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基础知识(光圈、快门、焦距)
- 格式:doc
- 大小:1.06 MB
- 文档页数:17
摄影基础知识入门与技术一、摄影基础知识入门1.1 摄影的定义和历史摄影是通过光线在感光材料上形成图像的过程。
摄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但真正的摄影技术始于19世纪初。
1.2 摄影机构成和原理摄影机由镜头、快门、感光元件等组成。
镜头负责调节光线,快门控制曝光时间,感光元件记录图像。
1.3 光圈、快门和ISO光圈是镜头口径大小的表示,控制进入相机的光线量;快门控制曝光时间,即相机感应器接收到光线的时间;ISO是感应器对于光线敏感度的设置。
1.4 曝光三要素曝光三要素是指在不同环境下合理地设置曝光参数,以保证照片质量。
三要素包括:ISO、快门速度和光圈大小。
二、摄影技术2.1 构图技巧构图是指将画面中各个元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视觉上达到一定效果。
常用构图技巧包括:对称构图、黄金分割构图、对角线构图等。
2.2 焦距和景深焦距是指镜头中心点到感应器的距离,控制拍摄主体大小;景深是指照片中清晰的区域范围,受光圈大小、镜头焦距和拍摄距离等因素影响。
2.3 光线控制技巧光线控制技巧包括:反光板、闪光灯、补光灯等。
反光板可用于反射阳光或其他强光源,以达到柔和的效果;闪光灯可用于低照度环境,提供额外的补充照明;补光灯则可用于室内或暗处拍摄。
2.4 合理运用后期处理技术后期处理技术包括:色彩调整、剪裁、修饰等。
合理运用后期处理技术可以使照片更加完美。
三、总结本文介绍了摄影基础知识入门和一些常见的摄影技术。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和技巧,可以提高自己的摄影水平,并创造出更加优美的照片作品。
摄影基础知识要点1. 曝光:指相机的感光芯片(或胶卷)暴露到光线的时间。
曝光时间的长短决定了照片的明暗程度。
2. 快门速度:指相机快门打开和关闭的时间。
快门速度的选择可以控制画面中的运动模糊效果。
3. 光圈:相机镜头的光圈大小,决定了相机镜头通过的光线量。
光圈大小的调整可以控制照片的景深效果。
4. 焦距:指相机镜头到感光芯片(或胶卷)的距离。
焦距长短的选择可以决定照片的视角。
5. 白平衡:控制相机对白色光源的反应。
不同的光源下,照片的颜色会有所不同,正确的白平衡设置可以让照片看起来自然。
6. 景深:指照片中前景到背景的清晰范围。
景深较大时,前景和背景都可以清晰展现;景深较小时,只有部分距离镜头近的地方才能清晰。
7. 对焦:确定照片中的主体清晰的过程。
正确的对焦可以使照片更加清晰锐利。
8. 构图:指照片中的元素摆放和组合方式。
良好的构图可以使照片更加有吸引力和意义。
9. 视角:指从哪个角度拍摄照片。
不同的视角可以表达不同的观点和情感。
10. 快门:相机镜头前方的控制快门的装置。
通过按下快门可以拍摄照片。
11. 曝光补偿:调整相机曝光量的功能。
通过增加或减少曝光补偿值,可以使照片暗或亮。
12. ISO:感光度的单位。
ISO值的选择可以控制相机对光线的敏感程度。
13. 哈曼曲线:指照片中亮度的分布关系。
正常的哈曼曲线应该呈S型。
14. 相机模式:相机的各种拍摄模式。
常见的有全自动模式、手动模式、光圈优先模式和快门优先模式等。
15. 镜头:相机拍摄影像的光学部件。
不同的镜头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
16. 反光:指照片中明亮光线的反射现象。
反光的控制可以使照片更加平衡和舒适。
17. 色彩管理:指对照片中颜色的处理和管理。
包括校正色温、调整饱和度和修正颜色偏差等。
18. 布光:调整照片中光线的亮度、角度和颜色等。
合理的布光可以使照片更加有层次感。
19. 合焦:指相机自动或手动对焦到合适位置。
合焦的准确性可以决定照片的清晰度。
学习单反相机知识:光圈,快门,曝光,对焦学习单反相机知识:光圈,快门,曝光,对焦一.光圈光圈通常位于镜头的中央,它是一个环形可以控掣圆孔的开口大小,控制曝光时光线的亮度。
当需要大量的光线来进行曝光时,就将光圈的圆孔开大:若只需要小量光线曝光时,就将圆孔缩小,让少量的光线进入。
光圈的计算单位称为光圈值(f-number)或者称为级数(f-stop)首先我们谈谈光圈值(f-number)标准的光圈值(f-number)的编号如下:f/1, f/1.4, f/2, f/2.8,f/4, f/5.6, f/8, f/11, f/16, f/22, f/32, f/45, f/64其中f/1 是进光量最大的光圈号数,光圈值的分母越大,进光量就越小。
通常一般镜头会用到的光圈值为f/2.8 – f/22,光圈值越大的镜头,镜片的口径就越大,相对提高其制作成本跟难度。
级数(f-stop)是指相邻的两个光圈值的曝光量差距,例如f/8 跟f/11 之间相差一级,f/2 跟f/2.8 之间也是相差了一级。
依此类推,f/8 跟f/16 之间便相差了两级而f/1.4 跟f/4 之间就相差了三级。
在职业摄影圈里,基本上我们都称光圈级数为档(f-stop),例如f/8 跟f/11 之间相差了一档(1 f-stop),或是f/8 跟f/16 之间就相差了两档(2f-stop)在每一级(光圈号数或光圈值)之间,后面号数的进光量都是前面号数的一半。
例如f/5.6 的进光量只有f/4 的一半,f/16 的进光量也只有f/11 的一半,号数越后进光量越少,并且是以等比级数的方式来递减。
光圈号数与进光量的关系大光圈的镜头非常适合低光量的环境,因为它可以在微亮光的环境下,撷取更多的现场光,让我们可以用较快速的快门来拍摄,以便保持拍摄时相机的稳定度。
但是前面提到大光圈的镜头不易制作,必须要花较多金钱才可以获得。
除了考虑进光量之外,光圈的大小还跟景深有开。
摄影的三大好处:学到一门技术(学艺术)交到一批朋友积累了一批资料不足:烧钱学摄影要掌握的技术:光圈、快门(速度)、景深焦距、(艺术——思想)学会摄影的捷径:看懂你照相机说明书多看别人的作品模仿并融入自己的想法什么是摄影:摄影是用光来画画光给了我创意的形状和脚本,也是我成为摄影师的原因。
(芭芭拉.摩根)英文摄影Photography 一词是源于希腊语φως phos(光线)和γραφις graphis(绘画、绘图)或γραφη graphê,两字一起的意思是“以光线绘图”。
是指使用某种专门设备进行影像记录的过程,一般我们使用机械照相机或者数码照相机进行摄影。
有时摄影也会被称为照相,也就是通过物体所反射的光线使感光介质曝光的过程。
摄影的特性:真实性、瞬间性、光影造型性光圈光圈是一个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量的装置,它通常是在镜头内。
表达光圈大小我们是用f值。
对于已经制造好的镜头,我们不可能随意改变镜头的直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在镜头内部加入多边形或者圆型,并且面积可变的孔状光栅来达到控制镜头通光量,这个装置就叫做光圈光圈f值=镜头的焦距/镜头口径的直径从以上的公式可知要达到相同的光圈f值,长焦距镜头的口径要比短焦距镜头的口径大。
完整的光圈值系列如下:f1,f1.4,f2,f2.8,f4,f5.6,f8,f11,f16,f22,f 32,f44,f64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光圈f值愈小,在同一单位时间内的进光量便愈多,而且上一级的进光量刚好是下一级的两倍,例如光圈从f8调整到f5.6,进光量便多一倍,我们也说光圈开大了一级。
对于消费型数码相机而言,光圈f 值常常介于f2.8 - f16。
,此外许多数码相机在调整光圈时,可以做1/3级的调整。
光圈英文名称为Aperture,光圈是一个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量的装置,也是相机一个极其重要的指标参数,它通常是在镜头内。
摄影摄像相关知识点总结一、摄影基础知识1.1 曝光曝光是摄影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指的是通过光的作用使感光材料上曝光时间长短的调整。
曝光时间决定了图像的明暗度,过短或过长的曝光时间都会导致照片质量下降。
1.2 光圈光圈是指镜头的快门孔径大小,决定了进入镜头的光线数量。
光圈大小的调整能够影响景深,也可以控制进光量以达到合适的曝光。
1.3 快门速度快门速度是指相机快门打开和关闭的时间间隔,快门速度越短,所捕捉的画面越清晰,动作越凝固,反之亦然。
1.4 ISO感光度ISO感光度是指感光元件对光的敏感程度,ISO值越高,照片越容易曝光,但会产生颗粒感。
1.5 白平衡白平衡是指相机通过调整色温来保证画面中白色物体看起来是白色的,而不是偏红偏蓝。
1.6 对焦对焦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决定了图像的清晰度。
自动对焦和手动对焦是常用的对焦方式。
二、摄像器材2.1 相机相机是摄影摄像中最基本的器材,分为单反相机、微单相机、机械相机、便携相机等各种型号,每种相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用途。
2.2 镜头镜头是相机最重要的配件之一,不同的镜头具有不同的焦距、光圈、对焦方式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拍摄场景和主题。
2.3 三脚架三脚架是用来支撑相机或摄像机的器材,能够提供稳定的拍摄环境,尤其适用于长曝光拍摄和视频拍摄。
2.4 滤镜滤镜是用于改变光线进入相机的颜色、对比度和饱和度的器材,可以提高照片的质量和艺术效果。
2.5 闪光灯闪光灯是用来在拍摄过程中提供额外光源的器材,可以在低光环境下提供足够的光线,同时也可以用来创造特殊的光效。
三、拍摄技巧3.1 拍摄构图构图是指在拍摄过程中对画面元素的布局和组合,常见的构图方法有黄金分割、对称构图、三分构图等。
3.2 光影利用光影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元素,能够赋予画面立体感和层次感,摄影师需要灵活地利用光影来打造画面。
3.3 镜头运用不同焦距的镜头适用于不同的拍摄主题,广角镜头适合拍摄风景和建筑,长焦镜头适合拍摄动物和运动。
关于光圈、快门、ISO、焦距、闪光灯的摄影知识一、正确使用光圈、快门、ISO、焦距、闪光灯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1、拍摄时,如果是要拍摄瞬间画面,就确定使用较快的快门速度。
假设要使用较高的快门速度,也可以通过调节光圈大小来使画面达到正确曝光。
2、拍摄时,如果是要拍摄过程美感。
就确定使用光圈。
如果需要较大的光圈,可以通过调节快门的速度来使画面达到正确的曝光。
3、焦距的选择根据构图而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景深。
当手持拍摄时,50mm焦距不要低于1/60,这是一个安全快门,比1/60还低的话画面很容易因抖动而虚掉。
4、当需要的曝光组合无法手持拍摄时,就要调整ISO。
但可能降低画面质量。
5、闪光灯是摄影者常用的一种人造光源,它便于携带,使用方便,不受昼夜、空间的限制。
二、光圈、快门、ISO、焦距的关系和特征1、ISO的感光度越高,感光元件对光线越敏感,所拍照片就越明亮,噪点也就越多。
ISO感光度越低,感光元件对光线越不敏感,所拍照片就越暗,噪点也就越少。
2、焦距数值越小,镜头焦距越短,越能拍摄广阔的范围,景深越深。
焦距数值越大,镜头焦距越长,越能拍摄较远的物体,景深越浅。
3、快门速度越快,光线通过时间越短,画面越暗,越能抓拍瞬间;快门速度越慢,光线通过时间越长,画面越亮,越能表现过程。
快门有两个特性,一般来说人手持相机拍摄时快门速度不能低于1/30秒,不然很容易因为抖动而拍虚。
快门速度越快,光线通过时间越短,画面越暗;快门速度越慢,光线通过时间越长,画面越亮。
高速快门一般用作于捕捉物体瞬间的美,如在拍摄一些转瞬即逝的画面或者拍摄运动速度较快的物体时就需要用高速快门。
快门速度越快,越能抓拍瞬间表现瞬间美;快门速度越慢,越能捕捉过程,表现过程美。
较低的快门速度能拍摄出过程美,当拍夜晚的车水马龙,快门时间就要拉长,常见照片中丝绢般的水流效果也要用慢速快门才能拍出来。
快门时间可以手动调节到很长,有的时候甚至可以达到几小时。
通俗的解释ISO 光圈快门景深焦距之间的联系焦距是看你身体不动的情况下,在相机里可以拍到的内容多少,焦距短(广角)所容纳的内容就多一点;长焦就可以将远处的景物拉近,容纳的内容少一点.光圈与快门的关系:如果将充分而且适合的曝光量作为一个水桶的容量,那么光圈就是水龙头开的大小,快门就是开启的时间;如果你开大一点(光圈大),那么就会在短时间(快门快)内放满一桶水,如果你一滴一滴的漏(光圈小),那么要长时间(快门慢)来放慢那桶水.这样会不会容易理解一点?光圈与快门的主要作用:从日常生活摄影的角度讲,光圈的主要作用是控制景深和曝光量。
光圈越大景深越短,光圈越小,景深越长。
光圈的另一个主要作用是控制曝光量,光圈越大,曝光量越大,光圈越小,曝光量越小。
快门的主要作用是控制曝光量和使动体影像“凝固”。
快门速度越慢,曝光量越大,速度越快,曝光量越小;快门越快,越能抓住活动物体的瞬间静止状态。
为了使景物达到预期的影像,要靠光圈与快门速度的密切配合。
摄影的几个技术指标――曝光正确、影像清晰、层次丰富、突出主题,都要靠光圈与快门的密切配合才能实现。
选用光圈时注意的问题:按景深选用光圈,这应成为拍照时的基本原则。
有人误以为,景深越长越好,清楚范围越大越好,实际这是一种误解,正确地说法应该是,该清楚的地方要保证清楚,不应该清楚的地方就不要清楚。
光圈决定的是光进入镜头的光通量,使所拍摄的画面能够正常的暴光,同时它又是控制画面景深范围的重要手段。
在拍摄同一物体时光圈越大景深范围越小,反之光圈越小景深范围就越大。
快门越快越能抓住活动物体的瞬间静止状态,否则照片拍出来会有虚影,景物的动态过程会记录下来,照片就失败了。
各种情况下的快门速度和光圈值怎么搭配?:光圈和速度都是用来控制进入照相机光线多少的装置,它们之间互相关联,又相互约束。
当光线一定的时候,光圈开大一级,速度就要提高一级,光圈缩小一级,速度就要放慢一级。
例如,用光圈11,速度1/60 秒,当光圈改用8的时候,速度就要相应改用1/125 秒。
焦距、光圈、ISO、快门、景深的基础知识胶片的主要参数是指胶片的感光度,用ISO值来标示(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的简称)。
ISO值越大,胶片/感光传感器的感光度越高,越容易暴光。
光圈相机镜头内有一组重叠的金属叶片,其所围成的孔径大小和开放的时间决定了一次成相的暴光量,也产生了相机的光圈和速度。
在暴光时间一定的情况下,光圈越大,那么胶片的暴光量就越大。
用f/数值来表示。
一般相机的光圈值有f/1.4、f/2、f/2.8、f/4、f/5.6、f/8、f/11、f/16、f/22,光圈值每向上或向下跳一格,暴光量也会相应的加倍或减半。
跟快门速度一样,光圈值是连续的,光圈每缩小一级,进光量就减少一半。
为了达到这个效果,控光装置按1.4(2的平方根)这个因数缩减光圈开启直径。
因此,光圈每缩细一级,进光量减半,这个过程是连续的,入下图所示:根据基本的光学定律,绝对的光圈大小和直径由焦距决定。
打个比方,光圈直径为25mm的100mm镜头与光圈直径为50mm的200mm效果是相等的。
在上面的例子中,如果你用焦距值除以光圈开启直径值,你会发现无论焦距是多少,计算结果衡等于1/4。
因此,把光圈表达为焦距的分数比直接用绝对光圈大小表示更加方便。
这些“相对的”光圈值叫做f值(f-numbers/f-stops)。
如果你在照相机的镜头桶上看到“1/4”,即表明该镜头的最大光圈值为f/4。
通过上面的说明,我们已经了解:每当光圈收细一级,其开启直径便缩小1.4倍。
因此,在光圈值为f/4的下一级(缩小一级)光圈值为f/4 x 1/1.4即f/5.6。
镜头光圈从f/4缩小为f/5.6表示无论当时焦距为多少,镜头进光量减半。
现在,我们可以理解镜头上光圈值的意义了:由于光圈值是焦距的分数,所以越大的f值代表越小的光圈。
快门当然主要是指快门速度。
上面已经提到了,有金属叶片的开放时间来决定。
摄影基础知识
摄影技术在摄影艺术中占据了核心地位,它可以让人们用更漂亮的形式捕捉到客观世界中的感受。
从技术角度来看,摄影技术主要涉及曝光、焦距、光圈、快门等方面,这四项因素是拍摄成像的基础要素。
曝光是指通过快门所允许通过镜头到达焦平面上的光线,曝光量是由快门速度和光圈开度所决定的。
通常来说,曝光过量导致图像过亮,曝光过少会造成图像过暗,此时可以通过调整快门速度和光圈开度来得到合理的曝光量。
焦距是指镜头离焦平面的距离。
一般而言,由于镜头的结构,镜头的焦距会直接影响拍摄的画面的远近比和景深。
长焦镜头可以拍摄更远的被摄物体,景深较浅;短焦镜头可以拍摄较近的被摄物体,景深较深。
光圈是指镜头前部的可调节扇形环,由它决定了光线通过镜头的量,拍摄中使用它可以控制进光量,调节曝光量,影响画面整体的亮暗程度。
快门是指镜头内控制光线穿过时间的装置,它对拍摄运动物体有重要的作用,快门的设定速度越高,拍摄的照片中的物体运动痕迹就越不明显,照片整体就越安静。
总之,正确的摄影基础知识是拍摄出好照片的基础,且它们同时也可以激发摄影师自己的创作思维,无论涉及什么,摄影基础知识永远是最重要的哦!。
摄影技术基础知识摄影技术基础知识摄影是一门艺术,它能够将人们所看到的事物变成照片。
在让事物变成照片的同时,摄影也需要一些技术基础知识。
本文将介绍摄影技术基础知识。
1. 光圈与快门速度光圈是指照相机镜头光圈大小的调节,它与镜头的焦距有关,可以控制景深。
快门速度则是照相机在快门开启之后再关闭之前所需的时间长度,可以控制照片的曝光时间。
2. ISO感光度ISO是反映底片或数码相机所使用的感光度的国际标准。
它的值越高则越敏感,但同时也会导致照片的噪点。
3. 曝光补偿曝光补偿是在照片曝光后对照片进行调整,使照片更加逼真,更接近人眼所看到的颜色。
曝光补偿可以使照片的暗部和亮部更加均衡。
4. 焦点清晰的焦点是一张好照片的关键因素之一。
照相机可以自动或手动进行对焦。
5. 白平衡白平衡是为了在不同的光源环境下,能够使照片中的白色看起来真实而调整的。
例如,在日光下和灯光下进行摄影,调整白平衡可以避免照片变得过于黄或过于蓝。
6. 透视和合成透视是指拍摄角度和拍摄距离对照片造成的影响。
合成是指将不同的照片合成为一张照片。
透视和合成是摄影中的两个重要元素。
7. 姿势摄影中的姿势非常重要,不同的姿势可以展现出不同的感觉和情绪。
拍摄前需要考虑拍摄主题以及想要传达的感觉。
8. 构图和景深构图是一种安排元素的方法。
它包括选择拍摄角度、元素的大小、位置和视觉效果等。
景深则是拍摄中的深度范围,它也可以带给照片不同的效果。
总之,摄影技术是摄影爱好者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它可以帮助我们将照片变得更为逼真和生动。
希望本文对读者有所帮助。
摄影基础名词解释摄影是一门艺术,其中涉及了很多专业术语。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摄影基础名词的解释。
1. 光圈(Aperture):光圈是相机镜头的一个开口,用于控制进入镜头的光线量。
光圈大小由f值表示,较大的光圈(小f 值)意味着更多的光线进入镜头,较小的光圈(大f值)意味着较少的光线进入镜头。
2. 快门速度(Shutter Speed):快门速度是相机快门打开和关闭的时间间隔,决定了感光设备暴露于光线的时间长短。
快门速度用秒数表示,较快的速度(例如1/1000秒)意味着快门打开和关闭的时间很短,感光设备只接触到很短的光线。
较慢的速度(例如1秒)意味着快门打开和关闭的时间很长,感光设备接触到更长时间的光线。
3. ISO(ISO):ISO是一个易感度的度量,用于表示相机感光设备对光的敏感程度。
较低的ISO值(例如100)意味着感光设备对光线不太敏感,适用于光线充足的情况下拍摄。
较高的ISO值(例如3200)意味着感光设备对光线非常敏感,适用于光线较暗的情况下拍摄。
4. 曝光(Exposure):曝光是指在一次拍摄中感光设备所接收到的光线量。
正确的曝光意味着感光设备接收到的光线量足够,以产生合适的明暗度。
曝光可以由光圈、快门速度和ISO值来控制。
5. 焦距(Focal Length):焦距是指镜头到感光设备之间的距离。
较长的焦距(例如200mm)能够拉近物体,使其看起来较大。
较短的焦距(例如24mm)则能够拍摄更多的景物,但使物体看起来较小。
6. 景深(Depth of Field):景深指的是在一张照片中清晰的范围。
浅景深意味着只有很小的一部分图像是清晰的,而深景深意味着大部分图像都是清晰的。
景深受光圈的大小、焦距和拍摄距离的影响。
7. 白平衡(White Balance):白平衡是相机的一种设置,用于校正不同光源下的颜色温度。
不同的光源(例如白天阳光、荧光灯光、白炽灯光)有不同的颜色温度,白平衡的设置能够保证照片的颜色真实和准确。
摄影中光圈、快门、对焦、景深之间的关系曝光的控制主要取决于光圈的大小和快门的速度。
要学会手动拍摄就必须学会光圈与快门的设定配合。
下面就让店铺为大家介绍一下光圈、快门、对焦、景深之间的关系。
1、曝光量与光圈的关系光圈是照相机镜头中可以改变大小的孔洞。
它控制进入镜头的光线量。
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光圈开得越大,通过镜头进入的光量就越多。
这就好比房间里的窗子,它开得越大,进来的光线越多。
光圈的数值通常用f-stop值来表示,要注意的是:f-stop值越大,光圈开得反而越小。
例如:f16的光圈就比f8的光圈小。
在快门速度不变时,光圈的大小决定了相片的明暗。
光圈太大,曝光会过度,照片就会白茫茫一片。
光圈太小,曝光会不足,照片就会是黑漆漆的。
2、曝光量与快门的关系快门是控制光线进入的闸门。
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快门速度越高,通过镜头进入的光量就越少。
反之亦然。
它相当于开窗子时间的长短。
光圈与快门都可以控制曝光量,它们的组合是控制曝光量的主要因素,并互相影响着。
如果将光圈收小一级(例如由f/4收小至f/5.6),将快门速度调慢一倍(例如由1/60减至1/30),它们的曝光量是一样的。
3、对焦的重要性对焦是指将镜头对准被拍摄对象后,调整镜头的焦距,使图像变得最清晰的过程。
只有对焦正确图像才可能清晰,否则图像就是模糊的。
4、景深与光圈、距离、焦距的关系景深的“景”是指我们要拍摄的景物,“深”就是清晰度的纵深范围。
当镜头对焦于拍摄目标时,这一点对应在CCD感光元件上能清晰成像。
它前后一定范围内的景物也能被记录得较为清晰,这个范围就是景深。
景深越大,纵深景物的清晰范围也就越大。
景深越小,纵深景物的清晰范围也就越小。
影响景深的三大要素是:(1)光圈:在镜头焦距及距离不变的情况下,光圈越小,景深越大,反之亦然。
(2)距离:在镜头焦距及光圈不变的情况下,越接近拍摄的目标,景深越小,越远离拍摄的目标,景深越大。
(3)焦距:在距离及光圈不变的情况下,镜头焦距越短,景深越大。
(完整版)摄影的基本知识
摄影的基本知识
摄影是一种通过使用相机捕捉图像的艺术形式。
以下是摄影的
基本知识。
相机类型
1. 数码相机:使用电子传感器记录图像,并可以通过LCD屏
幕查看。
2. 单反相机:使用可更换镜头,提供更高质量的图像和更多拍
摄选项。
焦距
焦距是指相机镜头的光学属性,影响图像中的物体大小和透视
效果。
1. 短焦距:拍摄距离近,物体显得大,适合拍摄近距离的主题。
2. 长焦距:拍摄距离远,物体显得小,适合拍摄远距离的主题。
快门速度
快门速度是相机在帮助曝光的同时控制光线进入相机的快慢。
1. 快速快门:适用于拍摄快速运动的主题,如体育比赛。
2. 慢速快门:适用于捕捉运动模糊效果或在暗光环境中拍摄。
光圈
光圈控制相机镜头打开的大小,影响图像的明亮程度和景深。
1. 大光圈:允许更多光线进入相机,使图像明亮,同时使背景
模糊。
2. 小光圈:限制光线进入相机,使图像较暗但具有更大的景深。
曝光
曝光是照片中光线的正确平衡。
适当的曝光是获得清晰、明亮图像的关键。
1. 过曝:图像变得过亮,细节丢失。
2. 欠曝:图像变得过暗,细节看不清。
白平衡
白平衡是相机校正图像中的颜色偏差,以使白色看起来真实。
1. 自动白平衡:相机根据场景自动调整白平衡。
2. 手动白平衡:根据光线条件手动调整白平衡,以获得更准确的颜色。
以上是摄影的基本知识。
通过掌握这些基本要点,您可以开始提高您的摄影技巧和创作能力。
摄影的三大好处:学到一门技术(学艺术)交到一批朋友积累了一批资料不足:烧钱学摄影要掌握的技术:光圈、快门(速度)、景深焦距、(艺术——思想)学会摄影的捷径:看懂你照相机说明书多看别人的作品模仿并融入自己的想法什么是摄影:摄影是用光来画画光给了我创意的形状和脚本,也是我成为摄影师的原因。
(芭芭拉.摩根)英文摄影Photography 一词是源于希腊语φως phos(光线)和γραφις graphis(绘画、绘图)或γραφη graphê,两字一起的意思是“以光线绘图”。
是指使用某种专门设备进行影像记录的过程,一般我们使用机械照相机或者数码照相机进行摄影。
有时摄影也会被称为照相,也就是通过物体所反射的光线使感光介质曝光的过程。
摄影的特性:真实性、瞬间性、光影造型性光圈光圈是一个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量的装置,它通常是在镜头内。
表达光圈大小我们是用f值。
对于已经制造好的镜头,我们不可能随意改变镜头的直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在镜头内部加入多边形或者圆型,并且面积可变的孔状光栅来达到控制镜头通光量,这个装置就叫做光圈光圈f值=镜头的焦距/镜头口径的直径从以上的公式可知要达到相同的光圈f值,长焦距镜头的口径要比短焦距镜头的口径大。
完整的光圈值系列如下:f1,f1.4,f2,f2.8,f4,f5.6,f8,f11,f16,f22,f 32,f44,f64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光圈f值愈小,在同一单位时间内的进光量便愈多,而且上一级的进光量刚好是下一级的两倍,例如光圈从f8调整到f5.6,进光量便多一倍,我们也说光圈开大了一级。
对于消费型数码相机而言,光圈f 值常常介于f2.8 - f16。
,此外许多数码相机在调整光圈时,可以做1/3级的调整。
光圈英文名称为Aperture,光圈是一个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量的装置,也是相机一个极其重要的指标参数,它通常是在镜头内。
它的大小决定着通过镜头进入感光元件的光线的多少。
表达光圈大小我们是用F值。
光圈F值= 镜头的焦距/ 镜头口径的直径从以上的公式可知要达到相同的光圈F值,长焦距镜头的口径要比短焦距镜头的口径大。
光圈及快门优先进阶级以上的数码相机除了提供全自动(auto)模式,通常还会有光圈优先(aperture priority)、快门优先(shutt er priority)两种选项,让你在某些场合可以先决定某光圈值或某快门值,然后分别搭配适合的快门或光圈,以呈现画面不同的景深(锐利度)或效果。
光圈先决曝光模式由我们先自行决定光圈f值后,相机测光系统依当时光线的情形,自动选择适当的快门速度(可为精确无段式的快门速度)以配合。
设有曝光模式转盘的数码相机,通常都会在转盘上刻上’a’字母来代表光圈先决模式(见图四)。
光圈先决模式适合于重视景深效果的摄影。
由于数码相机的焦距比传统相机的焦距短很多,使镜头的口径开度小,故很难产生较窄的景深。
有部份数码相机会有一特别的人像曝光模式,利用内置程序令前景及后景模糊。
要点:数字越大,光圈越小,反之则越大快门(Shutter):是控制光线进出的闸门。
假设其他因素不变,快门速度越高,能够通过镜头进入的光线也就越少,反之,就越多。
如果你把快门速度设置得很快,例如1/500 秒,那么光进入相机的时间非常短,有可能会导致曝光不足。
这时就应该调大光圈,使更多的光线在短时间内进入,以弥补之前光线的不足。
因此得出结论:快门速度快,调大光圈;快门速度慢,调小光圈。
一般情况下,保持一定的曝光量,快门和光圈有以下的组合:f2, 1/500,f2.8, 1/250,f4, 1/125,f5.6, 1/60,f8, 1/30,f11, 1/15。
快门速度是数码相机快门的重要考察参数,各个不同型号的数码相机的快门速度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在使用某个型号的数码相机来拍摄景物时,一定要先了解其快门的速度,因为按快门时只有考虑了快门的启动时间,并且掌握好快门的释放时机,才能捕捉到生动的画面。
通常普通数码相机的快门大多在1/1000秒之内,基本上可以应付大多数的日常拍摄。
快门不单要看“快”还要看“慢”,就是快门的延迟,比如有的数码相机最长具有16秒的快门,用来拍夜景足够了,然而快门太长也会增加数码照片的“噪点”,就是照片中会出现杂条纹。
另外,主流的数码相机除了具有自动拍摄模式外,还必须具有光圈优先模式、快门优先模式。
光圈优先模式就是由用户决定光圈的大小,然后相机根据环境光线和曝光设置等情况计算出光进入的多少,这种模式比较适合照静止物体。
而快门优先模式,就是由用户决定快门的速度,然后数码相机根据环境计算出合适的光圈大小来。
所以,快门优先模式就比较适合拍摄移动的物体,特别是数码相机对震动是很敏感的,在曝光过程中即使轻微地晃动相机都会产生模糊的照片,在实用长焦距时这种情况更明显。
在选购数码相机时,你最好选购具有这几种模式的机型以保证拍摄的效果。
至于单反相机常见的B快门功能,虽然可由你自由决定曝光时间的长短,拍摄弹性更高,不过目前大多数的消费性数码相机都还不能支持,最多提供如2秒、8秒、16秒等较慢速度的默认值。
要点:假设相机是个房子,门就是镜头,打开门就会有光进来,光圈就是门,打开多少,可以是一道缝,可以是半开,也可以全部打开。
而快门速度就是把门打开的时间长短。
所以,要让适量的光线进入房间,就必需根据屋外的光线量来决定门要打开多少,要开多少时间。
两者要结合使用。
并不存在某个光圈、速度值一定能把照片拍清晰的说法。
多实践就可以。
景深(Depth of field):你对景深的选择也将影响到所用的光圈大小。
如果你希望突出某一个体,体现其特质,那么你可能会选择浅景深,把前后背景的模糊作为主体的衬托。
浅景深对应的是大光圈。
小景深适用于微距摄影,会产生很棒的画面效果。
相反,如果你想拍摄的是大范围的景色,例如山峰,田野或是大海,你可以选择大景深,使整幅画面达到清晰一致,同时还可避免因对焦失误产生的模糊。
而大景深对应的则是小光圈。
要点:光圈越大,景深越浅;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焦距(focal length)焦距,是光学系统中衡量光的聚集或发散的度量方式,指从透镜中心到光聚集之焦点的距离。
亦是照相机中,从镜片中心到底片或CCD等成像平面的距离。
具有短焦距的光学系统比长焦距的光学系统有更佳聚集光的能力。
简单的说焦距是焦点到面镜的顶点之间的距离.如果你在相机的英文规格书上看过"f =",那么后面接的数码通常就是它的焦长,即焦距长度。
如"f=8-24mm,38-115mm(35mm equivalent)",就是指这台相机的焦距长度为8-24mm,同时对角线的视角换算后相当于传统35mm相机的38-115mm焦长。
一般而言,35mm相机的标准镜头焦长约是28-70mm,因此如果焦长高于70mm就代表支持望远效果,若是低于28mm就表示有广角拍摄能力。
"可对焦范围"则是焦长的延伸,通常分为一般拍摄距离与近拍距离,相机的一般拍摄距离通常都标示为"从某公分到无限远",而进阶级设计的产品则往往还会提供近距离拍摄功能(macro),以弥补一般拍摄模式下无法对焦的问题。
有些相机就非常强调具有支持1公分近拍的神奇能力,适合用来拍摄精细的物体。
相机的镜头是一组透镜,当平行光线穿过透镜时,会会聚到一点上,这个点叫做焦点,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就称为焦距。
焦距固定的镜头,即定焦镜头;焦距可以调节变化的镜头,就是变焦镜头。
当一束平行光以与凸透镜的主轴穿过凸透镜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会被凸透镜汇聚成一点,这一点叫做焦点,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就叫这个凸透镜的焦距。
一个凸透镜的两侧各有一个焦点。
光心:可以把凸透镜的中心近似看作是光心。
我们用的照相机的镜头就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胶片(或是数码相机的感光器件)就处在这个凸透镜的焦点附近,或者说,胶片与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大至约等于这个凸透镜的焦距。
凸透镜能成像,一般用凸透镜做照相机的镜头时,它成的最清晰的像一般不会正好落在焦点上,或者说,最清晰的像到光心的距离(像距)一般不等于焦距,而是略大于焦距。
具体的距离与被照的物体与镜头的距离(物距)有关,物距越大,像距越小,(但实际上总是大于焦距)。
由于我们照相时,被照的物体与相机(镜头)的距离不总是相同的,比如给人照相,有时,想照全身的,离得就远,照半身的,离得就近。
也就是说,像距不总是固定的,这样,要想照得到清晰的像,就必须随着物距的不同而改变胶片到镜头光心的距离,这个改变的过程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调焦”。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7-03 09:39焦距与拍摄的像场有密切的联系——详见图示:认识你的照相机照相机的分类方式很多,光是看下面这些名词就够你头大的:单反照相机:单镜头反光式照相机,拍摄时通过一个镜头利用反光镜来取景,简称SLR。
好多“发烧友”以及“专业摄影师”使用的就是这种类型;旁轴式照相机:通过镜头旁边的取景窗来取景,看到的图像跟拍摄到的图像有一定差别。
平时我们使用的便携式照相机就是这个类型;135照相机:使用135胶片,当然还有使用120胶片和4×5胶片的,这是按照底片来分;数码照相机:拮取图像是采用感光元件而不是使用胶片的,这种感光元件最常见的有两种:CCD和CMOS;而数码照相机又跟胶片照相机一样分开消费级的数码照相机(便携式)和单反照相机两种。
是不是很头痛呢?其实我们不用那么烦,我们只需要知道现在的照相机有两种:一种是使用胶卷的(FC),一种是使用数码的(DC)。
这两种照相机都有便携式和单反两个类型,便携式的一般都是旁轴式取景,不能更换镜头;单反式的要另外配镜头,而镜头是可以更换的。
要点:要了解自己的相机,要看懂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