线虫 D 钩虫 E 肺线虫 5、刚棘颚口线虫寄生于猪的() A 小肠 B 大肠 C 直肠 D 胃 E 胆管 6、猪蛔虫的感染性阶段为() A 第4期幼虫 B 第5期幼虫 C 感染性幼虫 D 感染性虫卵 E 虫卵 7、脑多头蚴的成虫寄生于() A 人 B 猪 C 犬 D 牛 E 羊

8、丝状网尾线虫寄生于羊的() A 小肠 B 大肠 C 直肠 D 胃 E 肺脏 9、布氏姜片吸虫的中间宿主为() A 扁卷螺 B 椎实螺 C 钉螺 D 蜗牛 E 蚂蚁 10、犬复孔绦虫的感染性阶段为() A 尾蚴 B 似囊尾蚴 C 囊尾蚴 D 囊蚴 E 虫卵 Ⅱ.A2题型每一道考题是以一个小案例出现,其下面都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一头2岁水牛进入9月份后开始发病,体温升高到40~41.6 ℃,持续2天后下降,以后又上升。眼睛充血潮红流泪,结膜外翻,内眼角有黄白色分泌物。病牛逐渐消瘦,可视黏膜苍白,四肢水肿,皮肤龟裂,流出黄色或血色液体,结成痂皮而后脱落。耳、尾干枯。该病最可能的诊断是() A伊氏锥虫病 B 口蹄疫 C 双芽巴贝斯虫病 D 隐孢子虫病 E 环形泰勒虫病 2、夏季常在低洼积水江边放牧的一头犊水牛,出现精神不佳,腹泻下痢,贫血,消瘦等症状。调查发现在江边仅有钉螺滋生。该病牛就诊时实验室诊断首先应该进行的是() A 血液常规检查 B 血液生化检 C 血液涂片检查 D 粪便毛蚴孵化检查 E X光片检查 3、有牧羊犬看护的某羊场,部分绵羊出现消化障碍,营养失调,消瘦,被毛逆立,脱毛,咳嗽,倒地不起。死亡剖检,在病羊的肝脏和肺脏上见有囊状物,呈球形,直径5~10 cm。该病最可能的诊断是() A 多头蚴病 B 细颈囊尾蚴病 C 羊囊尾蚴病 D 棘球蚴病 E 羊肺线虫病

固着类纤毛虫病

固着类纤毛虫病(Sessilinasis) 【病原】固着类纤毛虫病的病原种类很多,最常见的为聚缩虫、独缩虫、累枝虫、钟虫等。聚缩虫、独缩虫、累枝虫都是群体生活,柄呈树枝状分枝。聚缩虫伸缩时整个群体一致伸缩,独缩虫群体中各个体单独伸缩,累枝虫不能伸缩;钟虫不成群体,伸缩时柄呈弹簧状。 【症状】虫体少量固着时,肉眼看不出症状,危害也不严重。虫体大量固着时,患病幼体肉眼可见体表有绒毛状物,行动迟缓,摄食困难,重者停止发育和蜕皮,最终死亡。镜检时可见幼体体表或附肢上附生着大量虫体,患病成体可见虫体布满对虾的鳃、体表、附肢、眼等全身各处,体表呈现灰黑、灰白色(固着类纤毛虫)、黄色(壳吸管虫)、铁锈色(莲蓬虫),如绒毛状,特别是游泳足最明显,病虾常浮于水面,离群漫游,反应迟钝,食欲不振或停止摄食,不能蜕皮,停止生长,严重时可引起死亡。镜检鳃丝上附生大量虫体,虫体之间并黏附许多污物。 【流行及危害】固着类纤毛虫病、壳吸管虫病及莲蓬虫病在育苗期间多发生在中、后期,以5月下旬较为严重。在养成期间,主要发生在高温季节,即7月下旬至9月中旬。越冬亲虾有时也患此病,但一般不严重。 【防治方法】保持水质清洁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具体做法是在放养以前尽量清除池底污物,并彻底消毒;放养后经常换水;投饵要适量,尽可能避免过多的残饵沉积在水底;育苗用水的蓄水池不能养虾,进水要严加过滤;育苗期投喂卤虫幼虫时,可先镜检,发现有固着类纤毛虫附生时,可用50℃~60℃的热水将卤虫浸泡5分钟左右,杀死纤毛虫后再投喂;投喂的饲料要营养丰富,数量适宜;尽量创造优良的环境条件,例如经常换水,改善水质,控制适宜水温等,以加速对虾的生长发育,促使其及时蜕皮。

12检验检疫概述习题

第一节出入境检验检疫的产生与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各小题所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选项的代码填人括号内) 1.我国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是为了( )。 A.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进口贸易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外贸顺利发展 B.保护我国农、林、渔、牧业生产和国际生态环境 c.防止传染病由国外传入或由国内传出,保护人体健康 D.保证进出口食品卫生,防止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 2.新《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1:3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的正式施行13期为( )。 A.2005年8月10日 B.2005年12月1日 C.2006年1月1日 D.2006年7月1日 3.中国第一家由国家设立的官方商品检验局是( )。 A.汉口商检局 B.上海仁记洋行 C.上海商品检验局 D.中央贸易部国外贸易司设立的商品检验处 4.( )年10月,国务院颁布《动植物检疫法》。 A.1989 B.1990 C.1991

D.1997 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颁布的第一部卫生检疫法规是( )。 A.《国境口岸传染病监测试行办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条例》 D.《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条例实施细则》 6.2001年4月10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成立,它是由( )合并成立。 A.出入境卫生检疫局、动植物检疫局 B.出入境卫生检疫局、商品检疫局 C.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D.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二、多项选择题(以下各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2个或者2个以上的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符合题目要求选项代码填人括号内) 1.出入境检验检疫的对象包括( )。 A.国境卫生 B.交通运输工具 C.出入境货物 D.人员及其事项 2.1998年3月,全国人大九届一次会议批准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确定,( )合并组建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即“三检合一”。 A.国家卫生检疫局 B.国家技术监督局

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现状概况

论文题目: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现状概况 作者姓名:魏巍 指导老师:朱道立教授 专业班级:生物技术081 所在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现状概况 【摘要】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一种渐进性大脑退行性病变,是德国著名神经解剖学家和病理学家Alzheimer 于1907年首先描述,后人以其姓氏命名的。它是最常见的成年痴呆症,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急剧增高。在欧美国家,其发病率在65岁的人群中为5%左右,而在85岁老年人中,其发病率则高达50%。由于AD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记忆缺失、认知障碍,生活不能自理,不但严重影响患者本身的生活质量,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AD是当今公认的医学和社会学难题,已引起各国政府和许多研究人员的广泛重视。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疾病病理,影响因素,治疗策略 【Abstract】 Alzheimer's disease (Alzheimer disease, AD) is a progressive degenerative brain disease, is a German anatomist and pathologist nerve Alzheimer first described in 1907, later generations named after its name.It is the most common adult dementia, the incidence rate increased sharply with age.In western countries, its incidence among people aged 65 and 5% of the elderly in 85 years, the incidence is as high as 50%.As the AD patients with varying degrees of memory loss, cognitive impairment, life can not take care of themselves, not only affected their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returned to the family and society, a heavy burden.So AD is today recognized medical and social problems, has attracted many researchers governments and extensive attention. 【Key word】Alzheimer disease , Disease pathology , Factors , Treatment strategies 【正文】

第二篇 医学原虫

第二篇医学原虫 第九章概论 原虫为单细胞真核动物,体积微小而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的全部生理功能。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种类繁多,迄今已发现约65000余种,多数营自生或腐生生活,分布在海洋、土壤、水体或腐败物内。约有近万种为寄生性原虫,生活在动物体内或体表。医学原虫是寄生在人体管腔、体液、组织或细胞内的致病及非致病性原虫,约40余种。其中的一些种类以其独特的生物学和传播规律危害人群或家畜,构成广泛的区域性流行。 形态 原虫的结构符合单个动物细胞的基本构造,由胞膜、胞质和胞核组成。 1.胞膜包裹虫体,也称表膜或质膜。电镜下可见为一层或一层以上的单位膜结构,其外层的类脂和蛋白分子结合多糖分子形成表被,或称糖萼(glycocalyx)。表膜内层可有紧贴的微管和微丝支撑,使虫体保持一定形状。研究表明,原虫的表膜作为与宿主和外环境直接接触的界面,对保持虫体的自身稳定和参与宿主的相互作用起着重要的作用。已有证明某些寄生原虫的表膜带有多种受体、抗原、酶类,甚至毒素;表膜还具有不断更新的特点,一些种类的表膜抗原还可不断变异;在不利条件下,有些种类还可在表膜之外形成坚韧的保护性壁。因此原虫表膜的功能除具有分隔与沟通作用外,还可以其动态结构参与营养、排泄、运动、感觉、侵袭、隐匿等多种生理活动。对原虫表膜的深入研究已成为揭示宿主与寄生虫相互作用机制的重要方面。 2.胞质主要由基质、细胞器和内含物组成。 基质均匀透明,含有肌动蛋白组成的微丝和管蛋白组成的微管,用以支持原虫的形状并与运动有关。许多原虫有内、外质之分,外质较透明,呈凝胶状,具有运动、摄食、营养、排泄、呼吸、感觉及保护等功能;内质呈溶胶状,含各种细胞器和内含物,也是胞核所在之处,为细胞代谢和营养存贮的主要场所。 原虫的细胞器按功能分为:①膜质细胞器:主要由胞膜分化而成,包括线粒体,高尔基复合体,内质网,溶酶体等,大多参与与合成代谢。某些细胞器可因虫种的代谢特点而有所缺如或独有,如营厌氧代谢的种类一般缺线粒体;②运动细胞器:为原虫分类的重要标志,按性状分为无定形的伪足(pseudopodium),细长的鞭毛(flagellum),短而密的纤毛(cilia)三种。具相应运动细胞器的原虫分别称阿米巴、鞭毛虫(flagellate)和纤毛虫(ciliate)。鞭毛虫和纤毛虫大多还有特殊的运动器,如波动膜(undulating membrane)。吸盘(sucking disc)以及为鞭毛、纤毛提供动能的神经运动装置(neuro-motor apparatus)。有些鞭毛虫的动基体(kinetoplast)即是一种含DNA的特殊细胞器,其功能近似一个巨大的线粒体,含有与之相似的酶。动基体DNA的质和量均与胞核者不同,一些种类已被深入研究用于分子克隆抗体;③营养细胞器:部分原虫拥有胞口、胞咽、胞肝等帮助取食、排废。寄生性纤毛虫大多有伸缩泡能调节虫体内的渗透压。

寄生虫题

※<判断题> 1.脑多头蚴的成虫是细粒棘球绦虫。() 2.牛囊尾蚴的头节上有顶突和小勾。() 3.绦虫卵内皆有六钩蚴和梨形器。() 4.除了人以外,只有猪才能患猪囊虫病。() 5.只要羊出现神经症状,就可确诊为羊脑包虫病。() 6.贝氏与扩展莫尼绦虫的区别,在于节间腺的形态。() 7.无卵黄腺绦虫无顶突。() 8.圆叶目绦虫的生殖系统发达,在成熟体节的每一节片中都有1—2套雌、雄性生殖器官。() 9.绦虫是靠体表吸收营养物质的寄生虫。() 10.犬复孔绦虫寄生于犬的脑组织中。() 11.脑多头蚴的成虫是细粒棘球绦虫。() 12.绦虫卵内皆有六钩蚴。() 13.蚯蚓是鸡戴文绦虫病的中间宿主。() 14、东毕吸虫雌雄同体,位于抱雌沟中。() 15、吸虫病生前诊断粪检虫卵时,多采用沉淀法。() 16、前后盘吸虫雌雄异体,寄生于反刍兽的瘤胃中。() 17、中华双腔吸虫身体半透明,两个睾丸呈左右排列。() 18、吸虫的卵都有卵盖。() 19、复殖目吸虫都是雌雄同体。()

20、吸虫和绦虫的排泄系统均起始于焰细胞。() 21、犬、猫由于食入含有囊蚴的淡水螺而感染华支睾吸虫。( 22、姜片吸虫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 23、吸虫是雌雄异体的寄生虫。() 24、钩虫是以感染性虫卵阶段感染宿主的。() 25、鸡的前殖吸虫寄生于鸡的肝脏胆管内。() 26食道口线虫的口囊内无牙齿。() 27马尖尾线虫属蛔目,口缘有三片唇。() 28蛔目雄性的线虫都有两根交合刺。() 29尖尾线虫的卵可随宿主粪便排出体外。() 30旋毛虫病是人畜共患寄生虫病。() 31网尾属肺线虫是大型肺线虫。() 32结节虫寄生在小肠部位,引起结节。() 33毛首线虫又称鞭虫,寄予生于宿主的小肠内。() 34食道口线虫头部有口领和内外叶冠,口囊内无齿。() 35猪蛔虫的感染途径是口感染感染性幼虫。() 36所有蛔虫卵(受精卵)的表面都是粗糙,高低不平的。()37马圆形线虫幼虫可导致马发生血栓动脉瘤。() 38捻转胃虫寄生在反刍兽的小肠。() 39旋毛虫的成虫寄生在宿主的肌肉组织。() 40旋毛虫生活史只需一个宿主。()

猪病的分类

猪病的分类 猪的传染病 一、猪瘟 二、非洲猪瘟 三、猪传染性胃肠炎 四、猪流行性腹泻 五、猪轮状病毒病 六、猪口蹄疫 七、猪水泡病 八、猪痘 九、猪狂犬病 十、猪伪狂犬病 十一、猪传染性脑脊髓炎 十二、猪血凝性脑脊髓炎 十三、仔猪先天性震颤 十四、猪日本乙型脑炎 十五、猪细小病毒病 十六、猪传染性死木胎病毒感染 十七、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十八、猪流行性感冒 十九、猪附红细胞体病 二十、猪丹毒 二十一、猪链球菌病 二十二、猪肺疫 二十三、猪气喘病 二十四、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二十五、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二十六、仔猪副伤寒 二十七、仔猪黄痢 二十八、仔猪白痢 二十九、仔猪红痢 三十、猪痢疾 三十一、猪水肿病 三十二、猪破伤风 三十三、猪李氏杆菌病 三十四、猪布氏杆菌病 三十五、猪钩端螺旋体病 三十六、猪衣原体病 三十七、猪炭疽病 三十八、猪坏死杆菌病 三十九、猪葡萄球菌皮炎 四十、猪蓝耳病(高热病)

猪的寄生虫病 一、蛔虫病 二、姜片吸虫病 三、囊虫病 四、细颈囊尾蚴病 五、球虫病 六、弓形体病 七、肉孢子虫病 八、小袋纤毛虫病 九、锥虫病 十、疥癣 十一、虱病 猪的代谢病 一、佝偻病与软骨病 二、铁缺乏症 三、铜缺乏症 四、锌缺乏症 五、碘缺乏症 六、锰缺乏症 七、仔猪白肌病 八、维生素A缺乏症 九、维生素B类缺乏症 十、维生素C缺乏症十一、维生素K缺乏症十二、猪黄脂病 十三、仔猪低血糖症 猪的中毒病 一、食盐中毒 二、亚硝酸盐中毒 三、酒糟中毒 四、棉酚中毒 五、菜籽饼中毒 六、马铃薯和番茄中毒 七、荞麦苗中毒 八、灰菜中毒 九、氢氰酸中毒 十、苍耳中毒 十一、水芹中毒 十二、苦楝中毒 十三、闹羊花中毒 十四、青杠叶中毒 十五、烟叶中毒

第二节+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2012-1-30zlj

第二节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发生于老年和老年前期、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是老年期痴呆的最常见类型,约占老年期痴呆的50%。临床上表现为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能力损害、抽象思维和计算力损害、人格和行为的改变等。据统计,65岁以上的老年人约有5%患有AD。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逐渐上升,至85岁,每3~4位老年人中就有1名罹患AD。 【流行病学】 张明园等曾报道上海地区痴呆与AD的发病率:55岁以上为0.71%和0.42%,60岁以上为0.91%和0.56%,65岁以上为1.31%和0.89%。我国“九五”期间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65岁及以上人群的AD患病率在北方地区为4.2%,南方地区为2.8%。AD在老年期痴呆的比例北方和南方地区分别为49.6%和71.9%。截至2006年,全球痴呆患者约为2430万(我国500万),每年新发病例460万(我国30万),且每20年翻一番,各国调查趋势汇总显示,痴呆患病率在2%~7%之间,女性多于男性。 【病因和发病机制】 AD可分为家族性AD和散发性AD。家族性AD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于65岁前起病,现已发现位于21号染色体的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APP)基因,位于14号染色体的早老素1(presenilin 1,PS1)基因及位于1号染色体的早老素2(presenilin 2,PS2)基因突变是家族性AD的病因。对于90%以上的散发性AD,尽管候选基因众多,目前肯定有关的仅有载脂蛋白E(apollipoprotein E,APOE)基因,APOEε4携带者是散发性AD的高危人群。 有关AD的确切病因有多种假说,其中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瀑布假说(the amyloid cascade hypothesis)认为,Aβ的生成与清除失衡是导致神经元变性和痴呆发生的起始事件。家族性AD的三种基因突变均可导致Aβ的过度生成,是该假说的有力佐证。而Down综合征患者因体内多了一个APP基因,在早年就出现Aβ沉积斑块,也从侧面证明了该假说。另一重要的假说为Tau蛋白假说,认为过度磷酸化的Tau蛋白影响了神经元骨架微管蛋白的稳定性,从而导致神经原纤维缠结形成,进而破坏了神经元及突触的正常功能。近年来,神经

寄生虫重点问答题

(一)在我国能引起肝脏损伤的寄生虫有哪些?各是由哪个阶段造成的? (一)刚地弓形虫滋养体(速殖子)、、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华枝睾吸虫成虫、日本血吸虫卵、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斯氏狸殖吸虫童虫、细粒棘球绦虫棘球蚴、似蚓蛔线虫成虫异位寄生于肝胆管。 (二)在我国能引起肺脏损害的寄生虫有哪些?各是由哪个阶段造成的? (二)刚地弓形虫滋养体(速殖子)、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卫氏并殖吸虫成虫、日本血吸虫虫卵、细粒棘球绦虫棘球蚴、卡氏肺孢子虫滋养体和包囊、旋毛形线虫、钩虫和似蚓蛔线虫幼虫游移至肺。 (三)在我国能引起眼损伤的寄生虫有哪些?各是由哪个阶段造成的? (三)刚地弓形虫滋养体(速殖子)、细粒棘球绦虫棘球蚴、链状带绦虫囊尾蚴、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蝇蛆、结膜吸吮线虫成虫。 (四)在我国以贫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寄生虫有哪些?其贫血机制有何不同? (四)在我国以贫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寄生虫有钩虫、疟原虫和杜氏利什曼原虫。 钩虫贫血机理 ①钩虫口囊内有钩齿或板齿咬附、破坏肠粘膜并吸血。②钩虫吸血时,分泌抗凝素,加重血液的丢失。③因钩虫寄生造成人丢失的血量,为吸血量、移位伤口渗血量、咬附 点渗血量和偶尔肠粘膜大面积渗血量的总和。每条十二指肠钩口线虫每日所致失血量为0.14~0.4d ,而美洲板口线虫为0.01~0.1m1。④钩虫破坏肠粘膜,影响营养成分的吸收,加重贫血的发生。⑤宿主全身营养不佳时,虽有少量钩虫寄生,也可出现贫血。 疟原虫贫血机理 ①疟原虫直接破坏,每完成一个红细胞内裂体增殖周期,就破坏大量红细胞,以恶性疟原虫破坏红细胞为重。②脾肿大,脾功能亢进,破坏血细胞的能力增强。③免疫溶血。④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 杜氏利什曼原虫贫血机理 ①脾肿大,脾功能亢进,破坏血细胞能力增强。②免疫溶血。③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 (五)在我国能引起脑部损害的寄生虫有哪些?各是由哪个阶段造成的? (五)刚地弓形虫滋养体(速殖子)、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疟原虫(脑型疟主要由恶性疟原虫引起,而间日疟偶发)红细胞内期、卫氏并殖吸虫童虫和成虫、日本血吸虫虫卵、细粒棘球绦虫棘球蚴、链状带绦虫囊尾蚴、旋毛形线虫幼虫。 (六)粪便检查时,主要能发现哪些寄生虫卵? (六)似蚓蛔线虫卵、钩虫卵、毛首鞭形线虫卵、日本血吸虫卵、卫氏并殖吸虫卵、华枝睾吸虫卵、布氏姜片虫卵和微小膜壳绦虫卵。 (七)人粪处理不当能引起哪些寄生虫病的流行? (七)蛔虫病、钩虫病、鞭虫病、肺吸虫病、血吸虫病、肝吸虫病、 肠吸虫病、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牛带绦虫病、微小膜壳绦虫病、阿米巴痢疾、贾第虫病、隐孢子虫病、结肠小袋纤毛虫病。 (八)在人肠道内寄生的寄生虫主要有哪些? (八)似蚓蛔线虫、钩虫、毛首鞭形线虫、蠕形住肠线虫、旋毛形线虫、布氏姜片吸虫、链状带绦虫、肥胖带绦虫、微小膜壳绦虫、曼氏迭宫绦虫、溶组织内阿米巴、蓝氏贾第鞭毛虫、隐孢子虫和结肠小袋纤毛虫。 (九)用血涂片主要可诊断哪些寄生虫?各能查见什么阶段? (九)用血涂片主要可诊断丝虫和疟原虫。 丝虫可查见微丝蚴。 疟原虫 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可查见环状体、滋养体、裂殖体和配子体;恶性疟原虫可查见环状体和配子体。 (十)经医学节肢动物叮咬可感染哪些寄生虫?并写出传播寄生虫 (十)蚊传播疟原虫和丝虫;白蛉传播杜氏利什曼原虫。 (十一)用活组织检查可诊断哪些寄生虫?各能查见什么阶段? (十一)日本血吸虫卵、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链状带绦虫囊尾蚴、旋毛形线虫囊包、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斯氏狸殖吸虫童虫、卫氏并殖吸虫童虫和成虫、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结肠小袋纤毛虫滋养体。 (十二)能引起皮炎的寄生虫主要有哪些?各由哪个阶段所致? (十二)钩虫丝状蚴,日本血吸虫尾蚴,禽类和兽类血吸虫尾蚴,疥螨幼虫、若虫和成虫,蠕形螨幼虫、若虫和成虫。 (十三)用十二指肠引流可诊断哪些寄生虫?各能查见什么阶段? (十三)华枝睾吸虫卵、蓝氏贾第鞭毛虫包囊。 (十四)用透明胶纸法可诊断哪些寄生虫?各能查见什么阶段? (十四)蠕形住肠线虫卵、肥胖带绦虫卵。 (十五)寄生在人体肌肉组织内的寄生虫有哪些?各是什么阶段? (十五)旋毛形线虫囊包、链状带绦虫囊尾蚴、刚地弓形虫包囊或假包囊。 (十六)能引起肠道病变的寄生虫有哪些?各是什么阶段? (十六)钩虫成虫、似蚓蛔线虫成虫、蠕形住肠线虫成虫、毛首鞭形线虫成虫、旋毛形线虫成虫、日本血吸虫卵、布氏姜片吸虫成虫、链状带绦虫成虫、肥胖带绦虫成虫、微小膜壳绦虫成虫、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隐孢子虫裂体增殖阶段、结肠小袋纤毛虫滋养体。 (十七)哪些寄生虫进入人体后有一定的游移过程? (十七)似蚓蛔线虫、钩虫、日本血吸虫、卫氏并殖吸虫。

出入境检验检疫概述.doc

福建教育学院跨学科四门主干课程作业 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学信息) 题目: 1. 对于一个具有n个顶点的无向图,若采用邻接表表示,则存放顶点表的数组的大小为( )。 A. n B. n+1 C. n-1 D. n+边数 2. 在一个M×N的矩阵A,若采用行序为主序进行顺序存储,每个元素占用8个字节,则$A_ij$($1<=i<=M$,$1<=j<=N$)元素的相对字节地址(相对首元素地址而言)为( )。 A. ((i-1)*N+j)*8 B. ((i-1)*N+j-1)*8 C. (i*N+j-1)*8 D. ((i-1)*N+j+1)*8 3. 每一个结点存储一个数据元素,存储结点存放在连续的存储空间,用存储结点间的位置关系表示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该存储方式是( )存储方式。 A. 顺序 B. 链式 C. 索引

D. 散列 4. 在顺序存储的线性表($a_l$,$a_2$,…,$a_n$)中,删除任意一个结点时所需移动结点的平均次数为( )。 A. n B. n/2 C. (n-1)/2 D. (n+1)/2 5. 顺序查找法与二分查找法对存储结构的要求是( )。 A. 顺序查找与二分查找均只适用于顺序表 B. 顺序查找与二分查找既适用于顺序表,也适用于链表 C. 顺序查找只适用于顺序表 D. 二分查找只适用于顺序表 6. 对n个记录的文件进行堆排序,最坏情况下的执行时间为( )。 A. O($log_2$n) B. O(n$log_2$n) C. O(n) D. O($n_2$) 7. 在一个顺序循环队列中,队头指针指向队头元素的( )位置。 A. 前一个 B. 后一个

《中国阿尔茨海默病一级预防指南》(2020)要点

《中国阿尔茨海默病一级预防指南》(2020)要点 阿尔茨海默病(AD)是老年期痴呆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以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变性为特征,是导致老年人失能的重要原因。近年来,学者们逐渐认识到AD是一种复杂的多因素疾病,其中年龄、性别、家族史和携带载脂蛋白E(APOE)e4等位基因是AD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除这些不可控危险因素之外,尚有多种可控危险因素,主要包括血管相关危险因素、生活行为方式、社会心理因素等。此外,还有多种与AD发生发展相关的保护性因素,包括青少年期文化教育、成年期工作复杂程度以及中晚年业余时间参加社交、认知或智力刺激活动以及体力锻炼活动等。 由于目前尚无有效阻止AD发生或延缓其进展的治疗药物,因此AD的早期预防尤为关键。从针对尚未出现AD病理改变和临床症状的中老年人群识别和管理可控危险因素的一级预防,到基于临床前阶段或已经发生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人群的早期诊断及早期干预的二级预防,以提高对AD早期预防的重视,从而避免或延缓AD 相关的病理改变,降低AD发病风险(级证据)。 【推荐】应加强AD相关危险因素的早期识别和早期干预(A级推荐)。 AD的概述

一、我国AD的流行病学和社会经济负担 (一)流行病学 近40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以及主要心血管疾病及相关因素流行趋势增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AD的患病率和患者数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 (二)卫生经济学 由于AD患者基本生活自理能力下降,他们需要长期全天候家庭照顾(护)和社会保健服务,因此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照护负担。 【推荐】应加强普及宣传AD的相关公共卫生知识(A级推荐)。 二、AD的主要可控危险因素 (一)血管危险因素 1. 高血压病:高血压病被认为是AD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2. 糖尿病:糖尿病也是AD的危险因素之一。

纤毛虫属纤毛门(Ciliophora)

第九章纤毛虫 纤毛虫属纤毛门(Ciliophora),大多数纤毛虫在生活史的各个阶段都有纤毛,以纤毛作为运动细胞器。纤毛在虫体表面有节律地顺序摆动,形成波状运动,加之纤毛在排列上稍有倾斜,因而推动虫体以螺旋形旋转的方式向前运动。虫体也可依靠纤毛逆向摆动而改变运动方向,向后移动等。 纤毛虫具有大核和小核各一,偶尔也可见到几个小核,以二分裂法增殖或接合生殖。前者采取无丝分裂,后者为有丝分裂。接合生殖时,遗传特征由小核传递,但也有证据表明大核可能含有决定虫体表型特征的因子。在虫体的近前端有一明显的胞口,下接胞咽,后端有一个较小的胞肛。 多数纤毛虫营自生生活,少数可寄生于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消化道内。与医学有关的仅有结肠小袋纤毛虫。 结肠小袋纤毛虫 结肠小袋纤毛虫〔Balantidium coli(Malmsten,1857)Stein,1862〕属小袋科、动基裂纲,是人体最大的寄生原虫。Malmsten于1857年由两名痢疾患者的粪便中发现了一种纤毛虫,定名为Paramecium coli。Stein 于1862年将该种归于小袋属Balantidium,更名为结肠小袋纤毛虫。该虫寄生人体结肠内,可侵犯宿主的肠壁组织引起结肠小袋纤毛虫痢疾(balantidial dysentery)。 【形态与生活史】 结肠小袋纤毛虫生活史中有滋养体和包囊两个时期。滋养体呈椭圆形,无色透明或淡灰略带绿色,大小为30~200×25~120μm。全身披有纤毛,活的滋养体可借纤毛的摆动呈迅速旋转式运动。虫体极易变形,前端有一凹陷的胞口,下接漏斗状胞咽,颗粒食物借胞口纤毛的运动进入虫体,形成食物泡经消化后,残渣经胞肛排出体外。虫体中、后部各有一伸缩泡(contractile vacuo1e) 具有调节渗透压的功能。苏木素染色后可见一个肾形的大核和一个圆形的小核,后者位于前者的凹陷处。包囊圆形或椭圆形,直径为40~60μm,淡黄或淡绿色,囊壁厚而透明,染色后可见胞核(图9-1 )。 包囊污染的食物和饮水经口进入宿主体内,在胃肠道脱囊逸出滋养体。滋养体在结肠内定居,以淀粉颗粒、细菌及肠壁脱落的细胞为食,,迅速生长,以横二分裂进行繁殖,在分裂早期虫体变长,中部形成横缢并收缩,后面的个体另长出胞口,小核首先分裂,大核延长并在中部收缩形成两个核,然后从横缢处分开。前面的收缩泡进入前面子体,后端的收缩泡则进入另一子体。刚形成的子体较母体小,通过接合生殖逐渐恢复原来大小。在一定的条件下滋养体还可侵犯肠壁。由于肠内理化环境的变化,部分滋养体变圆,并分泌囊壁成为包囊,包囊随粪便排出体外。包囊在外界无囊内增殖。滋养体若随粪便排出,也有可能在外界成囊,人体内的滋养体较少形成包囊。 【致病与诊断】 滋养体寄生于结肠,大量增殖,可分泌透明质酸酶并借助机械运动侵犯结肠粘膜甚至粘膜下层,引起溃疡。严重病例可出现大面积结肠粘膜的破坏和脱落,病理变化颇似溶组织内阿米巴痢疾。多数感染者无任何症状,但粪便中可有虫体排出,因此,这部分感染者在流行病学上有重要意义。重度感染可致消化功

医学寄生虫精选题

1.在我国能引起肝脏损伤的寄生虫有哪些?各是由哪个阶段造成的? 2.在我国能引起肺脏损害的寄生虫有哪些?各是由哪个阶段造成的? 3.在我国能引起眼损伤的寄生虫有哪些?各是由哪个阶段造成的? 4.在我国以贫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寄生虫有哪些?其贫血机制有何不同? 5.在我国能引起脑部损害的寄生虫有哪些?各是由哪个阶段造成的? 6.粪便检查时,主要能发现哪些寄生虫卵? 7.人粪处理不当能引起哪些寄生虫病的流行? 8.在人肠道内寄生的寄生虫主要有哪些? 9.用血涂片主要可诊断哪些寄生虫?各能查见什么阶段? 10.经医学节肢动物叮咬可感染哪些寄生虫?并写出传播寄生虫的医学节肢动物名称。 11.用活组织检查可诊断哪些寄生虫?各能查见什么阶段? 12.能引起皮炎的寄生虫主要有哪些?各由哪个阶段所致? 13.用十二指肠引流可诊断哪些寄生虫?各能查见什么阶段? 14.用透明胶纸法可诊断哪些寄生虫?各能查见什么阶段? 15.寄生在人体肌肉组织内的寄生虫有哪些?各是什么阶段? 16.能引起肠道病变的寄生虫有哪些?各是什么阶段? 17.哪些寄生虫进入人体后有一定的游移过程? 18.因输血不慎,可导致哪些寄生虫病发生?哪些寄生虫可输入人体,但却不会产生寄生虫病? 19.引起腹泻的寄生虫主要有哪些? 20.由于饮用生水可造成哪些寄生虫病的感染和流行? 21.直接经皮肤感染的寄生虫有哪些?侵入皮肤的阶段各是什么? 22.能引起肝脾肿大的寄生虫主要有哪些? 23.经口、接触侵入人体和经胎盘感染的寄生虫有哪些? 24.哪些寄生虫的感染阶段是感染性虫卵或四核包囊? 25.检查新鲜粪便时,哪些虫卵、包囊和卵囊对人有感染性? 26.因特殊的饮食习惯(生食或半生食)可感染哪些寄生虫?为什么? 27.寄生在人体肝、肺、脑、眼及皮下组织内的寄生虫各有哪些? 28.以成虫、幼虫和滋养体为主要致病阶段的寄生虫各有哪些? 29.寄生在肠道的寄生虫不用粪检做常规检查的有哪些?为什么? 30.虽然有些寄生虫寄生在人体血管内或血液中,但一般不取外周血作病原学诊断的有哪些?为什么? 31.用生理盐水直接涂片主要可诊断哪些寄生虫?各能查到哪个阶段? 32.在人体循环系统内主要有哪些寄生虫寄生?各是什么阶段? 33.引起痢疾样粪便的寄生虫有哪些? 1.刚地弓形虫滋养体(速殖子)、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华枝睾吸虫成虫、日本血吸虫卵、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斯氏狸殖吸虫童虫、细粒棘球绦虫棘球蚴、似蚓蛔线虫成虫异位寄生于肝胆管。 2.刚地弓形虫滋养体(速殖子)、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卫氏并殖吸虫成虫、日本血吸虫虫卵、细粒棘球绦虫棘球蚴、卡氏肺孢子虫滋养体和包囊、旋毛形线虫、钩虫和似蚓蛔线虫幼虫游移至肺。 3.刚地弓形虫滋养体(速殖子)、细粒棘球绦虫棘球蚴、链状带绦虫囊尾蚴、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蝇蛆、结膜吸吮线虫成虫。 4.在我国以贫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寄生虫有钩虫、疟原虫和杜氏利什曼原虫。

兽医寄生虫学模拟考试题

兽医寄生虫学模拟考试题 XX:__________ 指导: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

1.异刺线虫的贮藏宿主为( D ) A.蜻蜒 B.鼠类 C.蜗牛 D.蚯蚓 E.淡水螺 2.日本分体吸虫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是( D )。A.肝脏出现瘀血 B.脑垂体前叶萎缩性病变和坏死 C.脾脏呈进行性肿大 D.肝脏和肠道出现虫卵结节 E.肝脏肿大 3.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宿主是( B )。 A.扁卷螺 B.钉螺 C.椎实螺 D.蚂蚁 E.蚯蚓 4.猪囊尾蚴的成虫是( A )。 A.有钩绦虫 B.无钩绦虫 C.肥胖带绦虫

D.瑞利绦虫 E.豆状带绦虫 5.细粒棘球绦虫的成虫主要寄生在——的小肠内( D )。 A.牛 B.羊 C .猪、人 D.犬科动物 E.猫 6.马伊氏锥虫病的传播媒介是(B )。 A.库蚊 B.虻和厩螫蝇 C.采采蝇 D.白蛉 E.蜻蜓 7.华支睾吸虫的第二中间宿主是(C )。 A.蜻蜒 B.陆地螺 C.淡水鱼虾 D.草螽 E.蛇 8.羊毛尾线虫病是由毛尾科、毛尾属的线虫寄生于家畜——所引起的疾病( A )。A.大肠

B.小肠 C.胃 D.肝脏 E.肾脏 9.以下能够有效治疗猪疥螨的药物是( C )。A.吡喹酮 B.三氨脒 C.伊维菌素 D.左旋咪唑 E.螺旋霉素 10.羊疥螨病的临床表现( B )。 A.局部发炎、擦伤、脓性水肿 B.结痂、脱毛、奇痒、形成水疱或结节C.影响采食和皮肤严重创伤 D.皮肤红肿、炎症、出血 E.以上都是 11.引起猪球虫病的重要病原体是( A )。A.猪等孢球虫 B.犬新孢子虫 C.猪住肉孢子虫 D.结肠小袋纤毛虫 E.贝氏隐孢子虫

30[1].2阿尔茨海默病

疾病名:阿尔茨海默病 英文名:Alzheimer’s disease 缩写:AD 别名:老年性痴呆;老年前期痴呆;Alzheimer 型老年性痴呆;senile dementia of Alzheimer type ;SDAT;dementia of Alzheimer’s disease 疾病代码: ICD:G30 概述: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s disease,AD)是慢性进行性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病导致的痴呆,是痴呆最常见的病因和最常见的老年期痴呆。AD 以渐进性记忆障碍、认知功能障碍、人格改变以及语言障碍等神经精神症状为特征。 Alzheimer(1907)首先描述一例55岁女性患者出现进行性痴呆5年,尸检脑组织银染法检查发现,大脑皮质存在含神经原纤维缠结的异常神经细胞,并有成丛的变性神经纤维。Blessed 等(1968)报告一组老年痴呆患者,生前对他们进行精神检查和功能评分,后来尸检发现,这组患者主要由两大类疾病引起,大部分患者具有AD 的脑病理特点,小部分患者为多梗死性痴呆。 20世纪60~70年代许多临床医生认为本病少见,并认为早老性痴呆与老年性痴呆不相关。Blessed、Tomlinson 和Roth (1968)发表的里程碑式的论文“临床与病理关系研究”,证实80岁、90岁和100岁老年性痴呆患者的病理改变,与Alzheimer 所描述的55岁妇女的病理改变是相同的。本病以神经细胞内神经原纤维缠结(NFT)、细胞外老年斑、脑皮质神经元减少、及脑实质血管淀粉样变性为病理特征。20世纪70年代后期,尤其近20年随着影像学技术和现代神经 科学的发展,对本病的认识有了巨大进步。 《国际疾病分类诊断标准第9次修订版》(ICD-9,1978)中,将65岁前发病称为早老性痴呆,65岁后发病称为老年性痴呆。近年来研究证明,这两个年龄组的临床表现及神经病理特点无本质性差异,因此提出采用Alzheimer 型老年性 痴呆(senile dementia of Alzheimer type,SDAT)。 《国际疾病分类诊断标准第10次修订版》(ICD-10,1993)中采用Alzheimer 病性痴呆(dementia of Alzheimer’s disease)这一术语,通常简称为Alzheimer 病(Alzheimer’s disease,AD)。本病根据家族史可分为家族性Alzheimer 病(familial Alzheimer ’s disease ,FAD)和散发性Alzheimer 病(sporadic C D D C D D C D D C D D

寄生虫

一、名词解释 1.中间宿主(intermediate host):在生活史中,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称为中间宿主。 2.人畜共患 3.伴随免疫(concomitant immunity):某些原虫(疟原虫)感染人体后,可引起获得性免疫,使原虫在宿主体内保持低密度,并对同种原虫的再感染具有一定的抵抗力,一旦用药,当药物清除体内的寄生虫后,获得性免疫逐渐消失,这种免疫类型称为伴随免疫,广义上也称为带虫免疫。 4.生活史(life cycle):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过程称为生活史。 5.机会致病寄生虫(opportunistic parasite):指在免疫功能正常时的宿主体内处于隐性感染的状态,当宿主功能受累时,出现异常繁殖,致病力增强的寄生虫。 6.寄生虫(parasite):在寄生关系中,受益的一方称为寄生虫. 7.幼虫移行症(larva migrans):指人或某些脊椎动物可作为某些蠕虫的非正常宿主(转续宿主),当其侵入人体后,不能发育为成虫,长期以幼虫状态存在,在皮肤组织、器官间窜扰,造成局部或全身的病变。 8.夜现周期(nocturnal periodicity):微丝蚴白天滞留在肺血管内,夜间出现在外周血液中。这种微丝蚴在外周血液中夜多昼少的现象,称为微丝蚴夜现周期性。 9.再燃与复发(recrudescence and relapse):疟疾初发停止后,经过数周或数月 10.疟疾(malaria) 11.转续宿主(paratenic host):有些寄生虫侵入非适宜宿主后,虽然能够生存,但不能继续发育至性成熟,待有机会进入适宜宿主后方能正常发育。这种宿主称为转续宿主。 12.棘球蚴砂(hydatid sand):从囊壁上脱落的原头节、育囊、子囊、均可悬浮于无色透明或微带黄色的棘球蚴液中,统称为棘球蚴砂。 二、填空 1、溶组织内阿米巴寄生于结肠,引起痢疾和阿米巴性结肠炎,有脓血便,检查时,急性病人查出的是滋养体,脓血便里查出活动的滋养体 2、篮氏贾第鞭毛虫寄生于人和哺乳动物的小肠,滋养体寄生于人和哺乳动物的十二指肠或空肠诊断:1病原检查(1)粪便检查对于急性期腹泻患者,取患者新鲜粪便用生理盐水直接涂片后,镜检查找或滋养体。(2)小肠液检查用粪便检查方法未能查到虫体的临床可疑者,可检查十二指肠引流液或胆汁,能查到活动的滋养体,也可用肠检胶囊法,具体方法:禁食后,嘱患者吞下一个装有尼龙线的胶囊,尼龙线另一端在口外。3-4小时后,缓缓拉出尼龙线,取线上的黏附物镜检。(3)小肠活组织检查2免疫学检查ELISA、IFA等方法。 3、结肠小袋纤毛虫寄生于人体内最大的原虫,寄生于大肠,结肠引起结肠小袋纤毛虫痢疾、腹泻。猪是该虫的最主要保虫宿主与传染源。临床检查常用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检查粪便里的滋养体和包囊。 4、隐孢子虫主要寄生于小肠细胞刷状缘的纳虫泡内,能引起腹痛腹泻 能引起腹泻的原虫有溶组织内阿米巴蓝氏贾第鞭毛虫杜氏利什曼原虫刚地弓形虫隐孢子虫结肠小袋纤毛虫 5、绦虫:猪带绦虫比牛带绦虫的危害大,因为猪带绦虫的幼虫、成虫都能在人体内寄生,并且成虫头上有顶突小钩,幼虫寄生在人体引起囊虫病,寄生在皮下、脑、眼等部位,而牛带绦虫只能寄生于人体小肠,幼虫不寄生。牛带绦虫的诊断比较常用肛门拭子,猪带绦虫的囊尾蚴的感染方式有三种:异体感染,自体外感染,自体内感染。 6.蛔虫流行广的原因:1.生活史简单2.产卵量大3.用未经处理的人粪施肥和随地便溺的习惯,使蛔虫卵易污染土壤和环境 4.人的不良卫生行为和饮食习惯 5.虫卵对外界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胆道蛔虫病(胆道蛔虫病,蛔虫性肠梗阻,阑尾蛔虫病,肝蛔虫病)

纤毛虫——当前药物治疗

纤毛虫——当前药物治疗 1、硫酸锌、硫酸铜及其复配制剂硫酸锌、硫酸铜及其复配制剂作为一种重金属盐类杀虫剂在养虾业使用多年,纤毛虫对其产生了耐药性,按常规剂量使用效果不理想,加大剂量又很容易造成药害。由于没有更好的替代药物,目前此类制剂仍是抗纤毛虫的主要药物。 2、高锰酸钾正常杀纤毛虫,高锰酸钾的用量是1kg/亩(1米水深)。药浴浓度为5—10 g /m3,浸泡3-4小时。但当前高锰酸钾价格上扬,批发价达16元/kg,使用成本高,且高锰酸钾对鳃刺激较大,生产中很少直接用高锰酸钾。下面这个处方对控制纤毛虫效果很好(但副作用大,成本高,笔者不提倡使用,病情严重可考虑):先泼洒200ml的浓戊二醛(含戊二醛20%),半小时后再用500g/亩的高锰酸钾,用这种方法即能杀虫又能消毒,双管齐下,治愈率高。 3、甲醛或戊二醛生产中使用的甲醛为40%左右的福尔马林溶液,用来杀灭纤毛虫的泼洒浓度为18-20ppm ;浸浴方法为0.5%-1.25%的福尔马林溶液浸泡1—2小时。戊二醛具有甲醛类似结构,但价格高,一般不单独用来治理纤毛虫。 甲醛、高锰酸钾、硫酸铜和硫酸亚铁等以上药物都有杀灭固着类纤毛虫的功效,但是这些药物兼有强大杀藻灭菌功效,很容易造成倒藻或微生物大量死亡引起水质恶化,而且对鳃部及其他病灶的刺激较大,容易引起虾蟹大量死亡。现代生态绿色养殖情况下不提倡使用上述药物。 4、二硫氰基甲烷溶液二硫氰基甲烷(MT)是一种高效、广谱性优良的杀生剂,对水体病菌、真菌、藻类和原生动物都有很好的杀灭和抑止作用。MT杀生效果好,药效时间长,经水解后的化合物毒性低,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已批准其用于养殖水体,部分渔药企业将其开发成杀纤毛虫产品。MT不易溶于水,在制剂时需要加入特殊的分散剂和渗透剂,以增加其对纤毛虫体的穿透性。虽然MT 对杀灭纤毛虫有特效,但制剂成本偏高,商业价值不大,加上大多数渔药生产企业缺乏科技创新,仅少数几个企业具备生产能力。农业部第627号公告未将其列于国家标准,原因是水产用二硫氰基甲烷溶液无原料标准,必须按新兽药注册,目前有渔药企业正在积极申报国家二类新兽药。 5、表面活性剂常用的是苯扎溴铵和氯已定(别称洗必泰),由于其成本较高、杀灭率不高等因素,将其开发成杀纤毛虫产品的渔药厂家很少,而是作为消毒剂生产销售。实际生产中,小水体或药浴情况下,可以选择其作为杀纤毛虫药物。 6、代森类制剂我们都知道有一部分渔药是从农药上移植过来的。代森铵原本是一种农用杀菌剂,在实践中,人们发现其对纤毛虫有良好的杀灭效果。随后渔药开发工作者研究表明其结构类似物(如:丙森钠、代森锌、代森锰锌、福美锌、福美双等)均能有效杀灭纤毛虫,并开发成商品渔药。代森类制剂在一段时间内对治理纤毛虫病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但近两年其缺点也日益暴露,如用药后容易导致养殖动物缺氧死亡,耐药性凸显导致杀灭率降低,药物残留导致养殖环境污染等等一系列问题。由于其不能满足现代养殖需要,已逐渐退出渔药市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