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的能量分析及[火用]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85.50 KB
- 文档页数:3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效率分析摘要:目前,世界范围内的能源危机与环境危机不断加重,且尚无较好的解决对策,而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对于能源资源的需求量却在不断增加,这也会导致能源问题将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在此背景下,清洁能源发电技术得到了人们的重视,且已经在多个行业中得到了较好应用,在清洁能源发电技术当中,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是主要构成,若想确保该技术的合理应用,就需要不断提高其发电效率,本文将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技术进行概述,并探讨提高发电效率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循环发电;蒸汽;燃气;效率;措施;联合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问题则较为严峻,目前,我国政府已经针对能源与环境问题提出了环境保护以及节能减排的相关要求,相关行业与企业需要切实响应这一号召,对于传统的燃煤发电系统进行革新、更换等。
在工业生产等领域,联合循环发电技术是一项高效运营技术,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是一种清洁能源发电技术,对于环境有较好的保护,且这一技术在国际领域的发电量占比也较高。
因此,对这一发电技术的效率进行有效提高十分必要,这也是该项技术未来深入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联合循环发电的意义联合循环发电技术需要使用燃气轮机与蒸汽轮机,与常规类型的燃气炉相比,清洁程度更高。
联合循环发电的效率较高,污染较少,所以在国外受到较高认可,国际领域很多生产发电的企业,应用联合循环发电技术的占比超过50%。
对于我国而言,可以将多余的热量用于水资源的加热,以满足工业生产与用户的取暖需求,能源得到循环利用之后,效率可超过八成。
绝大多数火力发电在燃煤过程当中仅能产生电能,大量热量都被浪费,所以火电厂的能源利用率相对较低,很多火电厂仅能达到1/3。
热电厂主要是利用燃煤将水加热,让其通往不同用户处供暖,所以,将两者进行联合,就可以在火力发电的同时,将冷凝水用于供暖,以实现能源节约。
二、我国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目标效率图1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系统热循环示意图对于我国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的目标效率而言,我国目前最为先进的燃气轮机多为F型,这类燃气轮机的制造技术较为优秀,进气与排气温度都较高,上限温度分别为1288℃与589℃,且排放的废气很少,GE公司也生产出212MW,效率达到35%的9F燃气轮机。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系统的现状分析及展望作者:王政允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年第09期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国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系统在不断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文章围绕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系统的现状和展望进行了阐述,值得同行相关技术人员借鉴。
关键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系统;清洁能源;发电技术;天然气发电;余热锅炉文献标识码:A中图分类号:TK47 文章编号:1009-2374(2017)08-0194-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7.08.095在当代社会中,能源、环境危机的不断加剧,促使清洁能源发电技术快速发展起来,而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系统作为清洁能源发电技术的一种,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
基于此,本文以《基于现状分析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系统及展望》为题,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分析与探讨。
1 系统介绍联合循环是将两个独立的动力循环进行联合,在这样的情况下,两者会产生能量,这时能量会出现相互交换的情况,从而形成一个新的循环。
根据热力学原理,理想的热力循环又称卡诺循环,该公式显示,当热源的温度不断升高时,冷源的温度不断降低,循环的效率不断提高。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里的高温热源温度较高,超过了蒸汽循环产生的蒸汽温度,而且燃气单循环产生的排气温度要超过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中的温冷源温度,因此燃气-蒸汽联合循环能够有效实现高温热源吸热效果。
所以,对于普通的循环热效率而言,必须低于联合循环产生的热效率。
为了有效改善联合循环效率的效果,在对联合循环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必须考虑效率与功率的相关条件,当燃气轮机符合设计内容后,企业决策者还需要从成本角度和循环效率方面来看,汽轮机与余热锅炉的系统形式是否在配置规范方面存在问题。
因此,为了提高循环联合效率,技术人员需要选择透平初温相对高的燃气轮机。
根据相关数据调查显示,当燃气轮机的初温不断提高时,联合循环的效率也会得到明显提高,这时联合循环的效率会超过简单循环的效率。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在世界范围内,使用化学燃料通过热力动力机械发电的火力发电量仍然占据最高的比例。
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等各方面来说,作为一种重要的发电装置,火力发电机组首先要求有高的热效率。
在大型热力发电设备中,目前技术水平比较成熟的,能够经济地大规模应用的只有燃气轮机和蒸汽轮机。
但是它们的热效率都不高,一般都在38—42%左右,即使最先进的燃气轮机热效率也只能达到42—44%,最先进的超临界参数蒸汽轮机热效率也只能达到43—45%。
对这两种热力机械所使用的热力循环进行分析。
燃气轮机燃气初温很高,目前的技术水平一般能达到1350—1430℃,因此燃气轮机中的热力循环平均吸热温度高,但是它的排气温度也就是循环低温也高,一般要达到450—630℃,所以燃气轮机热力循环的卡诺效率不高。
蒸汽轮机虽然循环低温较低,也就是蒸汽的冷凝温度可以降低到30—33℃,但是由于受到材料上的限制,它的蒸汽初温不高,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一般难以达到600℃,即使采用再热之后,平均吸热温度也不会太高,所以蒸汽轮机热力循环的卡诺效率也不高。
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蒸汽轮机蒸汽初温一般在535—565℃以下,所以实际上只要有570—610℃的热源就可以让蒸汽轮机工作,而燃气轮机的排气温度就很高,在排气中蕴含着大量的热能,能够给蒸汽轮机提供所需要的热能。
因此如果使用燃气轮机排气作为蒸汽轮机的热源,蒸汽轮机就可以不额外消耗燃料了。
也就是说,蒸汽轮机可以回收燃气轮机的排气热量,额外发出一些有用功,这样就相当于增加了燃气轮机的热效率。
如前所述,目前先进的燃气轮机和蒸汽轮机的热效率基本相当,都在38—42%左右,那么,此时这个相当于增加了燃气轮机热效率的系统,热效率必然比单纯的燃气轮机和蒸汽轮机都高。
实际上,如果把上述由燃气轮机和蒸汽轮机组成的系统看成一个整体,那么在它的热力循环中,循环高温就是燃气轮机的循环高温,而循环低温则是蒸汽轮机的冷凝温度。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技术发展及运行原理分析摘要:在单机设备效率提高越来越困难的情况下,要提高热力系统的效率,就必须做到能源梯级利用,以充分利用各品位的热能,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
在这种背景下就开始出现了各种联合循环方案。
本文在此背景下主要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技术发展及运行原理进行分析。
关键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技术发展运行从世界电力工业发展的历程来看,以往人们主要依靠燃煤的蒸汽轮机电站来实现发电目标。
在这个领域内,工程师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提高燃煤电站的单机容量和供电效率以及解决因燃煤而造成的污染问题。
改善供电效率的主要方向是:提高蒸汽的初参数并改进其热力循环系统的设计。
目前,效率高、污染低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开始受到重视,并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联合循环由于做到了能量的梯级利用从而得到了更高的能源利用率,又因为使用干净的能源如石油和天然气,所以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很小。
1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技术发展就世界电力工业发展的历程来看,以往人们主要依靠燃煤的蒸汽轮机电站来实现发电目标的。
在解决因燃煤而带来的污染问题方面,人们首先致力于解决粉尘的排放问题,进而向解决NOx和SOx的方向发展。
目前,粉尘的排放问题基本上已获得比较满意的解决,NOx的问题已能在锅炉中改用低NOx燃烧器的方法得以控制。
但是无论是在燃烧前、燃烧中或燃烧后处理SOx的排放问题,都是很花钱的,许多方案都还在研究之中。
目前,世界上在解决SOx的排放问题上用得最普遍的方法是采用尾气脱硫装置(FGD)。
可是这种装置的费用很高,它大约要占全电站总投资费用的20%~25%,运行费用也很昂贵。
天然气是清洁环保的化石燃料,通过低NOx燃烧器的作用,NOx的排放量可以控制在10ppm以下,而CO2的排放量则可以比燃煤或燃油者降低50%左右。
目前,天然气储量丰富,价格便宜,这为燃气轮机及其联合循环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与传统的燃煤的蒸汽轮机电站相比,燃气轮机及其联合循环的优点是:(1)供电效率远远超过燃煤的蒸汽轮机电站。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技术应用及运行控制概述说明1. 引言1.1 概述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加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技术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转换方式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该技术将燃气轮机与蒸汽循环系统有效地结合起来,通过充分利用废热产生额外的电能,并将二氧化碳等排放物减少到最低限度。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技术进行综述和分析,并重点从概述、应用案例和运行控制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我们将介绍该技术的基本原理、组成部分和工作过程,以便读者对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然后,我们将通过具体案例进行分析,以展示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和优势。
最后,我们将重点讨论该技术在运行控制方面的要点,包括控制参数与性能优化、安全运行控制策略以及故障诊断与维护管理等方面。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全面介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技术,并深入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和运行控制要点。
通过对该技术的详细介绍和案例分析,我们旨在提供给读者一个清晰而全面的了解,并为相关领域的工程师、研究人员和决策者提供参考,促进该技术在能源转换领域的广泛应用与推广。
此外,我们还将展望未来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技术的发展方向,以期为后续研究和创新提供启示。
2.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技术概述2.1 基本原理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技术是一种高效能的发电方式,它结合了燃气轮机和蒸汽轮机的优点。
基本原理是通过燃料在燃气轮机中进行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
然后,这些高温高压的燃气会被传递到蒸汽锅炉中,在锅炉内部与水接触产生蒸汽。
最后,该蒸汽经过管道输送至蒸汽轮机中驱动发电机转动,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2.2 组成部分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 燃气轮机:负责将燃料的化学能转换为动力能。
- 蒸汽锅炉:通过与高温高压的燃气进行换热,将水加热为蒸汽。
- 蒸汽轮机:将输入的蒸汽能量转化为旋转力,驱动发电机产生电能。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探究【摘要】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性能优点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工程实例,对其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性能;安全防范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对于自身的生活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种为人们生活提供方便的家用电器和设备不断得到应用,也带动了电力行业的发展。
在市场需求不断扩大的前提下,传统燃煤发电机组已经逐渐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因此,在单机设备效率提升越来越困难的情况下,采用联合循环方法,对机组进行改进,成为发电企业研究的重点。
一、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概述1.结构就目前而言,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是由燃气轮机、余热锅炉、蒸汽轮机以及相应的发电机组共同构成的,一种联合循环的发电机组。
2.特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是一种对热能进行逐级利用的有效方式,可以使得锅炉热能在几个不同的温度等级内,得到逐级利用,从而极大地提高热效率,降低成本。
其工作的基本原理为:首先,天然气在进入燃烧室后,与其中的压缩空气进行混合燃烧,产生高温烟气,对燃气轮机进行膨胀做功,进而带动发电机进行发电。
然后,做功后,烟气的温度虽然有所下降,但是相对而言依然较高,以9E级燃机为例,做功后的烟气温度可以保持在540℃以上,依然具有极高的利用价值。
因此,烟气会通过相应的排气烟道,进入余热锅炉,对锅炉给水进行加热,产生水蒸汽,推动蒸汽轮机做功,进而再次带动汽轮发电机发电,大大提高了燃料利用的效率。
3.优势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相对于传统发电机组而言,具有几个主要的优势,⑴电厂整体循环效率高。
目前超临界的600MW燃煤机组供电效率约为40%左右,而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供电效率达58%左右。
⑵燃气-蒸汽联合循环采用天然气为燃料,基本无粉尘和SO2排放,相比于燃煤电厂,减少了三分之二的CO2和95%的NOX排放。
⑶调峰性能好,启停快捷。
伴生气联合循环系统全局能量优化与(火用)评价钢铁企业伴生能源种类繁多,布局分散,品质参差不齐,加之囿于传统回收技术与方法,各项伴生能源只进行了分散回收,且利用效率偏低。
鉴于此,本文从钢铁企业全局角度出发,首先对不同品位的伴生能源进行全局能量调优,然后着重对所提出的伴生气联合循环系统和耦合化学链燃烧的联合循环系统从组件层面进行(?)评价,最后阐述了伴生气联合循环系统在工程应用中的技术关键。
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首先,以夹点技术为基础,利用全局温焓曲线方法,展开对钢铁企业伴生能源全局能量优化理论研究。
将在化工领域和换热器网络优化中常用的夹点技术尝试性地引入到钢铁企业余热能的利用中。
以干熄焦装置为例,阐述了在钢铁企业换热设备系统中如何进行物流选择与数据提取;以某大型钢铁企业热能利用为例,通过比对分析当前工况、目标工况和需求工况的用能情况,详细论述了以全局温焓曲线对余热能进行调优的方法,研究发现,调整后可多输出电功率22.456MW;以燃用低热值高炉煤气的联合循环发电系统和烧结机冷却热废气发电系统为例,从全局角度出发,阐述两套系统整合的优化方案。
其次,提出炼铁工序伴生气联合循环系统,并对其进行(?)、火用经济性和(?)环境影响评价。
基于能量平衡、(?)平衡和能级平衡理论,通过对富余煤气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及整合后的炼铁工序伴生气联合循环系统的热力学性能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在富余煤气初参数及余热锅炉蒸汽侧热力参数不变条件下,整合后,系统能效率及(?)效率分别较整合前提高约3.00%及1.18%,而能级差降低约27.28%。
基于热经济学结构理论,考察了系统中每个组件的三个(?)经济指标、系统性能参数和设备购买成本及燃料成本等对单位产品成本的影响,分析了系统组件(?)损对环境的影响;与现有三个发电系统进行比较表明:该系统单位输出功成本最小,而单位燃料输出功最大。
然后,提出耦合化学链燃烧的联合循环系统,并对其进行(?)、火用经济性和(?)损环境影响指标评价。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分布式能源的电气整套启动探讨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分布式能源是一种新型的能源系统,它将燃气和蒸汽联合循环技术与分布式发电系统相结合,通过电气整套启动技术,实现高效、可靠的能源供应。
本文将探讨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分布式能源的电气整套启动技术,分析其在能源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1. 高效节能: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能够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通过燃气和蒸汽的联合循环,提高发电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2. 环保清洁: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采用先进的环保技术,减少了传统能源系统的排放,对环境友好。
3. 分布式发电: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可以实现分布式能源供应,将发电设备布置在用户附近,减少输电损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4. 稳定可靠: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采用先进的控制技术,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能够满足用户对能源供应的需求。
1. 启动控制:电气整套启动技术可以实现对燃气和蒸汽发电设备的启动控制,确保系统能够安全、稳定地启动运行。
2. 运行监控:电气整套启动技术可以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
3. 故障诊断:电气整套启动技术具有较强的故障诊断能力,能够对系统故障进行快速定位和处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三、电气整套启动技术在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分布式能源中的应用电气整套启动技术在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分布式能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 智能调度优化:电气整套启动技术支持智能调度和优化功能,可以根据能源系统的实时运行情况进行调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1. 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的电气整套启动技术将不断涌现,可以更好地满足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分布式能源的需求。
2. 智能化发展:电气整套启动技术将向智能化发展,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实现对能源系统的智能控制和优化。
3. 高效节能:电气整套启动技术将致力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燃气-蒸汽轮机联合循环机组性能试验过程分析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运用解决了化石能源消耗快的弊端,这种工作模式热效率较高,污染物较少,占地和耗水量也少,是近些年来最常见的发热模式。
但是该机组在工作过程中也会受到其他如气压、温度、机组负荷等的影响,因此在进行联合机组性能测试的时候必须要确保其他因素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这样测量出的性能结果才准确,从而根据不同条件下的实验结果来得到联合机组的性能,发现最佳运行状态。
1、燃气-蒸汽汽轮机联合循环机组蒸汽-燃气联合循环机组是把蒸汽轮机循环以及燃气轮机循环综合在一起的动力装置,它的工作模式是通过气体动力循环和蒸汽动力循环来完成工作,气体动力循环通过压气机将空气压进燃烧室,空气与燃烧室内的燃料进行燃烧,使温度升高,气体进行膨胀,烟气在膨胀的过程会做功,便将热能转换成机械能推动燃气轮机进行发电,而做完功的烟气温度还很高,会进入到余热锅炉进行热能的回收,加大蒸汽的压强和温度,使蒸汽再做功,并把能量转换成机械能进行发电,就完成了整个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如果仅仅是采用提高初温的办法来提高蒸汽轮机循环的效率时,受到金属材料的限制,使初温难以继续提高,而蒸汽轮机的循环终参数较低,燃气轮机循环的初参数却较高,所以蒸汽-燃气联合循环机组利用燃气轮机循环有较高初温及蒸汽轮机循环有较低终参数的优点来提高整个循环的热效率,这也是该运行方法的优点。
2、燃气-蒸汽汽轮机联合循环机组性能测试实验影响参数2.1压气机进气温度压气机进口的温度会对联合循环机组出力会有很大影响,一般在进行实验之前会对温度设定固定值,而在一般情况下气温每变化1℃就会对机组出力造成0.4%-0.6%的影响,因此要提高进口温度的测量精度使,误差需控制在0.1℃左右,而温度变化会受阳光照射、风速、风向等环境影响较大,为尽可能确保温度变化最小,要在温差较小的地方进行测量,以保证测量准确性。
2.2温度造成的影响为研究方便,分别选取某项目所在地温度为15oC 和38.7oC作为压气机进气的初始温度,采用加热压气机进气逐渐提高进气温度,通过建模分析温度上升对联合循环效率的影响,得到的温度变化对联合循环效率的影响的关系曲线如图1 和图2所示:部分负荷时压气机初始进气温度越低,采用进气加热对机组的效率提升越明显( 见图1和图2) ,但当进气温度升至50oC时,机组效率的提升将出现拐点( 见图2所示。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分析摘要:随着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传统燃煤发电机组已逐渐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因此,在单机设备效率提升越来越困难的情况下,采用联合循环方法,对机组进行改进,成为发电企业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引言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燃气轮机及联合循环发电在我国的应用需求,应提高联合循环电厂运行人员的技术水平。
本文就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进行分析,以期为读者提供参考。
一、燃气蒸汽联合循环过程概述燃气轮机产品是国家“十五”规划和产业政策倡导下的节能环保产品,可在发电、油田、冶金、化工等领域广泛使用,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发电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空气由燃气轮机的进气装置引入压气机压缩后,进入环绕在燃机主轴上的分管式燃烧室。
经过调压站分离、过滤和减压,满足燃机进口要求的天然气再经过燃机天然气前置模块的计量、加热、再过滤后,与进入燃烧室的压缩空气进行预混,通过燃料喷嘴喷入燃烧室后燃烧,燃烧后的高温烟气进入燃气轮机透平膨胀做功,带动燃气轮机转子转动,拖动发电机发电。
做功后的烟气温度依然很高,高温烟气通过烟道进入余热锅炉,烟气中的热量被充分吸收利用,使能源得到梯级利用,最后经余热锅炉的主烟囱排入大气。
高温烟气加热锅炉给水产出过热蒸汽去汽轮机做功,大幅度提高联合循环的效率与出力。
余热锅炉采用三压、自然循环、卧式布置,可装设SCR等脱硝装置,进一步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
每台余热锅炉设置一个烟囱,在供热工况时,投入热网水换热器,提高机组供热能力。
二、燃气轮机和联合循环发电技术的优点(1)电厂整体循环效率高目前超临界的600MW火电机组,其供电效率约40%左右。
而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效率达58%—60%,通过冷热电三联供等方式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综合能源利用效率达70%以上,已成为当今发电设备领域中热效率最高的技术。
(2)对环境污染极小。
采用干式低氮氧化物燃烧技术,天然气通过DLN燃烧器燃烧,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排放量远低于国家标准,也可以在余热锅炉内设置脱硝装置,进一步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装置的特点及应用探究摘要: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用燃气和蒸汽分别作为高温和低温工质,其蒸汽轮机装置循环是由燃气轮机的排气实现加热源。
而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装置能有效提高火力发电的热效率,所以以高效和节能的特点广受好评,被大量运用于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是当前电力事业发展的重要技术力量。
本文将围绕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装置,从而探究其突出的优势特点以及在实际中的应用。
关键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装置;特点;应用引言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能源问题的形式也越来越严峻,其中,在电力资源开发生产的过程中,由于燃烧煤炭而造成的环境污染一直是全球所头疼的问题。
而在中国,煤炭燃烧发电方式占据了电力资源开发方式的70%,同时又因为发电技术以及发电方式造成燃煤发电厂的污染排放量位居全国前几,其中二氧化碳占了全国排放总值的30%,而氮氧化合物和粉尘超过了全国排放总值的50%。
所以,在这个背景下,“煤的洁净燃烧”技术成为社会重点的发展对象,也是社会亟待发展的电能开发技术。
因此,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装置就在这个背景下诞生,且以其较高的热效率应用于各大火力发电厂之中,有效缓解了我国燃烧煤炭所产生的污染问题,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装置的概论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装置主要由热锅炉、发电机、蒸汽机和燃气轮机等组成装置系统,又以热锅炉、发电机、蒸汽机和燃气轮机组成的装置系统完成热能的循环。
[1]首先,系统吸收且压缩外界空气,完成空气吸收压缩的工序之后形成高温高压的烟气,高温高压的烟气在燃气轮机中转变成高温燃气,而又在蒸汽机中形成低温蒸汽,高温燃气转变成发电机械能之后剩余的烟气也可以在蒸汽机中形成低温蒸汽,从而传输到热锅炉之中继续吸收过后,最终会形成高效发电的热能循环装置。
燃气-蒸汽联合发电装置与传统的发电装置相比,能够充分利用热能,极大地提高了发电的热效率,同时又降低污染物质的排放,在一定程度上环节了火力发电的环境污染问题。