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重法测硅含量对照表
- 格式:xls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1
铸造铝合金 ZL101A中硅含量的测定摘要:使用碱溶法溶解铸造铝合金ZL101A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对其中的硅含量进行测定。
通过选择元素的分析线来优化测试条件,利用基体匹配法消除基体干扰,对检测结果进行了相对标准偏差和回收率的计算。
关键词:碱溶法硅回收率 ICAP6500铸造铝合金的铸造成本低、质量轻、强度高和低温性能良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汽车以及大型设备当中。
铝合金硅元素含量测定国家标准中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硅含量在0.0010%~0.40%,采用钼蓝分光光度法,含量大于0.40%时采用重量法测定。
ZL101A属于Al-Mg-Si系铸造铝合金,其中硅元素含量在6.5%~7.5%之间。
传统方法只能选择重量法进行测定,而重量法过程十分繁琐,不易操作,而且检测周期较长。
此方法选择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通过分析和实验,实现了ZL101A中硅的快速分析,测量结果准确可靠,完全满足日常的检测工作任务。
1实验部分1.1 仪器设备光谱仪:美国Thermo公司的ICAP6500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1.2 试剂与溶液1.2.1 氢氧化钠溶液(400g/L);1.2.2 盐酸(ρ约1.19g/ml);优级纯1.2.3 硝酸(ρ约1.42g/ml);优级纯1.2.4 盐酸(1+1);1.2.5 硝酸(1+1);1.2.6 过氧化氢(ρ约1.10g/ml);1.2.7亚硝酸钠溶液,6%(称取6.0000g亚硝酸钠溶于20ml水中,溶解后,以水稀释至100ml,摇匀。
);1.2.8高纯铝(Al≥99.99%);1.2.9铝基体溶液,20mg/ml(称取20. 00 g经酸洗过的高纯铝(1.2.8)置于1000 ml烧杯中,盖上表皿,分次加入总量为600 ml盐酸(1.2.4),待剧烈反应停止后,缓慢加热至完全溶解,然后加入数滴过氧化氢(1.2.6),煮沸数分钟,分解过量的过氧化氢,冷却,将溶液移入1000ml的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相对密度和波美度的测定相对密度是液体一个重要的物理常数。
利用密度的测定可以区分化学组成相类似而密度不同的液体化合物、鉴定液体化合物的纯度以及定量分析溶液的浓度。
由于测定密度比较麻烦,也不易准确。
因而常采用测定相对密度予以代替。
波美度是量度液体相对密度的另一种标度,符号为o Be。
由18世纪法国科学家波美所创制的,因此这种比重计叫做波美比重计。
波美比重计有重表和轻表两种。
重表刻度的方法是把15o C的纯水的相对密度作为0o Be。
0%食盐水溶液的相对密度作为10o Be波美度与比重换算方法:波美度=144.3-(144.3/比重);比重=144.3/(144.3-波美度)对于比水轻的:比重=144.3/(144.3+波美度)波美度、糖度、比重换算表波美度(Be′)比重糖度(Bx)波美度(Be′)比重糖度(Bx)1 1.007 1.8 24 1.200 43.92 1.015 3.7 26 1.210 45.83 1.022 5.5 26 1.220 47.74 1.028 7.2 27 1.231 49.65 1.036 9.0 28 1.241 51.56 1.043 10.8 29 1.252 53.57 1.051 12.6 30 1.263 55.48 1.059 14.5 31 1.274 57.39 1.067 16.2 32 1.286 59.310 1.074 18.0 33 1.297 61.211 1.082 19.8 34 1.309 63.212 1.091 21.7 35 1.321 65.213 1.099 23.5 36 1.333 67.114 1.107 25.3 37 1.344 68.915 1.116 27.2 38 1.356 70.816 1.125 29.0 39 1.368 72.717 1.134 30.8 40 1.380 74.518 1.143 32.7 41 1.392 76.419 1.152 34.6 42 1.404 78.220 1.161 36.4 43 1.417 80.121 1.171 38.3 44 1.429 82.022 1.180 40.1 45 1.442 83.823 1.190 42.0 46 1.455 85.7玉米淀粉乳波美度换算表15.5℃/60℉波美度比重固体*百分比干固物含量克/升波美度比重固体*百分比干固物含量克/升0.0 1.0000 0.00 - 13.0 1.0986 23.10 253.320.5 1.0035 0.89 8.87 13.5 1.1028 23.99 263.981.0 1.0069 1.78 17.85 14.0 1.1071 24.88 274.891.5 1.01052.66 26.84 14.5 1.1114 25.77 285.792.0 1.01403.55 35.95 15.0 1.1156 26.66 296.822.5 1.0176 4.44 45.18 15.5 1.1199 27.54 307.843.0 1.0211 5.33 54.28 16.0 1.1242 28.43 318.98 3.5 1.0248 6.22 63.63 16.5 1.1286 29.32 330.254.0 1.0285 7.11 72.98 17.0 1.1330 30.21 341.634.5 1.0322 8.00 82.32 17.5 1.1375 31.10 353.025.0 1.0358 8.89 91.79 18.0 1.1419 31.99 364.525.5 1.0396 9.77 101.38 18.5 1.1465 32.88 376.146.0 1.0433 10.66 110.96 19.0 1.1510 33.76 387.896.5 1.0470 11.55 120.67 19.5 1.1556 34.65 397.237.0 1.0508 12.44 130.49 20.0 1.1602 35.54 411.497.5 1.0547 13.33 140.32 20.5 1.1649 36.43 423.488.0 1.0585 14.22 150.15 21.0 1.1696 37.32 435.588.5 1.0624 15.10 160.09 21.5 1.1744 38.21 447.809.0 1.0663 15.99 170.16 22.0 1.1791 39.09 460.029.5 1.0703 16.88 180.34 22.5 1.1840 39.98 472.4910.0 1.0742 17.77 190.53 23.0 1.1888 40.87 484.9510.5 1.0782 18.66 200.71 23.5 1.1937 41.76 497.4111.0 1.0822 19.55 211.14 24.0 1.1986 42.65 510.1111.5 1.0862 20.44 221.56 24.5 1.2036 43.54 522.9312.0 1.0903 21.32 231.99 25.0 1.2086 44.43 535.76 12.5 1.0944 22.21 242.65固体百分比=波美度×1.7770淀粉比重1.5-1.6温度校正值温度(℉)67737985919713113118123增加(Be).1.2.3.4.5.6.7.91.1.1。
第一篇重量法测定全硅含量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天然水、冷却水全硅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天然水、冷却水测定全硅含量。
测定最低含量约为5mgSiO2/L,对于小于5mgSiO2/L的水样可改用分光光度法测定。
2引用标准GB6903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通则3方法概要本标准是将一定量的酸化水样蒸发至干,用盐酸使硅化合物转变为胶体沉淀,脱水后经过滤、洗涤、灼烧、恒重等操作,进行水样测定。
通常天然水和冷却水中存在的离子,均不干扰测定。
4试剂4.1浓盐酸(G.R.级)。
4.2盐酸溶液(1+49)。
4.35%(m/V)硝酸银溶液。
4.4浓氢氟酸(G.R.级)。
4.5浓硫酸(G.R.级)。
5仪器5.1水浴锅(控温范围:40~100℃,精度:±1℃)。
5.2电热板或远红外加热板(电压可调)。
5.3高温炉(最高工作温度:1200℃以上)。
6分析步骤6.1取足够水样,用中速定量滤纸过滤,弃去最初流出的约50mL滤液,然后再收集水样。
6.2取一定体积水样(全硅含量应大于5mgSiO2),按500mL水样加2mL浓盐酸比例加浓盐酸,混匀后逐次将水样加入到250mL硬质玻璃烧杯中,在电热板或远红外加热板上缓慢地蒸发(以不沸腾为宜)。
当水样浓缩,体积明显减少时应及时添加酸化水样,这样多次反复操作直至全部水样浓缩至100mL左右。
6.3将烧杯移入沸腾水浴锅内,继续蒸发至干。
然后每次加浓盐酸5mL,重复蒸干三次。
把烧杯连同蒸发残留物一同移入150~155℃的烘箱中烘2h。
6.4从烘箱中取出烧杯冷却至室温,加浓盐酸5mL润湿残留物,加Ⅱ级试剂水50mL。
加热至70~80℃,用橡皮擦棒搅拌并擦洗烧杯内壁,把粘附在壁上的沉淀擦洗下来。
用中速定量滤纸趁热过滤,用热盐酸溶液(1+49)洗涤沉淀物和滤纸3~5次,滤纸呈白色后改用70~80℃的Ⅱ级试剂水继续洗至滤液无氯离子为止(用5%硝酸银溶液检验)。
6.5将滤纸连同沉淀物置于质量已恒定的坩埚中,在电炉上彻底炭化后移入高温炉中,在1000±30℃下灼烧2h。
硅铁中硅的测定(比重法)
Ⅰ.方法要点:
硅铁中硅的比重较小(2.329),而铁的比重较大(7.87),二者相差较多,故在水中能很明显地表现出来,根据比重的不同换算成硅的百分含量。
Ⅱ.分析方法:
开药物天平上称取经捣碎之硅铁100克(此试样须经60目孔筛筛过(大于60目孔及小于60目孔的都不要),置于100毫升之干燥细口容量瓶中,从滴定管中注入蒸馏水至量瓶上的刻度处,记下滴定耗用蒸馏水体积。
计算:
100克硅铁体积=100-耗用蒸馏水体积
查阅下表,即得硅铁含量。
比重法(体积)测定硅铁中含硅量的换算表
Ⅲ.讨论:
1从滴定管中注入蒸馏水于量瓶时,要不断摇荡瓶中硅铁,以免其中
夹带的气体不能排出影响体积。
2蒸馏水水加完后,应立即读数,不要停留时间过长,困为硅铁在水中会产生气体,使液面升高,影响体积。
3根据硅铁含量换算表也可以划成工曲线,这样查阅更为方便。
Si含量的测定方法总结1.DL(T) 502[1].3-2006 全硅的测定(氢氟酸转化分光光度法)方法提要为了要获得水样中非活性硅的含量,应进行全硅和活性硅的测定。
在沸腾的水浴锅上加热已酸化的水样,并用氢氟酸把非活性硅转化为氟硅酸,然后加入三氯化铝或者硼酸,除了掩蔽过剩的氢氟酸外,还将所有的氟硅酸解离,使硅成为活性硅。
用钼蓝(黄)法进行测定,就可得全硅的含量。
采用先加三氯化铝或硼酸后加氢氟酸,再用钼蓝(黄)法测得的含硅量,则为活性硅含量。
全硅与活性硅的差为非活性硅含量。
2.二氧化硅(氢氟酸转化分光光度法)方法原理为了要获的水样中非活性硅的含量,应进行全硅和活性硅的测定。
在沸腾的水浴锅上加热已酸化的水样,并用氢氟酸把非活性硅转化为氢硅酸,然后加入三氯化铝,除了掩蔽过剩的氢氟酸外,还将所有的氢硅酸解离,使硅成为活性硅。
用钼蓝法进行测定,就可得全硅的含量。
采用先加三氯化铝后加入氢氟酸,再用钼蓝法测的含硅量,即为活性硅量。
全硅与活性硅的差为非活性硅含量。
3.氢氟酸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全硅水中的全硅包括可溶性二氧化硅和不溶性二氧化硅。
不溶性二氧化硅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氢氟酸是唯一较好地使其溶解的酸。
本文在沸腾的水浴锅上加热已酸化的水样,并用氢氟酸把不溶性二氧化硅转化为氟硅酸,然后加入三氯化铝溶液,掩蔽过剩的氢氟酸,并将所有的氟硅酸解离,使硅成为可溶性二氧化硅。
用硅钼黄法进行测定,可得全硅的含量。
该法测定水中高含量全硅准确度高,重现性好,结果令人满意。
4.二氧化硅(可溶性)的测定(硅钼黄分光光度法)方法原理在pH约1.2时钼酸铵与水中可溶性硅酸反应生成柠檬黄色可溶的硅钼杂多酸络合物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黄色与二氧化硅的浓度成正比于波长410nm处测定其吸光度并与硅校准曲线对照求得二氧化硅的浓度。
硅含量化学分析法探索通常情况下,对硅铁合金中硅含量测定方法主要有两种,它们分别是重量发法和氟硅酸钾容量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这两种方法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例如重量法在测定硅含量中,准确度高,但是所需时间较长,如果测定样品数量多,用这种方法进行测定并不理想。
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硅含量化学分析法探索的论文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硅是非常有效的脱氧剂,我们在炼钢的时候是需要加硅铁合金来使钢水中多余的氧脱掉的。
所以呢钢铁中肯定会含有硅这种物质。
而且与此同时,钢中加入了硅,可以显著的提高钢的强度、硬度、弹性,并提高了钢的磁导率,同时降低了变压器钢的磁滞损耗。
正是因为有硅在钢中的特殊的磁导作用,所以才有了硅钢。
硅的测定方法有非常多,比较常见的有重量法、容量法(氟硅酸钾法)、光度法等、对于含量很低的钢铁中的硅的测定大多数我们都会采用的是硅钼蓝光度法。
关键词:硅钼蓝光度法;吸光度;硅;化学分析一、原理在本次的实验中,钢铁试样用稀酸溶解在微酸性溶液中,硅酸与钼酸生成硅钼杂多酸(硅钼黄),在草酸存在下,用亚硫酸亚铁还原成硅钼蓝,测出其吸光度。
进行化学分析。
金属的试样经过稀硝酸的分解,其中的硅转化为可溶性硅酸,在弱酸性条件下(PH值为0.7-1.3)硅酸与钼酸作用生成硅钼杂多酸(硅钼黄),在草酸存在作用下用硫酸亚铁胺还原硅钼黄,使其还原成为硅钼蓝,硅钼蓝的蓝色深度越深那么硅的含量就会越高,正因为这样所以可以用光度法来测量钢铁中所含有的硅的含量[1]。
酸度对该反应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生成的硅钼黄的最适宜的酸度是PH的值为0.7-1.3,酸度假如过于低那么反应就会不完全,相反的,假如酸度过于高的话,那么反应的速度就会极其的低,并且会促使磷钼蓝和砷钼蓝生成,对测定和分析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二、试剂和仪器(1)试剂与药品:1.硫酸(1+17)。
2.钼酸铵溶液(5%)必须储存于塑料瓶中。
3.草酸溶液(5%)。
4.硫酸亚甲胺溶液(6%),称取5g硫酸亚铁氨置于250ml烧杯中,用1ml硫酸(1+17)润湿,加约60ml水溶解,用水稀释至100ml。
水玻璃浓度与比重对照表2008-01-14 12:31:11| 分类:默认分类|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注浆材料水玻璃浓度的表示40-45Be2011-08-24 11:34波美度(° B e)是表示溶液浓度的一种方法。
把波美比重计浸入所测溶液中,得到的度数叫波美度。
波美度以法国化学家波美(Antoine Baum©命名。
波美是药房学徒出身,曾任巴黎药学院教授。
他创制了液体比重计一一波美比重计。
波美比重计有两种:一种叫重表,用于测量比水重的液体;另一种叫轻表,用于测量比水轻的液体。
当测得波美度后,从相应化学手册的对照表中可以方便地查出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
例如,在15C测得浓硫酸的波美度是66° B e,查表可知硫酸的质量百分在公式中,D1表示比水重的液比浓度是98%。
一般比重计测得的比重可以跟波美度通过下列公式换算。
体的比重(数值上等于它的密度),D2表示比水轻的液体的比重。
波美度数值较大,读数方便,所以在生产上常用波美度表示溶液的浓度(一定浓度的溶液都有一定的密度或比重)波美度是蜂蜜浓度的三种表示方法之一,此外还有含水量和含糖量,它们之间也可以自由换算,只需知其一就可知道其它两项的数值。
国际通用单位是波美度。
按照以前的标准,标准浓度是以气温20摄氏度为准。
一级波美度:42度以上,含水量19%;二级波美度:41度以上,含水量21%三级波美度:40度,含水量23% 四级波美度:39度,含水量25%按照新的国家标准规定:根据蜂蜜理化品质的不同,分为一级品和二级品两个等级。
一级品蜂蜜水分含量W 20%,二级品蜂蜜水分含量要求W 24%此两种等级中均要达到:果糖和葡萄糖含量》60,蔗糖含量W 5% 。
一般来说,蜂蜜喜欢在冬天结晶在气温(13-15度),状态成猪油或细粒状。
蜂蜜90哪会结晶(除槐花、柠檬外),浓度越高,结晶越多越快(除椴树蜜和油菜蜜之外)高浓度蜂蜜会整体结晶,浓缩蜜、调和蜜一般不会,结晶蜂蜜到热天会逐渐熔解。
硅含量检测——碱溶氟硅酸钾容量法碱熔法:1.原理:在强酸性溶液中,当有足量的氯化钾存在时,用氟化钾使硅酸以氟硅酸钾形式形成沉淀,该沉淀经沸水水解产生的氢氟酸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由此测得二氧化硅的含量2.所需试剂和设备:2.1 氢氧化钾2.2氯化钾2.3盐酸2.4硝酸2.5无水乙醇2.6氟化钾溶液(200g/L)称取40g氟化钾置于塑料瓶中,加入150ml水,50ml硝酸使之溶解,加入氯化钾使其饱和,再加少许纸浆,用塑料棒搅拌2min,放置30min后,用塑料漏斗过滤于塑料瓶中备用。
2.7 酒精洗液称取100g氯化钾溶于1000ml水中,再加入经过过滤的1000ml工业酒精,混匀2.8 溴麝香草酚蓝-酚红指示剂溶液各取0.05g溴麝香草酚蓝、酚红溶于20ml无水乙醇中,用水稀释至100ml,用0.07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至变紫色。
2.9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C(NaOH)=0.07mol/L 称取5.5g氢氧化钠溶于2000ml 热水中,加入2g 氢氧化钡,搅拌溶解,冷却后移入装有烧碱石棉吸收管的试剂瓶中,摇匀,放置数天,待澄清后使用标定:称取0.3g 已于120℃烘干的基准苯二甲酸氢钾,置于250ml 烧杯中,加入100ml 已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调至溴麝香草酚蓝-酚红指示剂刚变为紫色的沸水,搅拌使之溶解,加10滴溴麝香草酚蓝-酚红指示剂,稍冷后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稳定的紫色即为终点,按下式计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的浓度: MV m C ⨯⨯=1000 式中:C 为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V 为滴定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m 为称取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gM 为苯二甲酸氢钾的摩尔质量,204.23g/mol3. 操作步骤:称取0.1g (精确至0.1mg )试样,置于银(或镍坩埚)坩埚中,用几滴无水乙醇润湿试样,加入2g 粒状氢氧化钾,盖上坩埚盖(留少许缝隙),于小电炉上加热至氢氧化钠熔化。
常用材料的比重及计量单位换算表一、常用材料的比重1.常用建筑材料的比重表2.常用金属材料容重表3.常用工业材料比重表锡铅板工业镍15-20锌白铜43-0.5锰白铜40-1.5锰白铜28-2.5-1.5镍铜合金9镍铬合金锡基轴承合金铅基轴承合金钨铌锇锑镉钡铍铋铱铈钽碲钍马尾松云南松红皮云杉兴安落叶松长白落叶松四川红杉臭冷杉铁杉杉木柏木水曲柳(柃木)大叶榆(榆木)熟石灰水泥普通粘土砖粘土耐火砖硅质耐火砖7.3~7.511.378.98.68.898.908.88.727.34~7.759.33~10.6719.38.5722.56.628.643.51.859.8422.46.916.66.2411.50.5330.5880.4170.6250.5940.4580.3840.5000.3760.5880.6860.5481.21.21.72.101.8~1.9钛3钨钴合金6钨钴合金8钨钴合金5钨钴钛合金15钨钴钛合金汞锰铬钒钼银金铂钾钠钙硼硅硒砷华山松红松桦木山杨楠木柞栎(柞木)软木胶合板刨花板竹材木炭石墨石膏生石灰砂岩石英天然浮石滑石金刚石4.5114.9~15.314.6~15.014.4~14.812.3~13.211.0~11.713.67.437.196.1110.2010.519.321.40.860.971.552.342.334.845.70.4370.4400.6150.4860.610.7660.1~0.40.560.400.900.3~0.51.9~2.12.3~2.41.12.2~2.52.5~2.80.4~0.92.6~2.83.5~3.6二、常用计量单位换算表1.常用重量单位换算表2.压力单位换算表3.常用长度单位换算表4.英寸与毫米对照表5.常用容量单位换算表。
硅铁水比重对照表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硅铁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合金材料,常用于钢铁制造、铸铁生产和其他工业应用中。
硅铁是由硅和铁两种主要元素组成的合金,通常硅的含量在15%至90%之间。
硅铁的比重(密度)是其重要的物理性质之一,不同含硅量的硅铁其比重也会有所不同。
下面是一份关于硅铁水比重对照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硅铁水含硅量(%)比重(g/cm3)15 6.530 6.845 7.160 7.475 7.790 8.0由上表可见,随着硅含量的增加,硅铁的比重也会逐渐增大。
这是因为硅的密度比铁的密度小,所以含有更多硅的硅铁会相对更轻。
在生产实践中,控制硅铁的含硅量能够直接影响其比重,进而影响其在各种工业应用中的性能和使用效果。
硅铁的比重不仅与硅含量有关,也与其结晶结构、温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铁水中加入适量的硅能够起到脱氧和增强金属的作用,改善铁水的流动性和热震性,同时还能够提高铸件的硬度和强度。
在钢铁制造和铸造行业中,硅铁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合金材料。
除了硅铁之外,硅铁还可以与其他合金元素如锰、铬、锆等组成复合合金,用于满足不同工业领域的需求。
硅铁合金的比重与含硅量的对照表对于工程技术人员和生产工作者来说都是非常有参考价值的数据,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硅铁合金的性质和特点,为制造出更优质的产品提供支撑。
硅铁合金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领域的重要合金材料,其比重是一个重要的物理性质。
通过掌握硅铁的比重与含硅量的对照表,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硅铁合金的特性,为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提供更加科学的指导。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第二篇示例:硅铁是一种重要的合金材料,其主要成分为硅和铁。
硅铁被广泛应用于冶金、钢铁、铸造等行业。
硅铁水比重是指硅铁的密度,通常以g/cm³为单位。
硅铁水比重是硅铁重量与体积的比值,用来衡量硅铁的密度和质量。
硅铁水比重对照表是一个重要的参考工具,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使用硅铁材料。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硅的测定硅钼蓝光度法)1 范围本规程规定了化学除盐水、锅炉给水、蒸汽、凝结水等的硅测定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锅炉用水分析。
硅的测定范围为:每升含0μg/l~ 50μg/l。
2 方法概要在PH为1.1~1.3 条件下,水中的可溶硅与钼酸铵生成黄色硅钼络合物,用1、2、4 酸还原剂把硅钼络合物还原成硅钼蓝,用硅酸根分析仪测定其硅含量。
加人掩蔽剂—酒石酸或草酸可以防止水样中磷酸盐和少量铁离子的干扰。
3 试剂3.1 硫酸—钼酸铵溶液的配制:3.1.1 称取50四水合钼酸铵,溶于约 50omLI 级试剂水中。
3.1.2 取42mL硫酸(比重1.84 )在不断搅拌下加入到 300ml I级试剂水中,并冷却到室温。
将3.1.1 配制的溶液加人到 3.1.2 配制的溶液中然后用 I 级试剂水稀释至1L 。
3.2 10 %酒石酸溶液(质量/体积)。
3.3 10%钼酸铵溶液(质量/体积)。
3.4 1-2-4 酸还原剂:3.4.1 称取1.5g 1-氨基 2-萘酚-4磺酸和7g 无水亚硫酸钠,溶于约200mLI 级试剂水中。
3.4.2 称取90g亚硫酸氢钠,溶于约60OmLI级试剂水中。
将3.4.1 和 3.4.2 两种溶液混合后用 I 级试剂水稀释至工 L ,若遇溶液浑浊时应过滤后使用。
3.5 1.5mol/L 硫酸溶液以上所有试剂均应保存在聚乙烯塑料瓶中。
4 仪器硅酸根分析仪是为测定硅而专门设计的光电比色计。
为提高仪器的灵敏度和准确度,采用特制长比色皿(光程长为150mm) ;利用示差比色法原理进行测量。
示差比色法是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代替空白溶液,并调节透光率为 100 %或0%,然后再用一般方法测定样品透过率的一种比色方法。
对于过稀的溶液,可用浓度最高的标准溶液代替挡光板并调节透过率为0%,然后再测定其他标准溶液或水样的透过率,对于过浓的溶液,可用浓度最小的一个标准溶液代替空白溶液并调节透过率为 100 % ,然后再测定其他标准溶液或水样的透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