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静脉高压症的主要临床表现
- 格式:doc
- 大小:18.44 KB
- 文档页数:1
门静脉高压症(Portal Hypertension, PHT)是指由于门静脉血流受阻和(或)血流量增加,导致门静脉及其属支血管内静水压持续升高所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大多数由肝硬化引起,其他病因包括门静脉血栓形成、门静脉癌栓、先天性门静脉狭窄等。
以下是关于门静脉高压症的一例A2型题(单选题):
题目:门静脉高压症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什么?
A. 腹胀
B. 腹水
C. 脾大
D.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正确答案:D.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解析:门静脉高压症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脾大和腹水。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是门静脉高压症的特征性表现,由于门静脉高压导致食管和胃底的静脉曲张,可引起消化道出血。
脾大和腹水也是门静脉高压症的常见临床表现,但不是最特征性的。
门静脉高压症诊疗指南一、定义门静脉高压症(portal hypertension)是指门静脉系统血流受阻和(或)血流量增加、血液淤滞,导致门静脉及其属支血管内静水压升高(即>25cmH2O),并出现脾脏肿大或伴有脾功能亢进、门腔侧枝循环形成及腹水等临床表现。
二、诊断1.临床表现1)病史:常有肝炎病史,尤以乙型肝炎最常见。
2)症状:(1)脾肿大。
(2)上消化道出血,约占25%,以呕血最为常见,可为喷射状。
(3)腹水。
3)体征:(1)肝硬化所表现的体征(肝掌、痴蛛痣、黄疸)。
(2)腹壁静脉曲张。
(3)脾肿大。
(4)肝脏缩小。
(5)腹水。
2.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下降。
(2)粪常规:上消化道出血时出现柏油样便或隐血阳性。
(3)肝功检查:肝功有不同程度受损。
血浆白蛋白降低而球蛋白增高,白、球蛋白比例倒置。
(4)肝炎后肝硬化者HBV或HCV常为阳性。
(5)凝血功能检查:肝功不良时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2)影像学检查(1)B超和多普勒超声:提示肝脏萎缩,弥漫性点状强回声,脾大,门静脉主干或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增宽,有时可探及腹水,门静脉内血栓及逆肝血流。
(2)CT扫描提示肝体积缩小,脾大,腹水形成,门静脉、脾静脉增宽。
(3)食管钡餐检查:食管粘膜呈虫蚀样改变,食管排空后曲张静脉为蚯蚓样或串珠样负影。
(4)门脉造影检查亦对诊断有帮助,但属非常规检查。
在有需要及条件许可时进行此类检查。
3)其他检查(1)胃镜检查:可见曲张的食管胃底静脉,有时可见胃粘膜糜烂或溃疡。
(2)骨髓穿刺检查:排除其他血液性疾病。
3.鉴别诊断上消化道出血的鉴别诊断:1)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约占一半,其中3/4是十二指肠溃疡。
2)出血性胃炎:又称应激性溃疡,约占5%。
3)胃癌:约占2-4%。
黑便比呕血更常见。
4)胆道出血。
三、分型肝前型:见于肝外门静脉血栓形成、先天性畸形(海绵样变性)、外在压迫等。
肝内型:分为窦前、窦后、窦型。
门静脉高压症的主要临床表现
1.脾肿大、脾功能亢进:门静脉血流受阻时,出现脾脏充血性肿大。
长期的脾窦充血,发生脾内纤维组织增生和脾髓细胞再生,引起脾破坏血细胞的功能亢进。
2.上消化道大出血:表现为呕血和黑便,出血量大且急。
门静脉高压症时上述4个交通支显着扩张,其中胃底、食管下段交通支最有临床意义。
它离门静脉和腔静脉主干近,压力差大,因而受门静脉高压的影响也最早、最明显。
这些静脉发生曲张后,使覆盖的黏膜变薄,当腹腔内压和门静脉压突然增高时,可以导致曲张静脉破裂,引起不易控制的急性大出血。
3.腹水:门静脉压力增高,使门静脉系统毛细血管床的滤过压增加,肝内淋巴液的容量增加,大量淋巴液自肝表面漏人腹腔,这是门静脉高压症时腹水形成的主要原因。
此外,低蛋白血症、醛固酮和血管升压素在体内增多,也可引起水钠潴留,造成腹水和全身性浮肿。
门静脉高压症(portal hypertension)是指门静脉血流受阻、血流淤滞、门静脉系统压力增高,继而引发脾大及脾功能亢进、食管和胃底黏膜下静脉曲张及破裂出血、腹水等一系列病症的临床病症。
【解剖概要】正常人全肝的血流量每分钟约为1 500ml,其中门静脉血流量每分钟约为1 100ml,平均占肝血流量的75%。
肝动脉血流量平均占全肝血流量的25%,每分钟约为350ml。
由于肝动脉的压力大、血含氧量高,故门静脉和肝动脉对肝的供氧比例几乎相等。
门静脉骨干由肠系膜上、下静脉和脾静脉汇合而成,其中约20%的血液来自脾。
门静脉在肝门处分为左、右两支,别离人左、右半肝并慢慢分支,其小分支和肝动脉小分支的血流汇合于肝小叶的肝窦,然后汇入肝小叶的中央静脉,再汇人小叶下静脉、肝静脉,最后汇入下腔静脉。
因此,门静脉系位于两个毛细血管网之间,一端是胃、肠、脾、胰的毛细血管网,另一端是肝小叶的肝窦(肝的毛细血管网)。
门静脉的正常压力约在1.27 ~ 2. 35ka (13 ~ 24cmH2O)之间,平均为1.76kPa (18cmH2O)左右。
门静脉高压症时,压力可升高至2. 94~4. 90kPa (30~50cmH2O)。
门静脉和腔静脉之间存在四组交通支(图21-1)。
1.胃底、食管下段交通支门静脉血流经胃冠状静脉、胃短静脉,通过食管胃底静脉与奇静脉、半奇静脉的分支吻合,流入上腔静脉。
2.直肠下端、脏管交通支门静脉血流经肠系膜下静脉、直肠上静脉与直肠下静脉、肛管静脉吻合,流入下腔静脉。
3.前腹壁交通支门静脉左支的血流经脐旁静脉与腹上深静脉、腹下深静脉吻合,分别流人上、下腔静脉。
图21-1 门静脉与腔静脉之间的交通支1.胃短静脉2.胃冠状静脉3.奇静脉4.直肠上静脉5.直肠下静脉、肛管静脉6.脐旁静脉7.腹上深静脉8.腹下深静脉①胃底、食管下段交通支②直肠下端、肛管交通支③前腹壁交通支④腹膜后交通支4.腹膜后交通支肠系膜上、下静脉在腹膜后有许多分支与下腔静脉分支彼此吻合。
门静脉高压症多见于中年男子,病情发展缓慢。
症状因病因不同而有所差异,但主要是脾肿大、脾功能亢进、呕血或黑便、腹水或非特异性全身症状,如疲乏、嗜睡、厌食等。
1.脾肿大、脾功能亢进正常情况下脾是摸不到的。
脾肿大后,可在左肋缘下摸到,程度不一,大者可达脐下。
巨型脾肿大在血吸虫病性肝硬化中尤为多见。
早期,肿大的脾脏质软、活动;晚期,由于脾内纤维组织增生而变硬,脾周围粘连而活动度减少。
脾肿大均伴发程度不同的脾功能亢进,表现为白细胞计数降至3×109/L以下,血小板计数减少至(70~80)X 109/L以下,并逐渐出现贫血。
2.呕血、黑便由于食管下段和胃底黏膜下曲张的静脉破裂,可引起急性、难以自止的上消化道大出血。
可呈喷射状呕出鲜红色血液。
出血经胃酸及其他消化液的作用后,随粪便排出为柏油样的黑便。
出血难以自止的主要原因为:①肝功能不佳,凝血功能差;②脾功能亢进,血小板减少,使凝血功能发生障碍;③门静脉压力高,使血管不能自行收缩止血。
大出血可引起肝组织严重缺氧,容易导致肝昏迷,这是门静脉高压症最凶险的并发症。
3.腹水腹水是肝功能损害的表现。
大出血后,往往因缺氧而加重肝组织损害,常引起或加剧腹水的形成。
有些“顽固性腹水”甚难消退。
腹水患者常伴有腹胀、食欲减退。
此外,还有肝肿大、部分患者还有黄疸、前腹壁静脉曲张等体征。
门静脉高压症教案第一章:门静脉高压症概述1.1 定义门静脉高压症是指由于门静脉及其分支的阻塞或血液回流受阻,导致门静脉压力增高的一种临床病症。
1.2 病因1.2.1 肝内因素:如肝炎、肝硬化等导致的门静脉阻塞。
1.2.2 肝外因素:如门静脉血栓形成、腹部肿瘤压迫等。
1.3 临床表现1.3.1 慢性期:食欲不振、体重下降、腹水等症状。
1.3.2 急性期:剧烈腹痛、呕吐、休克等表现。
第二章:门静脉高压症的诊断2.1 病史询问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关注肝病史、腹部外伤史等。
2.2 体格检查2.2.1 腹部检查:注意肝脏大小、腹水和腹部包块等。
2.2.2 神经系统检查:观察患者是否有肝性脑病的表现。
2.3 辅助检查2.3.1 实验室检查:肝功能、血常规、凝血功能等。
2.3.2 影像学检查:B超、CT、MRI等,了解门静脉及其分支的情况。
第三章: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原则3.1 保守治疗3.1.1 药物治疗:使用利尿剂、抗生素等。
3.1.2 饮食治疗:低盐、高蛋白、高热量饮食。
3.1.3 支持治疗:输液、纠正电解质失衡等。
3.2 介入治疗3.2.1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
3.2.2 经股动脉穿刺肝动脉栓塞术。
3.3 外科治疗3.3.1 门静脉分流术。
3.3.2 门静脉血栓取出术。
3.3.3 肝脏移植。
第四章:门静脉高压症的护理4.1 生活护理4.1.1 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4.1.2 遵医嘱用药,观察药物疗效和副作用。
4.1.3 低盐、高蛋白、高热量饮食,少量多餐。
4.2 病情观察4.2.1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注意有无肝性脑病的前兆。
4.2.2 观察腹水、黄疸等症状的变化。
4.2.3 观察患者肝脏大小、腹水程度等。
第五章:门静脉高压症的健康教育5.1 疾病知识5.1.1 向患者讲解门静脉高压症的病因、病程和治疗方法。
5.1.2 告知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加重病情的因素。
5.2 生活指导5.2.2 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
普通外科学(医学高级):门静脉高压症试题及答案五1、单选门脉高压症临床表现错误的是()A.脾肿大,脾功能亢进B.呕血或便血C.无黄疸D.可有肝肿大E.腹水正确答案:C2、单选以下对门静脉高压症腹水(江南博哥)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肝内型门静脉高压症的晚期约1/3患者有腹水B.呕血后常引起或加剧腹水的形成,有些"顽固性腹水"甚难消退C.肝外型门脉梗阻由于肝功能损害严重,腹水顽固D.腹水的出现是肝功能失代偿的表现E.原因包括低蛋白血症、门静脉压升高和肝功能损害正确答案:C3、单选门静脉高压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为()A.食管静脉曲张并出血B.肝功能损害C.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减D.肝肿大E.腹胀,食欲减退正确答案:A4、单选有关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不正确的是().A.适用于药物、内镜治疗无效,肝功能C级,不宜行急诊手术的患者B.应用介入放射方法,经颈静脉途径在肝内建立肝静脉和门静脉主要分支通道C.主要并发症为肝性脑病和支架狭窄或闭塞D.一般可降低原来门静脉压力的一半E.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可以替代手术治疗,为门静脉高压症治疗的首选正确答案:E5、多选男性,53岁。
解黑便伴头晕6小时,突然呕血1小时入院。
黑便量约300g,呕鲜红色血液量约300ml,无血凝块。
乙肝病史19年,无"呕血、黑便"病史。
曾在某医院诊断为"肝硬化失代偿期"。
查体:T36.9℃,P100次/分,R22次/分,BP95/75mmHg。
慢性病容,颈部皮肤见多个蜘蛛痣,巩膜无黄染。
腹膨胀、软,肝于右肋缘下未及,脾左肋缘下3cm,移动性浊音阳性。
目前应采取的紧急处理措施是(提示:检查发现食管中下段静脉重度曲张,伴破裂出血。
患者入院15小时后又呕鲜血约400ml。
查体:P110次/分,R22次/分,BP80/50mmHg。
)()A.输血、输液抗休克治疗B.放置三腔双囊管压迫止血C.静脉滴注垂体后叶素D.静脉滴注生长抑素E.急诊门体分流术F.急诊TIPS正确答案:A, B, C, D6、多选门静脉高压形成后,主要的病理变化可有().A.脾肿大,脾功能亢进B.肾衰竭C.食管、胃底静脉曲张D.腹水E.黄疸正确答案:A, C, D7、单选门静脉高压症行分流术或断流术的主要目的是().A.防治肝功能衰竭B.预防上消化道大出血C.治疗腹水D.治疗肝性脑病E.治疗脾功能亢进正确答案:B8、单选下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诊断依据,不包括().A.脾大B.腹壁静脉血管曲张或食管下段静脉曲张C.上消化道出血和腹水D.肝功能、血常规、凝血机制检查异常E.体质消瘦、营养不良正确答案:E9、单选女性,40岁。
(一)门静脉系统主要侧支循环通路继续图解胃底、食管下段交通支最重要交通支,门脉高压时曲张可导致上消化道大出血直肠下端、肛管交通支门V血流经肠系膜下静V、直肠上V与直肠下V、肛管V吻合,流入下腔V。
此处强大的括约肌它所能耐受的V压力较高,较少因门V高压症出血前腹壁交通支门V血流经脐旁V与腹上深V、腹下深V吻合,分别流入上、下腔V 门V高压症时扩张的静V似“海蛇头”状腹膜后交通支腹膜后有许多肠系膜上、下静脉分支与下腔静脉分支相互吻合。
Retzius 静脉丛扩张(术中可见)(二)门静脉高压症的主要临床表现脾大脾亢→全血减少侧支循环建立和开放食管与胃底静脉曲张(最具有临床意义)——上消化道大出血(量大且急)痔静脉扩张,分段肝硬化中侧枝循环建立具特征意义腹水肝硬化失代偿期最突出的表现1.门静脉压力增高(最主要的原因);2.低蛋白血症;3.肝淋巴液生成过多;4.继发性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有效循环血量不足三大表现(三)病理生理肝前型门脉主干的血栓形成(或同时有脾V血栓形成存在),肝前阻塞同样使门V受阻,门脉压增高肝内型我国最常见窦前阻塞血吸虫病性肝硬化肝窦阻塞肝炎后肝硬化,主要病变是肝小叶内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再生窦后阻塞同肝窦堵塞,肝炎后肝硬化肝后肝静脉或其开口以及肝后段下腔静脉阻塞型病变引起的——布-加综合征外科治疗目的预防和控制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但不倾向预防性治疗判断肝功能Child分级血吸虫性肝硬化脾大、脾亢为主,肝功好,切牌肝炎后肝硬化肝功能受损严重,手术效果较差Child A、B级积极手术Child C级患者患者发生大出血,手术死亡率高,应非手术治疗手术的方案手术适应症急诊经严格内科治疗48h仍不可控制出血,或24h内止血有复发预防食管静脉曲张不明显不主张做,重度曲张可做(内镜下红色征);若伴有明显脾大、脾亢可做;禁忌症肝功能Child C级者手术方案分流术通过分流来降低门静脉压力如把脾静脉的血分流到左肾静脉目的是治本断流术阻断奇静脉间的反常血流,通过离断胃底食管曲张V来达到止血目的是治标,急诊手术首选贲周血管离断分流术非选择性分流选择性分流目的门静脉系统和腔静脉系统的血管吻合,使压力较高的门静脉血流完全分流到压力较低的腔静脉系统中去保存门静脉入肝血流,降低食管胃底静脉压力代表术式①门-腔静脉分流术②肠系膜上静脉与下腔静脉分流术③中心性脾-肾静脉分流术远端脾肾静脉分流术(大量腹水及脾静脉口径小不用)限制性门体静脉分流优点①治疗食管胃底V曲张破裂出血效果好②有利于控制腹水,血栓形成少,门脉压力降低明显,术后止血效果好肝脑发生率低,降低8-10cmH2O,降压效果稍差缺点①肝性脑病发生达30-50%,易引起肝衰②破坏第一肝门,肝移植成困难;③肝功能得不到改善吻合口小,血栓形成高具体手术方法了解断流术·脾切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最有效;离断后门静脉压力↑,因阻断了奇静脉交通支术后入肝血流↑→稍改善肝功,术后极少发生肝性脑病。
门静脉高压症的症状文章目录*一、门静脉高压症的症状*二、门静脉高压症的并发症*三、门静脉高压症的饮食注意事项1. 门静脉高压症吃什么好2. 门静脉高压症不能吃什么门静脉高压症的症状门脉高压症多见于中年男子,病情发展缓慢。
症状与体征因病因不同而有所差异,临床表现为脾肿大,脾功能亢进,进而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呕血和黑便及腹水等症状和体征,但主要是脾肿大,脾功能亢进,呕血和腹水。
1、脾肿大:脾肿大多合并有脾功能亢进症状,如贫血,血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等。
一般而言,脾脏愈大,脾功能亢进愈显着。
2、上消化道出血:当门静脉压力增高后,使胃底静脉及食管下端静脉曲张。
因此,食管下端静脉曲张是门静脉高压症的重要表现。
常因溃疡、创伤而破裂出血。
由于有肝功能损害致凝血机能障碍,出血多不易停止。
临床表现为呕血和柏油样便等上消化道大出血症状。
3、腹水:肝内型门脉高压症的晚期,腹水的出现是肝功能代偿不全的表现。
在有腹水的病员中,腹壁浅静脉往往曲张较明显,有时伴有黄疸。
门静脉高压症的并发症胃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门静脉高压主要的并发症门静脉高压症的饮食注意事项1、门静脉高压症吃什么好 1.1、宜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1.2、宜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1.3、宜吃松软、润肠通便食物。
宜吃食物:豆腐:豆腐的营养价值与牛奶相近,可补益气、清洁肠胃,适合患有慢性病的患者食用。
每周3-5次,因门静脉高压患者需进食松软的食物,也可用豆腐脑替换,比较坚硬的豆制品比如青豆、毛豆等应少吃。
菠菜:菠菜含有丰富的抗坏血酸、矿物质盐和维生素,能增强肝脏的解毒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力。
每周2-3次。
香蕉:香蕉能保护胃肠粘膜,润肠通便,可预防便秘引起的腹内压增高。
每周2-3次,可饭后食用,长期卧床的病人应多吃。
2、门静脉高压症不能吃什么 2.1、忌吃高脂肪食物。
2.2、忌吃高胆固醇食物。
2.3、忌吃不易消化的食物。
忌吃食物:奶酪:奶酪含有较高的油脂,会加重肝功能代谢负担。
门静脉高压症的名词解释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门静脉高压症的名词解释门静脉高压是一组由门静脉压力持久增高引起的症候群。
大多数由肝硬化引起,少数继发于门静脉主干或肝静脉梗阻以及原因不明的其他因素。
当门静脉血不能顺利通过肝脏回流入下腔静脉就会引起门静脉压力增高。
表现为门-体静脉间交通支开放,大量门静脉血在未进入肝脏前就直接经交通支进入体循环,从而出现腹壁和食管静脉扩张、脾脏肿大和脾功能亢进、肝功能失代偿和腹水等。
最为严重的是食管和胃连接处的静脉扩张,一旦破裂就会引起严重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危及生命。
门静脉高压症的病因门静脉高压病因各异,发病原因未完全阐明,门静脉血流受阻是其发病的根本原因,并非惟一原因。
现引用BassSombry分类法进行介绍。
1.原发性血流量增加型(1)动脉-门静脉瘘(包括肝内、脾内及其他内脏)。
(2)脾毛细血管瘤。
(3)门静脉海绵状血管瘤。
(4)非肝病性脾大(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白血病、淋巴瘤等)。
2.原发性血流阻力增加型(1)肝前型发病率5%。
①血栓形成门静脉血栓形成;脾静脉血栓形成;门静脉海绵样变。
②门静脉或脾静脉受外来肿瘤或假性胰腺囊肿压迫或浸润,或门静脉癌栓。
(2)肝内型发病率占90%。
①窦前型早期血吸虫病、先天性肝纤维化、特发性门静脉高压、早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胆管炎、肝豆状核变性、砷中毒、硫唑嘌呤肝毒性、骨髓纤维化(早期)、结节病、骨髓增生性疾病等。
②窦型/混合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脂肪肝、不完全间隔性纤维化、肝细胞结节再生性增生、维生素A中毒、氨甲喋呤中毒、晚期血吸虫病及胆管炎等。
③窦后型肝静脉血栓形成或栓塞、布-加氏综合征等。
(3)肝后型占1%。
下腔静脉闭塞性疾病、缩窄性心包炎、慢性右心衰、三尖瓣功能不全(先天性、风湿性)等。
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表现门静脉高压主要由各种肝硬化引起,在我国绝大多数是由肝炎后肝硬化所致,其次是血吸虫性肝硬化和酒精性肝硬化。
本病多见于中年男性,病情发展缓慢,主要临床表现有:脾脏肿大、腹水、门体侧支循环的形成及门脉高压性胃肠病,以门体侧支循环的形成最具特征性。
门静脉高压患者的护理门静脉高压症病人的护理****11月正常门静脉压力约为 1.27~2.35kPa(13~24cmH2O),当门静脉血流受阻、血液淤滞、压力>24cmH2O时,称为门静脉高压症【临床表现】1.脾肿大、脾功能亢进在门静脉高压症的早期即可有脾脏充血、肿大,程度不一,在左肋缘下可扪及。
后期可伴有脾功能亢进。
2.呕血和黑便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突然破裂发生大出血,是门静脉高压症时最凶险的并发症,一次出血量可达1000~2000m1。
由于肝功能损害引起凝血功能障碍及脾功能亢进导致的血小板计数减少,因此一旦发生出血,难以自止。
血液在胃肠内经胃酸及其他消化液的作用,随粪便排出时呈柏油样黑便。
大出血、休克、和贫血可致肝细胞严重缺氧坏死,极易诱发肝性脑病。
据统计,首次大出血病人的死亡率可高达25%,在第一次大出血后的1~2年内,约50%病人可再次并发大出血。
3.腹水是肝功能严重受损的表现。
常伴有腹胀、食欲减退和下肢浮肿。
4.其他可伴有肝肿大、黄疸、蜘蛛痣、腹壁静脉曲张、痔等。
【辅助检查】1.常规检查脾功能亢进时,全血细胞计数减少,白细胞计数降至3×109/L 以下,血小板计数减至70~80×109/L 以下。
2.肝功能检查常反映为血浆白蛋白水平降低而球蛋白增高,白、球蛋白比例倒置,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肝炎后肝硬变病人的血清转氨酶和血胆红素增高较血吸虫性肝硬变者明显。
3.影像学检查(1)B超检查可了解肝脏和脾脏的形态、大小、有无腹水及门静脉扩张。
(2)食管吞钡X线检查可发现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的征象。
在食管为钡剂充盈时,曲张的静脉使食管粘膜呈虫蚀状改变;排空时,则表现为蚯蚓样或串珠状负影。
(3)腹腔动脉(静脉相)或肝静脉造影可确定门静脉受阻部位及侧支回流情况。
【处理原则】以内科综合治疗为重点。
制止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引起的上消化道大出血,解除或改善脾肿大、脾功能亢进。
1.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治疗(1)非手术治疗1)紧急处理:绝对卧床休息;开通静脉通道、快速输液、输血;维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血误吸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
'.
门静脉高压症的主要临床表现
1.脾肿大、脾功能亢进:门静脉血流受阻时,出现脾脏充血性肿大。
长期的脾窦充血,发生脾内纤维
组织增生和脾髓细胞再生,引起脾破坏血细胞的功能亢进。
2.上消化道大出血:表现为呕血和黑便,出血量大且急。
门静脉高压症时上述4个交通支显著扩张,其中胃底、食管下段交通支最有临床意义。
它离门静脉和腔静脉主干近,压力差大,因而受门静脉高压的影响也最早、最明显。
这些静脉发生曲张后,使覆盖的黏膜变薄,当腹腔内压和门静脉压突然增高时,可以导致曲张静脉破裂,引起不易控制的急性大出血。
3.腹水:门静脉压力增高,使门静脉系统毛细血管床的滤过压增加,肝内淋巴液的容量增加,大量淋巴液自肝表面漏人腹腔,这是门静脉高压症时腹水形成的主要原因。
此外,低蛋白血症、醛固酮和血管升压素在体内增多,也可引起水钠潴留,造成腹水和全身性浮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