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7西北地区(2)
- 格式:pptx
- 大小:9.66 MB
- 文档页数:15
第七章西北内陆地区西北内陆区包括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我国北部和西北部内陆边疆,与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等国相邻。
内蒙古、宁夏、新疆分别是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的聚居区,新疆北部哈萨克族也较多。
西北内陆区地形以高原、盆地、山地为主,是我国气候最为干旱的地区。
本区地处亚欧大陆腹地,远离海洋,加上周围高山、高原的阻挡,海洋水汽输送到这里的极少,水分循环很不活跃。
干旱是西北内陆区最为显著的自然地理特征,并由此形成了以草原、荒漠为主的景观。
典型的大陆性气候本区大部分位于大兴安岭以西的非季风区,气候表现为强烈的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降水少、多风沙、气候干燥;晴天多、云量少,日照丰富;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大。
西北内陆区属干旱、半干旱区,年降水量多在400毫米以下。
由于东西所跨经度宽广,受海陆位置的影响,本区降水自东向西逐渐减少。
贺兰山以东的内蒙古高原东部,夏季能受到东南季风短暂的惠顾,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上,属半干旱地区;贺兰山以西,受夏季风影响微弱,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属于干旱地区。
新疆的内陆盆地,东南季风影响不到,西南季风因有青藏高原及其面上的高山阻挡也不能抵达,四周高山的屏障作用加剧了内陆盆地的干旱程度。
塔里木盆地和吐鲁番盆地的年降水量不足50毫米,成为我国的极端干旱区。
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年平均降水量只有6.3毫米,1968年全年降水量只有0.5毫米,为全国降水量的最少记录。
只有北疆的准噶尔盆地,因西北侧山地较低,并有缺口,大西洋和北冰洋的少量水汽可以进入,在迎风坡地带降水稍多。
在干旱区和极端干旱区,降水已不能满足作物和牧草生长的需要。
但在一些高大的山地,如天山、祁连山有山地降水,山顶冰雪覆盖。
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是农牧业生产的主要水源。
西北区虽然水分条件差,但光热充足,在有水源的地方,可进行农牧业生产。
西北内陆区大部分位于中温带和暖温带,全年积温分别在2000℃和40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