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视频制播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175.00 KB
- 文档页数:15
高清、标清数字视频系统的同步出处:《传播与制作》作者:程宏张京春日期:2011-5-17 所属期刊:201104同步是高清、标清和模拟视频系统中最基本也是最严格的技术环节。
视频系统中的各种设备,如摄像机、VTR、服务器和切换器等,均应处于同步状态。
同步信号是系统的锁相基准信号,它保证了信号切换时画面不出现滚动、跳动以及A/D、D/A转换颜色不失真等现象。
对于演播、播出系统来说,整个系统的统一同步是必不可少的。
在视频系统设计、安装、调试、维护中,工程技术人员除了要重视视频、音频等技术环节,还需要重视同步这一技术环节,科学合理地配置同步和相关设备。
一. 高清、标清系统中同步信号的种类和选择1.模拟黑场同步信号模拟黑场同步信号(BLACK BURST 简称BB),称它为黑场色同步是因为该信号的正程图像对应的信号电平是黑电平(对于PAL制黑电平为0mV;对于北美NTSC制为7.5IRE)。
图1模拟黑场同步信号应符合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在200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标准《GY/T167-2000数字分量演播室的同步基准信号》。
该标准规定数字分量演播室系统中用模拟基准信号作为数字标清系统的外同步基准信号,该同步基准信号的有效视频信号部分应是消隐信号,同步脉冲是负极性信号,脉冲幅度300mv,行同步基准点定义为行同步脉冲的下降沿的50%处。
模拟黑场同步信号的行同步提供了行时序;场同步提供了场时序。
这一同步基准信号已经广泛用于大量的串行数字分量系统中。
模拟视频同步信号如图1。
模拟黑场同步信号的同步脉冲幅度标称值为300mV,可选色同步信号峰峰幅度标称值为300mV,同步脉冲极性应为负极性。
行同步脉冲前沿(基准沿)的建立时间不应超过210ns,在10%和90%幅度值之间测量。
行同步脉冲各前沿的定时在至少一场时间上应在前沿平均定时的±2.5ns范围之内。
基准信号应工作在75Ω阻抗下,应符合标准的BNC型。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以下简称“总台”)为了推动2021央视春晚开展技术创新,以北京冬奥8K转播为目标,以总台超高清视音频制播与呈现国家重点实验室为研究平台,联合企事业科研单位,积极推进总台8K超高清电视的科技创新,研发了8K制播呈现全链路试验系统,包括8K演播室和后期制作系统、8K IP主控调度分发系统、8K播出系统、8K AVS3编解码系统、8K IP电视集成分发和接收系统。
2021年2月1日至2月28日,总台8K超高清电视频道在台内以IP网和5G网组播方式进行播出试验。
2月11日除夕夜,总台8K超高清播出试验频道对2021年央视春晚进行8K直播,为广大用户提供了超清画质、绚丽多彩的视觉盛宴。
1 世界8K超高清电视发展情况日本是最早开展8K超高清电视技术研究和电视节目制作播出的国家。
2018年12月日本开通了首个8K超高清电视频道,并以卫星传输的方式播出,分辨率为7 680×4 320,帧率为59.94P ,色彩深度为10 bit,采用HEVC编码,码率为100 Mb/s。
欧洲近几年对体育节目和国际重大赛事【摘 要】 梳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8K超高清电视系统流程和主要技术,并以2021年央视春晚8K直播为例,解析8K制播的 方案和实现流程。
【关键词】 8K超高清;制播创新;央视春晚;编解码;IP网和5G网组播;终端呈现DOI:10.3969/j.issn.1674-8239.2021.03.004Production and Broadcast Technology of 8K Ultra HD TV of China Media Group and Application of Spring Festival GalaZHAO Gui-hua(China Media Group, Beijing 100859, China)【Abstract】The process and main technologies of 8K UHDTV system of China Media Group were analyzed, and the 8K live broadcast of 2021 CCTV Spring Festival Gala was taken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the plan and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8K production and broadcast.【Key Words】8K Ultra HD; production and broadcasting innovation; CCTV Spring Festival Gala; codec; IP network and 5G network multicast; terminal rendering进行了8K超高清电视的卫星传送。
电视信号抽样频率的选择原则(1)满足奈奎斯特准则(2)抽样点位置分布应成正交结构,便于信号处理.分量视频信号的4种抽样比例及特点①4:2:2 抽样-数字电视演播室的制播设备所采用.Y的抽样频率为4×3.375=13.5M②③4:2:0 抽样-Y的抽样频率为13.5M, Cr和Cb的水平抽样频率仍为2×3.375=6.75M,但是垂直方向是每两行产生一行色度样值.④4:1:1 抽样-家用DV 格式.防止频谱混叠的要求:前置滤波后亮度信号的抽样频谱在最高亮度信号频率5.75MHz 与奈奎斯特频率6.75MHz 之间要有一个空隙。
数字电视信号抽样标准及亮度、色差抽样特点:每行中的总样点数为抽样频率Fs与行频Fh之比。
625行/50场:每行亮度样点:864 (Fh * 864 = Fs)525行/60场:每行亮度样点:858 (Fh * 858 = Fs)视频信号量化信噪比估算:S/ N =10.8+ 6.02n(db)4:2:2编码参数(行总样点数、行有效样点数、行频与抽样频率间关系)二个定时基准信号(SA V、EA V)及作用(有效视频及辅助数据插入位置等)* 二个定时基准信号:EA V,SA V* 插入位置:在每一数据有效行之后的行消隐期间留出8个位置。
对625/50:EA V位置为1440-1443,SA V位置为1724-1727。
对525/60:EA V位置为1440-1443,SA V位置为1712-1715。
* 定时基准信号数据组成:4个字:3FF 000 000 XYZ(1.2.1 辅助数据的应用1、时间码的传送:LTC码及VITC码2、数字声音的传送:多达16路AES/EDU 20比特3、监测及诊断信息传送。
4、图文信息等(1.2.2 辅助数据插入位置分行辅助数据(HANC)与场辅助数据(V ANC ):1、HANC允许插在所有的数字行消隐内,每个数据块都以3个字的数据头开始: 000,3FF,3FF。
AVS3视频编码关键技术及应用作者:张嘉琪雷萌马思伟来源:《中兴通讯技术》2021年第01期摘要:超高清(UHD)视频能为用户带来质量更高、沉浸感更强的视觉体验,但高带宽成本限制了其推广和应用。
为解决超高清视频传输和存储的难题,中国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AVS)工作组制定了新一代视频编码标准——AVS3,并在超高清产业化应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介绍了AVS3视频编码关键技术,以及其与AVS2、多功能视频编码(VVC)、开放媒体联盟视频(AV1)等标准的性能对比情况。
关键词:视频编码;AVS3;超高清Abstract: Ultra-high definition (UHD) videos can provide users a higher quality and more immersive visual experiences. However, the application of UHD is limited by high bandwidth cost. To solve the transmission and storage problem of UHD, China Audio and Video Coding Standard (AVS) workgroup established a new generation of video coding standard—AVS3. Currently,AVS3 has made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UHD industries in China. Key technologies of AVS3 are described, and a comprehensive comparison with AVS2, versatile video coding (VVC) and alliance for open media video 1 (AV1) is conducted.Keywords: video coding; AVS3; UHD視觉是人类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视频承载了海量非结构化视觉信息,是应用最广泛的多媒体数据格式,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人类获取信息的重要途经之一。
全媒体融合制播系统的设计全媒体融合制播系统是指将传统的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进行融合,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统一的信息制播平台。
该系统具备统一的数据平台、制作平台、播放平台和用户平台,实现全媒体制播的一体化管理。
1. 数据平台的设计:数据平台是全媒体融合制播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用于存储和管理各种媒体的数据。
数据平台需要具备高可靠性、高可扩展性和高性能的特点,同时要支持多种数据格式和多种存储方式。
数据平台还需要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能够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
2. 制作平台的设计:制作平台是用于制作和编辑各种媒体内容的工具。
制作平台需要集成多种制作软件和设备,支持多种媒体的制作和编辑,包括文本、图片、音频和视频等。
制作平台还需要具备良好的用户界面和操作体验,能够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和创作能力。
3. 播放平台的设计:播放平台是用于播放各种媒体内容的工具。
播放平台需要具备高效的播放能力和良好的用户界面,能够提供全媒体的播放体验。
播放平台还需要具备多种播放方式和播放控制功能,能够满足用户不同的播放需求。
4. 用户平台的设计:用户平台是用于用户交互和参与的工具。
用户平台需要具备多种登录方式和个性化设置,能够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推荐。
用户平台还需要支持多种交互方式和社交功能,能够满足用户的各种交互需求。
1. 数据整合:不同媒体的数据格式和存储方式不同,如何将它们进行统一整合?解决方案可以是使用统一的数据格式和规范,并提供数据转换和导入功能,实现不同数据的整合。
2. 流程管理:全媒体制播涉及到多种媒体的制作和播放,如何管理整个流程?解决方案可以是使用工作流程管理系统,对制作和播放过程进行统一管理和监控。
3. 安全性:媒体内容的安全性至关重要,如何保证内容的安全?解决方案可以是使用数字签名和加密等技术,确保媒体内容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
全媒体融合制播系统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以上问题,并结合实际需求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实现,以提高传媒业务的效率和创新能力。
2012 秋中国传媒大学班级课表行政班:2009电子信息工程1班
2012 秋中国传媒大学班级课表行政班:2009电子信息工程2班
2012 秋中国传媒大学班级课表行政班:2009电子信息工程3班
2012 秋中国传媒大学班级课表行政班:2009广播电视工程1班
2012 秋中国传媒大学班级课表行政班:2009广播电视工程2班
2012 秋中国传媒大学班级课表行政班:2009广播电视工程3班
2012 秋中国传媒大学班级课表行政班:2009数字媒体技术1班
2012 秋中国传媒大学班级课表行政班:2009数字媒体技术2班
2012 秋中国传媒大学班级课表行政班:2009数字媒体技术3班
2012 秋中国传媒大学班级课表行政班:2009通信工程1班
2012 秋中国传媒大学班级课表行政班:2009通信工程2班
2012 秋中国传媒大学班级课表行政班:2009通信工程3班
2012 秋中国传媒大学班级课表行政班:2009自动化1班
2012 秋中国传媒大学班级课表行政班:2009自动化2班。
视频转码技术在我台制播系统中的应用摘要:电视节目的数字化使得视频转码技术在电视台的制作播出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转码技术实现了非编系统与硬盘播出系统间的文件交换,本文主要介绍转码系统组成以及在我台制作播出系统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转码技术制作播出随着电视台向数字化过渡,以视频服务器为中心的数字播出系统,已经替代了传统的以录象机为中心的模拟播出系统。
而编辑系统也由非线性编辑机取代了原来的录像机组合编辑。
东宁电视台于2005年实现了电视节目全硬盘播出,组建了数字化制作播出一体网。
由于县级台资金和技术所限,当时的硬盘播出系统只是由一台硬盘播出计算机和几台非线性编辑机组成。
随着节目量的增大和频道的增多,我台的设备也在不断更新,从而形成了多套编辑线,而非编系统也是由多个厂家提供,板卡和编辑软件出现了多样性。
为解决制作播出系统之间的兼容性,提高播出效率,我台应用了视频转码系统。
本台的非编制作网络以大洋ME和创新DV制作系统为主,并配备了多台无卡工作站,选用MPEG-2I帧50Mbps码率的格式进行素材上载,编辑后经非编系统合成MPEG-2 IBP帧15Mbps码率的视频格式,由转码系统转码为视频服务器专属格式并送入硬盘播出系统编排播出,既保证了播出信号的质量,又提高了视频数据压缩效率,节约了大量储存空间。
非编系统与硬盘播出网之间的文件交换是实现数字化制播的关键,而转码技术在其中起到核心作用。
1 视频转码技术简介视频转码技术,即通过某种手段改变现有视频数据的编码方式。
1.1 不同编码格式之间的视频数据转码不同编码格式之间的数据转码,指通过转码方法改变视频数据的编码格式。
通常这种数据转码会改变视频数据的现有码流和分辨率。
这种转码方式设计的算法较为复杂,其实质是一个重新编码的过程,涉及的算法复杂度和系统开销,是由转码所需图像质量要求及转码前后两种编码方式的相关度所决定的。
1.2 相同编码格式之间的视频数据转码相同编码格式的数据转码,指不改变压缩格式,只通过转码手段改变其码流或文件信息,可分为改变码流和不改变码流两种。
PCIP化混合播出在数字电视中的应用李健摘要在数字化电视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的有线数字电视技术正在逐渐被取代,因3匕,电视行业的技术发展,必须要向数字化的方向进行快速转变,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文章基于数字电视发展中的IP混合播出的应用,对数字电视、对IP混合播出进行深入分析.关键词IP化;混合播出;数字电视中图分类号G2文献标识码A文章編号1674-6708(2020)252-0072-02目前,IP技术已经在数据传输交换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逐渐成为各项技术融合的重要基础,通过IP技术的应用,使电视快速完成了数字信号的转变。
同时,在当前的媒体环境下,人们对于电视内容的需求、功能的需求也在朝多样化发展,传统的电视技术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而数字电视的应用,能够很好地解决电视的需求应用问题。
1IP化自从数字广播电视传输到节目制作的播出,超高清电视的发展,以及新媒体业务的发展,电视中心现有的以SDI基带视频接口和专用SDI数字视频矩阵为基础的传统技术架构,从当前的时代发展需求来看,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落后,数字电视的IP 化发展势在必行。
网络全IP化制播是一种适用于电视台IP视频网络的解决方案,形成基于云平台的全台制播网络体系,以及台网融合内容制作平台和电视台的内容分发网络平台等。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副台长姜文波曾在演讲中表示:IP技术的特点就是无处不在,随着IP技术的应用,能够让使用者随时随地的通过更多的方式去获取视频、音频等相关媒体信息。
当前的人们正处于一个技术高速发展和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的生活、娱乐等方面获取信息的方式,与传统的社会环境相比有了极大的本质性的变化,逐渐从点对点的单一传播形式,转变为面对面的全面传播形势。
而这种传播形式更好的促进了数字电视的信息传播,为媒体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o2数字电视的发展现状数字电视最早是起源于欧洲地区,随着后来的广泛应用,逐渐推广到了世界各地。
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类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对数字电视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Interplay,而Himalaya非编工作站需要通过Interplay WebServices完成对媒体资源的访问与调用。
两个制作平台可以共享素材,通过Interplay互相调用,交互方便。
两种编辑制作平台协调工作,互为补充。
Himalaya精编工作站直接支持CCTV各系统多种文件编码格式(Apple,Avid等系统)原码导入,无需转码。
同时内嵌经典A8和全新A10图文编辑系统,功能强大且操作简单快捷,效率较高;AVID作为传统的专业编辑软件,功能强大,可以应对各类特别节目和重大节目的精细加工,同时结合视频合成系统可以完成各类精品节目的精细制作。
另外,由于系统资源共享和节目生产流程过于依赖五与融合媒体平台的协同工作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不可避免。
高端岛在现有节目生产管理平台嵌入相关接口,与中央电视台综合节目融合媒体生产平台紧密相连,可以实现节目及时发布。
节目的新媒体制作仍然依赖Interplay Web Services服务完成素材交互,将发布素材或时间线Check in到Interplay中,在IMP平台中找到该节目直接发送融合媒体生产平台进行转码,转码完成后可以在IMP平台中完成节目发布。
在2018年《春节联欢晚会》融媒广播电视台的转播车、演播室、总控、收录、播出等各个场景,全面支撑广播电视台三大创新优势:采用华为创新的算法和灵活可编程的网络处理器技术,支持基于从而实现大规模音视频业务调度,为后端播出提供高质量广播级的音视频码流接入和调度,以及精确的时钟同步,可以全面保障电视业务的播出效果;该方案提供开放的北向接口,可与主流媒资控制器集成和对接。
湖南广播电视台副台长黄伟表示:“通过与华为展开的联合创新,湖南电视台实现了对传统电视台的颠覆性革命,此次联合创新是我们制播网IP化战略的关键一步,未来我们将与华为继续深入合作,加强联合创新,共同推动超高清产业的发展。
”华为路由器与电信以太产品线总裁高戟指出:针对广播电视行业推出的创新解决方案,创新的净切换技术真正突破了制播技术的发展瓶颈,是制播网IP化的最佳选择。
117传媒技术·传媒业态在电视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大屏化以及超高分辨率视频图像的呈现已经日益普及。
广播电视已进入了4K 超高清技术高速发展阶段,近年来包括央视在内的多个广播电视台已经陆续开展了4K超高清电视节目的制作与播出工作。
2018年10月1日央视CCTV4K超高清电视频道通过卫星及全国有线网络播出,标志着超高分辨率电视技术应用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
由于4K、8K超高分辨率视频信号制作与播出对相关的技术要求很高,原有的电视系统很难满足超高清电视制作与传输的要求,新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迫在眉睫。
1.传统电视制作播出系统架构面对4K超高清制作所存在的问题广播电视技术已进入了一个媒体深度融合、新技术应用层出不穷的高速发展阶段。
经历了高清晰度电视(HDTV)稳定成熟的发展阶段后,4K超高清晰度电视(UHDTV )技术以其更高的画面分辨率、更宽的色域以及更高的动态范围,极大地超越了原来高清晰度电视给观众带来的视听体验。
超高的画面分辨率及高动态图像、3D全景音频能够带给用户更震撼、更贴近真实的观看感受。
传统标清电视(SDTV)传输系统标准SMPTE295,带宽为270Mbit/s;高清电视(HDTV)传输系统标准SMPTE292,带宽为1485 Mbit/s;4K超高清电视(UHDTV)标准SMPTE2036,带宽为11880Mbit/s。
综合比较分析,4K信号所占带宽是2K高清信号的8倍。
通常情况下,传统的基带4K超高清视频制作包含4×3GB SDI(Serial Digital Interface,数字分量串行接口)和12GB SDI两种方式传输。
4×3GB SDI方式需要大量布线,设备之间连线复杂,电缆数量几乎是现有系统的四倍;而12GB SDI 方式的传输距离是短板。
因此,对于电视技术人员来说,必须利用更为先进的IP技术,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
2.超高清数字电视IP化技术探讨如今IP技术在中国电视制播应用技术相对成熟,涵盖高清电视节目前后期制作编辑、信号传输、信号监控和测评等。
2017年自动化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可以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和论文具有真实、广泛的科学依据,下面是店铺整理推荐的自动化论文参考文献,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2017年自动化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一:[1]吴莹.基于Selenium的Web自动化测试框架[J].科技传播.2011(18)[2]曹金泉.广播电视发射台站自动化监控系统建设[J].电子世界.2012(19)[3]郭嘉,韩力,罗建,高仕红.SCL在变电站智能电子装置通信配置中的应用[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2)[4]谢志迅,邓素碧,臧德扬.数字化变电站通信网络冗余技术[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1(09)[5]刘洋,罗毅,易秀成,涂光瑜,陈维莉,江伟.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软件可靠性研究[J].继电器.2006(18)[6]唐富华,郭银景,杨阳.基于IEC61850和嵌入式以太网的变电站网络通信系统[J].电气自动化.2006(03)[7]李俊刚,宋小会,狄军峰,魏勇.基于IEC62439-3的智能变电站通信网络冗余设计[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10)[8]王凤祥,方春恩,李伟.基于IEC61850的SCL配置研究与工具开发[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0(10)[9]于敏,何正友,钱清泉.基于Markov过程的硬/软件综合系统可靠性分析[J].电子学报.2010(02)[10]窦晓波,胡敏强,吴在军,杜炎森,闵涛.数字化变电站通信网络的组建与冗余方案[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8(01)[11]唐富华,郭银景,杨阳.基于IEC61850和嵌入式以太网的变电站网络通信系统[J].电气自动化.2006(03)[12]张沛超,高翔.全数字化保护系统的可靠性及元件重要度分析[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8(01)[13]许铁峰,徐习东.高可用性无缝环网在数字化变电站通信网络的应用[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1(10)[14]童晓阳,廖晨淞,周立龙,李映川,章力,王晓茹,许克崃.基于IEC61850-9-2的变电站通信网络仿真[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02)[15]王丽华,马君华,王传启,马长武,江涛,韩明峰,王志华,张丽胜,种惠敏.变电站配置描述语言SCL的应用研究[J].电网技术.2006(S1)[16]陈原子,徐习东.基于并行冗余网络的数字化变电站通信网络构架[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1(01)[17]高滨,孙长海.论广播电视发射台自动化监控桌系统[J].西部广播电视.2013(Z2)参考文献二:[1]杜厚鹏.基于监控视频的运动车辆检测与违章分析[D].南京邮电大学2014[2]尹雪雯.中波发射台自动化监控系统的实践和完善[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16)[3]高凌琴.基于STAF的自动化测试框架的研究[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3)[4]孙娜.中波发射台自动化监控系统的实践和完善[J].视听.2013(05)[5]朱少坡.视频监控中目标的空间定位优化技术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4[6]沈忱.视频监控中的预处理、目标检测和跟踪方法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4[7]方晓洁,季夏轶,卢志刚.基于OPNET的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通信网络仿真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0(23)[8]邬雪梅.广播电视发射台自动化监控系统[J].科技传播.2013(02)[9]张琦等编着.数字电视制播技术[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10]周文瑜,温刚,王钇,苏迪.SCL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应用[J].继电器.2007(15)[11]廖楚加.自动化监控技术在电视发射台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信息通信.2012(04)[12]王涛.基于OMAP的嵌入式视频监控系统[D].南京邮电大学2014[13]朱兴华.中波发射台实现自动化监控如何解决干扰问题[J].内蒙古广播与电视技术.2011(01)[14]刘剑波等编着.有线电视网络[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15]张红波.嵌入式系统视频会议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南京邮电大学2014[16]李松.天网高清视频监控存储系统设计与实现[D].南昌大学2015[17]刘翔.城市视频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D].南京邮电大学2013[18]李森.在广播发射台中实现监控自动化设计[J].信息通信.2013(08)参考文献三:[1]王飞,刘洪才,潘立冬.分层式结构变电站自动化通信系统研究综述[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1)[2]顾国庆.移动图书馆的研发与实现[D].南昌大学2015[3]李宗辰.基于Android的多路视频监控用户平台的研究与实现[D].南京邮电大学2014[4]王玉蓉.青南村村务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浙江农林大学2013[5]李斌.工控软件的层次化设计及应用[D].苏州大学2014[6]李首文,何贵兵.自动技术在软件测试过程中的研究与实施[J].科技信息.2011(15)[7]周宁.移动考勤管理的应用与研究[D].南昌大学2014[8]刘星,蔡勉,李燕,郭颖.基于关键字驱动机制的安全操作系统的测评系统[J].计算机安全.2009(10)[9]张永梅,陈立潮,马礼,郭韶升.软件测试技术研究[J].测试技术学报.2002(02)[10]吕诚昭,孟洛明.一个软件测试自动化系统:TSBAG[J].北京邮电学院学报.1993(01)[11]徐磊.烟草行业商零物流在途监管信息系统设计[D].南昌大学2014[12]黄彪贤,熊建斌,李振坤.金融软件功能自动化测试的分析及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2(02)[13]兰欣.微信公众平台CMS的设计与实现[D].南昌大学2015[14]刘腾.软件测试技术与自动化测试框架模型的研究与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26)[15]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南通市分行课题组.银行软件自动化测试技术的应用[J].中国金融电脑.2009(12)[16]郭巍,龚兵,张武光.基于数据操作的自动化测试技术研究与应用[J].飞行器测控学报.2009(04)[17]赵杰,张晶,高继森.基于XML的测试用例复用[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9)[18]姚砺,束永安.软件测试自动化关键技术的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4)[19]赵栖平.监控视频中基于在线学习的车辆跟踪检测算法与实现[D].南京邮电大学2014《自动化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浅谈 4K超高清制播关键技术摘要:随着4K、8K超高清技术在世界杯、奥运会等大型赛事制作和转播领域的全面应用,超高清视频技术发展越来越快。
在国内随着4K电视终端的全面普及和广东电视台、中央电视台4K频道的开播,4K超高清播出系统将进人快速发展阶段。
因此本文主要是对4K超高清制播关键技术进行分析,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下文中的一些内容。
关键词:4K;超高清;播制技术;分析1导言视音频行业的发展以不断地追求着更加清晰的图像和更保真的声音为目的,尤其是在数字化的进程中,从标清到高清再到如今的4K超高清电视的逐渐普及,都极大地显示出电视行业迅猛的发展趋势。
只有对4K超高清电视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掌握其核心技术,才能够加快4K超高清电视技术的普及。
2分析4K超高清电视概念4K一般是指电视的分辨率,在电视屏幕中,我们能够看到电视的画面内容,是因为电视屏幕中充满了像素点,将每一个像素点点亮以后,屏幕就可以发光,并且能够显示相对应的画面内容。
4K电视是屏幕物理分辨率能够达到3840×2 160像素的电视机产品,它的分辨率是2K电视的4倍。
也就是说,相较于之前的高清电视来说,观众能够更加清楚地观看到画面的每一个细节和特写,体验更佳。
34K技术发展趋势分析除了4K摄像设备、4K切换台、4K监看、4K电视机技术的发展之外,4K趋势的发展朝着数字电影领域发展,如今很多影院已经尝试搭建4K影院系统。
4K 摄像机分辨率可以达到800万像素以上,让观众视觉体验达到更佳,4K摄像设备的产品相对来说比较丰富,高中低端都有。
主流的生产厂商有索尼、松下和佳能等。
4K切换台:4K切换台是在节目制作中实现清晰度切换的功能,如极高清晰度标准信号与1080P、4K水平显示信号之间的切换,HD技术与4K技术混合实现同比缩放。
4K监看技术:以索尼出品的LUM-560W为例,其分辨率最高为3840x2160,可以在同一个时间内显示四张图片,具备极高清晰度。
全国广播电视(电视中心系统)技术能手竞赛参考书目参考书目(1)《数字电视原理与应用技术》,国防工业出版社(2)《数字电视制作与播出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3)《电声原理与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4)《数字电视制播技术》张琦林正豹杨盈昀编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5)《数字视频测量应用技术(基础篇)》陈善移主编人民邮电出版社(6)《数字视频测量应用技术(应用篇)》陈善移主编人民邮电出版社(7)《数字电视广播原理与应用》姜秀华、张永辉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8)《存储网络技术及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9)GY/T 155-2000《高清晰度电视节目制作及交换用视频参数值》(10)GY/T 157-2000《演播室高清晰度电视数字视频信号接口》(11)GB/T 14857-1993《演播室数字电视编码参数规范》(12)GB/T 17953-2000《4:2:2数字分量图像信号的接口》(13)GB3174-1995 《PAL-D制电视广播技术规范》(14)GY/T 158-2000 《演播室数字音频信号接口》(15)GY/T167-2000 《数字分量演播室的同步基准信号》(16)GY/T 160-2000 《数字分量演播室接口中的附属数据信号格式》(17)GY/T243-2010 《标准清晰度电视数字视频通道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18)GB/T20562-2006《演播室串行数字信号抖动技术参数与测量方法》(19)GY T 134-1998《数字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20)GY T228-2007《标准清晰度数字电视主观评价用测试图》。
(21)《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视节目技术质量奖(金帆奖)奖励办法(试行)》。
“数字视频制播技术 A”实验指导书(一)一、实验课程编码:103004二、实验课程名称:数字视频制播技术 A三、实验项目名称:数字电视节目后期制作系统与接口示教四、实验目的通过示教,了解数字电视节目后期制作系统的组成,各种接口的构造及性能,了解SDI信号的结构组成。
五、主要设备VM700视频综合测试仪,DVW-500P数字录像机,DVS-2000数字视频切换台,DME-3000数字视频特技机,PVM-14M4E图像监视器,以及SONY实验室内有关的其他设备。
六、实验内容1.讲解数字电视节目后期制作系统的组成及各种设备的性能。
2.以录像机为例,讲解各种接口。
3.用VM700看SDI信号,讲解视频数据和辅助数据的结构。
七、实验步骤1.系统设备:介绍数字电视节目后期制作系统的组成,各种设备之间的关系以及相互的连接接口。
介绍系统中的各种设备的功能,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录像机:编辑功能,内置信号发生器。
(2)编控器:主机及操作盘各按键的作用,同时控制多台录像机及其他设备。
(3)调音台:混音、调电平、配音、均衡、延迟的效果演示。
(4)切换台:主机及操作盘各按键的作用,快切、扫换、淡变、叠化、键特技(亮、色、图形)效果。
(5)特技机:主机及操作盘各按键的作用,视频/键信号,时间线编辑等效果。
(6)字幕机:视频/键信号,字幕、图片、台标,用下游键DSK进行字幕叠加。
(7)同步机:提供REF(Reference)信号,黑场信号BB,视分功能。
2.系统接口:(1)BNC:Q9,模拟、数字、同步,输入环通功能。
(2)XLR:卡侬,平衡输入/输出,模拟、数字、时码,差分放大的共模抑制作用。
LOW OFF:-60dBu 高阻,HIGH OFF:+4dBu 高阻,HIGHON:+4dBu 600欧。
(3)RCA:莲花,非平衡输入/输出,家用视听设备。
话筒/耳机插头(大三芯1/4英寸即6.35mm,简称6.5;小三芯简称3.5)。
(4)S-VEDIO:S端子,Y/C分离。
(5)RS-422A:9芯遥控。
3.SDI信号:(1)图像数据:黑、白、彩条。
(2)填充数据Empty:C200、Y040。
(3)定时基准信号TRS:EAV/SAV。
(4)音频数据AES(包括音频扩展、音频控制):48KHz/20Bit,超出部分放入扩展。
AES1的DID为2FF,AES2为1FD。
(5)错误检测处理数据EDH:插在5/318行,DID为1F4。
八、实验结果思考题1.后期制作系统的控制中心是什么设备?可控制哪些设备?2.REF信号的作用是什么?可以使用什么信号做为REF信号?3.按输出质量的高低排列各种模拟信号接口,分别排列视频和音频。
4.SDI信号中最多可嵌入几组AES数字音频?每组AES数字音频可传几路模拟音频信号?执笔人:王世平实验室主任:系主任:姜秀华一、实验课程编码:103004二、实验课程名称:数字视频制播技术 A三、实验项目名称:构建二对一电视节目编辑制作系统四、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全面掌握二对一编辑系统的构成和搭建方法,了解并学会系统中各设备的简单使用方法。
五、主要设备AJ-D440放像机两台,AJ-D455录像机,PVM-14N6E图象监视器两台,AG-A850编控器,DFS-300P特技切换台,1202-VLZPRO调音台,SOBEY-8000字幕机,TSM-61波形监视器,SMS-1P监听音箱。
六、实验内容搭建起一个AB卷编辑系统。
搭好后通过简单使用各设备验证系统搭建是否正确,各种功能能否正常使用。
七、实验步骤1.分四部分搭接:控制线、同步线、视频线、音频线。
2.注意输入口环通的75欧终接,字幕机的两条线V和K。
监1监视P1和P2的图像声音,监2监视录机和作为切换台输出的主监。
示波器监视切换台主输出信号幅度。
音箱监听调音台主输出。
3.系统搭好后,检查编控器的编辑功能,切换台的特技切换和下游键功能,字幕机字幕叠加功能,调音台的调音功能,各监听监看及波形监视功能。
八、实验结果画出详细系统图。
要求接线分别用4种不同颜色或形状画线区分。
详细标明设备型号及接口名称。
最后总结发生过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若无发生问题总结有何收获。
执笔人:王世平实验室主任:系主任:姜秀华一、实验课程编码:103004二、实验课程名称:数字视频制播技术 A三、实验项目名称:数字电视节目后期系统功能示教四、实验目的通过示教,了解并学习使用数字电视节目后期系统各设备的各种功能,为下次实验动手操作做好准备。
五、主要设备SONY实验室数字电视节目后期制作系统。
六、实验内容编控器、调音台、切换台、字幕机、特技机的使用及如何将模拟音频转为数字音频以便配音配乐。
七、实验步骤分别演示以下功能。
1.录像机:遥控开关及输入选择、监听选择。
2.编控器:编辑方式,编辑点,预演及回看,同时控制多台录像机CTRL+。
3.调音台:输出分配、监听选择,配音、均衡、延时。
按所选通道ACCESS 键:TRIM输入衰减、PAN声像定位、DELAY延时、EQ频率均衡。
4.切换台:重点是输入信号分配、键信号分配、特技入/出信号分配。
快切、扫换、淡变、叠化、键特技(亮、色、图形、下游)。
(1)WIPE划像:多倍Multi、调制Modify、比率Aspct。
按住TOP MENU 中对应WIPE键3秒复位。
(2)MIX混叠:普通混Mix、非相加混Nam mix、超级混Super mix。
(3)CCR彩色校正:MISC-F5(CCR)-F6(MODE)-BUS-反复按F3选择母线。
-F6(MODE)-INPUT-按住F2(BOTTON)同时按AUX BUS中键选输入。
校正后按UNITY复位。
5.特技机:时间线编辑(关键帧插入、取消、时间设定)。
(1)BKGD&EDGE背景与边缘:色调旋转、混色、切割、加边。
(2)FREEZE&RECURSIVE冻结与循环:画面冻结、抽帧,运动拖尾。
(3)PICTURE MODIFY画面修改:多画面Multi move、虚焦Defocus、模糊Blur、闪光Glow、立方体。
(4)VIDEO MODIFY视频调整:海报Poster、负像Nega、黑白Mono、马赛克Mosaic、亮色调整、遮挡Mask、素描Sketch。
(5)NONLINEAR非线性特技:波浪Wave、涟漪Ripple、龙卷风Rings、分裂Split、镜像Mirror、翻页Page turn、卷页Roll、球面Sphere、扭曲Twist、爆炸Explosion、漩涡Swirl、百叶窗Blind、万花筒Kaleidoscope、熔化Melt。
(6)LIGHT EFFECT照明特技:条、圆、平面效果Lighting,图案效果Spot lighting、光源移动效果Target lighting、位置移动效果Targetspotlighting。
6.字幕机:字幕制作与播放、上滚与左飞,图片、台标。
7.使用DMA-2000音频转换器将模拟音频转为数字音频。
八、实验结果以切换台为中心,画出输入/输出信号走向,标明所对应的通道编号。
周边设备只画3台录像机和特技机、字幕机。
执笔人:王世平实验室主任:系主任:姜秀华“数字视频制播技术 A”实验指导书(四)一、实验课程编码:103004二、实验课程名称:数字视频制播技术 A三、实验项目名称:数字特技节目制作实践(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四、实验目的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促进学生深入理解传统的数字特技制作系统的结构、工作流程、视频切换台上“级”的概念以及视频切换台与数字特技机之间的工作关系。
五、主要设备DVW-500P录像机,DVW-A510P放像机,BVE-2000 编控器,DVS-2000切换台,DME-3000特技机,DMX-E2000调音台,9000MIX字幕机,PVM-14M4E 监视器,PDW-1500 光盘录像机,PDW-530P光盘摄录机,DVD8200影碟机,BB-5同步机(12路黑场),DMA-2000音频转换器,MU-A200功放,Hi-Vi RESEARCH 音箱。
六、实验内容通过编控器、调音台、切换台、字幕机、特技机的使用,要求录制5分钟左右的节目。
包含切换台和特技机的各种功能效果演示(每台设备至少10种以上),每种功能效果都要叠加文字说明,图像始终叠加本组的LOGO(台标),要加片头片尾字幕,节目要配背景音乐,也可加配一段解说或同期声。
七、实验步骤实验人数8人/组,两人负责操作数字视频切换台,两人负责操作数字特技机,两人负责操作字幕机,一人负责调音台,一人负责编控器(编辑机)。
1.负责操作数字视频切换台的要求:实现的特技效果要求:快切、混合、划像、键控以及下游键的使用。
其中:(1)划像要求完成三种以上划像效果,包括划像图像边缘的处理(软边、加色框的边)、调制划像等;(2)键控特技要求至少完成亮度键、色键、线性键以及两个键控信号的同时使用,亮度键需完成自键与外键两种方式,色键需完成自动调节与手动调节方式,线性键需画出键源信号与键信号(不好画出,最好拍下来放在实验报告中),;(3)下游键要求完成快切、混合与键控效果;(4)以上效果的完成体现在实验报告中的是说明每种效果的实验步骤与结果。
2.负责操作数字特技机的要求:(1)二维2D特技效果,位置POSITION变化效果:调整水平H参数、垂直V参数、大小SIZE参数,拉伸/透视Skew/Perspective效果:调整水平、垂直参数,形成图像的拉伸;(2)三维3D特技效果,调整图像帧在三维轴向的变化;图像旋转效果:可调整水平、垂直和深度轴向参数H ROT、V ROT、Z ROT;边缘BORDER/裁切CROP。
分别调整四周边缘参数LEFT\RIGHT\TOP\BOTTOM,加边框或剪裁图像。
边缘彩色可调整饱和度、色调、亮度。
(3)彩色校正(数据处理效果),变化出油画、负片、版画等彩色特技效果。
(4)图像冻结效果,完成两种图像冻结方式,一是定帧Freez方式,可以冻结一场或一帧图像;一是抽帧Strob方式。
抽帧的效果是间隔几帧定格图像,再抓取新图像,间隔率Rate表示间隔的长度,冻结百分比%Frozen表示在间隔时间里,活动图像和冻结图像部分的分配,例如:设定Rate为10帧,%Frozen为50%,此时,表示每10帧抓取1次图像,5帧活动图像,5帧定格图像。
抽帧的画面具有跳跃的视觉效果,适于表现动感和节奏。
(5)光源效果,完成三种光源类型有(光源、条形光源和面光源)的两种,并调整相关参数。
(6)三维曲面图像效果,完成warp选项中的三种非线性的效果,例如:卷页、球体、波纹、圆柱、分裂、镜像等。
并调整相关参数。
(7)关键帧和时间线编辑,设置存储关键帧参数,将独立的效果组合,按照起幅、落幅逐帧存储在时间线上,将每一个关键帧的变化串联起来,形成连续的变化,即特技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