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灵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2
有关图灵的名词解释谈及计算机科学史上最重要的人物,图灵(Alan Turing)无疑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名字。
他将计算机科学带入了一个新的纪元,开创了许多重要的概念和理论。
本文将解释和探讨与图灵相关的几个重要名词。
1. 图灵机(Turing Machine)图灵机被认为是计算机科学的奠基之石。
它是一种理论计算机模型,由图灵于1936年提出。
图灵机包括一个无限长的纸带和一种移动的读写头。
纸带上划分成了一系列的格子,每个格子上可以写入一个符号。
读写头可以在纸带上进行读取、写入和移动操作。
图灵机的规则包括一个状态表,定义了读写头在纸带上移动的方式和每次移动后需要执行的操作。
图灵机是一种抽象的、理论上的计算机模型,可以模拟任何其他的计算机或计算过程。
2. 图灵完备性(Turing Completeness)图灵完备性是指一种计算系统具备与图灵机等价的计算能力。
如果一个计算系统具备图灵完备性,那么它可以模拟图灵机,也就是说,可以执行任何图灵机能执行的计算任务。
图灵完备性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用于评估和比较不同计算系统的能力。
3. 图灵测试(Turing Test)图灵测试是图灵于1950年提出的一个概念性测试,用于评估机器是否具备智能。
在图灵测试中,一个人与一台机器进行文字交流,如果这个人无法确定他在与机器还是与另一个人交流,那么这台机器被认为通过了图灵测试,具备了智能。
图灵测试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重要指标,至今仍被广泛应用于衡量机器智能水平。
4. 图灵奖(Turing Award)图灵奖是计算机科学领域最高荣誉,由美国计算机协会(ACM)每年颁发给在计算机科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士。
该奖项以图灵的名字命名,旨在纪念他对计算机科学的重要贡献。
图灵奖在计算机科学界具有极高的声望,获得该奖的人士被认为是对计算机科学做出了突出贡献的杰出人物。
5. 图灵研究所(Turing Institute)图灵研究所是一个致力于推动科学和工程领域创新的机构。
阿兰·麦席森·图灵百科名片图灵年轻时的照片图灵是英国著名的数学家和逻辑学家,被称为计算机科学之父、人工智能之父,是计算机逻辑的奠基者,提出了“图灵机”和“图灵测试”等重要概念。
人们为纪念其在计算机领域的卓越贡献而设立“图灵奖”。
中文名:阿兰·麦席森·图灵外文名:Alan Mathison Turing 国籍:英国民族:英格兰出生地:英国伦敦出生日期:1912年6月23日逝世日期:1954年6月7日职业:数学家及计算机逻辑学家毕业院校:剑桥大学国王学院信仰:科学主要成就:提出“图灵机”概念提出“图灵测试”概念开创非线性力学破解德国密码系统Enigma 代表作品:《论数字计算在决断难题中的应用》,《机器能思考吗?》目录[隐藏]人物履历人物生平人物大事年表图灵奖图灵机图灵实验人物履历人物生平人物大事年表图灵奖图灵机图灵实验[编辑本段]人物履历阿兰·麦席森·图灵(Alan Mathison Turing,1912.6.23—1954.6.7),英国数学家、逻辑学家,被称为计算机科学之父、人工智能之父。
1931年图灵进入剑桥大学国王学院,毕业后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二战爆发后回到剑桥,后曾协助军方破解德国的著名密码系统Enigma,帮助盟军取得了二战的胜利。
阿兰·麦席森·图灵,1912年生于英国伦敦,1954年死于英国的曼彻斯特,他是计算机逻辑的奠基者,许多人工智能的重要方法也源自于这位伟大的科学家。
他对计算机的重要贡献在于他提出的有限状态自动机也就是图灵机的概念,对于人工智能,它提出了重要的衡量标准“图灵测试”,如果有机器能够通过图灵测试,那他就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智能机,和人没有区别了。
他杰出的贡献使他成为计算机界的第一人,现在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将计算机界的最高奖定名为“图灵奖”。
上中学时,他在科学方面的才能就已经显示出来,这种才能仅仅限于非文科的学科上,他的导师希望这位聪明的孩子也能够在历史和文学上有所成就,但是都没有太大的建树。
阿兰·麦席森·图灵(人工智能之父)【概述】阿兰·麦席森·图灵(Alan Mathison Turing,1912.6.23—1954.6.7),英国数学家、逻辑学家,他被视为计算机之父。
1931年图灵进入剑桥大学国王学院,毕业后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二战爆发后回到剑桥,后曾协助军方破解德国的著名密码系统Enigma,帮助盟军取得了二战的胜利。
1936年,图灵向伦敦权威的数学杂志投了一篇论文,题为“论数字计算在决断难题中的应用”。
在这篇开创性的论文中,图灵给“可计算性”下了一个严格的数学定义,并提出著名的“图灵机”(Turing Machine)的设想。
“图灵机”不是一种具体的机器,而是一种思想模型,可制造一种十分简单但运算能力极强的计算装置,用来计算所有能想象得到的可计算函数。
“图灵机”与“冯·诺伊曼机”齐名,被永远载入计算机的发展史中。
1950年10月,图灵又发表了另一篇题为“机器能思考吗”的论文,成为划时代之作。
也正是这篇文章,为图灵赢得了“人工智能之父”的桂冠。
【生平】◆故事从谜开始英国现代计算机的起步是从德国的密码电报机——Enigma(谜)开始的,而解开这个谜的不是别人,正是阿兰·图灵,一个在计算机界响当当的人物,可与美国的冯·诺依曼相媲美的电脑天才。
在他短暂的生涯中,图灵在量子力学、数理逻辑、生物学、化学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在晚年还开创了一门新学科——非线性力学。
图灵英年早逝。
在他42年的人生历程中,他的创造力是丰富多彩的,他是天才的数学家和计算机理论专家。
24岁提出图灵机理论,31岁参与COLOSSUS的研制,33岁设想仿真系统,35岁提出自动程序设计概念,38岁设计“图灵测验”。
这一朵朵灵感浪花无不闪耀着他在计算机发展史上的预见性。
特别是在60年代后当然,图灵最高的成就还是在电脑和人工智能方面,他是这一领域开天辟地的大师。
阿兰·麦席森·图灵简介英国数学家、逻辑学家,被称为计算机之父,人工智能之父。
1931年图灵进入剑桥大学国王学院,毕业后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二战爆发后回到剑桥,后曾协助军方破解德国的著名密码系统Enigma,帮助盟军取得了二战的胜利。
1912年生于英国伦敦,1954年死于英国的曼彻斯特,他是计算机逻辑的奠基者,许多人工智能的重要方法也源自于他。
他对计算机的重要贡献在于他提出的有限状态自动机也就是图灵机的概念,对于人工智能,他提出了重要的衡量标准“图灵测试”,如果有机器能够通过图灵测试,那他就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智能机,和人没有区别了。
他杰出的贡献使他成为计算机界的第一人,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将计算机界的最高奖定名为“图灵奖”。
上中学时,他在科学方面的才能就已经显示出来,这种才能仅仅限于非文科的学科上,他的导师希望这位聪明的孩子也能够在历史和文学上有所成就,但是都没有太大的建树。
少年图灵感兴趣的是数学等学科。
在加拿大他开始了他的职业数学生涯,在大学期间这位学生似乎对前人现成的理论并不感兴趣,什么东西都要自己来一次。
大学毕业后,他前往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也正是在那里,他制造出了以后称之为图灵机的东西。
二战时,图灵在英国通信部工作,他运用他的专业技能破译德国密码,这在当时十分不容易,因为德国人开发出一种用于计算的机器称为Enigma,它能够定期将密码改变,让破译者根本摸不到头绪。
在通信部工作的时候,图灵和同事们一起使用一台称为COLOSSUS的设备破译德国的密码,COLOSSUS干得相当不错,COLOSSUS虽然是用马达和金属做的,与数字式计算机根本不是一回事,但它是现代计算机重要的一步。
二战后,图灵需要找一种放松自己的方法,于是他选择了长跑,他选择的一般都是他擅长的。
已经有软件可以通过图灵测试的子测试,软件这个人类智慧的机器反映应该可以解决一些人类智力的问题。
在完成ACE之前,图灵离开了Natic Digita Machine,MADAM。
人工智能之父图灵生平简介推荐文章周文王之父季历的生平简介热度:汽车之父卡尔本茨生平简介热度:美国成人教育之父卡耐基简介热度:鲜太祖李成桂之父李子春简介热度:原子核物理学之父卢瑟福简介热度:艾伦·麦席森·图灵(AlanMathisonTuring,1912年6月23日-1954年6月7日),英国数学家、逻辑学家,被称为计算机之父,人工智能之父。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人工智能之父图灵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图灵生平简介计算机之父图灵在世界科技世上有很高的地位,不只是因为他对人类的科学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他还曾经帮助盟军破译了德国的密码系统,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盟军的压力,也帮助盟军摧毁了德国人的阴谋,可以说没有图灵就没有今天的世界和平。
计算机之父图灵其实有一个很悲惨的人生结局。
因为他是一个同性恋,而同性恋在当时是不被允许的,所以人们对于他同性恋的身分还是排斥,就连政府和警察局也不喜欢图灵,没有给他公正的对待,这件事给了图灵脆弱的心灵最后一击。
迫使他用服毒自杀的方式结束了生命。
计算机之父图灵服毒自杀的消息震惊了全世界的人,事情在1952年被警方公布于众,当时因为图灵的一名同性性伙伴和一个同谋闯进图灵的房子进行盗窃,而图灵主动报了警,但警方却依仗权威颠倒黑白,说图灵猥亵别人。
所以计算机之父图灵当时成了众矢之的。
计算机之父图灵其实为世界计算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不只是因为推动了科学的发展,推动了以后计算机事业的发展,而且他为全世界的和平奠定了基础。
如果没有他当年破译德国人的神奇密码系统,就会有许多的盟军战友被德国人和日本人杀害,所以说图灵是对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的,这一点不容许人们忽视。
图灵同性恋自从图灵去世之后,关于图灵同性恋的说法一直就没有平息过,其实这位世界上有名的人工智能之父是一名同性恋,1952年,图灵的一名同性性伴侣和一个同谋闯进了图灵的房子实施盗窃,而图灵因为遭受损失报警了,但是警方却控诉图灵说他猥亵别人。
1954年6月8日,阿兰.图灵(Alan Turing)被发现死在自己的房间中,桌子上放着的是吃了一半的一个沾过氰化物的苹果。
熟悉计算机的人们都知道“图灵”奖,是美国计算机协会干 1966年设立的,专门奖励那些对计算机科学研究与推动计算机技术发展有卓越贡献的杰出科学家,它被公认为计算机界的“诺贝尔”奖。
而图灵,则正是这样一位对计算机的发展作出过卓越贡献的伟大科学家。
图灵1912年6月23日出生于英国伦敦,很长时间以来,他一直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最杰出的数学家之一。
熟悉数学的朋友都会知道在上个世界之初数学家们所进行的那场讨论,即昆特.哥德尔的不完全性定理,此时正在剑桥求学的图灵同样对这个命题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1936年,图灵作出了他一生最重要的科学贡献,他在其著名的论文《论可计算数在判定问题中的应用》一文中,以布尔代数[i]为基础,将逻辑中的任意命题(即可用数学符号)用一种通用的机器来表示和完成,并能按照一定的规则推导出结论。
这篇论文被誉为现代计算机原理开山之作,它描述了一种假想的可实现通用计算的机器,后人称之为“图灵机”。
虽然这仅仅是一个通用计算机的模型,但是它却是最早被提出的,虽然这种设想只是纸上谈兵,但是图灵却从理论上证实了这种假想机的可能性,从而为整个现代计算机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图灵怀着对祖国的满腔热诚接受了一项重要的任务,主持对德军通讯密码的破译工作。
ENIGMA是德国发明家亚瑟.谢尔比乌斯(Arthur Scherbius)发明的一种加密电子器,整整13年来无人能够破译,由此ENIGMA也被认为是最为可靠的加密系统之一。
针对这一情况,英国设立了英国政府代码及加密学校,总部坐落在白金汉郡的布莱奇利公园。
在布莱奇利公园有一大批为破译ENIGMA作出卓越贡献的人们,图灵无疑是他们当中最值得叙述的一个。
图灵发明了绰号为“炸弹” (Bombes)的解密机器,他被看成一位天才解密分析专家。
图灵的生平介绍完成人:13级电子信息工程2班谢星宇阿兰·麦席森·图灵(1912~1954),英国著名数学家、逻辑学家、密码学家,被称为计算机科学之父、人工智能之父。
1912年6月23日生于英国帕丁顿,1931年进入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师从著名数学家哈代,1938年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取得博士学位,二战爆发后返回剑桥,曾协助军方破解德国的著名密码系统Enigma,帮助盟军取得了二战的胜利。
1954年6月7日在曼彻斯特去世。
一、生平年表1912年6月23日出生于英国伦敦。
1930年和1931年,两次获得他的一位同学莫科姆的父母设立的自然科学奖,获奖工作中有一篇论文题为“亚硫酸盐和卤化物在酸性溶液中的反应”,受到政府派来的督学的赞赏,对自然科学的兴趣为他后的一些研究奠定了基础,他的数学能力使他在念中学时获得过国王爱德华六世数学金盾奖章。
1931年-1934年,在英国剑桥大学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学习。
图灵考进了剑桥大学的“国王学院”专攻数学。
[5]1935年,年仅23岁的图灵,被选为剑桥大学国王学院院士。
1936年他来到美国的普林斯顿大学攻读数学博士学位。
1938-1939年,返回剑桥从事研究工作,并应邀阿兰·麦席森·图灵加入英国政府破译二战德军密码的工作。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对德宣战,图灵随即应征入伍,正式到“政府编码与密码学院”服役。
1940年-1942年,作为主要参与者和贡献者之一,在破译纳粹德国通讯密码的工作上成就杰出,并成功破译了德军U-潜艇密码,为扭转二战盟军的大西洋战场战局立下汗马功劳。
1945年二战结束,图灵复员,随后被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聘为高级研究员,他于是又回到出生地伦敦,专心研究计算机理论。
1946年,图灵获得“OBE”,即“不列颠帝国勋章”,那是英国皇室给予为国家和人民做出巨大贡献、立下大功的人士的荣誉。
图灵的生平介绍完成人:13级电子信息工程2班谢星宇阿兰·麦席森·图灵(1912~1954),英国著名数学家、逻辑学家、密码学家,被称为计算机科学之父、人工智能之父。
1912年6月23日生于英国帕丁顿,1931年进入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师从著名数学家哈代,1938年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取得博士学位,二战爆发后返回剑桥,曾协助军方破解德国的著名密码系统Enigma,帮助盟军取得了二战的胜利。
1954年6月7日在曼彻斯特去世。
一、生平年表1912年6月23日出生于英国伦敦。
1930年和1931年,两次获得他的一位同学莫科姆的父母设立的自然科学奖,获奖工作中有一篇论文题为“亚硫酸盐和卤化物在酸性溶液中的反应”,受到政府派来的督学的赞赏,对自然科学的兴趣为他后的一些研究奠定了基础,他的数学能力使他在念中学时获得过国王爱德华六世数学金盾奖章。
1931年-1934年,在英国剑桥大学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学习。
图灵考进了剑桥大学的“国王学院”专攻数学。
[5]1935年,年仅23岁的图灵,被选为剑桥大学国王学院院士。
1936年他来到美国的普林斯顿大学攻读数学博士学位。
1938-1939年,返回剑桥从事研究工作,并应邀阿兰·麦席森·图灵加入英国政府破译二战德军密码的工作。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对德宣战,图灵随即应征入伍,正式到“政府编码与密码学院”服役。
1940年-1942年,作为主要参与者和贡献者之一,在破译纳粹德国通讯密码的工作上成就杰出,并成功破译了德军U-潜艇密码,为扭转二战盟军的大西洋战场战局立下汗马功劳。
1945年二战结束,图灵复员,随后被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聘为高级研究员,他于是又回到出生地伦敦,专心研究计算机理论。
1946年,图灵获得“OBE”,即“不列颠帝国勋章”,那是英国皇室给予为国家和人民做出巨大贡献、立下大功的人士的荣誉。
简介:阿兰·麦席森·图灵(AlanMathisonTuring,1912.6.23—1954.6.7),英国数学家、逻辑学家,被称为计算机科学之父、人工智能之父。
1931年图灵进入剑桥大学国王学院,毕业后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二战爆发后回到剑桥,后曾协助军方破解德国的著名密码系统Enigma,帮助盟军取得了二战的胜利。
阿兰·麦席森·图灵,1912年生于英国伦敦,1954年死于英国的曼彻斯特,他是计算机逻辑的奠基者,许多人工智能的重要方法也源自于这位伟大的科学家。
他对计算机的重要贡献在于他提出的有限状态自动机也就是图灵机的概念,对于人工智能,它提出了重要的衡量标准“图灵测试”,如果有机器能够通过图灵测试,那他就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智能机,和人没有区别了。
他杰出的贡献使他成为计算机界的第一人,现在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将计算机界的最高奖定名为“图灵奖”。
上中学时,他在科学方面的才能就已经显示出来,这种才能仅仅限于非文科的学科上,他的导师希望这位聪明的孩子也能够在历史和文学上有所成就,但是都没有太大的建树。
少年图灵感兴趣的是数学等学科。
在加拿大他开始了他的职业数学生涯,在大学期间这位学生似乎对前人现成的理论并不感兴趣,什么东西都要自己来一次。
大学毕业后,他前往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也正是在那里,他制造出了以后称之为图灵机的东西。
图灵机被公认为现代计算机的原型,这台机器可以读入一系列的零和一,这些数字代表了解决某一问题所需要的步骤,按这个步骤走下去,就可以解决某一特定的问题。
这种观念在当时是具有革命性意义的,因为即使在50年代的时候,大部分的计算机还只能解决某一特定问题,不是通用的,而图灵机从理论上却是通用机。
在图灵看来,这台机器只用保留一些最简单的指令,一个复杂的工作只用把它分解为这几个最简单的操作就可以实现了,在当时他能够具有这样的思想确实是很了不起的。
⼈⼯智能机器⼈之⽗:艾伦·图灵⼈⼯智能之⽗:艾伦.图灵⼈⼯智能之⽗:图灵提出计算机理论可与⽜顿⽐肩图灵艾伦·麦席森·图灵(Alan Mathison Turing,1912年6⽉23⽇-1954年6⽉7⽇),英国数学家、逻辑学家,被称为计算机之⽗,⼈⼯智能之⽗。
1931年图灵进⼊剑桥⼤学国王学院,毕业后到美国普林斯顿⼤学攻读博⼠学位,⼆战爆发后回到剑桥,后曾协助军⽅破解德国的著名密码系统Enigma,帮助盟军取得了⼆战的胜利。
2013年12⽉24⽇,在英国司法部长克⾥斯·格雷灵(Chris Grayling)的要求下,英国⼥王向图灵颁发了皇家赦免。
英国司法部长宣布,“图灵的晚年⽣活因为其同性取向⽽被迫蒙上了⼀层阴影,我们认为当时的判决是不公的,这种歧视现象现在也已经遭到了废除。
为此,⼥王决定为这位伟⼈送上赦免,以此向其致敬。
” 图灵对于⼈⼯智能的发展有诸多贡献,提出了⼀种⽤于判定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试验⽅法,即图灵试验,⾄今,每年都有试验的⽐赛。
此外,图灵提出的著名的图灵机模型为现代计算机的逻辑⼯作⽅式奠定了基础。
主要成就图灵在科学、特别在数理逻辑和计算机科学⽅⾯,取得了举世瞩⽬的成就,他的⼀些科学成果,构成了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基础。
计算性理论计算,可以说是⼈类最先遇到的数学课题,并且在漫长的历史年代⾥,成为⼈们社会⽣活中不可或缺的⼯具.那么,什么是计算呢?直观地看,计算⼀般是指运⽤事先规定的规则,将⼀组数值变换为另⼀(所需的)数值的过程.对某⼀类问题,如果能找到⼀组确定的规则,按这组规则,当给出这类问题中的任⼀具体问题后,就可以完全机械地在有限步内求出结果,则说这类问题是可计算的。
这种规则就是算法,这类可计算问题也可称之为存在算法的问题。
这就是直观上的能⾏可计算或算法可计算的概念.在20世纪以前,⼈们普遍认为,所有的问题类都是有算法的,⼈们的计算研究就是找出算法来。
计算机和人工智能之父——图灵第一章,图灵的介绍1.1图灵的成长1.1.1 孩提时代1912年6月23日,出生于英国伦敦,书香门第的家族里就有三位当选过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虽然他的祖父曾获得剑桥大学数学荣誉学位,可他父亲对数学望而生畏,甚至认为要算出一个负数与负数相乘的结果,就已经超过了人类的理解能力。
因此,阿兰的家庭教育,并不能对他以后在数学方面的成就有多少帮助。
3岁那年,他进行了在科学实验方面的首次尝试——把玩具木头人的胳膊掰下来种植到花园里,想让它们长成更多的木头人。
8岁时,图灵尝试着写了一部科学著作,题名《关于一种显微镜》,这个小孩虽然连单词都拼错了许多,但毕竟写得还像那么回事。
在书的开头和结尾,图灵都用同一句话“首先你必须知道光是直的”前后呼应,但中间的内容很短很短,可谓短得破了科学著作的纪录。
图灵很早就表现出科学的探究精神,他曾对母亲讲:“我似乎总想从最普通的东西中弄出些名堂。
”就连与小伙伴打足球,他也只喜欢在场外当巡边员,因为这样能够有机会计算球飞出边界的角度。
这孩子似乎有一种天才的直觉,能够一眼看出问题的答案。
13岁时进入寄宿的谢博恩中学(Sherbourne School),学习成绩并不特别好,只有数学例外,演算能力特别强。
此外,就是擅长赛跑,我们现在还能看到图灵在运动会上参加赛跑中冲过终点时留下的照片。
1.1.2 青年时代1931年考入了剑桥皇家学院。
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不到一年功夫,他就发表了几篇很有份量的数学论文,被选为皇家学院的研究员,年仅22岁。
为此,他的母校宣布放假半天以示庆贺,连当代数学泰斗罗素也来函邀请他讲学。
1937年,伦敦权威的数学杂志又收到图灵一篇论文《论可计算数及其在判定问题中的应用》。
1.1.3中年时代1950年10月,图灵又发表了另一篇题为"机器能思考吗"的论文,成为划时代之作。
也正是这篇文章,为图灵赢得了"人工智能之父"的桂冠。
图灵的生平简介- -图灵1912年生于英国伦敦,1954年死于英国的曼彻斯特,他是计算机逻辑的奠基者,许多人工智能的重要方法也源自于这位伟大的科学家。
他对计算机的重要贡献在于他提出的有限状态自动机也就是图灵机的概念,对于人工智能,它提出了重要的衡量标准"图灵测试",如果有机器能够通过图灵测试,那他就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智能机,和人没有区别了。
他杰出的贡献使他成为计算机界的第一人,现在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将计算机界的最高奖定名为"图灵奖"。
在中学时,他在科学方面的才能就已经显示出来,这种才能仅仅限于非文科的学科上,他的导师希望这位聪明的孩子也能够在历史和文学上有所成就,但是都没有太大的建树。
少年图灵感兴趣的是数学等学科。
在加拿大他开始了他的职业数学生涯,在大学期间这位学生似乎对前人现成的理论并不感兴趣,什么东西都要自己来一次。
大学毕业后,他前往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也正是在那里,他制造出了以后称之为图灵机的东西。
图灵机被公认为现代计算机的原型,这台机器可以读入一系列的零和一,这些数字代表了解决某一问题所需要的步骤,按这个步骤走下去,就可以解决某一特定的问题。
这种观念在当时是具有革命性意义的,因为即使在50年代的时候,大部分的计算机还只能解决某一特定问题,不是通用的,而图灵机从理论上却是通用机。
在图灵看来,这台机器只用保留一些最简单的指令,一个复杂的工作只用把它分解为这几个最简单的操作就可以实现了,在当时他能够具有这样的思想确实是很了不起的。
他相信有一个算法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而困难的部分则是如何确定最简单的指令集,怎么样的指令集才是最少的,而且又能顶用,还有一个难点是如何将复杂问题分解为这些指令的问题。
二战时,图灵在英国通信部工作,他运用他的专业技能破译德国密码,这在当时十分不容易,因为德国人开发出一种用于计算的机器称为Enigma,它能够定期将密码改变,让破译者根本摸不到头绪。
计算机发展史--图灵艾伦·麦席森·图灵图灵(计算机科学之⽗)⼀般指艾伦·麦席森·图灵艾伦·麦席森·图灵(英语:Alan Mathison Turing,1912年6⽉23⽇—1954年6⽉7⽇),英国数学家、逻辑学家,被称为之⽗,之⽗。
1931年图灵进⼊国王学院,毕业后到美国攻读博⼠学位,第⼆次世界⼤战爆发后回到剑桥,后曾协助军⽅破解德国的著名密码系统,帮助盟军取得了⼆战的胜利。
1952年,英国政府对图灵的取向定罪,随后图灵接受化学阉割(雌激素注射)。
1954年6⽉7⽇,图灵吃下含有氰化物的苹果中毒⾝亡,享年41岁。
2013年12⽉24⽇,在英国司法⼤⾂克⾥斯·格雷灵的要求下,英国⼥王向图灵颁发了。
图灵对于的发展有诸多贡献,提出了⼀种⽤于判定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试验⽅法,即,⾄今,每年都有试验的⽐赛。
此外,图灵提出的著名的模型为的逻辑⼯作⽅式奠定了基础。
艾伦·图灵——如谜的解谜者《科学美国⼈》这样评价图灵性情⽭盾的⼀⽣:“个⼈⽣活隐秘⼜喜欢⼤众读物和公共⼴播,⾃信满怀⼜异常谦卑。
⼀个核⼼的悖论是,他认为电脑能够跟⼈脑并驾齐驱,但是他本⼈的个性却是率性⽽为、我⾏我素、⽆法预见,⼀点也不像机器输出来的东西。
”图灵的⼀见钟情1927年,15岁的图灵在罗斯公学遇到了克⾥斯朵夫·默卡,他⽐图灵⼤⼀岁,梦想的学校是剑桥。
因此图灵也把⽬标定为剑桥,并提前⼀年⾼考。
这个⼀见钟情式的会⾯,改变了图灵的⼀⽣,甚⾄⼈类的历史。
布雷契莱园的剑桥教授图灵有花粉过敏的⽑病,⼜拒绝使⽤脱敏药物。
于是他骑车去布雷契莱园上下班时就戴上防毒⾯具,⼗分抢眼。
由于战争时期瓷器奇缺,为了防⽌茶杯丢失,他⽤铁链把茶杯锁定在暖⽓管⼦上,成为布雷契莱园的笑谈。
内容整理年轻时期艾伦·麦席森·图灵,1912年6⽉23⽇⽣于英国伦敦。
艾伦·麦艾伦·麦席森·图灵席森·图灵少年时就表现出独特的直觉创造能⼒和对数学的爱好。
Alan Mathison Turing (阿兰〃麦席森〃图灵): 图灵是英国著名的数学家和逻辑学家,被称为计算机科学之父、人工智能之父。
他是计算机逻辑的奠基者,许多人工智能的重要方法也源自于这位伟大的科学家。
同时,图灵也是世界上第一位把计算机实际用于数学研究的科学家。
图灵1912年生于英国伦敦,小时候的他生性活泼好动,很早就表现出对科学的探索精神,中学时,他在科学方面的才能就已经显示出来,在学校时,图灵似乎对前人现成的理论并不感兴趣,什么东西都要自己来一次,他如此严谨独立的创新和思考,为他以后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31年,图灵进入剑桥大学国王学院,期间,他主要研究量子力学、概率论,逻辑学和可计算理论,并提出“图灵机”的构想。
1935年,年仅23岁的图灵,被选为剑桥大学国王学院院士。
从剑桥大学毕业后,图灵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做博士研究,涉及逻辑学、代数和数论等领域。
二战爆发后回到剑桥,应邀加入英国政府破译二战德军密码的工作,作为主要参与者和贡献者之一,在破译纳粹德国通讯密码的工作上成就杰出,并成功破译了德军U-潜艇密码,为扭转二战盟军的大西洋战场战局立下汗马功劳,帮助盟军取得了二战的胜利。
1936年,图灵向伦敦权威的数学杂志投了一篇题为“论数字计算在决断难题中的应用”的论文,在这篇开创性的论文中,图灵给“可计算性”下了一个严格的数学定义,并提出著名的“图灵机”的设想。
之后,图灵又发表了一篇划时代之作“机器能思考吗”,为他赢得了“人工智能之父”的桂冠。
1954年6月8日,图灵42岁,正逢进入他生命中最辉煌的创造顶峰时,
却被女管家发现因食用了浸泡在氰化物中的苹果而死亡。
一代英灵,就此过早离去,成为人类科学史上的一大遗憾。
为表彰他的贡献,人们专门设立了一个一年一度的“图灵奖”,颁发给最优秀的电脑科学家。
这枚奖章就像“诺贝尔奖”一样,为计算机界的获奖者带来至高无上的荣誉。
而对图灵死亡原因的争论不休,也更为这位伟人的一生弥漫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贡献:
1.提出了有限状态自动机即图灵机的概念,这一理论奠定了整个现代计算机的理论基础。
2.设想仿真系统,提出自动程序设计概念
3.提出了重要的衡量标准“图灵测试”,如果有机器能够通过图灵测试,那他就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智能机,和人没有区别了。
4.作为英国政府破译二战德军密码工作的主要参与者和贡献者之一,在破译纳粹德国通讯密码的工作上成就杰出,并成功破译了
德军U-潜艇密码,为扭转二战盟军的大西洋战场战局立下汗马
功劳。
5.为全人类的科学家树立了一个有创新严谨意识和不断求索精神的良好榜样,使后人可以沿着他的足迹,不断进取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