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西北地区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8.13 MB
- 文档页数:31
西北地区【读图】一、地理位置和范围1.位置: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
2.范围:包括内蒙古、新疆、宁夏和甘肃北部。
3.人口:占全国的4%,面积占全国的30%,民族中汉族占2/3,有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
二、地形、河流1.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多沙漠、戈壁。
2.河流稀少,多内流河,其中最长的是塔里木河。
三、气候1.干旱气候为主,降水自东向西从400mm到50mm以下,植被由东向西大体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对农业有利的是:光热条件好,土地辽阔思考:新疆的瓜果为什么特别甜?⑴新疆气候干燥,云量少,降水少,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利于瓜果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糖分。
⑵夜间温度低,瓜果呼吸消耗的养分少,植物体内的糖分积累多,因而新疆的瓜果特别甜。
对农业不利的是:降水稀少,水资源短缺,干旱地区面积大四、资源【读图】1.矿产资源丰富,煤,石油、稀土的储量很大。
2.内蒙古:伊敏、霍林河、元宝山、东胜的煤,白云鄂博的稀土。
3.甘肃:金昌的镍,玉门的石油。
4.新疆:克拉玛依油田,塔里木盆地的油气资源。
五、农业(1)内蒙古、新疆、甘肃、宁夏的广大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内蒙古地区的牧区主要集中在贺兰山以东。
这里年降水量在350mm以上,地表水资源比较丰富,草场质量良好,如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等,贺兰山以西气候渐趋干旱,草原产草量减少,畜牧业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新疆、宁夏境内的牧区主要集中在天山、阿尔泰山、祁连山等山脉的山麓和山坡地带。
这里山地降水较多,牧草茂盛,形成垂直的高山草场。
放牧特点:游牧→定居轮牧。
(2)天然降水少,难以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
但是,夏季气温高在有河水、高山融雪,地下水灌溉的平原地区,小麦、水稻、棉花、瓜果、甜菜都生长良好。
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引黄河水灌溉),河西走廊、新疆的山麓绿洲农业区(利用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灌溉)。
思考:为什么天山北坡有生长良好的森林,南坡的森林却很少?准噶尔盆地西部边缘有一些缺口,大西洋、北冰洋的水汽可以进入,天山北坡为迎风坡,降水稍多,山腰地带有生长良好的云杉林,天山南坡,深居内陆,海洋水汽不易到达,干旱少雨,不利于森林生长。
高中地理:中国地理之西北地区知识点位置和范围:75°E-120°E 40°N-50°N位置: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
范围:包括内蒙古、新、宁三个自治区,甘肃北部。
民族:汉族占绝大多数(2/3),少数民族有:蒙、维、回,北疆哈萨克族人数也较多。
西北人民生活:食:牛、羊肉和乳制品是最常见的食品,手抓羊肉。
住:毡房。
活动:蒙古族盅碗舞、那达慕盛会,新疆手鼓舞,素称“歌海”、“舞乡”气候、地形特征⑴自然环境特征:突出特征:干旱。
成因: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山岭的层层阻挡,特别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隔,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量最少、干旱程度最高的地带)。
⑵地貌特点及分布: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
有内蒙古高原,新疆由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构成“三山夹两盆”。
“疆”字涵义。
⑶气候类型及耕作制度:绝大部分是干旱、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从东部的400毫米,往西减少到200毫米、50毫米以下。
河流稀少,多为内流河,水源不足→耕作制度:一年一熟。
⑷地表植被:植被由东向西过渡: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以贺兰山(200mm)为界,分为:内蒙古温带草原和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
贺兰山以东牧草茂盛,地表水比较丰富,年降水350毫米以上;贺兰山以西的内蒙古西部、甘肃河西走廊,新疆两大盆地,降水渐少,过渡为荒漠。
荒漠中有芨岌草、骆驼刺及其河岸边的胡杨林等耐旱植物。
农、牧业生产特点⑴限制条件:水源不足(天然原因);优势条件:光照充足,日较差大,草原草场广阔,草质优良。
⑵灌溉农业:农业依靠水源才能发展,称为灌溉农业(沙漠叫绿洲农业)。
①依靠的水源有:河水、高山融水、地下水灌溉。
修有引水渠、灌渠、坎儿井等水利设施。
②农业基地有:内蒙古的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它们被誉为“塞上江南”(黄河作水源)。
// 甘肃河西走廊(祁连山的冰川融水)。
中国区域地理之西北地区1. 自然地理(1)范围:大兴安岭、贺兰山以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以北的非季风区。
(2)地形特征: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以高原和盆地为主。
内蒙古高原(包括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平坦开阔,东部为典型温带草原,中西部多沙漠、戈壁;新疆地形“三山夹两盆”,昆仑山脉、天山山脉、阿尔泰山脉都是亚洲中部重要的山脉,山顶终年积雪,山麓草场广大。
其中天山山脉横亘中部,把新疆分为南北两部分,山间多陷落盆地和谷地(吐鲁番盆地、伊犁河谷等),艾丁湖海拔-156米,是我国陆地最低点。
南部是我国最大的塔里木盆地,地表景观呈环状分布,“绿洲”是当地主要的农业区,中部有我国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分布其间;天山以北是我国第二大盆地准噶尔盆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是我国的第二大沙漠。
(3)气候特征:深居内陆,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冷夏热,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很大(吐鲁番盆地是我国的“热极”);降水稀少,年降水量少于400毫米,气候干燥(塔里木盆地年降水量少于50毫米,是我国的“干极”)。
沙漠广布,(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从草原到荒漠的景观变化——距海洋远近,降水减少——经度地带性。
气候成因:深居内陆,并有山岭阻隔(特别是青藏高原),加上地形闭塞,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与同纬度比较:为同纬度地区降水最少,干旱程度最高的地带)(4)水文特征:水量小,汛期短,河流含沙量大,多内流河,冰川融水是主要补给水源,有大片无流区。
黄河上游落差大,水力丰富。
主要河流:黄河、额尔齐斯河(我国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塔里木河、伊犁河。
主要湖泊:罗布泊(5)植被和土壤:内蒙古高原东部是典型的温带草原,内蒙古高原中部以西地区为温带荒漠。
土壤以漠钙土和灰钙土为主。
2. 社会经济(1)农业农业生产条件:有利条件:①夏季气温高,云量少,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②牧场广大,宜农荒地多。
③新疆、河西走廊有冰川融水灌溉,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有黄河水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